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1.50 KB
  • 2021-05-24 发布

2019届二轮复习文学类文本阅读作业(全国卷用)(10)

  • 6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 下载文档
  1. 1、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2. 2、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3. 文档侵权举报QQ:3215808601
‎2019届二轮复习 文学类文本阅读 作业(全国卷用)‎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索画 柳喜和 犟黄老退休了,在风情小镇上买了房,便常住在此。犟黄老姓黄,但因脾气犟,人们背后常称他犟牛黄,当他面则称他犟黄老。犟黄老是当代著名书画家,画作盈尺便价格数万。‎ 犟黄老落户风情小镇的消息,像风一样,没几天就传开了,不少人都想结识犟黄老,以便索得他的画作。‎ 最早登门索画的,是小镇上唯一一家经营书画商店的老板老屠的儿子小屠。‎ 那日,小屠来到犟黄老家,说明来意。犟黄老问:“索画何用?”小屠思索了片刻,就避重就轻地说:“我们单位的领导崇拜您,特别喜欢您的画,就派我来求一幅。”犟黄老问:“你们领导是管什么的?”小屠说:“我们领导权力可大了,譬如咱们住宅楼的水电气暖,我们领导都管。”犟黄老冷冷道:“你让你们领导把我的水电气暖都停了,把我困死在屋里以后,你们再来取画!”‎ 小屠回家把索画的过程告诉了老屠,并强调说:“局里最近要提拔一批科长,咱家又无长物,商店里卖的书画都是一些粗俗之作,我们领导根本就看不上眼。”老屠拿儿子的事十分当回事儿,就装上鼓鼓一提包的钱来找犟黄老。‎ 犟黄老见老屠,依然是那句话:“索画何用?”老屠不假思索言道:“我是搞书画经营的,想买您的画,或销售,或作为镇店之宝。”犟黄老不屑一顾,说:“我不卖画,买我的画请到拍卖行去拍。”‎ 老屠回到家,不仅带回了那鼓鼓一提包的钱,还带回鼓鼓一肚子的气。老屠和小屠大骂犟牛黄不识好歹,不进油盐!‎ 某日,犟黄老家来了一个村妇,她衣衫破旧,也来索画。‎ 犟黄老和村妇见面,还是那句开场白:“索画何用?”村妇说:“我是个农民,又是一个寡妇,儿子大学毕业,在城里找了一个媳妇。媳妇家有房有车,我什么也做不了,眼看儿媳妇要娶回家了,可我这当婆婆的连个见面礼也拿不出来。听说儿媳妇家一家子都是文化人,我想一准儿喜欢书呀画呀的,今天我就舍下这张脸,求您给我画一幅画。我要啥没啥,等秋天到了,地里的庄稼收成了,我再来感谢您!”‎ 犟黄老听后有几分感动,便吩咐保姆把村妇领入会客室,上茶,唠家常。‎ 也就是三五杯茶的工夫,村妇被保姆引入犟黄老的画室。村妇至画案前,见犟黄老正往一幅四尺斗方水墨画上加印。‎ 这幅画是犟黄老最擅长的水墨画,洁白的宣纸上仅有一支火苗跳跃的老式油灯和一只双须舒张的静伏的蟋蟀。油灯用小写意笔法,显得古色古香;蟋蟀用工笔画法,描得惟妙惟肖。油灯的火苗随风摇曳,静伏的蟋蟀呼之欲出。犟黄老在画的空白处还现配了四句诗:‎ 窗外秋风朔,屋内暖如春。人忙天时短,夜已五更深。‎ 整幅画皆为墨色,浓淡相宜,只有油灯的火苗为下润上枯的一笔朱红。这幅画可谓犟黄老触景生情之作,虽是一挥而就,但格调高雅,意境深远。‎ 村妇见这幅画如此简单,神色有些黯然地说:“怎么连一朵花儿也没有?”‎ 保姆看了一眼犟黄老,对村妇解释说:“这幅画的意境是夜深人静了,别人都熟睡了,只有母亲还在灯下操劳,教育人不要忘本,别忘感恩!”‎ 村妇卷起画作,临出门时还抱怨:“画一幅大红牡丹花儿多好,多热闹。”‎ 犟黄老听后心中一沉。‎ 半年后,犟黄老接到一个电话,说是要和他核实一幅画的真伪和这幅画的价格。犟黄老问是一幅什么样的画,打电话的人描述了画作的构图,念了画作上配的四句诗,这让犟黄老想起了村妇索画的事情。犟黄老说:“有情物落于无情之水,真是无可奈何花落去,花落去……”‎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开头介绍了犟黄老的个人情况,突出了他的称呼和特长,这不仅为下文故事情节的发展做了铺垫,也有利于表现犟黄老的性格特点。‎ B.小屠因领导崇拜犟黄老又喜欢犟黄老的画而来向犟黄老索画,老屠是为儿子能获得提拔而来向犟黄老索画,但都遭到了犟黄老的拒绝。‎ C.小说描述了犟黄老赠村妇水墨画的情节,不仅表现了犟黄老高超绝妙的绘画技艺,也突出了犟黄老为人正直、体谅弱者、富有人情味的性格特征。‎ D.村妇不懂欣赏,不满意犟黄老赠的水墨画,不理解犟黄老的良苦用心,让犟黄老感到有些失望,这也暗示了这幅画可能会被卖掉的结局。‎ ‎[解析] B项,“领导崇拜犟黄老又喜欢犟黄老的画而来向犟黄老索画”错误,由原文中的“小屠思索了片刻,就避重就轻地说”可知,“我们单位的领导崇拜您,特别喜欢您的画,就派我来求一幅”是小屠索画的托词,不能证明“领导崇拜犟黄老又喜欢犟黄老的画”。‎ ‎[答案] B ‎2.小说以“索画”为中心谋篇布局,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说明。‎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此题考查表达技巧。解题时要“找准角度,具体分析”。(1)从结构线索角度来分析。“索画”是小说行文的线索,由此牵出两个形成对比关系的索画情节,其作用是使小说结构严谨。(2)从人物形象角度来分析。“索画”‎ 涉及犟黄老、屠氏父子、村妇等人,这些人物的特点都在“索画”的过程中得到了展现,如犟黄老的刚直守正、屠氏父子的投机钻营、村妇的世俗粗浅等。(3)从思想内容的角度来分析。作者通过“索画”情节以及情节里的人物,表现了自己对艺术家、艺术品等方面的思考,表达了丰富的思想内容。‎ ‎[答案] ①情节结构上:“索画”是行文的线索,使情节更为集中(或“故事围绕‘索画’展开,使结构更为严谨”)。②形象塑造上:通过犟黄老对老屠、小屠父子索画和村妇索画的不同态度,使犟黄老刚直守正的个性更加鲜明。③思想表现上:通过犟黄老对不同人索画的态度和索画的结果,小说思想意蕴更为丰富深刻。‎ ‎3.请结合小说的具体内容,探究其思想意蕴。‎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从人物视角来探究,这里作者对犟黄老的刚直性格、艺术追求等都持赞赏态度;从情节视角来探究,“索画”情节里,表现作者对投机钻营、人心浮躁的否定;从作者视角来探究,表现在世俗风气之下,作者对艺术家、艺术品处境的忧虑。‎ ‎[答案] ①表现作者对犟黄老刚直人格的赞赏,对他追求艺术纯洁性的肯定;②表现作者对屠氏父子利用艺术品投机钻营的鄙视;③表现作者对人心浮躁、不懂艺术、艺术家和艺术品处境的担忧。‎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哼,这些乘客们!‎ 契诃夫 ‎“算啦,我以后再也不喝酒了!应该好好工作……我是很喜欢靠领薪水过日子的,所以我就得诚实热心地工作,而不能只去贪图安逸。”在对自己说了这一番类似劝诫的话以后,列车长波德佳金感到自己的心中产生了一种不可遏止的想要好好工作的愿望。尽管已是深夜两点钟了,可他仍然唤醒了列车员们,让他们和自己一起到各车厢去检查车票。‎ ‎“请您出示车票!”他一边大声喊道,一边兴高采烈地弹响手指。‎ 半明半暗的车厢里,乘客们睡眼蒙,打着哆嗦,把自己的车票递给了他。‎ ‎“请您出示车票!”波德佳金对二等车厢里一位身体消瘦,身上蒙着皮大衣和被子的乘客说,“您的……车票!”‎ 那位乘客还在沉睡。列车长不耐烦地又说了一遍:“请您出示车票!”‎ 那位乘客打了个哆嗦,睁开蒙眬的眼睛,惊恐不安地说:“什么事呀?”‎ ‎“我在问您呢,您的车票呢?”‎ ‎“我的天哪!我可是一个患有风湿病的人。我已经三天三夜没睡觉了,刚服了片安眠药,可是您却把我唤醒,而仅仅是要看车票!这太缺乏同情心了!您这人真是不懂事!”‎ 波德佳金在琢磨自己要不要发火动怒。最后,他终于发火了。“您在这里嚷什么啊?这里又不是酒馆!这是火车。”他大声叫道。‎ ‎“就是酒馆里的人也比您有同情心啊。我刚才是第一次入睡!我且不说这车厢里到处都是煤气味,空气简直让人窒息。现在你们又想出这鬼主意,你们用得着这么走形式,把人往死里折腾吗?”‎ ‎“您听我说啊,我的先生!”波德佳金气得面红耳赤,“如果您再这样大声嚷嚷,打扰了别的乘客,在下一站我就要强迫您下车了!”‎ ‎“这真是太令人气愤了!”乘客们都愤愤不平地说,“您为什么要缠着一个病人不放呢!”‎ ‎“可是,是他自己先大声嚷嚷的呀!”波德佳金有点胆怯地说,“好吧,我不再要求看您的车票了。不过,我应该让您明白,查票是我的职责。”‎ 波德佳金耸了耸肩膀,离开了那位病人乘客。刚开始他还感到受了委屈,可是,后来他心里就感到不安起来,似乎受到良心的谴责:“是啊,我的确不该把一个病人吵醒,不过,这也不能怪我,我这样做正是因为我的职责所在呀,我可以把车站的站长叫来为我作证的。”‎ 列车进站了,在这个车站停留了五分钟。第三遍铃响了之后,波德佳金又走进那个二等车厢,戴着一顶红色制帽、长着大胡子的车站站长跟在他身后。‎ ‎“就是这位先生,”波德佳金开口说,“他说我无权检查他的车票,而且他还很生我的气。站长先生,请您向他解释一下,到底查票是不是我的职责?”“喂,这位先生!”波德佳金转身对那位身体消瘦的乘客说,“如果您不相信我,您可以问一问这位站长先生。”‎ ‎“刚才您不是来过了吗?为此我又服了一片药,刚打了个盹。您就可怜可怜我吧!”‎ ‎“您可以问问这位站长先生,我到底有没有权力检查车票?”‎ ‎“这简直让人无法忍受!给您,这是我的车票!拿去吧!您真是一个冷酷无情的人啊!”‎ ‎“您这样做纯粹是故意捉弄人!”一位穿军装的乘客气愤地说。‎ ‎“算啦……”车站站长皱了皱眉头就拉拽着波德佳金的袖口走了。波德佳金耸了耸肩膀,只好慢吞吞地跟在站长的身后走了出去。‎ ‎“真倒霉,想去满足他们的愿望吧,可到头来却还得挨他们的骂!”他大惑不解。‎ 下一个车站到了,列车停留了十分钟。第二遍铃响起之前,波德佳金正站在小卖部的旁边喝着矿泉水,有两位先生走到他跟前,一位穿着军大衣,另一位则是工程师打扮。‎ ‎“我要告诉您,列车长先生!”工程师对波德佳金说,“您的言行和您对那位患病乘客的态度,已经引起了所有在场者的愤怒。这一位是上校先生,我是工程师普吉茨基,如果您不向那位患病乘客赔礼道歉的话,我们就会把这件事汇报给铁路管理局局长。”‎ ‎“先生,你们知道我是……要知道你们都……”波德佳金张皇失措地不知说什么好。‎ ‎“您也用不着向我们解释什么,不过我们要警告您的是,如果您不向他赔礼道歉,我们就要对那位乘客施加保护。”‎ ‎“那好吧,我……我去向他赔礼道歉就是了……”‎ 半个小时后,波德佳金想好了赔礼道歉时要说的话,他到那个车厢去了。‎ ‎“先生!”他礼貌地对那位乘客说,“请您听我解释,先生。”‎ 乘客抖动了一下身子,霍地坐了起来,紧张地说:“什么事啊?”“我刚才做得……刚才做得有点那个……请您不要生气……”‎ ‎“哎哟!我已经第三遍服过安眠药了,刚打了一会儿盹……天哪,我受不了这种折磨啦!”‎ ‎“这也太卑鄙了吧!”乘客们气愤地说,“滚开!您一定会为您这种行为付出代价的!”‎ 波德佳金无奈地走出车厢。他走进休息室,筋疲力尽地坐在椅子上,牢骚道:“哼,这些乘客们!想满足他们的愿望,结果还得挨他们的骂!本来是去为他们服务,为他们办事,可还得落他们的埋怨!去你们的吧,我什么事也不管了,我要大口喝酒!”‎ 波德佳金一口气喝下半瓶酒,从此再也不去考虑什么工作、职责的事了。‎ ‎(有删改)‎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第一段是对列车长波德佳金心理变化的描写,为下文有关情节的发展做了铺垫,也与小说结尾形成了对比。‎ B.波德佳金非常兴奋地带领列车员们深夜查票,表明他的工作态度发生了改变,也暗示深夜查票的决定有些草率。‎ C.小说讲述的是生活故事,作者却能用典雅的语言表现人物的个性,特别注意选用成语表现人物神情、心理,如“面红耳赤”“兴高采烈”等。‎ D.这篇小说成功地运用讽刺手法塑造了波德佳金这一人物形象,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体现了契诃夫高超的艺术技巧。‎ ‎[解析] C项中的“作者却能用典雅的语言表现人物的个性”错误。总体上,这篇小说语言有两大特色,一是含蓄、幽默,具有讽刺意味。作者描写波德佳金履行职责过程中的语言、动作,波德佳金自己是“严肃”的,甚至是“真诚”的,但是,事实上却是在反复折腾乘客,而且全然不知,甚至还抱怨乘客,最后索性发牢骚“我什么事也不管了,我要大口喝酒”,则具有幽默、讽刺的意味。二是口语化,富于生活气息。如“算啦,我以后再也不喝酒了!”“哎哟!”“刚打了一会儿盹”“我要大口喝酒”等,十分口语化。‎ ‎[答案] C ‎5.作者是怎样刻画“车站站长”这一形象的?车站站长对波德佳金的形象塑造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分析描写人物的方法的能力。第一问要抓住“怎样刻画‘车站站长’”的关键信息,结合原文对车站站长的相关描写,确认刻画人物的手法。根据原文中的“戴着一顶红色制帽、长着大胡子”等,可以确认为肖像描写;根据原文中的“车站站长皱了皱眉头就拉拽着波德佳金的袖口走了”等,可以确认为神情、动作描写。第二问要抓住“车站站长对波德佳金的形象塑造有什么作用”的关键信息,从心理、性格方面分析站长形象对波德佳金形象起到的衬托作用。如写“车站站长皱了皱眉头就拉拽着波德佳金的袖口走了”表现了站长富有同情心,对波德佳金的形象起到了衬托作用。‎ ‎[答案] 作者运用肖像描写和动作描写刻画了“车站站长”的形象。站长形象对波德佳金形象的塑造起到了衬托作用。站长看到病人乘客后,皱了皱眉头,说:“算啦……”然后他就拉拽着波德佳金离开了,衬托出车站站长对波德佳金为了查票与病人乘客纠缠不休的做法感到不满。‎ ‎6.小说以“哼,这些乘客们!”为题有什么好处?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从题目与情节关系的角度来探究,题目可能是情节发展的环境铺垫,也可能是情节发展的线索,还可能是对情节的提示或设置悬念,这里就有设置悬念的意味。从题目与人物性格的角度来探究,题目与人物的行为、语言相关时,可以从表现人物性格的角度来探究,这里可以看出波德佳金对乘客的不满态度、对乘客的抱怨,更让读者认识到他不自我反省、缺乏同情心的特征。从题目的表达效果的角度来探究,题目可以暗示主题,也可以营造意境,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等,这里引入人物典型的语言为题目,对人物自身起到有力的讽刺作用。‎ ‎[答案] ①这句话是牢骚话,为小说后文情节的发展设置了悬念。②用这句话为题目,表现波德佳金对乘客的不理解、对病人乘客缺乏同情心。③用这句话为题目,加强了小说的讽刺意味。‎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