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20 MB
- 2021-05-22 发布
课前预习
11
赵州桥
部编版 语文 三
年级
下
册
助读资料我先看
你知道赵州桥吗?自己先来看一看,了解一下吧。
赵州桥
又名安济桥,建于隋朝,是由李春设计并参与建造的。它是我国也是世界上现存最早、保存最完整的石拱桥,对世界的桥梁建筑有着十分深远的影响。
石拱桥
是用天然石料作为主要建筑材料的拱桥,这种拱桥有悠久的历史,桥梁又多有附属小品建筑,桥头常立牌坊,如北京市北海琼华岛前的石拱桥,两端就各有一座规模甚大而美丽的牌坊。石拱桥是中国传统的桥梁四大基本形式之一,体系多种多样,在中国桥梁发展史上一经出现,发展很快。
1880
年近代铁路公路桥梁工程技术传入中国以后,石拱桥仍然保持其旺盛的生命力,显示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古代桥梁建造的辉煌成就。
读了上面的资料,相信你对石拱桥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那么作者笔下的赵州桥是怎样的?现在,让我们开启今天的预习之旅!
第一步:读课文
1.
自由朗读课文,圈出生字词,不会读的字查字典解决,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没把握的地方作批注。
2.
听范读,注意自己标注的地方,看自己哪些地方读的不准确。
3.
再读一遍,把课文读通读顺,然后读给爸爸妈妈听。
县
赵
拱
石
桥
济
安
桥
匠
横
跨
建筑
史
智慧
石
设
计
前
爪
历
史
xiàn
shǐ
hénɡ
zhǎo
jì
jiànɡ
zhì
ɡǒnɡ
jì
lì
huì
第二步:学字词
1.
读字词
县
拱
济
匠
计
横
史
爪
智
慧
历
小猴过桥
读下面的句子,给加彩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有的刻着两条飞龙,前
爪
(
zhǎo zhuǎ
)相互抵着,各自回首遥望。
√
2.
选读音
【
设计
】
【
创举
】
【
雕刻
】
【
雄伟
】
在正式做某项工作之前,根据一定的目的要求,预先制定方法、图样等。
在金属、玉石、骨头或其他材料上刻出形象。
雄壮而伟大。
理解词语
试着把词语和意思连起来!
从来没有过的举动或事业。本课指赵州桥的设计前所未有。
泛指历史上遗留下来的精神财富或物质财富。
【
遗产
】
【
节省
】
【
美观
】
【
缠绕
】
(形式)好看;漂亮。
使可能被耗费掉的不被耗费掉或少耗费掉。
条状物回旋地束缚在别的物体上。
第三步:知内容
再读课文,填一填。
桥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地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设计建造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年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河北省赵县的洨河上
赵州桥
李春设计和参加建造的
隋朝
第四步:查资料
查资料,填一填。
赵州桥又名
,建于隋开,是由
设计并参与建造的。它是我国也是世界上现存最早、保存最
的
,对世界的桥梁建筑有着十分深远的影响,特别是“
”的运用,为世界桥梁史上的首创。
安济桥
李春
完整
石拱桥
敞肩拱
第五步:提问题
通过预习,你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可以在书上做上记号,上课时要想办法解决。
11
赵州桥
初读感知
部编版 语文 三
年级
下
册
卢沟桥
北京颐和园的彩虹桥
北京的十七孔桥
北京颐和园的玉带桥
圆明园的会心桥
石
拱
桥
河北省赵县的洨河上,有一座世界闻名的石拱桥,叫赵州桥。今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赵州桥
又名安济桥,建于隋朝,是由李春设计并参与建造的。它是我国也是世界上现存最早、保存最完整的石拱桥,对世界的桥梁建筑有着十分深远的影响。
自读课文,要求:
1.
读准字音,圈画生字,读通句子,难读的长句子多读几遍。
2.
给课文标明自然段序号。
3.
想一想,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我会读
县
赵
拱
石
桥
济
安
桥
匠
横
跨
建筑
史
智慧
石
设
计
前
爪
历
史
xiàn
shǐ
hénɡ
zhǎo
jì
jiànɡ
zhì
ɡǒnɡ
jì
lì
huì
读读下面的词语,给加彩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河北
省
(
sěng shěng
)
设
计(
shè sè
)
横
跨(
hén héng
)
石
匠
(
jiàng jiàn
)
易错音
√
√
√
√
济
识字开花
县
横
计
历
史
慧
拱
智
匠
爪
运用:
上学年我取得了好成绩,但那已成
历史
,我应该
再接再厉
,争取这学期再创佳绩。
同音易混字
历
lì
厉
字义:
经过了的。
组词:
(来历)(历史)(历历在目)
字义:
凶猛;严厉,严肃。
组词:
(厉害)(严厉)(再接再厉)
读一读下面的句子,看看你有什么发现。
有的刻着两条飞龙,前爪相互抵着,各自回首遥望。
加点的字是多音字!
多音字
.
爪
zhǎo
zhuǎ
(前爪)
(爪子)
读一读
:
1.
战争年代,有人利欲熏心,做了敌人的爪牙。
2.
小猫的爪子非常可爱。
.
.
注意加点字的读音!
指导朗读
这是一篇说明性的文章,朗读基调是自豪赞颂的。语气是骄傲、舒展、亲切的,语调是清新上扬的,声音虚实结合。
指名朗读课文,听评朗读效果。
1.
课文生字、多音字读音是否正确。
2.
朗读是否做到正确、流利。
3.
是否能读好长句子。
默读课文
,说一说:赵州桥的设计者是谁?
整体感知
李 春
赵
省
县
匠
设
计
史
创
举
且
智
慧
历
我会写
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讨论书写注意事项。
提示
:
点击生字进入详细讲解。
半包围结构
左右结构
赵
计
且
史
上下结构
省
智
慧
设
独体结构
举
县
匠
创
历
结构:
半包围
组词:
燕
赵 赵国
部首:
走
笔画:
九
“人” 字撇短捺长。
“土” 字下横要长、稍往上提。
赵
zhào
结构:
上下
组词:
省城
省吃俭用
部首:
目
省
shěng
笔画:
九
“目”要与上竖对正,中间两个短横之间的间隔要匀称。
第一笔短竖要写在竖中线上。
第四笔要长些。
易错提示:下面是“目”。
结构:
上下
组词:
县城
县长
部首:
厶
笔画:
七
“厶” 起笔在长横的中间。
上面框内是两横。
县
xiàn
结构:
半包围
组词:
石匠 独具匠心
部首:
匚
匠
jiàng
笔画:
六
框略长近长方形。
“斤”的大小要与外框相协调。
“斤”的起笔撇为平撇。
易错提示:最后一笔是竖折。
结构:
左右
组词:
设计
设想
部首:
讠
笔画:
六
“又” 字的捺要舒展,收笔有力。
设
shè
结构:
左右
组词:
设计
计划
部首:
讠
笔画:
四
“讠” 要窄小,点的位置靠上。
计
jì
结构:
独体
组词:
历史 史无前例
史
shǐ
笔画:
五
“口”要写得扁些。
撇、捺要舒展。
第三笔横要写在横中线上。
部首:
丨
结构:
左右
组词:
创举
创办
笔画:
六
“人” 字捺变为一点。
竖弯钩的弯要短一些。
横折钩要小。
部首:
刂
创
chuàng
结构:
上下
组词:
创举
举行
笔画:
九
横下的撇和捺分开写、舒展。
下边是两横一竖。
部首:
丶
举
jǔ
结构:
独体
组词:
而且
尚且
笔画:
五
框窄长,里边两横要短。
一长横封闭下框、两边出头。
部首:
丨
且
qiě
结构:
上下
组词:
智慧
才智
笔画:
十二
“矢” 字下横和下撇都要长。
捺变为一点。
部首:
日
智
zhì
结构:
上下
组词:
智
慧 独具慧眼
部首:
心
慧
huì
笔画:
十五
中间的“彐”要写得扁些,注意中间的一横不出头。
下面的“心”写得扁些、宽些。
结构:
半包围
组词:
历史
历览
部首:
厂
笔画:
四
“厂” 字横稍短,竖撇要长;里边是 “力”字。
历
lì
1.
在生字本上练习书写,师生评价。
写一写
3.
对照下面的词语,同桌互批,纠正错字。
赵州桥 节省 县区 石匠 设计 历史 创举 不但 而且 智慧 冲击 各自
似乎 体现 人民 才干
2.
听写生字、词语。
填一填:
本文通过描写赵州桥
,
,
的三个特点
,
表现了赵州桥高度的技术水平和不朽的艺术价值。
课堂小结
历史悠久
形式优美
结构坚固
11
赵州桥
品读释疑
部编版 语文 三
年级
下
册
复习引入
通过上节课的预习,请你说说
本文主要从哪几个方面描写了赵州桥?
气势雄伟
建造坚固
图案精美
首先初读,初步了解赵州桥。然后重点品读第
2~3
自然段,抓住关键词句,如 “创举”“赵州桥非常雄伟”“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体会作者围绕中心把一段话写清楚的方法,感受赵州桥的特点。体会过渡句“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在文中的作用。最后把自己当成导游,用给定的词语向游客介绍赵州桥。
学法导读
自由读
第
1
自然段
,说一说:赵州桥是一座什么样的桥?
河北省赵县的洨河上,有一座世界闻名的石拱桥,叫安济桥,又叫赵州桥。它是隋朝的石匠李春设计并参加建造的,到现在已经有一千四百多年了。
世界闻名
交代了赵州桥的位置、在世界上的知名度及别名。
交代了赵州桥的设计者和修建时间。
“一千四百多年”
说明赵州桥历史悠久
。
自由读
第
2-3
自然段
,说一说:赵州桥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
雄伟坚固美观
赵州桥非常雄伟。
这句话点明赵州桥“雄伟”的特点。后面介绍的赵州桥的长度、宽度、建筑材料、形状特点等都是围绕本句展开的。
中心句
桥长五十多米,有九米多宽,中间行车马,两旁走人。
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写出了赵州桥的长度和宽度,体现了赵州桥的雄伟。
长五十多米
九米多宽
这么长的桥,全部用石头砌成,下面没有桥礅,只有一个拱形的大桥洞,横跨在三十七米多宽的河面上。
“全部”“没有”“只有”“横跨”
写出了赵州桥的创新之一是在如此宽的河面上架设单拱桥,全部用石头砌成且没有桥墩,强调了桥的气势之壮
。
大桥洞顶上的左右两边,还
各有两个拱形的小桥洞。平时,河水从大桥洞流过,发大水的时候,河水还可以从四个小桥洞流过。
“左右两边”“各有两个”
不仅准确写出了小桥洞的数量和位置,还体现出了赵州桥的设计之巧妙
。
用平时与发大水时桥洞的作用的对比,进一步说明赵州桥设计精巧。
平时,河水从大桥洞流过。
发大水的时候,河水还可以从四个小桥洞流过。
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既减轻了流水对桥身的冲击力,使桥不容易被大水冲毁,又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节省了石料。
“既
……
又
……
”这组表并列关系的关联词,从两个方面说明了赵州桥设计的好处,一是坚固,二是桥身轻,节省了石料。
“创举”
是对赵州桥的赞美,也是对设计者的赞美,还包含着作者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
仿写练笔:
仿照上面的句子,用上“既
……
又
……”
写一个句子。
这样做既能美化环境,又能提醒大家要爱护环境。
疑难探究
“创举”指从来没有过的举动或事业。因为赵州桥采用“圆弧拱”形式,改变了我国大石桥多为半圆形拱的传统,是世界建桥史上从未有过的;在设计上采用“敞肩拱”形式,既节省石料,减轻桥身重量,又增强泄洪能力,减轻洪水对桥身的冲击力,而且造型美观。加之,以当时的技术条件来说,建造这样的桥是十分不容易的,况且赵州桥还是单拱的,就更加了不起了。所以说“这种设计”是“一个创举”。
为什么说“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
这座桥不但
坚固
,而且
美观
。
这句话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隐含着前面的内容讲的是“坚固”,下面的内容将要讲“美观”。这样使得文章结构更紧凑,衔接更自然。
总结了上文
引出了下文
桥面两侧有石栏,栏板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
有的
刻着两条相互缠绕的龙,嘴里吐出美丽的水花;
有的
刻着两条飞龙,前爪相互抵着,各自回首遥望;
还有的
刻着双龙戏珠。
排比
“有的
……
有的
……
还有的
……
”运用排比的手法,生动地描写出了龙的姿态,突出了栏板上图案的精美,也赞美了雕刻技艺的精湛。
“相互缠绕”“相互抵着”“双龙戏珠”
生动描写了图案中龙的不同姿态和动作,栩栩如生,惟妙惟肖
。
桥面两侧有石栏,栏板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
有的刻着两条相互缠绕的龙,嘴里吐出美丽的水花。
有的刻着两条飞龙,前爪相互抵着,各自回首遥望。
还有的刻着双龙戏珠。
所有的龙似乎都在游动,真像活了一样。
自由读
第
4
自然段
,说一说:赵州桥的历史价值是怎样的?
文化遗产
赵州桥体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是我国宝贵的历史遗产。
这句话点明了赵州桥的历史价值,赞扬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
中心句
体会围绕一个中心把一段话写清楚的
方法
解读
:
一段话需要有一个明确的中心,所有的内容都是围绕这一个中心(意思)来展开叙述的。
方法
:
1.
确定要表达的中心意思,看看这段话围绕这个中心意思写了哪些
方面
。
2
.
看看作者是怎样有条理地把这几方面说具体
的
。
3
.
看作者是怎样运用修辞手法将这段话写清楚、写生动的
。
语文要素
学法小结
运用
:
本文第
3
自然段的中心词就是“美观”,围绕这个意思该段
写了
赵州桥桥面两侧石栏上雕刻的精美图案。作者写精美图案时运用了
排比
的修辞手法,生动地描写了龙的各种姿态,突出了栏板上图案的精美
。
运用好过渡
句
学
方法
:
过渡句可以承接或总结上文的内容,同时提示或领起下文的内容,使文章衔接
自然
,内容顺畅。本课
第
3
自然段
第一句话就是过渡句。“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
总结
了上文的内容,引出了下文对赵州桥的美观的说明,使文章衔接更自然,内容更顺畅
。
写法借鉴
语文要素
记
方法:
运用好过渡句需注意:
1
.
由一件事转到另一件事时、记叙的时间发生变化时、倒叙转入顺叙时
……
都需要有过渡
。
2
.
过渡句要简洁明白,确有总结上文、引出下文的
作用。
用方法:
写
一段话,用上过渡句
:
示例一
我家有一只小兔子,它长着红红的眼睛和三瓣嘴,特别可爱。小兔子不仅可爱还很机灵呢!有一次,我手里拿着一根胡萝卜,刚打算要喂它吃,它就急忙跑过来。我猜它一定是怕其他兔子跟它抢。
示例二
我们班的李阳笛同学是个爱思考问题的学生,每次老师提问她都积极动脑。她不但爱思考而且很好学。每次老师让预习课文她总是能认真完成,不懂的就查字典,再不懂就去问老师。我要向她学习。
概述:
世界闻名 历史悠久
赵
州
桥
赞美劳动人民
的智慧和才干
分述
雄伟坚固:设计精巧
美观:图案精美
总结:
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课文图示
本文通过介绍闻名世界的赵州桥设计精巧,坚固、美观的特点,赞美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
主题感悟
用智慧作贡献
赵州桥凝聚着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与才干,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缩影。我们在为此骄傲的同时要努力学习,用我们的聪明才智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贡献。
独特感悟
朗读课文。抄写第
3
自然段,体会这段话是怎样把赵州桥的“美观”写清楚的。
这是课后第
1
题哦!
点拨:
这道题有两个要求,但是重点是第二个要求
——
体会这段话是怎样围绕“美观”
这个意思
写清楚的。朗读课文,先找出这个自然段有几句话,再看这些话是从哪个角度写“美观”的
,哪
句话是具体写“美观”的,接着重点朗读这句话体会是怎样写出“美观”的
。
参考
答案:
第
3
自然段共有三句话,第一句总写这座桥美观,第二、三句具体从图案精美的角度写出了“美观”的特点。第二句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写图案具体的特点,第三句总写图案的美观。
这是课后第
2
题哦!
世界闻名 雄伟 创举 美观
假如你是导游,试着用下面的词语,向游客介绍赵州桥。
河北省有一座世界闻名的石拱桥,叫赵州桥,是隋朝的石匠李春设计并参加建造的,到现在已经有一千四百多年了。赵州桥非常雄伟。桥长五十多米,有九米多宽,中间行车马,两旁走人。赵州桥全部用石头砌成,下面没有桥墩,只有一个拱形的大桥洞,横跨在三十七米多宽的河面上。
大桥洞顶上的左右两边,还各有两个拱形的小桥洞。发大水的时候,河水还可以从四个小桥洞流过。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桥面两侧有石栏,栏板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栏板上所有的龙似乎都在游动,真像活了一样。赵州桥体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是我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选做
这是课后选做题哦!
你还知道哪些“我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和同学交流。
点拨
:
可以上网或看书查阅资料,把感兴趣的历史文化遗产记录、积累下来,然后与同学
交流
。交流时,要有条理,思路清晰,语言流利。
大家好,我想介绍的是秦始皇兵马俑,亦简称秦兵马俑或秦俑。它位于今陕西区秦始皇陵以东
1.5
千米处的兵马俑坑内。
兵马俑是古代墓葬雕塑的一个类别。古代实行人殉,奴隶是奴隶主生前的附属品,奴隶主死后奴隶要作为殉葬品为奴隶主陪葬。兵马俑即制成兵马(战车、战马、士兵)样子的殉葬品。
1961
年
3
月
4
日,秦始皇陵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74
年
3
月,兵马俑被发现;
1987
年,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列入
《
世界遗产名录
》
,并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先后有
200
多位外国元首和政府首脑参观,成为中国古代辉煌文明的一张金字名片,被誉为世界十大古墓稀世珍宝之一。
11
赵州桥
拓展积累
部编版 语文 三
年级
下
册
形容名气大的词语:
举世闻名
妇孺皆知
大名鼎鼎
赫赫有名
驰名中外
名扬四海
名不虚传
如雷贯耳
闻名遐迩
家喻户晓
形容建筑物的四字词语:
古色古香
鳞次栉比
金碧辉煌
青瓦白墙
琼楼玉宇
雕梁画栋
别有洞天
富丽堂皇
词语积累
带有“桥”的诗词佳句:
1.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
陆游
《
卜算子
·
咏梅
》
2.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
马致远
《
天净沙
·
秋思
》
3.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
杜牧
《
寄扬州韩绰判官
》
4.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
温庭筠
《
商山早行
》
5.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
辛弃疾
《
西江月
·
夜行黄沙道中
》
美句拓展积累
美文拓展阅读
秦兵马俑
秦兵马俑在我国西安的临潼出土,它举世无双,是享誉世界的珍贵历史文物。
兵马俑规模宏大,已发掘的三个俑坑,总面积近
20 000
平方米,差不多有五十个篮球场那么大,坑内有兵马俑近八千个。在三个俑坑中,一号坑最大,东西长
230
米,南北宽
62
米,总面积有
14 260
平方米;坑里的兵马俑也最多,有六千多个。一号坑上面,现在已经盖起了一座巨大的拱形大厅。走进大厅,站在高处俯瞰,坑里的兵马俑一行行,一列列,十分整齐,排成了一个巨大的长方形军阵,真像是秦始皇当年统率的一支南征北战、所向披靡的大军。
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将军俑身材魁梧,头戴鹖冠,身披铠甲,手握宝剑,昂首挺胸。那镇定自若的样子,一看就知道是久经沙场,重任在肩的老将。
武士俑平均身高约
1.8
米,体格健壮,体形匀称。它们身穿战袍,披挂铠甲,脚着前端向上翘起的战靴,手持兵器,整装待发。
骑兵俑上身着短甲,下身着紧口裤,足登长靴,右手执缰绳,左手持弓箭,好像随时准备上马冲杀。
马俑与真马一般大小,一匹匹形体健壮,肌肉丰满。那跃跃欲试的样子,就好像一声令下,它们就会撒开四蹄,腾空而起,踏上征程。
每个兵马俑都是极为精美的艺术珍品。仔细端详,神态各异:有的颔首低眉,若有所思,好像在考虑如何相互配合,战胜敌手;有的目光炯炯,神态庄重,好像在暗下决心,誓为秦国统一天下作殊死拼搏;有的紧握双拳,好像在听候号角,待命出征;有的凝视远方,好像在思念家乡的亲人
……
走近它们的身旁,似乎能感受到轻微的呼吸声。
秦兵马俑,在古今中外的雕塑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它惟妙惟肖地模拟军阵的排列,生动地再现了秦军雄兵百万、战车千乘的宏伟气势,形象地展示了中华民族的强大力量和英雄气概。
思考:
1.
找出在短文中起过渡作用的自然段。
2.
读第
8
自然段,体会这段话是怎样把兵马俑是“极为精美的艺术珍品”写清楚的。
1.
第三自然段:“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2.
作者抓住“神态各异”,采用排比的修辞手法,通过大胆的想象写清楚的。
长 城
远看长城,它像一条长龙,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从东头的山海关到西头的嘉峪关,有一万三千多里。
从北京出发,不过一百多里就来到长城脚下。这一段长城修筑在八达岭上,高大坚固,是用巨大的条石和城砖筑成的。城墙顶上铺着方砖,十分平整,像很宽的马路,五六匹马可以并行。城墙外沿有两米多高的成排的垛子,垛子上有方形的瞭望口和射口,供瞭望和射击用。城墙顶上,每隔三百多米就有一座方形的城台,是屯兵的堡垒。打仗的时候,城台之间可以互相呼应。
站在长城上,踏着脚下的方砖,扶着墙上的条石,很自然地想起古代修筑长城的劳动人民来。单看这数不清的条石,一块有两三千斤重。那时候没有火车、汽车,没有起重机,就靠着无数的肩膀无数的手,一步一步地抬上这陡峭的山岭。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
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思考:
1.
文章中哪些内容使你感受到“长城,是世界建筑史上的一个伟大的奇迹”?
2.
第
2
自然段是从哪几方面具体写长城的?
1.
长城的长、长城的高大坚固、长城恢弘的气势以及长城是由古代劳动人民亲手建造的建造方式等内容让我感受到“长城,是世界建筑史上的一个伟大的奇迹”。
2.
第二自然段对长城的建筑材料,城墙顶上的样子,城墙外沿垛子和射口的构造、作用,城台的样子、作用等方面做了具体说明,让我们切切实实地感觉到了长城的“高大坚固”。
相关文档
-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24课大海中的灯塔2021-05-22 20:14:0915页
- 2019届高考政治二轮复习文化的作用2021-05-22 20:14:0794页
-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课件第62021-05-22 20:13:409页
-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课件-第7单元2021-05-22 20:13:405页
- 四年级上册科学课件-1热空气和冷空2021-05-22 20:13:0222页
- 七年级英语上册Unit9Myfavo第六课2021-05-22 20:12:509页
- 2020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六数据的表示2021-05-22 20:12:4022页
- 一年级上数学课件-小猫钓鱼_北师大2021-05-22 20:12:1911页
- 八年级数学上册双休作业(4)习题课件2021-05-22 20:12:1822页
- 人教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课件2021-05-22 20:12:075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