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09.00 KB
  • 2021-05-22 发布

【历史】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版:课时50古代中国的文学艺术(作业)

  • 7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 下载文档
  1. 1、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2. 2、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3. 文档侵权举报QQ:3215808601
课时作业(五十) 古代中国的文学艺术 作业时间:  月  日 ‎1.下图为龙字的演变历程,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图2字体是研究先秦历史的珍贵资料 B.图3字体整齐安定,平衡对称 C.图4字体唐朝才开始出现 D.图5字体兼具多种字体的长处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汉字的起源和演变。图2字体金文是先秦商周时期青铜器上的铭文,是研究先秦历史的珍贵资料,A项正确;字体整齐安定,平衡对称是隶书的特点,而非图3小篆,B项错误;图4楷书形成于汉末,C项错误;兼具多种字体长处的是行书,而非图5楷书,D项错误。‎ ‎2.有人认为,“篆”代表了远古时期的人们对大自然(天)的敬畏感,所以篆字图形犹如天上的星辰;隶书则代表了人开始进入了自身的生存环境,对大地广袤的思考;而楷书出现的时期就是被认为人类自身开始觉醒的时期。其意在说明(  )‎ A.古代书法具有“天人感应”的精神内涵 B.社会进步推动了古代人文意识的发展 C.三种字体演变是古代对科学发展的认识 D.楷书演绎了古代的理性思维的科学精神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汉字的演变。材料中“‘篆’代表了远古时期的人们对大自然(天)的敬畏感”,说明此时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的落后,人类还没有利用和征服自然的意识和能力,“隶书则代表了人开始……楷书出现的时期就是被认为人类自身开始觉醒的时期”,表明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推动了古代人文意识(人类利用和征服自然的意识和能力)的发展,材料并没有提及“天人感应”‎ 的思想,故A项错误,B项正确;材料并没有涉及古代科学的发展,故C项错误;材料中楷书出现也是古代人文意识发展的重要表现,并没有体现理性思维的科学精神,故D项错误。‎ ‎3.南朝书法家王僧虔说:“书之妙道,神采为上,形质次之,兼之者方可绍于古人。”据此可知其强调书法应(  )‎ A.藏露结合,行楷兼用 B.饱满圆实,浑厚圆润 C.动静统一,以形为主 D.以形写神,形神兼备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书法的发展。根据题目中的关键词“神采为上”“形质次之”“兼之者”得出强调的是形神兼具,故D项正确;A、B、C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故排除。‎ ‎4.“隶变”使汉字五笔俱全,笔画的摆放和变化会影响美观,并且隶书还衍生出楷书、草书、行书。随着笔墨纸张的改进和推广,书法成为士人表达情感的重要形式,书法艺术进入自觉阶段。据此可知,书法艺术进入自觉阶段是在(  )‎ A.战国时期 B.秦汉之交 C.魏晋时期 D.唐宋之交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书法艺术。由材料“隶书还衍生出楷书、草书、行书”并结合所学可知,汉字发展为自觉的书法艺术是在魏晋时期,故A、B、D三项错误,C项正确。‎ ‎5.《诗经》中有10多首专门描述农业生产的诗篇,例如《豳风》,详细叙述了每月所从事的农务、采集、狩猎等活动。这些诗篇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 A.农业技术取得突破 B.农业生产受到关注 C.小农经济较为发达 D.现实主义成为主流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诗经》。描述农业生产的诗篇不能说明农业技术取得突破,故A项错误;描述农业生产的诗篇,说明当时的农业生产受到关注,故B项正确;小农经济是在战国时期才形成的,故C项错误;《诗经》是中国古代较早的现实主义诗歌集,但当时现实主义没有成为主流,故D项错误。‎ ‎6.战国时期,被称为“南蛮”‎ 的楚国日益强大,它在与诸侯争霸的过程中同北方各国频繁接触,孕育出了《楚辞》这样伟大的诗篇。材料表明(  )‎ A.文化发展必须要通过地域交流 B.《楚辞》改变了中国文化走向 C.文化发展成就了楚国霸业 D.《楚辞》具有文化融合的痕迹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楚辞》。地域交流会促进文化发展,但文化发展不是必须要通过地域交流,故A项错误;《楚辞》改变了中国文化走向夸大了《楚辞》的作用,故B项错误;文化发展成就了楚国霸业与材料信息《楚辞》南北交流中孕育形成的不符,故C项错误;“它在与诸侯争霸的过程中同北方各国频繁接触,孕育出了《楚辞》这样伟大的诗篇”表明《楚辞》具有南北文化融合的痕迹,故D项正确。‎ ‎7.宋元之际“市井间每有演说话者,演说古今惊听之事。杂以诨语,以博笑噱;托之因果,以寓劝惩,大抵与今之说书者相似。惟昔人以话为主,今人以书为主”。这反映出宋元时期(  )‎ A.文学作品叙事粗疏,勉强达意 B.文学形式适应统治阶级需要 C.市民娱乐活动极为丰富多彩 D.城市经济推动市民文化发展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宋元市民文化的发展。A项对材料理解偏颇,排除;B项错在“统治阶级”,排除;材料体现不出市民娱乐活动极为丰富多彩的信息,故排除C项;宋元之际商品经济的发展推动市民文化发展,故而市井间演说话本的文学形式兴起,D项正确。‎ ‎8.元杂剧是在前代戏曲艺术宋杂剧和金院本的基础上,融合了各种表演艺术形式而成的一种完整的戏剧艺术,它是在唐宋以来话本、词曲、讲唱文学的基础上创造出的成熟文学剧本。与传统诗词歌赋相比,元杂剧的突出特点是(  )‎ A.流传范围广 B.反映社会生活 C.更富观赏性 D.体现文化融合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元杂剧。由材料中元杂剧融合各种表演艺术可知元杂剧更富观赏性,故C项正确;A、B、D三项所述并非材料强调的突出特点,故排除。‎ ‎9.明清小说中,金榜题名后大权在握便铲奸除恶是主要题材,如著名的《玉堂春遇难逢夫》《张廷秀逃生救父》等。这传递出的信息是(  )‎ A.知识分子对科举制度的反思 B.商品经济对传统价值观的冲击 C.科举制推动了社会阶层流动 D.普通民众对政治清明的渴望 答案:D ‎10.明清小说中很多作品把“情”和“欲”放在“理”或“礼”之上,充分肯定人的感情和欲望的合理性,抨击门当户对的传统婚姻观念。这主要是因为(  )‎ A.市民阶层发展 B.礼教地位动摇 C.社会道德败坏 D.小说创作繁荣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明清小说。根据材料“充分肯定人的感情和欲望的合理性”,结合所学,明清之际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发展壮大,人们越来越注重个人的感情和欲望,故A项正确;传统伦理观念在古代中国社会根深蒂固,地位并没有动摇,排除B项;C项表述错误,排除;D项所述并非原因,而是现象,排除。‎ ‎11.清代的图册《太平欢乐图》其大致内容有市井万花筒、市井娱乐和浙江名特产三大部分,依次展现杭嘉湖地区百业兴旺、经济繁荣、百姓安居乐业的生活情景。该类图册在清代出现主要是由于(  )‎ A.文人山水画的兴盛 B.绘画理论的成熟 C.城市经济的繁荣 D.绘画题材的广泛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清代绘画发展的原因。文人画主要反映的是作者的内心情感,与材料不符,故A项错误;绘画理论的成熟在唐朝就已出现,故B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市井生活,其出现的主要原因是商品经济的发展,故C项正确;材料主要反映的绘画内容是世俗文化,并未体现出其题材的广泛性,故D项错误。‎ ‎12.杜甫在画家刘单创作的山水屏障画上的题画诗“元气淋漓障犹湿,真宰上诉天应泣”的创作境界颇为后世文人画家欣赏与向往。王右仲评价道:“篇中最得画家三昧,尤在‘元气淋漓障犹湿’一语,试一想象,此画至今在目。”‎ 这说明(  )‎ A.唐诗的表意功能胜于文人画 B.文人画追求诗画一体的意境 C.中国古代艺术内容是相通的 D.文人画是对唐诗的继承和发展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文人画。文人画以诗入画,兼有唐诗的表意功能,故A项错误;文人画以诗入画,“尤在‘元气淋漓障犹湿’一语,试一想象,此画至今在目”反映出文人画追求诗画一体的意境,故B项正确;材料体现出诗与画的相通之处,但不能据此推断中国古代艺术内容都是相通的,故C项错误;文人画和唐诗是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文人画借唐诗写意,但不是对唐诗的继承和发展,故D项错误。‎ ‎13.中国的戏曲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戏剧文化之一。在漫长曲折的发展历程中,它呈现着旺盛的生命力和不衰的艺术感染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戏曲的起源可追溯到原始时代带有巫术色彩的歌舞活动。周朝开始由职业演员“优伶”代替巫师。汉代出现了“百戏”的繁荣局面。宋代适应市民口味的文化娱乐形式获得长足发展,戏曲步入了它的形成期。北宋灭亡后,宋杂剧南下北上一分为二。南下杂剧与南方地方音乐、民间小戏融合而成我国戏曲史上最早的正式戏曲形式——南戏。而在北方,以金院本和北方音乐为基础的一种戏曲形式也迅速成熟起来,在金末元初之际已发展定型,这就是元杂剧,或称北曲杂剧。元杂剧是一种融合艺术,它把文学、表演、宾白、舞蹈、演奏、歌唱等融为一体,开创了我国戏曲的黄金时代。到了明代,在吸收了元杂剧北曲基础上形成的新戏曲形式——传奇,取代了杂剧在剧坛的主导地位。清康熙年间,由“南洪(洪昇)北孔(孔尚任)”创作的传奇《长生殿》和《桃花扇》,都是在爱情和国难之间寻觅历史的兴亡之感和人生之慨,引起了人们对历史和现实的深沉思考,取得了震撼人心的艺术效果。‎ ‎——摘编自《中国戏曲史钩沉》‎ 材料二 钱玄同说“要中国有真戏,非把中国现在的戏馆全数封闭不可”“如其要中国有真戏,这真戏自然是西洋派的戏”。傅斯年曾声明自己“对于社会上所谓旧戏、新戏,都是门外汉”,他声称“中国旧戏,实在毫无美学的价值”“现在流行的旧戏,颇难当得起文学两字”。同样自称“门外汉”‎ 的周作人,断言中国旧戏该废的理由是“从世界戏曲发达上看来,不能不说中国戏是野蛮”和中国旧戏“有害于‘世道人心’”“至于建设一面,也只有兴行欧洲式的新戏一法”。‎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戏曲发展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些学者谈“旧戏”的社会背景并对其观点加以评价。‎ 答案:(1)历史悠久;受商品经济发展的影响;内容上雅俗共赏,劝教于民;形式多样化,兼容并包;体现鲜明的地域特点。‎ ‎(2)社会背景:帝国主义加紧侵略,民族危机加深;军阀割据,政治日趋黑暗;一战期间,中国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资产阶级强烈要求实行民主政治,发展资本主义;西方启蒙思想进一步传播,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与尊孔复古逆流势不两立。‎ 评价:这些学者对待东西方文化存在绝对的否定与肯定,其观点是在近代中国民族危机日益加深的历史背景下提出的,辛亥革命未能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务,迫使资产阶级激进分子采取矫枉过正的手段,以期彻底变革思想。但此种观点忽视了文化的民族性,不利于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对待传统文化应去其糟粕取其精华。(言之有理即可)‎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古代绘画作品蕴含着丰富的文化艺术信息。下图是一幅残缺的中国古代名画《事茗图》(作者:唐寅)。‎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该残缺名画作品提出一条修复建议,并说明修复理由。(要求:所提建议及理由不能背离原画特征,要符合史实)‎ 答案:示例 建议1:通过查阅相关资料,修补完善此绘画作品中的题词等文字内容。‎ 理由:此绘画作品风格属于古代的文人画,题词内容和书体的选择往往表现出画者的独特个性和神韵意趣。画上题词是文人画的重要组成部分,应予修复,这样才能更全面了解该画的意境。‎ 建议2:通过查阅相关资料,修补完善此绘画作品中的印章内容。‎ 理由:中国文人画讲究诗书画印,历代绘画作品中不仅有画家本人的签名和印章,也有各时期收藏家的印章。从此绘画作品的残留看,除绘画作品上仍保留的印章外,应该还有其他印章。(只要答出一条建议即可。“示例”仅作参考,若有其他建议,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