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24 KB
  • 2021-05-10 发布

人教小学音乐五年级上册音乐中的故事教学设计

  • 6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 下载文档
  1. 1、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2. 2、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3. 文档侵权举报QQ:3215808601
五年级音乐《第七单元 音乐中的故事》教案 第一课时 ‎ 一、教学内容 欣赏《彼得与狼》‎ 二、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复习已有的乐器知识,对乐曲中的所有人物和动物进行介绍。为整首作品进行欣赏前的铺垫。‎ 三、教学重难点 记住每种乐器的声音,认识乐器并马上说出乐器的形状。‎ 四、教具 图片   录音机 五、教学过程 ‎1、导入 西洋乐器可以分哪几大类? 每一分类各举两种乐器。‎ 弓弦乐器:大提琴、中提琴、小提琴等。‎ 木管乐器:长笛、单簧管、双簧管、大管等。‎ 铜管乐器:小号、长号、圆号等。‎ 打击乐:定音鼓、大鼓、小军鼓等。‎ 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回答展示乐器的图片和音响,对已有乐器知识进行检验和复习。‎ ‎2、揭示课题。每一种乐器都具有独特的音色。今天,我们就来欣赏用各种乐器讲述的一个故事《彼得与狼>>.‎ ‎3、故事梗概。有谁知道这个故事的内容?‎ ‎4、人物介绍。‎ ‎(1)       彼得 播放彼得和老爷爷的主题。‎ 师:请听下面的两段旋律,哪一段描述的是彼得?为什么?‎ 小提琴演奏的音色柔和,节奏跳跃,似乎彼得是个活泼可爱的小孩。‎ 学生跟琴视唱主题。用有 弹性的声音,表现彼得活泼的样子。‎ ‎(2)老爷爷 这段旋律描述的是老爷爷。请问这是什么乐器演奏的? 音色、速度如何?表现老爷爷什么特点。‎ 大管演奏的音色低沉。爷爷说话声音低,速度慢,说明是爷爷的年龄特点。节奏紧奏暗示老人絮叨的特点。‎ ‎(3动物 在这个故事中,有许多的动物。每一种动物都是用一种乐器表现的。下面分别播放四段乐曲,请判断这段旋律用什么乐器演奏的?描述的是谁?为什么?‎ 播放小鸟的主题:长笛明亮的音色、流畅的旋律形象的描述了狼的凶狠和恶毒。‎ 分别播放燕鸭子和猫的主题:让学生判断。‎ 鸭子更笨拙,猫更狡猾。‎ ‎5、总结:每一个人物或动物都有自己的个性和特点,他们在故事中怎样表演?这个故事怎样用乐器表现的?我们下节课分段欣赏。‎ 第二课时 一、教学内容 继续欣赏《彼得与狼》‎ 二、教学目标 在教师的指导下,进一步分段欣赏《彼得与狼》。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和发展学生的音乐听觉和想象力,提高学生对音乐理解的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1、培养和发展学生的音乐听觉和想象力。‎ ‎2、提高学生对音乐理解的能力。‎ 四、教具 录音机    录音带 五、教学过程 ‎1、复习 作品中每个人物或动物的主题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 ‎2、分段欣赏 ‎(1)       片段一:彼得出场。‎ 清晨,明媚的阳光透过树梢,洒下绿茵茵的草地上。是谁走在草地上?他的心情怎样?你能不能随着音乐得旋律,哼唱彼得的旋律,体会彼得此刻的心情?‎ ‎(2)       片段二:小鸟出场。‎ 彼得走着走着,先后遇到了他的三个朋友。你听他先遇到的是谁?(小鸟)  他们在做什么?(彼得和小鸟他们在互相问好、对话等等。)再听此段旋律。全班分成两组,一组听到弦乐演奏的彼得主题,请举红牌;另一组听到长笛演奏的小鸟主题,请举黄牌。‎ ‎(3)       片段三:鸭子出场。‎ 彼得又遇到了谁?(鸭子) 下面的旋律描述的是谁?它们在干什么?(鸭子与小鸟正吵得面红耳赤)怎样表现他们在吵架?(节奏紧张、速度快)再听此段旋律。全班分成两组,一组听到双簧管演奏的鸭子主题,请举红牌;另一组听到长笛演奏的小鸟主题,请举黄牌。‎ ‎(4)       片段四:猫出场。‎ 这是谁?(猫)  猫怎样出现的?为什么?(猫准备偷袭鸭子,是小心翼翼的。)‎ ‎(5)       片段五:老爷爷出场。正在这时,谁出现了?(老爷爷)‎ ‎(6)       片段六:狼出场了? 从哪走过来?怎么听出来的?(狼从树林的深处慢慢走了出来。音乐力度渐强,表明狼越走越近。)‎ ‎(7)       片段七:动物们的反应。‎ 猫见到狼怎样反应。怎么听出来的?(猫见到狼迅速爬到了树上。速度越来越快,旋律上行,表明猫快速爬到树的高处。)‎ 小鸟呢?(长笛高音区快速的演奏,表示小鸟飞到高处去。)‎ 鸭子见到狼怎样反应?怎么听出来的?(鸭子拼命地逃跑。音乐速度越来越快,表明鸭子着急得心情。)‎ 结果呢?(音乐出现了强音,像是鸭子的惨叫。最终还是被狼抓住了,一口吞了下去。)‎ ‎(8)       片段八:智斗 彼得在屋内看到了所发生的一切。他运用智慧与狼周旋。(听音乐) 音乐描述了什么?乐器代表谁?音乐主题是谁?说明什么?(小鸟在狼的头上盘旋。乐器是代表小鸟的长笛,音乐主题是彼得。小鸟代表彼得的智慧与狼周旋。)‎ ‎(9)       片段九:放绳 彼得迅速从墙头顺着树枝爬到了大树上,他用手中的绳子拴了一个结,然后…‎ 彼得在做什么?怎么听出来的?(音阶下行表示绳子从树的高处顺了下来。)‎ ‎(10)   片段十:捉狼 彼得手中的绳子悄悄地套在狼的尾巴上,用力一拽。(狼拼命挣扎。)‎ ‎(11)   片段十一:猎人出场。‎ 谁出现了?(定音鼓和大鼓代表的猎人)‎ 猎人是怎样从树林深处走来的?(力度由弱到强)‎ ‎3、总结 同学们开动脑筋、积极参与,下节课我们完整欣赏这部交响童话《彼得与狼》。‎ 第三课时 ‎ 一、教学内容 继续欣赏《彼得与狼》‎ 二、教学目标 完整欣赏交响童话《彼得与狼》,能够真正了解各个人物的性格特征,培养和发展学生的音乐想象力,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 三、教学重难点 ‎1、能够真正了解各个人物的性格特征。‎ ‎2、培养和发展学生的音乐想象力。‎ ‎3、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 四、教具 录音机 五、教学过程 完整欣赏交响童话《彼得与狼》。‎ 总结人物性格与音乐的关系:‎ 彼得--—弦乐四重奏----勇敢坚定 小鸟----长笛-----灵巧活泼 鸭子----双簧管----笨拙 猫----单簧管-----狡猾的 老爷爷----大管----絮叨 狼----圆号----穷凶极恶的 猎人----定音鼓和大鼓----枪声 六、分解色进行表演。‎ 七、总结 故事到了这里已经结束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呢?‎ ‎(遇事要沉着冷静。要勇敢、不怕困难。要善于动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