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0.00 KB
  • 2021-05-21 发布

2014中考苏科版生物八年级下册复习要点

  • 5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 下载文档
  1. 1、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2. 2、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3. 文档侵权举报QQ:3215808601
苏科版生物八年级下册复习要点 第22章 遗传信息的延续性 1、 遗传的概念、意义、物质基础 概念:生物的性状传给后代的现象,也就是下代与上代性状的相似性 意义:保持物种的基本稳定,使物种不断进化发展 主要遗传物质:DNA。DNA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遗传信息的中心)‎ 2、 基因与性状 基因的概念:有特定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相对性状: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基因与性状:一般地,控制性状的基因,在体细胞中成对存在,在生殖细胞中成单存在(这句话最重要)‎ 显性基因与隐性基因:分别控制显、隐性性状 ‎3、人的性别决定原理、方式 ‎ 常染色体 22对 人的体细胞中的染色体 类型:XY或XX ‎ ‎ 性染色体 ‎ 数量:1对 ‎ 男性:XY 产生两种精子 X 和 Y ‎ 性别决定方式:XY型 ‎ 女性:XX 产生一种卵细胞 X ‎4、生物的变异概念、类型 ‎ ‎ 概念:生物亲代与子代间以及子代个体间的性状总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这种现象称为 生物的变异 变异 可遗传变异:由遗传物质的变化引起,能遗传给后代的变异 ‎ 类型 不可遗传变异:仅仅由环境条件的不同而引起的变异 ‎ 有利变异、不利变异 转基因技术:把一种生物的某个基因转入到另一种生物的遗传物质中,培育出可以表现该基因所控制的性状的生物,使其发生可遗传变异。‎ ‎5、常见的遗传病:色盲、镰刀型贫血、白化病 ‎ 遗传病的预防:禁止近亲结婚、婚前检查、遗传咨询 第23章 生命进化的长河 ‎1、原始大气的成分:二氧化碳、甲烷、氮、氨、氢和水蒸气 ‎2、生命起源阶段:原始大气高温、紫外线、雷电→→→→→→→→有机小分子(原始大气中)→有机大分子(原始海洋中)→原始生命(原始海洋中)‎ ‎3、、米勒等人模拟原始地球大气成分,在一密闭的装置内通过火花放电合成氨基酸,请回答:‎ ‎(1)、米勒提出的问题是原始地球有没有可能产生生命?;‎ ‎(2)、米勒作出的假设是;原始地球有可能产生生命 ‎ ‎(3)、实验中火花放电的作用是;模拟原始地球的闪电 ‎(4)、向装置内输入的气体是;模拟原始大气的成分 ‎(5)、米勒在实验中收集的证据是;产生原先不存在的各种氨基酸等有机小分子 ‎(6)A内为模拟原始大气中发生闪电现象。‎ 加热 ‎(7)B、C的液体相当于原始海洋 ‎ (8)、米勒得出的结论是:在一定条件下,原始地球上的原始大气中各种成分是能够转变为有机小分子 ‎ 证据:化石—------直接证据 ‎4、生物进化 历程: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地。‎ 学说:自然选择学说(达尔文)‎ 越古老的地层里,成为化石的生物越简单、越低等;在越新近形成的地层里,成为化石的生物越复杂、越高等。‎ 古代哺乳类是由古代爬行类进化而来。‎ 自然选择学说:通过激烈的生存竞争,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叫做自然选择。‎ ‎5、人类的起源和进化阶段:森林古猿是人和类人猿的共同祖先。直立行走具有决定意义。‎ 第8单元 环境与健康 第23章 人类对疾病的抵御 ‎1、传染病 概念: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够在人与人之间或人与动物间传播的疾病。‎ 传播的三个基本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预防措施: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 病原体:细菌、病毒、真菌、原生动物 病毒:只能生活在活细胞中。形态:球形、杆形、蝌蚪形。结构:蛋白质外壳和里面一段遗传物质(核酸)。用电子显微镜才能看到。寄生生活,分成三类:植物病毒、动物病毒、细菌病毒(噬菌体)‎ 传染病特点:传染性和流行性 传染源:传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患该病的人或动物 传播途径:接触、饮水、食物、空气、生物 血吸虫的生活史:人体内—受精卵随粪便排入水中—发育成毛蚴—进入钉螺—发育成尾蚴—水中—人体内 ‎2、免疫 ‎(1)人体的三道免疫防线 ‎ ‎ 第一道免疫防线:组成:皮肤、呼吸道表面的纤毛、黏膜 ‎ 第二道免疫防线:组成:吞噬细胞、体液中的杀菌物质 ‎ 第三道免疫防线:组成: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 免疫器官:骨髓、胸腺、脾、淋巴结 免疫细胞:淋巴细胞 ‎ 非特异性免疫:生来就有,对多种病原体起防御作用(人体第一、第二道防线)‎ ‎(2)免疫的类型 特异性免疫:后天获得,通常只对某种特定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人体的第三道防线)‎ 抗原:病毒、细菌等异物,能引起人产生抗体。‎ 抗体:由抗原刺激产生的特殊蛋白质。特定的抗体只能对特定的抗原发生作用。能留存在人体内一段时间,有的很短,有的终生留存。‎ 免疫的意义;1、抵抗病原体的侵害;2、及时清除体内损伤或衰老细胞;3、发现并杀伤体内出现的异常细胞。‎ ‎3、计划免疫 疫苗:被杀死的或减毒的病原体。‎ 预防传染病最经济、方便、有效的措施是计划免疫。4月25日全国儿童预防接种日 ‎4、艾滋病:AIDS,病原体是艾滋病病毒(HIV)攻击和杀伤人体内的免疫细胞。传播途径:血液传播、性传播、母婴传播。控制艾滋病以预防为主,‎12月1日世界艾滋病日 第24章 健康的生活 ‎1、健康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 拥有健康的身体是人体健康的重要标志;拥有愉快的心情是中学生心理健康的核心。遇到困难和挫折时采取的方法:改变认识、转移注意、控制意志、合理宣泄等 ‎2、探究烟草浸出液对金鱼呼吸次数的影响:‎ 提出问题:烟草浸出液对金鱼呼吸次数有什么影响?‎ 做出假设:烟草浸出也能使金鱼呼吸次数减少 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烟草浸出液能使金鱼呼吸次数减少 为了说明吸烟有害健康这个事实,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以金鱼为实验对象,探究了烟草浸出液对金鱼呼吸频率的影响。请你也参与进来,共同完成实验并回答有关问题:.‎ ‎(1)小组同学提出的问题是:烟草浸出液对金鱼的呼吸频率 ‎(2)作出假设:烟草浸出液会影响金鱼的呼吸频率。‎ ‎(3)实验计划与材料:实验计划(略去);实验材料:清水若干mI。,烟草浸出液若干mL,‎‎500mI ‎ 烧杯5只,‎3cm左右小金鱼15条,计时用秒表1只等有关用品。‎ ‎(4)实验步骤 ①取容积为‎500mI的烧杯5只,分别编号为A、B、C、D、E。‎ ‎ ②向B、C、D、E四只烧杯中分别加入烟草浸出液‎100mI、200mL、300mL、400mL。‎ ‎ ③向A烧杯中加清水400mL,这时还应向B、C、D、E各烧杯中各加清水‎400mI。‎ ‎④在A、B、C、D、E 5只烧杯中,同时分别放进一条小金鱼;稍作停顿,待金鱼的游动稳定下来后,一个同学计时,其余5位同学分别计数每只金鱼在1分钟内的呼吸次数。‎ ‎⑤用其他金鱼再重复上述实验2次并计数,实验记录的结果如下表:‎ ‎(5)结果分析:①在本实验中,起对照作用的是 组。‎ ‎②将上述实验重复做三次的目的是 。‎ ‎③分析表中数据可看出:烟草浸出液确实能影响金鱼的呼吸频率,其具体影响是:‎ ‎ ‎ ‎3、青少年处在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应该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努力做到饮食营养均衡,合理安排作息时间,科学的锻炼身体,养成正确的坐立行走姿势,不吸烟、不喝酒。‎ ‎4、毒品的种类鸦片、海洛因、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 ‎ 毒品的危害:毁灭自己、祸害家庭、危害社会。‎ ‎5、拒绝毒品:‎6月26日国际禁毒日 ‎ 青少年吸毒的原因:上当受骗、好奇心驱使、寻求刺激 ‎6、现代生活与人类的健康三个方面:食品安全、家居环境、现代生活方式 家具环境污染:装修污染、空气污染、厨房油烟污染、吸烟污染、生活垃圾污染 体重指数=体重/身高2‎ ‎7、抢救伤者的最佳方法是拨打120急救电话 ‎8、学会紧急止血法:指压止血—静脉出血;止血带止血—动脉出血 恢复呼吸急救—人工呼吸;恢复心跳急救—胸外心脏挤压 ‎9、科学用药、安全用药 药品分类:处方药、非处方药(OTC)‎ ‎2、家庭药箱: 药品配备的原则:针对性、实用性、急救性。‎ ‎ 主要存放的物品:医用器具、外用药、内服药 第9单元 人类与环境的和谐发展 第26章 留在碧水蓝天 第1节 人口增长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1、人类面临的危机:人口过度增长、环境污染 地球的空间和资源是有限的,人口过度增长,会出现粮食短缺、交通拥挤、住房紧张、水资源匮乏等一系列问题。众多人口的生产和生活对环境带来污染和破坏越来越严重,由此引发饥荒、疾病和瘟疫、‎ 我国自然资源人均拥有量低于世界人均拥有量原因是人口众多。‎ 我国对人口增长的控制:实行计划生育基本国策。措施: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控制人口迁移。‎ 我国人口增长的变化:解放后快速增长,实行计划生育后增长减缓 ‎2、环境污染的类型:大气污染、水质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噪音污染、电磁波污染。最突出的是大气污染和水质污染 保护环境:6月5日世界环境日。作为中学生环保做到:不乱丢垃圾、节约纸张、节约水电 全球主要环境污染问题:全球气候变暖、水资源短缺、臭氧层破坏、酸雨、土地荒漠化 第2节 保护生物多样性 ‎1、生物多样性包括: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 地球生物500多万种,已知200多万种 ‎2、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危机:入侵物种打乱食物链、伐林垦荒导致栖息地丧失 ‎3、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依法保护生物多样性、建立自然保护区(就地保护)、采取迁地保护的措施、用人工养殖、栽培和人工繁殖的方法抢救濒危物种 其中最佳的方法是建立自然保护区: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长白山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青海湖鸟岛自然保护区—鸟类、盐城丹顶鹤自然保护区—丹顶鹤 第3节 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自然资源的分类:取之不尽的;可以更新的;不可更新的 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要做到:节约资源,合理开发,重视再生,防止污染损害生物资源(探寻清洁能源、生活垃圾分类回收、杜绝污染物的随意排放)‎ 第4节 建设生态家园 建设生态家园主要做到:发展生态农业、建设生态城市。‎ 生态农业既可以充分利用空间,充分利用太阳光能和土壤资源,又可以促进生态系统内能量和物质的运转利用,提高废弃物的再循环率。提高废弃物的再循环率是区别于普通的农业生态系统的主要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