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6.00 KB
  • 2021-05-10 发布

浙江高考论语选读考点复习资料

  • 14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 下载文档
  1. 1、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2. 2、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3. 文档侵权举报QQ:3215808601
十四 文化论著《〈论语〉选读》‎ 考纲解读 ‎《〈论语〉选读》是浙江新课程改革中出现的新课目。 2009年的年浙江《考试说明》开始把该课目作为古代诗文阅读中的一个内容来考查,2010年、 2011年、2012年依然保持这些要求,分值都在5分左右。‎ ‎《〈论语〉选读》的考试要求,可以分为基础要求和发展要求两个部分。所谓基础要求,就是指名句名段的背诵积累、重点字词句子文段的翻译以及课文内容的解读等;所谓发展要求,主要是指初步理解文化经典《论语》的文化内涵,探究传统文化对人生和社会的影响以及作用。而这些内容往往不是直接写出的,而是通过孔子等的言行来展现的,所以理解《论语》章句的含义是前提。要善于在理解原文有关的学说、观点、见解、态度、情感、行为等基础上,理解其思想,并能结合现实背景作分析,联系当今谈意义。‎ 考查内容:浙江卷自2009年开始出现该考点,考题侧重考查对《论语》中体现出的儒家思想的理解和分析,如2009年考查孔子的教学原则, 2010年考查孔子的义利观, 2011 年考查孔子的为政观, 2012年考查孔子的仁爱观。福建卷自 2008 年开始考查该考点,其相关试题可供参考。‎ ‎2009年阅读材料全部出自《论语》,2010年另给了欧阳修《朋党论》的材料,2011年另给了《韩非子》的选段,要求与《论语》中的观点进行比较; 2012年用《论语》与《经典释文》对同一段话的不同标点情况,来考查对孔子思想的认识及对后人观点的评价。‎ 四年高考 ‎【2012 浙江,23-2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5分) ‎ ‎《论语·乡党》:“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 这段文字,据唐人陆德明《经典释文》的句读可以标点为:“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 ‎1.分别指出上面两种不同标点的引文中孔子对人、马的态度。(2分) ‎ ‎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照孔子的仁爱观,谈谈你对后一种句读的看法。 (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①贵人贱马 ②人、马并重(或“先人后马”) ‎ ‎2.这种句读体现了后儒对孔子的推崇,但“人马并重”并非孔子的本意。因为孔子的“仁”并非兼爱,他主张在“亲亲”的基础上推己及人。‎ 解析:不同标点断句,表达不同的意思。主要区别在,《论语》中的理解是“不问马”,‎ 而《经典释文》中的理解是也问马,只不过是后问。本题具有开放性,但要建立在对孔子思想全面理解的基石上来思考,要客观体会后人断句法的理由。他们认为孔子不仅对人有仁爱之心,对动物也有仁爱之心。这在《论语》其他章节有体现,但孔子对人与对动物毕竟还是有区别的,所以“人、马并重”并非孔子本意。‎ ‎【2011浙江,23-24】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下题。(5分)‎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 夫圣人之治国,不恃人之为吾善①也,而用②其不得为非也。恃人之为吾善也,境内不什数③;用人不得为非,一国可使齐。为治者用众而舍寡,故不务德而务法。 (《韩非子》)‎ 注:①为吾善:自我完善。②用:使。③不什数:不能用十来计算,即不到十个。‎ ‎1.从上面两段文字中,概括出孔子和韩非子的为政观。‎ 孔子:_______。‎ 韩非子:________。‎ ‎2.对这两种为政观进行简要评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孔子 为政以德(或“以德、礼治国”) 韩非子:以法治国 ‎2.孔子认为“法治”虽有一定的作用,但也有缺陷,所以要“德治”;韩非子认为能够自我完善的人很少,要管理众人,必须以法治国。两种观点各有侧重,各有偏颇,应相互补充。‎ 解析:a.全文的内容很明确,比较简单。抓住孔子的“德”字,抓住韩非子的“法”‎ 字,答案就很容易得出。 b.本题涉及的考点是传统文化经典的正确解读和批判继承。从文中找出两种为政观的异同,再评析即可。‎ ‎【2010浙江,24】《论语》对后人的思想有深刻的影响。请引用《论语》中与下面文字意思相仿的一句话,然后分析它们所表达的思想。( 4 分)‎ ‎“大凡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此自然之理也。” (欧阳修《朋党论》)‎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告诉我们,君子追求义,小人追逐利。这种思想反映在欧阳修的《朋党论》中,即君子交友与小人交友的本质区别在于对义与利有不同的价值取向。‎ 解析:本题难度适中。解题的关键是理解欧阳修的话语——但凡君子和君子因志同道合成为朋友,小人与小人因追求相同的利益成为朋友,这是自然的规律。‎ ‎【2009浙江,24】阅读《论语》中的两则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 4 分)‎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子曰:“子欲无言。”子贡曰:“子如不言,则小子何述焉? " 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1.有不少成语源于《论语》,例如“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请再写一出自上述语段的成语。‎ 答:__________。‎ ‎2.根据孔子与子贡的对话,概括出一条教学原则,并加以评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举一反三 ‎ ‎2.学生主体原则(答“自主学习原则”亦可),注重身教原则(答“无言之教”或“教是为了不教”亦可)。 孔子的教育,不只注重言教,更注重身教,用切实的行动来教导学生,让学生从教师的行动中悟出大道,这种教学原则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更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拓展学生的思维。‎ 解析:本题属于知识运用题,可以从“举一隅不以三隅反”一句中概括出四字成语“举一反三。当子贡指出孔子“不言”时,孔子以“天何言哉”来回答,以四时的运行、百物的生长来回答子贡的疑问,其实是孔子强调教师无需多言要注重身教的原则。评析要言之有理。‎ ‎【译文】‎ 孔子说:“不是发愤图强要研究学问的人,我是不会去开导的;不是有话想说,却难以表达的人,我是不会去启发的。不能举一反三的人,我是不会重复教的。” ‎ 孔子说:“我想不说话了。”子贡说:“您如果不说话,那么我们传述什么呢?”孔子说:“上天说了什么呢?四季照常运行,百物照样生长,上天说了什么呢?”‎ 考点探究 考纲规定必须熟读成诵的十篇:‎ 一 为政以德 整体感知 在治国的方略上,孔子主张“为政以德”,用道德和礼教来治理国家是最高尚的治国之道。这种治国方略也叫“德治”或“礼治”。这种方略把德、礼施之于民,实际上已打破了传统的“礼不下庶人”的信条,打破了贵族和庶民间原有的一条重要界限。实行德治的具体办法:‎ ‎1.重教化,轻刑罚。孔子认为要治理好一个国家,必须在满足百姓生活富裕的基础上,加强教化。在礼、刑问题上,孔子主张礼教是根本,不得已而用刑,必须慎用。他认为宽猛相济,政事才会谐和。宽猛结合,就是文武两手并用,德治与刑治都要。‎ ‎2.反对过度榨取,主张“使民也义”。“义”者,宜也,就是役使老百姓不要过分,要适宜。孔子看到了当时两极分化、贫富差距过大的现实,认为这是造成社会不安、国家颠覆的基本因素,因而提出平均主义的经济主张。他说:“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3.为政需正己。孔子认为要治国正人,必先正已,正已才能正人。他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所以孔子主张统治者一定要是德高望重、身体力行的“君子”,这样,为政者起表率作用,自然就会政通民和,国家得治。孔子对为政者提出了一定的道德水平要求。‎ ‎4.举贤才。与孔子的德治思想相联系,他认为国君要治理天下,就必须举贤任能,发现和提拔优秀人才参与国事。关于贤才的标准,孔子认为应该是“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述而 》)。就是要有政治理想和奋斗目标,要依据“仁”的精神拥有高尚的品德,还要能善于运用业务知识和技能。简言之,贤才就是有理想、有道德、有知识和治国才能的人。这是一个德才兼备的标准。‎ 自主探究 1. 孔子认为统治者应该怎样治理国家?‎ 答: ①重视对民众的道德教化。治理国家仅靠政令刑罚,民众是不会心悦诚服的,只有以道德去教化、引导民众,并把礼作为民众的行为规范,才能使民众自觉从善。 ②必须重民、爱民、富民,省刑罚,薄税敛,以争取民心。 ③统治者要以身作则,严于律已,修己安百姓。 ④举贤才。强调德才兼备,以德为先。‎ 2. 孔子的政治主张和治国原则是怎样的?‎ 答:孔子认为:“政者,正也。”作为国家的管理者,首先自身要正,只有当一个人的内心修养达到了一个君子的要求,他才能够为国家做事,也才能做成事。在本章节中,孔子就明确提出“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如果统治者有感召力,则就如北极星一样,“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如果这样,就没有必要“杀无道,以就有道”,小人必然会被感化。“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所以孔子反对武力征服,主张“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统治者自身作出榜样就是对百姓最好的教育。“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 3. 孔子认为政治上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 答:养生(食)送死(丧)和祭祀。统治者要“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他反对横征暴敛,认为“苛政猛于虎”。当自己的学生为季氏敛财时,他公然号召其他学生“鸣鼓而攻之可也”。他劝鲁哀公减轻人民的赋税,要藏富于民:“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当然这并不是说孔子主张均贫富。孔子主张的是上下各得其分(根据自己的名分、地位,该得多少是多少,该干什么就干什么)。所以对于统治者而言是“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当然,对百姓的教育是必须的:“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教什么?教之以礼、信、孝悌。“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他所追求的是道德至上的理想社会。‎ ‎4.如何理解“均无贫” ? 答:“均无贫”按朱熹的解释是“各得其分”的意思,即不同等级地位的人各自得到应该得到的部分,这是孔子站在统治阶级立场上提出的调和阶级矛盾的主张。‎ ‎“均贫富”实际含义是劫富济贫,强烈主张维护等级制度的孔子不可能具有这种思想。‎ ‎5.讨论:对于孔子的“德政”,你站在现代的立场如何看待?学生甲:法治、德政都是手段,两者相得益彰,互为补充。学生乙:德政是一种理想化的管理方式,现实生命力不大。学生丙:德政是一种理想,基于人性本善,基于物质均匀。‎ 二 克已复礼 整体感知 ‎1.孔子“礼”与“仁”的关系 礼,是用以区别尊卑贵贱的社会制度以及与之相应的礼节仪式。孔子最为推崇的是周礼,因为孔子认为:“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因为周代的礼借鉴了夏商两个朝代,且又对此有了增减,所以变得完美丰富了。概括来讲,周礼包括三个层面——礼义、礼仪或礼节、礼俗三个层面。礼义是抽象的礼的道德准则;礼仪或礼节是具体的礼乐制度,大到政治、军事,小到穿衣、吃饭、摆设,几乎无所不包。礼俗就是周人的社会风俗和道德习惯,它比礼节更细,更繁琐。礼的目的是区别人与人之间的贵贱和长幼。‎ 戴永明先生在《先秦儒学要略》一书中,对“礼”和“仁”作了这样的阐述:“孔子明确把礼区分为仪式和本质两个层次。礼必须通过仪式来具体化,但仪式本身不是目的;礼的本质是仁,礼仪形式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对仁的追求。‘克己复礼为仁’,既为礼确立了内在的精神依据,又为仁找到了外在的制约尺度,那就是‘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也就是说,仁与礼是相辅相成的,仁是礼的内在根据,只有仁发于心,才能自觉地遵守礼;也只有依礼而行,才能最终成就仁。前一个仁指的是人之为人本诸自然、根之于心的真性情,而后一个仁则指的是经由礼的规范之后,在社会生活中实现了的完美人格。‎ 仁礼相辅相成的关系,可以这样来比喻:根之于心的性情之仁犹如一块璞玉,虽然蕴含着上好的玉质,但未经雕琢之前,它还不能说是纯美纯善的艺术品。它不仅质朴无文,混沌未开,而且还混合着其他杂质,甚至藏污纳垢。一块玉只有经过一番精雕细刻之后,才能剔去杂质,尽现文理,成为赏心悦到的艺术珍品。同样,根之于心的仁要从潜在的德性之真发展为现实的人格之美,也必须经过一番刻磨雕琢的功夫,只不过刻磨雕琢的工具不是刻刀,而是礼。‎ ‎2.孔子“孝”与“仁”的关系 在“仁”的诸多道德要求中,“孝”与“悌”被看做做人的一种天经地义的纲纪要求,又是一个人“修身养性”,追求“仁”,实践“仁”的根本。“孝”即孝敬父母,“悌”指尊敬兄长。“孝悌”作为孔子学说中的一个伦理道德观念,规定了一个人对父母、兄长所应具有的态度和行为要求。‎ 孔子思想追求安稳、和谐,于是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他非常重视家庭的稳定,而在家庭稳定的维护上,就需要人们处理家庭成员关系的时候以孝道为出发点。只有在保证父母兄长在家庭中的权威地位,只有在每个独立的小家庭都稳定的前提下,一个国家的稳定才能够得到保障。只要在家庭中良好地实行孝悌,就可以锻炼人们从政的本领,就可以发挥跟从政一样的政治效果。这样也就可以将他有关“仁”的思想,以“孝”作为基础,以“克己”作为形式发扬,要求人们从行为的各个方面约束自己,从而最终达到“复礼”的目的,实现“仁”的设想。‎ 自主探究 ‎1.本课记载的是孔子有关恢复周礼的主张,主要包括哪几个方面的内容?‎ 答:主要包括了以下几个方而的内容:克己、崇古、秩序、道、正名、孝悌、报恩、崇乐尚仁。 ‎ ‎2.孔子首先提出“克己复礼为仁”的主张,并提出实践仁德的细目,细目的内容有些?‎ 答: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 ‎3.孔子要恢复的是什么礼?孔子为什么要提出恢复周礼?‎ 答:孔子要恢复的是周礼。当时社会礼崩乐坏(如季氏“八佾舞于庭”;觚不觚),而周 礼鉴于二代,郁郁而文,恢复周礼能起到规范社会的作用。‎ 1. 孔子认为恢复周礼的内涵有哪些?礼的首要条件是什么?‎ 答:恢复周礼的内涵有要正名、要各司其道、要孝悌、要保持敬爱和悦的神色。礼的首要条件是天下有道。‎ 1. 孔子理想中的社会秩序是什么?‎ 答: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是孔子所追求的理想社会秩序的最高境界,这实际就是周礼所规定的奴隶主贵族等级制度和以贵族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制。‎ 2. 在孔子看来,“礼”和“仁”是什么关系?试结合课文有关章节,谈谈你的理解。‎ 答:在孔子看来,“礼”是一种制度、规范,而“仁”则是“礼”的基础和体现。对统治者来说,要实行“仁政”;对个人来说,要以“仁”作为处理人际关系的出发点和准则。离开了“仁”,也无所谓“礼”了。“仁”是“礼”的内核; “礼”是“仁”的到的与外在表现。“礼”是建立在“仁”的基础上的; “仁”是“礼”指导下的“仁”,是以等级制度为前提和目的的爱,不是无差别的兼爱、博爱。‎ 3. 宋儒说“君君,臣臣”就是“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这和孔子的原意相同吗?‎ 答:孔子提倡要各守本分,不但对臣子提出了制约,而且对君主也有制约;而宋儒则把君权绝对化了,只讲臣子的义务,不讲君主的责任。‎ ‎8.克己复礼就是“明天理,灭人欲”吗?‎ 答:克己复礼是约束自己的欲望和行为而回归于礼,其目的和基础是“仁”;“明天理,灭人欲”则是将克己复礼赶向了极端,无视人的存在,是无“仁”可言的。‎ 孔子所说的“克已复礼”,是在承认个人有一定自由欲望基础上提倡人要克服欲望、约束自已,达到“礼”所规范的要求。孔子“君君,臣臣”的意思主要还是正名分,定等级,而汉代统治者则发展为“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而宋以后,又将维护统治者的意志强化为“天理”;特别是明代后,更绝对否定了个人的一切愿望需求,实行封建专制统治。‎ ‎9.孔子所提倡的“礼”与五四激烈批判的封建礼教一样吗?‎ 答:孔子所提倡的“礼”是古人为社会活动而制定的一系列制度、规定以及贯穿其间的思想观念和他们共遵循的礼节仪式,是社会公认的合适的行为规范与道德准则。封建礼教主要是指汉代董仲舒提出“独尊儒术”之后的封建统治者加于人民之上的利于稳固统治的日常生活规范,到宋代的程朱理学家更把孔学中的许多规范解释成了“天理”,成为钳制人们思想与行为的枷锁,到了元明清三代更是变本加厉,人们饱受身心折磨,当个体缺乏活力的时候,社会也就缺乏了一种创造力,所以鲁迅先生喊出了“礼教吃人”的痛心之语。‎ 今天我们要分辨中国古代礼教的精华与糟粕。孔子礼教中仁爱、正义、和谐、节制、善美、忠孝、睿智、虚静、自然、诚信等内在精神,对于一个人良好生命精神的形成,一个礼治社会健康的社会风气和优良的文化氛围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而封建礼教的特定内容(像特权思想、弱势者单方面的义务、尊卑观念、亲疏有别、专制主义等教条)使人在这种种关系中,成为别人的工具,成为受害者和牺牲品,因此我们要以平等思想取代特权思想,以权利义务相统一的观念取代弱势者单方面的义务;以人人平等取代尊卑等级,以公德取代亲疏有别的私德,以民主精神取代专制主义。‎ 三 知其不可而为之 整体感知 孔子政治理想在现实中到处碰壁。对陈成子弑君一事,孔子“沐浴而朝”,郑重其事地向鲁哀公报告,请求出兵讨伐,却没有效果。孔子无可奈何,只得反复申说自己“不敢不告”。‎ 孔子在多次碰壁之后,已经知道自己的主张、抱负不能实现,但他仍然坚定地为之奋斗,被称为“知其不可而为之”的人。‎ 有不少隐士,都对孔子的行动持否定态度。接舆是个狂放游侠似的隐士,他积极主动讽谏孔子,却又不屑与孔子对话。长沮、桀溺都是匿迹山林的隐士,性格傲慢、冷漠,有点不近人情,对孔子有较深的成见甚至敌意。“荷蓧丈人”是个清高孤傲而性格较为复杂的隐士,他倚老卖老,给了子路一顿训斥,却又好饭好菜招待他;他不愿结交孔子师徒,却又忘不了人之常情,能济人困危;他漠视君臣伦理,又不失长幼之节。四个隐士共同的一点就是都对孔子师徒极尽奚落和嘲弄。‎ 孔子也深知自己的政治主张(“仁道”)不但遭到了权贵者的反对,而且即使在知识分子中间也屡受非难。他偶尔也有过绝望,但始终没有动摇过,在行动上始终能“知其不可而为之”。‎ 自主探究 ‎1.对陈成子弑君一事,孔子报告时为什么要“沐浴而朝” ? 报告无效后,为什么反复申说自己“不敢不告” ? ‎ 答:沐浴,就是斋戒,孔子在报告哀公前斋戒沐浴,表明他对这件事十分重视。报告无效后,孔子反复申说自己“不敢不告”,说明孔子一方面仍用大夫的政治责任要求自己,表现了他对周礼的虔诚;另一方面也说明孔子对鲁国君臣实现自己的要求原本就没有抱多大的希望,孔子的举动带有“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和“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意味,也流露了孔子无可奈何的心情。‎ ‎2.接舆所唱的歌有劝阻孔子的意思,那为什么孔子想与他交谈,接舆却“趋而辟之”呢?‎ 答:因为在接舆看来,要劝阻孔子是不可能的,他要说的也都说过了,所以没有必要多谈;再说如果和孔子交谈,说不定反要被孔子劝谏,让自己积极参政呢。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所以还是及早避开。‎ ‎3.长沮与桀溺性格上有什么异同?‎ 答:长沮、桀溺都是匿迹出林的隐士,性格傲慢、冷漠,有点不近人情;对孔子有较深的成见甚至敌意。长沮言辞尖刻,对孔子冷嘲热讽;果溺较为自负、武断,更为悲观厌世。‎ ‎4.丈人与其他隐者最大的不同点是什么?‎ 答:最大的不同就在于他还忘不了人之常情,能济人困危;他漠视君臣伦理,又不失长幼之节,这也是孔子最后要来重新拜访他的重要原因。 ‎ ‎5.孔子与诸隐士的处世态度有何异同?‎ 答:在对社会现实状况的评判上,孔子与各位隐士的观点是一致的。孔子说“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从这里可以看出孔子认为自己所处的是个“无道”的社会。而其他隐士更是认为“滔滔者,天下皆是也”。但是面对改革社会现实的前景,孔子与各位隐士的看法是根本对立的。其他隐士对这个社会完全绝望,所以,一个个都采取消极“避世”的态度;而孔子却始终是心怀期望的,采取的是积极“入世”的态度,即使偶尔觉得绝望,也能在行动上“知其不可而为之”。值得指出的是,孔子的“改革”目标是要“复礼”,回到他想象的周代,也许他很“天真”,但这毕竟是一种历史的反动,因此,这种“知其不可而为之”其实就是一种保守落后的顽固不化,退一步说,这也是一种很缺少科学理性的精神。‎ ‎6.本课为什么把这些隐士的故事编在一起,并以“知其不可而为之”名之?‎ 答:这些故事写了隐士对孔子师徒的奚落、嘲弄,充分说明孔子当时要推行所谓的“仁道”,不但遭到了权贵者反对,而且即使在知识分子中间也屡受非难,这种物质的、精神的巨大阻力的存在,孔子都是知道的,这就更能彰显他那种“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 ‎7.讨论:你对孔子的“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有什么看法?‎ 学生甲:我觉得“知其不可而为之”是一种追求理想的执著精神和献身精神,值得肯定。‎ 学生乙:我觉得这是一种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感和忧患意识,值得大力提倡。‎ 学生丙:我倒觉得“知其不可而为之”其实就是一种保守落后的顽固不化,不应提倡。‎ 学生丁:我认为要一分为二地看问题。首先要看行为的目的是什么,是逆潮流而动,还是为了正义事业和崇高理想。如果为了正义事业“知其不可而为之”,其理想主义的光芒就会照耀着人类精神的大道,对人民群众的动员作用和榜样作用都是不可低估的,当然要大力提倡。‎ 学生戊:是啊,社会动乱、天下无道时,尤其需要“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需要有志之士为改革社会现状作出超乎寻常的努力。乱世之中,如果人人明哲保身,那么乱就得不到抑制,其乱更甚。不过,就斗争策略而言,也要重视保存和积蓄力量,不应作无谓的牺牲。‎ 四 仁者爱人 整体感知 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就是“仁”。“仁者爱人”强调的是待人的态度与准则。孝顺父母,尊敬兄长,是“仁”的根本;对人尽心竭力,待人宽厚仁慈,是“仁”的具体准则;使老人安逸,让朋友信任,使年轻人得到关爱,是施行“仁”而达到的理想效果;能施恩于百姓,周济大众,是“仁”的最高境界。要做到“仁”,其途径和方法就是“能近取譬”,推己及人,“‎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仁”,并不是高深莫测的探奥理论,而是渗透于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之中。诚心诚意地协助盲人,同情有丧事的人;善待自然,善待动物,这些都是“仁”的具体表现。看一个人是不是“仁者”,不能过于注重小信小节,要看他是否对社会、对百姓作出了贡献。管仲虽然没有“杀身成仁”,但他“霸诸侯,一匡天下”,对于维护统一、安定百姓功劳极大,他就是一个真真正正的“仁者”。‎ 自主探究 ‎1.“仁”的具体内涵有哪些?‎ 答:“仁”的具体内涵有:①“仁”之精:爱人。②“仁”之本:孝悌,即孝顺父母,尊敬兄长。③“仁”之则:忠恕。“忠”,就是对人尽心竭力,“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恕”,就是待人仁爱宽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④“仁”之上:达到“圣”的境界,“博施于民而能济众”。‎ ‎2.实践“仁”的途径和方法是什么?‎ 答:“能近取譬”,即推己及人。‎ ‎3.子贡说“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这与孔子倡导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不恰好相吻合吗?为什么孔子却说“非尔所及也”? ‎ 答:孔子提倡人人都应具有“仁爱”之心,但要达到生命的完美状态,那要穷其一生去追求。因而孔子语重心长地告诫子贡:你现在还不能、也不可能完全彻底地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4.齐桓公杀了公子纠,管仲不但不为公子纠殉死,还做了政敌齐桓公的相。对如此“不忠”的人,孔子为什么肯定他为“仁者”? ‎ 答:孔子主张志士仁人应杀身成仁,从这一点看,管仲的行为似乎违背了仁道。但是,孔子的“仁”的最高标准是看一个人是否对社会作贡献,看他能否维护王权、安定百姓,而不是讲求小谅小信。管仲辅佐齐桓公,用和平手段维护了统一,使人民免遭异族的奴役,这是大仁。因此,孔子肯定管仲为“仁者”。‎ ‎5.怎样理解孔子的“钓而不纲,弋不射宿”?这在今天有何现实意义?‎ 答:孔子主张不用鱼网或以大绳多钩的方式捕鱼,意思是人类纵然迫于生计,也只能取自然界中该取的一部分;孔子主张不要射杀在巢穴中孵化幼鸟的大鸟,为的是避免殃及幼鸟,以保护鸟类的繁衍。孔子这一论述体现了“天人合一”的伟大思想,至今也仍然具有非常深刻的现实意义。我们知道,利益的欲望是无限的,对自然生态的破坏也是巨大的。如果现在我们懂得孔子这一思想的重要性,就不会出现捕捉鸟的粘网和捕鱼的“绝户网”了。要知道人类绝不是地球资源的独占者,与万事万物若没有共存共荣的心态,终有一天大自然反扑的力量会吞噬一切。现在该是重温孔圣人的教诲的时候了。‎ ‎6.讨论:结合孔子的仁爱观,谈谈你的仁爱观。‎ 学生甲:“仁”,就是要多站在别人的凳度看问题,也就是要多作换位思考,多考虑别人的利益。‎ 学生乙:“仁”,就是要推己及人,自己不愿于的事,不能强求别人去做。‎ 学生丙:要达到“仁”,就要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孝顺父母,敬重长辈,关爱幼者,同情弱者,这些都是“仁爱”的具体体现。‎ 学生丁:“仁”的最高标准是看一个人是否对社会作贡献,而不应拘泥于小信小节。‎ 五 君子之风 整体感知 ‎“君子”一词在《论语》中总共出现了一百多次,那么,到底什么样的人才能称为君子?什么是君子的风范呢?纵观全文,可以归结为一句话,那就是:“文”和“质”兼美。‎ 所谓“文”,就是外在的行为表现;所谓“质”就是内在的修养。先说“质”。具体要求有:一要坚守道义,讲求诚信。“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甚至“杀身以成仁”‎ ‎。二要见利思义,安贫乐道,视不义而得的富贵如浮云;不耻恶衣恶食,不患得患失。三要乐以忘忧,做到不忧、不惑、不惧。四要动静适宜,心胸广大,意志坚毅。再说“文”。要行为有礼,态度谦逊。孔子自己就身体力行,他“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这就是“文”的杰出代表。‎ 与“君子”相对的便是“小人”。小人见利忘义,贪生怕死,贪图享受,又患得患失。孔子将这种人斥为“鄙夫”(庸俗浅薄的人),认为这种人为了个人利益,什么手段都用得出来,不可与其共事。‎ 自主探究 ‎1.作为君子,应该具有高尚的情怀和乐观的精神。从全文看,你认为君子个人修养的内容和要求有哪些?‎ 答:要坚守道义,行为有礼,态度谦逊,讲求诚信;能杀身成仁、要见利思义,安贫乐道,视不义而得的富贵如浮云;不耻恶衣恶食,不患得患失;要发愤忘食,乐以忘忧,做到不忧、不惑、不惧;要动静适宜,心胸广大,意志坚毅;要文质兼美,温和严肃,威而不猛,庄重安详。‎ ‎2.君子的风貌有文有质,那么小人是怎么样的呢?孔子对他们持什么态度?‎ 答:小人见利忘义,贪生怕死,贪图享受,又患得患失。孔子将这种人斥为“鄙夫”(庸俗浅薄的人),认为这种人为了个人利益,什么手段都用得出来,不可与其共事。‎ ‎3.孔子提倡君子要“杀身以成仁”。对此,你作何评价?‎ 答:生命对每个人来讲都是十分宝贵的,但还有比生命更宝贵的,那就是“仁”。“杀身成仁”,就是要人们在生死关头宁可舍弃自已的生命也要保全“仁”。自古以来,它激励着多少仁人志士为国家和民族的生死存亡而抛头颅洒热血,谱写了一首首可歌可泣的壮丽诗篇。‎ ‎4.孔子是怎样表述自己安贫乐道的思想的?‎ 答:孔子表达自己安贫乐道的思想时并未用空洞的语言表态,而是用了具体的细节,写自已平常的饮食起居,特别是用“曲肱而枕之”来写自己贫困简陋而自由的生活细节,尤给人以深刻印象。运用“浮云”这一形象的比喻,鲜明地表达了孔子的富贵、金钱观——用不正当的非法手段谋得富贵、金钱,是可耻的。‎ ‎5.孔子的“义利”观,对后代有什么影晌?‎ 答:孔子说“君子喻于义”,但只是“见利思义”,反对见利忘义,并不反对正当的求利。孔子这一“义利”观符合人们为了生存追求利益而又要遵守“道德”、正确处理好利与义关系豹实际,应该是所有经商言利者的原则。所以中国历来就有“儒商”,无论是“徽商”还是“晋商”,都以“诚信”为本。到现代,如日本的商人、企业家都信奉《论语》中的“道德为本”,大力提倡言“利”而不忘“义”。“见利思义”,这种“义利”观对于我们今天发展市场经济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6.怎样理解“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答:水,清澈、灵动、自如;智者认识和处理问题灵活迅捷而又变动自如,两者极其相似。山,崇高、伟大、宁静;仁者坚守道义,稳重安定,两者十分相似。智者喜爱水,仁者喜爱山,含有惺惺惜惺惺的意味。‎ ‎7.讨论:文中有“其未得之也,患得之”一句,一般都解释为“患不得之”,但也有人认为“患得之”就是害怕得到的意思。你对这句话有没有新的理解?请联系实际作简要陈述。‎ 学生甲:我认为“患得之”就是“害怕得到”的意思。这些人害怕承担责任,所以逃避退缩,因而孔子认为他们不能一起侍奉君主。‎ 学生乙:我认为“患得之”是“害怕得不到”的意思。这些人贪得无厌,为了往上爬,可以不择手段,所以孔子斥之为“鄙夫”。‎ 学生丙:我认为“患得之”是“所患(忧)在于得”的意思,也就是“为如何得到而发愁”的意思。这样一来,下文的“无所不至”才有着落。‎ 六 周而不比 整体感知 孔子人生哲学的一个鲜明特点,是十分注重从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中凸显个人生命的意义与价值,对个人的人生行为规范、生命存在形态加以确认。尽管孔子人生哲学所强调的首先是个人的道德修为,但在孔子那里,人是一种社会的存在物,,是处在君臣、父子、兄弟、夫妇以及朋友的相互对待关系中的。因此,人的自我道德修为事实上又是不能脱离与他人的关系而独立进行的,只有在社会关系的链条中按照礼、乐、仁、义的标准与要求不断地陶冶、塑造自己,才能逐渐成就理想人格,成为合格的君子、仁人乃至圣贤。所以,孔子非常重视人际交往。他提出察人的方法:“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观过,斯知仁矣”。他指出择友的原则:“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伍,损矣。”他还教给学生待人处事的具体方法: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以直报怨、事人有度等。进而提出交友的目的:促进品德培养。强调以“义”交,不能以“利”交,“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 “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并且在交友的过程中要保持人格的独立。‎ 孔子提出的交友之道体现了儒家诚实守信、躬行修为的交往原则。‎ 自主探究 ‎1.现代社会是竞争的社会,孔子却说“矜而不争”,告诫人不要争强好胜,假如我们依照孔子的这些思想来处事,不是没有进取心,与时代相悖吗?‎ 答:不与时代相悖。孔子认为君子有“仁德”之心,君子不争,不是说没有进取心。君子有进取心,但不与人斤斤计较,不为私利与他人争执,更不争名于朝,夺利于市。君子在集体生活中,与他人和睦相处,关系融洽,为公共利益、为多数人的利益而团结一致,而耻于与少数人拉帮结派,相互勾结。孔子这种人格期待,无论于古于今,都是深含启迪意义的。‎ ‎2.孔子认为应该怎样了解别人呢?‎ 答:孔子认为,对人应该听其言而观其行,还要看他做事的心境,从他的言论、行动到他的内心,全面观察了解一个人,那么这个人就没有什么可以隐瞒的了。‎ ‎3.主“以直报怨”是不是“以牙还牙”? ‎ 答:不是。“以德报怨”是道家思想,显得宽厚;“以牙还牙”即“以怨报怨”是法家思想,显得太偏狭。“以直报怨”即当面直陈其怨,不以曲为胜,不必迂回曲折,旁敲侧击,而应单刀直入,以直言相告自已的怨愤。冤冤相报,不利于社会的稳定;“以直报怨”应当是比较好的境界。‎ ‎4.依据第四、五章课文注解和译文,谈谈你对这两章的理解。‎ 答:①第四章孔子以“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这三个要点来观察人,就没有什么可逃避的了。看任何人为人处世,要看他的目的何在,他的做法怎样,他安于什么。有的人安于逸乐,有的人安于贫穷,有的人安于平淡。做人最难是平淡,安于平淡的人,什么事业都可以做,因为他不会被事业所困扰。以这三点观人,放在“修身”篇中,就是知人论世的重点所在。 ‎ ‎②第五章孔子说人的过错“各于其党”,一个人会有过错,往往都是由他所属的那类社会关系所造成的。当我们看到别人的过错,譬如某人做人的态度非常坏,是否会反省自己是不是有相同的错误。如果有就改之,假如没有,就更加勉励自己。所以看看人家的过错,可以加强仁德的修养。‎ ‎5.儒家的核心思想是“仁者爱人”,而孔子却说“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这该如何理解呢?‎ 答:孔子认为,仁是区分善恶的准则,所以只有仁者之好恶才能当于理。仁者具有最高美德,站在公正立场上,能明善辨恶。唯有仁者,才能正确地爱,正确地恨。不能正确地去爱,等于不爱,或者是实行了爱,也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 ‎6.讨论:请联系实际,谈谈“益友”和“损友”分别有哪些表现。你是如何看待“益友”和“损友”的?‎ 学生甲:益友,正直善良,有较高的道德修养,较好的行为习惯,个性随和。损友,品行不端正,有不好的习惯,有太多个性缺陷,愚昧无知。“益友”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从“益友”身上我们应取长补短,即“择其善者而从之”。对“损友”的缺点,我们要“择其不善者而改之,’。同时,我们也要做“损友”的“益友”。‎ 学生乙:益友是正直,诚信,博学多闻,有礼,有道德的;损友是谄 媚,假装和善,夸夸其谈,道德低下,虚伪自私的。结交益友是最好的,但却并不可以苛求朋友一定要达到某种程度。生活中更多的是与自己相差不多的、志同道合的人成为朋友,互相学习,互相帮助。损友确实不可交,但若一个人道德高尚,意志坚定,损友或许也可被感化、受影响而成为正直的朋友。‎ 学生丙:益友,在成功的时候送上一句真心的祝福,在困难的时候送上一声鼓励,在失落的时候陪在身旁安慰你,在别人挑拨时不离不弃,永远相信自己的朋友。损友,表面上逢迎谄媚,背地里为了个人利益耍手段,玩心眼,为了一己弘利便会反目成仇。我们要学会哲思,明辨是非,分清益友和损友。损友自当远之,益友则应付出真心与其交往,相互帮助,相互进步。‎ 七 诲人不倦 整体感知 孔子一生中有一大半的时间是从事传道、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他提出了一系列有深远影响的教育思想,创造了卓有成效的教育、教学方法,总结、倡导了一整套正确的学习原则,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教学内容体系,树立了良好的师德典范。本课所选录的巧章中包含了孔子关于教育作用、教育对象、教育内容、教育原则与方法、教师素养等。‎ 在教育对象方面,孔子提出“有教无类”的主张,它是孔子整个教育思想体系的总纲。孔子所倡导的教育在内容上是以道德教育为中心的,重在培养学生的德行修养。孔子主张的教育原则和方法主要有:①启发诱导原则。“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假如学生未进人积极的思维状态,就不勉强施教。孔子特别重视让学生根据已知事物的知识、经验有所发挥,他与子夏对 《 诗经 》 的讨论引发子夏的顿悟,就是最好的例证。 ②因材施教的原则。孔子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对不同的对象施以不同的教育内容,分科教育,定向培养。如颜渊等重在德行,子贡等重在言语。同一个问题,对子路说;“有父兄在,不可以如此。”对冉有却说:“可以去做。”就因为两人的性格差异,冉有做事退缩,故鼓励其进取;子路则勇于进取,故使之知有所退缩。孔子认为教育者在精神上要“安贫乐道”;在学问探究上要“切磋琢磨”,追求更高的境界;对学生的态度要“诲人不倦”。可以这么说,自孔子以前数千年之文化,赖孔子而传;自孔子以后数千年之文化,赖孔子而开。自主探究 ‎ ‎1 结合文本内容看,孔子认为教育者应该具有哪些素养?‎ 答:对学生的态度要“诲人不倦”,精神上要“安贫乐道”,学问探究上要“切磋琢磨”,追求更高的境界等。 ‎ ‎2“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体现了孔子怎样的教育原则?你是怎样理解的?‎ 答:体现了孔子的启发诱导原则。教学,要尽可能引导学生进入积极的思维状态,否则,就不勉强施教。面面俱到的单方面传授,只能阻碍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思维的发展。 ‎ ‎3对同一个问题,孔子的回答却是不同的,请说说为什么。答:因为两人的性格差异,冉有做事退缩,故鼓励其进取;子路则勇于进取,故使之知有所退缩。这说明孔子注重因材施教的原则,对不同的对象施以不同的教育方法。 ‎ ‎4孔子的“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有何现实意义?‎ 答:孔子的这一朴素的教育普及的思想,与今天所说的“教育要立足于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而推行普遍的义务教育是相通的;“有教无类”,无论是理解为“人无论品行善恶,聪明愚笨,都可以接受教育”,还是理解为“人不论年龄大小,出身贵贱,都可以接受教育”,都与我们今天强调的“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是相通的;与我们今天主张的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也是相通的。 ‎ ‎5“性相近,习相远”与“有教无类”有怎样的关系?谈谈你的认识。‎ 答:孔子“有教无类”思想的理论基础是其“性相近也,习相远也”的人性论。“性相近”说明了人皆有成才成德的可能性,而“习相远”又说明了实施教育的重要性。正是基于“人皆可以通过教育成才成德”的认识,孔子才作出了“有教无类”的决断。‎ ‎6孔子一方面说“性相近,习相远”,一方面又说“唯上知与下愚不移”,这两种说法之问有什么矛盾?从孔子的整个言行来看,他实际上更倾向哪个观点?‎ 答:“性相近,习相远”,强调后天因素的作用,重在实践;“唯上知与下愚不移”‎ ‎,强调先天因素的作用,是天才论的观点。观察一个人的思想,不能只看他的片言只语,要听其言观其行。孔子重视教育,强调因材施教,重视启发诱导的教育方法,认为后天的实践是重要的,这些都说明孔子更倾向于学习、习染对人的品行智力的影响作用。 ‎ ‎7探究:对孔子的“述而不作”,你怎么看?‎ 观点一:反映了孔子思想上保守的一面。完全遵从“述而不作”的原则,对古代的东西只能陈陈相因,就不再会有思想的创新和发展。观点二:阐述了自己性格中好古的一面,谦逊地指也自己对古代文化的贡献是“述而不作”。正因为孔子的“述”,使他成为中国文化史上承前启后的一个重要人物。‎ 八 高山仰止 整体感知 孔子的学问与道德是高不可攀的,但是他并不以此骄傲。孔门师生之间,融洽和谐,真诚相待。他赏罚公正,喜怒好恶从不掩饰。孔门弟子即使受到老师的严厉斥责批评,也依然理解老师、尊敬老师。颜渊对老师的评价是“仰之弥高,钻之弥坚” , 子贡对老师相当尊敬,不能容忍别人对老师的诋毁,他把老师的学问比作“数仭之墙”,同时又把孔子比作“日月,无得而逾”。‎ 孔子对待学生,至情至性,平易近人,一点架子也没有。老师说错话,学生可以反驳;老师做错事,学生可以不高兴。孔子取笑言偃(子游)用礼乐之教管理武城一地的老百姓,“割鸡焉用牛刀?”子游予以反驳,孔子马上致歉;孔子见南子,子路很不高兴,孔子马上发誓表示自己的清白。从中可以看出孔子和学生的关系很融洽,学生并没有因为孔子是老师就觉得他的话是神圣不可侵犯的,老师的行为是无可指责的。孔子在这里也表现得很有君子风范,甚至可以说很可爱,他觉得自己说错了,自己做错了,马上就能改过来,并没有用老师的架子来压人。‎ 孔子对学生的态度,有成绩就表扬,有过错就批评。孔子对子路弹瑟的评价,他先是用责备的口气批评子路,当其他门人都不尊敬子路时,他便改口说子路已经登堂,只是尚未人室。孔子关爱学生如同关爱自己的孩子。子路这个人有勇无谋,尽管他非常刚强。孔子担心子路,唯恐他不会有好的结果。颜渊死了,孔子哭得极其悲痛,连跟从的人都认为他是悲伤过度了。冉伯牛得了重病,孔子去探望,不因为对方有恶疾而远远避开,却要拉住病人的手,这是真情的体现。‎ 九 沂水春风 整体感知 这一章记述了孔子与学生关于言志的教学过程,再现了师生之间平等和谐、其乐融融的情景。全文结构谨严,以“志”为焦点,以孔子为核心,由侍坐而问,由问而述,由述而评。孔子结合自身,循循善诱、启发开导,拉近了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消除了学生的顾虑,从而引发了学生纷纷发言言志。‎ 不一样的人有着不一样的性格和不一样的志向。子路志在通过一大国来实现他“勇且知方”的治国理想,冉有则通过对一小国的治理来实现“富民”的理想,公西华志在学习,曾点志在通过礼乐教化来实现治国理想。子路、冉有、公西华的志向都是符合儒家“不仕无义”“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这一入世精神的,对三人的志向,孔子都持赞同、欣赏的态度。‎ 子路因为“率尔而对”,直率中透着鲁莽、轻率,所以孔子才会笑他,但笑的是他的性格脾气,而非志向理想。曾皙所言勾勒了一幅童子、冠者讽咏而乐的图画,是礼乐之治下的景象,体现了孔子“仁”和“礼”的治国原则,是“为国以礼”的结果,与孔子的治国思想相同,所以,孔子才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本章既记言谈,又传神情,既写出不同人物风貌,又点染出师生间平等和谐的气氛。如用“率尔”写子路的冒失直率,抢着发言;用曾皙弹琴,老师提问才“铿尔,舍瑟而作”,写出其从容平和的心态和举止稳重;用“喟然叹曰”写孔子听完曾皙言志后的内心感受等。对学生的回答,孔子给予了不同的评价,对子路“哂之”,对冉有“叹之”,对公西华“惜之”,对曾誓“与之”。即使对不满意的回答,也不直接批评,而用神情来表达,对子路的“率尔而对”是“哂之”;对曾皙的理想描绘,则“喟然”叹之,体现出他对学生的尊重 十 中庸之道 整体感知 在一些人的心目中,“中庸”似乎是一个贬义词。有人认为,中庸就是做事圆滑、世故,不得罪人;有人认为,中庸就是没有主见,没有原则,人云亦云;有人认为,中庸就是碌碌无为,平庸甚至是庸俗,不思进取。总而言之,中庸,作为儒家的观点,被认为是封建文化的糟粕。其实,如果我们抛开这些陈见,真正走近《论语》,我们就会发现,我们不但没有理解“中庸”,而且还可能大大地误解了“中庸”。‎ 在孔子的学生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时,孔子说:“师也过,商也不及。”“过犹不及。”孔子的意思是说,做得过头,与做得不够,结果是一样的。一般来说,“过犹不及”可以看做中庸之道的一个核心,强调的是适当、守度、得当。中庸,不是“过”,也不是“不及”,是指在“过”与“不及”这两个极端之间寻求一种平衡。指的是认识事物、看待问题时,要不偏不倚,做人行事要采取适当的态度,恰到好处,绝不走极端,把握好一个“度”。我们汉语中有个成语叫“物极必反”,说的是任何极端的主张和做法都是不可能长久的,因为到了极端,事物就要走向反面。‎ 弄清了中庸的基本含义,我们还应回过头思考一下,孔子为什么把中庸当做一种最高的道德呢?这是不是也有违他自己所言的“中庸”之说了呢?其实,我们不能忽略“民鲜久矣”所说的语境。孔子看到“老百姓缺少它已经很久了”这一现实,强调中庸为至德,是有针对 性的。平常人往往不明白中庸的真谛,居于高位的人也不能按中庸之道来行事,如此说来,中庸,才显得难能可贵。更为重要的是,今天,我们重读《论语》,我们走近中庸之道,其根本目的是获得修身养性的启示。从中庸的基本内涵出发,结合我们时代的特点和自身发展的需要,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思考,并以此作为行动的重要指南。‎ ‎1做人要正直,但是不能清高。正道而行,光明正大,严于律己,忠于职守,应该是我们的必然追求。但是,我们也要明白,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因而要豁达为人,宽容处世,常作自我反思,切忌清高而自骄或自馁。有傲骨但不存傲气,这样才能获得他人的承认。‎ ‎2要与人为善,善于接纳他人,但是不能一味调和,该说“不”时就说“不”,更不能懦弱无主,成为他人满足私欲的牺牲品。‎ ‎3无论遇到怎样的挑战,都要自强不息,抓住机遇,不信宿命,坚信有志者事竟成;但是,要懂得团队合作而不单打独斗,要善于听取他人意见,听人规劝。行为要果断,但千万不能独断专行;行事鲁莽,必将终无所成。‎ ‎4人生的道路不会一帆风顺,遇到困难要相信自己,行之以道,持之以恒,锲而不舍,百折不挠,要敢于直面挫折,笑对失败。但是;无论何时,都要善于变通而不固执,学会用长远的目光看问题,进行辩证的分析,做到审时度势,相机而动,该放弃的时候要学会放弃,学会做人生的加法,更要学会做人生的减法。懂得竞争,也要学会妥协。‎ ‎5无论在学习和工作中,都要动脑子,有智谋;能力不足时,以勤补拙,切记幽默机智,使我们的人生更加多彩,但是任何时候都不能卖弄小聪明,更不可耍滑甚至做奸诈之事。大处精明,小处糊涂,方就大业。‎ 自主探究 ‎1从课文整体上看,中庸的基本内涵是什么?答:中庸,不是“过”,也不是“不及”,是指在“过”与“不及”这两个极端之间寻求一种平衡。指的是认识事物、看待问题时,要不偏不倚,做人行事要采取适当的态度,恰到好处,绝不走极端,把握好一个“度”。 ‎ ‎2 如何辩证地理解“过犹不及” ? ‎ 答:从字面上看,“过犹不及”可以理解为事情做得过头,就跟做得不够一样,都是不合适的。“过犹不及”可以看做中庸之道的一个核心,强调的是适当、守度、得当。孔子用中庸的方法,将对立的两端结合起来,反对“过”与“不及”两种偏向,保持事物“度”的平衡。同时,强调审时度势,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中”的位置,灵活处置。 ‎ ‎3 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和”与“同”本质上有什么不同?‎ 答:君子和谐而不混同。和,和谐,指不同事物之间的平衡和协调,即对立的统一。同,等同,混同,指无差别的同一。 ‎ ‎4 孔子的“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与中庸之道是否矛盾?你如何理解?‎ 答:不矛盾。这里说的有三种人:一种是“中行”,一种是“狂”,还有一种是“狷”。“狂”者是率性而行、勇于创新、敢于打破常规的人;“猖”者谨慎小心,循规蹈矩;“中行”兼有二者之长。狂、狷各有所偏,中行最好。孔子对中庸之道看得很清楚,虽然他主张中庸之道,但是他也知道,真正能做到中庸之道的人并不多,所以他才能看到“狂者”和“狷者”的可取之处。 ‎ ‎5为什么孔子把“乡原”提到“德之贼”的程度来评价?‎ 答:孔子把中庸看做“至德”,即中庸之德,而不只是当做一种处理的方法。“乡原”看似忠厚老实,但往往是“同而不和”,只是四方讨好,八面玲珑,随波逐流,趋炎媚俗,没有一点道德原则。孔子判断一个人的德行,不以众人的好恶为依据,而以善恶为标准。这种人,更多的是道德败坏的小人,对社会风气的破坏力是很大的。‎ ‎6在把握中庸之道基本内涵的基础上,回顾所学课文,说说孔子的哪些言行与中庸之道密切相关。‎ 答:如“均无贫”,忠恕之道,文质关系,“周而不比”“群而不党”“以直报怨”“事君数,斯辱矣”“求也退,故进之”。这些内容都可以认为是从不同方面体现了孔子的中庸思想。‎ 突破方法 1. 文字与文章是阅读的基础,然对《论语》的考查主要从文化层面切入。因学《论语》‎ 的目的在于传承文化,提升思想,故考生应注重《论语》文化内涵的评析和探究。‎ 2. 把握《〈论语〉选读》的基本架构。教材分别阐述孔子的政治思想(1-4课),伦理 思想(5-9课),教育思想(10-13课)和哲学思想(14-15);而每篇课文又分别阐述其中一个分论点。备考时应特别注意孔子关于义与利、德与法、谦让与进取、用世与隐退等几组关系的阐述。‎ 3. 要掌握孔子几大思想观点的核心,如为政观、义利观、交友观、教育观、文化观、‎ 礼乐观、仁爱观、中庸观。‎ ‎ 4.提炼章句中的成语。‎ ‎5.比较分析不同的观点。诸子百家思想观点往往形成鲜明的对比,甚至儒家内部思想也是比较复杂的,通过比较分析,发现他们各自的特点以及对现实的影响作用,是本题型的命意所在。如:‎ ‎【阅读《论语》中的一则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长沮、桀溺耦而耕,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长沮曰:“夫执舆者为谁?”子路曰:“为孔丘。”曰:“是鲁孔丘与?”曰:“是也。”曰:“是知津矣。”‎ 问于桀溺。桀溺曰:“子为谁?”曰:“为仲由。”曰:“是鲁孔丘之徒与?”对曰:“然。”曰:“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而耰不辍。‎ 子路行以告。‎ 夫子怃然曰:“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①面对纷乱的社会,长沮、桀溺两人和孔子分别采取了怎样的态度?‎ ‎②你是怎样看待“辟人之士”的?请简要评析。‎ 答案:①长沮、桀溺:避世隐居。孔子:积极入世,求道改革。 ‎ ‎②“辟人之士”具有仁爱之心,虽身处逆境却心忧天下,表现了积极的人生观。‎ ‎6.明确核心概念间的关系。 ‎ ‎《论语》中的一些核心概念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如“仁”“义”“礼”“智”“信”等,我们不仅要能说出它们的正确含义,还要能明确它们之间的关系。解答此类问题,不仅要理清 《 论语 》 的核心概念,还要有较强的思辨能力。如:‎ ‎【阅读下面的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孔子把“仁”与“圣”做了区别,这个区别的关键在哪里?请用自已的话简要陈述。‎ 首先,要明确这一章句的大致内容。子贡问的问题是孔子中心思想的要点之处,他说假使一个人广泛地博施济众,要为整个人类谋福利事业,可以说是仁了。而孔子的回答其实是暗示子贡的理想太高了,于是就告诉他,真正仁的人,是要使自己站得住,但是要顾虑到别人的利益,使别人也站得住。学问道德也是如此。由此我们可以从主观愿望和行为效果两个方面去看待“仁”与“圣”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