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2 MB
  • 2021-05-23 发布

2020秋高中语文粤教版选修《中国现代散文选读》课时作业:第二单元5囚绿记

  • 14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 下载文档
  1. 1、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2. 2、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3. 文档侵权举报QQ:3215808601
www.ks5u.com ‎5 囚绿记 陆蠡是现代文学史上卓有成就的散文作家。他以散文诗集《海星》步入文坛,崭露头角。后来又出版了散文集《竹刀》和《囚绿记》。他的散文从琐细的生活情节中,挖掘出某种耐人寻味的人生哲理,透出了作者真诚、淳朴心灵的闪光。作品大都瞩目现实社会和下层人民的贫穷疾苦,通过对劳动人民的勤劳、勇敢、淳朴的优良品质和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的颂赞,表现出作家爱国忧民的高尚情怀和可贵品格。在艺术上,以乡野泥土的气息、忧郁动人的故事情调、优美清丽的文笔、严谨的构思,形成了独特的风格。‎ 美字体 鸟 啼 花 落 人 何 在 ‎,‎ 竹 死 桐 枯 凤 不 来 ‎。‎ 赏美文 光 阴 陆 蠡 我曾经想过,如若人们开始爱惜光阴,那么他的生命的积储是有一部分耗蚀的了。年轻人往往不知珍惜光阴,犹如拥资巨万的富家子,‎ - 14 -‎ 他可以任意挥霍他的钱财,等到黄金垂尽便吝啬起来,而懊悔从前的浪费了。‎ 我平素不大喜爱表和钟这一类东西。它金属的利齿窸窸瑟瑟地将光阴啮食,而金属的手表滴滴答答地将时间一分一秒地数给我。当我还有丰余的生命留在后面,在时光的账页上我还有可观的储存,我会像一个守财奴,斤斤计较寸金和寸阴的市价么?偶然我抬头望到壁上的日历,那种红字和黑字相间的纸页把光阴划分成今天和明天。谁说动物中人是最聪明的?他们把连续的时间分成均匀的章节,费许多精神去较量它们的短长。最初他们用粗拙的工具刻画在树皮上代表昼夜,现在的人们则将日子印在没有重量的纸条上,每逢揭下一张来,便不禁想:“啊!又过了一天!”‎ 怎么我会起了这些古怪的念头呢?是最近的一个秋日的傍晚,我在近郊散步,我迎着苍黄的落日走过去,复背着它的光辉走回来,足踩着自己的影子。“我是牵着我的思想在散步,”我对自己说。“我是踪蹑着我的影子,看我赶不赶得过它?”我一面走一面自语。“我在看我自己影子的生长,看它愈长愈快,愈快愈长。”我独语。总之,我是在散步罢了。我携着我的思想一同散步。它是羞怯得畏见阳光,老躲在我的影子里。使得我和它谈话,不得不偏过头去,伛偻着身子,正如一个高大的男子低头和身边的女子说话,是那么轻声地,絮絮地。‎ 我们走着走着,不知从哪里来的一枚树叶,飘坠在我们的脚前。那样轻,怕跌碎的样子。要不是四周是那么静寂 - 14 -‎ ‎,我准不会注意。但我注意到了,我捡了起来,我试想分辨它是什么树叶?梧桐的,枫树的,还是樗栎的?但我恍若看到这不是一张树叶,分明是一张日历,一张被不可见的手扯下来的日历。这上面写着的是一个无形的字:“秋”。‎ ‎“秋!”我微喟一声。‎ ‎“秋,秋,”我的思想躲在我的影子里回答我。‎ 我感到有点迟暮了。好像这个字代表一段逝去的光阴。‎ ‎“逝去的光阴”,我的思想如刁钻的精灵,摸着了我的心思。‎ 光阴要逝去么?却借落叶通知我。我岂不曾拥有过大量的光阴,这年轻人唯一的财产,一如富贾之子拥有巨资。我曾是光阴富有者。同时我也想起了两个惜阴的人。‎ ‎“你也在计算光阴的速度了。”我的思想像幸灾乐祸似的,揶揄我。‎ 真的,我在计算光阴的速度了。我想到光阴速度的相对性,得到这样的结论:感觉上的光阴的速度是年龄的函数。我试在一张白纸上列出如下的方程式:“光阴的速度等于年龄的正切的微分。”当年龄从零岁开始,进入无知的童年,感觉上的光阴速度是极微妙的。等到年龄的角度随岁月转过了半个象限(我暂将不满百的人生比作一个象限,半个象限是四十五岁了),正切线的变化便非常迅速。光阴流逝的感觉便又似白驹,似飞矢,瞬息千里了。我想了又想,渐渐陷入了一个不能自拔的思索的阱里。想到我自己在人生的象限上转过了几度呢?犹如作茧自缚,我自己衍出方程式而复把自己嵌在这式子里面,我悲哀了。‎ ‎“你自己衍出方程式而复把自己嵌在里面。”思想嘤然回答,已无尖酸的口吻。‎ - 14 -‎ 但是我无法改正这方程式,这差不多是正确的。在我的智识范围内不能发现它的错误。啊,悲哀的来源,我想把这公式从我的脑筋中擦去,已是不可能。正如我刚才捡起来的树叶,无法把它装回原来的枝上。我重新谛视这片叶,上面仍依稀显现着无形的字:“秋”。‎ 另一天,从另一树枝上,会有不可见的手扯下另一片树叶——是一张日历——那上面写的应该是另一个字,“冬”!‎ ‎“冬”,我的思想似乎失去了回答的气力。‎ ‎“秋,……冬”,又是两个没有低昂的平声的字眼,像一滴凉水滴进我的心胸,使我有点寒意。我不能再散步了,我携着我的思想走回家,正如那西洋妇人携着她的狗,施施归去。此后我就想起,如若人们开始爱惜光阴,那么他的生命的积储是有一部分耗蚀的了。‎ 英勇就义 ‎1942年3月初,陆蠡和张宛若女士喜结良缘。正值新婚宴尔,新人还沉浸在蜜月的愉悦之中,灾祸突从天降。4月13日,卢家湾捕房查抄文生社,声称要找负责人,并砸开书库大门,劫走存书数万册。当天陆蠡正好外出,得知此事后,友朋家人劝他先躲一躲;但他却不以为然,认为自己身为负责人,社里有难不能逃避,理应前去据理抗辩,追回被抢图书,为社里讨个公道。他孤身来到捕房,落入虎口,当即被戴上手铐。第二天,朋友索非等到捕房打探,告知已被移解到四马路市警察局;到了市局,又说那是日本宪兵队要抓的人,‎ - 14 -‎ 早就押送到江湾宪兵司令部了。索非等又通过一个懂日语的熟人,找到宪兵司令部“相当高级的负责人”,那人证实:陆蠡确实关押在这里,因为“他是共产党”。由此看来敌人查封文生社、抓捕陆蠡是蓄谋已久的了。‎ 又过了些日子,据怀玖介绍,有个陌生人来到陆蠡家,一进门就交还一件陆蠡被捕那天身穿的大衣。那人解释说,他也是被抓进宪兵队的,与陆蠡关在同一牢房,彼此很熟。日本人曾提审陆蠡,问:‎ ‎“你爱国吗?”‎ ‎“爱国。”‎ ‎“赞成南京政府(按:指汪伪政权)么?”‎ ‎“不赞成。”‎ ‎“依你看,日本人能不能征服中国?”‎ ‎“绝对不能征服!”‎ 明知凶多吉少,人们还是心存侥幸,希冀有一天他会突然归复。但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直至抗战胜利后的第二年,仍然音讯全无。只有在这个时候,人们才不由得不相信,陆蠡是永远也不会回来了。因为坚持爱国抗日立场,不屈不挠,被日军刑审数月,虐杀而死。据推算,死期当在被捕后的第四个月,即1942年7月。民政部追认陆蠡为革命烈士,也是以此为依据的。‎ 追思悼念 陆蠡的死震动大上海。《大公报》、《文艺复兴》等多家报刊开辟纪念专号,唐弢、柯灵、李健吾、黄源、吴朗西、朱冼、雨田、索非等作家纷纷撰文追思悼念。‎ 郑振铎在《蛰居散记》中说:“文化生活社的陆蠡先生被捕时听说也曾向他追究过复社的事。即使他知道若干,他如何肯说出来呢”“陆蠡的死,最可痛心”。他建议为包括陆蠡在内的抗战死难者“建立一座 - 14 -‎ ‎‘无名英雄墓’来作永久的追念”。靳以痛心地说:“敌人特别指出《前夕》是抗日的,因此就找到书店的负责人”;对于陆蠡的死,他“心上永远怀着一点洗不去的疚恨”。‎ 说得最为恳切动情的是巴金。1946年从内地返沪后所写《怀陆圣泉》一文,深情回眸十多年来与陆蠡相识相知的全过程,对其文品人品和感人的抗日事迹,给予高度评价;盛赞他有一颗“崇高的心灵”,推许他是最“值得骄傲的朋友”。他认为陆蠡之死“唯一的罪名就是他的口供强硬,他对敌人说,汪精卫是汉奸,大东亚战争必然失败。他可能为这几句真话送命”。巴金十分感喟和惋惜:陆蠡“虽然为‘抗’敌牺牲,也没有人尊他为烈士”。而巴金正是尊陆蠡为烈士的第一人,他是这位抗日英烈的最知心最知音;《怀陆圣泉》一文,更是一座为烈士立传的不朽丰碑。在亡友罹难以后很久很久,巴金仍然难以释怀,长念不已。‎ 示例 追寻陆蠡 翻开中国近现代史的史册,举目所见尽是连绵不绝追寻陆蠡。‎ 穿过一场秋雨我追寻陆蠡。‎ 淅淅雨帘中,车子向北折上104国道。经过几座隧道,已抵达天台县境,眼前萦绕的是丰盈的始丰溪水,河谷两岸,植物深茂,青黛的山峦,在低沉的雾霭下无声延展。‎ 我的目光停留在嘈嘈切切的急水滩头,只有几只白鹭升起,已经没有了当年随处可见的水碓,它们已被岁月的洪流冲毁。‎ 二十多年前,正是一篇叫作《水碓》的散文,让我初识陆蠡,隐隐约约地知道,他是天台人,与我的故乡相隔只有百多里地,乡音风俗一致,但也仅此而已。直到今年,‎ - 14 -‎ 我看完陆蠡那本单薄的、只有十万多字的散文集,才对这位台州老乡,生出一份故人相见恨晚的枨触。‎ 陆蠡的故园,就在这条溪流的上游,一个叫做平桥镇岩头下的村落。神游在陆蠡乡土散文的字里行间,我曾许多次臆想着这个古老的村落,怀想着那里山民原生态的生活,有一些辛酸,也有一些温暖。但是,在时光推移了大半个世纪后,它又是怎样的一种情状?陆蠡的乡亲们,是否还记着这位敦厚淳朴、性情温良却又不失“台州式硬气”的游子?‎ 平桥镇坐落在天台城西北的平畴上,但南望可见一带青黑的山影,站在街头打量,似乎与其他的集镇也无二致,只是略微感到冷清。询问几位居民,对陆蠡都茫然无知,只是说岩头下村不远(事实上它跟集镇连在一起)。沿着水泥路走上一截缓坡,然后下坡,就到了岩头下,只是现在叫下街村。村道洁净,但空荡荡的,只有几个上了年纪的妇女坐在老街的檐廊下捻着佛珠,说笑。听说寻找陆蠡故居,一个中年村民把我们领到一座小桥上,说那河边有座陆蠡纪念馆,但想必锁着门的。‎ 怀念陆蠡 在走南闯北的二十多年里,陆蠡写下了许多优美的散文,这些散文表达了他向往光明、追求快乐的美好理想。在三十年代的散文家中,陆蠡的散文最是奇丽明朗,清新可诵。他的散文有许多写到故乡的山水,是天台山的神秀山水给了他聪慧和灵气。故乡的山水、童年的回忆,一直是他创作的源泉。写到故乡,陆蠡的笔端总是满蘸着深情。‎ 陆蠡是一个地道的天台山人,他的血脉中涌动着天台山人特有的激情,这不仅体现在他的散文中,更体现在他的为人品格上。忠诚善良,讲义气,富有正义感,不趋时媚俗,有一副热心肠,为朋友可以赴汤蹈火。天台人所应有的优点,在陆蠡身上表现得淋漓尽致。‎ - 14 -‎ 陆蠡虽然不是一个叱咤风云的伟人,但他是一个真正有骨气的天台人,他以自己34岁的生命在天地间书写了一个大写的“人”。我们的时代需要陆蠡的精神,需要陆蠡那样的硬气和实干,需要那种知难而上、百折不挠的信念。陆蠡的精神和他留下的绝妙文章,任何时候都是我们的一笔宝贵财富。与陆蠡的成就和历史地位相比,我们对他了解得太少,宣传得太少,研究得太少。他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应该由我们去继承和发扬。‎ ‎(摘自互联网,有删减)‎ 一、基础巩固 ‎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①两者之间有时也相互模仿,比如无毒昆虫狗仗人势地模仿起有毒昆虫的黄黑斑纹,这是自然界中最危险的警戒符号——弱者的抵抗外强中干,必须模仿恶才得以自卫。‎ ‎②不认识到这一点就有可能使我们的生物资源流失,将会使生物产业失去源头与上游,建立的生物技术也会成为无米之炊。‎ ‎③粤中造船厂始建于1953年,终止于1999年,走过了由发展到壮大再到消亡的短暂却载歌载舞的历程。‎ ‎④李克强总理对与会者语重心长地说:“现代社会已经变为一个透明度很高的社会。在座的各位部长要主动回应媒体关切的问题!”‎ ‎⑤卫生筷其实并不卫生,多为黑作坊经过简单浸泡漂白后即投放市场的“产品”。近日,长沙市警方和工商、卫生等部门上下其手,一举摧毁了多个加工窝点。‎ ‎⑥经济的快速发展使人类生存环境江河日下。如今各国都认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积极采取补救措施。‎ - 14 -‎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③⑤⑥ D.①③⑥‎ 解析:①狗仗人势:指依仗他人的势力欺负人。(骂人的话)。不合语境。②无米之炊:没有米,再能干的妇女也做不出饭。比喻缺少必要的条件,再能干的人也很难做成事。使用正确。③载歌载舞:又唱歌又跳舞,形容尽情欢乐。不用来形容历程。④语重心长:言辞恳切,情深意切。使用正确。⑤上下其手:比喻玩弄手法,暗中作弊。感情色彩不恰当。此处可用“齐心协力”。⑥江河日下:江河的水天天向下游流,比喻情况一天天坏下去。使用正确。‎ 答案:B ‎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要杜绝中国式过马路的现象,除了重视宣传教育外,还需依靠加强行人过马路的设施、科学设置红绿灯间隔时间等措施,进行综合治理。‎ B.西方某些国家宣布,为防止官方通讯、私人通讯以及其他各类型通讯不再受其他国家的监听,他们将联合建立一个安全的电子通讯体系。‎ C.第九届中国音乐“金钟奖”的专家评委,对部分美声唱法和通俗唱法的选手赞不绝口,认为本届金钟奖竞赛水平高,选手的发展值得期待。‎ D.在建设“美丽乡村”的过程中,广州城区周边不少古村落引入现代城市管理模式,面貌焕然一新,但原本的乡土味也或多或少被冲淡了。‎ 解析:A项,搭配不当。“加强”不能与“设施”搭配;B项,不合逻辑。“防止”与“不再”否定不当;C项,‎ - 14 -‎ 表意不明。“部分美声唱法和通俗唱法”可以理解成“部分美声唱法与所有的通俗唱法”或“两种唱法的部分选手”。‎ 答案:D ‎3.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 A.我刚在姑姑家坐下来,她就有事失陪了,我只好无聊地翻翻闲书,看看电视。‎ B.这么珍贵的书您都毫不犹豫地借给我,太感谢了,我会尽快璧还,请您放心。‎ C.这种壁纸是最近才研制出来的,环保又美观,贴在您家里会让寒舍增色不少。‎ D.我们夫妇好不容易才得了这个千金,的确放任了些,以后一定对她严格要求。‎ 解析:B项,“璧还”,敬辞,“原璧退还”的意思。A项,“失陪”一词应是自己不能陪别人时的客套语。C项,“寒舍”是称自己家的谦辞,不能用于别人家。D项,“千金”用于称对方的女儿,不能用于自己的女儿。‎ 答案:B 二、迁移发散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红豆树下 陈歆耕 在绵密的江南细雨中,我伫立在常熟古里红豆山庄的红豆树旁,当年钱谦益柳如是生活的红豆山庄,已了无踪迹,只余一片废墟,“硕果”仅存的只有这一棵见证了当年钱柳缠绵情史的红豆树。‎ 废墟反衬出红豆树的古老、沧桑、孤傲、孤独……‎ - 14 -‎ 我撑着雨伞,夹在数十位观者之中,听不清大家围着红豆树在窃窃私语些什么……‎ 唐代王维的咏红豆的《相思》诗最有名:“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可江南春雨,却催不出这古老红豆树的新枝,到哪里去采撷红豆?远近的老百姓把它视作“神树”,逢年过节,有很多善男信女来树下烧香跪拜。我猜想着他们心中祈祷些什么呢?希望“神树”给他们带来纯真美满的婚姻爱情?可他们拜错了“神”呀!要知道,钱柳爱情最终是以令人感叹的悲剧落幕的,而这棵红豆树也有如此漫长的年头未开花结果了,它还能管得了人间情爱的“开花结果”吗?‎ 我收起雨伞,索性让细雨淅淅沥沥地滴落在自己的脸颊上。流连在红豆古树下,我想得最多的还是写出传世史著杰作《柳如是别传》的国学大儒陈寅恪先生。他在史海跋涉20年,用文言文写就了80余万字的厚厚三大卷的《柳如是别传》。这让很多人不理解:一位史学大儒为何要耗费如许光阴,为柳如是——一位沦落风尘的青楼女子作传?寅恪先生的好友吴宓称,陈写此书“盖藉此以察当时政治、道德之真实情况,盖有深素存焉,绝非清闲、风流之行事”。其实,只要熟悉柳如是全部人生经历的人就会明白,寅恪先生为柳如是作传,其意旨不在为钱柳姻缘留下翔实的历史记载,或传播一段轰动一时又为世俗所诟病的爱情佳话。他是要为一位生于国破家亡的乱世、却表现出超凡民族气节和风骨的才女奇女作传,是为一种伟大的人格和魂魄作传。而柳氏这样一种“风骨”,与寅恪先生倡导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在血脉、心灵上是相通的。寅恪先生以此大著“痛哭古人,留赠来者”。我们这些后来者,在面对先生的精神遗产时,是否存有几分愧疚呢?‎ - 14 -‎ 据记载,柳如是在胎仙阁为80岁的老公钱牧斋做寿,恰逄红豆树二三十年后又一次花开满树,她从阁前的红豆树上觅得仅有的一颗红豆,作为寿礼呈上,使钱谦益大喜过望。红豆有情,可显然不是为钱某人开花结果的。钱氏在明灭后降清失节,又不愿过隐居生活,遂不听柳氏的反复劝说,一定要到清廷去谋一官半职。柳氏则坚决不肯随同前往,做降臣之妇。没想到钱氏到京后不被重用,半年后只好托病回老家。他的仕途失意,成全了柳氏在田园山水间安享夫妻生活的愿望。我坚信,有生命的美丽的红豆之花,肯定是为从内而外皆美洁如玉的柳如是而开的。‎ 我觉得,需要到红豆古树下跪拜的,倒是那些缺钙、患“软骨病”的人……‎ 可惜的是,此刻在红豆树的废墟周围,推土机正发出轰鸣,施工车辆穿梭往来,一座再造的红豆山庄将在这里出现。令我忧虑的是:人工再现的雕梁画栋、小桥流水的红豆山庄,加上熙来攘往的红男绿女,反倒会把孑然孤傲的红豆古树给淹没了。我更欣赏它现在的模样——卓尔不群的身姿!‎ 不知道红豆古树何时能再发出新枝?何时能再开花结果?它那古老沧桑的面容,给我带来的是无限惆怅和忧思……‎ ‎(本文有删改)‎ ‎4.下列对散文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开篇以红豆树旁的废墟来反衬红豆树的古老、沧桑、孤傲、孤独,红豆树和废墟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饱含作者忧郁的思想感情。‎ B.这篇说理性较强的散文,以一种凝重的笔调来行文,字里行间都流露出了作者直面红豆树而产生的对现实生活的情感和评价。‎ - 14 -‎ C.本文运用议论兼抒情的表达方式,使文章生动、形象、真实,深情地表达了作者的感受以及由此产生的联想。‎ D.作者以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通过联想表达出了对红豆树的一种敬佩,同时又藏有无尽的忧愁。‎ 解析:这是一篇抒情性较强的散文。‎ 答案:B ‎5.文章引用王维《相思》一诗的目的是什么?请简要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用王维诗中的红豆来反衬眼前红豆树的古老、沧桑、孤傲、孤独,从而引出作者对善男信女在树下烧香跪拜祈求纯真爱情、美满婚姻的疑虑以及由此而生发的感慨。‎ ‎6.“不知道红豆古树何时能再发出新枝?何时能再开花结果?”文章为何以此作为结尾?请作简要探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这是作者面对红豆古树以及现在的人们对待红豆古树的态度而生发的惆怅、忧思之语。①作者看到现在的红豆山庄已成一片废墟,初春的红豆树枯槁而满腹忧愁。②作者对人们不能领会钱柳爱情真谛、不明陈寅恪先生的精神而感到惶惑与痛心。③作者对在红豆树的废墟周围再造红豆山庄产生怀疑、忧虑与担心。④作者呼唤人们转变思想认识,继承并发扬民族气节和风骨,拥有独立精神、自由思想,期盼红豆能发新枝、开新花、结新果。‎ 三、创新语用 ‎7.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 - 14 -‎ 在人工智能围棋机器人“阿尔法狗”先后战胜围棋高手李世石和柯洁后,有科学家指出,人工智能已经比人类更聪明,而且随着技术发展,人工智能不断升级换代,最终会有一天,将全面超越人类,反之人类自身进化缓慢,最终一定会被人工智能取代甚至统治。这位科学家的观点说出了不少人的忧虑。‎ ‎①智能机器人战胜围棋高手,不代表人工智能比人类更聪明。‎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②人工智能不断升级换代,不代表终将全面超越人类 ③人类自身进化缓慢,不代表最终一定会被人工智能取代甚至统治 - 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