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67 MB
  • 2021-05-22 发布

【历史】2019届一轮复习人民版第42讲 世界现代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学案

  • 14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 下载文档
  1. 1、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2. 2、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3. 文档侵权举报QQ:3215808601
第42讲 世界现代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一、世界现代科学技术 ‎1.量子论的诞生(驱走乌云的太阳)‎ ‎(1)诞生 ‎①1900年,普朗克提出了著名的量子概念。‎ ‎②普朗克《关于正常光谱能量分布定律的理论》的发表,标志着量子理论的诞生。‎ ‎(2)发展 ‎①1905年,爱因斯坦运用量子理论成功地解释了光电效应。‎ ‎②1923年,法国物理学家德布罗意提出物质波理论,将量子论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 ‎③在量子理论基础上,奥地利、德国的物理学家建立了量子力学。‎ ‎(3)意义:使人们从根本上改变了近代物理学中的传统观念,使物理学乃至整个自然科学的观念都发生了重大变革。‎ ‎2.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1)1905年,爱因斯坦发表了《论动体的电动力学》,创立了狭义相对论,认为时间和空间随着物质运动速度的变化而变化。它否定了牛顿的绝对时间和绝对空间,是对牛顿力学的继承和发展。‎ ‎(2)1916年,爱因斯坦把狭义相对论推广到加速运动的参考系中,建立了广义相对论,第一次阐述了四维时空和物质的分布相联系的重要思想。‎ ‎(3)意义 ‎①相对论的建立,是人类思想发展史中的一次根本性变革,对整个自然科学和哲学都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②相对论同量子理论一起,构成了现代物理学的基本理论框架。‎ 易混易错 爱因斯坦相对论与牛顿力学的关系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只否定了牛顿的绝对时空观,没有否定牛顿力学。相对论发展了牛顿经典力学,打破了传统的时空观。牛顿力学是相对论在低速状态下的一个特例。牛顿力学是整个力学的基础,牛顿所创造的概念,至今仍指导着我们的物理学思想。‎ 二、向“距离”挑战 ‎1.立体交通的诞生 ‎(1)表现 ‎①1885年,德国工程师卡尔·本茨和戴姆勒以汽油机为动力机分别独立制成了最早的汽车。‎ ‎②1887年,人们把内燃机装配到轮船上。‎ ‎③1903年,莱特兄弟设计制成一架飞机并试飞成功,开创了人类交通事业的新纪元。‎ ‎(2)影响:使人类从平面交通时代迅速步入水、陆、空立体交通时代。‎ ‎2.穿越大洋的电波 ‎(1)随着电动机和发电机的相继发明,利用电磁感应现象的电报、电话和无线电通信也先后被发明出来。‎ ‎(2)1837年,美国人莫尔斯发明了有线电报机;1876年,美国人贝尔发明了电话机;意大利人马可尼1902年和1916年实验无线电通信技术成功。‎ ‎3.改变世界的网络 ‎(1)1946年,美国研制出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至今电子计算机被广泛应用到各个领域。‎ ‎(2)电子计算机与通信技术相结合而成的互联网遍布世界,正在以人们无法预料的速度、深度和广度,改变着人类文明的进程。‎ 特别提示 现代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的积极影响 (1)大大缩小了全球的空间距离,使全人类实现信息交流和共享。‎ (2)推动了知识经济的产生与发展;使人类的生产、生活、工作、学习、思维等方式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3)促进了传统产业的更新改造;使人类进入信息时代。‎ 三、世界现代文学艺术 ‎1.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世界文学 ‎(1)背景 ‎①第二次工业革命更加密切了世界各国间的联系。‎ ‎②相继而来的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第一次世界大战、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及第三次科技革命等,都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 ‎(2)欧洲文学:法国作家罗曼·罗兰的《约翰·克利斯朵夫》曾获诺贝尔文学奖,被誉为20世纪第一部伟大的现实主义文学作品,其本人也被称为“两个世纪的文化的一座桥梁”。‎ ‎(3)美国文学:19世纪末以幽默为主旋律,以马克·吐温、欧·亨利、杰克·伦敦为杰出代表。20世纪初是美国文学史上的“黄金时代”,以德莱塞的《美国悲剧》、海明威的《太阳照样升起》、《老人与海》为代表。‎ ‎(4)亚非拉文学:在保留民族特色的基础上,与欧美文学相融合,并逐渐获得了世界的承认。如印度作家泰戈尔以《吉檀迦利》、日本作家川端康成以《千只鹤》等作品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5)无产阶级文学 ‎①高尔基:a.地位:被誉为“无产阶级艺术最伟大的代表者”‎ ‎、社会主义现实文学奠基人以及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导师。‎ b.代表作:散文诗《海燕》、小说《母亲》和自传三部曲——《童年》、《在人间》和《我的大学》。‎ ‎②鲁迅:《狂人日记》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阿Q正传》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不朽杰作。‎ ‎2.20世纪的后现代主义文学 ‎(1)“愤怒青年”:兴起于英国,反映了英国青年对当时社会现实的不满。‎ ‎(2)“垮掉的一代”:出现于美国,率先打破了社会中冷战等恐怖的气氛,其作品反映了当时年轻一代成长的心路历程。‎ ‎(3)“黑色幽默”:出现于美国,强调用喜剧的形式表现悲剧的结果,约瑟夫·海勒的《第二十二条军规》是经典之作。‎ ‎(4)魔幻现实主义文学:是拉美传统文学与西方文学相结合的产物,主要代表作品是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 ‎(5)“解冻文学”:突破了斯大林时期的固有模式,代表作是鲍里斯·帕斯捷尔纳克的小说《日瓦戈医生》。‎ 四、世界现代美术、音乐与影视艺术 ‎1.20世纪以后兴起的立体画派 ‎(1)特点:将绘画对象分解为若干几何切面,然后加以主观的并置、重叠,以表示物体的几何空间。‎ ‎(2)西班牙人毕加索是最有影响力的现代立体派画家,作品主要有《亚威农少女》、《格尔尼卡》等。‎ ‎2.20世纪以后的音乐 ‎(1)音乐的变奏 ‎①印象主义音乐:代表人物是法国作曲家德彪西,代表作《牧神午后》。‎ ‎②表现主义音乐:代表人物主要有勋伯格。‎ ‎③新古典主义音乐:代表人物是俄国作曲家斯特拉文斯基。‎ ‎(2)风靡全球的摇滚乐 ‎①组成:是美国黑人音乐家的“节奏和布鲁斯”与美国白人的“乡村和西部音乐”两类音乐的融合。‎ ‎②偶像:“猫王”艾维斯·普莱斯利,彻底改变了当时流行音乐的形式,使世界各地都充满摇滚的情调。‎ ‎③传播:英国的“披头士乐队”代表了摇滚乐在英国的成就。‎ 特别提醒 现代主义音乐、美术的特点 (1)与现代主义文学一样,现代主义音乐、美术作品重视艺术家内心的“自我感受”和“‎ 自我表现”。‎ (2)流露出艺术家愤怒、消极、悲观、失望等各式各样的复杂心理。‎ (3)反映了当代欧美各国知识分子的精神困惑。‎ (4)具有明显的反传统和反理性的特征。‎ ‎3.影视艺术 ‎(1)电影艺术 ‎①1895年12月28日,法国的卢米埃尔兄弟在巴黎一家咖啡馆放映了人类第一部电影,宣告了电影时代的到来。‎ ‎②“默片时代”的代表人物是喜剧大师查理·卓别林,代表作为《城市之光》与《摩登时代》;《爵士歌手》是第一部有声电影;1935年,电影《浮华世界》的诞生标志着电影技术最终进入到了“有声电影彩色时代”。‎ ‎③二战后,电影艺术发展迅猛,《玩具总动员》、《泰坦尼克号》与《珍珠港》是代表性作品。‎ ‎(2)电视艺术:电视已成为当今使用广泛、影响最大、覆盖面最广的传播工具。‎ ‎(3)影视艺术的影响:对人们的日常生活以及国家乃至世界的政治、经济、文化等产生了重要影响。‎ 精微点拨 影视艺术产生、发展的原因 (1)第二次工业革命奠定了物质基础。19世纪末电学、光学、化学、机械学等科学技术的发展,为影视艺术的出现奠定了物质基础。‎ (2)社会的巨大变化和人类新的精神需求、商业利润的驱动是影视艺术发展的动力。随着社会的发展,观众的精神需求提高,需要不断推出满足观众期待的作品。‎ 考点一 世界现代科技的发展 ‎1.近现代科技的发展历程及其阶段特征 ‎(1)近代科学技术形成阶段:17世纪牛顿力学体系的建立,将天上和地上的物质运动第一次加以理论性地概括和综合,反映了宏观物体低速运动的客观规律,是近代科学形成的标志。‎ ‎(2)科学和技术相结合的长足发展阶段:19世纪初到20世纪初,细胞学说、生物进化论、相对论是这一时期的突出成就;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开展,蒸汽机的发明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以电的发明为明显特征的第二次工业革命把人类推进到电气时代。‎ ‎(3)现代科技迅速发展阶段:20‎ 世纪四五十年代至今,电子计算机的应用等,促使人类进入新科技革命时期。‎ ‎2.三次工业革命对世界的影响 ‎(1)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①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促进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巩固与广泛建立。‎ ‎②使社会阶级结构发生重大变革,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对立阶级。‎ ‎③使社会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开始了城市化进程。‎ ‎④使世界格局发生变化,东方从属于西方。‎ ‎⑤自由资本主义发展起来,殖民侵略进入以商品输出为主的时期。‎ ‎(2)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①给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变化带来重要影响。生产力方面:人类从此由“蒸汽时代”跨进了“电气时代”;生产力有了巨大的飞跃;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有了突飞猛进的增长。生产关系方面: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先后进入帝国主义阶段;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后,掀起了瓜分世界的狂潮。‎ ‎②科技革命对世界格局的影响。由于各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帝国主义国家之间重新瓜分世界的矛盾越来越激化,形成两大军事侵略集团,最终导致一战的爆发。‎ ‎(3)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 ‎①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手段改变。‎ ‎②促进了社会经济结构和社会生活结构的变化——第三产业比重上升。人们的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发生了变化。‎ ‎③推动了国际经济格局的调整——各地的联系更加紧密;强化国家资本主义和科技竞争;扩大了发达国家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差距。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史料 ‎ 量子论和相对论是现代物理学的两大支柱,量子论的形成标志着人类对客观规律的认识开始从宏观世界深入到微观世界。量子力学和狭义相对论结合形成原子核物理学,指导制造原子弹、氢弹和建立核电站。量子力学还为电子技术、半导体技术和激光技术等奠定了理论基础。‎ 结论 体现了科技理论突破的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考点二 世界现代文学艺术 ‎1.19世纪以来世界美术流派的发展演变 ‎(1)演变:新古典主义美术(产生于18世纪末)→浪漫主义美术(19世纪初)→现实主义美术(19世纪中期)→印象画派(19世纪后半期)→后期印象画派(19世纪末20世纪初)→现代主义美术(20世纪以来)。‎ ‎(2)特点:①新古典主义美术:选择严峻的重大题材,强调理性,注重画面的严整和谐。‎ ‎②浪漫主义美术:深入发掘人的感情世界,注重画面整体的完整和统一,强调色彩的作用。‎ ‎③现实主义美术:注重表现社会现实。‎ ‎④印象画派:借助当时光学领域的新成就,醉心于光和色的研究,强调捕捉光和色之下世界万物的“瞬间印象”,表现微妙的色彩变化。‎ ‎⑤现代主义美术:反传统和反理性,重视艺术家内心的“自我感受”和“自我表现”,流露出艺术家愤怒、消极、悲观、失望等复杂心理。‎ ‎2.现实主义美术和现代主义美术的区别 ‎(1)从产生的背景看:现实主义美术是人们对社会现实不满的结果;现代主义美术是社会现实给人们带来巨大精神危机的结果。‎ ‎(2)从表现内容来看:现实主义美术侧重于揭露批判社会现实;现代主义美术侧重于表现个人主义和虚无主义。‎ ‎(3)从表现手法看:现实主义美术继承传统;现代主义美术虽然也对传统有所继承,但更多的是强调反传统,现代主义美术是反传统的各种流派的统称。‎ ‎1.论从史出 毕加索现代主义艺术特点 史料 1907年毕加索创作的作品《亚威农少女》。当时有人批评道:“(他)好像在表示我们应该换换口味,用麻屑和石蜡来代替我们吃惯的东西。”‎ 结论 反映了现代画派夸张、变形、抽象的反传统表现手法。‎ ‎2.获取材料信息 从材料中找出电影技术不断发展的特点 材料 跨越悠悠百年的电影艺术,历经从黑白到彩色,从无声到有声,从蒙太奇到再现美学的兴起,在法国新浪潮和德国电影运动中成长。今天的电影艺术仍旧以它最年轻、最鲜活的生命姿态,徜徉并植根在人们的精神生活领域。百年的电影史,不仅仅是电影语言的更新史或累积史,更是电影艺术家对电影这门新兴艺术的特性的认识不断深化的历史。‎ ‎——《电影艺术本体探微》‎ 主要信息: ‎ 答案 电影艺术不断发展,走向成熟;电影艺术与人们的精神生活相联系,电影艺术家对电影艺术发展的贡献。‎ ‎1.科学预言引力波的探索 引力波是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所预言的一种以光速传播的时空波动,是时空曲率的扰动以行进波的形式向外传递的一种方式。美国科研人员2016年2月11日宣布,他们利用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于去年9月首次探测到引力波。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实验验证中最后一块缺失的“拼图”被填补了。‎ 发现问题 材料体现了引力波从科学预言到探测发现的过程。‎ 命题角度 科学预言对科技研究的引导作用;科技成果取得的条件;新科技成果对人类的影响。‎ ‎2.第三次科技革命的与众不同 电子计算机问世以后,仅仅30年就经历了五代。平均每六年其运转速度就提高10倍,存贮量增加20倍。蒸汽机从发明到运用经历了84年,电动机为65年,而原子能为6年,晶体管为4年。‎ 发现问题 材料说明了新技术更新换代的速度加快,从发明到应用需要的时间大大缩短。‎ 命题角度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及其原因;第三次科技革命与全球化的关系。‎ ‎3.流行音乐的大众化 流行音乐,有时又称作通俗音乐,它是一种大众化的,通俗风行的音乐体裁。其主要特点是中等长度,伴奏简单,节奏鲜明,和声顺畅浅显,传播渠道和范围广阔。流行音乐起源并发展于城市,是由专业音乐工作者创作,靠口头传播而流行起来的歌曲或乐曲。‎ ‎——李荣忠编著《吉他与流行音乐潮》‎ 发现问题 流行音乐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符合大众的口味。‎ 命题角度 流行音乐能够被大众接受的原因;流行音乐的艺术特点。‎ ‎4.大众传媒受意识形态的影响 ‎“批评家指责,大众传媒是文化帝国主义的工具,因为大部分电子媒体和它们传递的信息是源自先进的资本主义社会……在反对文化渗透的同时,一些国家改良欧洲和美国的技术来满足自己的需要。例如,电视推动了世界范围内的国家建设,因为大部分的电视工业是由国家控制的。”——[美]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文明的传承与交流》‎ 发现问题 材料信息可见国家通过改良、控制电视传媒可以反文化渗透。‎ 命题角度 信息技术与现代文化传播的特点;意识形态观念的渗透与反渗透的斗争。‎ 全国卷5年考题统计 时间 题号 时间 题号 ‎2016‎ 全国Ⅲ,34‎ ‎2014‎ 全国Ⅱ,34‎ ‎1.命题点:生产方式的变化与近代科技发展的关系 ‎(2017·天津文综,10)对下图信息的解读,表述正确的是(  )‎ A.科技发展带来生产方式变化 B.科学发挥最重要的作用 C.劳动者的劳动强度越来越大 D.信息化普及贯穿全过程 答案 A 解析 材料说明随着科技发展,引领带动人类生产方式由大机器生产到大规模流水线生产再到自动化,不断变化升级,故A项正确。B项表述过于笼统,而且材料反映的是生产技术而不是科学的作用。随着生产技术的进步,劳动者的劳动强度越来越小,C项错误。信息化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内容,D项错误。‎ ‎2.命题点:19世纪以来世界美术流派的演变 ‎(2016·课标全国Ⅲ,34)下图为近代以来具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这4幅作品反映出近代以来(  )‎ A.传统美术流派相继被淘汰 B.理性思维的不断深化 C.批判精神备受重视的趋势 D.美术流派演变的历程 答案 D 解析 第一幅图是新古典主义,第二幅图是现实主义,第三幅图是印象画派,第四幅图是现代主义,四幅图片展示了美术流派演变的历程,故选择D项。传统美术流派不会被淘汰,故A项错误。题干材料反映不出理性思维的深化,故B项错误。C项表述过于绝对,故排除。‎ ‎3.命题点: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 ‎(2015·山东文综)文学艺术是时代的产物,同时又能反映时代的风貌。下列各项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工业革命后社会的剧烈变革——现代主义绘画兴起 B.第一次世界大战引发的西方社会精神危机——印象派绘画产生 C.19世纪上半期资本主义社会矛盾的激化——现实主义文学兴起 D.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资本主义的繁荣——浪漫主义文学产生 答案 C 解析 工业革命后社会的剧烈变革,并没有出现启蒙思想家构建的理想社会,使人们对现实失望是浪漫主义文学产生的背景,因此A、D项错误;第一次世界大战引发的西方社会精神危机,兴起了以夸张、变形与抽象为表现方法的现代主义绘画,因此B项错误;19世纪上半期资本主义社会矛盾的激化,兴起了反映生活真实性、具有强烈批判性的现实主义文学,因此C项正确。‎ ‎1.命题点:科技对文学创作的影响 ‎(2017·安徽“江淮十校”高三第三次联考,35)在魔幻现实主义小说中,时空的界限被打破,现实与非现实的东西交织在一起,神奇的描写与现实的反映达到一种奇妙的结合;在许多超现实主义的小说中,我们还能见到时间的分割、时间的变形等。这反映出(  )‎ A.现代科学技术影响文学创作题材 B.现代文学风格在不断的推陈出新 C.超现实主义已成为当代文学主流 D.西方社会精神危机促进文学发展 答案 A 解析 从材料中“时空的界限被打破”“时间的分割、时间的变形”,可知是爱因斯坦相对论的体现,故材料反映的主旨是现代科学技术影响文学创作题材,故A项正确;魔幻现实主义小说内容的变化能体现出现代文学风格在不断的推陈出新,但与材料中“‎ 时空的界限被打破”“时间的分割、时间的变形”内容不符,故B项错误;超现实主义是1920年至1930年间盛行于欧洲的文学艺术流派,与20世纪五十年代前后兴起的魔幻现实主义小说不是同一时期,故C项错误;材料内容没有涉及西方社会精神危机,故D项错误。‎ ‎2.命题点:战争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关系 ‎(2017·重庆一模,35)电子计算机的发明,是为了在军事领域中快速进行弹道计算和控制防空火力的需要,在军事需求的刺激和牵动下,第二、第三、第四代计算机迅速发展并日趋完善。随着电子计算机功能的提高和数量的飞速增长,其应用范围不断扩大。材料主要反映了(  )‎ A.信息技术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 B.军事需求促进了现代科技的发展 C.现代科技的发展加剧了军事竞争 D.民用技术迅速地转化为军用技术 答案 B 解析 材料没有涉及信息技术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故A项错误;电子计算机的发明,是为了在军事领域中快速进行弹道计算和控制防空火力的需要,军事需求促进了现代科技的发展,故B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军事竞争,故C项错误;电子计算机的发明最初并不是民用技术,故D项错误。‎ ‎3.命题点:电影艺术的发展趋势 ‎(2017·安徽皖南八校高三联考,35)看电影吃爆米花是一种纯正的美式习俗,但20世纪20年代美国五大影院在观影时是禁止吃爆米花的,看电影吃爆米花真正流行于30年代,随后风靡全球。这种改变最能说明(  )‎ A.电影技术的进步带来观影习惯的改变 B.电影艺术呈现出了大众化、商业化趋势 C.大萧条给影院经营造成了巨大经济困难 D.电影从业人员的地位、心理预期得到提升 答案 B 解析 由20世纪20年代美国五大影院在观影时禁止吃爆米花到30年代看电影吃爆米花风靡全球,说明电影艺术在世界范围的迅速发展,体现出大众化、商业化的趋势,故B项正确。‎ 课时作业 一、选择题 ‎1.(2018·资阳一模,35)“这一发现成为二十世纪物理学研究的基础,从那个时候起几乎完全决定了物理学的发展。要是没有这一发现,那就不可能建立起分子、原子以及支配它们变化的能量过程的有用理论。”这一被发现的理论的意义在于(  )‎ A.挑战了天主教会宣扬的创世说 B.奠定了研制发电机的理论基础 C.深化了人们对微观世界的认识 D.否定了经典力学的绝对时空观 答案 C 解析 挑战天主教宣扬的创世说的是1859年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法拉第的电磁感应原理奠定了研制发电机的理论基础,时间是在19世纪上半期,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根据题意,20世纪初普朗克的量子力学打开了微观世界的大门,故C项正确;否定经典力学绝对时空观的是20世纪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故D项错误。‎ ‎2.(2017·天津河东二模,2)《世界文明史》写道:“牛顿革命的影响远远超出了自然科学的范畴,事实上极大地改变了整个欧洲思想界的精神气候。”文中“整个欧洲思想界”主要指的是(  )‎ A.相对论的提出 B.文艺复兴的兴起 C.宗教改革的进行 D.启蒙运动的兴起 答案 D 解析 17世纪末,英国科学家牛顿提出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构成了牛顿力学体系,对自然界的力学现象做出了系统的、合理的说明,从而完成了人类对自然界认识史上的第一次理论大综合,相对论的提出是在20世纪初,故A项错误;文艺复兴的兴起是在14世纪,故B项错误;宗教改革的进行是在16世纪,故C项错误;启蒙运动兴起于17世纪,故D项正确。‎ ‎3.英国物理学家秦斯说:“物质的基本粒子其运动不像是铁道上平滑走过的火车,而像是田野中跳跃的袋鼠。”该理论(  )‎ A.冲破宗教神学束缚 B.揭示宇宙运行规律 C.颠覆经典力学体系 D.深化微观世界认识 答案 D 解析 宗教神学并没有对物质运行的介绍,故A项错误;揭示宇宙运行规律的是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而非物质的粒子运动,故B项错误;粒子论与牛顿的经典力学体系并没有严重的冲突,更谈不上“颠覆”一说,故C项错误;秦斯对物质粒子运动的描述,有利于深化那个时代人们对微观世界的认识,故D项正确。‎ ‎4.(2018·江西百所重点高中高三模拟,34)互联网上信息传递的快捷性和交互性,使身处世界任何地方的研究者都可以成为研究伙伴,在网上进行实时讨论、协同研究,甚至使用网上的主机和软件资源,来完成自己的研究工作。这反映出互联网(  )‎ A.改变了人们的时空观念 B.导致信息不再有保密性 C.方便了人们的交流合作 D.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习惯 答案 C 解析 材料反映的是互联网使得世界任何地方的研究者都可以成为研究伙伴,说明互联网方便了人们的交流合作,材料强调的是人们之间的交流合作,与时空观念、信息保密性、人们的生活习惯无关,选择C项符合题意。‎ ‎5.(2017·河南六市一模,32)下图是三次工业革命的进程图。从图中可以获取的有效信息是(  )‎ A.第一次工业革命中重工业发展相对疲软 B.信息技术革命促使新经济的出现 C.三次工业革命中生产动力未发生根本变化 D.第二、三次工业革命发展较为迅猛 答案 D 解析 材料中呈现工业部门是“钢铁、铁路和纺织”,无法反映重工业发展相对疲软,故A项错误;材料中并未出现新经济的相关信息,故B项错误;三次工业革命中生产动力发生了根本变化,故C项错误;从相关产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来看,第二、三次工业革命增长更快,故D项正确。‎ ‎6.(2017·惠州一模,23)小说《无法命名者》是以如下文字作为结束语的:“你必须讲下去。我不能讲下去。我愿意讲下去。”该小说的风格应属于(  )‎ A.古典主义 B.现实主义 C.浪漫主义 D.现代主义 答案 D 解析 该小说结束语中,作者用后面的话去推翻前面的话,用矛盾的手法,使叙述者的权威性受到挑战。现代主义出现在20世纪,具有明显的反传统、反理性特征,符合题意,故D项正确。‎ ‎7.(2017·怀化高三期末,24)下图为近代以来具有代表性的文学作品,这四幅作品反映出(  )‎ A.文学流派演变历程 B.反传统思维深化 C.批判现实精神兴起 D.传统文学被淘汰 答案 A 解析 《巴黎圣母院》是浪漫主义的,《人间喜剧》是现实主义的,《苹果车》是现实主义的,《老人与海》是现代主义的,故A项正确。‎ ‎8.著名画家莫奈在其系列画作中将伦敦的雾画成紫红色,异于常理,伦敦人为此特意到大街上仔细观察雾,发现烟囱里不断喷出的带有火星的烟火与阳光发生映射,雾确实是紫红色的。由于莫奈的系列画作中如实地记录了日期及太阳所处的位置,他的作品成为近年来科学家研究维多利亚时期伦敦空气状况的重要依据。上述材料说明(  )‎ A.莫奈观察仔细入微、画作注重表现微妙的色彩变化 B.莫奈画作表现真实严谨,其艺术风格属于现实主义 C.艺术家的作品是研究历史的一手史料 D.英国在资产阶级革命时期污染就很严重 答案 A 解析 据材料信息“将伦敦的雾画成紫红色……雾确实是紫红色的”,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莫奈属于印象画派,A正确,B错误;C说法错误,艺术家的作品对研究历史的价值要看该作品能够在多大程度上反映社会现实;印象画派出现在19世纪60年代以后,D错误。‎ ‎9.(2018·长沙调研)进入20世纪以后,立体画派一改传统欧美画 追求形象、逼真、写实的技法,将绘画对象分解为若干几何切面,然后加以主观的并置、重叠,以表示物体的几何空间,充分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20世纪后现实主义画派盛行 B.浪漫主义之风影响绘画艺术 C.科技发展拓宽了艺术家视野 D.艺术家善于运用“光”和“色”‎ 答案 C 解析 现实主义画派盛行于19世纪,故A项错误;浪漫主义构图变化丰富,色彩对比强烈,笔触奔放流畅,使画面具有强烈的感情色彩和激动人心的艺术魅力,这与题干中立体画派的艺术特征不符,故B项错误;20世纪科技发展拓宽了艺术家视野,推动立体画派一改传统手法,用几何空间来表达内心世界,故C项正确;印象画派注重“光”和“色”,与题干中立体画派艺术特征不符,故D项错误。‎ ‎10.伴随着科技和文化的发展与进步,20世纪以来人类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下列有关人们这一时期精神生活场景的描述,不可能出现的是(  )‎ A.八十年代末,苏联和东欧国家的青少年通过网络观看西方国家的影视剧 B.三十年代大危机时,米老鼠系列卡通电影将沮丧的人们聚拢到了电影院 C.出生于1953年的英国前首相布莱尔曾经是英国披头士乐队的忠实粉丝 D.中国改革开放后,具有现代主义色彩的文学作品在青少年中间风靡一时 答案 A 解析 网络的普及是在21世纪初,故A项错误,符合题意;三十年代大危机时,米老鼠系列卡通电影将沮丧的人们聚拢到了电影院,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英国披头士乐队出现于20世纪60年代,故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现代主义在中国出现于改革开放以后,故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