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6.50 KB
  • 2021-05-22 发布

统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朱德的扁担》教材解析

  • 2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 下载文档
  1. 1、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2. 2、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3. 文档侵权举报QQ:3215808601
《朱德的扁担》教材解析 学情分析: 这篇课文讲的是井冈山斗争时期,为了粉碎敌人的经济封锁和第三次“围 剿”,朱德军长和红军战士不怕风险路陡,不顾生命危险,走 60 多里山路,挑粮 上山的故事。学生对这段历史一般都比较陌生,对朱德这个人也知之甚少。所以 我觉得在课前有必要让学生读一读《语文拓展阅读》上对朱德的相关介绍和他的 几个小故事。教学本课时还应向学生介绍一下当时的历史背景。 这篇课文中,学生难理解的词语特别多,如:会师,坚守,粉碎、山高路陡, 一道,翻山越岭,朱德记,越发。学生读不懂的句子也多,如:“红军要坚守井 冈山根据地,粉碎敌人的围攻,必须储备足够的粮食。”再如:“朱德同志工作那 么忙。” 我的解读: 课题:朱德的扁担,扁担是中心词,这不是一条普通的扁担,这条扁担的主 人是朱德。这条扁担有一个动人的故事,这条扁担折射出一个以身作则,和群众 同甘共苦的革命领导人朱德的崇高品质。我想教学时,就从题目入手,让学生围 绕课题质疑,其一:朱德是谁?学生课前读了拓展阅读,应该对朱德这个人有了 一些了解,先让学生交流,学生有说的不对的我再补充。其二:朱德用“扁担” 干什么呢?课文讲了朱德和扁担的什么事呢?好,就引导学生带着这个问题学习 课文。 课文第一自然段简单介绍了一下当时的历史背景。光是读这段话,学生很难 想象当时的情况。特别是对“红军在山上,山下不远处就是敌人。”这句话的理 解,应补充材料,让学生了解当时的历史背景,当时红军遭到了敌人的围攻,进 而引导学生抓住“不远处”来体会当时环境的危险。 第二自然段中介绍挑粮的原因我想可以训练学生说话,让学生用“因为…… 所以……”来了解储备粮食的原因和挑粮的原因,并通过反问“去挑粮容易吗?” 让学生理解“山高路陡”等词语的意思,联系前面的文字感悟挑粮的艰辛,为后 面学生感悟朱德和战士们同甘共苦埋下伏笔。外面这么危险,路远难走,还有人 愿意去挑粮吗?“可是每次挑粮,大家都争着去。”“可是”承接从井冈山到茅坪 去挑粮路程长路难走的困难,是说虽然种种困难,但是战士们都争着去挑。这句 话告诉我们,战士们非但没有被困难吓倒,还“争”着去,可见战士们挑粮的高 涨热情。“争”字表现了战士们不畏困难不怕吃苦勇挑重担的革命精神。 第三自然段是重点,这一自然段主要讲了战士们藏朱德扁担的事。我想教学 时可以围绕这几个问题展开,战士们会怎样劝朱德?战士们为什么要藏扁担?藏 好了心里会怎么想?朱德发现扁担没有了会想些什么?他为什么不去找而是“连 夜又赶做一根扁担?”在想象中体会朱德与大家同甘共苦的精神。对于朱德挑粮 时的样子的描写,这段话还配有插图。我觉得可以让学生通过仔细看图来读悟文 字。图上的朱德满面笑容挑着满满一担粮食向我们走来,不管有多累,路有多难 走,这都阻挡不了他和战士们一起去挑粮,和战士们同甘共苦,乐在其中。另外, 我认为“朱德同志那么忙”这句话是学生理解的难点。作为一个领导人,他每天 都要忙些什么呢?学生一般都不太了解教师就引导学生想象:清晨,当战士们还 在睡梦中时,朱德同志可能已经在察看地形,进行作战布局,布署一天的任务。 白天,他没有一点休息的时间,和战士们研究作战计划,和战士们一起操练,和 战士们一起耕田种地。晚上,当战士们都进入了梦乡,他还在昏暗的煤油灯下思 考,研究战略,可能一工作就会到天明,他的工作这么忙,这么苦,却还坚持和 战士们一起爬过一座又一座山岭,来回走上几十里山路,跳上那么沉、那么重的 粮食。从而使学生体会到他真是一个与战士们同甘共苦的好司令啊!也就理解战 士们的良苦用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