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9.50 KB
- 2023-04-09 发布
山东省微山县第二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
第三学段质量检测试题
1.古罗马诗人、文艺理论家贺拉斯在《诗艺》中率先提出“寓教于乐”的概念。而现代教育学家普遍认同寓教于乐的方式容易被儿童接受、适用于儿童教育。寓教于乐方式的合理性在于它认识到
①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 ②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
③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 ④文化影响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A.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2.欣赏音乐、绘画、美文、歌舞,体现了人们对真善美的追求,也是塑造健全人格的过程。这主要体现了优秀文化能
A.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B.能转化为物质力量
C.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D.促进社会全面发展
3.“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这首诗说明了
A.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B.文化能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C.文化对人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D.文化对人有深远持久的影响
4.2019 年 3 月 23 日,在两国领导人共同见证下,中国和意大利双方代表交换关于中国流失文物艺术品返还的证书。返还的 796 件(套)文物,有马家窑文化红陶罐、汉代茧形壶、唐代武士立俑、宋代黑釉瓷……是承载民族记忆的宝贵遗产。流失文物返还中国的启示是
①保护文化遗产是为了全面继承我国的传统文化 ②保持文化多样性是促进不同文化相互融合的重要途径 ③保护文化遗产需要世界各国共同努力 ④尊重文化多样性就要尊重各民族文化
A.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5.“微课”依托新兴媒体,以“短小精悍”的风格,正迅速成为发达地区的学校教学活动;“微店”同样依托微博等新兴媒体,迅速走入公众生活。这说明
①科技进步促进了文化传播、继承与发展 ②新兴媒体具有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 ③大众传媒是以互联网的推广为标志的 ④网络文化是人民大众真正需要的文化
A.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6.香港邮政将于2019年10月1日发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1套4枚纪念邮票。这套邮票以象征团结、吉祥、和谐的中国结作为设计亮点,构图精巧细致,寓意70年来我国在经济、社会、科技及环境各方面取得的卓越发展与成就,这套邮票
①在设计中引入中国结元素,体现了传统与现代的贯通 ②说明传统文化的稳定性,在传承中保留着其基本特征 ③新颖独特的设计说明设计者的灵感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④展示了我国经济、社会、科技等方面取得的卓越成就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7.2019年9月16日,故宫博物院与腾讯共同签署深化战略合作协议,未来三年双方将聚焦科技应用与学术创新,通过“数字化+云化+AI化”,在文物数字化采集与文化研究等领域深入助力“数字故宫”建设。这有利于
①为优秀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 ②丰富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 ③推动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方式创新 ④科学技术决定文化发展的作用
A.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8.“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取自于中国传统文化宝库,大意是“只有坚守本心信条,才能德行圆满”。习近平总书记在多种场合告诫全党,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这在今天更有份量也更有意义。这表明
A.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B.传统文化是财富,要全面承袭
C.传统文化积极推动社会发展 D.传统文化具有传承性和相对稳定性
9.“你有一条来自国宝的留言!请注意查收”——三星堆青铜人像:说我像奥特曼的你别走;陶鹰鼎:陶,醉了6000年;长信宫灯:照着你……这些穿越古今的宣传文案,出自《如果国宝会说话》这部独树一帜的文物纪录片。让历史文物活起来的依据有
①文化遗产是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②历史文物是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
③文物作为凝固的艺术,是展现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④传统文化是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纽带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0.作为一种民间自我教化的工具,家风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培育弘扬好家风,坚持从历史走向未来,在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我们才能做好今天的事业。发挥家风对社会和谐、民族复兴的积极作用,必须
①认同中华文化,全面传承家风 ②继承传统,恢复儒家文化的社会主导地位 ③与时俱进,为家风注入时代精神 ④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1.百家讲坛系列特别节目《“平”语近人——
习近平总书记用典》,让我们重温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文章、谈话中所引用的古代典籍和经典名句,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这告诉我们,传承传统文化
①应认识到继承是发展的基础,要先继承后发展 ②要尊重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树立高度的文化自信 ③要不断推动文化传播手段与形式的创新 ④要充分发挥百家讲坛等文化传播途径的作用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12.《蒙古·传说》以现代舞融合民族舞,借鉴欧美舞台艺术的表现手法,混搭多媒体技术,再现了蒙古族的婚礼、迁徙、庆祝及战争场面,上演了一曲清新的“跨界”民族风。《蒙古·传说》“跨界”之举取得成功说明
①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活力的重要保证 ②各民族文化既要保持特色,又应博采众长
③运用现代科技是推动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④潜移默化是传统文化的特征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13.习近平指出:在21世纪人类文明的大家园中,各国虽然历史、文化、制度各异,但都应该彼此和谐相处、平等相待,都应该互尊互鉴、相互学习,摒弃一切傲慢和偏见。唯有如此,各国才能共同发展、共享繁荣。下列观点符合这一讲话精神的是
A.要积极学习和吸收外来一切思想文化
B.在文化交流中,要有海纳百川的胸怀
C.在文化交流中,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D.保持文化的民族特色,促进民族文化发展
14.诗人余光中在《听听那冷雨》中说:“杏花,春雨,江南。六个方块字,或许那片土就在那里面。而无论赤县也好,神州也好,中国也好,变来变去,只要仓颉的灵感不灭,美丽的中文不老,那形象磁石般的向心力当必然长在。”这说明
①源远流长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 ②汉字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具有深刻影响 ③汉字是民族文化的集中表达,是一脉相传的历史见证 ④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记载中华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
A.①② B. ②④ C.①④ D.③④
15.北京四合院庭院方正,是为冬季多纳阳光;冀南和晋、陕、豫等地,夏季西晒严重,院子变成南北窄长,利用西厢减少东厢的西晒;西北甘、青一带,风沙很大,院墙加高,称为“庄窠”;东北土地辽阔而气候寒冷,为更多接纳阳光,院子常十分宽大,宅墙内空地甚多。这些特点体现了
①文化遗产对研究文明演进的意义 ②我国各地文化的差异性 ③中华文化在继承中积累而成 ④一方水土,一方文化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6.2019年7月,在大连夏季达沃斯年会期间,中国作为主办方集中展示了中国书法、剪纸、面人等传统文化项目,同时举办中医、京剧、茶艺等中国传统文化项目的体验,让国外嘉宾真切感受到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引起积极反响。这表明
①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借签与融合推动中华文化发展
②继承和回归传统,促进文化的传承
③中国传统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④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具有独特魅力和价值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7.木雕是我国一门古老的艺术,经历岁月的洗礼,愈发显示出厚重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价值。木雕匠人们用匠心传递出传统木雕工艺的魅力,用精湛的技艺展现着大国工匠精神。这体现出中华文化
①具有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的特征 ②具有特有的包容性,能兼收并蓄 ③呈现着各个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 ④积淀着中华民族深层的精神追求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8.2019年7月16日,“良渚与古代中国——玉器显示的五千年文明展”开幕式在故宫举行,这是良渚古城遗址申遗成功后首次隆重亮相。良渚文化是中国史前时期最为灿烂的文化瑰宝之一,以玉器为代表的出土文物是良渚古城遗产价值的重要承载要素。通过此次展览
①表明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 ②有利于坚定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 ③更好地丰富和扩展了文化的内涵 ④充分展示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19.“水书”是水族先民创制的一种独具一格的雏形文字,水族语言称其为“泐睢”。它是水族民间知识、民间文化的综合记录与反映,涉及天文历法、原始信仰、伦理道德、生产生活等诸多方面的内容,主要流传于西南地区的水族聚居地。水书文化
①具有鲜明民族性,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宝 ②是中华文化的集中体现,是中华文化一脉相承的见证 ③是水族先民在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并享用的文化 ④具有明显的区域性,是由水族生存的地理环境决定的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
20.2019年央视春晚将设立的三个分会场及主题分别是:江西井冈山——回首来时路、昂首新时代;吉林长春(一汽)——奋力推动东北振兴、展开时代新篇章;广东深圳——青春时尚、科技未来之城。晚会将通过电视、网络等多终端多渠道播出,力争为观众打造各具特色、异彩纷呈的视听盛宴,共同描绘举国同庆新春佳节的图景。这样的设计能够让我们感受到
①大众传媒服务春晚舞台,现代科技助力文化传承与发展 ②百花齐放才有春色满园,风格迥异的地域文化相映生辉 ③一城一故事一曲一传奇,传统文化是创新的根基与源泉
④一方水土滋养一方文化,自然因素差异决定了文化特色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21.《论语》《孟子》《韩非子》以及四大名著、鲁迅的《狂人日记》、茅盾的《白杨礼赞》、冰心的《寄小读者》等都凝聚着民族精神。只要我们认真阅读,都能受到民族精神的熏陶。这说明
A.民族精神的力量集中表现为中华文化的力量
B.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中华传统优秀文化之中
C.所有文化作品都凝聚和蕴藏着中华民族精神
D.只要大力创造文化作品,就能弘扬民族精神
22.从1998年起,清华大学研究生支教团相继在西藏、青海、湖南、甘肃、山西、陕西等地支教20多年,先后共有322名志愿者为中西部地区发展贡献力量,支教团教出的学生已经接近2万人。他们的事迹表明
①报效祖国,就应该放弃个人私利 ②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 ③爱国主义应该表现在实际行动中 ④爱国主义的内涵和要求是永恒的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3.一段段刻骨铭心的红色记忆,不仅蕴藏着我们“从哪里来”的精神密码,更标定了我们“走向何方”的精神路标。尽管时代有异,挑战不同,但如山的理想,如磐的信念、坚定的志向依然是我们从胜利走向胜利的精神武器。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①要大力弘扬红色文化,始终不忘初心 ②文化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 ③要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 ④要在改革开放的新时代筑牢中华民族之魂
A.①② B.②③ C. ①④ D.③④
24.“我们进行历史教育,并不是要耽搁在历史的苦难上唉声叹气,而是要从历史中塑造民族精神。”坚持从历史中塑造民族精神就应该
A.不断增强我国的国际竞争力
B.发挥“主心骨”的引领作用
C.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
D.挖掘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第Ⅱ卷 非选择题 共28分
2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藏,是为了存,也是为了传,这个传,不仅是传诸后世,也是传诸众人、无论是历史文物还是经典文本,最珍贵的莫过于其历史与文化价值,倘若不能被更多人欣赏,研究、传承,也就很难实现“价值外滋”,更谈不上价值增值。故宫打开《千里江山图》的卷轴,中国美术馆展示徐悲鸿的“奔马”与“战马”,国家典籍博物馆将鲁迅生前收藏的大量中外美术类书籍整理陈列。在不同场地、以适宜的方式择精品而展,成了打开文化的一种共同选择。只有从“馆舍天地”走向“大千世界”,让越来越多的經典和文物开始走向人们的视野,才能涵养出真正的文化自信。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说明如何才能让越来越多的中华经典和文物涵养出我们真正的文化自信。(12分)
26.阅读材料一和材料二,回答问题。
材料一 作为伟大的建党精神,“红船精神”贯穿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历程,大力弘扬“红船精神”,就要深入挖掘“红船精神”的时代价值,在新时代彰显巨大引领力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新时代弘扬红船精神,必须把解决发展中存在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作为工作的着力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推动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形成,新时代弘扬红船精神,必须始终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面光辉旗帜。站在新时代的历史方位,面对新时代的历史使命,面临更多的矛盾和更大的困难,更需要大力弘扬“红船精神”,以更大的决心冲破一切不合时宜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继续改革创新。
(1)结合材料,运用中华民族精神的相关知识,说明新时代如何弘扬“红船精神”,引领伟大征程。(12分)
材料二 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是“红船精神”的支柱,是胜利之本,体现的是中国共产党特有的政党品质,以及广大共产党人的理想追求。
马克思主义信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
,指引着一代代共产党人前仆后继、接续奋斗。从江竹筠到董存瑞,从张思德到雷锋,从焦裕禄到杨善洲,从邓稼先到林俊德……正是因为无数共产党员对理想信念的坚守,正是因为无数共产党员为了理想信念不畏牺牲、无私奉献,我们才能不断实现民族振兴、国家富强。坚守这份理想信念,是任何时候都不能缺少的“根”。
现实生活中,一些党员、干部出这样那样的问题,说到底是信仰迷茫、精神迷失。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理想信念坚定,骨头就硬,没有理想信念,或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就可能导致政治上变质、经济上贪婪、道德上堕落、生活上腐化。
(2)请你结合实际,以“党在我心中,永远跟党走”为主题,就如何对青少年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活动给出两条具体建议。(4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24小题,每小3分,满72分)
1--5、BCDDA 6--10、ABDCD 11--15、BABCC
16--20、DCDBA 21--24、BBCD
二、非选择题(共28分)
25.(1)要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让中华经典和文物从新时代的实践中汲取营养,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3分)
(2)要继承传統,推陈出新。要取其精华,深入挖掘中华经典和文物的内涵,又要与时俱进,让中华经典和文物体现新的时代精神。(3分)
(3)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发挥大众传媒的功能,推动中华经典和文物在传播手段和呈现形式等方面的不断创新,以喜闻乐见的方式走向人们的视野。(3分)
(4)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着眼于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让中华经典和文物面向人民不断发展。(3分)
26.(1)①中华民族精神是随着时代变化而不断丰富和发展的,新时代弘扬“红船精神”,就要深入挖掘“红船精神”的时代价值,丰富和发展红船精神的时代内涵。(3分)
②立足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弘扬“红船精神”。(3分)
③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最重要的是发挥"主心骨"的作用,新时代弘扬“红船精神”,必须始终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光辉旗帜。(3分)
④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新时代弘扬“红船精神”,必须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相结合。(3分)
①观看党史纪录片或上党史课,帮助广大青少年全面了解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走过的光辉历程,坚定跟党走的信念。
②举办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的伟大成就的展览,激发青少年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热情。
③结合实际,用身边人身边事教育青少年,引导他们把爱国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勤奋学习、增强本领、报效祖国的实际行动。
言之有理每点即可得2分,答出两点可得满分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