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6.50 KB
  • 2021-05-11 发布

苏少版一年级音乐下册(简谱)第四单元《听: 铁匠波尔卡(管弦乐)》教案

  • 10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 下载文档
  1. 1、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2. 2、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3. 文档侵权举报QQ:3215808601
‎《铁匠波尔卡》教案 一、 教材版本:苏少版一年级下册 二、 教材分析及编写意图:本节课是苏少版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劳动最光荣中的一节欣赏课,这一单元所选曲目都是生动活泼、风趣幽默、极具表现力。因此,根据教材的编写意图,这一单元的音乐实践活动重在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发掘学生的表演潜能,通过参与表演、律动等综合性艺术表演活动。感受歌曲的特点,发展学生的表现力。因编写意图侧重点的原因,约瑟夫.施特劳斯创作的这首《铁匠波尔卡》在苏少版一年级下册的课本中并不是完整的呈现。只是截取了由引子---a主题---b主题---a1主题的音乐片段结构。因此在本节课中不作详细的作品曲式分析。并且本节课所用乐曲的整体速度相较于原曲要缓慢一些。基于一年级学生自身的音乐素养,这样编写意图更好的便于一年级小朋友对各个主题清晰的听辨、律动进而初步并快速的建立学生的节奏感和表现力。同时,将音乐篇幅变小,音乐速度变慢的编写意图,更加符合一年级学生在音乐听赏活动中的审美体验。‎ 三、 学情分析:由于一年级的学生年龄小,缺乏生活经验,情感单纯,知识有限,对音的三大特征认识较少。因此,为了让学生在音乐活动中获得审美体验,并能够模唱简单的旋律。我将通过一系列的音乐活动来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和表现力。‎ 四、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喜欢聆听管弦乐曲《铁匠波尔卡》,并能在系列音乐活动中获得愉悦的审美体验,进而培养节奏感和表现力。 ‎ ‎2、在各种形式的反复聆听过程中加强对音乐主题的记忆,能听辨乐曲主题旋律的特点和变化,感受乐曲的音乐形象。 ‎ ‎3、通过参与乐曲《铁匠波尔卡》的系列活动,能与他人相互配合积极参与,培养孩子与他人的合作意识以及良好的节奏感和表现力。‎ ‎4、初步了解课堂小乐器碰钟,应到学生用碰钟模仿打铁的声音。‎ 五、教学重点: ‎ 通过不同的形式聆听、感受及表现乐曲《铁匠波尔卡》。在音乐的听赏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和表现力。‎ 六、教学难点:‎ 学生能配合老师的指挥较好的完成各项音乐活动,达到对各个主题旋律的记忆。‎ 七、教具准备:‎ 钢琴、多媒体、碰钟 八、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师生问好 师:音乐是聆听的艺术,聆听音乐最好的老师就是我们的耳朵,下面叫醒你们的小耳朵,开始我们今天的音乐学习吧。‎ ‎(设计意图:强调用聆听在听赏音乐中的重要性,强调用耳朵聆听,能更好的组织课堂教学。为听赏音乐创造安静的环境)‎ 2、 师生律动 师:首先,小耳朵仔细聆听,老师打出了怎么样的节奏。‎ 第一组:XX XX XX XXXX ‎ 准备:1、2、1起 第二组:XX XXXX XX X 准备:1.2.1.起 生:与老师一起律动 师:你们的节奏感真不错,加深点儿难度,请你看我怎么做:‎ XX XX XX XXXX XX XXXX XX X 请你跟我一起做,1,2,1起。生:与老师一起做。‎ 师:(若学生完成的很好)咱们一年级五班的孩子们果然很厉害。‎ ‎(若学生完成的不理想)没关系,孩子们!在接下来的学习中我们会继续渗透学习这个节奏。‎ ‎(设计意图:通过师生律动,培养学生的和做能力,并且为a主题旋律的学习和记忆做铺垫。)‎ 3、 聆听学习a主题旋律 师:如此轻快动感的节奏吸引了以为心灵手巧的小铁匠(放铁匠PPT),他哼着歌来到了我们的音乐课堂,请同学们仔细聆听,他的心情如何,小铁匠一共唱了几句?(播放歌词PPT)‎ 生:答 师:听得很仔细,再次聆听这段旋律,请回答,哪两句旋律是相同的,哪两句是相似的?‎ 生:答。‎ 师:你们的小耳朵真灵敏,现在我们跟着钢琴一起来唱一唱这相同的旋律。(出示主题旋律乐谱)(若学生能准确识谱就直接教唱,并在最后加入歌词,如学生不能准确识谱,将在这一环节加入识谱教学,或用LU来哼唱。达到模唱旋律的效果,最终完成教学难点。)提醒学生在演唱过程中吐字清晰,音量放小。‎ 生:在老师的带领下学习乐谱。(或用LU来哼唱旋律)‎ 师:非常不错,现在我们合着音乐加入歌词把这个乐句唱一次。‎ 生:答 师:同学们的记忆力真好,下面我们师生合作一次,我唱相似的乐句,你们唱相同的乐句,看哪些小朋友和我配合的最好!请全体起立,准备好了吗?音乐开始了。‎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识谱记忆能力和合作能力,让学生对主题旋律更好的记忆。)‎ 2、 聆听全曲,找出相似的主题旋律a1‎ 师:与同学们的合作真愉快,刚刚咱们合作的这段旋律为a主题选了。今天,快乐的小铁匠心情非常高兴,他为我们带来了一首由奥地利作曲家,约瑟夫.施特劳斯创作的管弦乐曲。来,我们一起读一下乐曲的名字《铁匠波尔卡》。(板书)接下来请同学们完整聆听《铁匠波尔卡》,请思考:刚才我们合作演唱的那段a主题旋律在完整乐曲中出现了几次?聆听姿势做好,待音乐结束后我们再进行举手交流。‎ 生:答 师:很好,两次是完全相同的吗?‎ 生:答 师:(若生回答的出来就将进行下一环节,若回答不对,将再仔细聆听一次。老师配合动作给学生加以提示。)出现了两次,是相似的,在音乐中,我们把这种相似的乐段用a和a1表示。‎ ‎(设计意图:通过完整聆听,引出课题。通过反复聆听,听辨出相似的主题旋律,并加以区分。)‎ 2、 观看视频,引出b主题旋律 师:好了,同学们,小铁匠得去开始一天的工作了,让我们一起随他走进铁匠铺里去看一看,小铁匠到底都做了哪些工作?(播放打铁视频)‎ 生:生火、打铁。‎ 师:对,生火的时候为了让火烧的更旺盛,需要借助一样工具,风箱,你们先来模仿一下拉风箱的动作。‎ 生:自行做动作。‎ 师:好的同学们,请看大屏幕,我们一起来做一下拉风箱这项工作。‎ 请跟上我的节奏再来一次。12.22.32.42请你跟一起做。‎ 师:非常整齐,接下来我们听听约瑟夫.施特劳斯使用怎样的音乐来表现拉风箱这项工作的,仔细聆听,观察老师的动作。(播放烧火拉风箱的音乐PPT)。‎ 生:仔细观察 师:让我们随着音乐,一起拉拉风箱,把火烧的更旺,注意节奏整齐。音乐开始了。(播放音乐)左边同学第一组,右边第二组,老师第三组。‎ 生:在老师的指挥下完成律动。‎ 师:在同学们的帮助下,火已经很旺盛了,铁块已经烧好了,现在我们撸起大铁锤。‎ 师:请听张老师打铁的节奏是屏幕中的哪一组?‎ 生:第一组 师:你们的耳朵真灵敏,我们一起来练习一次。准备:再来一次,整齐的跟上我的节奏。‎ 同学们的节奏感真不错,我们跟随音乐来一次,请看我的指挥,准备,音乐开始了。‎ 生:看指挥打节奏 师:表现的很棒,今天张老师带了一件课堂小乐器,这是什么呢?‎ 生:答。‎ 师:我来告诉大家它叫碰钟。请仔细观察并试着模仿我的动作。‎ 首先,双手平摊,放在碰钟线的两端,然后用大拇指捏住碰钟的低端,固定住碰钟,不要让它晃动。接下来像我这个轻轻地碰一下。谁能告诉我,碰钟的声音有什么特点?‎ 生:响 师:对,它的声音非常的清脆,并且悠扬。那么能让它的声音马上止住呢?请仔细观察,看谁反应的最快。(师做动作)请告诉我是怎么做到的。‎ 生:敲击以后马上握住。‎ 师:为了让碰钟的声音更像打铁声音,老师想了一个办法。请看,用左手中间的三指放进左边碰钟的钟体,用大拇指紧紧捏住钟面。用右手的大拇指和食指握住右边碰钟底端凸起的部分。现在将右手上碰钟放置左手边的上方,不要间隔太远。用右边碰钟的钟口轻轻敲击左边碰钟的钟面。预备起。‎ 生:一起模仿 师:给你们点赞,下面请这两位同学上来领到我的小乐器,让我们在来一下,下面的同学一起。(练习)‎ 生:模仿 师:我又发现了两位同学,请你们上来。(师指导)好的,让我们再来一次。(练习)‎ 生:一起练习。‎ 师:同学们真棒,现在我们和这音乐来一次。‎ 生:生生合作。‎ 师:同学们的表现非常精彩。现在我们要开始合作了,请我左手边的同学做拉风箱的动作,我右手别的同学做打铁的动作,如果手上没有碰钟的同学请你模仿碰钟的动作。我们一起完整的表演乐曲的b主题旋律。准备,请看我的指挥。音乐开始了。‎ 生:合作完成 ‎(设计意图:通过反复聆听和身体律动,以及嗓音声势,引出b主题旋律,并通过一系列不同的音乐活动让学生加深对这一主题旋律的记忆和理解。)‎ ‎6、聆听全曲,检验成果 师:非常整齐。谢谢同学们的表演,现在请跟着我的指挥完整表演全曲,听,小铁匠要出场了。(播放)烧火了,风箱准备;打铁了,碰钟准备;小铁匠真快乐让我们唱起来。‎ 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完成整首乐曲的表演。‎ 师:一五班同学的音乐记忆能力真好,你们发现没有,在乐曲的结尾部分,铁匠敲出了激昂的节奏,你能根据这样的节奏编一个口号,为小铁匠加油吗?‎ 生:编写口号。‎ 师:你的口号真押韵,你的节奏感真强!我们来练习一次。‎ 生:‎ 师:声音收一点。好的,我们合着音乐来一次。‎ 生:‎ 师:很好。来同学们起立。让我们加上口号们再次完整表演全曲。各小组准备。(播放音乐)表演完毕。(老师加上a1部分碰钟。)‎ ‎(设计意图:通过聆听全曲,检验学习成果,通过各项不同的音乐活动,检验学生听辨各个主题的记忆能力。通过口号的创编,初步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和创编的能力。)‎ 2、 乐曲作者及作品简介 师:你们的表现力很棒,约瑟夫.施特劳斯是奥地利一名伟大的作曲家,除了《铁匠波尔卡》以外,他还创作了《运动波尔卡》、《小丑波尔卡》、《小玩具波尔卡》等。波尔卡舞曲呢是一种音乐体裁,波尔卡是捷克的一种民间舞蹈,起源于波西米亚的一种二拍子舞曲。‎ 3、 课外拓展 师: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管弦乐,管弦乐是由长笛等木管乐器、圆号等铜管乐曲、小提琴等弦乐器、定音鼓等敲击乐器组成的,现在,让我们走进维也纳金色大厅,去欣赏一场由真正的管弦乐对为我们演奏的完整的《铁匠波尔卡》,你们知道在音乐厅里听音乐有怎样?‎ 对,让我们坐直了,安静聆听。(请思考,现在所听的乐曲中a主题出现了几次?机动。)‎ 师:对,这里面有两次完整的a主题,另外还有两次a1主题 ‎(设计意图:欣赏完整的《铁匠波尔卡》,若有学生提出所听音乐与我们本节课所学音乐有长短出入,老师给与夸奖并解释。若没有学生提出异议,这一环节就将作为拓展环节,看完视频后进行小结。)‎ 4、 课堂小结 师:好了,同学们,音乐起源于生活,生活处处是音乐,今天我们学习了由奥地利作曲家约瑟夫.施特劳斯创作的《铁匠波尔卡》是一首跟劳动有关的乐曲,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生活中,热爱学习,热爱劳动。只要你善于观察,善于发现。你将会聆听到生活当中各种美妙的音乐。今天的音乐学习到这里就结束了。同学们,再见!‎ ‎(设计意图:最后小结点名本节课所学内容,并涉及爱生活爱劳动。与苏教版编写意图做简单的呼应。)‎ ‎(备注:由于本节课教材编写中的乐曲不是完整的《铁匠波尔卡》,而是其中的一个片段。所以,本节课不作详细的曲式结构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