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78 MB
  • 2021-05-21 发布

七年级下语文课件16-短文两篇_人教版(2016部编版)

  • 28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 下载文档
  1. 1、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2. 2、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3. 文档侵权举报QQ:3215808601
七年级语文•下(R版) 第 4 单 元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德馨(xīn)  鸿儒(hóng)  陋室铭(míng) B.案牍(dú) 甚蕃(fān) 濯清涟(zhuó) C.亵玩(xiè) 不蔓(wàn) 调素琴(tiáo) D.隐逸(yì) 淤泥(yū) 鲜有闻(xiān) • • • • • • • • • • • • A B项“蕃”应读fán,C项“蔓”应读màn,D项“鲜” 应读xiǎn。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斯是陋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惟吾德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谈笑有鸿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往来无白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无丝竹之乱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可爱者甚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陶渊明独爱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香远益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陶后鲜有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宜乎众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 • • • 能散布很远的香气,这里指德行美好。 博学的人。 平民,指没有功名的人。 丝,指弦乐器。竹,指管乐器。 多。 只。 更加。 少。 应当。 • • • • • • • • • 3.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无丝竹之乱耳 A.孔子云:何陋之有? B.无案牍之劳形 C.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D.以我酌油知之 B 例句和B项中的“之”都是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 独立性;A项,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C项,助词,的;D 项,代词,代这件事。 • • • • • 4.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濯清涟而不妖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B.惟吾德馨      惟手熟尔 C.何陋之有      同予者何人 D.香远益清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D • • • • • • • • 5.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活用现象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有仙则名(形容词用作动词,出名) B.无丝竹之乱耳(使动用法,使……乱) C.无案牍之劳形(使动用法,使……劳累) D.香远益清(形容词用作动词,远播) A 名,名词用作动词,出名。 • • • • 6.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 A.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B.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C.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D.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D D项正确的节奏应为: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7.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陋室铭》的作者是唐代著名文学家刘禹锡。《爱莲 说》的作者周敦颐,是宋代著名的哲学家。 B.“铭”是指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诫自己或者称述功德 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 C.“说”,是古代一种议论性的文体,大多是就一事、 一物或一种现象抒发作者的感想。 D.在我国,不同的植物往往有不同的象征意义,如“菊 花”象征高洁,“莲花”象征隐逸,“牡丹”象征富贵。 D 应为“菊花”象征隐逸,“莲花”象征高洁。 8.根据课文内容默写填空。 (1)《陋室铭》中描写陋室环境优美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陋室铭》中写交往之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3)《陋室铭》中与“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 意思相近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苔痕上阶绿 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 往来无白丁 水不在深 有龙则灵 (4)《爱莲说》中比喻君子不同流合污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爱莲说》中比喻君子志洁行廉,仪态端庄,令人敬 重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爱莲说》中暗含作者对追逐名利的恶浊世风的嘲讽 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 亭亭净植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牡丹之爱 宜乎众矣 陋室铭 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 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 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 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一、课文研读 (一)阅读《陋室铭》,回答问题。 9.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2)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10.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2)孔子云:何陋之有? 出名,有名。 • • 不加装饰的。 没有世俗的乐曲扰乱心境,没有官府公文劳神伤身。 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11.作者写“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的用意是什么? 12.本文结尾引用孔子“何陋之有”这句话有何作用? 表明自己虽身居陋室,却同古代圣贤一样品 德高洁,具有远大抱负。 以孔子的话作为结尾,有画龙点睛总结全文 之妙,与篇首“惟吾德馨”相呼应,有力地证明 了作者的高尚情操。 13.本文的语言有哪些特点?请简要概括。 示例:言简义丰;讲究修辞,重视音韵;句式 整齐,骈散结合,节奏明快。  可从修辞、句式、用词等方面回答。 爱莲说 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 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 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 花 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二)阅读《爱莲说》,回答问题。 1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2)不蔓不枝。 1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2)莲,花之君子者也。 亲近而不庄重。 我唯独喜爱莲花从污泥里生长出来却不沾染(污秽),经 过清水洗涤但不显得妖艳。 莲花,是花中的君子。 名词用作动词,横生藤蔓。 • • 16.作者从哪些方面对莲的形象进行了描绘?这样写有何 用意? ①生长环境:“出淤泥而不染”的高洁,“濯清涟而 不妖”的质朴。②体态香气:“中通外直,不蔓不枝”的 正直,“香远益清”的芳香;③清高风度:“亭亭净植,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这些描写赋予莲花君子般的美好 品质,表达了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高尚品格。 17.举例分析周敦颐《爱莲说》中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及 表达效果。 示例:①对比。把菊的隐逸、牡丹的富贵和莲的高 洁进行对比,以菊、牡丹衬托莲之美,突出文章的 主旨,表达作者的感情。②比喻。将菊、牡丹和莲 分别比喻为隐士、富贵者和君子,揭示了莲的内在 品质。 【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 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 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 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 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周敦颐《爱莲说》) 二、对比阅读(2017·滨州) 【乙】周敦颐,字茂叔,道州营道人,以舅龙图阁学士 郑向任①,为分宁主簿。有狱久不决,敦颐至,一讯立辨。 邑人惊曰:“老吏不如也。”部使者荐之,调南安军司理参 军。有囚法不当死,转运使王逵欲深治之。逵,酷悍吏也, 众莫敢争。敦颐独与之辩,不听,乃委手版②归,将弃官去, 曰:“如此尚可仕③乎!杀人以媚人,吾不为也。”逵悟, 囚得免。(选自《宋史》) 【注】①任:推荐。②手版:即笏板,是古代大臣上朝时手 中所拿的狭长板子,用以列出上奏的事项。③仕:指做官。 18.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亭亭净植       植:竖立 B.有狱久不决 狱:案件 C.有囚法不当死 法:法律 D.将弃官去 去:离开 C • • 法,名词作状语,按照法律。 • • 19.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敦颐独与之辩 B.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人不知而不愠 C.以舅龙图阁学士郑向任   杀人以媚人 D.乃委手版归  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B • • 点拨:A项两个“之”分别为“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 子独立性”“代词,代王逵”;B项两个“而”都为“连词, 表转折”;C项两个“以”分别为“介词,凭借”“连词, 来”;D项两个“乃”分别为“连词,于是”“副词,竟然”。 • • • • • • 20.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2)逵,酷悍吏也,众莫敢争。 21.【甲】文__________,借“莲”表述自己的志向和情操; 【乙】文叙事写人,通过“速决一狱”和____________ 两件事分别表现了周敦颐___________、__________的 特点。 对于莲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 王逵,是个残酷凶悍的官吏,大家没有人敢和他争。 托物言志 与王逵争辩 富有才能 为官正直 自荷钱①出水之日,便为点缀绿波;及其茎叶既生, 则又日高日上,日上日妍。有风既作飘摇之态,无风亦呈 袅娜之姿……迨至菡萏②成花,娇姿欲滴,后先相继…… 及花之既谢,亦可告无罪于主人矣;乃复蒂下生蓬,蓬中 结实,亭亭独立,犹似未开之花,与翠叶并擎,不至白露 为霜而能事不已。此皆言其可目者也。 三、拓展阅读 可鼻,则有荷叶之清香,荷花之异馥③;避暑而暑为之退, 纳凉而凉逐之生。 至其可人之口者,则莲实与藕皆并列盘餐而互芬齿颊者也。 只有霜中败叶,零落难堪,似成弃物矣,乃摘而藏之,又 备经年裹物之用。 (节选自李渔《芙蕖》,有改动) 【注】①荷钱:初生的荷叶。②菡萏:荷花的别称。③异馥: 特别的香味。 22.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 (1)不至白露为霜而能事不已。 (2)此皆言其可目者也。 2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自荷钱出水之日,便为点缀绿波。 (2)迨至菡萏成花,娇姿欲滴。 停止。 • • 看,观赏。 自从初生的荷叶出水那一天,(芙蕖)便把水波点缀得一片碧绿。 等到花苞开花,姿态娇嫩得简直要滴水。 24.选文按照时间顺序说明,请仔细阅读,摘录词句完成芙蕖的生长 过程。 荷钱出水之日→___________→__________→花之既谢→ ____________________ 25.同是咏荷,选文与周敦颐的《爱莲说》所描绘的荷花的精神品质 有何不同? 茎叶既生 菡萏成花 蒂下生蓬,蓬中结实 周敦颐把荷花刻画成“君子”,这位君子除了有亭亭玉立的外 貌,还有洁身自好、孤傲、清高、正直的品质。而选文中的荷花充 满奉献精神,它从出水之日起,到荷花盛开时,历经夏秋两季。即 使秋天花谢了,也要结出莲蓬供人们继续观赏,还要贡献它的果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