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07 MB
  • 2021-05-20 发布

2018届二轮复习:专题13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学案

  • 19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 下载文档
  1. 1、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2. 2、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3. 文档侵权举报QQ:3215808601
专题13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易错点1 不能准确区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 列宁在《十月革命四周年》中说:建设社会主义“要靠个人利益,靠同个人利益的结合,靠经济核算,在这个小农国家里先建立牢固的桥梁,通过国家资本主义走向社会主义,否则你们就不能达到共产主义,否则你们就不能把千百万人们引导到共产主义”。由此可见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确保国内战争胜利 B.新经济政策的实施巩固了工农联盟 C.斯大林模式使苏联迅速实现了工业化 D.农业集体化推动苏联农业持续发展 ‎【错解】A ‎【正解】B ‎【解题思路】本题主要考查苏俄的新经济政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材料信息“靠个人利益”“通过国家资本主义走向社会主义”不符,排除A项;新经济政策是部分恢复资本主义,实行国家资本主义,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有利于巩固新生的政权,巩固工农联盟,故B项正确;斯大林模式与材料信息“列宁”不符,排除C项;农业集体化是斯大林采取的措施,排除D项。‎ 易错点击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的比较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新经济政策 相同点 前提 无产阶级掌握国家政权和经济命脉 内容 都涉及国民经济的工业、农业、商业和分配等各个方面 目的 直接目的都是要解决当时社会内外交困的现实,主观目的都是要探索苏俄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途径,根本目的都是要维护新生的苏维埃政权 结果 都起到了维护新生苏维埃政权的作用,都被新的政策所取代 不同点 背景 ‎1918年新生的苏维埃政权面临国内外敌对势力的联合进攻,苏俄进入艰难的三年国内战争时期(1918—1920)‎ 国内战争结束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继续推行,引发了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 主要 内容 工业:大中小企业全面国有化 ‎①关系国家经济命脉的企业——国营;‎ ‎②中小企业、国家无力经营的企业——私营 农业 实行余粮收集制 固定的粮食税取代余粮收集制 目的 集中全国的物力、财力和人力,支持红军战胜敌人 解决国内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探寻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特征 超越了生产力发展水平,违背了经济发展规律 实质是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是一条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经济运行机制 绝对的计划调节 计划调节与市场调节相结合 评价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适应了战时需要,为战胜国内外敌人提供了物质保障;为探索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途径提供了一种尝试,但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道路 提高了人民生产的积极性,促进了经济的迅速恢复;有利于稳定政治形势,巩固了工农联盟;是列宁对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如何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探索 即时巩固 瞿秋白(中共早期领导人之一)于1920年到苏俄考察,著有《俄乡纪程》,文中写道:“俄罗斯现在是共产主义实验室,在苏维埃的玻璃管里颠之倒之,实验两下,就立刻可以显示出社会主义的化合物。”这一言论 A.基本上反映了当时苏俄的经济探索 B.设想在中国进行新经济政策的实验 C.证明了苏俄国民经济的恢复与发展 D.是对斯大林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反思 ‎【答案】A 易错点2 不能全面认识斯大林模式 有人说苏联是让斯大林的偏重重工业的发展模式给解体的。但也有人认为如果苏联不做出这样的选择的话,恐怕等不到二战结束就会崩溃。对于这两种观点的理解,比较合理的解释是 A.苏联解体的唯一原因是斯大林模式 B.社会主义国家不能偏重重工业发展 C.二战的爆发延缓了苏联解体的进程 D.斯大林模式与当时苏联国情相契合 ‎【错解】A ‎【错因分析】本题易错的原因是不能全面认识斯大林模式。对于斯大林模式,不能仅仅停留在批判的层面。斯大林模式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它对新生的社会主义国家恢复经济,初步建立社会化大工业的基础,起到了积极作用,开创了计划经济管理新模式。‎ ‎【正解】D ‎【解题思路】本题主要考查斯大林模式。“唯一原因”说法错误,排除A项;中国和苏联都是优先发展重工业,都对建国初期政权的巩固起到了重要作用,排除B项;二战对苏联的打击特别大,“二战的爆发延缓了苏联解体的进程”说法不当,排除C项;建国初期需要发展重工业来加强国防力量,以应对来自美国等国家的压力,斯大林模式与当时苏联的国情契合,故D项正确。‎ 易错点击 全面认识斯大林模式 ‎1.背景 ‎(1)国内背景 ‎①1922年苏联建立。‎ ‎②1924年列宁逝世,斯大林领导地位的确立和巩固。‎ ‎③苏联经济文化落后。‎ ‎(2)国际背景:苏联处在资本主义世界的封锁包围之中。‎ ‎2.表现 ‎(1)社会主义工业化:优先发展重工业,迅速增强经济实力和国防力量。‎ ‎(2)农业集体化:目的是加强对农业的管理,摆脱粮食供应困难。‎ ‎(3)经济体制方面:实行单一的公有制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 ‎3.特点 ‎(1)经济方面: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体制,用行政命令手段管理经济,实行高积累、多投资;片面发展重工业;限制商品货币关系、价值规律和市场机制的作用。‎ ‎(2)政治方面:权力高度集中,党政不分,民主法制不健全。‎ ‎4.成就 ‎(1)1928—1932年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从农业国变为工业国。‎ ‎(2)1933—1937年实行第二个五年计划,成为世界工业强国,工业产量跃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 ‎(3)建立了相对独立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之外的经济体系。‎ ‎5.评价 ‎(1)积极 ‎①较短时间内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发展,两个五年计划使苏联成为工业化强国。‎ ‎②开辟了一条不同于资本主义的计划经济体制和新型工业化模式。‎ ‎③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 ‎(2)弊端 ‎①片面发展重工业,导致农业和轻工业长期落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 ‎②长期计划指令压制地方和企业积极性,阻碍经济可持续发展。‎ ‎③经济体制日益僵化,成为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的历史根源。‎ 即时巩固 在20世纪30年代有一种现象被帝国主义者称为“红色法西斯主义”,这一称号在1945年后的美国使用尤其普遍。这一现象指的是 A.马克思主义 B.战时共产主义 C.新经济政策 D.斯大林模式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斯大林模式”,旨在考查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准确解读题文信息的能力。由题中信息“红色法西斯主义”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法西斯主义”表示极权,“红色”表示社会主义,1945年后美苏之间意识形态对立,因此使用普遍。马克思主义诞生于1848年,战时共产主义在1918到1921年间实行,新经济政策在1928年后随着苏联一五计划的开始逐渐废除,可知A、B、C三项表述都不符合题意,均排除;“斯大林模式”是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D项表述符合题意。‎ ‎【答案】D 易错点3 不能全面把握20世纪的三大经济发展模式 在世界现代化进程中,不同的国家,经济发展模式也不尽相同。以英、美为代表的“自由放任”模式和以苏联、中国为代表的“计划经济”模式,都可能使一个国家完成工业化,实现经济转型,但这两种模式走向极端和僵化后,也会造成严重弊病。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请以英国和苏联为例,说明“自由放任”模式和“计划经济”模式产生的消极影响。‎ ‎(2)以美国罗斯福新政为起点,西方国家通过何种方式突破“自由放任”模式?这标志着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为修正“计划经济”模式的弊病,苏、中两国先后进行了改革。苏联的赫鲁晓夫改革以失败告终,原因何在?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从思想和实践上全面突破“计划经济”模式,其表现是什么?‎ ‎【正解】(1)英国:资本主义经济危机频繁发生。‎ 苏联:农业、轻工业、重工业比例失调,严重损害了人们的生产积极性。‎ ‎(2)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 ‎(3)缺乏正确的理论指导和总体上的规划,对斯大林模式的弊端缺乏科学认识,未能从根本上突破斯大林模式。‎ ‎1992年春,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十四大以后,逐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解题思路】第(1)问,结合英国爆发的经济危机和苏联经济比例的失调来分析。‎ 第(2)问,结合罗斯福新政中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及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来分析。‎ 第(3)问,第一小问,结合斯大林模式来分析;第二小问,结合“南方谈话”及市场经济体制确立的过程来分析。‎ 易错点击 整体认识20世纪的三大经济模式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罗 斯福新政)‎ 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斯大林模式)‎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国特色模式)‎ 所有制 生产资料私有制 生产资料公有制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成分并存 所经历工业化道路 先轻工业,后重工业 优先发展重工业 农、轻、重协调发展 指导思想 凯恩斯主义 教条化的马克思主义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农业制度 资本主义大农场 集体化农庄(场)‎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非农产业、乡镇企业、现代农业 经济体制 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特点 垄断资本直接控制和利用国家政权,并通过国家政权干预和调节国民经济各个领域;尽量避免国有化形式 否定价值规律和市场机制作用,限制商品货币关系,用行政命令管理经济;具有僵化性、封闭性 肯定价值规律和市场机制作用,利用计划和市场两种经济手段;具有开放性 即时巩固 任何经济发展模式(体制)的出现,都有一定的时代性,同一经济发展模式(体制)在不同历史时期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目前已经证明了这一观点的是 ‎①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 ‎②美国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④苏俄(联)的新经济政策 A.①②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答案】A 易错点4 不能全面把握苏联的三次社会主义改革 有人说,“20世纪80年代中期,苏联社会已经处于严重的经济、社会、精神道德和政治危机之中 ……(而)30年前在苏联开始的改革被社会上很多人视为期盼已久的事情”。这里提到的“30年前”的苏联改革 A.放弃工业化的方针 B.具有实事求是的作风 C.偏离社会主义道路 D.没有突破斯大林模式 ‎【错解】A或B ‎【错因分析】本题易错的原因是对赫鲁晓夫改革认识不清。解答本题应首先根据材料中的时间判断出,题干要求回答的是赫鲁晓夫改革的内容及影响,然后再结合所学知识对选项逐一分析,得出正确答案。如果学生对赫鲁晓夫改革的时间掌握不准确,或者不能正确认识赫鲁晓夫改革的特点及影响,就会出现错选。‎ ‎【正解】D ‎【解题思路】本题主要考查苏联的社会主义改革。据材料“20世纪80年代中期”“30年前”可知,这次改革是指赫鲁晓夫改革,改革没有放弃工业化方针,排除A项;赫鲁晓夫没有改变斯大林模式,“具有实事求是的作风”说法错误,排除B项;赫鲁晓夫改革没有偏离社会主义道路,排除C项;赫鲁晓夫的改革只是小修小补,没有突破斯大林模式,故D项正确。‎ 易错点击 全面认识二战后苏联的社会主义改革 赫鲁晓夫改革 勃列日涅夫改革 戈尔巴乔夫改革 背景 ‎①二战后,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日益显露;②赫鲁晓夫上台并巩固了其最高领导地位;③苏共二十大破除了人们对斯大林的迷信 ‎①赫鲁晓夫的改革没有取得明显效果;②与美国进行军备竞赛 ‎①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积累的弊端与矛盾日益严重;②苏联社会动荡、经济增长速度下降、人民生活水平下降 内容 农业(重点):①取消农产品的义务交售制,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②允许农民发展家庭副业,扩大集体农庄的自主权;③大规模垦荒,扩种玉米 工业:①废弃部门管理体制;②给企业部分权利;③一定程度上承认企业和个人的物质利益 工业(重点):①注重发展重工业,特别是与军事有关的工业;②恢复部门管理体制,加强对经济的集中领导;③扩大国营企业的经营自主权;④运用经济手段,刺激企业改进经营管理 首先进行经济改革(1985年),用经济管理方法代替行政命令:①政府减少指令性计划指标,代之以指导性计划指标;②通过一系列法规调整所有制结构,个体劳动者和合作社得到迅速发展;③企业实行租赁和承包,出现合资企业;④农庄和国营农场实行租赁制或建立家庭农场。‎ 经济领域的改革未出现预期成果,转而进行政治领域的改革 评价 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但没有从根本上突破斯大林模式 ‎①前期取得一些成效,军事实力达到与美国相匹敌的水平;②军备竞赛导致经济负担不断加重,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后来经济发展陷入停滞 没有取得预期效果,导致国内经济持续下滑,人民生活水平不断下降,各种矛盾激化,最终导致苏联解体 即时巩固 ‎1973年3月,苏共中央和部长会议通过了《关于进一步完善工业管理的若干规定》的决议,决定通过合并企业建立生产联合公司和工业联合公司并减少管理层次来改进工业管理体制。此后,联合公司在苏联普遍建立起来。到1979年,联合公司达3 947个,参加的企业共有17 516个。这一措施 A.使苏联摆脱了斯大林模式的束缚 B.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苏联经济发展 C.使现代企业制度在苏联得以建立 D.揭开了苏联工业管理体制改革序幕 ‎【解析】据时间信息可知,材料所述为勃列日涅夫改革,勃列日涅夫并未突破斯大林模式的限制,故A项错误;勃列日涅夫对工业管理体制的改革虽未冲破斯大林模式,但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苏联经济的发展,故B项正确;勃涅日列夫改革是将企业联合起来或者减少管理层次,并未建立起股份制、法人等现代企业制度,故C项错误;揭开苏联工业管理体制改革序幕的是赫鲁晓夫改革,故D项错误。‎ ‎【答案】B ‎【记忆点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特点及其影响 ‎1.从特点看,“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苏俄在险恶的战争环境和物资匮乏的特殊条件下,被迫采取的带有军事性与共产主义特点的非常政策,是超越生产力和社会发展阶段的措施。‎ ‎2.从积极作用看,“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对巩固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和确保国内战争的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 ‎3.从消极作用看,超越了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不是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战争结束后,继续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得不到人民的理解和支持,引发了严重的政治和经济危机。‎ ‎【记忆点二】苏联(俄)农业方面的三大举措 十月革命后,苏联(俄)先后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和农业集体化方针,这三大措施在农业方面产生了不同影响。‎ ‎1.余粮收集制是为适应当时战争的特殊需要而采取的非常措施,为战胜国内外敌人提供了物质保障,但超越了生产力发展水平。‎ ‎2.粮食税取代余粮收集制,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的需要,减轻了农民负担,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但只是一个短暂的措施。‎ ‎3.农业集体化的实行,基本适应了当时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但过度牺牲农民利益,后来也没有采取有效的调整措施,使得农业总产值下降,甚至出现了严重的饥荒。集体化也没有使农业生产效率得到明显提高,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不利于农业经济的发展。‎ ‎【记忆点三】列宁与斯大林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比较 ‎1.过渡方式的区别:在列宁领导下,找到了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生产,向社会主义逐步过渡的正确途径;到斯大林时期取消了新经济政策,从而取消了应有的经济手段,单纯利用行政手段,最终形成高度集中的经济行政体制。‎ ‎2.过渡思想的对比:列宁的逐步过渡是正确的,是落后国家过渡到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斯大林在很大程度上背离了这一思想,过分强调生产关系的变革,采取优先发展重工业的道路,造成农业的长期落后,国民经济各部门的比例失调 ‎【记忆点四】赫鲁晓夫改革的探索性和开创性 ‎1.斯大林执政后期,苏联社会已经出现了停滞僵化的局面,“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日益明显,改革成为大势所趋。赫鲁晓夫的改革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揭开了苏联社会主义改革的序幕,具有开创性。‎ ‎2.赫鲁晓夫的改革从反对个人崇拜和农业入手,首先解决政治上最尖锐的个人崇拜和经济上最严峻的农业问题,是符合苏联社会发展需要的,是对改革“斯大林模式”的一种正确探索。‎ ‎3.改革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使苏联社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开创了苏联发展的新局面。‎ ‎4.改革对整个世界社会主义的改革运动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和启发作用,为他国改革提供了经验教训。‎ ‎【记忆点五】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苏联改革的不足之处及经验教训 ‎1.不足之处:赫鲁晓夫对斯大林的全盘否定,有利于推动对僵化模式的改革,但也造成人们思想混乱,增加改革的阻力;勃列日涅夫宣布苏联已经建成“发达社会主义”社会的做法,忽视了对经济困难的充分认识,阻碍了改革的进程;戈尔巴乔夫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的步伐太大,导致国内局势逐渐失控;经济改革的宏观决策缺乏具体可行的配套措施;改革阻力重重。‎ ‎2.教训: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要处理好政策、发展、稳定三者之间的关系;社会主义改革必须走改革开放和适合本国国情的道路;社会主义改革必须以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为宗旨。‎ ‎1.如果一个国家各个阶层之间贫富差距过于悬殊,便会出现各种社会矛盾,导致社会走向分崩离析,儒家早在《论语》中就提出:“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由此可见,建立公平、合理的分配机制对于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性,以下史实不能为这一观点提供依据的是 A.1929—1933年的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导致各国政治危机 B.十月革命后苏俄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巩固了新生苏维埃政权 C.二战后福利国家的建立推动了资本主义各国经济的发展 D.20世纪后期中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答案】B ‎2.列宁曾指出:“1921年开春以来,我们提出完全不同的、改良主义的办法来代替原先的行动的办法、方案、方法、制度。所谓改良主义的办法,就是……活跃商业、小企业、资本主义,审慎地逐渐地掌握它们,或者说,做到有可能只在使它们活跃起来的范围内对它们实行国家调节。”材料中“改良主义的办法”实际上是 A.进一步完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 C.合理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生产 D.实行多种所有制结构并存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苏俄的新经济政策。材料“‎ ‎1921年开春以来,我们提出完全不同的、改良主义的办法来代替原先的行动的办法、方案、方法、制度”反映了从1921年春天开始苏俄以新经济政策逐步代替原先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故A项错误;斯大林执政后,特别是两个五年计划后,苏联实行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故B项错误;D项与材料信息不符,故排除;依据材料“所谓改良主义的办法,就是……活跃商业、小企业、资本主义,审慎地逐渐地掌握它们……在使它们活跃起来的范围内对它们实行国家调节”可见,新经济政策突出合理利用市场与商品货币关系恢复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故选C。‎ ‎3.1927年秋季,苏联发生了粮食收购危机。对危机产生的原因,斯大林认为:一是工业发展速度太慢,以致农村商品供应不足;二是个体小农生产率低,不能提供充足的商品粮;三是富农拒绝把粮食按规定价格卖给国家。但政治局委员布哈林认为危机之所以产生是由于粮价太低,农业赋税太重,致使谷物生产减少。这表明 A.新经济政策在农村成效不大 B.工业优先战略损害农业发展 C.农业相对落后影响经济发展 D.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分歧严重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新经济政策实行固定的粮食税,提高了农民的积极性,推动了农业的发展,故A项错误;材料中的时间是“1927年”,这一时期还未确立工业优先发展战略,故B项错误;材料中斯大林认为农业发展落后不利于经济发展,并未体现布哈林的思想,故C项错误;材料中斯大林和布哈林的不同的观点说明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分歧严重,故D项正确。‎ ‎4.某文章这样写道,“20世纪30年代就是这样被载入史册的。假如随便翻阅一下当年任何一种报刊、任何一部受欢迎的小说,你都会受到战斗的、劳动热情和创作灵感的气息的激励,感受到一种投身到全国——从天南到海北——伟大的改天换地的行动中去的激情。”材料内容表现的是 A.近代中国国民经济建设运动蓬勃发展 B.苏联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如火如荼 C.罗斯福新政中政府大力修建公共工程 D.新型社会制度建立极大地改变民生 ‎【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从材料“20世纪30年代”“一种投身到全国——从天南到海北——伟大的改天换地的行动中去的激情”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判断,材料表现的是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情况,B项正确;A项与材料信息“战斗的、劳动热情……的气息的激励”“改天换地”‎ 不符,排除;罗斯福新政期间,全国依然笼罩在经济危机的阴影中,C项错误;D项材料中无法得出,错误。‎ ‎5.经斯大林亲自审定的《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中写道:“……农村中也开始了农民群众建立集体农庄的劳动高潮……农民们一批批地来到国营农场和机器拖拉机场,观看拖拉机和其他农业机器的操作,看得眉飞色舞,马上决定加入集体农庄……现在他们终于找到了出路,找到了走向美好生活的道路。”这说明当时的苏联 A.牺牲农业以优先发展工业 B.农业机械化已经得到普及 C.农业集体化政策调动农民的积极性 D.文化教育服务于政治、经济发展需要 ‎【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A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B项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说法错误,排除;据材料“斯大林亲自审定的《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可知文化教育服务于政治、经济,故D项正确。‎ ‎6.苏联“二五计划”规定:“轻工业生产的年增长率将由‘一五计划’期间的13.2%提高到18.5%,重工业则由40.1%降为14.5%”,“二五计划”实施的结果,轻工业年增长率为14.8%,重工业则高达19%。材料说明苏联“二五计划”意在 A.尝试调整轻重工业发展失衡 B.使苏联从农业国变为工业国 C.实现重工业为主导的工业化 D.完成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与探索。依据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1933年开始实施的苏联“二五计划”着重规定了将“一五计划”期间的轻工业生产增长率加以提高,并降低重工业增长率,到“二五计划”完成时,苏联轻、重工业生产增长率相对于“一五计划”时期略有改观,表明苏联“二五计划”意在尝试调整轻重工业发展失衡的问题,故选A。B、C、D三项均与材料信息不符,故排除。‎ ‎7.1933年,苏联开始推行农产品义务交售制,规定集体农庄和个体农户按固定价格给国家缴纳一定数量的农产品。赫鲁晓夫上台后取消了义务交售制,代之以国家采购制,即利用商业系统对农户剩余农产品实行统一采购。这一制度的转变 A.为工业化提供更多资金 B.完全突破斯大林体制 C.注重了调整工农业比例 D.部分承认市场的作用 ‎【答案】D ‎8.如图是《时代周刊》把参加1975年7月欧安会首脑会议的苏联领导人勃列日涅夫和美国总统福特作为封面的局部图片。勃列日涅夫信心满满,主要是基于 A.苏联大规模垦荒,粮食产量超过美国 B.古巴导弹部署成功,对美国形成威慑 C.突破斯大林体制,经济快速发展 D.重工业发展,军事实力与美国匹敌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苏联的勃列日涅夫改革。分析图片信息及结合所学可见,1975年7月欧安会首脑会议,苏联领导人勃列日涅夫在与美国总统福特会面时信心满满,反映了勃列日涅夫改革取得一定的成效。勃列日涅夫改革以工业,特别是重工业作为改革的重点,通过改革使苏联重工业取得较快的发展,军事实力与美国势均力敌,故选D。赫鲁晓夫改革时期,苏联大规模垦荒,一定程度增加了粮食产量,但引起生态环境问题,且粮食产量并未超过美国,故A错误;B、C均不符合史实,故排除。‎ ‎9.有学者这样描写苏联的一位领导人:“他摆弄这个国家,就像家庭主妇摆弄卷心菜一样。他以为只要把外面的烂叶子剥掉,就会有里边的好心子,他不停地剥下去,一直到剥光为止。”材料所描写的苏联领导人 A.放弃战时共产主义,实行新经济政策 B.在任期间提出了“在一个国家首先建立社会主义”的主张 C.积极推行农业改革,使苏联的民生经济得到一定改善 D.以“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取代科学社会主义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苏联的戈尔巴乔夫改革。由材料中该学者所述的苏联领导人“他摆弄这个国家,就像家庭主妇摆弄卷心菜一样……他不停地剥下去,一直到剥光为止”可见,此人是实行改革而导致苏联最终解体的戈尔巴乔夫。其政治改革的措施是以“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取代科学社会主义,故选D。A、B、C三项的措施分别与列宁、斯大林和赫鲁晓夫相关,故排除。‎ ‎10.有学者认为:“农业文明行政体制驱赶下的工业化国家与工业文明国家的冲突是异常惨烈的,败退也是符合了文明竞争规律的。即便是在二战中左右逢源,善于钻阵营空子的苏联,也在冷战中衰亡,崩溃于一条腿走路下自身竞争力的无以为续。”材料表明苏联衰亡的主要原因是 A.农业发展水平长期滞后 B.冷战中美国的竞争 C.体制与生产力水平脱节 D.政治经济制度落后 ‎【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A项表述不符合苏联衰亡前的史实,排除;B属于外因,不是“主要原因”,排除;材料中作者认为苏联衰亡的主要原因是“一条腿走路”或“农业文明行政体制驱赶下的工业化”,意思是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中农业、工业的发展不合理,这是由于长期以来斯大林体制不能被突破,但它已严重脱离苏联的生产力发展水平,C项正确;苏联衰亡前是社会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制度并不落后,D项排除。‎ ‎11.税制的调整深刻影响国家经济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村料一 第一次鸦片战争后规定的税率,进口货为其价值的4%—13%,一般普通进口品为5%,—些主要进口品的税率较之开关前的税率降低了58%—79%。1858年签订的天津条约……使主要进口品的税率又较1843年的税率降低了13%—65%。‎ ‎——《1895—1936年中国关税制度与外贸状况的变化》‎ 材料二 1921年3月,列宁提出:“为了保证农民在比较自由地支配自己的经济资源基础上正常地和安心地进行经营,应当以实物税代替粮食征收制。税额应当比粮食征制少。”‎ ‎1928年7月,斯大林指出:“农民不仅向国家缴纳一般的税,而且他们在购买工业品时还要因为价格较高而多付一些钱,这是第一;而在出卖农产品时多少要少得一些钱,是第二。这是一种类似‘贡税’的东西,是一种类似超额税的东西。”通过这种办法,农民一半的收入交给国家。‎ 材料三 美国政府财政收入中主要税种所占的比例(%)‎ 年份 个人所得税 企业所得税 消费税 ‎1929‎ ‎38‎ ‎43‎ ‎19‎ ‎1933‎ ‎22‎ ‎25‎ ‎53‎ ‎1935‎ ‎21‎ ‎23‎ ‎56‎ 在1913、1926、1931、1952年,英国平均进口关税税率分别为0.4%、17%、17%。同期,美国平均进口关税税率则为33%、20%、53%、9%,其中,在1930—1939年,美国平均关税税率为43.6%。(注:“消费税”指对本国生产的商品所征的税。它是一种使用税,指向的是人们使用的日常商品,包括生活必需品)‎ ‎(1)据材料一,指出中国进口税率的变化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进口税率的变化对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经济的影响。‎ ‎(2)据材料二,指出在农民征税问题上,列宁和斯大林主张的不同点。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导致这一不同的主要原因。‎ ‎(3)据材料三,简述20世纪20—30年代美国税制的变化。有学者认为:这一时期美税制调整未能帮助反而延缓美国走出危机。你是否赞同这一观点?请从税制调整对市场响的角度简要说明你的理由。‎ ‎【答案】(1)趋势:税率持续降低。影响:经济利益受损,逐渐沦为列强的商品市场;自然经济逐渐解体;近代经济形式萌生。‎ ‎(2)不同之处:列宁主张用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并减轻税额;斯大林主张在向农民征收一般的税之外,还要征收超额税(或“贡税”)。主要原因:列宁执政时期,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过度推行陷苏俄于困境,为了缓解严重的危机,巩固苏维埃政权,列宁采取了新经济政策:斯大林执政时期,苏联处于发展工业化以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斯大林执行依靠本国力量积累资金的工业化方针与政策。‎ ‎(3)进口关税大幅提高;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不断降低;消费税剧增。‎ 答案1:赞同。进口关税大幅提高虽保护了国内市场但遭致关税报复,国际市场萎缩;消费税剧增增加了人民负担,抑制了购买力,使国内市场狭窄。‎ 答案2:反对。实施自由贸易的英国也提高了进口关税,美国大幅提高进口关税有利于保护国内市场:消费税迅速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而同期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的降低也为扩大市场提供了资金支持。‎ ‎【解析】本题考查关于中国近代、苏联及20世纪英美税率的变化。‎ 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可以看出中国近代的关税持续降低;第二小问,主要从对中国自然经济的冲击、近代企业的兴起以及中国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角度考虑。‎ 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列宁实行新经济政策,征收固定的实物税,而斯大林时期根据材料二中“农民不仅向国家缴纳一般的税,而且他们在购买工业品时还要因为价格较高而多付一些钱,这是第一”“这是一种类似‘贡税’的东西,是一种类似超额税的东西”得出除征收一般税外,还要征收超额税;第二小问,主要从当时实行的背景和目的分析。‎ 第(3)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三中的图表分别说明即可;第二小问,首先要表明观点,如果是赞同则从提高关税有利于保护国内市场,但是不利于国际市场的开拓,消费税增加不利于国内市场的角度分析;如果反对则从英国、美国提高关税有利于保护本国市场,征收消费税有利于增加国家财政收入方面进行分析。‎ ‎1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在经济发展的早期,政府主导型的发展模式有其优势,特别是在推动基础设施和大规模制造业的发展方面,政府弥补了私人部门弱小的不足。但是,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私人部门逐渐壮大,而基础设施也基本完善,同时,人们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公共用品的需求也日益提高,这时,就要求政府转变职能,从生产领域中逐步退出,而将更多的财政支出用于提供公共用品。……在经济发展和市场发育的过程中,必须通过弱化地方政府干预和法制化、民主化进程来保证民众的利益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得以实现。‎ ‎——陆铭等著《中国的大国经济发展道路》‎ 请选取一个角度,运用中外现代史的史实,对材料所述政府与经济的关系进行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答案】示例一 角度:政府主导型的发展模式有其优势。‎ 说明:新中国建立初期实施“一五”计划,经济建设优先发展重工业,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新中国初期的计划经济体制,有助于稳定政权,发展国民经济;斯大林模式中政府对经济全面干预,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突出成就,形成了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基本上实现了工业化;罗斯福新政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干预,使美国摆脱了经济危机,巩固了资产阶级统治。所以政府主导型的发展模式有其优势。(答出两点史实即可,若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示例二 角度:弱化政府的干预有利于经济发展。‎ 说明: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中政府转变职能,政府减少行政干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大大促进经济的发展,增强了我国的经济实力;苏联(俄)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到新经济政策的转变也是弱化政府干预,市场活力得到提升,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苏联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改革过程中均出现政府权力下放,市场活力相对提升的现象;20世纪70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出现“滞胀”‎ 后,各国纷纷对市场放权,弱化了政府对经济干预的力度,促成经济的复苏和发展。所以政府干预一定程度的弱化激发市场的活力,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答出两点史实即可,若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