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8 MB
  • 2021-05-22 发布

广东省河源市2021届第二次新高考模拟考试地理试卷含解析

  • 20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 下载文档
  1. 1、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2. 2、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3. 文档侵权举报QQ:3215808601
广东省河源市 2021 届第二次新高考模拟考试地理试卷 一、单选题(本题包括 20 个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60 分) 1. [ 地理 —— 选修 3:旅游地理 ] 杭黄高速铁路长度约 265 公里,其中浙江境内约 183 公里。干线主要位于皖南及浙西山区。杭黄高速铁路 是长三角城际铁路网的延伸,沿途将杭州、富春江、新安江、千岛湖、黄山串连起来。 分析杭黄高铁对于区域旅游资源开发的作用。 【答案】整合沿线旅游资源,提升资源集群度;拓展旅游资源的多样性;缩短时间,提高通达性;拉近与 长三角地区的市场距离,扩展市场范围;加强两省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合作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交通运输建设对区域旅游资源开发的作用。 【详解】 交通主要起到加强区域联系,方便人们出行,高铁速度快还有缩短时间,扩展市场范围的作用。具体说整 合沿线旅游资源,提升资源集群度;拓展旅游资源的多样性;缩短时间,提高通达性;拉近与长三角地区 的市场距离,扩展市场范围;加强两省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合作。 2. 阿图岛( 53°N,173°E)是阿留中群岛最西端的一个岛屿,面积约 892.8 平方千来,最高海 拔 897.9 米。该岛及附近海域多雨雾和强风,下图为阿图岛位置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阿图岛的典型植被是( ) A.落叶阔叶林 B.针叶林 C.灌木丛 D.草甸、苔藓 2.阿图岛风力强劲的原因是( ) ①地处西风带 ②狭管效应明显 ③亚洲高压影响大 ④海域辽阔,阻力小 ⑤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显著 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②③④ D.③④⑤ 【答案】 1.D 2.A 【解析】 【分析】 该题主要考查气压带风带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以及地理的整体性原理 1.由图文材料可知,阿图岛多雨雾和强风,光照不足以及强风的影响,使得岛内树种生长困难。因此, 不适合落叶阔叶林、针叶林以及灌木丛的生长,故典型植被应该是草甸苔藓, D 正确, A、B、C 错误。 2.由图文材料可知,阿图岛纬度位于北纬 53 度,地处北半球的西风带,且地处两侧群岛中间部位,西南 风的狭管效应增强;该地为岛屿,周围海域面积广阔,摩擦力小,风力强劲, A 选项正确;亚洲高压主要 形成于冬季的蒙古西伯利亚地区,此时该地受阿留申低压控制;该岛附近海域面积广阔,且纬度较高,海 陆热力性质差异不显著。 【点睛】 注意第 1 题容易选 B 选项。 需要注意材料信息, 材料点明该地多雨雾和强风, 使得该地的植被出现非地带 性差异。 3.读河北“环京新城”位置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1.“环京新城”吸引珠三角地区企业迁入的主要原因是 : A.“环京新城”劳动力价格和生产成本较低 B.“环京新城”科技力量雄厚 C.两地原有工业企业类型相同 D.两地之间交通便利 2.珠三角地区产业向环渤海地区转移将 : A.带动环渤海地区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 B.促进珠三角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C.使环渤海地区由城市化带动工业化 D.利于两地改善交通条件、缓解就业压力 【答案】 1.A 2.B 【解析】 【分析】 试题分析: 1.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主要有劳动力、市场、内部交易成本等,珠三角地区由于地价上涨,劳动力成本 上升,产业升级等因素,造成企业生产成本上升,因此企业向生产成本更低的“环京新城”转移。故 A 正确。相对于珠三角地区,“环京新城”经济水平低,科技力量较差,故 B 错误。两地原有工业企业类型 不同,故 C 错误。两地之间交通便利不是迁移的主要原因,故 D 错误。 2.珠三角地区的产业转移,主要是转移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带动环渤海地区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故 A 错误。有利于促进珠三角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故 B 正确。使环渤海地区加快工业化进程,从而带动 城市化发展,故 C 错误。对两地交通条件影响不大,缓解产业迁入区的就业压力,故 D 错误。 【点睛】 产业转移的方向,总是由发达地区转移向欠发达地区,产业转移首先转移的是劳动密集型企业,主要是因 素转入区的经济水平落后,劳动力、土地、租金价格低。生产的利润高。同时对转出区可以加快产业结构 的升级,工业化带动城市化发展。 4.在长期积水和滞水的情况下,土壤处于嫌气状态,有机质分解十分缓慢,从而使有机层的积累超过有 机质的分解,即形成有机土。如图为某湖泊沼泽地的有机土壤物质等厚度线图,读下图,该湖泊沼泽地 ( ) A.有机土厚度甲小于乙 B.有机土厚度甲乙可能相同 C.有机土厚度甲大于乙 D.有机土厚度与水域的深度无关 【答案】 A 【解析】 【分析】 【详解】 结合图中的等值线可读出,甲厚度为 2~2.5 ,乙厚度为 2.5~3 ,有机土厚度甲小于乙, A 正确;由材料可 知有机土形成与积水和滞水情况有关,因此有机土厚度与水域的深度有关。 BCD错误。故选 A。 5.下图是 2000 年和 2011 年成都市热岛效应温度场示意图。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成都市 A. 2000 年市中心温度普遍较高且集中连片 B.2000 年东北部环路因车辆拥堵温度最高 C.十年间新建产业园区,重工业规模扩大 D.十年间企业基本退出城区,呈分散布局 2.为缓解城市热岛效应,应采取的合理措施是 A.建设市中心休闲旅游区 B.优化城市中心功能分区 C.疏解人口和商业到近郊 D.外迁全部产业至远郊区 【答案】 1.A 2.B 【解析】 【分析】 1.本题主要考查城市热岛效应。 通过阅读 2000 年和 2011 年成都市热岛效应温度场示意图可知 2000 年二 环路以内大片区域温度较高,且集中连片, A 正确;温度升高区域并不沿交通干道分布,所以交通拥堵对 温度升高影响小, B 错;无法从材料中推知重工业规模扩大, C错;对比两图可知, 2011 年城区温度降低, 三环外东北、西南方向明显增温;由此可推断十年间企业基本退出城区,但仍呈集中布局, D 错。故 A 项 正确。 2.本题主要考查城市热岛效应的治理措施。缓解热岛效应就是降低城市中心和外围郊区的温差,优化城 市中心功能分区,可以减少城市中心的人为热源,降低气温, B 对;在市中心建设休闲旅游区,可以降低 中心气温,但不符合城市规划的要求,也不切实际, A 错;将商业迁到到近郊,不符合商业区布局规律, C错;外迁全部产业至远郊区,也是不切实际的做法, D错;所以优化城市中心功能分区是城市缓解热岛 效应最合理的措施,故 B 正确。 6. 夷平面是指地壳稳定,地而经长期剥蚀一堆积夷平作用,形成准平原,之后地壳抬升,准平 原受切割破山,残留在山顶或山坡上的准平原,也称由顶面(如下图所示) 。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不易形成夷平面(或者形成时间较长)的河段是 A.河口三角洲 B.下游河床 C.中游冲积平原 D.上游河谷 2.某地区有多级古夷平面的存在,表明该地区地壳 A.间歇性抬升 B.持续性抬升 C.间歇性下降 D.持续性下降 【答案】 1.D 2.A 【解析】 1.夷平面首先要经长期剥蚀一堆积夷平作用,形成准平原,河流上游河谷地段以流水下切侵蚀为主,难 以形成一个近似平坦的地面,即形成夷平面最慢。河口三角洲、下游河床、 中游冲积平原都易形成准平 原。故选 D。 2.夷平面被抬升以后即成为残留在山坡或山顶上的古夷平面。在山区,多级古夷平面的存在,表明地壳 间歇性抬升, A 对。地壳持续性抬升,只能形成一级,不能形成多级近似平坦地面, B 错。地壳下降不能 形成夷平面, CD 错误。故选 A。 7.下列地形区,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出现较为频繁的是 A.云贵高原 B.内蒙古高原 C.华北平原 D.塔里木盆地 【答案】 A 【解析】 【详解】 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多发生在降水量大、地形起伏大、坡度大,尤其是地震带附近最频繁,云 贵高原位于地震带上,地形起伏大,属于季风气候,降水量大、降水季节变化大,满足崩塌、滑坡、泥石 流等地质灾害多发的条件, A 正确; BCD错误。故选 A。 8.12 月 18 日, 上海的正午太阳高度 A.达到一年中最小值 B.达到一年中最大值 C.在逐日减小 D.在逐日增大 【答案】 C 【解析】 【详解】 12 月 18 日太阳直射南半球, 12 月 22 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 南回归线是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最南的位置, 12 月 22 日上海距离太阳直射点最远,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小值, A 错误。 6 月 22 日太阳直射北回 归线,上海距离太阳直射点最近,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大值, B 错误。 12 月 18 日至 12 月 22 日太 阳直射点向南移动,上海的正午太阳高度在逐日减小, 12 月 22 日之后 直射点向北移动,上海的正午太 阳高度在逐日增大, C 正确, D 错误。故选 C。 【点睛】 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 9.高纬度地区夜空常出现绚丽的极光现象,引起该现象的太阳活动是 A.黑子 B.耀斑 C.日珥 D.太阳风 【答案】 D 【解析】 【详解】 极光是一种绚丽多彩的发光现象,其发生是由于太阳带电粒子流(太阳风)进入地球磁场,在地球南北两 极附近地区的高空,夜间出现的灿烂美丽的光辉。 D正确, ABC错误。故选 D。 10. 近年来全球绿化面积正在扩大。气候变暖和 CO2 施肥效应(是指 CO2 浓度增加对植物生长的 助长作用)是主要成因。数据表明 , 地球植被面积的扩大 , 主要归功于中国和印度。中国的绿色面积增长中 有 42%是森林 ,32%是农业用地。印度的绿色面积增长中 82%是农业用地 , 森林增长面积仅为 4.4%。 据此 , 完成下面小题 1.对全球绿化面积进行监测主要借助 A. RS B.GIS C.GPS D.数字地球 2.中国森林面积增长快 , 主要得益于 A.气候变暖和 CO2 施肥效应 B.国家战略和持续植树造林 C.大规模退耕还林还草工程 D.民众环境保护意识增强 3.印度农业用地对绿化面积增长贡献大 , 主要原因是 ①农业技术先进 ②农业复种指数高 ③农业集约化经营 ④耕地面积有限 , 精耕细作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 1.A 2.B 3.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生态环境保护。 1.遥感技术是获取信息的手段,主要是监测功能,因此绿化面积监测主要依靠的地理信息技术是遥感技 术, A 正确。 GPS主要定位导航, GIS主要是分析、查询、模拟等功能,“数字地球”就是数字化的地球, 是一个地球的数字模型,都没有监测功能。故选 A。 2.从材料对比可知, 中国的绿色面积增长中有 42%是森林 ,32%是农业用地, 而印度的绿色面积增长中 82% 是农业用地 ,森林增长面积仅为 4.4%,中国森林面积增长快与政策有关,即国家战略和持续植树造林。气 候变暖和 CO2施肥效应是外因,不能起决定作用。我国耕地有限,大规模退耕还林还草不符合国家策略, 民众环境保护意识增强只能保护,对森林面积增加影响小。故选 B。 3.印度经济落后,农业技术不先进,位于热带地区,农业复种指数高,农业集约化经营,印度耕地面亚 洲最大,②③正确,故选 C。 11.下图为某区域 24 小时内不同时刻的海平面气压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根据天气系统的发展过程,四幅天气图的先后排序为 A.①④②③ B.④①②③ C.③②④① D.③②①④ 2.图示时期,甲地风向的变化是 A.东北风转西北风 B.风向变化不大 C.西北风转西南风 D.风向前后相反 【答案】 1.A 2.B 【解析】 1.读图可知,图中天气系统的发展过程为:随着高压中心不断南移,雨带不断向东移动的过程,从图中 可以看出,雨带位置最西的是①,雨带位置最东的是③,④比②的位置更西,故四幅天气图的先后排序为 ①④②③, A 对。 2.读图可知,高压中心一直都在甲的西侧,由最先的西北逐渐变为西侧,四幅天气图中甲地风向基本都 是西北风,风向变化不大, B 对。 12. 水位是指某地水面与海平面的高程差。河流两点间的水面高程差与水平距离之比 , 称为该河 段的水面比降。香溪河为直接汇入三峡水库的一条长江支流。为了更好的发挥水库效益 ,2012 年三峡水库 进行了汛前减淤、汛期削峰及汛后蓄水等运行方式。下图示意 2012 年香溪河 X 水文站与河口间的水面比 降及三峡水库水位变动情况。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香溪河口河床最深出现在 A. 4 月下旬 B.6 月中旬 C.8 月上旬 D.10 月下峋 2.该年三峡水库的运行 , 带来的影响有 ①三、四月缓解下游用水紧张 ②五、六月提高水电站发电量 ③七、八月减轻下游洪涝威胁 ④九、十月改善下游航运条件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 1.B 2.C 【解析】 【分析】 1.由题可知,当香溪河口河床最深时,香溪河 X 水文站与河口间的水面比降最大,根据图中图像变化, 6 月中旬香溪河 X 水文站与河口间的水面比降最大,所以此时香溪河口河床最深, B 正确。故选 B。 2.从三峡水库的水位变化分析,①三、四月长江下游水位较低,水库水位逐渐下降,水库放水利于缓解 下游用水紧张,①正确。②五、六月经过汛前减淤,水库水位较低,库存水量较少,不利于水电站发电量 增加,②错误。③七、八月正值长江汛期,汛期蓄水利于减轻下游洪涝威胁,③正确。④九、十月进入汛 后蓄水,水库下泄减少,下游水位下降,不能改善下游航运条件,④错误。 C正确。故选 C。 【点睛】 香溪河 X 水文站位于河流上游,水位变化较小,河口受三峡蓄水影响,水位变化较大。 13.今年我国对城市落户政策进行了调整(见下表) 。该政策的调整实施,能够 A.提升城市化总体水平 B.缓解城市的环境问题 C.鼓励人才向小城市流动 D.提高城市的人口容量 【答案】 A 【解析】 【分析】 【详解】 本题考查城市落户政策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结合表格分析, 100-300 万人口的城市取消限制, 300-500 万人 口的城市进行放宽政策; 500 万以上人口的城市采取精简积分项目的落户政策,这样的政策对不同规模的 城市而言有利于提升城市化的总体水平, A 正确,不同的落户政策都使得城市人口增加,会加剧城市的环 境问题, B 错误;该政策有利于人才向大城市流动, C错误;该政策没有体现提高城市的人口容量方面的 内容, D 错误。据此分析,本题选择 A。 14. 2016 年 11 月,在第 22 届联合国气候大会上,全球 190 多个国家和地区积极促成有效机制 的建立,确保《巴黎协定》的执行与落实。该协定明确各缔约国在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下,保持全球 升温控制在 2℃以内的长期目标。据此完成下题。 1.协定明确各缔约国在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符合的原则是 A.共同性、公平性 B.持续性、公平性 C.公平性、持续性 D.持续性、共同性 2.为实现全球升温控制在 2℃以内的长期目标,当前我国应采取的可行措施是 A.减缓工业化进程 B.降低城市人口比重 C.全面使用新能源 D.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答案】 1.A 2.D 【解析】 【分析】 1.各缔约国意味着全球合作,体现了共同性;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意味着不同发展水平国家责任不同, 兼顾了国家的实际,体现了公平性,选 A。 2.减缓工业化进程、降低城市人口比重是因噎废食的做法,不可取;全面使用新能源不现实,不可能全 面推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是最实际的做法,选 D。 15. 近年来,共享办公在我国崛起。 “ 共享办公空间 ”内配备了自由工位、固定工位、房间工位 等多种租赁选择,且提供了健身房、厨房、会议室、游戏室、打印机等相关服务设施,为不同个体和企业 提供愉快高效的办公环境,因其超高的性价比吸引了一大批中小型企业入驻。 2017 年我国 “共享办公空 间”的数量达 3459 家,主要分布在北京广东、上海、浙江一带。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共享办公空间”主要分布在北京、广东、上海、浙江的原因是 A.政策优惠 B.工业基础好 C.创业环境好 D.分工更精细 2.“共享办公空间”被誉为中小型企业的孵化器,其主要原因有 ①办公租金较低 ②交通条件较好 ③服务设施更完善 ④更能吸引高素质人才 ⑤企业间信息交流渠道更畅通 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②③⑤ D.③④⑤ 【答案】 1.C 2.B 【解析】 【分析】 1.根据材料“共享办公空间”为企业提供办公场所和相关服务设施,能够减少企业基础设施的投资,能 够吸引规模小、投资少的中小企业,尤其是初创企业,资金缺乏,使用“共享办公空间”能够降低投资, 减小企业压力,利于企业发展;北京、上海、广东浙江一带经济发达,人才集中,科技水平高,创业环境 良好,所以适宜分布“共享办公空间”,故该题选 C。 2.“共享办公空间”主要为中小型企业服务,中小企业生产规模小,投资少,则“共享办公空间”办公 租金低,才吸引中小企业,①正确;“共享办公空间”主要为中小企业提供场所,相关服务设施等,性价 比高,交通条件对其影响小,②错误;根据材料“共享办公空间”不仅为企业提供办公场所还提供相关服 务设施,服务设施较为完善,③对;“共享办公空间”主要为企业服务,吸引企业集聚,④错;“共享办 公空间”使企业较为集中,利于企业间的信息交流,⑤对,所以该题选 B。 16.加州的中央谷地位于海岸山脉和内华达山脉之间,北有萨克拉门托河贯穿,南端则有圣约金河。农作 物年可 2~3 熟,为美国重要温带水果和蔬菜的生产地。下图为中央谷地位置示意图,下表为中央谷地内 梅瑟地区的气温和降水资料,其海拔高度约为 52 米。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下面关于梅瑟气候特征的论述合理的是 A.四季如春 B.夏季副热带高压笼罩 C.秋季多雷阵雨 D.冬季盛行东北 季风 2.梅瑟及其周边地区有“若无灌溉,谷地将是沙漠”的情形,其灌溉水源主要来自 A.淡化的海水 B.大气降水 C.高山雪水 D.深井的水 【答案】 1.B 2.C 【解析】 【分析】 1.读梅瑟气候资料可知,该地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为地中海气候,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 盛行下沉气流,降水少,故选 B。 2.谷地周边是高大的科迪勒拉山系的北段,海拔高,有高山冰雪融水,夏季气温高,高山积雪融化量大, 可以为谷地提供丰富的水源,故选 C。 17.我国食糖和糖果(糖类食品)生产具有高度集中的特点,广西食糖产量占全国一半以上,上海集聚了 十大糖果生产商中的 6 家。完成下面小题。 1.影响食糖生产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A.交通 B.劳动力 C.原料 D.市场 2.上海糖果企业集聚发展有利于 ①分享专业化协作 ②降低土地成本 ③分享社会化服务 ④降低工资支出 A.①③ B.②④ C.③④ D.①④ 【答案】 1.C 2.A 【解析】 【分析】 1.由于食糖主要原料是甘蔗,甘蔗属于鲜活产品,容易变质或糖分流失,不利于长途运输,且约 8 吨甘 蔗能够生产 1 吨食糖,原料运输成本更高,产品运输成本较低,食糖生产一般布局在原料产地,因此影响 食糖生产的主要区位因素是原料, C符合题意;交通对食糖生产布局有较大影响,但不是主要区位因素, 排除 A;食糖生产不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因此劳动力影响食糖生产的主要区位因素,排除 B;食糖储存便 利、保存时间较久,因此食糖生产不是市场指向型产业,因此市场不是影响食糖生产的主要区位因素,排 除 D。故选 C。 2.上海集聚了十大糖果生产商中的 6 家,上海糖果企业集聚发展有利于分享专业化协作,①符合题意; 产业集聚可能导致用地紧张,土地价格可能上涨,不利于降低土地成本,②不符合题意;上海糖果企业集 聚发展可以分享相关的社会化服务,提高服务效率,③符合题意;相对于我国大多数地区,上海的工资水 平较高, 上海糖果企业集聚发展并不能降低工资支出, ④不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 A 符合题意, 排除 B、C、 D。故选 A。 【点睛】 原料指向性工业: 原料运输成本大或原料不便运输的工业。 如乳品厂、 制糖厂、 罐头厂。 市场指向性工业: 产品不便长途运输或产品运输成本很高的工业。如啤酒厂、家具厂等。技术密集型工业:技术投入比重大 的工业。如计算机、电子、精密仪器仪表、新材料等。劳动力密集型工业:劳动力投入比重大的工业。如 纺织、普通服装制造、电子装配厂等。 18. 河流主流线是河槽各断面流速最大处的连线。我国某河段比降较小,河道被河间湿地分隔成 网状河道; 该河段所在区域人烟稀少。 3 年来, 该河段河道及河间湿地总面积变化较小, 主流线摆动明显, 河间湿地个数明显增加。下图示意该河段降水相近的 4 个年份丰水期的河道平面形态。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图中该河段河道平面形态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 A.①②④③ B.②①③④ C.①③②④ D.③④②① 2.在该河段,对河间湿地总面积几乎无影响,而对个数影响较大的指标是( ) A.输沙量 B.河道宽度 C.主流线位置 D.河床平均深度 3.该河段 3 年来主流线摆动明显,而丰水期河岸线却变化不明显的原因可能是( ) A.位于峡谷,河岸基岩坚硬 B.河岸植被茂密,抗冲性强 C.地壳持续抬升,抵消侵蚀 D.位于平原,沿岸堤坝牢固 【答案】 1.A 2.C 3.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察河流地貌的相关知识 1.材料明确点出,该河段河间湿地个数明显增加,结合图文得出其河道平面形态的先后顺序为①②④③, A 正确, BCD 错误。故选 A。 2.输沙量增多,则该河段泥沙沉积变多,河间湿地面积增大, A 错误;河道宽度如果变窄,河流水速加 快, 河流侵蚀能力增强, 河间湿地面积减小, B 错误; 材料明确点出河间湿地个数增加与主流线摆动有关, 根据所学知识, 河间总湿地面积的变化主要与该地泥沙沉积量的大小以及河流的侵蚀能力大小有关, 与主 流线的位置无关, C 正确; 若河床平均深度变浅, 河流流速减慢, 泥沙沉积量增大, 河间湿地总面积增加, D 错误。故选 C。 3.该河段比降小,不会位于峡谷, A 错误;该地多湿地沼泽,蓄水能力强,两岸植被茂密,丰水期植被 对洪水的阻力大,河岸线稳定, B 正确;地壳抬升是一个漫长的地质过程,材料中 3 年是一个相对较短的 时间尺度, C 错误;该地人烟稀少,堤坝较少, D 错误。故选 B。 【点睛】 若某河段河岸线变动不明显,除开河流自身的因素外,还可以考虑以下因素 :河岸的植被覆盖率、河岸地 形约束、河岸的基岩性质等 19.图为“我国 40°N附近某城市年内各月气温与降水量柱状图”。图示气候类型是 A.亚热带季风气候 B.温带季风气候 C.温带大陆性气候 D.地中海气候 【答案】 B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气候类型的判断,根据气候类型的判断方法进行判断, 该地一月份平均气温低于 0℃,说明位 于温带地区,降水量主要集中在 6-9 月,夏季,属于夏雨型,并结合气温与降水的组合关系可知,该气候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属于典型的温带季风气候,所以 B 正确,故选 B。 20. 地铁是指在地下运行为主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芝加哥地铁开通于 1892 年,一半以上的线 路是在地面上,多采用钢结构的高架轨道。 2016 年 3 月,我国中车成功中标 846 辆芝加哥地铁车辆项目, 并在当地建厂,生产所用的零部件 60%以上在美国生产,满足了美国政府相关法案的规定。下图为芝加哥 地铁景观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与地下隧道相比,高架轨道可以 A.减少建设成本 B.减少交通拥堵 C.增加城市景观 D.提高乘坐舒适度 2.与芝加哥地铁相比,现在修建的地铁轨道多处于地下是由于 A.经济高速发展 B.地面拥堵加剧 C.城市用地紧张 D.修建技术提升 3.中车在美国采用“本土化”生产的主要目的是 A.降低生产成本 B.保证产品质量 C.融入美国市场 D.增加就业岗位 【答案】 1.A 2.D 3.C 【解析】 【分析】 1.与地下隧道相比,高架轨道不用挖隧道,可以减少建设成本, A 正确。地下隧道才可以减少地面交通 拥堵, B 错误。高架轨道影响城市景观, C 错误。并不能提高乘坐舒适度, D 错误。故选 A。 2.芝加哥地铁开通于 1892 年,当时的芝加哥经济也高速发展,地面交通也拥堵,城市用地也紧张,之所 以把地铁建在地面上,是由于当时地铁修建技术还比较低, ABC错误。而现在修建的地铁轨道多处于地下 是由于修建技术提升, D 正确。故选 D。 3.中车在美国采用“本土化”生产是为了满足美国政府相关法案的规定,融入美国市场, C 正确。并不 能降低生产成本, A 错误。我国的地铁车辆生产技术较高,在美国采用“本土化”生产并不是为了保证产 品质量, B 错误。我国中车在美国采用“本土化”生产的主要目的并不是为了增加美国的就业岗位, D 错 误。故选 C。 二、综合题(本题包括 4 个小题,共 40 分) 21.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拉多加湖是欧洲最大的湖泊,湖面海拔 4 m,平均深度 51 m,面积 1.8 万 km2,岛屿 660 座,湖岸曲 折,湖水北深南浅,南岸低平且多沙嘴浅滩,湖面多大风。拉多加运河位于拉多加湖南岸,由彼得大帝于 18 世纪修建,该运河曾是圣彼得堡重要水上运输航线, 1940 年后其航运价值逐渐降低。 图甲示意圣彼得堡地区略图,图乙示意圣彼得堡地区气候资料。 (1)自圣彼得堡建城以来,涅瓦河就是重要的水运通道,试说明该河利于通航的水文条件及成因。 (2)拉多加湖水深湖阔,还要环湖修建拉多加运河,试分析理由。 (3)说明 1940 年后拉多加运河航运价值逐渐降低的原因。 【答案】 (1)流量大且季节变化小。成因是流域内降水季节分配较均匀;拉多加湖对河流水量调节作用明 显。流速缓。成因是地处平原,落差小,水流速度缓慢。含沙量小。成因是流域内植被覆盖率高,上游湖 泊阻滞大量泥沙。 (2)拉多加湖地处副极地低气压带 ( 极锋 ) ,多暴风雨;水深湖阔,与湖岸热力性质差异明显,湖面风大 浪高;南岸水浅,多沙嘴、浅滩和暗礁,通航条件差。 (3)公路和铁路的快速发展,水运的地位下降;运河结冰期长,铁路运输对严寒气候的适应性强;运河 河道淤塞加重;通航能力下降。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涅瓦河的开发与特征,意在考查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总体难度不大。 【详解】 (1)由气候资料可知,该地年降水量在 600 mm左右,且降水季节变化较小;同时湖泊位于河流源头,对 河流径流量具有调节作用。从位置上看,位于东欧平原,地势低平;气候湿润,植被覆盖率高。 (2)该地位于 60°N,正处于副极地低气压带控制下而多暴风雨;“湖面多大风”、“湖水北深南浅”、 “南岸低平且多沙嘴浅滩”,所以南部不利于通航 ( 注意运河沿湖南部修建 ) 。 (3)图中显示有与运河并行的铁路,则可能是铁路具有优势,使水运地位下降。 答题思路:运河或河流水运条件,一般从径流量大小及季节变化量 ( 水深 ) 、流速、结冰期等角度分析。湖 泊或海洋运输,还可分析安全性。 【点睛】 影响河流航运价值大小的因素: 1、地形——平坦,流速缓,易于航运。 2、气候——①降水季节分配均匀,流量稳定有利于航运;②冬季气温高于 0℃,无结冰期,通航时间长。 3、土质——土质紧密,水土流失少,河流含沙量小,航道深。 4、经济因素——流经区域经济发达,航运效益好。 22.(环境保护)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秦岭, 有着“国家中央公园”和“陕西绿肺”之称, 是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 秦岭还被尊为华夏龙脉, 地位不言而喻。然而,长期以来,违规征地、粗暴开发⋯⋯秦岭的别墅开发乱象屡禁不止,秦岭北麓地区 生态保护形势日趋严峻。 (l) 简述秦岭北麓地区乱开发造成的生态危害。 (2) 为秦岭北麓地区生态保护提出合理化建议。 【答案】 (1) 植被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 ; 造成水土流失;影响河流水文,使得流量减少、含沙量增加、 水位变化加剧;使得局部气候趋于干旱化。 (2) 划定自然保护区、限定开发区等;对违章建筑依法拆除,恢复植被;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加强行政执 法力度;完善监测、预警机制,掌握对秦岭北麓生态动态变化。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基本知识的能力。难度较小。 【详解】 ( 1)秦岭是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其生态作用主要体现在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维持生物多样性、调节 气候、美化环境等方面。北麓地区乱开发导致植被破坏,从而造成生物多样性减少;水土流失严重;局部 气候趋于干旱化等不良后果。水土流失还会导致河流流量减少、含沙量增加、水位变化加剧。 ( 2)保护秦岭北麓地区生态应从提升公众意识、加强法律监管、拆除违章建筑、重点地段建设自然保护 区,严禁开发、完善监测和预警机制、掌握秦岭北麓生态动态变化,以便及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 23.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光纤通信是现代信息传输的重要方式之一 , 随着国家把光通信纳入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范围,我国 已在光通信领域实现多项重大突破,迄今为止,国内光通信产业已形成五大区域 ( 武汉、京津冀、长三角、 珠三角、西三角 ) 、七大城市的产业发展格局 ( 见图甲 ) 。 位于 “中国光谷 ”( 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 ) 的烽火科技集团成立于 1974 年,是中国光通信的发源地。 目前, “中国光谷 ”已吸引了以烽火科技集团为核心的众多光电信息及相关产业集聚。烽火科技麾下 , 聚 集众多各怀绝技的一级子公司 ( 见图乙 ),集团已形成光通信、数据通信、无线通信、智能化应用四大产业 均衡发展态势。 2017 年烽火科技集团营业收入 1.13 亿元 , 集团坚持将每年营业收入的 10%投入研发,其 研发的通信技术 , 能在一根光纤上承载 2.5 亿对人同时通话,标志着我国在 “ 超大容量、超长距离、超高 速率 ”光通信系统研究领域实现全球领先。 (1) 与深圳相比 , 说明武汉吸引光通信产业集聚的区位优势。 (2) 说明烽火科技集团集聚式发展对促进企业科技创新的作用。 (3) 分析烽火科技集团众多子公司的集聚对“中国光谷”发展的影响。 【答案】 ( 1)武汉光通信产业发展早, 产业基础好; 位于我国陆上交通的十字路口; 国内地域联系更便利; 劳动力和土地成本低;是我国重要文教基地,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集中。 (2)集聚式发展便于子公司间的交流与协作 ( 或有利于技术上的优势互补 ) ;有利于获得规模效益,保障 硏发经费;便于企业集团的统一管理与协调 ( 或有利于协调产业间的均衡发展 ) 。 (3)增大了高科技产业发展的规模;吸引了大量高科技人才,提高了科技创新实力;土地资源紧张,交 通压力增大。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工业的区位条件、工业集聚的优势以及影响等相关知识。难度一般,文字材料较多,需要加 强对有效信息地整合提炼,同时要注意审题,如第( 2)问是要求回答产业集聚对促进企业科技创新的作 用,不要生搬硬套工业集聚的优点;第( 3)问分析“影响”,需要从有利和不利两个角度阐述。 【详解】 (1)该题可从地理位置、产业基础、劳动力成本和土地成本、人才与科研能力等角度分析。首先,相比 于深圳而言,武汉地处我国中部地区,位于我国陆上交通的十字路口,有利于国内的地域联系;其次,根 据材料“位于中国光谷 (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 )的烽火科技集团成立于 1974 年,是中国光通信的发源地” 可知,武汉光通信产业发展早,产业基础好;再次,相比于深圳而言,武汉的劳动力和土地成本较低;最 后,光通信产业属于技术导向型产业,对人才的要求高,武汉作为我国重要文教基地,高等院校、科研院 所集中,科研能力强。 (2)本题考查工业集聚的优点。首先,集聚式发展有利于子公司间的信息交流与技术协作,促进科技创 新;其次,集聚式发展可以获得规模效益,从而保障硏发经费;根据材料“烽火科技麾下聚集众多各怀绝 技的一级子公司,集团已形成光通信、数据通信、无线通信、智能化应用四大产业均衡发展态势”可知, 集聚发展有利于企业集团的统一管理与协调,促进产业间均衡发展,提高整体竞争力。 (3)影响需要从两方面分析作答。有利影响方面:大量各怀绝技的子公司集聚,增大了该区域高科技产 业发展的规模, 有利于吸引了大量高科技人才, 从而提高科技创新实力; 不利影响方面: 大量产业的集聚, 容易出现土地资源紧张,交通压力增大等问题。 【点睛】 工业集聚的优势:①降低中间产品的运输费用和能源消耗;②加强企业间的信息联系与技术交流;③共用 基础设施,节约建设投资,取得规模效益;④便于集中处理废弃物。 24.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为和田地区位置示意图。某企业在和田地区引进优质枣树苗,喜获丰收,红枣大如鸭蛋,品质优 良,滋补营养丰富,专家赞称 “和田软玉 ”“ 保健丸 ”。 (1)分析和田地区河流的水文特征。 (2)当地沙尘暴频发,枣树苗难以成活,请提出合理的解决措施。 (3)沙质土壤洁净无污染,但土壤贫瘠。试提出提高土壤肥力的措施。 (4)该企业希望将优质红枣打入全国高端市场,请提出最简便的促销方案。 【答案】 (1)河流径流量小,流量季节变化大,以高山冰雪融水补给为主,多季节性河流,有结冰期。 (2)土地分片,在枣树林外围设置沙障阻沙,在沙地上用碎石等覆盖沙面,设置石(草)方格沙障固沙; 在枣树林附近建设防风固沙林带,乔、灌、草结合。 (3)增施有机肥料;种植绿肥作物。 (4)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宣传枣树管理、收获过程;注册商标;批发、零售结合;举办红枣采摘节日等。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河流的水文特征、沙漠化的防治措施和农业发展措施等相关知识。 【详解】 (1)河流水文特征主要从河流流量、季节变化、补给等方面进行回答。读图可知,和田地区位于我国西 北内陆地区,深居内陆,降水少,河流径流量小;以高山冰雪融水补给为主;流量季节变化大;多季节性 河流;属于温带地区,有结冰期。 (2)主要从阻沙、固沙、设置防护林等角度进行回答。阻沙:在枣树林外围设置沙障阻沙。固沙:在沙 地上用碎石等覆盖沙面, 设置石 (草) 方格沙障固沙。 设置防护林: 在枣树林附近建设防风固沙林带, 乔、 灌、草结合。 (3)提高沙质土壤肥力,就是增加土壤中有机质的含量,主要有种植绿肥作物、增施有机肥料等。 (4)主要从加大宣传力度、创建品牌效应,提高知名度等角度进行分析。加大宣传力度,利用网络信息 技术,宣传枣树管理、收获过程。注册商标,创建品牌。批发、实体店销售、网上销售等多种渠道销售; 举办红枣采摘节日等,提高知名度。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