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0.40 KB
  • 2021-05-24 发布

冀教七下数据的收集课时

  • 6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 下载文档
  1. 1、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2. 2、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3. 文档侵权举报QQ:3215808601
‎12.1数据的收集(第1课时)‎ 教学任务分析 教学 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用对数据进行统计 ‎2.会用统计图表示统计结果 ‎3.对统计结果进行分析做出正确的判断.‎ 过程与方法 经历“对数学课的喜欢程度”的调查的设计、收集数据、汇总数据、表示统计结果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 价值观 了解统计的意义,能根据统计结果做出判断、提出建议.‎ 教学流程安排 活动说明 活动目的 活动1 情景导入新课.‎ 认识数据的作用.‎ 活动2 对数学课的态度的调查.‎ 经历调查的过程.‎ 活动3 对调查的反思与评估.‎ 反思调查过程.‎ 活动4 调查的方式.‎ 认识调查的方法.‎ 活动5 回顾与反思.‎ 总结本节所学的内容.‎ 课前准备 教具 学具 补充材料 电脑、投影仪 课件资源、投影片、P178表格 教学过程设计 问题与情景 师生行为 设计意图 活动1 情景导入新课 实验:把左手放到凉水盆中,把右手放到热水盆中,过一段时间后把两个手放到温水盆中,两个手的感觉相同吗?.‎ 找一个同学演示.‎ 教师分析:水温一样,感觉不同.可见感觉不可靠.‎ 生活离不开数据.‎ 体会数据的意义.‎ 我们还在哪些地方用到了数据?‎ 学生回答,教师点评并给予鼓励.‎ 体会生活离不开数据.‎ 活动2 对数学课的态度的调查 下面我们就同学们“对数学课的态度进行调查”,初步感受数据收集的过程.为了使我们的调查更具科学性,我们对调查进行设计:‎ 学生根据课本简单了解调查的设计过程.教师讲述每一步骤的作用.使学生认识到调查之前应做好充分的准备.‎ 初步认识调查的过程.‎ 明确调查问题 设计调查方式 设计调查选项 确定调查范围 实施调查 汇总调查数据 表示调查结果 有多少人喜欢数学 以不记名方式填写问卷调查 喜欢、比较喜欢、无所谓、不喜欢 全班同学 每人在自己选定的选项代号上画“√”‎ 用画“正”字的方式统计各选项的人数 用统计表和统计图表示调查结果 我们明确了调查的问题、调查的范围、调查的方式,设计好问题的选项,下面就开始调查.‎ 请同学们填写问卷.‎ 学生填写问卷.‎ 体验调查.‎ 请同学们把问卷交上来.‎ 我们选两名学生代表唱票,同学们在P179的表格上用画“正”的方法进行汇总.‎ 教师指导学生汇总.‎ 感受调查.‎ 最后我们用统计图把统计结果表示出来.‎ 请同学们在P179图12-1上画出条形统计图.‎ 教师指导学生画图.‎ 感受调查.‎ 至此,我们大致完成了“对数学课的喜欢程度”的调查.你根据统计的结果能得出什么结论?‎ 学生回答,教师点评并给予鼓励.‎ 体会统计的作用.‎ 活动3 对调查的反思与评估 请同学们看P179“大家谈谈”中的问题,看我们的调查过程,能否有更好的方法.‎ 学生讨论,教师指导.‎ 反思调查过程.‎ 活动4 调查的方式 课本P180介绍了一些调查的方法,请举例说明,什么问题适用民意调查法?什么问题适用实地调查?什么问题适用抽样调查?什么问题适用查询资料?‎ 学生看书后,讨论回答.‎ 教师点评、鼓励.‎ 了解其他的调查方法.‎ 活动5 回顾与反思 调查的一般做法:‎ 实际问题 搜集数据 整理数据 合理决策 统计分析 表示数据 教师指导学生说出调查的步骤.‎ 总结调查的一般做法.‎ 请做课后练习(P180).‎ 学生解答,教师点评.‎ 巩固学生对调查的认识和统计的方法.‎ 布置作业 课后习题(P181)第1、2题做在书上.第3题做在作业本上.‎ ‎12.1 数据的收集(第2课时)‎ 教学任务分析 教学 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数据对决策的作用;‎ ‎2.知道实验、调查、查阅资料等收集数据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经历设计调查方案、整理数据、做出决策的过程,会用适当的方法收集数据.‎ 情感态度与 价值观 在收集数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教学流程安排 活动说明 活动目的 活动1 问题的提出.‎ 感知问题情境.‎ 活动2 设计方案.‎ 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 活动3 解决问题.‎ 体会整理数据做出决策的过程.‎ 活动4 解决其他问题.‎ 学习调查的方法.‎ 活动5 回顾与反思.‎ 总结本节课的收获.‎ 课前准备 教具 学具 补充材料 电脑、投影仪 中巴车能乘坐的人数、存放一辆自行车的占的面积 教学过程设计 问题与情景 师生行为 设计意图 活动1 问题的提出 我们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已经知道数据在决策过程中的作用,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数据收集方面的问题.请看下面问题:‎ 一所新建的中学,首次招收七年级新生6个班共240人.学校准备开通固定线路班车,并修建一个自行车棚.学校要开几辆中巴车才能满足乘车需要?需要修建多大面积的自行车棚?‎ 学生阅读问题.‎ 提出问题.‎ 活动2 设计方案 ‎1.为做出科学的决策,应该搜集哪些数据?‎ ‎2.应该采用什么方式进行调查获得数据呢?‎ 学生讨论,教师指导.‎ 设计调查方案.‎ 活动3解决问题 下表是几位同学对全校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获得的数据,请你完成表格中的空缺内容:‎ 某校240名学生到校方式统计表 到校方式 步行 骑自行车 乘坐班车 其他方式 合计 人数/名 ‎48‎ ‎120‎ ‎60‎ ‎12‎ ‎240‎ 百分比 学生填表.‎ 感受统计数据.‎ 我们已经调查过了中巴车能乘坐的人数、一辆自行车的占地面积,下面我们估算:‎ ‎⑴需要开几辆中巴车?‎ ‎⑵需要修建多大面积的自行车棚?‎ 教师指导学生解答.‎ 体会数据对决策的作用.‎ 活动4 解决其他问题 我们圆满地解决了班车和自行车棚的问题.接着再看下面几个问题,需要哪些数据?用什么方式得到数据?‎ ‎1.了解全班男生立定跳远的成绩.有多少人优秀?有多少人达标?有多少人不达标?‎ ‎2.了解我们班的全体同学,星期日收看电视的时间.收看时间在两个小时以内的有多少人,超过两个小时的有多少人?‎ ‎3.‎2000年11月1日,我国进行了第五次人口普查.了解各省、直辖市、自治区的人口分布情况?‎ 学生讨论,教师指导.‎ 达成共识后,填写P183的表格.‎ 学习收集数据的方法,以及收集哪些数据.‎ 活动5 回顾与反思 这一节课我们体会了数据收的意义,体会了怎样收集数据?收集哪些数据?‎ 我们还学习了收集数据的方法,学习了哪些收集数据的方法呢?‎ 学生总结收集数据的方法,教师点评、鼓励.‎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请看课后练习(P183).我们能完成测脉搏的实验吗?‎ 学生先设计实验方案,然后进行实验.‎ 训练学生收集数据的能力.‎ 布置作业 课后练习(P183)第2题写在书上,第1、3题做在作业本上.‎ ‎12.1 数据的收集(第3课时)‎ 教学任务分析 教学 目标[‎ 知识与技能[‎ 知道频数和频率的概念;知道抽样调查是一种有效的调查方式 过程与方法 经历统计字母使用频率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 价值观 进一步认识数据统计的作用,在统计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教学流程安排 活动说明 活动目的 活动1 问题的提出.‎ 从实际问题引入新课.‎ 活动2 统计各字母的频率.‎ 经历统计字母频率的过程.‎ 活动3 讨论.‎ 深入认识统计的作用.‎ 活动4 回顾与反思.‎ 总结本节课的收获.‎ 课前准备 教具 学具 补充材料 电脑、投影仪 课件资源、投影片 ‎ 教学过程设计 问题与情景 师生行为 设计意图 活动1 问题的提出 我们知道,使用计算机时,左手食指控制键盘打字区的E、F、B、R、G、N六个字母,右手的食指控制Y、H、M、U、J五个字母,而其他手指控制的键要少一些.为什么这样安排呢?这与拉丁字母在文章中出现的频繁程度有关系.下面我们统计一篇文章中每个字母的出现的次数与字母总数的百分比.‎ 教师讲述.‎ 由实际情境引入新课.‎ 活动2 统计各字母的频率 我们班分成26组,每组统计一个字母.不区分大小写,不统计代数式中的斜体字.请同学们对P184——P185种的文章进行统计.‎ 字母 A B C D E F G H I 次数 百分比 学生统计后填写表格.‎ 体验统计工作.‎ 字母 J K L M N O P Q R 次数 百分比 字母 S T U V W X Y Z 合计 次数 百分比 我们称字母出现的次数为频数,称频数与字母总数的比值为频率.‎ 教师讲述.‎ 学习频数和频率.‎ 历史上,Dewey.G统计的英文文章中438,023个字母,结果见课本P185.‎ 学生阅读.‎ 活动3 讨论 请同学们讨论“大家谈谈”中的4个问题.‎ 教师指导学生讨论.‎ 深化对数据作用的认识.‎ 从大量的引文文章中任意选取几篇文章统计各字母的使用频率.像这样的调查方式,叫做抽样调查.‎ 教师讲述抽样调查的定义和作用.‎ 抽样调查也可以反映事物的实质.‎ 认识抽样调查.‎ 活动4 回顾与反思 本节课,我们对拉丁字母的使用频率进行了统计.‎ 我们是对所有的英文文章进行了统计吗?‎ 只选取几篇英文文章进行统计的调查方式叫做__________.‎ 我们对拉丁字母的使用频率进行统计有什么作用?‎ 师生共同总结.‎ 回顾本节课的收获.‎ 请同学们完成课后练习(P186).‎ 学生统计,教师巡视指导.‎ 训练统计的能力.‎ 布置作业 课后习题(P187)做在书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