• 7.33 MB
  • 2021-04-29 发布

《中国考古学 III》课件:1 秦汉考古概述

  • 25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 下载文档
  1. 1、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2. 2、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3. 文档侵权举报QQ:3215808601
中国考古学 III 壹、秦汉考古 贰、魏晋南北朝考古 壹、秦汉考古概述 一、秦汉考古的特点 1. 历史背景特点 2. 考古学文化特点 3. 研究方法特点 1. 历史背景特点 秦汉时期是中国 “ 统一多民族国家 ” 形成 的开端,是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关键阶段。 秦建立起最早的统一帝国。 汉在一个空前广大的范围内稳定施行中央集权统治模式。 秦汉帝国更加频繁、深入的与周边的地区与民族进行接触交流,对亚洲乃至世界许多地方的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 考古学文化特点 秦汉考古学文化与先秦考古学文化从本质上讲是不一样的。 从命名的原则看,战国以前的考古学文化往往是以发现地点或典型遗址命名,如二里头文化、二里冈文化、殷墟文化等。 战国时期的文化实际是讲列国文化,如晋文化、楚文化、燕文化、齐文化、秦文化等。都与组成统治集团的族群和主要国民的特定族群有关,并可以向前溯源。 从本质来讲,都是一种特定人群的文化。 到了秦汉时期,尤其是到了汉代,考古学文化的性质发生了变化。 汉文化的命名得于汉帝国的建立,是以军事统治为基础,在中央集权制度下建立起来的跨越不同传统文化圈的新型考古学文化。 汉文化并不是汉王朝建立伊始就出现的。 与统治集团的族属也没有直接的关系。 血缘 ------- 地缘 族群 ------- 政权 当然,这样的转变并非是在秦汉时期突然出现的,而是自战国时期就逐渐孕育萌芽。 3. 研究方法特点 从战国 秦汉时期开始 ,中国进入了有比较完整和丰富的文献记载的时代 。进入这一时期之后的考古学研究,在客观条件上有了大量 文献资料作为重要的 辅助资源,那就是。也要求考古研究在更为深入和广阔的背景中与文献史学进行更为有机和紧密的结合。 从广义上讲 考古学 是历史学的一组成部分,其最终要解释说明的是历史问题。 但历史时期考古学不应是简单的正经补史,而应当秉持 采用考古学的理论和方法,对考古学资料进行考古学的研究。而后有所升华,以考古学研究的成果来说明历史问题。 二 、 秦汉考古的时空框架 关于秦汉考古的分期,学界有许多不同意见,往往是因地而异或因问题而异。《中国考古学·秦汉卷》将整个秦汉时期分为八个阶段,可以作为认识秦汉时期时间框架的参考。 (一)秦代: 公元前221年至公元前206年,即秦始皇统一中国到秦王子婴降汉、秦朝灭亡,前后仅15年。秦代的物质文化虽有其时代特征,但与战国晚期相比变化并不明显,因此,相关研究中常将“战国末年至秦代”作为一个时期。 1. 秦汉考古的分期 (二)西汉早期 :公元前206年至公元前141年,即秦朝灭亡到汉景帝末年,前后计60余年。由于秦代和西汉初年的考古资料同样难以明确区分,因此研究中也常用“秦末汉初”或“秦代至汉初”。此外,汉高祖、惠帝和高后时期的20余年间,又称“汉初”或“西汉初年”。 (三)西汉中期: 公元前140年至公元前49年的武帝、昭帝和宣帝时期,前后90余年。另有一种观点,将汉武帝元狩五年(前118年)视为西汉中期的开端。这是因为当年开始铸行五铢钱,是考古学断代的重要依据。 (四)西汉晚期: 公元前48年至公元8年,即汉元帝至汉孺子婴时期,前后约40年。在汉元帝即位以后,西汉王朝为宦官和外戚所专权,社会逐渐动荡,王莽在成帝时期开始专权,公元6年(居摄元年)成为“摄皇帝”,此后一段时间常称为“西汉末年”或与之后的新莽时期合为一期。 (五)新莽时期: 公元9年至公元24年,王莽建立新朝的始建国元年至新莽灭亡后刘玄 的汉更始年间,前后约15年。新莽政权虽然短命,但王莽一系列的复古和改制活动在物 质文化上有着明确的反映,钱币、印章、封泥和铜镜等时代特征明显。 (六)东汉早期: 公元25年至公元105年,即汉光武帝刘秀建立东汉王朝、经明帝、章帝到汉和帝,共约80年。 (七)东汉中期: 公元106年至公元189年,即汉殇帝延平元年到汉灵帝中平六年,共80余年。 (八)东汉晚期: 公元190年至公元220年,即汉献帝初平元年至延康元年汉献帝被废、曹丕称帝,前后约30年。此阶段军阀并起割据,东汉政权已经名存实亡。因此又常称之为“东汉末年”或与三国时期合并为一时段。 2 、秦汉考古的分区 从原理上说考古研究中的文化分区,是对各类考古资料所反映出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地域性差异提出的概括性认识。 它不是一成不变的,又会因纳入考察的考古资料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史籍所载之当时行政区划、文化地理划分,自然地理环境乃至当今的行政区划,也都是研究区划分时应当注意的因素。 1)秦至西汉早期更多延续了战国晚期的区域文化传统,可分为五个大的文化区。 1 黄河中游的三晋两周地区; 2 东方的齐国地区; 3 北方的燕国地区,主要是华北地区,包括长城南北,也可包括辽东半岛; 4 长江中下游的楚国地区,今天的江汉平原; 5 渭河流域的秦国地区。 2)西汉中期以后,伴随着中央集权制度的加强与领土的扩张,新设了许多郡县,加之商品经济、文化交流的进一步发展,文化分区又有新的发展。出现过 “ 六区 ” 、 “ 十区 ” 、 “ 十三或十四区 ” 等不同划分方案,其中对于中心地区的认识大体一致,分歧多集中在对周边缘地区的划分详略有别。 以下,以九区方案为例简要认识此阶段的空间框架。 西汉全盛 东汉时期 1 关中地区,包括甘肃东部,这里是 汉王朝的京师地区。是当时京兆尹 (西安以东) 左冯翊(渭河以北)、 右扶风(西安以西,一直到宝鸡一带) 所在地。 2 关东地区,不是指原来的关东六国, 一般来说是指河南新安以东(函谷关) 的三河(即当时的河东郡、河内郡和 河南郡)、颖川、南阳等郡。 3 山东半岛与辽东半岛地区,是渤海湾周围地区,即当时的青、徐地区和幽冀地区。 4 .西南地区(巴蜀)大致相当于西汉的益州刺史部,包括今陕西汉中地区、四川省、重庆市、贵州省北部和云南东北部。 5 辽东以东地区,最初有一部分是燕的领域,汉武帝时已向东开拓了许多新的疆域,包括今天的朝鲜半岛的北半部,所设置的乐浪、临屯、玄菟和真番四郡。 6 长江中游、江淮地区,过去是楚文化的老家,汉武帝后文化面貌仍与中原有别。 7 长江三角洲和淅北地区,过去是吴越文化区。 8 南方沿海地区,特别是岭南地区,今天的广东、广西地区。 9 河西走廊加河套地区,即当时的河西四郡(敦煌、酒泉、张掖和武威)和河套地区的朔方郡。 四、部分热点研究问题 秦汉考古研究领域有一些比较重要的基础课题,包括: (1)城市与聚落, (2)建筑, (3)墓葬 , (4)手工业(铁器、漆器、丝织品等), (5)精神文明与政治文明等。 五、部分参考书 《战国秦汉考古》 南京大学历史考古专业编著 《秦汉考古》 赵化成 《汉代物质文化资料图说》 孙机 《中国考古学-----秦汉卷》 社科院考古所编著 六、讨论 1. 秦汉考古与先秦考古相比,在研究思路与方法上有哪些异同。 2. 历史时期考古与文献史学研究之间的关系。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