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65.50 KB
  • 2021-05-22 发布

【地理】西藏日喀则市拉孜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解析版)

  • 11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 下载文档
  1. 1、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2. 2、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3. 文档侵权举报QQ:3215808601
西藏日喀则市拉孜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 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 ‎1.我国矿产资源、土地资源、森林资源的共同特点,正确的是( )‎ A. 总量和人均占有量居世界前列 ‎ B. 种类齐全、分布不均 C. 后备资源储量充足 ‎ D. 利用合理,并得到较好的保护 ‎【答案】B ‎【解析】我国矿产资源、土地资源、森林资源总量大,但是人均占有量少,A错。种类齐全、分布不均,B对。后备资源储量不足,C错。利用不合理,浪费严重,D错。故选B。‎ ‎2.下列四幅等温线图中,表示北半球寒流分布的是( )‎ A. A B. B ‎ C. C D. D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洋流性质的判断。根据气温向南减小为南半球判断AB为南半球。寒流有水温高处往低处流,流经地区温度比同纬度两侧要低,等温线向低纬度弯曲,由图判断, B项正确,故答案选B项。‎ 稻谷是重要的粮食种类,粮食的充分供给和区域平衡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任务。下图反映2014年我国不同省份的稻谷供需关系。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 已不再成为我国主要稻谷余粮区的是 A. 黄河下游区 B. 长江中游区 C. 珠江下游区 D. 淮河下游区 ‎4. 与安徽省相比,黑龙江省稻谷供需盈余的主要条件是 A. 人均耕地多 B. 农业劳动力多 C. 复种指数高 D. 淡水资源丰富 ‎5. 我国水稻种植重心北移会导致稻谷 A. 出口数量扩大 B. 运输成本上升 C. 流通效率提高 D. 储存难度增加 ‎【答案】3. C 4. A 5. B ‎【解析】考查我国粮食生产的区域差异及其变化,水稻种植重心北移的影响。‎ ‎【3题详解】‎ 读“2014年我国不同省份的稻谷供需关系图”可知,图中稻谷供需结余长江中游区与淮河下游区为正值,说明是稻谷余粮区,BD不合题意;黄河下游区与珠江下游区为负值,根据我国气候的南北差异可知,北方黄河下游区粮食作物主要种植小麦,且人口密集,故稻谷一直难有结余,A排除;南方珠江下游区之前粮食作物主要种植水稻,珠江三角洲曾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但由于近些年珠三角工业化、城镇化发展快,占耕地多,生态退耕及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对高价值的农作物的需求增大等,使珠三角稻谷粮食生产大幅下降,使稻谷一直难有结余,已不再成为我国主要稻谷余粮区,C符合题意,故选C。‎ ‎【4题详解】‎ 黑龙江省地处我国东北平原,平原面积广阔,人口密度较小,人均耕地丰富,稻谷供需盈余量大;安徽省人口密度较大,粮食需求量大,人均耕地较少。故黑龙江省与安徽省相比稻谷供需盈余的主要条件是人均耕地多,A正确;安徽人口稠密,农业劳动力较多,B错误;安徽纬度较黑龙江低,热量丰富,复种指数较高,C错误;两地淡水资源都丰富,D错误。故选A。‎ ‎【5题详解】‎ 我国南方人口较密集,居民有喜食稻米的习惯,稻谷的需求量大,水稻种植重心北移会导致大量稻谷南运,使运输成本上升,B正确;我国人口众多,粮食需求量大,为保证粮食安全,粮食出口数量少,A错误;会增加稻谷南运,增大稻谷区域供需差异,流通效率降低,C错误;北方高温期较短,利于粮食储存,粮食存储难度减小,D错误。故选B。‎ 读某海区洋流示意图,回答下题。‎ ‎6.与该洋流有关的大渔场是( )‎ A. 北海道渔场 B. 北海渔场 ‎ C. 纽芬兰渔场 D. 秘鲁渔场 ‎【答案】AC ‎【解析】据图可知,该洋流分布在北回归线附近且由高温海区流向低温海区方向,结合洋流分布规律可知,该洋流属于中低纬度洋流系统中的暖流,故分布于北半球中低纬大洋西岸,则该洋流可能为日本暖流与墨西哥湾暖流,与该洋流有关的大渔场可能有北海道渔场与纽芬兰渔场。故选AC。‎ ‎2019年9月,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的北部山区丛林开始燃起火焰,随后山火向四周扩散(如图),这场山火持续时间长达4个多月,引发世界关注。‎2020年1月2日,美国航天局卫星图显示,山火产生的大面积烟尘正飘向新西兰。此次山火过后,当地优势物种——桉树光秃的树干上冒出了新芽,大肆生长……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7. 新南威尔士州北部山区开始出现山火的原因最可能是( )‎ A. 东岸受寒流影响,气候干旱 B. 旱季末期,气温回升快 C. 吹东南信风,焚风效应明显 D. 正处于雨季,多雷电天气 ‎8. 促使澳大利亚丛林大火的烟尘飘向新西兰的动力是( )‎ A. 白天海风 B. 西风漂流 ‎ C. 西北季风 D. 盛行西风 ‎9. 丛林大火过后短期内对当地自然环境的影响表现为( )‎ A. 土壤肥力增加 B. 年降水量明显增多 C. 河流含沙量减少 D. 原有优势物种衰弱 ‎【答案】7. B 8. D 9. A ‎【解析】‎ ‎【7题详解】‎ 新南威尔士州北部山区东岸受东澳大利亚暖流影响,A错。9月份为南半球的春季,此时降水少,但是气温回升快,容易发生山火,B对。新南威尔士州位于东南信风的迎风地带,没有焚风效应,C错。雨季空气湿润,山火不易燃烧,且此时尚未进入雨季,D错。故选B。‎ ‎【8题详解】‎ 海风由海洋吹向内陆,烟尘不会飘向新西兰,A错。西风漂流为洋流,是海水的运动,不会将烟尘带向新西兰,B错。西北季风一般在澳大利亚的夏季,主要影响西北部地区,C错。新南威尔士州位于盛行西风带带,西风将烟尘带向新西兰,D对。故选D。‎ ‎【9题详解】‎ 丛林大火燃烧的灰烬会将部分储存在森林体内的养分归还土壤,使得肥力增加,A对。由于植被覆盖率降低,水分蒸腾作用减弱,降水减少,B错。植被覆盖率降低,河流含沙量增加,C错。由材料可知,大火过后,优势物种--桉树冒出新芽,大肆生长,说明生物多样性减少,优势物种更加具有竞争优势,D错。故选A。‎ 读我国四大盆地地形剖面图,完成下面小题。‎ ‎10. 图中序号所示盆地所在省区的简称排序正确的是( )‎ A. 新、川、新、青 B. 新、川、甘、青 C. 甘、川、新、青 D. 新、川、新、藏 ‎11. 关于四大盆地地理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①盆地中有我国面积最大的沙漠 B. ②盆地的东部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C. ③盆地水资源丰富 D. ④盆地矿产资源丰富 ‎【答案】10. A 11. D ‎【解析】‎ ‎【10题详解】‎ 读图可得:①图位于86°E附近、地势东高西低,是准噶尔盆地,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北部,该省区简称是新;②图位于106°E附近,是四川盆地,位于四川省,该省区简称是川或蜀;③图位于40°N附近、南侧山地海拔高于北侧,为塔里木盆地,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该省区简称新;④图所示的盆地海拔最高,是柴达木盆地,位于青海省,该省区简称是青。故选A。‎ ‎【11题详解】‎ 我国面积最大的沙漠是塔克拉玛干,位于塔里木盆地,而①为准噶尔盆地,A错误;②盆地为四川盆地,其西部山河相间、纵列分布,B错误; ③为塔里木盆地,地水资源缺乏,C错误;④为有“聚宝盆”之称的柴达木盆地,盆地中煤、石油、钾盐等矿产资源丰富,D正确。故选D。‎ 华为集团是我国电子产品的领头羊,总部设在中国。为实施民族工业的做大做强,将在美国投资新建生产、组装、营销、仓储、配送和售后服务中心。据此完成以下各题。‎ ‎12. 华为在美国建立新的生产、服务中心的目的是( )‎ A. 保护中国的环境 B. 利用美国先进技术 C. 减少运输费用 D. 扩大市场避开关税 ‎13. 华为集团的相关工厂在美国都就近分布在一个工业园区内( )‎ A. 有利于共用廉价劳动力 B. 有利于企业间的交流和合作 C. 有利于资源和原料的使用 D. 有利于节约土地,增加绿地 ‎【答案】12. D 13. B ‎【解析】‎ ‎【12题详解】‎ 华为在美国建立新的生产、服务中心的主要目的是靠近美国市场,便于扩大市场。在美国本土生产,可以避开关税,D对。电子产品污染少,保护中国的生态环境不是主要原因,A错。总部在中国,利用中国自己的技术,B错。减少运输费用不是主要目的,C错。故选D。‎ ‎【13题详解】‎ 在美国,华为集团的相关工厂就近分布于一个工业园区内,距离近,有利于各工厂间的交流和合作,B对。生产环节要求技术水平高,廉价劳动力不是主要因素,A错。电子产品生产,资源和原料不是主要因素,C错。相关工厂集聚,与节约土地,增加绿地无关,D错。故选B。‎ 下图所示沙漠地区年平均降水量不超过‎150mm,冬季稳定积雪日数在100—160天,积雪深度可达‎20cm以上,其植被覆盖率较我国其他沙漠高。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14. 与其他沙漠相比,图示沙漠区域植被覆盖率更高的主要原因是( )‎ A. 年均温低蒸发弱 B. 山地降水丰富 C. 积雪融水丰富 D. 高山冰雪融水丰富 ‎15. 形成该沙漠冬季稳定积雪的水汽主要来源于( )‎ A. 大西洋 B. 北冰洋 ‎ C. 太平洋 D. 印度洋 ‎【答案】14. C 15. A ‎【解析】‎ ‎【14题详解】‎ 由图文信息可知,该地位于我国准噶尔盆地,该地降水稀少,蒸发旺盛。但冬季稳定积雪日数在100-160天,积雪深度可达‎20cm以上,说明冬季降雪量较大,春季融雪量大,所以此处沙漠区域植被覆盖率较高,故C正确,A、B、D错误。‎ ‎【15题详解】‎ 根据图中经纬度可知,该沙漠位于我国准噶尔盆地中,冬季稳定积雪的水汽主要来自大西洋,故A正确。‎ 二、非选择题:共55分。‎ ‎16.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 ‎(1)东南亚位于亚洲的 ,包括 半岛和 群岛两大部分;东南亚大部分地区属于地球五带中的 带。图乙中B是 洋,C是 洋。沟通两大洋的海峡是A 海峡。‎ ‎(2)根据图甲简要说明马六甲海峡在世界海洋交通运输中的重要地位。‎ ‎(3)马六甲海峡被日本称为“海上生命线”,你能说明原因吗?‎ ‎【答案】(1)东南、中南、马来、热带、B太平洋、C印度洋、马六甲海峡 ‎(2)马六甲海峡地处欧洲、非洲与东南亚、东亚,亚洲与大洋洲之间的“十字路口”,是印度洋与太平洋海上交通的咽喉,故地理位置非常重要。‎ ‎(3)日本是一个资源进口大国,石油主要从中东地区进口,石油是一个国家工业的命脉,故马六甲海峡被日本称为“海上生命线”。‎ ‎【解析】‎ ‎(1)亚洲一般可以划分为六大地理区域,包括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中亚和北亚。东南亚位于亚洲的东南部,包括因位于中国南部而得名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两大部分;东南亚大部分地区位于北回归线与赤道之间,属于地球五带中的热带。图乙中B位于亚洲东部,是太平洋;C位于亚洲南部,是印度洋。A位于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岛之间,是马六甲海峡。‎ ‎(2)东南亚由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组成。东临中国的南海、南望大洋洲、西临孟加拉湾、北接中国。地处亚洲与大洋洲、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十字路口”。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岛之间的马六甲海峡是欧非东航东南亚东亚最短航线的必经之地,是连接太平洋与印度洋的重要海上通道。因此马六甲海峡在世界海洋交通运输中的重要地位。‎ ‎(3)日本为发达的工业国,但本国能源缺乏,每年需从非洲和中东地区进口大量石油,这需经马六甲海峡输送,而石油是一个国家工业的命脉,所以海峡被视为日本的“海上生命线”。‎ ‎17.阅读下面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要求。‎ 青藏铁路锡北段(锡铁山一北霍鲁逊盐湖矿区,如图I)位于柴达木盆地,沿线风沙灾害严重,且主要为就地起沙。在我国铁路沿线风沙防治工程中,较为成功的案例是包兰铁路沙坡头段的以植物防沙为主的“五带一体”的防护体系,但青藏铁路锡北段无法利用植物防沙。通过对锡北段进行考察研究,专家认为防治该地风沙灾害最有效的措施是采用透风挡沙墙与石方格相结合(如图Ⅱ所示)的方式。‎ ‎(1)简述青藏铁路锡北段风沙对铁路及运行列车的主要危害。‎ ‎(2)分析青藏铁路锡北段无法利用植物防沙的原因。‎ ‎(3)说明透风挡沙墙与石方格相结合防沙方式的优势。‎ ‎(4)简述青藏铁路锡北段修建的地理意义。‎ ‎【答案】(1)(铁路路基较高)风沙堆积,填埋路基和轨道;侵蚀路基(和路肩);损害机车车辆和通信、信号设备等;加大钢轨、车轮等设备的磨损,影响视线,影响运行列车安全。‎ ‎(2)柴达木盆地海拔高,年均温低;内陆盆地降水稀少,蒸发旺盛,沙漠广布;周边盐湖众多,风力较强,沙漠含盐量高,植物无法存活。‎ ‎(3)挡沙墙可以降低风速,阻隔,减小风沙对路基的掩埋作用。石方格设置在路基两侧和挡沙墙之间,增大地面的粗糙度,进一步削减风速,同时固定地表沙面,防止就地起沙。‎ ‎(4)促进北霍鲁逊盐湖矿区资源的开发,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完善铁路运输网,促进沿线社会经济的发展;(铁路沿线防沙工程)提高沿线地区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任答1项)‎ ‎【解析】考查风力作用的原理,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风沙防治的措施,铁路建设的地理意义。‎ ‎(1)风沙对铁路的主要危害是磨损和掩埋,会危害铁路运输安全。‎ ‎(2)锡北地区路段自然环境恶劣,气温低;降水少,蒸发旺盛;盐湖众多,风力较强,沙漠含盐量高,植被难以生长,所以不能用生物为主导的防沙工程。‎ ‎(3)挡风墙可以阻挡风沙,石方格可以降低风速,同时固定地表沙面,共同使用可以降低风沙对铁路的破坏,同时固定地表沙面,防止就地起沙。‎ ‎(4)铁路修建可以从加强区域交流、促进资源开发、沿线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分析。读图可知,青藏铁路锡北段修建可以促进北霍鲁逊盐湖矿区资源的开发,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完善铁路运输网,促进沿线社会经济的发展;(铁路沿线防沙工程)提高沿线地区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18.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阐述图示区域荒漠化的主要原因。‎ ‎(2)说明荒漠化对图示区域河流水文特征的主要影响。‎ 近年来,榆林市实现了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转变,成为全球防治荒漠化的典范之一。‎ ‎(3)列举当地防治荒漠化的有效措施。‎ ‎【答案】(1)气候干旱,植被稀少,生态环境脆弱。人口增加,农业生产规模扩大,超过当地资源环境承载力。‎ ‎(2)含沙量增加,径流量季节波动加大,水位变化大。‎ ‎(3)实行退耕还林还草政策;合理配置农、林、牧用地;控制人口规模,减少生态环境压力。‎ ‎【解析】本题以图为背景,涉及荒漠化的成因和影响等知识,考查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荒漠化的原因包括自然原因和人文原因,图中地区为我国的毛乌素沙地,造成荒漠化的自然原因有地处内陆,气候干旱、降水稀少,植被覆盖率低,植被稀少,生态环境脆弱。人为原因有人口增加,农业生产规模扩大,过度开垦、过度放牧、过度樵采等,超过当地资源环境的承载力。‎ ‎(2)土地荒漠化使地表植被减少,沙粒增多,使河流含沙量增加,河流中泥沙沉积增多,河床变浅,径流量季节波动加大,水位变化大。‎ ‎(3)荒漠化主要是人为原因造成的,人为因素既包括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开垦,矿产资源的不合理开发,以及水资源不合理利用等人类的不当活动,解决的措施主要是:①调整不利于生态环境良性循环的土地利用结构,合理地安排农业、林业、牧业的比重。②封育沙漠化的弃耕地和退化草场,使植被恢复。③采取分区轮作或轮收,限制载畜量。④采用植物固沙为主、工程措施固沙为辅的固沙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