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7.77 KB
  • 2021-05-22 发布

语文语文中考复习资料第三次模拟

  • 11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 下载文档
  1. 1、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2. 2、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3. 文档侵权举报QQ:3215808601
仁化县2011年第2次初三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题号 一 二 三 附加题 合计 ‎1-5‎ ‎6-9‎ ‎10-12‎ ‎13-16‎ ‎17-18‎ ‎19‎ 得分 说明:‎ 1. 全卷共8页,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相关信息填写在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 2. 答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答在试卷上,不准使用铅笔、圆珠笔和红笔。‎ 一. 基 础(25分)‎ ‎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10分)(每空1分)‎ ‎(1)春潮带雨晚来急, 。(韦应物《滁州西涧》)‎ ‎(2) ?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3)苏轼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集中表达对他对亲人的怀念、祝愿和慰藉的词句是 ,          。‎ ‎(4) ,草色入帘青。(刘禹锡《陋室铭》)‎ ‎(5)请把赵师秀的《约客》默写完整。‎ ‎                ,                。‎ ‎                ,                。‎ ‎2.根据拼音写出句子括号处应填入的词语。(4分)‎ ‎(1)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línxún( )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 ‎(2)每一个舞姿都使人战栗在浓烈的艺术享受中,使人tànwéiguānzhǐ( )。‎ ‎(3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的润湿的空气里yùn niàng( )。‎ ‎(4)孔乙已又叹一口气,显出极wǎn xī( )的样子。‎ ‎3.下段话中,画线部分有语病的一处是( )(3分)‎ 优美的环境是和谐校园的基础。在这样的校园里学习、生活,(A)身心自有说不尽的愉悦,思想也会无止境地翱翔。(B)唐人诗云:“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回首我国古代书院,大多依山傍水,“借山光以悦人性,假湖水以静心情”;放眼现代校园,绿树成行,嫩草如茵。校园里,(C)学生会潜移默化地美的熏陶,放飞美的心灵。(D)教室外,令人沉醉的绿意,给人以美的陶冶,也给人以智慧的启迪。‎ ‎4.从A组中至少选用两个词语,并且从B组中至少选用一组关联词语,写一段描述某人神态或性格特征的话,最好能用上一种以上的修辞手法。(50字至80字)(4分)‎ ‎ A组:怜悯 拮据 忐忑不安 衣衫褴褛 胆怯 瑟索 B组:因为……所以…… 既……又……‎ ‎5.新春伊始,我国西南部地区五省市即遭遇大范围干旱。下面是几则关于干旱的材料。认真阅读分析材料,完成后面各题。‎ ‎ [材料一]‎ 西南各省区市旱情 省区 旱情级别 旱灾详情 经济损失 ‎  云南 特大干旱,百年一遇 全省已经有780万人、486万头大牲畜饮水困难;秋冬播农作物受灾3000多万亩,占已播种面积的87%‎ 因干旱全省农业直接经济损失超过127.88亿元 ‎  贵州 特大干旱,80年一遇 ‎88个县(市、区)中84个不同程度受灾;受灾总人口1728万人;557万人、267万头大牲畜饮水困难;312.9万人需口粮救济 因灾直接经济损失28.77亿元 ‎  广西 严重干旱 ‎13个市出现旱情,农作物受旱面积1126.38万亩,因旱导致218.12万人、111.17万头大牲畜饮水困难;需要送水度日的人数为31.86万人 因干旱农业直接经济损失15.1亿元。 ‎ ‎  四川 中旱 截至‎3月16日,旱灾造成四川省13个市、州,55个县市区616万人受灾,131万人饮水发生困难。‎ 直接经济损失13.8亿元 ‎  重庆 轻旱到中旱 全市34个区县出现旱情,农作物受旱270万亩,94万人、42万头大牲畜因旱出现临时饮水困难 ‎   ‎ ‎[材料二]‎ 干旱级别简介 ‎ 特大干旱(一级红色预警):多区县发生特大干旱,多县级城市发生极度干旱 严重干旱(二级橙色预警):数区县多个乡镇严重干旱,或一区县发生特大干旱 中度干旱(三级黄色预警):多区县发生较重干旱,或个别区县发生严重干旱 轻度干旱(四级蓝色预警):多区县发生一般干旱,或个别区县发生较重干旱 ‎[材料三]‎ 为了经济效益,我们仁化一些乡镇砍伐原生态林,大力种植杨树林和桉树林。而这两种速生丰产林都被形象地称之为“抽水机”,涵水能力很差,大面积种植会导致地下水位下降。此外,桉树还是“霸王树”,它生长了,其他物种会慢慢地退缩,最后造成桉树林都是地表光秃秃的,生态遭受颠覆性的破坏。‎ 阅读以上材料,按要求完成下面二题。‎ ‎⑴分析材料一和材料二,用简要的文字概述两则材料的主要信息。(1分)‎ 答:‎ ‎⑵材料三说明了什么问题?(1分)‎ 答:‎ ‎⑶地球的水资源是有限的,仁化虽然不是 缺水地区,但我们也应节约用水。提倡节约用水,是指在不影响正常生产、生活和社会秩序的前提下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浪费。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可以怎样节约用水呢?(2分)‎ 答:‎ 二.阅 读(45分)‎ ‎(一)《湖心亭看雪》    (12分)‎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拿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淞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 ‎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惊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6.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相同的一项。( )(3分)‎ A.是日更定矣/实事求是     B.更有痴似相公者/半夜三更 C.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旦日,客从外来,也坐谈   ‎ D.湖中焉得更有此人/且焉置土石 ‎7.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雾淞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译:‎ ‎8.“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中的“痴”,与课文第一段的“           ”相呼应写出了作者超然脱俗的性格。(用原文语句回答,3分)‎ ‎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3分)  (    )‎ A、文章情景交融,自然成章,毫无雕琢之感,写出了雪后西湖之景宁静清绝的特点 B、文章用白描手法,勾勒写意,使西湖奇景与游者雅趣相互映照。‎ C、文章主要表达了作者孤芳自赏的厌世之情。‎ ‎ D、文章还含蓄表达了作者对故国的怀念。‎ ‎(二)天才就是非凡的傻劲(10分)‎ ‎①关于天才,大小词典有相仿的释义:有卓绝聪明才智的人。不知从何时开始,我渐渐质疑甚至厌烦起这种说法来。‎ ‎②古今中外无数事例几乎都与词典上的释义相左:李时珍写《本草纲目》用了30年时间;托尔斯泰写《战争与和平》用了37年时间;歌德写《浮士德》用了60年时间;诺贝尔研制无烟炸药,屡败屡试,煎熬8年才出成果;陈景润为证明歌德巴赫猜想,拖着病体,顶着压力,于斗室之中、油灯之下埋头演算……真令人感叹!‎ ‎③ ‎ ‎。然而,我读他们,非但没有读出他们的聪明才智,反而读出了他们的傻劲。写一部书,有的几乎用了毕生精力,能说不傻?有的除了疯狂地埋头于自己的选择,简直不知世上还有其他可爱的事物,能说不傻?我们的世界丰富多彩,人生可享受的美妙也数不胜数。许多聪明的人,有条件享受的,就去享受;没有条件享受的,也挖空心思创造条件享受。哪像他们,糊涂到这般地步,不仅连常人最基本的享受都随便放弃了,而且千方百计自找苦头来吃。‎ ‎④这些人物取得杰出的成就,究竟是凭傻劲还是靠聪明?‎ ‎⑤一生拥有1300多项发明专利的天才发明家爱迪生肯定地说,天才是1%的灵感加99%的汗水!现代人才学家也开始关注这一问题,他们研究得出:一个人事业上的成功,其专业知识或技术只起15%的作用,而其他方面要起85%的作用。这其他方面都与“傻劲”有关:执著、正义感、责任感……这个结论同样把聪明才智放在第二位。‎ ‎⑥如此看来,词典里的天才释义有些偏颇,建议对“天才”的释义重写,尽量强调有益于人类的成就,尽量突出“傻劲”的意义,淡化聪明才智的作用。(作者 柯登地)‎ ‎10.请在下列段序间用“‖”将本文分成三部分,联系上下文,为第③段开头写一个句子,使上下文连贯通畅。 (4分)‎ ‎ (1)划层次:① ② ③ ④ ⑤ ⑥‎ ‎ (2)补写开头:‎ ‎11.对本文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 (3分)‎ A.文章标题就是中心论点,观点鲜明。‎ B.文中“傻劲”是不会享受、糊里糊涂的意思。作者认为“天才”需要这样的“傻劲”。‎ C.作者认为“天才”就是有非凡毅力、刻苦精神、卓越聪明才智且取得杰出成就的人。‎ D.作者列举了不少典型事例来证明自己的观点,具有较强的说服力。‎ ‎12.请简要谈谈对作者观点的看法。(3分) ‎ 答:‎ ‎(三) 听出心灵的杂音 (15分)‎ 去年夏天,从省医科大学毕业后,经朋友介绍,我随五六个同学一起,来到本市一家三甲医院实习。院长告诉我们,三个月实习期满,如果我们表现良好,就可以成为医院的正式人员。‎ 实习第一天,我们来到心脏科报到。早听说心脏科主任 医师吴春玉是一位全国赫赫有名的冠心病专家,人很亲切。果然,见到我们的第一眼,他便和蔼可亲地说:“年轻人,往后,心脏科就是你们的家了。好好努力吧,这可是好多医科大学生梦寐以求的事儿哟!”‎ 听了吴大夫的鼓励,我们都暗暗攒足了劲儿,拿出各自的看家本领,应对每一个病人。终于,三个月实习期到了,我们得到了吴大夫的夸奖和赞赏。吴大夫说,我们将要应诊最后一位病人,如果不出现任何差错的话,我们便全都可以得到医院的正式聘用。‎ 那是一位五十上下的中年人。吴大夫将我们上下打量一番,说:“这是一位心脏僧帽瓣硬化症患者,从农村来的,你们可以先听听他心脏的声音。”‎ 关下心脏僧帽硬化症的病理知识,我们在书本中早就学过。我知道这种病的心跳规律是先有一阵清晰的强音,接着是两下微弱的杂音。‎ 但就在我们准备取出以往都随身携带的听诊器时,才想起今天不知何故,听诊器早已按吴大夫的吩咐放在办公室了。‎ ‎“用我的听诊器吧。”吴大夫笑笑说,“这是一具特制的听诊器,它可以听出任何来自心灵深处的杂音。你们要仔细地听,这个病患的心跳强音一向都很明显。”‎ 接过那具听诊器,我们依次凑近了病患的心脏。“嗯,没错,果然他的心脏具有很重的强音!”我的同学们听过后,都得出这样的结论。‎ 我是最后一个听诊的。我仔细地聆听,但半分钟后,一丝失望的表情浮在我脸上:我没有听到半点儿声音!‎ ‎“怎么样?”跟那几个同学一样,吴大夫又例行地问我,“心跳强音是不是很明显?”‎ 我不知道该怎样回答他。我怀疑到底是我的耳朵出了问题,还是我根本就不是块做医生的料?就在我犹豫不决的时候,吴大夫又对我说:“再给你一次机会,再听一次吧。”‎ 我又凑近了病患者的心脏,结果,依然没有一丝声音。‎ ‎“怎么样?”吴大夫对我投过关切的眼光,那几个同学全都向我使眼色。‎ 犹豫了半天,我终于实话实说了:“对不起,大夫,我什么也没听到。”同学们发出了一阵不屑的笑声,吴大夫的脸上也出现一种怪怪的表情。‎ 我想我是彻底没希望了.一个失去听觉的人,还有什么资格做一名医师?就在我灰心地转身离去时,没想到身后传来院长的声音:“王贞虎,你被录用了。”‎ 我惊诧地转身,不知何时.院长已站在吴大夫的身旁,两人正微笑着注视着我。‎ ‎“为什么?”我讷讷地问道。‎ ‎“就为这个。”吴大夫笑了关.从怀中掏出一把镊子,竟从听诊器里夹出一团棉球。‎ 天啊,闹了半天,原来这根本就是一个没用的听诊器!‎ 院长瞄了一眼那几个面红耳赤的同学,语重心长地说:“这是我跟吴大夫事先商量好的一堂特珠的听诊课,目的是想听听来自学员内心深处的杂音。也许,为了能正式留在医院,你们一个个假装清醒地撒谎,的确可以蒙过主管人员的眼睛,但在应诊的过程中,你们将要结束的,却极有可能是一个患者的生命啊!” 全品中考网 终于,仅我一人,成了留用在这家三甲医院的幸运儿。在往后的人生履历表上,我写下了这样一句座右铭:“做一名心无杂音的人,去听诊每一个生命!”‎ ‎13.本文标题“听出心灵的杂音”有哪两层含义? (4分)全品中考网 ‎14.选文写道“我的同学听过后,都得出这样的结论”,“这样的结论”指什么?为什么他们“都得出这样的结论”呢? (4分)全品中考网 ‎15.如果你是落聘的实习生,你会喜欢吴春玉大夫吗?请谈谈对他的评价。(4分)‎ ‎16.在“我”整个听诊过程,“几个同学”和吴大夫的表情表达丰富的”潜台词”,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3分)全品中考网 A “脸上也出现一种怪怪的表情”的潜台词是“人家都听到了,你耳朵肯定有问题”。‎ B “全都向我使眼色”的潜台词是“还不快跟我们一样说,你太不够哥们意思”。‎ C “发出了一阵不屑的笑声” 的潜台词是“你这个傻冒,榆木脑袋,你会吃亏的”。‎ D“面红耳赤”的潜台词是“吴大夫,你怎么骗人,我们可是为你撒慌,你害苦我们”。‎ ‎(四)推荐名著阅读 (8分)‎ 我举起拖舰队来的缆绳的一端,高声呼喊:“最强大的利立浦特皇帝万岁!”这位伟大的君王迎我上岸,对我竭尽赞颂,当场就封了他们那里最高的荣誉称号“那达克”给我。皇帝的野心很大,他要再找机会把敌人的船舰都拉回他的港口,甚至想把不来夫斯库整个帝国灭掉,划作一个行省,派上一位总督去统治。他想彻底消灭大端派的流亡者,强迫那个国家的人民也都打破蛋的小端,那样他就可以做全世界独一无二的君主。‎ 但是,我尽力设法让他打消这种念头,从政策到正义,我向他列举了许多论据。我坦白地表示,我不愿做人家的工具,使一个自由、勇敢的民族沦为奴隶。这件事在国务会议上辩论的时候,大臣中最聪明的一部分人都赞同我的意见。由于我的这一公开而大胆的声明完全违背了皇帝的计划与政策,他因此永远也不会宽恕我。他在国务会议上以一种很策略的方式提到了这事。据说,最聪明的几位大臣至少是以沉默的方式表示了他们是赞成我的意见。可是另一些人是我的死敌,忍不住就要说话,旁敲侧击地中伤我。从此,皇帝与一小撮对我不怀好意的大臣之间就开始达成一项阴谋;不到两个月,阴谋暴露,却差点儿以我的彻底消灭而告终。‎ 最大的功绩在君王眼里又能算什么,你一拂逆他,不使其野心得到满足,再大的功劳也等于零。‎ ‎(节选自乔纳森·斯威夫特《格列佛游记》)‎ ‎17. 本文段写的是格列佛在小人国的经历,联系全书说说作者借这个国家讽刺了当时英国的哪些政治现象。(4分)‎ ‎18. 文中的君王为什么先是封“我”为“那达克”,后来却又与“一小撮对我不怀好意的大臣”达成消灭“我”的阴谋?从中可以看出这位君王是怎样的人?(4分)‎ 三.作文。(50分)‎ ‎ (1)有人憧憬雪花飞扬的冬,有人心仪草长莺飞的春,有人喜欢阳光灿烂的夏,有人钟情天高云淡的秋。岁月更迭,四季交替,总有一个季节让人期盼,总有一片天空让人翱翔,总有一段往事让人回味,总有一份精彩属于自己。‎ ‎ 请以“总有属于我的季节”为题写一篇文章。‎ ‎  (2)请以“我爱我的_______”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将题目抄在答题卡上;‎ ‎ ②除诗歌、剧本以外文体不限;‎ ‎ ③不要少于500字;‎ ‎④文中不要出现(或暗示)本人的姓名、校名。‎ ‎40‎ 四.附加题。(10分)‎ 秦并赵,北向迎燕。燕王闻之,使人贺秦王,赵王系①之。使者曰:“秦赵为一燕之所以受命于赵者为秦也。今臣使秦,而赵系之,是秦赵有郄②。秦赵有郄,天下必不服,而燕不受命矣。且臣之使秦,无妨于赵之伐燕也。”赵王以为然而遣之。‎ 使者见秦王曰:“燕王窃闻秦并赵,燕王使使者贺千金。”秦王曰:“夫燕无道,吾使赵有之,子何贺?” 使者曰:“ 臣闻全赵之时,南邻为秦,北下曲阳为燕,赵广三百里,而与秦相距五十余年矣,所以不能反胜秦者。国小而地无所取。今王使赵北并燕,燕赵同力,必不复受于秦矣。臣切为王患之。”秦王以为然,起兵而救燕。‎ ‎[注释] ①:扣留; ②矛盾 ‎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2分)‎ ‎(1)而与秦相距五十余年矣。 ( )‎ ‎(2)秦王以为然而遣之。( )‎ ‎2.文章画线句没有标点符号,请在需要加标点的地方用“︳”标出来。(2分)‎ 秦 赵 为 一 燕 之 所 以 受 命 于 赵 者 为 秦 也。‎ ‎3.将文中画虚线的句子翻译成白话文。(3分)‎ 燕王窃闻秦并赵,燕王使使者贺千金 ‎4. 选文中的燕使和《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的邹忌说服对方的方式,有何不同?(3分)‎ ‎ ‎ 参考答案 ‎1.(10分)略。‎ ‎2.(1)嶙峋(2)叹为观止 ‎(3)酝酿(4)惋惜3.C ‎4.(4分)参考示例:我怜悯的看着那个衣衫褴褛的乞丐,乞丐因为寒风的缘故佝偻的身躯在地上瑟缩着,显得既可怜又有点胆怯。因为最近乱花钱,所以手头有点拮据。找遍全身在身上只找到一元钱,给了那个可怜的乞丐。‎ ‎5. ‎ ‎⑴西南地区遭受的干旱受灾面积大,受灾人口多,经济损失严重;⑵盲目追求经济效益,对生态系统的破坏是导致大面积干旱的一个重要因素。‎ ‎⑶示例:可以控制用水的流量,还可以循环用水,比如用洗菜的水浇花,用洗澡的水冲马桶等。 (共2分。作答内容须抓住日常生活这一点展开。)‎ ‎6.D 7.略 8.独往湖心亭看雪 9.C ‎10.(1)①‖② ③ ④ ⑤‖⑥ (划对一处得1分)‎ ‎(2)示例:以上的人物,都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按通常的理解,他们都有卓越的聪明才智,都属于天才。(意思对且能连贯上下文即可)(2分)‎ ‎11.B ‎12.示例:赞同。一个人要取得杰出的成就,关键不是其天赋,而是后天的努力(非凡的毅力、执着的精神、高度的责任感等),也就是说,要有一股子“傻劲”。如果答“不赞同”,言之成理也适当给分。(开放题)‎ ‎13.两层含义:一是指“几个同学”撒慌听出病患者心脏的杂音;一是指吴大夫和院长听出“几个同学”心灵深处不诚实的杂音。‎ ‎14.“这样的结论”指“这个病患者具有很重的强音”; “都得出这样的结论”的原因在于吴大夫是该医院的心脏科主任医师,又是全国赫赫有名的心脏病专家,她诊断的病哪会有假,因此“几个同学”不顾事实,曲意逢迎权威。‎ ‎15.示例:会喜欢的,她和蔼可亲,对工作一丝不苟,具有从医的良好品德,且对后学鼓励鞭策,虽故意设置陷阱考验我们,但透露一些信息,只因我们迷信权威,缺乏自主精神。16.A ‎ ‎17.讽刺了当时英国政坛上的党派之争(2分)以及英法两国之间的连年征战(2分)。‎ ‎18.君王封“我”为“那达克”是因为“我”帮助他打败了不来夫斯库国(1分),来因为“我”不使其野心得到满足,所以阴谋消灭“我”(1分)。从中可以看出这位君王是个贪婪、狠毒、忘恩负义的人(2分)。‎ 附加题:‎ 秦国联合赵国,赵国向北攻打燕国。燕王听说后,派使臣往向秦王祝贺。使臣经过赵国,赵王扣留了他,使臣说:“秦国和赵国联合,诸侯都服从。燕国之所以听命于赵国是由于秦国和赵国联合的缘故。现在我出使秦国,而赵国扣留我,这说明秦国和赵国有矛盾。秦、赵两国有矛盾,诸侯就一定不会服从赵国,燕国也不会听命于赵国。再说,我出使秦国,并不妨碍赵国进攻燕国啊。”赵王以为说得对,就开释了燕国使臣。‎ ‎ 燕国使臣拜见秦王说:“燕王听说秦、赵两国联合,燕国派我持金千斤来祝贺。”秦王说:“燕王昏庸无道,我要赵国灭掉燕国,你还来祝贺什么?”燕国使臣说:“我听说,当赵国在全盛时期,南面的邻国是秦国,北面的下曲阳靠近燕国,赵国的土地方圆三百里,却与秦国相持了五十多年,赵国之所以反不能战胜秦国,是由于赵国小,又没有可能有其它国家来帮助扩大自己的国土。现在大王要赵国向北往灭掉燕国,假如燕国和赵国联合一致,就肯定不会再服从秦国了。我暗自为大王担忧。”秦王以为说得对,于是派兵援救燕国。‎ ‎1. (1)通“拒”,抗拒(2)释放,使离去 ‎2. 秦赵为一︳燕之所以受命于赵者︳为秦也。‎ ‎3.译文:燕王私下听说秦国兼并了赵国,就派我带千金来祝贺 ‎4.关键词:燕使从对方角度舍身处地的进行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