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4 MB
  • 2021-05-11 发布

最新粤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下册《8第八章 走向世界》精品课件 (2)

  • 32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 下载文档
  1. 1、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2. 2、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3. 文档侵权举报QQ:3215808601
第八章 走向世界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中国加入WTO的过程,明确我国加入WTO后所面临的机遇和 挑战。了解我国从古到今在文化、科学、技术等方面取得的成就及对世界 文明作出的贡献。了解我国与其他国家在经济贸易方面的联系及我国在国 际事务中发挥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 根据课本提供的和教师补充的数据、资料进行了解、讨论和分析。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了解中国从古到今在文化、科学、技术等方面取得的成就以 及对世界文明作出的贡献,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民族精神教育。 让学生通过资料了解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在经济贸易方面的联系,明白 中国是世界的一员,我国的发展是在与其他国家的合作和竞争中进行的, 鼓励学生关心国家和世界大事,培养学生的国家意识和全球意识。培养学 生要为维护世界和平和保护人类环境尽一份责任和义务的可持续发展的意 识。 当今,地球被誉为是一个地球村,意味着 世界各国的联系越来越密切。任何国家都不可能 关起门来,闭门造车。走向世界是一个大趋势。 结合我们身边的生活,大家能列举出我国越来越 走向世界、融入世界的实例吗? 一、WTO——与世界牵手 近年来,体现中国走向世界的一件代表 性事件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阅读下列材料,思考中国是何时加入世 界贸易组织的。 中国代表团团长石广生于2001年11月 11日晚在多哈签署中国入世议定书。 资 料 卡 片 资 料 卡 片 入世以来,可以说是一年一个突破,一 年上一个台阶: 2002年国内生产总值突破10万亿元人民币, 2003年人均GDP突破1000美元, 2004年进出口贸易总额突破1万亿美元, 2005年财政税收突破3万亿元人民币, 2006年外汇储备突破1万亿美元。 2005年,中国已成为世界第四大经济体。 资料卡片   受益的并不仅仅是入世后的中国一方, 中国经济平稳强劲增长也为各国提供了广阔 的市场,为各国企业和投资者带来了巨大商 机,为世界经济增长提供了强劲动力。统计 数据显示,至2006年,入世五年来,中国进 口总共约2.4万亿美元的商品,外国投资者从 中国总共赚取了约579.4亿美元的利润;世界 银行对中国120个城市的12400家企业进行调 查后发现,外资企业在中国投资回报率高达 22%。 资料卡片 通过这系列资料数据,加入WTO后, 对我国经济带来了什么影响? 探究平台 加入WTO既为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带来历史性机遇, 也对中国许多产业的发展带来了一些严峻的挑战。 二、中国在世界中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大国,现今,作为世界最大的发 展中国家,我国在世界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影响力也 越来越大。世界需要中国,中国也需要世界,这种需要 尤其突显在经济领域,大家思考一下,我国为什么要加 强与世界各国的经贸联系,有什么必要性? (齐读)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人口众多,人均国 内生产总值较低。我们要积极融入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 加强与各国的经济合作,提高国际竞争力。 从古到今,中国在世界当中处于什么样的地位。在文化、科技领 域对人类社会作出过哪些突出的贡献呢? 昨天的中国是一个古老 并创造了灿烂文明的大国; 今天的中国是一个改革开放 与和平崛起的大国;明天的 中国是一个热爱和平和充满 希望的大国。 中国已下定决心,争取 和平的国际环境和稳定的国 内环境,集中精力发展自己, 又以自己的发展促进世界的 和平与发展。 温总理在哈佛 把目光投向中国 完成P95的活动: 1、你知道古代中国在文化科技领等域对人类社会作出过 哪些突出的贡献吗?请列举出来。 2、近年来,我国综合国力大提高,你知道中国有哪些在 国际上产生强烈影响的事例吗?请列举出来。 四大发明等 神舟六号发射成功 袁隆平与杂交水稻 和平共处五项外交原则 三、合作与发展 观察课本P.96地图,思考世界各国经贸往来能如此紧密 的一个前提条件是什么? 完成课本P.97活动1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人口众多,人均GDP较低, 我们要积极融入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加强与各国的经济合 作,提高国际竞争力。 年份 利用外资项 目总计(个) 利用外资金额 总计(亿美元) 外商直接投 资项目(个) 外商直接投资 额(亿美元) 1983 522 34.30 470 17.32 1985 3145 98.67 3073 59.31 1990 7371 120.86 7273 65.96 1995 37184 1032.05 37011 912.82 2000 22347 711.30 22347 623.80 2001 26140 719.70 26140 691.95 全 国 利 用 外 资 状 况 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和进出口贸易总额变化图 (亿元) P97活动1:对外贸易持续增长;我国经济保持一致。 生活在珠江三角洲等改革开放前沿阵地的同学,对 于这种趋势的体验是最为深刻和直接的。 中国除了在经济领域跟世界各国的联系越来越密切, 在国际事务中,也体验了一个大国负责任的态度,在维护 世界和平、保护全球环境、促进共同发展等方面都承担了 自己的责任。 中国二十一世纪议程 ——中国二十一世纪 人口、环境与发展白 皮书(摘要) 这是全球第一部国家级的“21世纪议程”,明确提 出了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总体策略、对策以及行动方案。 什么是可持续发展? (齐读)可持续发展是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 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有 利 有 利 有 利 不 利 在我们身边有哪些违背可持续发展的行为呢? 在宿舍乱扔垃圾到楼下 在学校和教室乱扔垃圾等 这些会对学校造成环境污染 中国在保卫世界和平作出了很大贡献 •    中 国 是 安 理 会 常 任 理 事 国, 参 加 和 参 与 了 全 世 界 1 3 5 个 政 府 间 国 际 组 织 的 活 动, 积 极 参 与 解 决 如 反 恐、 环 境 问 题、 跨 国 犯 罪 等 全 球 性 事 务。 • 积 极 参 与 解 决 地 区 事 务, 在 朝 鲜 半 岛 核 危 机、 伊 拉 克 等 问 题 上, 我 们 都 发 挥 了 积 极 的 作 用, 组 织 并 参 加 有 关 的 国 际 合 作, 树 立 了 一 个 大 国 的 风 范。 •    正 如 拿 破 仑 所 说: “ 一 个 巨 人 沉 睡 着。 让 他 睡 吧! 一 旦 醒 来, 他 会 震 动 世 界。 ” 今 天, 这 个 巨 人 正 在 醒 来, 正 在 为 世 界 的 经 济 和 社 会 发 展 负 起 应 有 的 责 任。 •    中 国 正 在 实 现 和 平 崛 起! 中 国 正 在 努 力 为 建 设 和 谐 世 界 而 奋 斗! 一、WTO——与世界牵手 1.加入时间 2.机遇与挑战 二、中国在世界中 三、合作与发展 1.中国与世界各国加强经济合作的必要性:中国的 人口、经济国情 2.国际合作的有利条件:便捷的国际交通和通信 3.中国与世界各国的联系与合作日趋紧密 4.中国承担的国际义务和责任 作 业 练 习 册 P 1 4 9 — — 1 5 7 选 择 题 中国是关贸总协定23个创始国之一,并参加了第一、二轮关贸 总协定关税减让承诺。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由于特定的国际环 境,中国与关贸总协定失去了联系。其间,台湾当局非法宣布退出, 后又试图重新加入,但未能得逞。1978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 中全会后,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我们又重新开始认识关贸总 协定,认识到恢复中国在关贸总协定的缔约方地位,既有利于中国 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也有利于世界经济的发展。于是,1986年7 月10日,中国驻日内瓦代表团大使钱嘉东照会关贸总协定总干事邓 克尔,正式要求恢复中国在关贸总协定中的地位。随后,在关贸总 协定理事会的会议议程上增加了“中国的缔约国地位”一项。从此, 中国便踏上了冗长而艰巨的“复关”、“加入WTO”之路。 中国加入WTO的过程 (一)“复关”谈判阶段(1986-1995) 这是一个曲折前进的时期,它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1、起步时期(1986-1989) 2.转折时期(1989-1992) 3.权利与义务的实质性谈判阶段(1992-1995) 继中美签署协议之后,中国加入WTO最大的障碍当属欧盟。近年来的统 计数据表明,中欧经贸关系发展存在巨大的潜力。2000年5月19日,经过 几轮谈判之后,欧盟代表拉米和中国外经贸部长石广生在北京终于就中 国加入WTO达成了最终协议。 返回 (二)加入WTO的谈判阶段(1995-2000) 进入1995年,“复关”变成了“加入WTO”,谈判仍在继续,但“加 入WTO”谈判也不比“复关”轻松。从1996年3月到1998年7月,日内瓦 关贸总协定大楼的中国谈判代表们先后与各缔约方展开了8轮激烈的唇枪 舌战,遗憾的是仍然未能实现根本突破。中美关系的走向,可谓影响中 国加入WTO过程的最关键因素。为促进中美关系的发展,推动中国加入 WTO的进程,朱镕基总理于1999年4月访问美国。在美国,朱总理一再 阐明中国加入WTO的原则立场,同时又表现出前所未有的灵活性,将中 美在中国加入WTO问题上的分歧缩小到了相当小的程度。从1999年9月, 江泽民主席和克林顿总统的新西兰会晤中,我们似乎再次感受到这样一 个信息:中美之间已无大的分歧,中国加入WTO指日可待!11月7日, 江主席致电克林顿总统,双方决定加速中美谈判的进程,并达成一个互 利协议。当月10日,中美双方再次在北京坐到谈判桌旁,15日下午,中 美双方终于为这场旷日持久的“世纪谈判”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第二章 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与对策 《议程》构筑了一个综合性的、长期的、渐进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框架和相应的对策,这是中国走向二十一世纪和争取美好未来的新 起点。 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是发展,既要满足当代人的基本需求,又不危 害子孙后代满足其需求的能力。中国现阶段必须保持较快的经济增 长速度,并逐步改善增长的质量;谋求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加强环 境保护,经济、社会发展要与资源与环境的承载能力相适应,才能 逐步实现中国人口、经济、社会、资源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对策包括: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深化改革 开放,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强能力建设,完善可 持续发展的经济、社会、法律体系及综合决策机制;实行计划生育, 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改善人口结构;因地制宜地推广可 持续农业技术;调整产业结构与布局,实施清洁生产,推动资源合 理利用;开发清洁煤技术,大力发展可再生和清洁能源;加速改善 城乡居民居住环境;实施重大环境污染控制项目;认真履行中国加 入的全球环境与发展方面的各项公约,不懈地致力于全球环境问题 的解决。 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与重大行动。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协调管 理机制;运用经济手段,促进保护资源和环境;研究把自 然资源和环境因素纳人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把自然资源和 环境保护工作作为各级政府的一项基本职能;污染防治逐 步从浓度控制转变为总量控制,从末端治理转变到全过程 防治;加强可持续发展的宣传教育,提高全民族的可持续 发展意识。 可持续发展的国际合作。中国政府把推进可持续发展的国 际合作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深知自己 在全球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中的重要责任,将以强烈的 历史责任感,主要依靠自己的力量,以积极、认真、负责 的态度参与保护地球生态环境,追求全人类可持续发展的 各种国际努力。同时,也呼吁国际社会在资金、技术方面 对中国提供必要的支持,以使中国尽快走上可持续发展的 道路。 第十四章 自然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 建立基于市场机制与政府宏观调控相结合的自然资源管理体 系。 在自然资源管理决策中推行可持续发展影响评价制度。逐步 在制定有关自然资源管理的重大政策、规划和开发项目时采用可 持续发展影响评价,实施自然资源保护和管理政策的费用效益分 析。 水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利用。改革现行的水资源管理体制,采 用法律和经济措施,逐步实行综合性水资源规划和管理;依据 《水法》实行节约用水、计划用水,以缓解目前存在的城市和农 村严重缺水状况;加强水环境污染控制和污水资源化;在维护和 改善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合理、充分地利用水资源,使得经济建 设与水资源保护同步发展。 土地资源的管理与可持续利用。完成国家、省、地(市)、县四 级土地资源调查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健全土地管理政策与法规, 全面推行土地有偿使用和分阶段地实现土地市场化;整治退化的 土地,加强山地资源的综合利用与管理,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依 法管理现有湿地资源,保护一批重要湿地。 森林资源的培育、保护、管理与可持续发展。加速造林绿化, 大力培育和保护森林资源,重点抓好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建 设和五大防护林体系建设,加强培育森林资源和制止森林破 坏与退化的管理,制定监测体系发展规划和有关技术规范。 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开发与保护。强化海洋资源管理;建立海 洋系统监测与保护体系和环境预报服务体系。开发海水养殖, 推动海洋渔业发展,防止、减少和控制海洋生态的退化和长 期的不利影响,维持海洋生态平衡和海洋资源的永续利用。 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在继续合理开发利用国内 矿产资源的同时,适当利用国外资源,提高资源的优化配置 和合理开发利用资源水平;加强地质勘查工作,最大限度保 证国民经济建设对矿产资源的需要;减少矿产资源开发所造 成的环境代价。 草地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贯彻实施《草原法》及其有关 法规,增加人工草场和优良草场面积,基本控制草原及其生 态环境退化趋势。 第十七章 防灾减灾 对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影响最大的自然灾害是洪水、干 旱以及地震、台风、泥石流、生物灾害等。 提高对自然灾害的管理水平。健全灾害管理的法律、制 度、规范,增强灾害管理的协调、监督机制。 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减轻自然灾害损失。建立与中 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灾害综合防御体系,提高社 会防灾抗灾总体能力。 减少人为因素诱发加重的自然灾害。通过调整人类活动 方式或减缓人类活动强度,减少未来自然灾害可能发生的 频率,减轻自然灾害的危害。 返回 资 料 卡 片 返 回 资料卡片 返回 参加东南亚海 啸灾难的救援 中国维和部队 海外执行任务 资料卡片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