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66.69 KB
  • 2021-05-21 发布

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A版高考一轮复习政治江苏专版讲义:必修3第三单元第七课 我们的民族精神

  • 7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 下载文档
  1. 1、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2. 2、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3. 文档侵权举报QQ:3215808601
第七课 我们的民族精神 理知识体系 明目标学法 ‎1.通过名言、典故,归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2.结合中华文化,明确中华民族精神的地位。‎ ‎3.结合具体民族精神,理解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意义、途径。‎ ‎4.结合中华民族精神的特点,明确新的历史时期如何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 ‎  考点一 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 ‎ ‎[系统知识—学扎实]‎ ‎1.理清——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的关系 ‎(1)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 ‎ ‎(2)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绵延数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之中。‎ ‎2.把握——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性 ‎(1)中华民族精神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 ‎(2)中华民族精神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整体风貌和精神特征,体现了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是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火炬。‎ ‎(3)伟大的民族精神,形成于辉煌的古代中华文化之中,也熔炼于近代中国人民救亡图强、前赴后继的奋勇抗争之中,更彰显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事业之中。‎ ‎3.识记——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中国人民在长期奋斗中培育、继承、发展起来的伟大民族精神,为中国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创造精神、奋斗精神、团结精神和梦想精神的人民。‎ ‎4.理解——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1)地位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贯穿民族精神的各个方面。无论什么时候,都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各族人民风雨同舟、自强不息的精神支柱。‎ ‎(2)特点 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爱国主义有共同的要求,也有不同的具体内涵。在当代中国,爱祖国与爱社会主义本质上是一致的。‎ ‎(3)主题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 ‎[细解题点—考清楚]‎ 结合红军长征胜利八十周年主题展览,考查民族精神的作用 ‎[例1] (2017·天津高考)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举办的“英雄史诗 不朽丰碑——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八十周年主题展览”,通过大量珍贵的图片和实物,全景式展现了红军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艰苦卓绝的光辉历程,在社会各界引起了强烈反响。下列表述与该展览主题最为贴切的是(  )‎ A.继承革命传统,弘扬民族精神 B.营造文化氛围,促进文化创新 C.传承历史文化,展现时代精神 D.坚定理想信念,推动文艺繁荣 ‎[解析] 通过大量珍贵的图片和实物,展现了红军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艰苦卓绝的光辉历程,要求我们继承革命传统,弘扬民族精神,故A项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文化创新、时代精神和推动文艺繁荣,故B、C、D三项不符合题意。‎ ‎[答案] A 结合名言警句,考查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例2] 中华民族精神传承了中华传统文化血脉,已经成为凝聚人心的纽带。下列古语涵义与伟大民族精神内涵对应恰当的是(  )‎ A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孔子)‎ 奋斗精神 B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 团结精神 C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老子)‎ 创新精神 D 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管子)‎ 梦想精神 ‎[解析]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体现了奋斗精神,A项符合题意;B项古语的涵义是不得志时就洁身自好、修养个人品德,得志时就使天下都能这样,没有体现团结精神,不选;C项古语的涵义是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像水的品性一样,泽被万物而不争名利,没有体现创新精神,不选;D项古语指向民心的重要性,没有体现梦想精神,不符合题意。‎ ‎[答案] A ‎[解题技法] 速读材料不纠缠 材料与解题关系不大,跳过材料,本题抓住“对应恰当”这一设问指向,仔细解读各选项名人名言的内涵,然后与教材知识链接,逐项判断,即可选出正确答案。‎ ‎[过关训练—练全面]‎ ‎1.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之魂。关于中华文化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关系,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①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中华民族精神的力量 ‎②中华民族精神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 ‎③民族精神集中体现了一个民族特有的精神品质 ‎④中华民族精神彰显于建设小康社会的事业之中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解析:选A ①②正确揭示了中华文化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关系,符合题意。③④说法正确但表述的不是二者之间的关系,不符合题干要求,排除。‎ ‎2.抗战英雄赵一曼诗云:誓志为人不为家,涉江渡海走天涯。男儿岂是全都好,女子缘何分外差。未惜头颅新故国,甘将热血沃中华。白山黑水除敌寇,笑看旌旗红似花。这首诗反映(  )‎ A.爱国主义始终具有共同的具体内涵 B.维护国家利益是人们共同的价值追求 C.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救亡图强的精神支柱 D.中华民族精神的力量集中表现为中华文化的力量 解析:选C 爱国主义是具体的,不同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具体内涵,A项错误;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价值追求,维护国家利益并没有成为人们共同的价值追求,B项与现实不符;“未惜头颅新故国,甘将热血沃中华”反映了诗人的爱国主义情感,C项符合题意;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中华民族精神的力量,D项错误。‎ ‎3.塞罕坝林场位于河北,自1962年建场以来,几代塞罕坝人伏冰卧雪,在极其恶劣的自然条件和生存环境下建成了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人工林,创造了沙漠变绿洲、荒原变林海的绿色奇迹,用行动铸就了塞罕坝精神。塞罕坝精神是(   )‎ ‎①新时期爱国主义主题 ②中华民族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的体现 ③我国时代精神的核心 ④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重要力量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解析:选D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塞罕坝精神不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①不选;改革创新是时代精神的核心,塞罕坝精神不是,③不选。‎ ‎ 考点二 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 ‎[系统知识—学扎实]‎ ‎1.把握——中华民族精神的特征 特征 内涵 民族性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悠久历史的积淀,是一个民族的理想信念,蕴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烙印 ‎ 时代性 民族精神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是与时俱进的体现 先进性 根据时代的进步、世界的发展和社会的要求,不断丰富和发展民族精神。民族精神的魅力在于它的活力,在于始终走在时代前列 ‎ ‎2.理解——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意义 ‎(1)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民族精神是民族综合素质的有机组成部分和集中体现。‎ ‎(2)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有无高昂的民族精神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强弱的重要尺度。‎ ‎(3)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顶住霸权主义的压力,抵制外来腐朽思想文化的影响,迫切要求我们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3.识记——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途径 ‎(1)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最重要的是发挥“主心骨”的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指导党和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是我们应对世界范围内相互激荡的各种思想文化的“主心骨”。‎ ‎(2)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3)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正确对待外来思想文化。‎ ‎(4)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 ‎4.理解——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华民族精神的阐述 ‎(1)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这种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魂。‎ ‎(2)爱国主义始终是把中华民族坚强团结在一起的精神力量,改革创新始终是鞭策我们在改革开放中与时俱进的精神力量。‎ ‎[细解题点—考清楚]‎ 结合具体的民族精神,考查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意义或途径 ‎[例1] 前往上海和嘉兴,瞻仰中共一大会址和南湖红船,回顾建党历史,重温入党誓词,宣示新一届党中央领导集体的坚定政治信念。小小红船承载千钧,播下了中国革命的火种,开启了中国共产党的跨世纪航程。习近平曾经把“红船精神”概括为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今天我们弘扬“红船精神”的时代价值在于(  )‎ ‎①传播正确的价值观,为民族振兴提供动力和源泉 ‎②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添时代内涵 ‎③为党领导人民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提供现实路径 ‎④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重要的精神支持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 “红船精神”是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弘扬“红船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重要的精神支持,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添时代内涵,②④符合题意;弘扬“红船精神”有利于传播正确的价值观,但为民族振兴提供动力和源泉的是社会实践,①错误;弘扬“红船精神”有利于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但不是提供现实路径,③错误。‎ ‎[答案] D ‎[易错辨析] 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易错盘点 去 伪 存 真 弘扬民族精神,就能直接推动现代化建设 民族精神作为一种意识,能为中华民族的腾飞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但它不能直接对客观事物起作用,必须通过实践,把民族精神转化为全体人民的共同行动,进而推动现代化建设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增强我国综合国力的基础 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是增强我国综合国力,提高国际竞争力的要求。但是,在当今世界,经济实力和科技实力才是综合国力的基础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就是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需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但最重要的是发挥“主心骨”的作用,并且还要与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相结合,正确对待外来思想文化 以某一民族精神的形成和发展为载体,综合考查具体精神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关系 ‎[例2] (2015·全国卷Ⅱ·节选)抗日战争期间,面对日本侵略者的疯狂进攻,中国人民克服经济力、军力、政治组织力等远远弱于日本的困难,同仇敌忾、共赴国难,以血肉之躯筑起了捍卫祖国的钢铁长城,涌现出杨靖宇、赵尚志、左权、赵登禹、张自忠、戴安澜等爱国将领,“狼牙山五壮士”“八百壮士”等英雄群体,用生命和鲜血谱写了一首爱国主义的壮丽史诗。‎ 在惊天地、泣鬼神的抗日战争中,形成了中华民族伟大的抗战精神,中国人民向世界展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 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抗战精神始终支撑和激励中国人民浴血奋战,最终打败了极其残暴、极其野蛮的日本侵略者,赢得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抗战精神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关系。‎ ‎[解析] 本题要求分析抗战精神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关系。一方面,我们要明确抗战精神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爱国主义,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传承和弘扬。另一方面,我们也要看到抗战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 ‎[答案]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是激励中国人民团结奋斗、自强不息的不竭 精神动力。抗战精神集中体现了爱国主义精神,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传承和弘扬。抗战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 ‎[解题技法] 与民族精神有关的非选择题解题技法 ‎(1)分析与民族精神有关的原因类题目 ‎(2)分析与民族精神有关的关系(体现)类题目 ‎(3)分析与民族精神有关的措施类题目 ‎[过关训练—练全面]‎ ‎1.千百年来,民族精神薪火相传,越燃越旺。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红岩精神、西柏坡精神是革命战争时期中华民族精神的突出表现。在当代和平时期,中华民族精神又有了崭新的表现。这说明,民族精神(  )‎ A.随着时代变化而不断丰富 B.是民族文化长期积淀的产物 C.具有民族性、时代性和先进性 D.体现了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 解析:选A “千百年来,民族精神薪火相传,越燃越旺”,说明民族精神随着时代变化而不断丰富,A项符合题意。‎ ‎2.2018年8月9日,央视《新闻联播》以《弘扬爱国奋斗精神 建功立业新时代——“西迁精神”: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为题,再次点赞“西迁精神”。62年过去了,虽然岁月变迁,但西迁人用理想和青春铸就的“西迁精神”却在一代一代延续着。对“西迁精神”理解正确的是(  )‎ ‎①西迁精神为中华民族精神增添新的时代内容 ‎ ‎②传承西迁精神对新时期社会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 ‎③西迁精神是社会主义革命时期民族精神突出表现 ‎ ‎④西迁精神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整体风貌和精神特征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解析:选A 西迁精神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民族精神突出表现,③不选;④夸大了西迁精神的作用,不选;题干中“西迁人用理想和青春铸就的‘西迁精神’却在一代一代延续着”,①②理解正确。‎ ‎3.红船,是一条在中国革命历史上光芒万丈的信念之船、理想之船、精神之船。建党97年来,红船精神激励着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劈波斩浪、奋勇向前,在新的奋斗征程中历久弥新、永放光芒。弘扬红船精神可以(  )‎ ‎①传播正确的价值观,为民族振兴提供动力源泉 ‎ ‎②鼓舞人民团结奋斗,积聚实现中国梦的正能量 ‎ ‎③发挥先进文化的作用,规定文化建设的前进方向 ‎ ‎④凝聚强大的精神力量,为国家富强提供重要保证 A.②④ B.①④‎ C.②③ D.①③‎ 解析:选A ①错误,弘扬红船精神可以为民族振兴提供精神动力,但不是源泉;③错误,弘扬红船精神不能规定文化建设的前进方向。‎ ‎4.“我们进行历史教育,并不是要耽搁在历史的苦难上唉声叹气,而是要从历史中重塑民族精神。”从历史中重塑民族精神就应该(  )‎ A.发挥“主心骨”的引领作用 B.挖掘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C.吸收、借鉴国外的优秀文化 D.不断增强我国的国际竞争力 解析:选B 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绵延数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之中,我们学习历史、了解历史,从历史中重塑民族精神就应该挖掘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B项说法符合题意;A、C、D三项都有利于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但都与材料的主旨不符。‎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