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89 MB
  • 2021-05-21 发布

高考地理备考艺体生百日突围专题11农业

  • 51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 下载文档
  1. 1、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2. 2、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3. 文档侵权举报QQ:3215808601
2017 年高考地理备考艺体生百日突围 专题 11 农业 【课标解读细化】 1.了解农业区位的含义和主要的区位因素 2.利用材料分析自然条件对农业区位因素的影响 3.理解社会经济因素及其变化对农业区位的影响 4.了解农业地域的形成和条件 5.举例说明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特点及其形成条件 6.结合实例说明农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思维发散训练】 1.亚洲季风水田农业水利工程量大的原因是什么? 2.为什么说在亚洲种植水稻可以缓解这里人口对土地的压力? 3.为什么商品谷物农业多分布在南北美洲和澳大利亚等地? 4.大牧场放牧业与商品谷物农业在生产条件和地域分布上存在哪些相同之处? 5.美国五大湖地区发展乳畜业的自然条件是什么? 6.大牧场放牧业与乳畜业的主要产品都是一样的。 7.我国季风水田农业生产有哪些有利和不利的区位因素? 8.亚洲季风水田农业分布最广的是哪一个国家?主要原因是什么? 9.日本季风水田农业与亚洲其他国家相比有哪些显著特点? 10.影响下列农业生产活动的主要自然条件。 (1)古巴大规模种植甘蔗。(2)吐鲁番盆地生长长绒棉和葡萄。 11.我国某山区某年柑橘普遍大丰收,而有的地方却出现了橘熟无人摘,甚至出现橘树被毁的现象。 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12.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是一成不变的吗? 13.我国农耕区的家畜、家禽饲养是一般意义上的混合农业吗? 14.小范围进行农业布局,应考虑哪些因素? 【参考答案】 1.季风区水旱灾害频繁,对水稻生产威胁很大;灌溉是农业生产的基础。 2.水稻的单位面积产量很高,亚洲的主要水稻种植区是世界人口最稠密的地区,人均耕地少,因而,种植 水稻可以缓解该地区人口对土地的压力和对粮食的需求。 3.商品谷物农业的生产和分布,需要具备大面积可供开发的土地以及地广人稀的区位条件。美澳等地区在 欧洲殖民者到来之前,土地的开发程度较低或尚未开发,为殖民者大规模开发利用、发展商品谷物农业 提供了可能。 4.二者都是进行大规模商品生产的农业地域类型,都需要有大面积可供开发的土地,地广人稀,交通便利。 5.气候冷湿,不利于农作物的生长,但有利于多汁牧草的生长。 6.错误。大牧场放牧业的主要产品是牛肉、羊毛,乳畜业的主要产品是牛奶及其制品等。 7.(1)有利因素:①自然因素:热量充足,雨热同期,三角洲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河网密布,水源充足。 ②社会经济因素:交通便利,市场广阔,工业比较发达,科技发达,国家政策扶持。 (2)不利因素:人多地少,受台风、暴雨造成的洪涝灾害影响大,伏旱、酸雨危害严重。 8.印度。耕地面积广,气候适宜。 9.机械化、科技水平较高,单产高。 10.(1)热量。(2)水源。 11.市场需求决定农产品的销量和橘农积极性。 12.不是。自然因素比较稳定,社会经济因素发展变化快。 13.不是。我国农耕区饲养家畜、家禽只是作为副业,且绝大多数规模很小,因而我国农耕区的家畜、家禽 饲养不能算作混合农业,属于谷物家畜农业。 14.农业类型单位产值——从单位产值看,由高到低的顺序一般是:花卉>乳牛>塘鱼>果园>蔬菜>粮棉。 地价——距城镇越近,地价越高,农业生产成本越高,故城镇周围宜布局单位产值高的农业类型,如 花卉业、乳牛业、禽蛋业、蔬菜业等。 需水量——如需水量大的花卉等应靠近河流、湖泊等水资源丰富的地区。 交通运输——如鲜花需要保鲜,鲜奶容易变质,乳牛、花卉等的生产应布局在靠近城镇和交通便利的 地方。 【自主梳理归纳】 一、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1.农业区位的含义 (1)农业生产所选定的 。 (2)农业与 各因素的相互联系。 【答案】地理位置 地理环境 2.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 (1)区位选择的实质:对农业土地的 。 (2)主要区位因素 ①自然因素:包括 、 、土壤、水源等。 ②社会经济因素:包括 、劳动力、 、政策、机械等。 【答案】合理利用 气候 地形 市场 交通运输 【注意提示】1.图解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 二、农业地域的形成 1.形成 (1) 的不同地域分布。 (2)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的 。 2.实质: 发展农业、合理利用农业土地的结果。 【答案】动植物 地域差异 因地制宜 【注意提示】农业地域的形成过程及其影响因素 三、季风水田农业 1.概况 (1)分布:主要在 。 (2)农业:以 为主。 (3)作物:以 为主。 2.季风水田区水稻种植业的特点 (1)小农经营。 (2)单位面积产量高,但 低。 (3) 比较低。 (4)水利工程量大。 【答案】亚洲季风区 种植业 水稻 商品率 机械化和科技水平 【注意提示】口诀法记忆季风区水稻种植业的特点 “一大一小一高三低”:即水利工程量大、小农经营、单位面积产量高、商品率低、机械化水平低、 科技水平低。 四、商品谷物农业 1.分布 中国 世界其他国家 主要农作物 、小麦 分布 地区 美国、 、阿根廷、 、 俄罗斯、乌克兰等国 经营方式 一般是 的 一般是 经营 2.区位条件 (1)自然条件:①地势平坦开阔,②土壤 ,③气候温和,④降水 。 (2)社会经济条件:①交通运输 ,② 广阔,③地广人稀,④ 水平高,⑤农 业科学技术 。 【答案】玉米 西北、东北 加拿大 澳大利亚 国营 家庭 肥沃 丰富 便利 市场 机械化 先进 【注意提示】 1.美国和澳大利亚的小麦生产是冬小麦还是春小麦? 美国的中部大平原的商品谷物生产中小麦区有两个,其中北部的为春小麦,南部的为冬小麦。澳大利 亚的混合农业生产中,小麦为冬小麦。 2.美国的商品谷物农业与我国东北商品粮基地比较与借鉴。 (1)了解我国东北商品粮基地与美国的商品谷物农业的区位共同之处:地形、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相似。 (2)美国的商品谷物农业的特殊区位条件分析:高度发达的工业基础、先进的农业科技、农工商一体化(即 经营专业化)等。(3)我国东北商品粮基地的区位优势分析:大面积垦荒地、肥沃的黑土等。(4)借鉴之处: 大规模经营在国际市场中有竞争力;先进的科技和一流的服务体系;加强农业一体化经营,延长生产链, 提高综合效益;扩大生产规模;发展先进的科技和一流的科技服务体系,加大农业一体化经营;延长生产 链,提高经济效益。 五、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农业地域类型 主要分布地区 区位条件 主要特点 大牧场放牧业 、澳大利亚、 新西兰、 、 南非等国 大面积的 气候区,植被稀疏,不适宜 经营 ,只能用 生产规模大, 程度高 于放牧牲畜 乳畜业 周围地 区、 、中 欧,以及澳大利亚、新 西兰等地 城市发展, 需求 量大 面向城市市场 的 、集约化 畜牧业地域类型 【答案】美国 阿根廷 干旱、半干旱 种植业 专业化 北美洲五大湖 西欧 市场 商品化 【注意提示】针对我国畜牧业落后而粗放的经营方式,可以借鉴阿根廷的经验。例如,划区轮牧,种植饲 料;保护草原,防止草场退化;加大科技投入,培育优良畜种,加强对牲畜病害的研究;开辟水源,保证 人畜饮水和牧草生长用水等措施。 【剖析高考真题】 (2016•海南卷)图 1 所示区域中,秋明、汉特-曼西斯克等城市的蔬菜供应主要依靠进口,波动较大。 2014 年起,这些城市郊区以及周边地区采用荷兰等国的技术,修建了大型温室蔬菜培植基地。生产的蔬菜 可满足当地约 20%的需求。据此完成 4~6 题。 4.该地区蔬菜种植的限制性自然因素是 A. 热量 B. 水分 C. 光照 D.土壤 5.该地区利用温室培植蔬菜的优势条件是 A.劳动力成本低 B.生产技术先进 C.种植历史悠久 D.能源供应充足 6.该地区扶持温室蔬菜培植基地建设的直接目的是 A.减少蔬菜对外依赖 B.增加农业经济收入 C.改善当地种植结构 D.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答案】4.A 5.D 6.A 【解析】 试题分析: 6.从材料提取信息“蔬菜供应主要依靠进口”和该地区引进的温室培植“生产的蔬菜可满足当地约 20%的需 求”,说明政策扶持最直接的目的是让蔬菜尽可能满足当地需求,减少对外依赖。故选 A。 考点:区域农业生产的条件。 【名师点睛】该题以俄罗斯秋明、汉特-曼西斯克等城市修建了大型温室蔬菜培植基地为材料背景,要求学 生分析该地区蔬菜种植的限制性自然因素、温室培植蔬菜的优势条件和扶持温室蔬菜培植基地建设的直接目 的。解题关键是准确获取有用的地理信息。第 4题,根据图中经纬度,确定纬度高,热量不足;第 5 题,根 据图例信息,该地区石油、天燃气等能源充足,能源供应充足是该地区利用温室培植蔬菜的优势条件;第 6 题,根据“秋明、汉特-曼西斯克等城市的蔬菜供应主要依靠进口,波动较大”,可以推出该地区扶持温室蔬 菜培植基地建设的直接目的减少蔬菜对外依赖。 (2016•北京卷)读图 6,回答第 9-10 题。 图 6 9.芬兰 A.盛行西风,终年温和多雨 B.山区水土流失严重,城镇数量少 C.人口稀疏区大牧场放牧业为主 D.森林资源丰富,木材加工业发达 10. 燕麦种植北界呈图示走向,主要是由于该国 A.东部地区的河湖密布,灌溉条件好 B.西部受暖流、地形影响,气温偏高 C.东南部土层较深厚,耕作技术高 D.西北部多晴朗天气,日照时间长 【答案】9.D 10.B 【解析】 试题分析: 考点:区域地理环境特征判断,农业区位条件分析 【名师点睛】从图中提取芬兰的经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城镇分布、河湖分布、丘陵分布及燕麦种植北界 走向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来推断其气候特点及经济发展特点。 (2016•江苏卷)图11、图12 为我国南方某山区立体农业系统示意图。读图回答23-24 题。 23. 关于该山区立体农业系统叙述正确的是 A. 山上河谷养种鱼,便于捕捞 B. 村寨秧田育鱼苗,便于管理 C. 山腰梯田种水稻,适宜机械化耕种 D. 稻田蓄水养成鱼,可以获得更多饵料 24. 该农业生产系统的特点是 A. 商品率高,受市场影响显著 B. 专业化程度高,利于安排农事活动 C. 注重资源循环利用,降低生产成本 D. 减少农药使用,农产品绿色无污染 【答案】23.BD 24.CD 【解析】 试题分析: 考点:生态农业和立体农业 (2016•新课标Ⅱ卷)庄园经济是一种实现农业资源聚集化、生产规模化、经营多元化、管理企业化、 建设生态化的经营组织模式。某县生产的优质铁观音茶获得“中国地理标志”认证。该县茶企业通过整合 特色山水,建设集茶种植、茶叶加工储存、旅游和文化为一体的现代茶庄园。据此完成 1-2 题。 1.发展庄园经济的前提条件是当地拥有 A. 丰富廉价的劳动力 B. 知名品牌的农产品 C. 发达便捷的交通网 D. 高精尖的技术水平 2.与传统的茶园相比,现代茶庄园的突出优势是 A. 品牌更多,环境更优 B. 市场更广,产品价格更低 C. 产品更多,效益更高 D. 投入更少,生产成本更低 【答案】1.B 2.C 【解析】 试题分析: 2. 结合材料和问题,对比传统的茶园相比,现代茶庄园突出优势是品牌一个(优质铁观音茶获得“中国地 理标志”认证),产品更多,效益更高,产品价格更高,投入多,生产成本高。传统的茶园的产品主要以茶 叶为主,现代茶庄园以茶为中心,延长了茶的加工、储藏、销售等各环节,增加了产品种类,同时还结合 当地的自然环境和茶文化发展旅游业,增加了农业的经济效益。 考点:本组题考查“庄园经济“的发展条件和优势。现代农业的发展变化。 【名师点睛】本组题以“庄园经济”为背景材料,考查现代农业向工业化经营模式转变的条件及优势影响, 同时考查学生获取材料信息的能力和知识迁移应用能力。解决第一小题要注意材料中的关键词“农业资源” 及“优质铁观音茶获得“中国地理标志”认证”建设的现代茶庄园,说明庄园的建设首先要有市场认可的 优势特色农业资源,在此基础之上才可以进一步扩大规模,增加产业链,发展文化、旅游和其他产业,形 成现代茶园。第 2小题从材料的“庄园经济实现农业资源聚集化、生产规模化、经营多元化、管理企业化、 建设生态化”“ 集茶种植、茶叶加工储存、旅游和文化为一体”等关键词语中都可以分析出产品种类增多, 产业经营多元化,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都大提高。无论第一小题还是第二小题,结合材料,分析材料,从 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是最简单有效地解题方法。 (2016•上海卷)(十九)意大利是欧盟的重要国家,了解该国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环境,有助于更好地发展 与欧盟的友好合作关系。读图表资料,回答问题。(16 分) 表 1、2 2010 年意大利农业劳动力年龄结构和农户生产规模结构 年龄段 比重(%) 生产规模(公顷) 比重(%) 小于 35 岁 5.1 小于 2 50.9 35-54 岁 33.5 2-10 岁 33.6 55 岁以上 61.4 大于 10 15.5 表 3 2013 年意大利主要出口货物构成(%) 农业 原材料 葡萄酒、 橄榄油 燃料 矿物和 金属 工业 制成品 其他 0.7 8.2 4.3 2.0 82.4 2.4 表 4 2013 年意大利主要第三产业出口服务收入(亿美元) 旅游 通讯、计算机 和信息服务 保险 金融 服务 版税和许 可证费用 个人、文化 和休闲服务 政府服务 及其他 456.2 86.3 22.1 56.0 35.9 1.7 11.6 43.概况意大利地形和气候类型的分布状况。(4分) 44.从气候、灌溉水源的角度,分析意大利粮食作物种植的自然条件(4 分) 45.据表 1、表 2 资料,归纳意大利农业生产进一步发展所面临的问题。(4分) 46.分析意大利出口贸易的主要特征。(4分) 【答案】 43、地形分布:意大利北部为阿尔卑斯山脉,山脉南侧为平原;意大利半岛主体以山脉和丘陵为主。 气候类型分布:北部阿尔卑斯山脉主要为高山气候,其他地区为地中海气候。 44、气候条件:意大利以种植粮食作物为主的北部平原,地处地中海气候区,雨热不同季,夏季热量充足, 而水分不足,需要人工灌溉。 灌溉水源:流经平原的河流主要支流多发源于其北面的阿尔卑斯山脉,夏季阿尔卑斯山脉的冰雪融水,通 过河流系统给平原的农业带来了充沛的灌溉水源。 45、问题 1:农业劳动力人口老化严重。 问题 2 农户以土地面积很小的农场为主,难以开展大规模农业机械化生产。 46、货物出口特征:以工业制成品占绝对优势,其次为葡萄酒、橄榄油。 服务出口特征:以旅游业占绝对优势。 【解析】 试题分析: 考点:考查地形和气候类型。 44.分析粮食种植的自然条件包括有利和不利的两方面。 气候条件:意大利以种植粮食作物为主的北部波河平原,地处地中海气候区,雨热不同季,夏季高温少雨, 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热量充足,而降水少、水分不足,且是农作物生长重要时期,需要人工灌溉。 灌溉水源:流经平原的河流主要支流多发源于其北面的阿尔卑斯山脉,夏季阿尔卑斯山脉的冰雪融水,通 过河流系统给平原的农业带来了充沛的灌溉水源。 考点:考查农业区位分析。 45.由表格资料可以看出:意大利农业生产存在问题 1:农业劳动力人口老化严重,中老年人口占比重大。 问题 2 农户以土地面积很小的农场为主,农场规模小,难以开展大规模农业机械化生产。 考点:考查农业发展问题。 46.货物出口特征直观读资料即可:以工业制成品占绝对优势,其次为葡萄酒、橄榄油。服务出口特征:以 旅游业占绝对优势。 考点:考查资料提取能力。 【名师点晴】这道题考查世界地理区域地理环境特征。 地形类型和气候类型的分布,还要说明有哪些地形类型、气候类型及其分布在哪。 分析粮食种植的自然条件包括有利和不利的两方面。题目从气候、灌溉水源的角度,很容易分析;意 大利是地中海气候,雨热不同期,不利于种植业,必需解决灌溉水源的问题。容易答不全是河流的水来源 于高山的冰雪融水,夏季补给补充的雨水不足的问题。 意大利农业生产存在问题,结合题中资料回答,也不是难题。 分析意大利出口贸易的主要特征,要分开表述货物出口和服务出口两个方面。 (2016•新课标Ⅰ卷)36.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4 分) 茉莉喜高温,抗寒性差,25℃ 以上才能孕育花蕾,32—37℃ 是花蕾成熟开放的最适温度。喜光。根 系发达。生长旺季要求水分充足,但土壤过湿不利于其根系发育。开花季节,于天黑之前采成熟花蕾,花 蕾开放吐香时间从 20 时左右至次日 10 时左右,是将茶叶染上花香、制作茉莉花茶的最佳时间。 广西横县种植茉莉花历史悠久。改革开放后,茉莉花茶市场需求旺,横县开始扩大茉莉种植规模。1983 年,在广西首次举办的茉莉花茶评比中,横县茉莉花茶一举夺魁。至 20 世纪 90 年代,我国茉莉花茶生产 重心开始从东南沿海地区向横县转移。2000 年,横县获“中国茉莉之乡”的称号。目前,横县的茉莉鲜花 和茉莉花茶产量占全国总产量 80%以上,占世界总产量 60%以上。图 5示意横县在广西的位置和范围。 (1)与江苏、浙江相比,说明横县有利于茉莉生长的气候条件。(6 分) (2)横县地形以河流冲积平原为主,茉莉主要种植在平原地势较高的旱地上。试解释冲积平原地势较高的 旱地有利于茉莉种植的原因。(8分) 【答案】 (1)横县位于北回归线以南,高温期较长;高温期湿度较高(降水较多)。(而江浙一带或梅雨期过湿。或 伏旱期过旱且时有超过 37℃的高温);冬季受寒潮影响较小,气温较高。 (2)(冲积平原地势较高的旱地)平坦便于种植;排水良好,土壤不会过湿;离河较近,便于灌溉,且不 易受洪水侵袭;土层深厚且疏松,利于茉莉根系发育;冲积平原土壤肥沃。 【解析】 试题分析: 考点:工业区位条件 【名师点睛】该题以我国广西横县地理位置和茉莉花种植为背景材料,从地域认知到人类活动,设问 细致灵活,注重考查学生地理思维过程与探究问题的能力。(1)依据文字材料中有关茉莉的生长习性,对 比横县与苏浙地区气温和降水特点可得出答案。(2)设问精细,答题时需抓住河流冲积平原的土层厚,距 河近便于灌溉等特点,还要明确地势较高的优势。 (2015•新课标 II 卷)桑基、蔗基、菜基鱼塘是珠江三角洲地区传统的农业景观和被联合国推介的典 型生态循环农业模式。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传统的基塘农业用地大部分变为 建设用地,保留下来的基塘也变为以花基、菜基为主。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该地基塘转变为建设用地对局地气候的影响是( ) A、大气湿度增高 B、大气降水增多 C、近地面风速增大 D、气温变率增大 2、农民用花基、菜基鱼塘取代桑基、蔗基的直接目的是( ) A、提高土壤质量 B、节省劳动力 C、促进生态循环 D、提高经济收入 3、桑基、蔗基鱼塘被保留的很少,反映了该生态循环农业模式( ) A、与当地产业发展方向不一致 B、不具有在其他地区推广的价值 C、与现代农业发展要求不相符 D、不适应当地水热条件的变化 【答案】1.D 2.D 3.A 【解析】 试题分析: 3.改革开放以来,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发展,产业结构发生重大变化,由原来以农业为主的经 济结构转变为以工业为主的经济结构,传统的基墉农业与当地今后产业发展方向不一致,导致大部分变为 建设用地,故答案选 A。 考点:本题组主要考查区域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具体考查湿地减少对地理环境 的影响,产业结构变化 和农业地域类型。 【名师点晴】本题组以珠江三角洲改革开放以来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引起的地理环境变化为背景,分析判 断湿地减少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产业结构调整的原因及其带来的变化。第一小题抓住“基塘转变为建设用 地”即湿地减少,地面建筑物增加,选对不难;第二小题注意区别“花基、菜基”和“桑基、蔗基”的差 异,“花基、菜基”主要面向城市市场,经济效益高,需要的劳动力多;第三小题分析时注意结合材料,“传 统的基塘农业用地大部分变为建设用地”指出了转变的主要原因即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产业发展方向的 变化。 (2015•福建卷)图 1 示意我国某地循环农业生产模式。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该地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 A.季风水田农业 B.乳畜业 C.大牧场放牧业 D.混合农业 2.该生产模式的农产品深受消费者青睐是因为( ) A.价格低廉 B.减耗保鲜 C.绿色优质 D.品种丰富。 【答案】1.D 2.C 【解析】 试题分析: 考点:农业生产地域类型、可持续发展。 【名师点睛】混合农业是一种在同一农场中将两种或两种以上农业生产类型有机结合在一起的农业生产地 域类型,且每一种农业生产类型的规模相当。所以判断是否属于混合农业,一是看该地农业生产类型的多 少,二是看每一种农业生产类型是否达到一定规模。生态农业的生产以资源的永续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为 重要前提,根据生物与环境相协调适应、物种优化组合、能量物质高效率运转、输入输出平衡等原理。通 过食物链网络化、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充分发挥资源潜力和物种多样性优势,建立良性物质循环体系,促 进农业持续稳定地发展。在整个生产过程中,减少化肥、农药的投入,使农产品绿色无污染。 (2015•安徽卷)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略图,完成下列问题。 29、下列选项中,符合乙地农业地域类型特点的是( ) A、机械化水平高 B、水利工程量大 C、经营方式粗放 D、粮食单位面积总产量低 【答案】29.B 【解析】 考点:考查亚洲水稻种植业特点。 【名师点睛】该题以世界某部分区域图为材料,考查学生的空间定位、知识迁移和综合分析能力。首先需 要确定是东南亚地区,可以根据经纬网或者泰国湾来判断出东南亚,然后再判断该区域的气候类型,该问 难度不大,只要判断出乙地农业地域类型是水稻种植业,结合书上的结论就很快得出答案。所以,总体上, 该题组难度不大,学生对属于基本知识、基本原理掌握好就行。 (2015•重庆卷)下图是某地区农业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以下问题。 6.区域中果树、蔬菜布局的主要区位优势是( ) A.地形平坦 B.气候适宜 C.临近市场 D.资金雄厚 7.与澳大利亚墨累达令盆地农业地域类型类似的区域是图中的( ) A.① B.② C.③ D.④ 8.图中湖泊对①区域农作物生长的有利影响最可能是( ) A.夏季降水增多 B.夏季气温降低 C.冬季降水增多 D.冬季气温增高 9.④区域大规模农业生产活动对当地原始自然环境的影响主要是( ) A.温室气体减少 B.森林覆盖率减小 C.入湖泥沙量减低 D.草原生产量减低 【答案】6.C 7.B 8.A 9.B 【解析】 9.④区域位于北美洲东北部地区,该地区大规模农业生产活动破坏植被,造成森林覆盖率减小;吸收温室 气体能力降低,大气中温室气体含量增加;水土流失加剧,河流含沙量增大,入湖泥沙量增加。 考点:本组题目主要是农业问题,包括农业区位条件分析、农业地域类型、湖泊对区域农作物的影响、农业 发展对区域自然环境的影响等。 【名师点睛】该组题目以区域农业分布图为切入点,重点考查农业区位因素这一主干知识,内容涵盖农业 区位优势、农业地域类型、农业生产活动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等。通过区域农业分布图所展示的信息, 将考查重点放在区位问题的分析能力、区域发展条件的比较分析能力等方面,并要求学生通过区域自然环 境特征的分析,对区域农业发展过程中可能对自然环境产生的影响做出推测判断。 (2015•北京卷)40.(24 分)丝绸之路东起中国西安,西至埃及亚历山大。 陆上丝绸之路是东西方交往的重要通道,分为东西两段,东段主要在今中国境内,其正式开通源自张 骞通西域,汉与西域的交往主要通过河西走廊;南北朝时期,由于河西走廊被割据政权占领,南朝与西域 的交往主要通过今青海境内的青海道;唐朝统一后,河西走廊又恢复了在丝绸之路中的主导地位;11 世纪 西夏崛起,青海道和河西走廊被切断,北宋只能向北渡过黄河,再由河套地区向西进入西域。从元朝起, 河西走廊成为中西方交往的稳定通道。 (2)在上图的甲、乙两地中任选其一,说明主要农作物及其分布,并阐述农业发展的自然地理条件。(12 分) 【答案】(2)甲地:盛产棉花、水稻、小麦等;农业集中分布在地中海沿岸,尼罗河沿岸及三角洲,土壤 肥沃,灌溉水源充足;主要为热带沙漠气候,日照充足,热量丰富,温差大。 乙地:盛产棉花、水稻、小麦等;农业集中分布在盆地边缘的绿洲,土壤肥沃,灌溉水源充足,主要为温 带大陆性气候,日照充足,热量丰富,温差大。 【名师点睛】影响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主要包括气候、地形、水源和土壤。优势自然因素,主要从以下几 方面分析:气候因素主要从光、热、水等气候要素去分析,光照强,热量充足,且雨热同期利于农作物生 长;地形从地势起伏大小去分析,地形平坦利于种植业发展;水源从地表水去分析,临近河湖,可以提供 充足灌溉水源;土壤从肥力高低及土层厚薄去分析。 (2014·上海卷)(五)根据我国北方半湿润区某小流域不同时期土地利用类型变化率图,回答问题。 12. 1998 年之后该流域土地利用类型转化主要表现为 A.由耕地、草地向林地转化 B.由耕地、草地向水域转化 C.由耕地、草地向城乡用地转化 D.由城乡用地向耕地、草地转化 13. 据图可以推断,从 1976 年到 2010 年该流域生态环境 A. 前期改善明显,后期改善缓慢 B. 得到持续明显改善 C. 前期改善缓慢,后期改善明显 D. 改善效果不甚明显 【答案】12、A 13、C 考点:土地利用类型、森林环境作用 (2014·重庆卷)素有“欧洲粮仓”之称的乌克兰在 1992-2007 年期间耕地总量减少 2.78%,但人均耕 地增加 8.32%。据此完成 3-4 题。 3.1992-2007 年乌克兰耕地的变化标明这一时期该国 A.人口数量减少 B.城市化率提高 C.土壤质量下降 D.粮食单产提高 4.1992-2007 年乌克兰人均耕地增加最可能引起该国 A.人均粮食产量增加 B.农业生产投入增加 C.粮食进口总量增加 D.亩均农业产值增加 【答案】3.A 4.A 【解析】 试题分析: 3.乌克兰在 1992-2007 年期间耕地总量减少 2.78%,但人均耕地增加 8.32%,则说明该国人口总数在下降, 且超过耕地面积的下降速度,与城市化率没有必然联系,土壤质量是否下降也不能确定,粮食单产提高与 耕地变化无关。 4.1992-2007 年乌克兰人均耕地增加,而单位面积的粮食产量在上升,明显会引起人均粮食产量增加,粮食 就不需要进口,乌克兰是粮食出口国,亩均农业产值是否增加处决于粮食价格,与人均耕地增加没有联系, 乌克兰耕地总量减少,农业生产投入不会增加。 考点:该题考查土地利用变化原因及其影响。 (2014·大纲卷)图 3 中甲地所在的国家,农业以畜牧业为主,财政收入主要来源于货物过境和港口 服务业。据此完成 9~11 题。 9.该农业生产紧缺的自然资源是 A.土地资源 B.水资源 C.生物资源 D.太阳能资源 10.在甲地形成城市的主导区位因素是 A.地形 B.气候 C.公路交通枢纽 D.港口 11.该城市发展成为该国首都的优势条件是 A.位置适中 B.资源丰富 C.气候宜人 D.经济中心 【答案】9.B 10.D 11.D 【解析】 试题分析: 11. 该城市位于沿海,并不适中;题中没有信息反映该城市资源丰富,而且该国经济的发展也不是建立在 资源开发的基础上;该国与该城市气候相同的地方很多;据材料分析,该国财政收入主要来源于货物过境 和港口服务业,而该城市又是主要港口,其经济应该很活跃,是该国经济中心,经济繁荣应该是其成为首 都的优势条件。故选 D。 考点:本题考查农业、城市区位。 (2014·江苏卷)《桃花源记》中描述:“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林尽水源,便得一 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 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据此回答 1-2 题。 1.“桃花源”的地形最可能是 A.山间峡谷 B.山前平原 C.山间盆地 D.平缓高原 2.“桃花源”环境与下列因素紧密相关的是 A.地理位置 B.灌溉系统 C.农业科技 D.水力资源 【答案】1.C 2.A 【解析】 试题分析: 考点:本题考查地形地貌、农业区位因素。 (2014·新课标 II 卷)图 4示意某岛的地理位置,读图 4,完成 10-11 题。 10.图示岛屿西南部降水丰沛,主要是因为( ) ①盛行西风 ②地形抬升 ③暖流增湿 ④反气旋控制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1.下列农业生产类型中,最适宜在图示岛屿发展的是( ) A.水田农业 B.迁移农业 C.种植园农业 D.乳畜业 【答案】10、A 11、D 【解析】 试题分析: 考点:气候、农业生产。 (2014·广东卷)9.图 4 为根据统计资料计算出的我国 1980-2010 年水稻产量重心移动方向图。若下 列地区的水稻产量均有增加,则对图示水稻产量重心移动趋势贡献最大的地区是 A、西南地区 B东北地区 C、华南地区 D、西北地区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图中显示,我国 1980-2010 年水稻产量重心向我国东北移动,所以对图示水稻产量重心移动趋势贡献最大 的地区是东北地区。 考点:该题考查我国农业地域类型。 (2014·天津卷)结合图文材料,回答第 1-2 题。 图 1 北京西山地形剖面示意图 1、在图 1中所示甲乙丙丁四地,年降水量由多到少的正确排序是 A、甲乙丙丁 B、乙甲丙丁 C、丙丁乙甲 D、丁丙乙甲 板栗属于喜光、喜暖的落叶阔叶树种,是北京西山地区重要的经济林木。 2、在甲乙丙丁四地中,最适宜大面积栽培板栗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答案】1、A 2、A 【解析】 试题分析: 考点:气候、农业生产。 (2013 上海卷)(十二)低山丘陵区综合开发是我国南方农业发展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25.浙江北部低山丘陵区农民常在山坡开垦小块的水稻梯田,这是为了 ①扩大耕种面积 ②增加农作物熟制 ③防止水土流失 ④提高土壤肥力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③④ 26.浙江北部低山丘陵区常见自下而上分布的农田、茶园、竹林所形成的立体农业景观。发展立体农业的益 处是 ①减轻低温寒潮影响 ②保护农业生态环境 ③优化农业种植结构 ④缓解农业劳力不足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答案】25.B 26.D 【解析】 25.浙江北部低山丘陵区农民常在山坡开垦小块的水稻梯田,这是为了扩大耕种面积和防止水土流失,梯田 建设不会改变农作物熟制和提高土壤的肥力。 26. 浙江北部低山丘陵区常见自下而上分布的农田、茶园、竹林所形成的立体农业,是因地制宜,是有利 于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和优化农业种植结,但与减轻低温寒潮影响和缓解农业劳力不足没有关系。 【考点定位】该题组考查江南立体农业。 (2013 上海卷)(四)黄土高原上的陕西洛川苹果香甜可口,深受消费者喜爱。 7.洛川苹果种植的自然条件优势是 ①黄土梁、黄土峁密布 ②日照较充足,昼夜温差大 ③降水集中在冬春两季 ④黄土通透性强,水肥供 需协调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8.洛川商家在上海开设果行零售苹果,其利用的上海区位优势主要是 A.消费市场巨大 B.集聚效应显著 C.劳动力素质高 D.运输条件便捷 【答案】7.B 8.A 【考点定位】该题组考查农业的区位条件。 (2013 新课标 I)哥伦比亚已经成为世界重要的鲜切花生产国。读图 1,完成 1-3 题。 1.每年的情人节(2 月 14 日),在美国销售的鲜切玫瑰花多来自哥伦比亚。与美国相比,在此期间,哥伦比 亚生产鲜切玫瑰花的优势自然条件是( ) A.地形较平 B.降水较丰沛 C.气温较高 D.土壤较肥沃 2.哥伦比亚向美国运送鲜切玫瑰花宜采用( ) A.公路运输 B.铁路运输 C.航空运输 D.海洋运输 3.目前,墨西哥已成为哥伦比亚在美国鲜切花市场的竞争对手,与哥伦比亚相比,墨西哥开拓美国鲜切花 市场的优势在于( ) A.运费低 B.热量足 C.技术高 D.品种全 【答案】1.C 2.C 3.A 【解析】 3. 与哥伦比亚相比,墨西哥纬度较高,都以高原山地为主,故热量不足,排除B。从题干信息“哥伦比亚 已经成为世界重要的鲜切花生产国”,可以推断出哥伦比亚在鲜切花生产技术和品种方面占优势,故排除C、 D。从图中可以看出,墨西哥与美国接壤,距离近便,有利于降低运费,故选A。 【考点定位】该题组以区域图为载体,考查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和交通运输方式。 (2013 海南卷)花椒,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多刺,喜光,耐寒,耐旱,果实需人工采摘,可用作调料、 药材。武都(位置见图 2)素有“千年椒乡”之称,古书有“蜀椒出武都”的记载。据此完成 4-5 题。 4.与四川盆地相比,武都生产花椒的气候条件优越的主要原因有( ) ①纬度较高 ②海拔较高 ③位于夏季风迎风坡 ④年温差较小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5.目前,武都花椒生产成本不断攀升的主要原因是( ) A.交通不便 B.人力成本上升 C.土质退化 D.种植面积扩大 【答案】4.A 5.B 【解析】 4.本题考查农业区位。根据题干中的提示,花椒的生长习性为:喜光,耐寒,耐旱。四川盆地为盆地地形, 云量多,太阳辐射弱,光照时间短;而武都所处纬度较高,海拔较高,所以气温较低,光照较强,位于夏 季风迎风坡为增加降水量,不符合花椒的习性,所以选 A 项。 5.根据题干信息提示,花椒的果实需人工采摘,所以需要投入大量的劳动力。随着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提 高,劳动力的成本上升,花椒的生产成本上升,所以选 B 项。 【考点定位】该题组考查农业的区位因素。 (2013 江苏卷)2003 年我国开始实施鼓励农民种粮的惠农政策,引起了耕地面积与粮食产量变化的分 异。图 8 是 1999-2011 年我国耕地面积与粮食产量变化图。读图回答 15-16 题。 图 8 15.1999-2011 年间我国耕地面积和粮食产量变化的特点是 A.耕地面积加速下降 B.粮食产量持续上升 C.2003 年以前粮食产量与耕地面积同步下降 D.2003 年以后耕地面积下降速度趋缓,粮食产量持续上升 16.2003 年以后影响我国粮食产量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A.耕地面积减少趋缓 B.转基因技术广泛使用 C.农民种粮积极性提高 D.农业生态显著改善 【答案】15.D 16.C 【解析】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农业的区位因素。 (2013 北京卷)玉米是世界重要的农产品之一,图 2 示意中国、印度、南非和巴西四国的部分地区玉 米种植、收获生产活动的时段。读图,回答第 4 题。 4.甲、乙、丙分别位于 A.巴西、印度、南非 B.南非、巴西、印度 C.印度、巴西、南非 D.巴西、南非、印度 【答案】4.C 【解析】巴西和南非位于南半球,季节与中国相反,所以生产活动的时间也会相反,印度与中国同一半球, 生产活动时间接近,即甲为印度,乙为巴西,丙为南非。 【考点定位】该题考查世界各地农业生产特点。 (2013 全国大纲卷)自 20 世纪 90 年代初,浙江温州的一些瓜农到海南岛承包土地,种植西瓜,产品 销往全国各地。他们每年 8 月底到海南岛种西瓜,次年五月中旬返回温州。据此完成 5—6 题。 5.温州瓜农选择在海南岛种植西瓜,是因为海南岛 A.西瓜品种优 B.种植成本低 C.种植利润高 D.市场需求大 6.温州瓜农每年 5—8 月离开海南岛,主要原因是此时间 A.温州正值农忙季节 B.海南岛不宜种植西瓜 C.瓜地休耕以恢复肥力 D.海南岛西瓜竞争力弱 【答案】5.C 6.D 【解析】 【考点定位】该题考查农业的区位选择。 (2013 福建卷)循环农业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途径之一。图 1示意采循环农业模式,读图回答 1~2题。 图 1 1.最适宜该模式的是 A. 河套平原 B. 黄淮平原 C. 辽东丘陵 D. 闽浙丘陵 2.循环农业对建设美丽乡村的主要作用是 ①提高经济效益 ②加快城镇发展 ③提供清洁能源 ④促进民居集中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1.D 2.B 【解析】 【考点定位】该题组考查我国主要农作物的分布和循环农业。 【考点归纳总结】 一、农业区位因素 1.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因素 在农业区位因素中自然因素仍占有重要地位,但社会经济因素对其影响越来越大,各因素对农业的影 响具体如下: 农业区位因素 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自然条 件 气候 光热条件与农作物种类分布、复种制 度和产量的关系最为密切;不同生物 的生长发育要求的水分条件不同 根据当地气候条件,选择适当的农作 物品种、耕作制度 地形 坡度过大不利于发展种植业;山地自 坡度大于 25°的山地不宜发展种植 然条件的垂直分异使农作物的分布 随海拔有所不同 业,宜发展牧业或林业;平原适宜发 展种植业 土壤 土壤的酸碱性、肥力、质地及土层的 厚度等都对农业生产有影响 根据不同的土壤类型,发展适宜生长 的农作物(酸性土壤适宜种植茶树、 柑橘;碱性土壤宜种植甜菜、沙棘、 枸杞等) 水源 是干旱、半干旱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 决定性因素 在年降水量少于 250 mm 的地区,农 业布局在河湖水、地下水、冰雪融水 丰富的地方 社会经 济条件 市场 市场的需求量最终决定农业生产的 类型和规模 关注市场动态,发展市场需求的农作 物品种 交通 运输 影响商品农业的区位,此类农业必须 有快捷便利的交通 园艺业、乳畜业等应布局在交通运输 方便快捷的地方 政府 政策 政府制定相应的政策,干预农业生产 响应政府决策,在政策规定的范围内 发展农业生产 技术条 件 机械 机械代替了人力和畜力,使劳动生产 率大大提高 技术条件的发展和改进,通过影响自 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而影响农业 区位的选择 化肥 促进了农业的产出 良种 使单产提高 冷藏 扩大了农业产品的销售范围 2.进行农业区位选择的基本思路 农业的区位选择必须综合考虑各种区位因素,做到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充分合理地利用农业土地。 (1)从自然因素分析农业的区位 首先,综合考虑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自然因素,从当地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因素入手,逐个分 析,并确定影响当地农业区位的最主要的自然因素。例如,湿润、半湿润地区一般可发展种植业;干旱、 半干旱地区可发展灌溉农业或畜牧业;平原地区可发展种植业;山地、丘陵陡坡可发展林业和牧业;丘陵 缓坡可修筑梯田从事种植业;沿海滩涂可发展海水养殖业。 其次,了解农作物的生长习性,根据农作物的生长习性选择适宜的自然条件,如下表所示: 农作物 自然条件 水稻 属好暖喜湿的短日照作物,主要分布在高温多雨、雨热同期的地区 小麦 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和我国半湿润、半干旱气候区 玉米 多分布在夏季高温多雨、生长季较长的地区 棉花 热量充足、光照强的热带、亚热带和暖温带地区 天然橡胶 全年高温多雨的热带地区 甘蔗 高温多雨的热带、亚热带地区 甜菜 气候温凉的中温带地区 茶叶 气候湿润的酸性土壤地区 椰子 高温多雨的热带地区 苹果、梨 暖温带气候区 花生 亚热带、暖温带的沙土和丘陵地区 (2)从社会经济因素综合分析农业区位 社会经济、文化、科技的发展,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很大,进而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很大,在农业区 位选择时,应从社会经济因素入手,并着重考虑市场和交通运输条件这两个最富于变化的社会经济因素的 发展变化,最终确定比较合理的农业区位。 例如下表:小范围地区农业区位的选择 考虑因素 农业区位的选择 农业类型单位产值 从单位产值看,由高到低的顺序一般是:花卉>乳牛>塘鱼>蔬菜>果园 >粮棉 地价 距城镇越近,地价越高,农业生产成本越高。城镇周围宜布局单位产值较 高的农业类型,如花卉业、乳牛业、禽蛋业 需水量 需水量大的花卉业等应接近河流、湖泊等水资源丰富的地方 交通运输 鲜花需要保鲜,鲜奶容易变质,乳牛业、花卉业等应布局在靠近城镇和交 通方便的地区。 【学以致用】下图中阴影部分为我国某种水果集中产区。读图完成(1)~(2)题。 (1)该产区种植的优势水果可能是 ( ) A.柑橘 B.香蕉 C.苹果 D.葡萄 (2)该水果集中产区所处的温度带是 ( ) A.亚热带 B.暖温带 C.中温带 D.寒温带 (3)与②水果产区相比,①产区的优势条件是 ( )。 A.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B.光照更充足,廉价劳动力多 C.种植历史悠久,科技水平高 D.交通便利,市场广阔 【答案】(1)C (2)B (3)B 二、季风水田农业 1.季风水田农业的区位因素 东亚、东南亚、南亚地区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稻米生产基地,具有发展水稻种植业的区位因素,主要表 现在: (1)自然因素 ①属季风气候和热带雨林气候,有高温多雨的季节或全年高温多雨,适宜水稻生长;②水源充足,能够满 足水稻生长期供水;③多河流冲积平原和三角洲,田地平整,排灌方便。 (2)社会经济因素 ①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②人均耕地少,水稻单产高,种植水稻可缓解人口对土地的压力和对粮食的需 求;③种植历史悠久,经验丰富;④人们喜好大米。 2.季风水田农业的主要特点、成因及发展措施 “一大一小一高三低”:即水利工程量大、小农经营、单位面积产量高、商品率低、机械化水平低、 科技水平低。 特点 原因 发展措施 小农经营 以家庭为单位,人均耕地少 集约经营 单产高、商品率低 精耕细作,但农村人口多,以自给为主 控制人口数量 机械化水平低 以体力劳动为主 加快机械化发展 水利工程量大 水旱灾害频繁发生 大力投资兴修水利 科技水平低 凭传统经验 加大科技投入 【学以致用】为研究杂交水稻新品种,我国农业科学家首创了水稻精确定量栽培的原理,利用当地气候条 件严格设计栽培技术,使水稻亩产量提高到 1287 千克。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读三角坐标图,如果 a、b、c 分别表示农业生产社会经济投入中的劳动力、生产资料、科技投入,下 列各点中最能代表亚洲水稻种植业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2)结合材料,我国今后农业发展的方向: A.加大劳动力投入 B.增施化肥 C.加大科技投入,提高单位产量 D.发展大规模机械化生产 【答案】(1)C (2)C 三、商品谷物农业 1.商品谷物农业 商品谷物农业是一种面向市场的农业地域类型,其主要农作物、基本特征和主要分布地区如下表: 主要作物 小麦和玉米 经营方式 多为家庭农场经营,但我国东北和西北的商品谷物农场一般是国营的 基本特征 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 分布地区 主要分布在美国、加拿大、阿根廷、澳大利亚、俄罗斯、乌克兰等国 以及我国的东北、西北 2.商品谷物农业的区位条件 区位条件 主要影响 自然 因素 地势平坦开阔 自然条件优越,有利于作物的高产稳产,地势开阔平坦,为机械化生 产和大规模经营创造了条件 土壤肥沃 气候温和 降水丰富 社会 经济 因素 交通便利 便于商品集散,有利于降低运费,提高经济效益 市场广阔 促进了商品粮的大规模生产和农业的现代化 地广人稀 有利于规模经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商品率 机械化水平高 为大规模经营创造了条件,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农业科学技术先进 提高了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促进了农业生产的专业化和科技化 【学以致用】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图中①②③区所示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试分析其发展的区位条件。 (2)②、③两区的主要农作物分别是 、 ,其收获时期是否相同?理由是什么? (3)②区农作物在我国主要分布于 ( ) A.华北地区 B.东北地区 C.华南地区 D.华中地区 (4)与①②③区域农业发展的背景关系最小的因素是 ( ) A.工业化的发展 B.城市化的进程 C.世界经济全球化 D.国际局势多极化 (5)①区除种植谷物外,还轮种牧草和麦类,近年来又轮种大豆,并用这些农产品加工成精饲料来发展畜牧 业。试分析这样做的好处。 【答案】(1)商品谷物农业 自然条件:地势平坦开阔;土壤深厚、肥沃;水源充足;气候温和、降水丰富, 夏季湿润。社会经济条件:市场广阔;交通运输便利;地广人稀;农业科学技术先进;机械化水平高。 (2)春小麦 冬小麦 不同。②区种植春小麦,秋季收获;③区种植冬小麦,夏初收获。 (3)B (4)D (5)玉米与大豆、牧草和麦类轮作,可调节土壤养分结构,有利于农作物的高产。农作物又 为畜牧业提供了充足的饲料,而畜牧业的发展又为种植业的发展提供了肥料,二者相辅相成,相互补充, 提高了农业的综合效益。 四、大牧场放牧业 1.大牧场放牧业的分布 分布国家 美国、阿根廷等 澳大利亚、新西兰、南非 放牧牲畜 以牧牛为主 以牧羊为主 自然条件 大面积的干旱、半干旱气候区 这些地区植被稀疏,不适宜经营种植业,只 能用于放牧牲畜 特点 面向市场的农业地域类型,具有生产规模大、专业化程度高的特点 2.潘帕斯草原的大牧场放牧业 (1)区位优势 区位因素 区位优势 气候 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气候温和 草原 草类茂盛,是世界上优良的天然草场之一 土地 地广人稀、土地租金很低,为牧场的大规模经营提供了可能 交通 距海港近,促进了牧场的商品性经营 (2)发展措施 措施 作用 修建铁路 便于肉牛外运,扩大销售市场 围栏放牧 合理利用草场,使牧场不退化 划区轮牧 种植牧草 弥补天然牧草不足,保证饲料供应 打井取水 在草原上打机井,保证人畜饮水和牧草生长用水 培育良种牛 保证牛肉的产量和质量,提高经济效益 加强牛群病害研究 【学以致用】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农业区 A 为 (国家)的 平原,B 为 (国家)的 草原。 (2)A 区的农业地域类型属于 农业,B 区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 (3)A、B 两区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的相同点是什么?请说出三点。 (4)图中 A农业区与美国同类农业地域类型经营方式的差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中 B 农业区与澳大利亚同类农业地域类型在经营品种上的不同是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图中 B农业区发展相应的农业地域类型的区位优势是: 【答案】(1)中国 松嫩 阿根廷 潘帕斯 (2)商品谷物 大牧场放牧业 (3)都是温带气候类型,热量、 水分较充足;土壤 黑钙土,土质肥沃;地势平坦,有利于实现农业机械化、水利化。 (4)美国一般是家庭经营,我国 A地区一般是国营农场 澳大利亚主要是养羊,B 农业区以牧牛为主 (5)气候温和,草类茂盛 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 距海港近 五、乳畜业 1.一般乳畜业的区位条件分析 概念 随着城市发展而形成的面向城市市场的商品化、集约化的畜牧业地域 类型,其生产对象主要是奶牛,产品是牛奶及其制品 地区分布 北美洲五大湖周围地区、西欧、中欧,以及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地 农产品 牛奶及乳制品 区位特点 大城市郊区 区位条件 市场:城市人口众多,牛奶和奶制品消费量大 交通:交通便利。便于牛奶的快速运输,多以公路运输为主 饲料:既种植优质牧草,又种植精饲料作物 2.案例分析:西欧乳畜业的区位优势 ①多属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凉、潮湿,多雨多雾,日照少,有利于多汁牧草的生长。 ②地形以平原为主,土层深厚,土壤肥沃,有利于牧草和饲料作物的生长。 ③年降水量较多,季节分配比较均匀,河湖众多,水源充足。 ④西欧乳畜业地区既种植优质牧草,也种植精饲料作物。 ⑤西欧城市化水平高,人们有饮用牛奶的习惯,对乳畜产品需求量大。 ⑥西欧乳畜业机械化程度较高,有专门的自动化挤奶设备,缓解了劳动力短缺的问题。 ⑦有合理的生产、经营和管理制度,科技投入较多。 【学以致用】读下图,完成(1)~(2)题。 (1)该气候类型在世界上分布最典型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A.大牧场放牧 B.乳畜业 C.季风水田农业 D.商品谷物农业 (2)该农业地域类型在该地区发展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①气候有利于多汁牧草的生长②城市众多,消费市场广阔③劳动力丰富④机械化水平低 A.①③ B.②④ C.③④ D.①② 【答案】(1)B (2)D 六、混合农业 1、混合农业的概念:是耕作业与畜牧业相结合的农业地域类型。 2、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的区位条件: 自然区位条件:气候温和,降水适中;土壤肥沃;地形平坦;水源充足 社会经济条件:市场广阔;劳动力丰富;生产方式、技术先进 3、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的主要特征: 生产结构:种植业与畜牧业结合的混合农业(小麦—牧羊) 经营方式:家庭大农场 科技应用:划区轮牧、种植优质牧草、轮作制 农业专业化、地域化水平较高 发展措施:东水西调 【学以致用】图为“某地土地利用图(左)和农业产值构成图(右)”,完成下列问题。 (1)该区域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 A.大牧场放牧业 B.种植园农业 C.混合农业 D.商品谷物农业 (2)这种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是( ) A.劳动投入多,科技含量低 B.专业 化程度高,商品率高 C.生产规模小,机械化程度低 D.生产灵活性差,市场适应性弱 【答案】(1)C (2)B 【针对强化训练】 【强化训练 1】 枣树耐干旱、耐瘠薄、耐盐碱、适应性强,土壤 pH 值在 5.0-8.6 之间,枣树都能正常生长结果,有 著名的“铁杆庄稼”之称。下图示意我国红枣主产区分布状况。读图,完成 1-2 题。 1.我国红枣主产区共同的自然条件是( ) A.水热充足 B.光照充足、日温差大 C.地形平坦 D.土壤肥沃 2.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红枣生产国和出口国,主要出口到东南亚、欧美等国家的华人居住区,国外非华人 市场难以进入。造成非华人市场难以开拓的主要原因是( ) A.饮食习惯不同 B.交通运输 C.贸易壁垒森严 D.冷藏保鲜技术差 2014 年 12 月 12 日,中国(海南)国际热带农产品冬季交易会在海南国际会展中心举行。来自国内各省 市以及意大利、澳大利亚、蒙古、东盟等 20 多个国家和地区逾 6000 位客商云集,“抢”购海南冬季瓜菜。 据此回答 3-4题。 3.与意大利、澳大利亚相比,海南发展瓜菜生产的优势是( ) A.光热充足 B.生产成本低 C.土地资源丰富 D.科技水平高 4.蔬菜产业的发展有利于海南( ) A.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 B.提高农产品价格 C.加快城市化的速度 D.改善生态环境质量 香料作物华尼拉原产美洲,马达加斯加引种后,成为全球最大生产国。华尼拉适宜生长环境为:气温 21-32℃,年降水量 1 500-3 500mm(要求 9 个月雨季,3个月旱季),海拔 1 500m 以下的坡地。据此并读 图(马达加斯加等高线地形图,单位:m),完成 5-6 题。 5.华尼拉的原产地最可能在( ) A.加拿大 B.墨西哥 C.秘鲁 D.阿根廷 6.图中最适宜华尼拉生长的地点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下图中甲、乙、丙为世界三种典型的农业地域类型。据此完成 7-8 题。 7.甲农业地域类型可能位于( ) A.印度恒河平原 B.阿根廷潘帕斯草原 C.美国中部平原 D.澳大利亚墨累-达令盆地 8.与乙农业地域类型相比,丙农业地域类型的显著特点是( ) A.生产规模大 B.机械化程度高 C.商品率高 D.市场适应性差 农业地域类型是一定地域农业组合的形式,同一类型具有大致相同的特征和内在联系。读图回答 9-10 题。 甲 乙 9.若甲图中X轴代表农业人口密度,Y轴代表农作物商品率,则乙图阴影区域的农业地域类型特征与①②③④ 相对应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0.乙图阴影区域与中国东北地区农业生产特点相似的是( ) A.经营方式都是家庭经营 B.农业机械化水平相当 C.单产高,商品率低 D.主要农作物中都有玉米 近年来,滇、黔等地区大面积退耕种植麻风树,麻风树果可制成航空生物燃料。据此回答 11 题。 11.种植麻风树可使当地( ) A.生态环境得到改善 B.解决生活能源短缺 C.生物多样性更丰富 D.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1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世界种植园及主要经济作物分布图。 材料二 部分国家主要商品占本国出口商品总额的百分比。 (1)为什么种植园经济大多分布在低纬度的沿海地带? (2)材料二所列国家的农业地域类型属哪种类型?这种农业地域类型下发展的经济有何弊端? (3)独立后种植园经济仍然占重要地位的国家应当如何发展本国的经济? 【参考答案】 1-2.B A 本题组考查农业区位因素。第 1题,红枣主要分布在光照充足、气温日较差大的温带季风 气候区和温带大陆性气候区。第 2 题,国外多数国家没有种植红枣的历史,因而各国消费者对红枣的价值 了解不全面,也没有食用红枣的习惯,使得国外非华人市场难以进入。 3-4.B A 本题组考查农业区位因素。第 3 题,意大利、澳大利亚均位于中低纬度地区,光热充足, 海南与其相比无光热优势;海南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土地资源不丰富;海南发展较晚,经济水平低, 科技水平低,由此分析海南发展瓜菜生产的优势为生产成本低。第 4 题,蔬菜产业的发展有利于推进农业 产业化进程。蔬菜产业发展不会提高农产品价格;与城镇化的速度无关,农业发展不利于生态环境改善。 5-6.B A 本题组考查农业生产。第 5题,结合材料分析,华尼拉适宜生长环境为热带草原气候或热 带季风气候。墨西哥主要为热带草原气候,满足其生长条件;加拿大主要为温带大陆性气候;秘鲁为热带 沙漠气候;阿根廷主要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与温带大陆性气候。第 6 题,甲纬度最低、热量最充足, 位于热带雨林气候与热带草原气候过渡区,降水条件满足 9 个月雨季,3个月旱季,同时,海拔也位于 1 500 m 以下的坡地,故是最适合华尼拉生长的地点。乙为热带雨林气候,没有明显的旱季;丙位于山顶,海拔太 高;热量相对不足;丁位于 200 m 以下地区,海拔条件不满足。 7-8.A D 本题组考查农业地域类型及其特点。第 7 题,根据图中信息分析,甲农业地域类型以种植 业为主,畜牧业比重小,商品率低,为季风水田农业,主要分布于亚洲季风气候区,可能位于印度恒河平 原。第 8 题,乙农业地域类型种植业和畜牧业并重,商品率高,为混合农业。丙主要以畜牧业为主,可能 为大牧场放牧业,因此丙较乙市场适应性差。 9-10.A D 本题组考查农业地域类型。第 9 题,读图乙可知,阴影部分的农业地域类型为美国中央 大平原的商品谷物农业,该农业地域类型中,农业人口密度小,而商品率高,故选 A。第 10 题,我国东北 和美国中央大平原均大量种植玉米,其中我国东北商品谷物农业主要以国营为主,美国主要以家庭为单位 经营;商品谷物农业单产高,商品率高;从机械化水平来说,我国机械化水平较低,而美国已经实现了现 代化、机械化和专业化。 11.A 种植麻风树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单一种植麻风树可能使生物物种变得单一;种植麻风树的目 的不是为了解决当地生活能源短缺问题;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需要有较高的科技水平,该地区不具备该条件。 12.(1)低纬度的沿海地带,具有高温多雨的气候条件,地形平坦,土壤肥沃,交通便捷,也便于产品 出口。 (2)热带种植园农业 不利于热带经济作物的生产国发展民族经济;单一产品经济比较脆弱,一旦 遭遇自然灾害,经济作物的产量便大大降低,严重影响国民经济;在贸易过程中,单一产品经济的国家易 受发达国家的控制和剥削。 (3)调整产业结构,建立合理的产业结构和比较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充分利 用气候、土地等自然资源,以及劳动力丰富、海洋运输便利等优越条件,种植经济作物,重视对初级产品 的深加工,提高经济效益;提高农业技术、增加粮食产量;发展民族工业;在国际上加强同第三世界的合 作,加强与发达国家的对话,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解析:本题综合考查种植园农业和单一商品经济。第(1)题,种植园农业主要是指大规模种植各种热带 经济作物的经济模式,是商品农业。其分布在低纬度的沿海地带主要与该区域的地形、气候、水源、土壤、 交通等优越条件有关。第(2)题,根据材料二分析,这些国家主要以出口一种经济作物为主,故为单一商品 经济。分析其弊端要从气候对农业的影响,本国经济发展和国际贸易等方面进行。第(3)题,独立后种植园 经济仍然占重要地位的国家要发展本国的经济需要从产业结构调整、延长产业链、建立新的国际经济新秩 序等方面分析回答。 【强化训练 2】 某种农作物生长期约 2个月,前期(1 个月)最适宜温度 15~18℃,后期(1 个月)最适宜温度 12~14℃。 下图是种植该作物的甲乙两地气候资料。根据所给材料,回答下面 1-2 题。 图 6 1.该作物在乙地的最佳收获月份 A.3月 B.5月 C.9月 D.11 月 2.与甲地相比,乙地种植该作物 A.病虫害少 B.水源丰富 C.离市场近 D.上市较迟 【答案】1、C 2、A 【解析】 试题分析: 2、要清楚题目中的图表示的气温变化图。从气温是无法准确看出 B 水资源是否丰富,C 市场距离。那么从 气温图中看以看出,作物在乙地生长期是 8 月和 9 月,在甲地生长期是 10 月和 11 月(从图中作物生长的 气温范围可以看出)。所以甲地的作物收获期比乙地晚,D 错。从图中可以看出乙地整体气温较甲地低,所 以病虫害相对少,因此 A 正确。 考点:气温对农作物生长和收获的影响;读图分析能力的考查。 下图为安徽省 2011 年 5 月降水距平百分率(5 月降水量与 5 月多年平均降水量的差除以 5 月多年平均 降水量)。完成 3-4 题。 3.数据表明,我省 2011 年 5 月降水( ) A.南方多北方少 B.山地多平原少 C.长江沿岸平原严重偏少 D.全省大部分地区偏多 4.图示降水特点可能严重影响我省( ) A.长江沿岸平原水稻育秧 B.淮北平原小麦播种 C.山地丘陵地区的茶叶生长 D.平原地区油菜成熟 【答案】3、C 4、A 【解析】 试题分析: 4、5 月份是该省水稻育秧的季节,降水偏少,导致长江沿岸平原育秧受影响,A对。淮北地区是冬小麦,5 月份不是播种季节,B 错。茶树是多年生木本植物,生长受降水影响小,C 错。平原地区油菜成熟期降水少 些,有利于成熟收获,不会影响成熟,D 错。 考点:中国区域地理,区域自然环境特征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法国波尔多、中国新疆、美国加州是世界三大著名葡萄产区,葡萄的产地决定了葡萄酒的品质、口 味、香味等性质,农药残留、水分过大等会影响葡萄酒的品质。回答15-16题。 5.三大葡萄产区共同的优势条件是 A.雨热同期 B.光热适宜 C.交通便利 D.劳动力丰富 6.你认为提高中国葡萄酒品质的最有效措施是 A.调整酒厂布局,以避免对产品的污染 B.加大科技投入,培育抗病虫害的良种 C.加大灌溉力度,增加葡萄亩产 D.加强国际合作,扩大销售市场 【答案】5、B 6、B 【解析】 试题分析: 考点:本题考查农业区位因素。 甲图是飞机航拍的土地利用图,圆圈内为农田。乙图是该地气候资料图。读图回答 7-8 题。 7.关于该地气候和主要农作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地中海气候 蔬菜 B.亚热带季风气候 甘蔗 C.温带大陆性气候 棉花 D.热带草原气候 小麦 8.影响该地农田空间分布形态的主要因素是 ( ) A.人口密度 B.灌溉设施 C.土壤肥力 D.河流分布 【答案】7.C 8.B 【解析】第 7 题,读图可知,该地最冷月温度低于 0 ℃,为温带气候,且该地降水量不大,可判断图示地 区为温带大陆性气候,适宜种植棉花。第 8,由于该地气候较为干旱,降水少,发展棉花种植需要进行灌溉。 故灌溉设施是影响该地农田空间分布形态的主要因素。 读“我国某地区不同坡度地形比例图”和当地气温与降水统计资料,回答 9-10 题。 9.该地区的气候类型最可能是 A.温带季风气候 B.亚热带季风气候 C.高山气候 D.温带大陆性气候 10.考虑地形的影响,该地区农业最适宜发展 A.小麦种植为主 B.水稻种植为主 C.生态型立体农业为主 D.淡水养殖业为主 【答案】9、B 10、C 【解析】 试题分析: 考点:气候类型判断和农业发展的区位条件。 农业生产具有地域性、季节性和周期性的特征。回答11-12题。 11.二十四节气可以指导农业生产。如在山东、河南一带种植冬小麦是“秋分早,霜降迟,寒露种麦正当 时”,但向北到北京一带是“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那么向南到江苏、安徽等江淮地区“种 麦正当时”是( ) A.秋分 B.霜降 C.寒露 D.白露 12.从5月20日开始,1万多台收割机陆续赶赴麦田进行一年的夏粮抢收,金黄的麦田与青山绿水相辉映,成 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这道风景最有可能出现在( ) A.吉林 B.山东 C.北京郊外 D.安徽 【答案】11、B 12、D 【解析】 试题分析: 11、根据材料,从山东向北移到北京一带,种植节气要提前一个节气。所以向南移就要推后一个节气,在 江淮地区是霜降“种麦正当时”,B 对。A、C、D 错。 12、吉林麦收季节在 8 月份,A错。山东、北京郊外属于华北地区,在 6、7 月份收获,B、C错。安徽位于 江淮地区,在 5 月下旬收获,D 对。 考点:农业生产的地域性和季节性,不同区域气候差异。 下图是几个地区农业基本情况比较。读图,完成 13~14 题。 13.属于混合农业地域类型的是 ( )。 A.甲 B.乙 C.丙 D.丁 14.与丙地区农业地域类型相似的地区是 ( )。 A.荷兰 B.四川盆地 C.墨累—达令盆地 D.内蒙古高原 【答案】13.B 14.A 下图为中国 5 个省市粮食产量、人均粮食和人均耕对比图。读图回答 15-16 题。 15. 与乙、丙、丁 3 个省市对应的依次是( ) A. 吉、苏、鲁 B. 京、吉、苏 C.苏、鲁、粤 D. 粤、京、吉 16. 与全国相比,戊人均耕地和人均粮食的关系有特殊性,其主要原因是( ) A. 人口数量增长较快 B. 经济作物播种面积增加 C. 耕地面积逐年减少 D.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 【答案】15、A 16、B 【解析】 试题分析: 考点:农业区位因素;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及其形成条件。 图甲为世界某区域的农业地域类型分布图。图乙中 X轴代表农业人口密度,Y 轴代表农产品商品率。据此完 成 17~18 题。 17.图甲阴影区域的农业地域类型与图乙中的 a、b、c、d 对应正确的是( ) A.a B.b C.c D.d 18.关于该地农业地域类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水利工程量大 B.专业化程度高 C.主要农作物是小麦 D.生产活动以牧牛为主 【答案】17.A 18.B 【解析】从图甲阴影区域的分布看,应是南非的大牧场放牧业分布区。大牧场放牧业分布在地广人稀的地 方,商品率较高,专业化程度较高,南非的大牧场放牧业以牧羊为主。 读中国部分农业主产区图,回答 19~20 题。 19.图中四地( ) A.①地耕地以水田为主 B.②地农产品大量出口 C.③地农业生产规模大 D.④地农作物一年一熟 20.四个农业区共同的区位优势是( ) A.总体地势平坦 B.光热水组合好 C.地广人稀,交通便利 D.未开垦土地资源丰富 【答案】19.C 20.A 读俄罗斯农业分布图,回答 21~22 题。 21.甲、乙两农业地域类型分别是( ) A.商品谷物农业、大牧场放牧业 B.乳畜业、商品谷物农业 C.季风水田农业、商品谷物农业 D.乳畜业、季风水田农业 22.图中乙农业发展的限制性因素是( ) A.水源 B.土壤 C.热量 D.地形 【答案】21.B 22.C 【解析】甲农业地域类型分布区纬度较高,水热条件较差,不适宜发展种植业,但这里是俄罗斯城市集中 分布区,市场条件好,适宜发展城郊农业和乳畜业。乙农业地域类型分布区位于俄罗斯南部地区,水热配 合条件比其他地区要好些,是俄罗斯小麦集中种植区,但由于纬度高,热量条件还不能完全满足农作物生 长的需要。 23.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4 分) 材料一 马铃薯性喜温凉,生长期的温度在 13 ℃至 22 ℃最为适宜,雨量要求播种期在 15 mm 以上,成熟 期在 130 mm 以上;喜光,但发芽期要求黑暗;土层深厚、土质疏松的沙壤土对马铃薯的生长最为有利;充 足的肥料有利于提高其产量。下图为我国马铃薯分布示意图。甲地区属于马铃薯北方一季作区,5 月播种, 9月收获;乙地区属于西南垂直作区,3 月播种,6月收获。 材料二 丙地区近年来实行稻田免耕、稻草覆盖新技术种植马铃薯,具体做法是在收割后的稻田里,直接 播种马铃薯,然后用稻草均匀覆盖。新技术实施后,省去了翻耕、挖穴播种、除草等工序,每亩节省用工 5~ 6个,土壤有机质含量从 1.7%提高到 2%,作物增产幅度达 31.2%,人均增加产值 1 235 元。 (1)填表比较甲、乙两地种植马铃薯的自然条件。(9 分) 地区 优势条件 限制性条件 甲 春季旱灾,秋季冻害 乙 (2)说明稻草覆盖技术对马铃薯生长自然条件的改善作用。(7 分) (3)分析新型种植方式如何促进了当地的可持续发展。(8 分) 【答案】(1) 地区 优势条件 限制性条件 甲 生长期温度适宜,光照充足;地形平坦; 土层深厚 乙 生长期温度适宜,雨量充足 日照不足,地形崎岖不平,土壤瘠薄 (2)保证马铃薯发芽期的黑暗环境;保持土壤温度;减少土壤水分蒸发;稻草腐烂后为土壤提供有机质,提 高土壤肥力。 (3)省工省力,降低了劳动成本和强度;增产增收,促进农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秸秆还田,实现了资源 循环利用。 料有利于提高马铃薯的产量。第(3)题,实行稻田免耕节省了大量劳动力,降低了劳动成本和强度。实行稻 草覆盖新技术可提高马铃薯的产量,促进农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并且秸秆还田实现了资源循环利用, 促进了当地农业可持续发展。 24.下图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欧洲各地农业集约度示意图”,集约度指数越高,表示农业集约化经营程 度越高。据此完成下列问题。(20 分) (1)集约度在 150 以上地区的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是____________。该农业地域类型分布区的气候类型对应右 图中的______________。 (2)影响该农业地域类型生产的两个重要因素是什么?试简要分析上述农业地域类型的成因。 (3)为了进一步推进我国乳畜业的发展,请你谈谈如何借鉴西欧的经验。 (4)试从草场、分布、市场三个方面列表对比乳畜业和大牧场放牧业的区别。 【答案】 (1)乳畜业 ② (2)市场和饲料供应。该地温凉潮湿的气候不利于粮食作物的成熟,适宜多汁牧草的生长,为畜牧业的发展 提供了优越条件;英国经济发展,城市化水平高,饮食结构中乳畜产品占重要地位,对乳畜产品需求量大, 因而乳畜业发达。 (3)增加科技投入,培育良种奶牛;加强市场监管,确保产品质量;提高现代化水平。 (4)见下表 农业地域类型 乳畜业 大牧场放牧业 草场 以人工草场为主 以天然草场为主 分布 城市人口密集地区 地广人稀的地区 市场 以本地市场为主 以外地市场为主 25.2012 年 10 月 16 日是第 30 个世界粮食日,本次世界粮食日的主题是“团结起来,战胜饥饿”,粮食问题 再次引起全世界的关注。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0 分) 材料一 下表为我国中长期粮食消费预测表。 项 目 2010 年 2020 年 2030 年 人口(亿人) 13.39 15.47 16.00 粮食消费量(亿千克) 6 056 6 838 7 360 人均粮食需求量(千克) 420 422 460 材料二 下图为我国目前部分优势商品粮基地分布示意图。 (1)材料一说明我国粮食中长期消费的趋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出现这种趋势的主要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二图中甲地的农业地域类型为________,丙地的农业地域类型为________。造成甲、丙两地农业熟 制差异的因素是________。 (3)试从气候角度分析材料二图中乙地区农业生产的不利条件。 (4)面对粮食安全问题,试就提高我国粮食产量提出建议。 【答案】 (1)粮食总消费量和人均粮食需求量都将上升 人口增加,粮食总消费量上升 生活水平和消费水平提高, 饮食结构改善,人均粮食需求量上升 (2)商品谷物农业 季风水田农业 热量 (3)气候干旱,降水少。 (4)发展农业技术,提高粮食单产;保护耕地,保证粮食种植面积;兴修水利,防灾减灾,加强国际合作等。 (两点即可) 26.(30 分)阅读以下材料和下图,回答问题。 材料一 薰衣草芳香别样,是全球最受欢迎的香草之一,被誉为“香料之王”。薰衣草无法忍受炎热和潮 湿,喜光,耐干旱。室外栽种时注意少让雨水直接淋在植株上。 材料二 我国伊犁地区、日本北海道的富良野和法国的普罗旺斯是世界三大薰衣草种植基地,其中普罗旺 斯和北海道已成为世界著名的以薰衣草为主题的旅游胜地。去北海道看薰衣草的游客 60%都是中国人。普罗 旺斯和北海道的薰衣草一年只花开一季,而伊犁河谷可以使薰衣草花开两季,这在世界上都是独一无二的。 伊犁薰衣草第一季在 5月底至 6 月中旬,6 月底收割一次;第二季在 7 月底至 8 月,9月底再收割一次,被 人们称为夏花和秋花。 材料三 薰衣草产品的质量和技术要求很高。目前,伊犁河谷有 30 多个薰衣草产品品牌。伊犁河谷年产约 150 吨薰衣草精油,其中 60%用于国内市场,40%作为初级原料出口欧美国家及日本等,新疆本地企业以薰 衣草精油和花穗做终端产品所用伊犁薰衣草产量不到 15%。 (1)请结合薰衣草的生长特性分析左图中的甲地比乙更适合种植薰衣草的原因。(10 分) (2)分析说明伊犁河谷能“花开两季”的原因。(10 分) (3)简析伊犁河谷薰衣草产业发展所面临的问题。(8 分) 【答案】 (1)原因:薰衣草无法忍受高温,甲地地势较高,夏季较为凉爽(4分);薰衣草忌潮湿多雨,甲地位于夏 季东南风背风一侧,降水较少,能保证薰衣草的正常生长和较好品质(6 分)。 (2)位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夏季升温快,早播种;北有山脉阻挡冷空气,入冬迟,可栽种时间长;种植薰 衣草的历史较久,品种得以改良(10 分)。 (3)加工技术、工艺、设备落后;产品开发和生产大多都还处于初级阶段,产品附加值低;品牌多,知名 度不高(8分)。 【解析】 试题分析: 甲乙两地中,甲地更适合薰衣草生长。 (2)伊犁河谷地位于我国西北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北有山脉阻挡冷空气,春夏季升温快,入冬 迟,早播种,可栽种时间长,加上不断对品种改良,所以伊犁河谷地能“花开两季”。 (3)伊犁河谷地位于我国西北地区,经济、农业生产技术落后,加工技术、工艺、设备落后,产品开发和 生产大多都还处于初级阶段,产业链短,产品附加值低,产品品牌多而杂,知名度不高,从而影响了该地 薰衣草产业的发展。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农业区位因素、不同区域自然环境、农业区位因素、人类活动的差异。 27.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8 分) 材料一:20 世纪 90 年代初,中国和法国有关专家经过考察,发现宁夏北部、贺兰山东麓地区的小气候十分 适合优质葡萄的生长。宁夏人民经过两年的辛勤劳动,一起完成 3 万亩葡萄基地和防护林的建设。 材料二: Q、R两地气候资料对比。 地 点 海 拔 高 度:米 1 月 均 温:℃ 7 月 均 温:℃ 1 月 降 水 量:mm 7 月降水量: mm 年 降 水 量:mm 年 日 照 时 数:小时 R 201 2.6 20.7 54.1 60.6 824.5 1975.3 Q 1111 -8.4 23.3 1.2 42.2 193.7 2975.7 (1)每年初冬和早春,图中黄河在 P河段会发生决堤泛滥,其原因是什么?(8分) (2)简述法国 R 地一月份均温比宁夏 Q 地高的主要原因。(10 分) (3)与法国葡萄园相比,贺兰山东麓地区发展葡萄种植有哪些有利条件?(10 分) 【答案】 (1)河流处于结冰期;河流由较低纬度流向较高纬度;较高纬度河段秋冬季节封冻早,春季解冻迟,容易 形成冰坝,阻塞较低纬度的河段来水,导致河水泛滥(8分); (2)R地海拔较低,Q 地海拔较高;冬季,R 地受来自海洋暖湿气流(西风)的影响,而 Q地受寒冷的冬季风 的影响;R地距海近,受海洋影响较大,Q地深居内陆,受海洋影响较小。(10 分) (3)有利条件:①夏季高温,日照时数长,昼夜温差大;②土壤有机质含量高:③劳动力丰富廉价;④冬 季气温低,病虫害少(第一点必答,其他任答一点即可)(10 分) 【解析】 试题分析: (3)贺兰山东麓与法国相比优势主要在自然方面和社会经济方面分析;由材料二表格可以看到,贺兰山东 部 Q 地夏季高温,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有利于作物养分积累,作物品质优良冬季受北方冷空气影响, 气温低,害虫无法过冬,作物病虫害少;法国经济发达,劳动力成本高,而贺兰山东麓劳动力丰富且廉价; 土壤较肥沃。 考点:黄河凌汛发生河段及现象;影响气温因素;贺兰山发展葡萄种植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