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7.66 KB
- 2021-05-12 发布
山东省微山县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学段质量检测
政治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3分,共75分)
1.恩格斯认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_____的关系问题。
A.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 B.运动与静止
C.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D.思维和存在
2.随着当代自然科学正在酝酿着新的重大突破,当代哲学也正在酝酿着重大突破。恩格斯在论述唯物主义哲学发展时指出:“像唯心主义一样,唯物主义也经历了一系列的发展阶段。甚至随着自然科学领域中每一个划时代的发现,唯物主义也必然要改变自己的形式。”材料说明了
①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
②哲学为具体科学的发展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
③哲学可以锻炼和提高人们的思维能力
④离开具体科学知识,哲学就会缺乏生机与活力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把复杂问题简单化了
B.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把物质归结为水、火、气、土等形态
C.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正确揭示了世界的基本规律
D.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在总结自然科学成就基础上,丰富和发展了唯物主义
4.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是科学的,就在于它坚持了
A.实践的观点 B.革命的观点
C.阶级的观点 D.历史的观点
5.2018年8月13日在北京召开了以“学以成人”为主题的第二十四届世界哲学大会。大会的5个分主题分别是自我、社群、自然、精神和传统,都关乎人类未来发展和全球命运等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都充分表达了哲学的时代关注。哲学之所以要关注时代是因为
①哲学应该把握时代脉搏,成为推动时代发展的巨大力量
②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是支配时代发展的有力工具
③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能预见和指明时代发展的前进方向
④哲学应该反映时代特点和要求,发挥对社会变革的先导作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6.2018年11月7日第五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在浙江乌镇开幕。本届大会以“创造互信共治的数字世界——携手共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为主题,揭示了未来互联网发展的主要趋势,勾画出全球互联网未来发展的美好愿景。这体现了
A.意识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 B.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
C.意识活动具有科学预见性 D.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
7.我们要坚持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必须正确把握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这种关系是
①首先坚持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
②首先坚持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意识决定物质
③在坚持意识决定物质的前提下,充分肯定物质对意识的能动作用
④在坚持物质决定意识的前提下,充分肯定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8.“大道至简,实干为要”“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做人做事,最怕的就是只说不做,眼高手低。材料给我们的启示有
①要积极投身于实践活动 ②改造世界是认识世界的目的
③真理在发展中超越自身 ④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9.2019年元宵节,故宫古建筑群迎来首次“灯会”,并引发全民追捧,将持续几年来的“故宫热”推向了高潮。但赞美之声中还夹杂着不少质疑的声音,有网友认为,射灯乱舞,滚灯炫目,庄严大气的紫禁城被诡异的蓝光、绿光所淹没,与古朴婉约的建筑风格毫不搭调。故宫开夜场遭质疑说明
A. 人们对同一事物的认识总是存在不同
B.对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只有一个
C.人的认识总要受到主观条件的限制
D.真理在实践中发展不断超越自身
10.2019年3月10日,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将中星6C卫星送入太空,标志着我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完成了第300次发射。由此可见
A. 科学实验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B.人类实践活动具有主观能动性
C.实践是获取认识的唯一途径 D.计划先于行动,认识先于实践
11.荀子说:“天不为人之恶寒也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辽远也辍广。”这表明
A.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B.自然界先于人和人的意识而存在
C.自然界的事物是按神的意志行事的
D.万事万物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12.据报道,通过研究脑部受伤的昏迷患者,美国医生发现与知觉和唤醒有关的两个区域,即前脑岛和上前扣带皮层,这些大脑区域可能发挥着维持人类意识的作用。美国医生这一发现印证了
A.意识是物质世界发展的产物 B.大脑是意识产生的唯一源泉
C.意识活动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D.人脑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
13.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推进绿色发展”。推进绿色发展要遵循科学原则,需要通过科学手段进行测评和核查,运用科学方法进行分析和研究,最终形成客观的评估结论,以此为依据进一步推进绿色发展。这给我们的哲学感悟是
①要充分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
②不能违背规律,要认识并服从规律
③要重视量的积累,促进事物的质变
④立足客观实际,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14.由于受空气污染和氧化等因素影响,使用近130年的“1千克”这一质量单位已难以适应现代精密测量要求。第26届国际计量大会决定,将以量子力学中的普朗克常数为基准替代“国际千克原器”定义,于2019年5月20日世界计量日起正式生效。“千克”被重新定义
①说明科学的定义是人们正确计量的起点
②旨在修正原定义的不科学性以服务实践
③意味人们对计量单位的认识进一步深化
④表明计量单位的定义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5.4G改变了我们的生活,5G即将为我们开启一个全新的智能时代。业内专家指出,5G将赋能无人驾驶、物联网、工业互联网等,推动众多行业数字化转型,可以说,3G、4G都是人与人之间的连接,而5G将实现人与物的连接、物与物的连接。这启示我们
A. 要立足人类需要,坚持联系和发展的观点
B. 重视科学技术,推动人类思维方式的变革
C. 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会引起生产关系的变革
D. 要辩证否定,勇于创新,在创新中求发展
16.坚持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做到“1+1>2”,这对于我们安排学习和工作具有重要意义。从哲学上看,“1+1>2”要求我们注重
A.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B.关键部分的特殊功能
C.系统内部要素的简单相加 D.系统内部结构的重新组合
17.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和总特征是
A.物质和运动相统一的观点 B.认识和实践相统一的观点
C.联系和发展的观点 D.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相统一的观点
18.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七次全会重要讲话中指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要做到“坚持高标准和守底线相统一”,“坚持抓惩治和抓责任相统一”,“坚持查找问题和深化改革相统一”,“坚持选人用人和严格管理相统一”。上述做法体现了
A.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B.坚持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C.坚持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相结合 D.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来源:学*科*网]
19.随着人们越来越重视身体健康,微信朋友圈中时常见到一些诸如“每天一勺xx汁,一个月打通血栓”“xx的果核不能吃,吃了可能致命”之类的无厘头“健康流言”。从哲学上看,这些“健康流言”违背了
A.发展的曲折性 B.联系的客观性
C.联系的多样性 D.世界的物质性[]
20.在世界银行发布的《2018年全球营商环境报告》中,中国营商便利度近三年在全球排名跃升18位;其中,开办企业便利度更是跃升31位。这得益于我国既不忘“抓项目”的老本事,更得益于学习“造环境”的新本领。这说明
①辩证的否定是发展的环节 ②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③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④事物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21.两千多年前,孔子提出了“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随着人工智
能时代到来,社会对具备创新能力劳动者的需要将教育推向个性化发展道路,即能够根据学生自身的兴趣爱好等个性化要素,结合国家教育方针与社会人才需求,量身定制学习内容和学习计划。其中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①事物的性质由主要矛盾决定,学生发展方向关键看社会需求
②学生成长所遇到的不同矛盾,会将他与别人的人生区分开来
③予盾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个性理念蕴含在通识教育之中
④坚持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才能找到教育学生的正确方法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22.近年来,我国科技体制改革全面发力、多点突破、纵深发展,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实质性突破。从“天眼”探空到“蛟龙”探海,从神舟飞天到高铁奔驰,一系列重大科技创新成果彰显了改革带来的蓬勃创新活力。这表明创新
A.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 B.是共产党永葆生机的源泉
C.决定人类思维方式的变革 D.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23、下列现象或诗句中包含事物的发展这一哲理的有( )
①2019年,中国将要进入5G时代
②2018年,天空出现“木星伴月”奇观
③2019年,法国巴黎圣母院失火。
④2020年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全面启动
A. ①④ B. ②③ C. ①② D. ③④
24、.专家指出,民法典编纂要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符合我国国情和实际。编纂民法典不是简单的法律汇编,而是对已经不适应现实情况的规定进行修改完善,对经济社会生活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作出有针对性的新规划。这表明( )
A. 上层建筑要适应经济基础状况 B. 社会变革都是通过改革实现的
C. 生产力水平决定生产关系状况 D. 社会制度决定立法实践的变化
25、针对10岁小女孩上大学,按下加速键“开挂”人生,《人民日报》发表评论称,教育要循序渐进,静等花开,要“唤醒”而非“催熟”。这警示我们要( )
A. 敢于开拓进取,坚持辩证否定观
B. 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永恒的真理
C. 摆脱主客观条件,实现人生价值
D. 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
二、非选择题(25分)
26、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从辩证唯物论角度说明,为什么要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13分)
27. 2018年10月24日,被誉为“现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港珠澳大桥正式通车运营。
大桥建成通车将点燃粤港澳大湾区融合发展的引擎。香港的金融、航运、贸易,澳门的休闲旅游,广东的完备产业体系和扎实制造业,均可在城市群的聚合效应中发挥更强大的影响力,从而形成要素合理流动、产业合理分工、价值链合理布局的增长极,促进粤港澳大湾区向国际一流湾区、世界级城市群跃进。
结合材料,分析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是如何体现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的。(12分)
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第二学段
高二政治试题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3分,共75分)
题号
l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C
B
A
B
D
D
A
C
B
题号
ll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D
D
C
D
D
A
C
A
B
C
题号
21
22
23
24
25
答案
C
D
A
A
D
26. ①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面对资源约 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实际,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4分)
②意识具有能动作用,要求我们树立正确的意识,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是正确的价值理念。 对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具有促进作用;(4分)
③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这要求我们遵循客观规律,按照客观规律办事。建设美丽中国,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就是尊重规律,改造世界,造福人民和子孙后代。 (5分)
27、(1)整体在事物的存在和发展过程中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部
分,要求我们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要从整体着眼,形成要素合理流动、产业合理分工、价值链合理布局。(5分)
(2)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通过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促进粤港澳大湾区向国际一流湾区、世界级城市群跃进,从而带动港珠澳地区经济的发展。(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