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6.00 KB
  • 2021-05-20 发布

高中语文第7课李清照词两首--醉花阴教案1 人教版必修4

  • 6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 下载文档
  1. 1、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2. 2、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3. 文档侵权举报QQ:3215808601
李清照词两首——醉花阴 ‎【教学目标】‎ ‎1.掌握朗读的技巧,熟读体味情感。‎ ‎2.品味鉴赏意象,体悟词人感情。‎ ‎3.培养学生鉴赏诗词的能力。‎ ‎【教学重点】‎ 品味“酒”“黄花”等意象,体悟词人的感情“愁”。‎ ‎【教学难点】‎ 如何理解“酒”“黄花”等意象和结合诗句感受词人的情感。‎ ‎【教学方法】‎ 诵读法 ‎【教学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大河百代,众浪齐奔,淘尽万古英雄汉;‎ 词苑千载,群芳竞秀,盛开一枝女儿花。‎ 闺中苏辛,别是一家,史家称道传孤本;‎ 词里三瘦,堪叹婕妤,金石录中寄深情. ‎ 今天我们一起来感悟一下南宋女词人李清照笔下的相思之愁。‎ 二、作者资料简介 说到李清照的相思之愁,不得不提她的丈夫赵明诚。李清照18岁时与赵明诚邂逅并且喜结连理,才子配佳人,两人恩爱有加,一同研究诗词和金石。李清照词中的相思之愁的对象,多是她的丈夫赵明诚。今天我们学一首李清照南渡前早期的、表达相思之愁的作品——《醉花阴》。‎ 三、《醉花阴》‎ 先请同学们自由朗读,独自初步感受一下词的意蕴。‎ ‎1.学生自读(2分钟)‎ 6‎ 大家自由朗读完之后,有什么感受?(预设答:语调低沉缓慢,感情哀伤等)哪位同学乐意为我们朗诵一下?‎ ‎2.学生代表范读(2个同学)‎ 每一位同学读完后,请同学们作评价。‎ 老师再做点评。‎ ‎3.写作背景 我们要掌握一首诗词的朗读节奏和感情,可以通过诗词的写作背景。宋徽宗大观二年,赵明诚到仰天山罗汉洞赏月流连忘返,李清照独自在青州归来堂重阳赏菊,因写这首词赠给赵明诚以解愁绪。‎ 因为是重阳节的作品,后来黄升(宋)在《花庵词选》中题为《醉花阴·九日》。‎ ‎“醉花阴”词牌名为李清照首创,双调小令,押仄韵格,按照本词,它押的是ou韵,朗读时,我们要用低沉缓慢的语气,感情浓厚又不热烈,带有哀伤的基调,适当停顿。比如:“薄雾/浓云/愁/永昼”。‎ ‎4.教师范读 ‎5.学生齐读 四、《醉花阴》意象的解读和情感的体悟(重点!)‎ ‎1.意象与情感 一个“愁”字贯穿整首词,也就是所谓的词眼。那么,词中哪些意象体现出愁呢?请大家找一找,共同讨论如何体现“愁”的。‎ ‎(讨论两三分钟,2个人回答)‎ 请一位同学来谈谈她的理解。(预设答案:西风、黄花、酒、暗香、东篱等。适当点拨)‎ 除了这些,还有吗?(同学们认同她的理解吗,有没有不同的看法?)请另外一个谈谈她的理解。‎ 同学们找意象找得很准,理解也很恰当。老师再补充一下,请看幻灯片(显示:词中提到的意象的特征和用意)。‎ 小结:‎ 薄雾、浓云:薄雾淡淡,云霭浓浓。 “愁因薄雾起”,这样的阴天使人低迷忧郁,愁绪满怀。‎ 东篱:指菊花圃,赏菊是重阳节的一个习俗。这里化用了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典故,一个人重阳赏菊,孤独排山倒海而来,独坐东篱愁绪飞。‎ 西风:暗含凄冷萧瑟之意。(晏殊“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6‎ 酒:麻木神经,或助兴,或消愁。酒在古代的生活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在文学中的意象也是丰富多彩。我们来回顾一下我们学多的关于“酒”的诗句:‎ 别时,王维“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大醉一场;‎ 喜时,杜甫“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欣喜若狂;‎ 感怀时,曹操“对酒当歌,人生几何”,感叹人生苦短;‎ 孤独时,李白“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忧愁时,李白“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消愁不成反添愁。‎ 李清照喜欢饮酒,借酒消愁,“沉醉不知归路”“浓睡不消残酒”“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然而愁哪是那么容易消除的? “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愁上加愁。酒,对李清照而言,似乎已经附带一种化不开的愁绪。‎ 黄花:菊花,有高洁、隐逸的象征,是重阳节的时令花,赏菊是重阳的习俗,然而,一个人孤独赏菊时,菊花,勾起人的相思,只会愁上加愁。李白“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 ,白居易“黄花助兴方携酒,红叶添愁正满阶”,李清照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无人陪伴的重阳节,菊花,终究是伤感之花。而李清照词的黄花又有特殊的意味,她是以瘦小的黄花比喻瘦削的自己呢。‎ ‎2.时间词、重点词与情感 ‎(提示:凉、透、瘦)‎ 这种愁,通过特殊意象体现得淋漓尽致:这种愁,还在特殊的时间里变得更加的浓烈!重阳节,独自一人赏菊,怎么能不觉得时间漫长、日子乏味呢?!愁,涌上心头。‎ 这样的“愁”达到了什么程度呢?(凉、透、瘦)凉,既是天气带来的体凉,也是孤独寂寞思念之痛带来的心凉,这里用了一语双关的修辞。这种愁,凉彻心扉,一个“透”字,点出了词人过度思念丈夫的沉重的愁和无法解相思的无奈之情。‎ ‎“瘦”,有这样的诗句: “人与绿杨俱瘦”( 宋·无名氏《如梦令》),“人瘦也,比梅花,瘦几分?”(宋·程垓《摊破江城子》),词人们以花草树木自喻,形容身形消瘦、神态憔悴,李清照更添一笔,以对比的手法突出强调自己比黄花还瘦削,神态更加憔悴,可谓巧夺天工。‎ 李清照在自己的词中多次写到相思成愁、因愁而“瘦”,“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如梦令》)、“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也因这出名的诗句被称为“李三瘦”。‎ 在中国的古典诗词中,写相思瘦的诗句不胜枚举,大家能想起哪些?‎ 6‎ 柳永“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凤栖梧》),温庭筠“终日两相思,为君憔悴尽,百花时”(《南空子》),王实甫“意似痴,心如醉,昨宵今日,清减了小腰围”(《西厢记》),他们写的“相思瘦”功力不凡,亦有异曲同工之妙。‎ 整首词,“愁”是感情基调,词人在词中是通过这些体现的:‎ 意象:薄雾、浓云、酒、东篱、暗香、黄花、西风 时间词:永昼、佳节、重阳、半夜、黄昏后 重点词:凉、透、瘦 这也算是鉴赏诗词感情的一种方法。‎ 五、《醉花阴》整体情感感悟 通过感悟意象,解析关键词语对“愁”的助兴作用,我们把视野投放在整首词中,去感悟一个整体环境中,词人整体的“愁”。‎ 薄雾淡淡、云霭浓浓的阴天,正是重阳佳节,让我觉得心中格外惆怅,根本无法打发这样的无聊时光啊,我一个人静静地看着金兽中不但焚烧消减的瑞脑,百无聊赖度日如年。去赏菊吧,虽然很烦闷,但是这样的重阳习俗,我还是要耐着性子去完成,沾染了一身的菊花香,黄昏后才回到房里。西风萧瑟,不断地挑动着门帘,如此凄凉,不要说离别不苦啊,我简直比菊圃里的黄花还要瘦削,还要憔悴。‎ 许许多多的意象营造出一个凄凉的环境,这样特定的环境塑造的是一个多愁善感、相思成愁、憔悴瘦削的女子。如此惹人怜惜。‎ ‎(齐读)通过深入感悟之后,我们再有感情地朗读一遍这首忧伤而优美的词,《醉花阴》。‎ 六、探究赏析(讨论)‎ 你最喜欢《醉花阴》的哪一句?请谈谈你的看法。‎ ‎(5分钟时间。然后请同学起来发表观点。加以评价。2个人。)‎ 预设:如果学生提到“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等他赏析完后,教师补充:《嫏嬛记》的故事,“只三句绝佳”,是千古名句。‎ 七、拓展探究 时下表达爱情的流行歌词与李清照的《醉花阴》相比,孰优孰劣?‎ 6‎ 喜欢李清照的,那些情歌太过于直白,没有《醉花阴》含蓄.李清照的《醉花阴》多么含蓄、典雅,古人由于相对闭塞的时空,相思有更多的滋味。我们可以欣赏闲愁之态,闺怨之情,人性深处,诗意细密。而我们今天由于快捷的交通和现代化的联络,没什么想头了。或许正如我们吃的快餐食品,它不是“大菜”,三下五除二,就满足了,结束了。也许有人说直白的不好吗 有很多情歌都是直白的,妹妹你坐船头,哥哥在岸上走,恩恩爱爱纤绳荡悠悠,流传的挺广的,不是有句话说,艺术来源于生活吗 ? 是的,艺术来源于生活,艺术高于生活. 来源于生活,不代表要等于生活.艺术作品都是从生活中来,但好的作品是高于生活的.生活可以艺术的表达,生活也需要艺术的表达.三千年前孔子在《论语》中说《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快乐但不是没有节制,悲哀却不过分哀伤,这成为我国文艺美学的核心.面对喧嚣的尘世,我们要学会欣赏高雅的艺术,在众多的流行元素中步迷失自己,这样,我们在诗歌的阅读中,提高自己的修养,这才是我们阅读的终极目的.‎ 现在有一家出版社即将出版李清照词集,编辑们需要设计这本书的封面,假如就以《醉花阴》的意境作为基础,你将设计一个怎样的画面呢?‎ 有的说要画出女词人脸上泛起的酒后的红晕;有的说要画出女词人忧伤的眼神;有的说要画出地下落满菊英;有的说画一丛盛开的菊花以反衬词人的憔悴;有的又说不如画一轮圆月以显示月圆人不圆;有的说画一只掉队的孤雁;有的又说画一双戏水的鸳鸯;有的还说画上一处园子,里面有石桌石凳,石桌上一个酒壶,里边只剩半壶酒了,而旁边还有一个女词人憔悴的背影,她是端着一只空空的酒杯在望月怀远;有的又说要画一位消瘦的女词人躺在床榻之上,左手握一支发簪……‎ 请结合本文内容或联系李清照身世,写一副对联。‎ 大明湖畔趵突泉边故居在垂杨深处, 漱玉集中金石录里文采有后主遗风 。‎ ‎(1)帘卷西风,易安居士,寂寞寒窗空空闺 人比黄花,清照才女,梧桐朽枕枉相栖 ‎(2)才气昂然写相思之忧 出水芙蓉洒千古之愁 ‎ ‎(3)大江东去,众浪齐奔,淘尽千古英雄汉 新春乍来,群芳竞放,盛开一朵女儿花 ‎ ‎(4)闺中苏辛,别是一家,史家称道传孤本. ‎ 词里三瘦,堪叹婕妤,金石录中寄深情. ‎ ‎(5)一生愁绪锁,念国、念家、念人 后世美名颂,颂词、颂画、颂人 6‎ 七、作业 ‎《醉花阴》塑造了一个在重阳佳节独自赏菊、相思成愁的女子形象,请你发挥想象,用第一人称把这首词的内容改写成散文片段。‎ 八、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通过解读意象的方式,仿佛遇见一个在闺阁中思念丈夫、度日如年的女子,感悟她从内而外绵长浓厚的相思之愁,让我们对李清照又有了深刻的理解。课后时间多积累一些李清照的“愁”的诗句,同学互相交流。背熟《醉花阴》。这节课上到这,谢谢大家!‎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