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13.75 KB
  • 2021-05-23 发布

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区2021届高三摸底测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

  • 10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 下载文档
  1. 1、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2. 2、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3. 文档侵权举报QQ:3215808601
新都区2021届高三毕业班摸底测试 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第I卷(共140分)‎ ‎24.夏商朝的神始终不脱宗族神、部落神的性格,西周出现了一个超越部族范围的至高天 神权威,周王也必须在道德性的天命之前俯首。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西周 ‎ A.礼乐制度构建B.中央集权强化 C.宗法制度实施D.统治疆域扩大 ‎ ‎25.东汉末年改刺史为州牧,位居郡守之上,并且有了固定治所,权力大大超过了汉武帝时监察和考核官员的准则“六条问事”。这一变化 ‎ A.提高了地方行政效率B,强化了刺史监察职能 ‎ C.削弱了丞相行政权力D.扩大了地方行政权力 ‎ ‎26.《史记》《汉书》的本纪和人物传大都开门见山,直述人物言行。而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纪传体史书,不仅在“传”首载明其祖、父等先世的官阶、履历,还在“传”末详述其子孙。这一变化反映当时 ‎ A,门阀士族制度的盛行 B.史书编写体例的革新 ‎ C.社会主流思想的变化 D.思想活跃局面的形成 ‎ ‎27.右图的菩萨像取自敦煌莫高窟的壁画,画像衣纹线条非常柔软, 好像被风吹起,一叠一叠的,这种线条完全脱离了印度的画法, 而是类以于顾恺之的“春蚕吐丝”。这反映了唐朝 ‎ A.南方艺术风格成为主流 ‎ B.佛教文化开始了本土化 ‎ C.绘画更加注重图像意境 ‎ D.国家统一促进文化融合 ‎ ‎28.宋代不经中书门下和枢密院,直接向有关机构下达的圣旨,不符合“国体”。中书门下和枢密院在接到皇帝的“指挥”后也要参照前后效令,审度可否,还要付录门下省审读,然后行下。这表明,宋代中枢机构 ‎ A.开始出现分权与制衡B.具有严密的运作程序 ‎ C.有效制约了君主专制D.相权受到进一步分割 ‎ ‎29.明中叶以来,江南丝绸业市镇及其周边乡村的大部分自耕农,对农业并不重视,他们逐渐把养蚕缫丝以及丝织业作为家庭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这说明当地 ‎ A.传统生产模式的解体B.市民群体的发展壮大 ‎ C.商品经济向农村渗透D.新兴生产关系的发展 ‎ ‎30.表1: 1873-1910年中国农产品出口统计表 ‎——据李文治《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第一辑整理 由上表可知,晚清时期的中国 ‎ A.逐渐沦为列强的原料产地B.农业近代化程度明显提高 ‎ C.重农抑商政策已彻底破产D.实业救国获得显著的成效 ‎31.清朝前期,清政府在新疆实行藩部体制,严格限制与内地的交往。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建立行省,并在新疆“修浚河渠,建筑城堡,广兴屯垦”,实行与内地相同的赋税制度,设立义塾,教授《千字文》、《论语》、《诗经》等。这些举措 A.开启了新疆经济近代化进程 B.杜绝了各列强对新疆的侵略 C.强化了当地居民的国家意识D.使新疆开始归属于中央管辖 ‎32. 1875年的开平“阖村烟火只十八家”,到1895年则“以千记”,“地面上工厂、仓库、洗煤机等很引起旅客的注意。”同一时期的大冶黄石、萍乡安源等也发生了类似的变化。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自然经济的解体B.洋务运动的推动 ‎ C.环保观念的淡漠D.列强的经济侵略 ‎33.庚子事变后,慈禧太后和朝臣为固结士,提振权威,主张早开1901年科举乡试,并发布了诏旨,而正在酝酿改革科举的东南督抚刘坤一和张之洞主张延期一年,双方争论不下。最终,西南西北等省按期举行乡试,东南各省则延期一年。这表明 A地方势力与朝廷分庭抗礼B.清政府中央集权面临危机 C.废除科举已成为当务之急D.满汉官僚之间的矛盾激化 ‎34.武昌起义后,湖北军政府宣布废除宣统年号,采用黄帝纪年;中华民国成立后,临时政府采用民国纪年,宣布五族共和。纪年方式的变化表明革命派 A.发展了民族主义的内涵B.扩大了学习西方的范围 C.改变了对待清廷的策略D.调整了民权主义的重心 ‎35. 1919年7月,蔡元培感叹到:“男子游学外国,以得偶于彼国略受中等以下教育之女子为荣,而耻其故妇之未入学校,则弃之。呜呼!此诚过渡时代之怪状也。” 胡适也在1918年的一次演讲中说:“近来的留学生,吸了一点文明空气,回国后第一件事便是离婚 ”对上述言论理解正确的是 A.离婚成风导致社会秩序混乱B. 学界领袖宣扬婚姻自主观念 ‎ C.知书达理成为择偶首要标准D. 知识青年慕洋向新渐成风气 第II卷(共160分)‎ ‎4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 材料一1683年,康熙帝派施琅攻取台湾,次年,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下辖台湾、 凤山、诸罗三县,设各级职官,驻扎军队。开设厦门至台湾对渡航线,实行给照制度,严防无照偷渡。招徕流民垦荒,兴修水利。雍正时, 增设彰化县淡水厅、澎湖厅及四个巡检司,放宽移民限制,降低新垦土地的赋税。乾隆时增设泉州、福州与台湾的对渡航线,在台推行摊丁入亩。清政府在台湾各县设县学、书院私学,“教以孝悌之义”。至乾隆末汉人移民台湾已达百万,台湾米、糖等大量销往大陆。 ‎ ‎——摘编自陈碧笙《台湾地方史》等 材料二 1860年《北京条约》签订后,台湾开口通商。鸦片成为最主要的输入品之一,可与茶、糖等物物交易,甚至被作为“工资”付给劳工。除米谷仍是两岸贸易的主要商品外,茶、糖、樟脑成为台湾三大出口国际商品,广销日、澳、欧美等地,带动了山区土地的开发。原来的郊商(从事海峡两岸贸易的商人和商人团体)贸易规模进一步扩大,洋商及买办出现并发展,但并不占明显上风。1877年福建巡抚丁日昌在台湾架设了中国第一条电报线;1885年台湾设行省,巡抚刘铭传在台疏浚基隆港,修筑基隆到新竹的铁路。台湾北部逐渐成为全台政治、经济、军事与文化的中心。随着经济的发展与生活水平的提高,台湾民众大量购买外来品,上海服饰被视为流行先锋,洋酒、洋饼进口大量增长,西式医疗、新式学堂亦经教会引入台湾。‎ ‎——摘编自许雪姬 《晚清台湾的社会经济与社会发展》‎ ‎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政府治台措施的特点,并简析其作用。(10 分) ‎ ‎(2)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晚清时期台湾社会经济的新变化,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变化的原因。(15分) ‎ ‎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 材料 中国保持了两千多年的中央集权制度,历经上千年的探索、完善,在明清时期达到巅峰。有学者将中国历史上的中央集权制度的结构列为四大支柱,如图所示: ‎ 中央集权与四大基本制度 ‎——摘自吴晓波 《历代经济变革得失》 ‎ 根据材料从四大支柱中任选取两大支柱,并结合所学知识再补充一大支柱。三大支柱 之间要有相互联系,展开论述。(要求:明确列出三大支柱,联系符合逻辑,史实准确, 论述充分,表达清晰。) ‎ ‎43.【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该选作题为必选) ‎ 材料魏晋南朝时期选官制度获得了不小的发展。魏晋时,郡举孝廉考试经术,州举秀才考试策论。到了南朝,察举已由举荐孝子或能吏之制,逐渐变为考试文士学人之制了, 并且逐渐与学校结合起来。本来,西晋曾在太学之外为权贵子弟增设了国子学,形成了二学并立之制;到了南朝,国子学生可以通过“明经”考试入仕了,这样明经科的地位就逐渐取代孝廉科,形成了秀才考试文词、明经科考试经术的体制。梁武帝还下令“其有能通一经,始末无倦者,策实之后,选(官)可量加叙录,虽复牛监羊肆、寒品后门,并随才使吏, 勿有遗隔。”‎ ‎——摘编自袁行霈《中华文明史》‎ ‎(1)根据材料,指出魏晋南朝时期选官制度发展的表现。(6分) ‎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魏晋南朝选官制度发展的价值。(9分) ‎ 新都区2021届高三毕业班摸底测试 文科综合参考答案、评分标准及详解(历史)‎ 评卷说明:‎ ‎1.按已布分进行评定。‎ ‎2.选择题:凡错选、不选、多选,该小题不能得分。‎ ‎3.非选择题:不必拘泥于参考答案的文字表述,只要含义确切,表达清楚,即可给分;出现基本史实的错误或表达欠完整,要酌情扣分。‎ 第Ⅰ卷(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24.D 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现象的解释能力。西周通过分封制建立起一个疆域广阔的国家,从而推动了西周天神观念的变化,故选D。礼乐制度是为西周构建有序的社会秩序服务,不是天神观念变化的主要因素,排除A;西周分封制不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排除B;材料信息与宗法制度无关,排除C。‎ ‎25.A 本题考查对历史现象的解读能力。东汉刺史是郡之上的一级地方行政机构,有助于协调本治所内的事务,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管理,但不是扩大了地方行政权力,故选A、排除B、D。地方制度的调整与削弱丞相权力无关,排除C。‎ ‎26.A 本题考查史学研究方法和对历史现象的解读能力。材料信息表明“传”的记述非常重视家庭门第及其血缘的传承,主要是因为魏晋时期门第族望是选官的主要依据,故选A。材料只是反映了纪传体的编写差异,未涉及体例更新,排除B;汉武帝以后主流思想是儒学,排除C;魏晋时期儒学受到佛教、道教冲击,呈现三教并立,排除D。‎ ‎27.D 本题考查阅读图文史料、将历史事物置于特定的历史环境中进行分析和解读的能力。该壁画脱离了印度的画法,而接近于顾恺之,体现了印度文化传入唐朝后,与唐文化实现了融合,体现了统一文化气象,故选D。唐朝时北方文化居于中心地位,排除A;佛教文化开始本土化是在魏晋时期,排除B;文人画注重意境,理学的发展进一步强化了画风的意境意识,排除C。‎ ‎28.B 本题考查学生对于历史现象的解读能力。由材料可知宋代中枢机构在决策和执行过程中具有严密的运作程序,规范了权力运行,故排除C、选B。宋代中枢机构是君主专制的产物,并非“分权与制衡”,排除A;二府三司制使相权受到进一步分割,排除D项。‎ ‎29.C ‎ ‎ 本题考查对历史现象的解读和阐释能力。自耕农家庭把养蚕缫丝以及丝织业作为主业,说明农村商品经济发展造成经济结构的变动,故选C。中国古代传统生产模式是小农家庭个体生产,传统家庭生产模式的解体开始于近代,排除A;农民未脱离农业生产,因而与市民群体是否壮大无关,排除B;明中叶以后的新兴生产关系是指雇佣与被雇佣的资本主义萌芽,排除D。‎ ‎30.A 本题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析历史现象,并透过历史现象抓住本质的能力,考查学生对晚清中国经济变化的认识。由表中数据可知,晚清时期,中国商品出口增加,其中农产品增长尤为迅速,在出口商品中的比例大幅提高,表明在列强侵略下,中国逐渐被卷入到世界市场,越来越成为列强的原料产地,故A项正确。表中数据属于贸易领域,看不出农业近代化程度,也无法体现政府重农抑商政策或者实业救国思潮,故B、C、D三项错误。‎ ‎31.C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认识历史现象的能力,要求学生正确认识清政府在新疆的统治政策。左宗棠收复新疆后,清政府吸取之前的教训,面对英俄列强的压力,改变原来的藩部政策,设立新疆行省,政治上实行和内地同样的制度,经济上与内地一体化,文化上让当地居民接受中华文化,“化彼殊俗,同我华风”,这些都有利于增强国家意识,故C项正确。清政府的措施不仅涉及经济方面,且修浚河渠,屯田等措施并不是经济近代化的表现,故A项错误。清政府的举措对于防范侵略有一定作用,但不能完全杜绝,故B项错误。新疆地区从古代就已经开始归属于中央政府管辖之下,故D项错误。‎ ‎32.B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历史现象的能力,考查的知识点是洋务运动。开平、大冶、萍乡分别是洋务运动中开平煤矿、大冶铁矿、萍乡煤矿的所在地,从材料中看,开平等地的人口增多,机器化生产获得发展,从小村子发展成为近代化城镇,这主要是洋务运动工业化推动的结果,故B项正确。开平等地人口的增多主要是近代工业兴起,吸引大量人口所致,不是自然经济解体导致,故A项错误。材料中没有体现生态环境破坏,也无法体现环保观念的淡漠,故C项错误。洋务运动的兴起虽与列强侵略有关,但开平等地的工业化城市化并不是列强侵略直接推动的,故D项错误。‎ ‎33.B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在全面解读材料基础上正确解释历史现象的能力,要求学生正确分析清末中央和地方的关系。从材料中可以看出,清廷的决策受到东南督抚的严重限制,表明中央权威受到削弱,故B项正确。“分庭抗礼”的说法夸大了地方与中央的分歧,A项错误。从最终的结果看,无法看出废除科举成为当务之急,故C项错误。材料中体现的是中央和地方的矛盾,而不是满汉地主官僚之间的矛盾,故D项错误。‎ ‎34.A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正确解释历史现象的能力。根据材料,纪年方式的改变反映的本质问题是从狭隘反满到五族共和的变化,说明革命派根据革命形势的发展,丰富和发展了民族主义的内涵,故A项正确。民国纪年不属于学习西方的结果,故B项错误;推翻清廷统治的革命目标没有发生变化,故C项错误;民权主义是指推翻专制,建立民主制度,这在材料中没有体现出来,故D项错误。‎ ‎35.D ‎ ‎ 本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正确认识历史现象的能力,要求学生分析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化。随着留学风潮日盛,留学生在国外接受了西方近代自由、平等等观念,希望摆脱原来的包办婚姻,导致离婚率上升,体现了社会的转型和思想的解放,故D项正确。离婚率的上升不能体现社会秩序混乱,故A项错误。从材料看,蔡元培和胡适对材料中离婚率上升的现象颇有微词,认为其有一定问题,并非主张婚姻自主,故B项错误。知识分子希望自己的配偶有一定的受教育基础,但由材料无法得出是首要标准,故C项错误。‎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 ‎ ‎40.(25分)‎ ‎(1)特点:突出行政管理;注重经济开发;加强与大陆的联系;重视儒学教育与思想教化(或强化文化认同)。(6分,任答三点。如学生答出“措施全面,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教育文化等多方面”也可得分)‎ 作用:加强了对台湾的统治;巩固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促进了台湾经济的发展;加强了海峡两岸联系。(4分,任答两点。)‎ ‎(2)变化:与世界市场产生更多联系;两岸联系更加紧密;近代化开始起步;政治经济重心北移;社会生活西化。(8分,任答四点。)‎ 原因:列强入侵;清政府治台政策加强;大陆移民的迁入;西方工业文明及生活方式的影响;台湾人民的辛勤劳动。(7分,答出一点3分,两点5分,三点7分。)‎ ‎【解析】本题综合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对历史材料进行理解分析的能力,以及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方法,准确把握历史的变化并准确解释这些变化的能力。‎ 祖国统一是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全体中华儿女共同愿望,是中华民族根本利益所在。试题选编了清朝前后期有关台湾的两则史料,分别展示了清政府收复台湾后对台湾的全面治理,鸦片战争后台湾地区的新发展及两岸联系的加强,折射出台湾历史的发展及两岸一家的历史渊源。这也是本题的立意之所在。‎ 本题第(1)问有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概括清政府治台措施的特点,要求学生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进行概括归纳,而不是简单照抄材料中的具体措施。学生根据材料,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分析归纳,即可作答。第二个问题分析清政府治台措施的作用,需要结合所学知识,进行思考和分析,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通过作答,学生能认识到清政府时期对台湾进行了全面有效的治理,并推动了台湾经济社会的发展。‎ 本题第(2)问也有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分析晚清时期台湾社会经济发生的新变化,要求学生从材料中提取信息,概括出台湾在鸦片战争之后的新发展,而不是照抄材料中经济发展的具体表现。一方面,台湾行省的设立加强了清政府对台湾的统治,巩固了东南海防;另一方面,和大陆一样,在列强的侵略之下,台湾与国际市场联系更加紧密,原有的经济结构遭到破坏,近代化开始起步,人们社会生活发生变化。第二个问题分析变化原因。考查学生运用所学历史知识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学生只要能将台湾放在近代中国的时空背景下,联系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巨变的原因即可作答。‎ ‎41.(12分)‎ 评分意见:补充一大支柱1分,论述9分(每个支柱3分),小结2分,共12分。要求:补充一大支柱要符合题意,如表述为论题的形式(某支柱、某支柱、某支柱与中央集权,或中央集权得益于某支柱、某支柱、某支柱等)也可。论述中涉及的每个支柱的史实表述准确1分,作用表述正确1分,与中央集权的关系表述合理1分。如三大支柱均选自材料,仅评论述中的前两个支柱,第三个支柱不得评分。小结为总论,认识应有所深化。论述语言要求准确,逻辑严谨,表述清晰。凡不符合上述要求,各项均需酌情扣分。如学生将政策写为制度也可酌情给分。‎ 示例一 三大支柱:‎ ‎①郡县制度;②尊儒制度;③补充:“重农抑商”政策。‎ 论述:‎ 秦朝推行郡县制开创了此后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该制度下地方官员由皇帝任命,打破了分封制下地方诸侯的世袭特权,实现了地方权力向中央的集中,为巩固中央集权提供了制度保障。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学成为正统思想;宋代形成理学,使儒学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尊儒能够有效维护皇权的至高无上和封建等级关系和社会稳定,尊儒制度为巩固中央集权提供了思想保障。商鞅变法明确规定了重农抑商的原则。此后,中国古代历朝大都执行重农抑商的政策。重农抑商保护以家庭为单位的自然小农经济,以维护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为巩固中央集权提供了经济保障。‎ 总之,封建王朝通过制度、政策创新,从政治、思想、经济等方面来巩固中央集权制度,体现了封建王朝国家治理体系的不断完善。‎ 示例二 三大支柱:‎ ‎①郡县制度;②科举制度;③补充:军事制度。‎ 论述:‎ 秦朝推行郡县制开创了此后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该制度下地方官员由皇帝任命,打破了分封制下地方诸侯的世袭特权,实现了地方权力向中央的集中,为巩固中央集权提供了制度保障。隋唐以后,科举制成为主要的选官制度。该制度把选拔人才和任免官吏的权力收归中央,扩大了官吏人才来源,提高了官员素质,为巩固中央集权提供了人才保障。唐末藩镇割据威胁中央集权,宋朝把地方将领兵权收归中央,抽调精兵强将组建中央禁军,牢牢地控制了军队,为巩固中央集权提供了军事保障。‎ 总之,封建王朝通过制度、政策创新,从地方行政、官吏选拔、军事管理等方面来巩固中央集权制度,体现了封建王朝国家治理体系的不断完善。‎ 示例三 三大支柱:‎ ‎①尊儒制度;②科举制度;③补充:民族政策。‎ 论述:‎ 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学成为正统思想;宋代形成理学,使儒学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尊儒能够有效维护皇权的至高无上和封建等级关系和社会稳定,尊儒制度为巩固中央集权提供了思想保障。隋唐以后,科举制成为主要的选官制度。该制度把选拔人才和任免官吏的权力收归中央,扩大了官吏人才来源,提高了官员素质,为巩固中央集权提供了人才保障。汉唐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如和亲、册封等,密切了中央与地方的民族关系,促进了民族交融和民族认同感,为巩固中央集权提供了民族政策保障。‎ 总之,封建王朝通过制度、政策创新,从思想、选官、民族等方面来巩固中央集权制度,体现了封建王朝国家治理体系的不断完善。‎ 注意“示例”仅作参考,其他言之有理的答案均可同等评分。如可补充的支柱还有“对外政策”、“监察体制”、“法律制度”、“户籍制度”等等。‎ ‎【解析】本题考点为中央集权制度,通过呈现中央集权制度结构的四大支柱,要求学生从图中寻找联系,多维度发现问题,并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综合运用比较、概括、归纳等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此题以“中央集权与四大基本制度”切入,意在考查学生对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理解。解答本题,需要按照题意,可以任意选取其中的两大支柱,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一个支柱,然后共同围绕“中央集权”这个主题展开论述即可。论述中需要做到史论结合,史实运用准确,联系符合逻辑,言之有理。同时注意论述的格式,力求从封建王朝国家治理体系的不断完善来深化认识。‎ ‎43.(15分)‎ ‎(1)表现:在推荐基础上,实行考试选官;增设国子学,提高明经科地位;扩大选官范围,寒门子弟也可入仕。(6分)‎ ‎(2)价值:适应了魏晋时期统治者加强皇权的要求;发展了选官制度,提升了官员文化素质;扩大统治基础,有助于缓和社会矛盾;为科举制度的推行奠定了基础。(9分,任答三点。)‎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提取信息,概括归纳,进行历史解释的能力。回答第(1)问,可从选官方式、考试内容、选官基础等角度分析表现;回答第(2)问,可从选官制度的变革与统治者的诉求、官员的素养、官员来源的范围、对后世选官制度影响等角度说明其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