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92 MB
  • 2021-05-11 发布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课件第1课时 公民权利的保障书

  • 26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 下载文档
  1. 1、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2. 2、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3. 文档侵权举报QQ:3215808601
第一课 维护宪法权威 第一单元 坚持宪法至上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RJ) 教学课件 第1课时 公民权利的保障书 八年级上学期我们学到如何做一个守法懂法的公 民,知道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人们: 新课导入 今天,我们来继续学习国家的根本大法——宪法 的相关知识。 你知道国家宪法日是哪一天吗? 新课讲解 运用你的经验 1)有哪些场所悬挂国徽呢? 【提示】国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象征和标志。 2)为什么这些国家机关和场所要悬挂国徽? 《行走的国徽》 3)为什么我国很多国家机关的名称里有“人民”二字? 【提示】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 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 权力属于人民。 一、国家权力属于人民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 权力属于人民,这是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 1.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2.宪法是如何使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宪法原则得以实 现的? 宪 法 1)确认我国的国家性质,明确人民当家作主的地 位。 2)规定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奠定了国家权力属于 人民的经济基础。 3)规定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明确了人民行使国家 权力的基本途径和形式。 4)规定广泛的公民基本权利,并规定实现公民基 本权利的保障措施。 5) 规定国家武装力量属于人民,它的任务是巩固 国防,抵抗侵略,保卫祖国,保卫人民的和平劳动 等等。 探究与分享 公民可以通过哪些途径和形式参与管理国家事务、 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 【提示】途径包括选举、 投票、协商、座谈会、 论证会、听证会、批评、 建议、通过平面媒体和 网络讨论国家政务等等。 相关链接 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非常广泛。 宗教信仰自由 政治权利和自由 文化教育权利和自由 人身自由 P5:在第二届全国青少年模拟政协活动中,中学 生扮演政协委员,通过实地调研撰写了大量提案,在 全国政协委员的指导下,经过不断的修改和完善,最 终形成能够提交政协会议的正式提案。 【提示】作为中学生我们也要积极参与国家政治生活, 担当起国家主人应尽的责任。 中学生通过撰写提案参与国家事务,这给我们什 么启示? 探究与分享 二、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探究与分享 发展义务教育 提供营养午餐 开办农家书屋 开展再就业培训 1)以上四幅图分别说明公民享有什么权利?这些权利 是如何实现的? 【提示】图1—。 2)请列举自己感受到的国家改善公民生存与发展状况 的实例。 【提示】举例说明,言之有理即可。 全民纳入医疗保险体系和社会保障制度 国家改善公民生存与发展状况的实例 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是人的自由、平等地生存 和发展。 1.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是什么? 2.为什么说在我国人权的主体和人权的内容非常广泛? 人 权 主 体 我国公民 外国人 保护个人 保护群体 人权内容: 既包括平等权和人身权利、政治权利,也包括财 产权、劳动权、受教育权等经济、社会、文化方面的 权利。 3.我国是如何尊重和保障人权的? (1)尊重和保障人权是现代法治国家立法活动的基本 要求。 (2)行政机关在执法过程中应当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 的意识,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坚持依宪施政、 依法行政、简政放权。 探究与分享 P8:2016年9月29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推进 “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要求推进服 务事项网上办理……做到政务服务事项“应上尽上、 全程在线”。 【提示】是的,这一举措是行政机关尊重和保障人权, 坚持依宪执政、依法执政、简政放权的具体体现。 对于这一举措,有人认为它能够让政府服务更便 捷。你怎么看? 探究与分享 P8:人民法院在审理案件过程中考虑到原告柯先 生的实际困难,积极与被告沟通,前往柯先生住地开 庭,促成双方当事人和解。 【提示】法院的做法有利于尊重和保障人权,依照宪 法和法律规定,保障公民合法权益。 人民法院的做法对于保障柯先生的合法权益有何 积极作用? (3)审判机关、检察机关要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独 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保护公民的各项合法权益。 (4)国家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形成全 民守法的氛围和习惯,努力将人权理想变成现实。 拓展空间 人民日报:中国贡献脱贫奇迹 世界称羡 在中共十九大即将召开之际,恰逢10月17日第25 个国际消除贫困日(同时也是中国第4个国家扶贫日) 到来。很多国际机构、国际组织纷纷对中国减贫事业 所作的贡献给予高度评价。 “我认为中国减贫的成就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历 史事件之一。世界极端贫困人口从40%下降至现在的 10%,大多数贡献来自中国,因此我们一直在努力学习 中国减贫的经验。中国的减贫努力具有历史意义。” 在今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年会期间,世界 银行行长金墉如是说。 依据《中国扶贫开发报告2016》数据,从1981年 至2012年,中国贫困人口减少了7.9亿,占全球减少贫 困人口的71.82%。由于中国的贡献,全球人类发展指 数提前2年多达到2014年的水平。 2015年7月6日联合国发布的《2015年千年发展目 标报告》显示,中国极端贫困人口比例2014年下降到 4.2%,中国成为世界上减贫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世 界上率先完成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的国家。 过去5年,中国有5564万人摆脱贫困,相当于平均 每3秒就有一人跨过贫困线。 国家为什么大力开展扶贫工作?你认为国家应该 如何帮助贫困人群? 【提示】 人权的实质内容是人的自由、平等的生存和发展, 开展扶贫工作就是在尊重和保障人权; 帮助贫困人群:结合实际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课堂小结 1.欣赏漫画《幸福网事》。漫画反映了(  ) 随堂演练 √ ①人民是国家的主人 ②在我国,公民和人民的范围是一致的 ③我国是人民当家做主的国家 ④法律确认、保障公民的权利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④ D. ①③ 2.我国宪法规定了公民享有平等权、政治权利和自由、 宗教信仰自由、人身自由、社会经济文化权利等基本权 利。这说明( ) A.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 B.宪法是全体公民的最高行为准则 C.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 D.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