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7.50 KB
  • 2021-05-08 发布

【历史】2021届一轮复习通用版:第2讲秦朝中央集权制度形成(作业)

  • 6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 下载文档
  1. 1、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2. 2、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3. 文档侵权举报QQ:3215808601
第2讲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形成 ‎1.(2019·海淀期中)学者阎步克以“波峰与波谷”来描述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专制官僚政治的起伏轨迹。秦汉是波峰时期,国家的规模、制度的进步和管理的水平都处于古代世界的前列。下列属于“波峰”时期政治特征的是(  )‎ A.贵族政治开始瓦解 ‎ B.门阀与皇权共治 C.形成集体宰相制度 ‎ D.初创大一统帝国 ‎2.(2019·桂林联考)文献里关于秦朝“三公九卿”官员的事迹,只有丞相、御史大夫及九卿参与国家事务的记载。另据考证,秦朝时期太尉一职并没有具体的人员担任。对此现象符合史实的解释是(  )‎ A.巩固君主专制集权需要 ‎ B.太尉一职实为后人杜撰 C.秦朝政局长期保持稳定 ‎ D.秦朝中央官制变动频繁 ‎3.(2019·承德联考)咸阳是秦朝国都所在地,不设郡守而由朝廷直辖,其长官为内史。内史位同九卿,可以参与朝政。由此可以推知(  )‎ A.内史是秦高级教育官员 ‎ B.内史有特殊的地位 C.秦朝皇帝任免各级官吏 ‎ D.秦朝重视地方治理 ‎4.(2019·重庆调研)中国古代的“乡里”发端于先秦,秦汉时期乡里体制趋成型,举凡地方赋役征派,狱讼治安、婚丧祭祀、选举教化等无不由其承担,被称为“治民之基”。由此可知,秦汉“乡里”(  )‎ A.属于地方自治机关 ‎ B.职官由中央直接任免 C.属于社会经济组织 ‎ D.履行宗法与行政职能 ‎5.(2019·豫南名校联考)据史料记载,秦代的官吏须经过封建国家考核后正式委任才能任职,若未任命而敢先行行使职权,或相“听以遣之”,即受私人派遣,都要依法治罪。这表明秦代(  )‎ A.中央官僚体系发生变革 B.选官的方法和标准较严苛 C.任命官吏遵循一定程序 D.任命和考核官吏密切结合 ‎6.(2019·太原期中)‎ 秦汉官员以俸禄多少确定等级,汉代有十七八个等级,最高者月俸350斛,每月收入为21875斤栗;最低的月俸8斛,合500斤粟。这说明秦汉(  )‎ A.官员职业性特征明显 ‎ B.官员对百姓剥削残酷 C.官僚体制严重失衡 ‎ D.贵族政治已经废止 ‎7.(2019·荆州质检)秦统一中国后,在全国推行郡县制,初为36郡;后分邯郸郡设常山郡,分临淄郡置济北郡,分琅琊郡置胶东郡,分河东郡置河内郡。这一调整说明(  )‎ A.秦朝注重对边疆地区开拓 B.秦朝消除六国反叛势力 C.黄河中下游地区经济繁盛 D.中原地区人民纷纷南迁 ‎8.(2019·郴州模拟)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丞相王琯请封诸皇子为燕、齐、楚王,得到群臣的赞同。廷尉李斯力排众议,主张废分封,推行郡县制。秦始皇接受了李斯的建议,实行郡县制。秦始皇会采纳李斯的建议主要是因为郡县制能(  )‎ A.加强专制主义 ‎ B.把官制加以调整和扩充 C.加强中央集权 ‎ D.加强对地方的军事管理 ‎9.(2019·衡水模拟)在秦代,官僚这种政治角色是从分封制下君主的家臣演变而来的,同时设置官府中掌管簿书案牍的吏胥,辅助官员履行政务。这表明秦代(  )‎ A.已出现了完整的官僚体系 B.平民政治已取代贵族政治 C.官僚政治的模式已经形成 D.中央文官的地位较为突出 ‎10.《秦律·法律答问》记载:“父盗子,不为盗。今假父(即继父)盗假子(即继子),何论?当为盗。”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  )‎ A.秦朝用法律来规范经济关系 B.继子未被当作家庭成员看待 C.体现秦律尊卑不同罚的原则 D.秦律保护继子的私有财产权 ‎11.随着秦王朝的统一,过去由宗室姻亲组成的国家机构,为大批官僚和军功显贵所取代……一种新型的国家管理体制由此建立起来。材料中的“新型的国家管理体制”(  )‎ A.是秦朝实现统一的根本保障 B.体现了以民为本的治国理念 C.有效地加强了中央集权制度 D.强化了官僚阶层的政治特权 ‎12.费正清在《剑桥中国秦汉史》中说:“……不管人们是否佩服秦的成就,但必须承认这个成就:它在质和量的方面大大地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以至它可以名之为‘革命’,虽然这‘革命’是从上面推行,而不是从下面推动的。这个成就,并没有由反秦的农民起义造成的政权所转移,它才是古代中国的真正革命。”这场革命(  )‎ A.调动了地方行政部门的积极性 B.能避免君主专制下的决策失误 C.创造了高度的物质和精神文明 D.隐含着使国家分裂割据的因素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元年者何?君之始年也。春者何?岁之始也。王者孰谓?谓文王也。曷为先言王而后言正月?王正月也。何言乎王正月?大一统也。公何以不言即位?成公意也。何成乎公之意?公将平国而反之桓。曷为反之桓?桓幼而贵,隐长而卑。其为尊卑也微……故凡隐之立,为桓立也。隐长又贤,何以不宜立?立适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桓何以贵?母贵也。‎ ‎——摘编自《春秋·公羊传》‎ 材料二 如春秋时犹尊礼重信,而七国则绝不言礼与信矣。春秋时犹宗周王,而七国则绝不言王矣。春秋时犹严祭祀、重聘享,而七国则无其事矣。春秋时犹论宗姓氏族,而七国则无一言及之矣。春秋时犹宴会赋诗,而七国则不闻矣。春秋时犹有赴告策书,而七国则无有矣。邦无定交,士无定主,此皆变于一百三十三年间,史之阀文,而后人可以意推者也,不待始皇之并天下,而文、武之道尽矣。‎ ‎——摘编自顾炎武《日知录》‎ 材料三 吕思勉认为:“封建者,统一之反也。封建之制废,则统一之业成矣。然后世又有为统一之梗者,则叛民、叛将之割据是也。柳子厚(柳宗元)谓秦有叛民,而无叛吏;汉有叛国,而无叛郡;唐有叛将,而无叛州。盖郡县之设,既无世袭,不得私有其土而有其民,而又不假之以兵,其势固无从叛。”‎ ‎——摘编自吕思勉《中国制度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周“大一统”思想的内涵。‎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周“大一统”国家形式在战国时期面临的困境。‎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以后维护“大一统”的制度保障。‎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郡县之制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合古今上下皆安之……秦之所灭者六国耳,非尽灭三代之所封也。则分之为郡,分之为县,俾才可长民者皆居民上……为天下计,则(郡县制)害不如封建之滋也多矣。‎ ‎——王夫之《读通鉴论·秦史》‎ 根据材料,概括王夫之对郡县制的看法。结合所学知识,简述郡县制在中国历史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参考答案 ‎1.D。秦汉时期完成了大一统,初步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属于大一统帝国的初创时期,D项正确。‎ ‎2.A。秦朝皇权至上,太尉虚设,是为巩固专制集权的表现,A项正确。‎ ‎3.B。内史掌管秦朝首都即咸阳,位同九卿,由此可知,B项正确。‎ ‎4.D。材料中的“地方赋役征派,狱讼治安、婚丧祭祀、选举教化”既包含有宗法的职能,也有国家行政管理的职能,D项正确。‎ ‎5.C。材料的关键信息“若未任命而敢先行行使职权,或相‘听以遣之’,即受私人派遣,都要依法治罪”突出的是官吏的任命到行使职权都有严格的程序遵循,C项正确。‎ ‎6.A。由材料中“秦汉官员以俸禄多少确定等级”可知,官员职业性特征明显,A项正确。‎ ‎7.C。据材料中的“后分邯郸郡设常山郡,分临淄郡置济北郡,分琅琊郡置胶东郡,分河东郡置河内郡”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些地区属于黄河中下游地区,由于经济繁盛,故人口增加,地方事务增多,需要再分新郡进行管理,C项正确。‎ ‎8.C。郡县制有利于解决中央和地方的矛盾,加强中央集权,C项正确。‎ ‎9.C。根据材料可知,官员之下已设置有辅助其履行政务的吏胥,表明古代中国官僚政治的基本模式业已形成,C项正确。‎ ‎10.C。材料中的“父盗子,不为盗”“假父盗假子……当为盗”表明,“父子”关系不同,适用法律的条文也不同,C项正确。‎ ‎11.C。郡县制取代分封制,官僚制取代贵族制,有效地加强了中央集权,C项正确。‎ ‎12.C。材料中费正清高度肯定了秦朝的中央集权制。秦朝的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中国古代政治体制的基本模式,为人类社会创造了高度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对中国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C项正确。‎ ‎13.(1)遵从西周宗法制确立的封建秩序;尊奉周天子为天下共主;以周礼为行为总则;遵从西周的嫡长子继承制度。‎ ‎(2)宗法体系和周礼的崩溃;西周贵族群体沦丧。‎ ‎(3)专制主义中央集权;郡县制;官僚制度。‎ ‎14.看法:从国家考虑,郡县制不如封建制害处多。积极作用:郡县制有利于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有利于国家统一及稳定,这一制度为历朝所沿用。‎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