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2.00 KB
  • 2021-05-11 发布

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选修)

  • 24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 下载文档
  1. 1、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2. 2、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3. 文档侵权举报QQ:3215808601
‎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政治(选修)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1.随着我国人口年龄结构渐趋老年化,我们发现央视“足力健”“动力健”“益生健步”等老人鞋的广告铺天盖地席卷而来,不仅于此,各种老年人的用品和保健品业也如雨后春笋般迅猛发展。上述材料表明 A. 生产为消费创造了动力 B. 消费观念的变化决定了生产的发展 C. 消费是生产的最终目的 D. 新消费热点带动新产业出现和成长 ‎【答案】D ‎【解析】‎ ‎【详解】A:本题材料强调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不是生产为消费创造了动力,A不合题意。‎ B:生产决定消费,消费观念的变化决定了生产的发展说法错误,排除B。‎ C:消费是生产的最终目的,C说法正确但没有体现,排除。‎ D:随着我国人口年龄结构渐趋老年化,各种老年人的用品和保健品业也如雨后春笋般迅猛发展。这说明新消费热点带动新产业出现和成长,D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D。‎ ‎2.消费对生产有重要的反作用,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发展。消费是物质资料生产总过程的最终目的和动力,要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 作用。‎ A. 决定性 B. 基础性 C. 依赖性 D. 辅助性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ACD:决定性、依赖性、辅助性,均不符合题意,ACD排除。‎ B:要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B正确。‎ 故本题选B。‎ ‎【点睛】1.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发展;新消费需求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具有导向作用;新的消费热点会带动新的产业的出现和成长;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 ‎2‎ ‎.社会再生产:社会再生产包括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生产是起决定作用的环节;分配和交换是连接生产与消费的桥梁和纽带;消费是物质资料生产总过程的最终目的和动力,要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 ‎3.2019年4月23日,国务院正式对外发布《改革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方案》,对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的授权放权力度进一步加大。这意味着经营权将更多下放到企业,这有利于 ‎①创造多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的环境 ‎②更好地发挥国有经济对国民经济的主导作用 ‎③进一步增强国有企业的活力和竞争力 ‎④夯实国民经济的主体以保障国家经济安全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①:题目中表述的是国有经济,没有表述多种所有制经济,①排除。‎ ‎②③:国务院对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的授权放权力度进一步加大,将更多的经营权下放到企业,这有利于更好地发挥国有经济对国民经济的主导作用,进一步增强国有企业的活力和竞争力,②③选项正确。‎ ‎④:公有制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主体,而题目中表述的是国有经济,排除④。‎ 故本题选C。‎ ‎【点睛】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与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 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 区 别 侧重 公有制经济在所有制结构中所占的比重 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所处的地位和对国民经济性质和发展方向所起的作用 表现 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 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即体现在控制国民经济发展方向、控制经济运行的整体态势、控制重要稀缺资源的能力上 联系 国有经济是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必须充分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 ‎4.中国成功地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其中一个重要标志,是分配体制从单一按劳分配转向“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关于我国现阶段的分配制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企业里工人的工资收入应该属于按劳分配所得 B. 公有制经济中职工的收入应属于按劳分配所得 C. 付出劳动而获得的劳动报酬属于按劳分配所得 D. 工程师因技术获得的收入不属于按劳分配所得 ‎【答案】D ‎【解析】‎ ‎【详解】A: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企业里工人的工资收入不一定属于按劳分配所得,A错误。‎ B:公有制经济中职工的工资、奖金和津贴属于按劳分配所得,并非所有收入都是按劳分配所得,B错误。‎ C:付出劳动而获得的劳动报酬属于劳动所得,但不一定是按劳分配所得,C错误。‎ D:工程师因技术获得的收入不属于按劳分配所得,是按生产要素所得,D正确,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D。‎ ‎【点睛】劳动收入、按劳分配收入、按劳动要素分配收入 ‎(1)按劳分配收入和劳动收入的关系: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按劳分配收入一定是劳动收入,而劳动收入不一定是按劳分配收入。如个体经济中的个体劳动者按劳动成果分配的收入是劳动收入,但不是按劳分配收入。私营企业、外资企业中工人的工资收入是劳动收入,也是按劳动要素分配收入,但不是按劳分配收入。‎ ‎(2)按劳分配和按劳动要素分配的区别:①二者存在的范围不同。前者存在于公有制经济中,后者存在于私营经济和外资经济中。②二者性质不同。前者是社会主义性质分配,后者是非社会主义性质分配。‎ ‎5.2019年6月14日,北京市公布了2019年退体人员基本养老金,调整后,人均增长220元左右,调整后的养老金水平达4157元/月。今年以来,在全国范围内,江苏在内21省份公布上调基本养老金,广大城乡居民将有望受益,这反映了我国的政策取向是 A. 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 B. 在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同时实现劳动报酬的同步提高 C. 再分配要更加注重公平,不断增加人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D. 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答案】C ‎【解析】‎ ‎【详解】A:题目中表述的是再分配,没有表述初次分配,排除A。‎ B:要努力实现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B选项错误。‎ C:今年以来,江苏在内21省份公布上调基本养老金,广大城乡居民将有望受益,这反映了我国的政策取向是再分配要更加注重公平,不断增加人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C正确。‎ D:该选项表述与题意不符,排除D。‎ 故本题选C。‎ ‎【点睛】易错点---初次分配要注重效率,再分配要注重公平 该观点错误。(1)效率与公平具有一致性。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不重视效率则会导致平均主义和普遍贫穷。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只有公平分配,才能维护劳动者权益,激发劳动者发展生产、提高经济效率的积极性。‎ ‎(2)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与公平,既要提高效率,又要促进公平。再分配要更加注重公平。既要反对收入差距过大,又要反对平均主义。‎ ‎6.公平正义是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事关改革发展的活力源泉,也是行进中的中国必须跨越的一道关口。下列有利于实现社会公平的措施是 ‎①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②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 ‎③提高居民收入在再分配当中的比重 ‎④实现居民收入与经济增长同步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实现居民收入与经济增长同步都有利于实现社会公平,①④正确且符合题意;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与公平,②错误;应是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当中比重,③错误。故本题答案选C。‎ ‎7.推行碳排放权交易是我国应对气候变化促进低碳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减排能力较强的企业通过将富余的碳排放额转让给需求方,促使所有相关企业减缓温室效应从而实现减排。这种交易有利于 A. 形成良好的市场秩序 B. 建立开放统一的市场准入制度 C. 克服市场固有的弊端 D. 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作用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市场配置资源。碳排放权交易与形成良好的市场秩序、建立开放统一的市场准入制度没有必然的联系,AB不符合题意;市场固有的弊端只能限制其发挥作用,但不能消除,C错误;推行碳排放权交易是让碳排放能力在市场流动,有利于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作用,D正确。故选D。‎ ‎【点睛】本题可用排除法解答:1、题肢本身表述错误者不选(逆向选择题除外)(先看答案,先排除错误的选项,再看题目和材料)2、题肢与题干要求不相符者不选(抓住题目的关键词,抓住中心意思排除干扰项)3、因果相悖者不选(一看是否存在因果关系,二要主意因果关系是否颠倒)4、题肢和题干间接联系者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二级延伸不选(抓住题干的本质)5、题肢与题干外延不相符者不选(看懂内涵的同时,掌握外延的规定性)6、题肢和题干矛盾者不选(筛选正确的题肢)7、题肢与题干相重复者不选(读透题干问的方向及侧重点)8、正误相混者,即题肢中既有正确的部分也有不正确的部分,不选(仔细读完题肢,小心陷井)9、反向选择题中正确者不选(认真审题)10、题干要求单一者(如带有核心、根本、关键、最主要、中心为字眼),有些题肢即使能在题干中得到体现,但如果不符合题干单一性的要求,也不能选。‎ ‎8.“舌尖上的中国”令人骄傲,“舌尖上的安全”令人担忧。国家近年来颁布多项有关食品安全的法律法规,保障“舌尖上的安全”。这体现了国家宏观调控的 A. 经济手段 B. 法律手段 C. 行政手段 D. 道德手段 ‎【答案】B ‎【解析】‎ ‎【详解】国家宏观调控的手段主要有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三种,而没有道德手段,故排除D;经济手段主要靠经济利益的调节与引导,故A不符合题意;法律手段是通过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来维护市场秩序,国家近年来颁布多项有关食品安全的法律法规,保障“舌尖上的安全”。这体现了国家宏观调控的法律手段,B符合题意;材料体现的是法律手段,而不是行政手段,C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B。‎ ‎9.下图为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我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运行情况。为了实现制造业总体运行在扩张区间,政府可以采取的政策措施是 注:采购经理指数(PMI)是国际上通用的监测宏观经济走势的先行性指数之一。PMI高于50%,反映经济总体扩张;低于50%,反映经济总体收缩。‎ ‎①业通过自主创新,优化产品供给结构 ‎②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增强货币流动性 ‎③降低杠杆率,收紧信贷投放的规模 ‎④全面推行营改增,降低增值税税率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以图表加注释的形式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分析及归纳方面的能力。解答本题需要学生认真分析图表及注释,并能用简练的语言归纳出图表及注释反映出来的全部信息。为了实现制造业总体运行在扩张区间,政府可以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全面推行营改增,降低增值税税率,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增强货币流动性,②④适合题意;①的主体是企业,本题考查的是政府,排除;收紧信贷投放的规模是紧缩性货币政策,③不合题意;故本题答案选C。‎ ‎10.为促进实体经济发展,河北省政府办公厅出台《关于进一步降低成本、减轻负担、促进实体经济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下列措施及影响的传导路径正确的有( )‎ ‎①实施科技型中小企业税收优惠政策→企业税收成本降低→企业创新的积极性和创新能力提高→企业产品附加值提高 ‎②搭建银企对接平台→对大数据与物联网等先进领域季雨中长期贷款精准支持→企业扩大生产规模→企业经济效益提高 ‎③降低融资中间环节费用,实行差别化利率定价机制→企业的融资成本降低→企业产品结构优化→企业竞争力增强 ‎④压缩企业证照办理时间→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降低→企业负担减轻→企业活力增加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实施科技型中小企业税收优惠政策,有利于降低企业税收成本,提高企业创新的积极性和创新能力,增加企业产品附加值,①推导正确。‎ ‎②:搭建银企对接平台,对大数据与物联网等先进领域给予中长期贷款精准支持,有利于缓解企业融资困难,企业能够扩大生产规模但不一定提高经济效益,②说法错误。‎ ‎③:降低融资中间环节费用,实行差别化利率定价机制,有利于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但不一定能够结构优化企业产品,③推导错误。‎ ‎④:压缩企业证照办理时间,有利于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减轻企业负担,增加企业活力,④推导正确。‎ 故本题选B。‎ ‎【点睛】振兴实体经济的对策建议 一是加快体制改革,激发实体经济活力。‎ 二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升实体经济创新能力。‎ 三是加强制度建设与监管,促进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协调发展。‎ 四是进一步加大降成本力度,重塑实体经济竞争新优势。‎ 五是加快新技术运用,促进实体经济转型升级。‎ 六是积极推进国际合作,加快融入国际产业价值链体系 ‎11.习近平总书记说,这是一个需要思想而且一定能够产生思想的时代。思想的充沛,可以告诉我们前进的方向。这说明(  )‎ A. 思想是世界本原和前进力量之源 B. 哲学指导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 C. 哲学是具体知识的总和 D. 哲学是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答案】B ‎【解析】‎ ‎【详解】B: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说明哲学指导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思想的充沛,可以告诉我们前进的方向,B符合题意。‎ A: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世界本原,社会实践是前进力量之源,A说法错误。‎ C:哲学是对具体知识的概括和总结,不是具体知识的总和,C说法错误。‎ D: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D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B。‎ ‎【点睛】哲学的作用 ‎(1)对人生——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真正的哲学可以使我们正确 地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变化与发展,用睿智的眼光看待生活和实践,为生活和实践提供积极有益的指导,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2)对社会——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①批判功能:哲学可以通过对旧制度和旧思想的批判,更新人的观念,解放人的思想。‎ ‎②塑造功能:哲学可以预见和指明社会的前进方向,提出社会发展的理想目标,指引人们追求美好的未来。‎ ‎③激励功能:哲学可以动员和掌握群众,从而转化为变革社会的巨大物质力量。‎ ‎12.在人类追求智慧的过程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哲学派别。下列说法中能体现哲学两大基本派别之间对立是 A. “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之物,只有尚未认识之物”与“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B. “古今异俗,新故异备”与“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 C.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与“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 D. “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与“存在就是被感知”‎ ‎【答案】D ‎【解析】‎ ‎【详解】A:“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之物,只有尚未认识之物”与“子非鱼,安知鱼之乐”,这是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A不合题意。‎ B:“古今异俗,新故异备”与“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这是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B不合题意。‎ C:“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与“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这是获得认识的途径,一条是通过实践获得直接经验,二是学习他人或前人的间接经验,C不合题意。‎ D:“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与“存在就是被感知”,这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和主观唯心主义的对立,是哲学两大基本派别之间对立,D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D。‎ ‎13.“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金色软于丝。永丰西角荒园里,尽日无人属阿谁。”白居易的这首《杨柳枝词》借柳树所生之地不得其位,因而不能得到欣赏的境遇,抒发了怀才不遇的感慨,也含蓄地抨击了当时的人才选拔机制。对此理解正确的有:‎ ‎①从枝条着手描写柳树的美态体现了诗人意识的自觉选择性 ‎②荒园孤柳等景观元素是诗人独特审美思维必不可少的基础 ‎③一株垂柳荒凉冷落的处境反映了物质决定于意识的原理 ‎④诗人大胆突破固有诗词创作规律使该诗艺术力量感人至深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规律客观性、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活动的特点。①:描写柳树的美态可有多种选择,而“嫩”、“软”体现了人的意识的自觉选择性,①正确。‎ ‎②:物质决定意识,荒园孤柳等景观元素是审美思维的客观对象,②符合题意。‎ ‎③:物质决定意识,不是物质决定于意识,③错误。‎ ‎④:规律是客观的,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大胆突破规律,说法错误,④排除。‎ 故本题选A。‎ ‎【点睛】本题可用排除法解答:1.题肢本身表述错误者不选(逆向选择题除外)(先看答案,先排除错误的选项,再看题目和材料),本题可排除③④;2.题肢与题干要求不相符者不选(抓住题目的关键词,抓住中心意思排除干扰项);3.因果相悖者不选(一看是否存在因果关系,二要主意因果关系是否颠倒);4.题肢和题干间接联系者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二级延伸不选(抓住题干的本质);5.题肢与题干外延不相符者不选(看懂内涵的同时,掌握外延的规定性)6.题肢和题干矛盾者不选(筛选正确的题肢);7.题肢与题干相重复者不选(读透题干问的方向及侧重点);8.正误相混者,即题肢中既有正确的部分也有不正确的部分,不选(仔细读完题肢,小心陷井);9.反向选择题中正确者不选(认真审题);10.题干要求单一者(如带有核心、根本、关键、最主要、中心为字眼),有些题肢即使能在题干中得到体现,但如果不符合题干单一性的要求,也不能选。‎ ‎14.人类无限创造力以及更深层次的智慧,是人工智能所无法延伸出来的弧度。这里揭示了人工智能与人类意识的根本区别在于人类意识具有 A. 直接现实性 B. 社会历史性 C. 客观物质性 D. 主动创造性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意识活动的特点。人类无限的创造力以及更深层次的智慧,是人工智能所无法延伸出来的弧度。这里揭示了人工智能与人类意识的根本区别在于人类意识具有主动创造性,D正确且符合题意;ABC都是实践的特点,都不符合题意,均应排除;故本题选D。‎ ‎15.有人说:“世上本无对错,看问题的角度不同,答案不同而已。我们应该学会从别人的角度看世界,多一分理解,多一分宽容,多一分求同存异。”该观点 ‎①“认为世上本无对错”是错误的,真理是客观的,真理和谬误是不容混淆的 ‎②“认为世上本无对错”是正确的,真理是相对的,真理和谬误往往相伴而行 ‎③强调“从别人的角度看世界”没有道理,要坚持自己认定的真理 ‎④强调“从别人的角度看世界”有道理,立场、观点、方法等因素影响人的认识观点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①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①②:真理是客观的,真理和谬误是不容混淆的,认识的对错有其评判标准,因此,“认为世上本无对错”是错误的,①正确,②排除。‎ ‎③④:立场、观点、方法等因素影响人的认识观点,看事物的角度不同,认识也就不同,因此强调“从别人的角度看世界”有道理,④正确,③错误。‎ 故本题选D。‎ ‎16.中共十九大描绘了我国发展今后30多年的美好蓝图。九层之台,起于累土。要把这个蓝图变为现实,必须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干好工作。这是因为 ‎①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能动的物质性活动 ‎ ‎②实践是按照主观内在本性改造世界的物质活动 ‎③实践是处在主客观交汇点上的直接现实活动 ‎ ‎④实践是人类改造世界的有效合理的适应性活动 A. ①④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①③:题干中“要把这个蓝图变为现实,必须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干好工作”强调实践的重要性,这是因为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能动的物质性活动,是处在主客观交汇点上的直接现实活动,①③符合题意。‎ ‎②:“按照主观内在本性改造世界”的说法错误,②错误。‎ ‎④:实践是人类改造客观世界的能动性活动,而不是适应性活动,④错误。‎ 故本题选C。‎ ‎17.人们经常引用老话儿支持自己的观点。但有些老话儿之间似乎也有冲突,如“好马不吃回头草”与“浪子回头金不换”,“退一步海阔天空”与“狭路想逢勇者胜”,等等。这些看似相互冲突的老话儿 ‎①各有适用的条件和范围 ‎②其正确性无法被检验 ‎③不应被机械地照搬套用 ‎④会导致人们无所适从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③:本题考查学生通过对名言、谚语、古文诗词等传统文化蕴含的哲理的理解,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这些看似相互冲突的老话儿说明真理具有条件性,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如果超出了这个条件和范围,真理就会变成谬误,故不应被机械地照搬套用,①③适合题意。‎ ‎②: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②是错误的。‎ ‎④:真理是有条件的、具体的,我们要把握适用的条件和范围,不会导致人们无所适从,④是错误的。‎ 故本题选B。‎ ‎18.实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既要构建核心区、辐射区与支撑区城市功能互补、产业错位发展、政策有机衔接的发展格局;也要以产业集群为框架,适度分工,紧密合作,以产业集群布局引领产业发展布局。这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①国家战略的客观性是长三角地区发展的依据 ‎②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③立足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④系统优化是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重要方法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②④:实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这表明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系统优化是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重要方法,②④符合题意。‎ ‎①:长三角地区的客观实际是长三角地区发展的依据,国家战略属于意识范畴,我们要以客观实际作为行动的依据,①错误。‎ ‎③:我们要立足整体,而不是立足局部,③错误。‎ 故本题选C。‎ ‎19.事物的矛盾包括两个基本属性,斗争性与同一性,下列强调同一性的是 ‎①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②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③泾溪石险人兢慎,终岁小闻倾覆人 ‎④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矛盾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调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准确把握题意是解答此题的关键。“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体现了矛盾具有普遍性,故①不符合题意;“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意思是君子可以与他周围保持和谐融洽的氛围,但他对待任何事情都该有自己的独立见解,而不是人云亦云,盲目附和;小人则没有自己独立的见解,虽然常和他人保持一致,但实际并不讲求真正的和谐贯通,强调的是同一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没有斗争性就没有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和相互贯通,故②不符合题意;“泾溪石险人兢慎,终岁不闻倾覆人”意思是泾溪石头排列分布险峻,人走在上面的时候很小心谨慎,一年到头也没听说有人落水,说明安全与危险互为存在的条件,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体现了矛盾的同一性,故③符合题意;“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意思是天下的事情有困难和容易的区别吗?只要做,那么困难的事情也容易了,说明困难与容易互为存在的条件,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体现了矛盾的同一性,故④符合题意。故选B。‎ ‎【点睛】矛盾同一性与斗争性之间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第一,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之间是相互联结、相互制约的。一方面,同一性依赖于斗争性,同一是包含着差别、对立的同一,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另一方面,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斗争是是同一中的斗争,没有同一性,斗争性也不能成立。第二,同一性与斗争性之间是相对与绝对的关系。斗争性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同一性是相对的、有条件的,斗争性最终导致同一性的分解,有条件的同一性和无条件的斗争性相结合,推动着事物发展。‎ ‎20.2019年中美两国迎来了双方关系发展的“不惑之年”。建交以来,两国关系经历了从隔绝到接触的转变,在竞争与合作中不断前进。历史充分证明,合作是双方最好的选择。中美关系的发展体现了 A. 矛盾的同一性寓于斗争性之中 B. 矛盾双方的统一推动事物发展 C. 矛盾双方共处在一个统一体中 D. 矛盾同一性与斗争性相互转化 ‎【答案】C ‎【解析】‎ ‎【详解】A错误,矛盾的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B错误,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C正确,建交以来,两国关系经历了从隔绝到接触的转变,在竞争与合作中不断前进,历史充分证明,合作是双方最好的选择。中美关系的发展体现了矛盾双方共处在一个统一体中。D错误,矛盾双方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实现相互转化。故答案为C。‎ ‎21.抖音短视频作为一款音乐创意短视频社交软件,用户可以通过这款软件选择歌曲,拍摄15秒的音乐短视频,形成自己的作品,深受广大学生喜爱。但若使用不当,则可能像赌博一样上瘾。这表明(  )‎ A. 矛盾具有同一性,矛盾双方相互贯通 B. 矛盾具有斗争性,矛盾双方相互对立 C. 矛盾具有普遍性,矛盾贯穿事物始终 D. 矛盾具有特殊性,每个侧面各有特点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原理。A符合题意,材料中,抖音短视频深受广大学生喜爱的同时,若使用不当,则可能像赌博一样上瘾,表明矛盾具有同一性,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矛盾双方可以有相互转化;BCD不合题意,材料强调矛盾的同一性,而没有涉及矛盾的斗争性,也没有涉及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故选A。‎ ‎22.无人驾驶技术将对未来的交通带来深刻变革。2018年3月,某公司的一辆无人驾驶汽车发生交通事故,引发了人们对该技术前景的担忧。不过有专家认为,这并不会从根本上影响无人驾驶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材料体现的主要哲理是 A. 要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 B. 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 C. 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D. 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矛盾的主次方面辩证关系,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事物中居于支配地位,对事物的发展起主导作用。事物的性质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虽然一辆无人驾驶汽车发生交通事故,但是并不会从根本上影响无人驾驶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体现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材料未体现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CD不符合题意。对无人驾驶汽车的认识属于矛盾主次方面,不是主次矛盾,A不符合题意。答案为B。‎ ‎23.习近平常引用我国经典名句表达自己的思想,所引名句蕴含哲理,发人深思。这不仅丰富了表达方式,也为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树立起典范。对下列习近平引用过的名句所包含哲理揭示正确的是 ‎①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要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 ‎②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直接经验比间接经验更可靠 ‎③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要重视实践,求真务实 ‎④堤溃蚁孔,气泄针芒——要重视事物的质变,把握机遇促进飞跃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通过对名言、谚语、古文诗词等传统文化蕴含的哲理的理解,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本题习近平用典中,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这体现了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①对应的哲理正确;②项用典意为要脚踏实地,在社会实践中锻炼成长,不是强调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谁更可靠的问题,对应错误;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这启示我们重视实践,求真务实,③对应正确;④项用典意为事物的发展都是从量变开始的,要重视量的积累,不是强调要重视事物的质变,把握机遇促进飞跃,故对应不正确;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 ‎24.我国提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目标,2020年,目前尚处于贫困线以下的7000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为此,要通过扶持生产和就业发展一批、通过异地搬迁安置一批、通过生态保护脱贫一批、通过低保政策兜底一批……中国式的脱贫体现了 ‎①是否承认矛盾的特殊性是能否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前提 ‎②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是共性与个性、整体与部分关系 ‎③要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 ‎④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才能正确认识事物和解决具体问题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③④:我国提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目标,要通过扶持生产和就业发展一批、通过异地搬迁安置一批、通过生态保护脱贫一批、通过低保政策兜底一批……中国式的脱贫体现了要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才能正确认识事物和解决具体问题,③④符合题意。‎ ‎①:是否承认矛盾的普遍性是能否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前提,①错误。‎ ‎②: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是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的关系,不是整体与部分关系,②错误。‎ 故本题选D。‎ ‎25.5G即将为我们开启一个全新的智能时代,5G是一个大的标准体系,其中包括许多当前技术的演进,这些技术可以完全向4G技术兼容,也需要一部分相对革命的技术,二者相辅相成,从而实现无缝升级。5G技术的创新过程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①要坚持创新,在创新中求发展 ‎②实践基础上的技术创新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③以革命批判精神破除过去的观念和技术 ‎④新事物要吸取旧事物中积极的因素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④:题中,这些技术可以完全向4G技术兼容,也需要一部分相对革命的技术,这表明要坚持创新,在创新中求发展,新事物要吸取旧事物中积极的因素,①④符合题意。‎ ‎②: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变革的先导,②错误。‎ ‎③:我们要破除落后的观念和技术,③错误。‎ 故本题选B。‎ ‎26.2019年5月,国务院出台允许农村闲置宅基地异地入市的《关于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的意见》新政策,既整合了农村闲置土地资源,又促进了农民增收。这说明 ‎①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的发展 ‎②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的发展 ‎③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生产关系的调整 ‎④生产关系的调整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①④:国务院出台允许农村闲置宅基地异地入市的《关于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的意见》新政策,既整合了农村闲置土地资源,又促进了农民增收。这说明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的调整有利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①④符合题意。‎ ‎②:本题并未体现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的发展,排除②。‎ ‎③:本题考查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不是生产力促进生产关系,排除③。‎ 故本题选D。‎ ‎27.2018年4月,习近平主席在博鳌亚洲论坛开幕式演讲中指出,“中国40年改革开放给人们提供了许多弥足珍贵的启示,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振兴,就必须在历史前进的逻辑中前进,在时代发展的潮流中发展。”这段讲话蕴含的哲理是 A. 必须尊重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 B. 必须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C. 上层建筑必须适合经济基础的状况 D. 生产力是最革命最活跃的因素 ‎【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上层建筑要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振兴,就必须在历史前进的逻辑中前进,在时代发展的潮流中发展,体现要尊重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答案为A。‎ ‎28.2019年4月2日,第十四次全国民政会议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指出,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聚焦脱贫攻坚,聚焦特殊群体,聚焦群众关切。这充分体现了 A. 价值判断与选择的社会历史性 B. 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C. 人民群众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D. 坚持了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答案】D ‎【解析】‎ ‎【详解】A:材料没有体现价值判断与选择的社会历史性,A不合题意。‎ B:材料没有着重强调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B不合题意。‎ C:材料不是强调人民群众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C不合题意。‎ D: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聚焦脱贫攻坚,聚焦特殊群体,聚焦群众关切。这充分体现了坚持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D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D。‎ ‎29.下边漫画蕴含的哲理主要是 A. 价值观是人生的重要向导 B. 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 C. 在个人与社会统一中实现价值 D. 人要具有满足主体需要的积极功能 ‎【答案】D ‎【解析】‎ ‎【详解】据漫画及文字可知,木桶的价值在于装东西,如果不装东西,就不能体现其价值,有此类推,人的价值在于创造价值,在于满足主体的需要,所以人要具有满足主体需要的积极功能,D项符合题意;材料没有体现价值观的导向作用,A项不合题意;漫画主旨没有体现怎样实现人生价值,B、C两项不合题意。答案选D。‎ ‎30.不忘初心、不负使命、不改本色,张富清老人为我们树立了一个坚守信仰的时代标杆。淡泊名利的张富淸,其实很富有。战争年代出生入死,一枚枚军功章镌刻着他的荣耀,他的经历很富有;和平时期,为贫困山区奉献一生,用共产党人的本色贏得群众信赖,他的精神很富有。这启示我们 ‎①幸福的人生道路离不开正确价值观的引领 ‎②人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③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 ‎④社会价值是集体价值和自我价值的统一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①②:不忘初心、不负使命、不改本色,张富清老人为我们树立了一个坚守信仰的时代标杆。淡泊名利的张富淸,其实很富有。题中事例,启示我们幸福的人生道路离不开正确价值观的引领,人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①②符合题意。‎ ‎③:材料不涉及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③不符合题意。‎ ‎④:人生价值是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④错误。‎ 故本题选A。‎ 二、简答题:本部分共2小题,第31题10分,第32题12分,共22分。请紧扣题意,结合所学相关知识,简要回答问题。‎ ‎31.材料一:孔子在《论语·季民第十六》中指出:“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材料二:经过长期的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社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我们已经总体上部分解决了“寡”的问题,现在我们更加突出的问题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这已经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因素。‎ 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请谈谈您对于“不患寡而患不均”的认识。‎ ‎(2)针对发展中的“不平衡”问题,我们该如何解决?‎ ‎【答案】(1)效率与公平具有一致性。一方面,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社会公平的逐步实现只有在发展生产力、提高经济效率、增加社会财富的基础上才有可能。没有效率作为前提和基础,对公平的追求会导致平均主义和普遍贫穷。所以,我们也“患寡”;另一方面,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只有公平的分配,才能维护劳动者权益,激发劳动者发展生产、提高经济效率的积极性。所以,我们“患不均”。‎ ‎(2)①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 ‎②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必须全面深化改革,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③贯彻协调发展的新发展理念,必须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正确处理发展中的重大关系,重点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不断增强发展的整体性。‎ ‎【解析】‎ ‎【分析】‎ 本题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为话题设置相关情境,从《经济生活》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考生对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经济体系等知识的把握,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 ‎【详解】(1)本题设问指向谈谈您对于“不患寡而患不均”的认识,实际是考查效率与公平的关系。解答时首先明确效率与公平具有一致性。一方面,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社会公平的逐步实现只有在发展生产力、提高经济效率、增加社会财富的基础上才有可能。另一方面,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只有公平的分配,才能维护劳动者权益,激发劳动者发展生产、提高经济效率的积极性。然后调动运用上述知识,结合“不患寡而患不均”细化分析。‎ ‎(2)本题设问指向针对发展中的“不平衡”问题,我们该如何解决,属于措施类试题。解答时把握材料关键信息“现在我们更加突出的问题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调动运用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全面深化改革、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经济体系等知识分析回答。‎ ‎32.‎ 材料一:2019年1月2日,习近平出席《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指出,“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实现国家统一的最佳方式,并且在港澳已经付诸了成功的实践。制度不同,不是统一的障碍,更不是分裂的借口。“一国两制”在台湾的具体实现形式会充分考虑台湾现实情况,会充分照顾到台湾同胞的利益和感情。在确保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前提下,和平统一后,台湾同胞的社会制度和生活方式等将得到充分尊重;台湾同胞的私人财产、宗教信仰、合法权益将得到充分保障。‎ 材料二:面对香港暴力事件,香港各界发表强烈谴责,一致表示对暴徒决不能姑息。同时,也对那些迷途的年轻人表示担忧与惋惜,以下是某社交平台上香港网友的留言:‎ 网友:阳台上的金鱼——躲在面具下面,完全没有道德底线,只要是有理性的普通人,都不会那样做。‎ 网友:雪山飞狐——那些参加示威的年轻人,不妨“停一停,想一想”:自己真的需要什么,亲人和朋友真的需要什么,香港人民真的需要什么。‎ 网友:撒开劲儿跑——站在十字路口,香港青年要擦亮眼睛,告别噩梦,新香港靠你们建设,命运的缰绳在你们自己手中!如若分裂动荡继续上演,经济崩溃,社会失序,必毁掉你们的前途命运。‎ ‎(1)请结合材料,运用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的知识对“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案在港澳台的区别化实践加以说明。‎ ‎(2)结合网友的评论,请用价值观的相关知识,为少数迷途的香港年轻人指点迷津。‎ ‎【答案】(1)①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一方面,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另一方面,特殊性也离不开普遍性,不包含普遍性的事物是没有的。‎ ‎②“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既坚持捍卫国家统一,确保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普遍性。又照顾台湾同胞的社会制度,生活方式等现实情况的特殊性,体现了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统一,是实现国家统一的最佳方式。‎ ‎(2)①价值观是人生的重要向导,我们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站在十字路口的香港年轻人,需要树立正确的道德取向,坚守道德底线,抵制境外蛊惑,致力于香港的繁荣与稳定。‎ ‎②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必须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迷途的港青,应该审时度势,自觉站在香港人民和未来需要的立场上。‎ ‎③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迷途的港青,应当投身于香港当下的建设中去,为香港的繁荣做出应有的贡献,实现自身的价值。‎ ‎④在个人和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人生价值。迷途的港青,应该与香港同呼吸共命运,在香港的繁荣与稳定中迎来美好的个人前途与命运。‎ ‎【解析】‎ ‎【分析】‎ 本题以习近平出席《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为话题设置相关情境,从《生活与哲学》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考生对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价值观等知识的把握,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 ‎【详解】(1)本题设问指向请结合材料,运用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的知识对“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案在港澳台的区别化实践加以说明。解答时首先明确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然后详细回答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一方面,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另一方面,特殊性也离不开普遍性,不包含普遍性的事物是没有的。调动运用上述知识,结合“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案在港澳台的区别化实践细化分析,实现理论与材料的有机统一。‎ ‎(2)本题设问指向结合网友的评论,请用价值观的相关知识,为少数迷途的香港年轻人指点迷津。解答时首先明确考查的知识范围,主要包括:人的价值、价值观的导向作用、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价值的创造与实现(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然后调动运用上述知识,结合网友的评论细化分析。‎ 三、探究题:本大题18分。请进入下列情境,参与问题的探究与分析。‎ ‎33.2019年1月28日,发改委等部门印发《进一步优化供给推动消费平稳增长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实施方案(2019年)》,提出加快推出5G商用牌照,扩大升级信息消费。‎ 材料一:5G是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的简称,其应用将不再只是手机,它将面向VR/AR、智慧城市、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车联网、无人驾驶、智能家居、智慧医疗等诸多方面。据测算,我国5G商用前五年直接带动经济总产出将超过10万亿元,经济增加值将超过3万亿元,直接新增就业岗位将超过300万个。5G技术作为国际经济竞争的关键前沿技术,它带来的万物互联的应用场景将开启新一轮信息产业革命,给经济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材料二:但专家表示,5G大规模商用还面临着许多“拦路虎”。一是目前在研的5G手机性能并不稳定,5G手机的功耗高,要求最先进的芯片处理技术,5GMIMO(大规模天线)系统的设计,信号完整性、热设计等方面的技术难题仍然没有被彻底解决;二是5G网络投资巨大,建设周期比较长,投资难以在短期内得到回报,但未来市场潜力巨大;三是国际竞争极其激烈,没有一家企业能够独立完成5G商业化的所有环节。‎ 材料三:有人认为在5G配套技术生态链,例如,安全传输加密体系、法律法规体系、大规模存储技术体系等还不够成熟、不够完善的条件下,仓促上马,全面铺开,未来唯一可以确定的就是不确定性灾难会接踵而来。‎ ‎(1)结合材料一并运用所学经济知识阐述5G商用对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意义。‎ ‎(2)结合材料二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相关知识回答,面对5G大规模商用面临着的“拦路虎”,我们该怎么办?‎ ‎(3)运用矛盾基本属性的相关知识,分析材料三中的观点。‎ ‎【答案】(1)①创新是第一动力,有利于推进创新驱动战略,推动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发展,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增强发展优势。‎ ‎②有利于大力发展实体经济,筑牢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坚实基础。,促进工业化与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的深度融合,改造传统产业,催生新业态,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③使生产与消费更有效对接,提高供给质量和效率,促进消费升级。‎ ‎④推动先进制造业走向世界,增强我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 ‎(2)①面对性能不稳定,功耗高,等方面的技术难题,应承认矛盾、揭示矛盾、分析矛盾,并找出正确方法解决矛盾,并创造条件促进矛盾双方的相互转化。‎ ‎②针对5G网络投资巨大,建设周期比较长,投资难以在短期内得到回报,应坚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对新事物的成长充满信心,并拥有充分的思想准备迎接挫折和挑战。‎ ‎③针对国际竞争极其激烈,没有一家企业能够独立完成5G商业化的所有环节的难题,应坚持联系的观点,立足整体,加强团队合作,共同面对研制过程中的难题。‎ ‎(3)矛盾即对立统一,斗争性与同一性是矛盾固有的两个基本属性。5G技术的发展,不够成熟、不够完善,有可能带来的危机,但也有可能带来重大的发展机遇,故材料中的观点,只看到了矛盾双方相互差异、相互对立的一面,而没有看到矛盾双方相互依赖、相互贯通的一面。正是因为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才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推动5G技术和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解析】‎ ‎【分析】‎ 本题以加快推出5G商用牌照,扩大升级信息消费为话题设置相关情境,从《经济生活》《生活与哲学》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考生对生产与消费的关系、建设现代经济体系、整体与部分、前进性与曲折性的关系、对立统一的观点等知识的把握,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 ‎【详解】(1)本题设问指向结合材料一并运用所学经济知识阐述5G商用对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意义。意义类的解答题要遵循由近及远、由表及里、有直接到间接的思维顺序,语言组织要落脚在“有利于”“促进”“增强”“巩固”等句型。通常的“意义”包括经济意义、政治意义、文化意义,在审题过程中首先必须明确需要回答的是某一种意义,还是全部意义。‎ 解答本题需要学生具有丰富的知识储备和很强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吃透教材的基本观点和具有调动和运用知识以及分析和阐述观点的能力。审题关键是抓住材料中的有效信息和设问要求,调动运用生产与消费的关系、创新驱动战略、建设现代经济体系、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等知识回答。‎ ‎(2)本题设问指向结合材料二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相关知识回答,面对5G大规模商用面临着的“拦路虎”,我们该怎么办,属于措施类试题。解答时首先把握考查唯物辩证法的相关知识,主要包括:联系观、发展观、矛盾观、辩证的否定观;然后调动运用整体与部分、前进性与曲折性的关系、对立统一的观点等知识细化分析。‎ ‎(3)本题考查矛盾基本属性的相关知识,分析材料三中的观点。矛盾就是对立统一,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基本属性;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属性;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的相互依赖、相互贯通;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然后调动运用上述知识,结合材料观点细化分析。‎ ‎ ‎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