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6.50 KB
  • 2021-05-20 发布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章维持生命之气-氧气3-3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教案 粤教版

  • 4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 下载文档
  1. 1、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2. 2、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3. 文档侵权举报QQ:3215808601
1 3.3 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 课 题 3.3 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 时 间 年 月 日 教 学 目 标 课标 要求 认识燃烧的条件,知道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三 维 目 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燃烧的条件,知道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2、能用化学知识解释与解决日常生活中某些燃烧的现象及原因。 3、了解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知道火场逃生方法。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控制变量的几组对比实验探讨燃烧的条件。 2、通过活动与探究,使学生体会对获得的事实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的科学 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燃烧条件、灭火原理等内容的探究,进一步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 2、感受化学对改善个人生活和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 3、通过防火和失火自救等知识的学习,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 识。 教学重点 燃烧条件及灭火原理和方法。 教学难点 燃烧条件实验方案的设计。 策略方案 学法指导 结合图片和生活实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师启发点拨和师生共同讨 论来分散重、难点;通过猜想、实验探索、观察思考、讨论归纳来加深学 生对燃烧条件和灭火原理的认识。 反 思 ︵ 教 学 随 笔 ︶ 2 教 学 过 程 教学内容(用好教材、开发资源),教师导引(创设情境、问题设计、点 拨诱导、分层导学),学生求学(自主、合作、探究),活动过程(教学环 节、师生互动、反馈练习、布置作业) 教学方法 教学手段 【导入新课】 我们知道,很多物质能在氧气中燃烧,燃烧是我们生活中十分常见 的一种现象,它与我们的生活关系十分密切,你们能否列举一些日常生活 中常见的燃烧例子吗? 展示有关燃烧的图片:见多媒体投影 【过渡】 同学们,从这些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到:燃烧着的火可以给人类带 来光明和温暖,造福人类,但是也会给人类带来灾难。因此,我们很有必 要来学习有关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的知识,从而使燃烧更好地为我们 人类服务。 【板书】 §3.3 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 【提问】 回想刚才燃烧的图片以及前面学过的木炭燃烧、铁燃烧,这些不同物 质燃烧有什么共同的特征呢? 【讲述】 燃烧的定义:燃烧通常是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 氧化反应。 【过渡】 这些物质的燃烧是怎样发生的?请同学们用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 猜一猜、想一想物质的燃烧可能需要什么条件? 【教师】 在听完以上同学的发言之后,我想请一个同学对以上燃烧条件的种种猜想 进行归纳。怎样设计实验方案进行验证呢? 【探究活动】 [观察活动] 完成[实验 3-6],指导学生完成表中观察、分析和推断,初步得出 燃烧所需要的条件。 [探究升级] 激发兴趣 启发诱导 观察思考 3 教 学 过 程 教学内容(用好教材、开发资源),教师导引(创设情境、问题设计、点拨 诱导、分层导学),学生求学(自主、合作、探究),活动过程(教学环节、 师生互动、反馈练习、布置作业) 教学方法 教学手段 探究燃烧条件的方法很多,同学们能不能根据提供的药品和仪器,设计 其它的实验方案来探究物质燃烧的条件。 [教师] 同学们的设计很好, 通过对比实验全面充分证实自己的猜想。下面请 同学们根据我提供的药品通过实验完成自己设计的方案。 提供的药品和仪器:棉花、酒精、蜡烛、小木条、煤炭、水、石子、食盐、 酒精灯、火柴、镊子、烧杯,请把实验结论填写在表一中。【讨论交流】教 材第 81 页一些灭火实例所依据的灭火原理并填表。根据燃烧的条件和生活 中的灭火实例和方法,引导学生讨论灭火原理。探究燃烧条件的方法很多, 同学们能不能根据提供的药品和仪器,设计其它的实验方案来探究物质燃烧 的条件。 [教师] 同学们的设计很好, 通过对比实验全面充分证实自己的猜想。下面请 同学们根据我提供的药品通过实验完成自己设计的方案。 提供的药品和仪器:棉花、酒精、蜡烛、小木条、煤炭、水、石子、食盐、 酒精灯、火柴、镊子、烧杯,请把实验结论填写在表一中。 【板书】 一、物质燃烧需要三个缺一不可的条件: 1、物质本身是可燃物 2、可燃物与氧气(或空气)接触 3、温度达到着火点 【链接考点】 [教师]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个实验: 〔教师介绍实验〕如右图所示,在 500mL 的烧杯中注入 400mL90℃的热水, 并投入一小块 白磷(着火点约为 40℃)。在烧杯上盖一片薄铜片,铜片上一 端放一小块干燥的红磷(着火点大于 200℃),另一端放一 小块已用滤纸吸去表面上水的白磷。 思考:(1)请你根据燃烧的条件预测该实验的现象是什么? 谈谈你的推测理由? [教师] 俗话说水火不相容,热水中的白磷会燃烧吗? 向水 中通入氧气之后呢? 4 (2)通常保存少量白磷的方法是? 【过渡】 人们通常把白磷保存在冷水中,这是因为①冷水能降低白磷表面 的温度,使其达不到着火点;②冷水把白磷与空气隔绝。 可见,控制燃烧的条件,使燃烧反应停止,就能够灭火了。那么请你思考 如何使正在燃烧的物质不能继续燃烧呢? 附表一:燃 烧 条 件 的 活 动 与 探 究 提供的药品:棉花、酒精、蜡烛、小木条、煤炭、水、食盐、石子, 仪器:酒精灯、火柴、镊子、玻璃杯。 实验 小组 假设 与猜 想 实验 方案 实验现象 结 论 实验条件比较 是否与氧气 (空气)接触 提供温度 是否相同 物质是 否相同 1- 4组 物质 是否 可燃 1、 2、 5- 9组 可能 与温 度有 关 1、 2、 10 - 13 组 可能 与氧 气有 关 1、 2、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