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3.00 KB
  • 2021-05-22 发布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二单元友谊的天空第四课友谊与成长同行第2课时深深浅浅话友谊教案 人教版

  • 4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 下载文档
  1. 1、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2. 2、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3. 文档侵权举报QQ:3215808601
第2课时 深深浅浅话友谊 知识目标 ‎1.了解友谊的几个特质。‎ ‎2.认识竞争和友谊的关系,知道友谊是需要原则的。‎ 能力目标 ‎1.能够处理好竞争和友谊的关系。‎ ‎2.能够适应友谊的变化,在具体的情境中把握友谊的原则。‎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珍视友谊、乐于交往的情感。‎ ‎2.认识处理好友谊在我们成长过程中的作用。‎ 重点 ‎1.了解友谊的特质。‎ ‎2.澄清对友谊的一些误解。‎ 难点 ‎1.理解超越功利的友谊更是可贵的。‎ ‎2.把握友谊的原则。‎ 教师准备:制作教学中的情景课件。‎ 学生准备:预习新课。‎ 方式一:问题导入 有人问:从家到学校,怎样走距离最短?每个人的答案都不一样。但是,有一位同学的回答让所有人都表示赞同:有朋友相伴,从家到学校的距离最短。是啊,有朋友相伴,一路欢声笑语,从不觉得孤单。究竟是什么如此打动我们?这就是我们本课时要学习的友谊特质问题。‎ 方式二:播放歌曲《永远是朋友》。‎ 千金难买是朋友,朋友丰富了我们的生活,友谊让我们感受到生命的美好,能结交到亲密的朋友是一种幸福,而拥有一个对自己有深刻而良好影响的朋友则是人生的幸运。那么,什么样的朋友才是真正的朋友呢?你是如何看待友谊的?下面我们一起学习《深深浅浅话友谊》。‎ 探究一:友谊的特质 ‎1.友谊是一种亲密的关系 教学活动一:安排学生阅读教材第44页“运用你的经验”。‎ 思考问题:(1)在友谊中,什么特质是重要的呢?请选择你认为最重要的三项,‎ 4‎ 并将选中的部分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图见教材)‎ 教师点拨:(示例)我选择理解、信任、平等。‎ 思考问题:(2)与同学分享后,你发现哪些特质赢得的支持率较高?请把它们填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教师点拨:(示例)信任、理解、支持、忠诚。‎ 教师总结:友谊是一种亲密的关系。每个人对友谊的理解和需要不尽相同,我们都希望在友谊中得到理解和支持、忠诚和信任、肯定和关心。和朋友在一起,这种感觉能让我们获得认可,在精神上得到满足。‎ ‎2.友谊是平等的、双向的 教学活动二:安排学生阅读教材第45页上面的“探究与分享”。‎ 思考问题:(1)结合自己的经历,谈谈你如何理解“我”心里的滋味。‎ 教师点拨:我在李鸣需要帮助的时候,伸出了自己的援助之手,而在我特别需要李鸣帮助的时候,他却拒绝了我,这让我感到自己的付出和所得是不对等的,心理很不平衡。‎ 思考问题:(2)帮助朋友,是否意味着自己会受到损失?‎ 教师点拨:帮助朋友,并不意味着自己会受到损失。友谊是平等的、双向的。接受帮助,也学习帮助对方;感受关怀,也学习关怀对方。我们共同分享,也相互分担,在相处中体验积极的情感。我们在接受朋友付出的时候,要考虑、体察朋友的需要,我们在要求朋友给予时,也要体谅朋友的难处。‎ ‎3.友谊是一种心灵的相遇 教学活动三:安排学生阅读教材第45页下面的“探究与分享”。‎ 思考问题:古人云:“君子之交淡如水。”也有人说:“多个朋友多条路。”你如何看待这两种观点?‎ 教师点拨:“君子之交淡如水”说的是因君子有高尚的情操,所以他们的交情纯得像水一样。这里的“淡如水”不是说君子之间的感情淡得像水一样,而是指君子之间的交往不含任何功利之心,他们的交往纯属友谊,长久而亲切。这说明志同道合、志趣相投的友谊,更能够经得住时间的考验和风雨的洗礼。“多个朋友多条路”体现了朋友之间互相帮助,可以带给我们温暖,但是如果把交朋友的目的单纯定位于只是从朋友那里获取帮助,就忽视了友谊是一种心灵的相遇这一特质。友谊的美好就在于它可以超越物质条件、家庭背景、学习成绩等。志同道合、志趣相投的友谊,更能够经得住时间的考验和风雨的洗礼。交朋友如果带有很强的功利色彩,往往得不到真正的友谊。‎ 教学活动四:材料呈现 认识伟大的友谊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革命友谊成就了两位伟人,同时两位伟人也成就了伟大的革命友谊。二人共同起草的《共产党宣言》,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为了从经济上支持马克思的研究,恩格斯违心接受父亲的经商要求,把挣来的钱不断地寄给马克思。当马克思还没精通英文时,恩格斯就帮他翻译;当恩格斯写文章时,马克思会放下自己的工作,帮助他写作有关部分。马克思去世后,恩格斯放下自己的研究工作,全力以赴地整理马克思的《资本论》后两卷,直至出版。‎ 思考问题:‎ ‎(1)从两位伟人的革命友谊中我们可以看出友谊有哪些特点?‎ ‎(2)结合自身的经历,举一例:你和朋友在生活或学习中互帮互助的事例。‎ 教师点拨:‎ ‎(1)①友谊是一种亲密的关系。我们都希望在友谊中得到理解和支持、忠诚和信任、肯定和关心。②友谊是平等的、双向的。接受帮助,也学习帮助对方;感受关怀,‎ 4‎ 也学习关怀对方。③友谊是一种心灵的相遇。志同道合、志趣相投的友谊,更能够经得住时间的考验和风雨的洗礼。‎ ‎(2)例如:我教朋友学习象棋,朋友帮我补习数学题;当朋友考试失利时,我帮他调节心情,当我家庭中有烦心事时,朋友及时地开导我;等等。(合理即可)‎ 探究二:友谊的澄清 ‎1.友谊不是一成不变的 教学活动五:安排学生阅读教材第46页上面的“探究与分享”。‎ 思考问题:(1)文中的“我”对友谊的期待是什么?‎ 教师点拨:文中的“我”期待一种纯洁的、心灵相遇的,超越物质条件、学习成绩等的真挚友谊,期待友谊不会因为一些变化而淡出。‎ 思考问题:(2)为什么“我”和小美的友谊变淡了?‎ 教师点拨:因为小美常常有意无意地与我比这比那;小美没有正确对待参加歌咏比赛的竞争。‎ 思考问题:(3)淡了的友谊还有必要维持吗?‎ 教师点拨:有必要维持或没有必要维持。因为友谊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时间的流逝,有些友谊得到保持,而有些友谊则逐渐淡出。我们要学会接受一段友谊的淡出,坦然接受新的友谊。‎ ‎2.竞争并不必然伤害友谊 教学活动六:安排学生阅读教材第46页下面的“探究与分享”。‎ 思考问题:(1)竞争会伤害友谊吗?‎ 教师点拨:不会伤害友谊。因为社会充满了竞争,朋友之间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竞争。在朋友之间的竞争中,有人会领先,有人会相对落后,在落后的人感到失望之时,朋友对他伸出援助之手,竞争和友谊相结合,才能真正达到双赢。在竞争中,真正的朋友是会为对方着想的,是会让着对方的,不会因为竞争而伤害友谊。‎ 思考问题:(2)如果朋友赢,是否就意味着自己输?‎ 教师点拨:如果朋友赢了,并不意味着自己输。在竞争中能坦然接受并欣赏朋友的成就,做到自我反省和激励,我们会收获更多。‎ ‎3.友谊不能没有原则 ‎ 教学活动七:安排学生阅读教材第47页“探究与分享”。‎ 思考问题:(1)作为小川的好朋友,“我”应该怎么做?‎ 教师点拨:“我”应坚持原则,不该做的事情坚决不做,而且要劝阻小川也不做。‎ 思考问题:(2)答应小川的要求才算是他的好朋友吗?‎ 教师点拨:不是的,因为这样做只会使小川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会伤害朋友,伤害友谊。‎ 思考问题:(3)应该为朋友做任何事情吗?‎ 教师点拨:不应该。友谊不能没有原则。友谊需要信任和忠诚,但不等于不加分辨地为朋友做任何事。其实,当朋友误入歧途时,不予规劝甚至推波助澜,反而会伤害朋友,伤害友谊。‎ ‎【知识拓展】“哥们儿义气”不是真正的友谊。友谊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真挚的情感,是一种高尚的情操。而源于江湖义气的“哥们儿义气”是以私利为目的的,不分是非,不讲原则,更不顾及社会的准则、国家的法律。有的人为了自己和“哥们儿”的私利,常常干出一些伤害他人、损害集体的事情,甚至坠入犯罪的深渊。‎ 教学活动八:安排学生阅读教材第48页“拓展空间”。‎ 思考问题:检视自己对友谊的认识,看看自己是否“够”朋友。‎ 4‎ ‎(1)你对朋友的情谊会改变吗?‎ ‎(2)你会跟自己的朋友竞争吗?‎ ‎(3)你与朋友交往有哪些原则?‎ 教师点拨:(示例)(1)我认为会改变。友谊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有些友谊得到保持,而有些友谊则逐渐淡出。我们要学会接受一段友谊的淡出,坦然接受新的友谊。‎ ‎(2)我会跟朋友竞争。竞争并不必然伤害友谊,关键是我们对待竞争的态度。在竞争中能坦然接受并欣赏朋友的成就,做到自我反省和激励,我们会收获更多。‎ ‎(3)我与朋友的交往原则主要有:①诚实守信原则:为人诚实,言必信,行必果;②宽容理解原则:不能以自己为标准来要求朋友,不可吹毛求疵,不要怨恨朋友,要豁达大度;③互相尊重原则:对朋友应平等相待,尊重朋友的尊严和人格,尊重朋友的正当权利和意见,尊重朋友的劳动;④友善、热情原则:对朋友要友善、热情,一方面要求自己“一日三省吾身”,时常检点自己的言行,少做引起朋友不高兴的事情,另一方面要热情帮助朋友;等等。‎ 友谊的特质让我们向往,但友谊不会像数学公式那样标准和规范,友谊的道路不会平平坦坦,总少不了磕磕绊绊。假若我们不能澄清对友谊的认识,就会让我们很受伤、苦恼不已,为此友情不仅需要用热情和忠诚去灌溉,也需要用智慧和原则去维护。‎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