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50.50 KB
  • 2021-05-08 发布

【历史】2021届一轮复习通史版第1部分第2单元第3讲 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与经济学案

  • 24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 下载文档
  1. 1、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2. 2、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3. 文档侵权举报QQ:3215808601
第二单元 中华文明的形成和发展      ‎ ‎——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公元前221—589年)‎ ‎[时空坐标·单元概览 ‎[阶段特征]‎ 秦汉时期是我国封建大一统局面的形成时期,是封建社会形成和初步发展时期,奠定了中华文明在世界上的领先地位;魏晋南北朝时期封建国家分裂和民族融合加强,江南经济发展,文学艺术成就突出,是古代中华文明的曲折发展时期。‎ ‎[时空坐标]‎ ‎[整体感知]‎ —秦朝建立起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官僚政治逐渐取代贵族政治,汉承秦制并加强中央集权;魏晋南北朝时期,政治上长期处于分裂的状态,士族制度盛行。‎ —秦汉时期,铁犁牛耕成为我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农业、手工业、商业得到了较大发展。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战乱,生产遭到破坏,商品经济水平低;江南经济进一步开发,对外贸易不逊前代。‎ —西汉时期儒家思想取得独尊地位,中华文化开始走向世界,与世界交流。魏晋南北朝时期,特立独行的士人群体推动了书法、绘画、文学等艺术的发展。‎ 第3讲 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与经济 ‎ 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 ‎[主干整合·厘清史实]‎ 一、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1.秦朝统一 ‎(1)条件 ‎①各诸侯国力图通过兼并战争统一天下。‎ ‎②人民经受长期分裂和混战后,也渴望统一;春秋战国时期,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 ‎③秦国经过商鞅变法,政治、经济和军事实力日益强大。‎ ‎(2)概况 ‎①统一六国:先后灭掉韩、赵、魏、楚、燕、齐六国。‎ ‎②北固边疆:北击匈奴,收复河套,修筑长城和“直道”。‎ ‎③统一岭南:开凿灵渠,平定岭南并设郡。‎ ‎④平定西南:在“西南夷”(今云贵高原和川西及甘南)地区,开辟“五尺道”,并设官吏。‎ ‎(3)结果: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秦朝,定都咸阳。‎ ‎2.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1)皇帝制度 特点 表现 皇位世袭 嬴政自称“始皇帝”,由子孙传承皇权,不可转移 皇权至上 秦始皇总揽全国的政治、经济、军事等大权;中央和地方的主要官员都由皇帝任免 皇帝独尊 皇帝有一系列专用称号:自称“朕”,命令称“制”或“诏”,玉印称“玺”等 秦朝皇帝制度的特征 ‎(2)三公九卿制度 官职 职责 议政 三公 丞相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太尉主管军事;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三方互不相属,互相牵制 以“朝议”等方式讨论国家军政,由皇帝裁决,有利于集思广益,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决策失误 九卿 中央各重要部门的主管官员,分管国家和皇家的各种事务 ‎(3)郡县制 ‎①内容:地方设有郡县两级,“郡”直属于中央,“县”隶属于郡。县下设有“乡”“里”两级基层行政机构。‎ ‎②特点:形成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郡县长官一律由皇帝任免调动,不得世袭。‎ ‎③意义:是中央集权制形成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也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 ‎(4)官吏考察:秦朝考核官员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由中央委派的专职官员进行监督、视察;二是年终由官员自行汇报当年政绩。‎ ‎(5)秦律:细密、严苛。以“轻罪重刑”为立法的指导思想,是加强皇权、巩固中央集权政治体制的工具。‎ ‎3.意义 ‎(1)彻底打破传统的贵族分封制,奠定了中国古代大一统王朝制度的基础。‎ ‎(2)其建立的中央官制和地方官制的基本原则为历代王朝所继承,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 ‎(3)实现了对地方政权直接有效的控制,提高了行政效率。‎ 郡县制最早出现不是在秦朝 早在春秋后期,一些诸侯国在新兼并的地区上已不再进行分封,而是改为设置郡、县;战国时期,一些诸侯国已广泛实行郡县制;秦朝统一全国后将郡县制推广到各地。因此,郡县制最早出现不是在秦朝。‎ 二、汉代政治制度的承袭与演变 ‎1.君主专制的演进 ‎(1)汉初,丞相集决策、司法、行政大权于一身,位高权重。‎ ‎(2)汉武帝重用身边侍从、秘书等人组成“中朝”,参与军国大事,以削弱“外朝”,即以丞相、御史大夫为首的官僚机构的权力。‎ ‎2.中央集权的发展 ‎(1)背景:汉初郡县、封国并存,导致出现王国问题。‎ ‎(2)措施:汉武帝在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的基础上,颁布“推恩令”;实行刺史制度,每州设刺史一名,监察地方;完善封建法制,打击豪强地主势力,维护封建社会秩序。‎ ‎(3)结果:中央集权得到加强。‎ ‎3.选官制度:察举制 ‎(1)概况:汉武帝令郡国每年举荐孝、廉各一人,建立起人才选拔制度。‎ ‎(2)标准:孝廉。‎ ‎(3)特点:由下而上推荐人才为官,具有封闭性的特征。‎ ‎4.外戚宦官专权 ‎(1)西汉后期,重用外戚与宦官,政局混乱,国家权力削弱。‎ ‎(2)东汉中期以后,皇帝即位,大多年龄较小,外戚宦官轮流控制朝政。‎ ‎5.豪强地主势力的发展 东汉时期,“累世公卿”的豪族把持着东汉从中央到地方的政权,豪强地主成为一种地方割据势力。‎ 汉承秦制 ‎(1)汉承秦制,又有所损益变化 ‎“汉承秦制”‎ 主要说明汉朝的规章制度基本上都是继承并维护了秦始皇开创的中央集权制度。主要表现为承袭了秦朝君主专制制度、郡县制、监察制度、官吏选任制度、法律制度、赋税制度、官吏管理制度等,维护了秦汉“大一统”局面。‎ ‎(2)“汉承秦制”的影响 ‎①“汉承秦制”有利于两汉统治的建立和巩固,有利于地主阶级的专政。‎ ‎②“汉承秦制”既稳定了汉朝初年的统治,又对以后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的完善起了一定作用。‎ 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 ‎1.中央官制:出现三省体制 握有实权的先是尚书省,后有中书省和门下省,逐步形成三省体制。‎ ‎2.门阀政治的形成 ‎(1)原因 历史根源 东汉以来豪强地主势力的发展 政治原因 魏晋政权统治基础是士族,皇帝依赖于士族的支持 政治保障 九品中正制是士族制度的政治保障(成为世家大族培植私家势力,维护政治特权的工具)‎ ‎(2)特点 政治上 按门第高低分享特权,世代担任重要官职 经济上 士族占有大量土地和劳动力,建立起自给自足、实力雄厚的庄园经济 社会生活 不与庶族通婚,甚至坐不同席 文化上 崇尚清谈,占据高级文官职位 ‎(3)评价:门阀政治虽在一定的时期内有利于统治的稳定,但这种制度具有很大的消极作用。首先门阀士族长期把持朝廷要职,缩小了选官的范围,降低了统治集团的素质;其次,门阀士族争高官、抢要职,以致出现“因人设官”的现象,造成大量的冗官。‎ ‎3.九品中正制 ‎(1)含义:由品评官评定人才优劣,然后授官的制度。‎ ‎(2)盛行朝代:魏晋南北朝。‎ ‎(3)选官依据:门第出身。‎ ‎(4)弊端:不注重才能,真正有才学、但出身低微的人很难出任高官。‎ ‎[教材拓展]__九品中正制品评的主要内容 ‎(1)家世:指祖父辈的资历仕宦情况和爵位高低等,是中正官必须详细掌握的。‎ ‎(2)行状:即个人品行才能的总评,相当于品德评语。‎ ‎(3)定品:即确定品级。定品原则上依据的是行状,家世只作参考。但晋以后完全以家世来定品级。‎ ‎[素养提升·融会贯通]‎ 秦汉、魏晋时期的政治时空定位 ‎►探究1 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的转变 史料 华夏国家是依靠封建制(封邦建国)而形成的国家形态。……但是,随着封建制赖以存在的宗法制日渐败坏的时候,再依靠封建制重建国家的企图,就难以实现了。……正是在这一背景下,中国必须再一次重新寻找制度建构的道路,重新踏上制度建构的征程,这就是从华夏国家到官僚制国家的嬗变。‎ ‎——刘建军《古代中国政治制度十六讲》‎  从华夏国家到官僚制国家是如何嬗变的?‎  史料以第二个省略号为界,分为两层,第一层是对背景的阐释,第二层是对观点的陈述,指出国家形态从“封建制”演变为“官僚制”。‎  秦朝实现了政治制度的转型,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完成了“从华夏国家到官僚制国家的嬗变”。‎ ‎ 贵族政治(分封制)向官僚政治(郡县制)的转变 ‎(1)先秦时期的贵族政治是建立在分封制、宗法制以及贵族世袭官职的世卿世禄制基础之上,由贵族代表人物掌握政权的政治制度。‎ ‎(2)官僚政治是建立在官吏的选拔和任命制基础之上的,按照职能和职位分工、分层管理原则建立起来的由中央到地方的行政权力体系。‎ ‎(3)郡县制取代分封制,官僚制取代贵族制,地主制取代领主制,‎ 一种新型的国家形态、国家管理方式及政治体制由此建立起来。‎ ‎►探究2 英雄不问出处——汉代“布衣将相”之局 史料 西汉部分丞相出身表(单位:人)‎ 时期 功臣 功臣子 外戚宗室 各级属吏 经学之士 其他 汉高祖 ‎1‎ 汉惠帝 ‎3‎ 汉文帝 ‎4‎ 汉景帝 ‎4‎ ‎1‎ 汉武帝 ‎5‎ ‎3‎ ‎1‎ ‎3‎ 汉昭帝 ‎3‎ 汉宣帝 ‎4‎ ‎1‎ 汉元帝 ‎2‎ 汉成帝 ‎1‎ ‎1‎ ‎3‎ 汉哀帝 ‎1‎ ‎4‎ ‎——张岂之《中国历史·秦汉魏晋卷》‎  表中内容能够反映汉代丞相任用的多种变化情况。指出其中一种变化情况并说明其原因。‎  表中横向数据反映出汉代丞相任用由功臣、功臣子为主向属吏、经学之士为主的变化。‎ 从表中纵向时间看,从汉武帝开始,丞相任用身份多样,之后转向以经学之士为主。‎  变化:由功臣、功臣子为主向属吏、经学之士为主的变化。‎ 原因:功臣对汉朝建立居功至伟,其子弟政治素养较高;汉以来布衣将相局面的出现;统治者改变丞相来源以加强皇权;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和发展儒学教育;推行察举制,重视丞相素质。‎ ‎ 先秦至秦汉政治制度的演进与创新 时期 中央体制 地方体制 选官体制 西周 家国一体,‎ 分封制;地方具有较强的独立性 世卿世禄制;中央官员的职权分工不明确 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秦朝 首次建立君主集权于上、行政分权于下的体制 推行郡县制,用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 推行军功爵制度;“以吏为师”‎ 西汉 在正式行政体制之外另设机构,以达到分权的目的 由郡国并行制到“推恩令”,由专业的文官构成统治机构的主体 首创察举制,有利于人才选拔,但也存在一定问题 以家国情怀感悟我国古代制度创新与实践 ‎ 材料 王夫之认为封建论者是搞无益的争论:“郡县之制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合古今上下皆安之,势之所趋,岂非理而能然哉?”一如柳宗元所论,王夫之认为秦是行了大公,“秦之所灭者六国耳,非尽灭三代之所封也。则分之为郡,分之为县,俾才可长民者皆居民上,以尽其才而治民之纪,亦何为而非天下之公乎?”王夫之认为,事物都有两面性,但郡县制与封建制相比要好得多,“为天下计,则害不如封建之滋也多矣”。‎ ‎——摘编自万昌华《郡县制度评价理论述评》‎ 思考:结合材料与所学中国古代史的相关知识,围绕“制度创新与实践”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提示】 示例:‎ 论题:郡县制的推行加强了中央集权。‎ 阐述:郡县制下的郡守和县令都是由皇帝直接任免,从而使君主有效地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政治安定和经济发展;郡县制从根本上否定了分封制,打破了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割据混战的状况,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有力地维护了国家的统一。‎ ‎ 郡县制的现实启示 ‎(1)郡县制是中国历史上运用时间最长的地方行政制度,它的作用旨在加强对基层的管理,进而加强中央集权,是中央与地方互动的纽带。‎ ‎(2)在郡县制形成过程中,派生出官僚制度、俸禄制度、上计制度,另外与之相应的乡亭组织、什伍组织以及户籍制度也得到发展,‎ 这使得中国政治结构形成网状结构,带动行政运作的两端,中国出现不可逆转的大一统。‎ ‎(3)政治的大一统势必会推动中华文化大一统的实现,进而影响中国文化的未来发展方向,使得中国一直处于大一统的格局中。‎ ‎[跟踪训练·即学即用]‎ ‎1.在《史记·五帝本纪》中,司马迁认为颛顼、帝喾、唐尧、虞舜都是黄帝的子孙;《史记·秦本纪》中说秦人是颛顼的后代;《史记·楚世家》中说楚人是颛顼的后代;《史记·匈奴列传》中说匈奴是夏后氏之苗裔。司马迁的这种记史传统(  )‎ A.强化了“民族一体”的观念 B.根植于先秦叙史文化的传统 C.冲击了尊卑贵贱的等级秩序 D.标志着儒学正统地位确立 A [根据材料可知,无论是华夏还是四夷,都被司马迁追述为黄帝的后裔,有着血缘和亲缘关系,这强化了中华民族都是兄弟民族的观念,故选A项;B、C两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排除;D项史实错误,故排除。]‎ ‎2.西汉初年,刘邦实行郡国并行制,以长安为中心的周边地区被划分成十五个郡,实行郡县制;对燕、赵、齐、魏、楚等旧地,则分封同姓子弟与功臣,实行分封制。刘邦旨在(  )‎ A.强化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B.维护政权的稳定性和延续性 C.让郡县与王国之间相互牵制 D.推动汉初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B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是为了加强统治,以确保政权的稳定性和延续性,故B项正确;封国制不利于强化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故A项错误;郡县与王国之间不是相互牵制的关系,故C项排除;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与材料主旨不符,故D项排除。]‎ ‎3.汉元帝时,宦官弘恭、石显以中书的身份专断国政;哀帝、平帝之世,外戚王氏相继把持中朝,终于酿成新朝(王莽建立)代西汉的结局。这表明(  )‎ A.中外朝制度使君主专制受到制约 B.以丞相为首的官僚机构权势弱化 C.君权与相权的斗争导致政局动荡 D.宦官和外戚专权是西汉灭亡根源 B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宦官、外戚把持中朝是皇权加强的表现,这使以丞相为首的外朝权力缩小,即以丞相为首的官僚机构权势弱化,故选B项,A项错误;材料未体现丞相与皇帝的斗争,故C项错误;西汉灭亡的根源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D项错误。]‎ ‎4.南朝齐武帝宠信出身寒微的纪僧真,纪僧真想获得士大夫身份,齐武帝让他去拜见当时的士族领袖。可在见面后,士族领袖竟命人把纪僧真赶了出来。这反映了当时(  )‎ A.皇权与士族特权相依仗 B.士族把持官吏的任免权 C.士大夫自立于皇权之外 D.宰相的权力进一步扩大 C [材料中齐武帝让想获得士大夫身份的纪僧真去拜见当时的士族领袖,反映了当时士大夫身份的获取非皇权所能左右,士族具有较大的独立性,自立于皇权之外,故C项正确,A项错误;材料仅体现士族政治独立性强,不能反映士族把持官吏的任免权,故B项错误;D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排除。]‎ ‎ 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经济和思想文化 ‎[主干整合·厘清史实]‎ 一、秦汉时期封建经济的初步发展 ‎1.农业的发展 ‎(1)耕作方式 ‎①西汉赵过推广耦犁,东汉时推广到珠江流域。‎ ‎②汉朝以后,铁犁牛耕成为我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2)耕作技术 ‎①西汉时赵过推广代田法。‎ ‎②西汉发明了播种工具——耧车。‎ ‎(3)耕作制度:以一年一熟为主。‎ ‎(4)水利灌溉 ‎①汉朝出现了漕渠、白渠、龙首渠等著名水利工程。‎ ‎②曹魏时改制的翻车用于灌溉。‎ ‎③东汉王景治理黄河。‎ ‎2.土地制度 汉代,土地买卖成为地主扩大地产的主要途径;租佃现象比较普遍。‎ ‎3.地主田庄 汉代,随着土地的集中,出现了新的农业生产组织形式,即豪强地主控制下的田庄。‎ ‎4.手工业的进步 ‎(1)概况:汉武帝以后,煮盐、冶铁、铸钱等行业都收归官办。‎ ‎(2)成就 ‎①冶金业:西汉时期,出现高炉炼铁和炒钢技术;东汉杜诗发明水力鼓风冶铁工具——水排。‎ ‎②制瓷业:东汉烧出成熟的青瓷。‎ ‎③纺织业:西汉政府设在长安的东西织室有数千工人。西汉时期,中国丝绸远销欧亚,赢得“丝国”誉称。‎ ‎(‎ ‎3)田庄手工业:生产经营活动包括酿造加工、纺织手工业、农具和兵器修造等。田庄中手工业生产是自然经济活动中的重要内容。‎ ‎5.古代商业 ‎(1)商业发展 ‎①发展艰难,总体水平不高。‎ ‎②由于开通陆地和海上两条丝绸之路,中外贸易逐渐发展起来。‎ ‎(2)城市发展:西汉长安城东、西有“市”九处,设有专门的管理机构,对市的时间和空间有严格限制。‎ ‎(3)政府政策:汉武帝实行货币官铸、盐铁酒专卖、官营贩运、物价管理,向工商业者加重征税等措施,抑制富商大贾的势力。‎ ‎[教材拓展]__“盐铁官营”政策 ‎“盐铁官营”是中国封建社会政府为打击富商大贾,增加财政收入而实行的对盐和铁的垄断经营政策。它始于春秋战国时期,汉武帝时加强,此后历朝历代不同程度地加强了盐铁专卖。盐铁专卖收入是历代政府的重要财源。盐铁官营虽然在增加国家财政收入、抑制商人势力、改进与推广先进技术方面起了积极作用,但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商品流通及商业的发展。‎ 二、魏晋南北朝时期经济的恢复与发展 ‎1.农业 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旱地形成耕耙耱技术,南方水田也采用耕耙技术。‎ ‎2.手工业 ‎(1)冶金业:南北朝时出现灌钢法。‎ ‎(2)制瓷业:北朝烧出成熟的白瓷。‎ ‎3.商业:总体上商品经济发展缓慢。北魏以后,北方有所恢复,南方相对活跃。‎ ‎4.江南经济的开发 ‎(1)原因 ‎①北方长期战乱,南方相对安定,为南方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的社会环境。‎ ‎②北方大量劳动人民为了躲避战乱而南迁,充实了南方的劳动力,并且带去先进的工具和技术。‎ ‎③南方统治者为了维护统治,采取了一系列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措施。‎ ‎④南方自然条件好,适合农业发展。‎ ‎(2)表现:江南土地大量开垦,耕作技术进步,兴修了很多农田水利,农作物品种增多,单位面积产量提高。两晋之际,是中国历史上中原人口南迁的第一次高潮。‎ ‎(3)影响:使南北经济趋于平衡,为以后我国经济重心的南移打下了基础。‎ 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 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和南方经济发展都是在北方战乱而南方相对稳定的条件下完成的,这说明政治稳定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战乱、动荡不安的社会环境只能破坏社会生产力和摧毁经济发展的成果。‎ ‎[素养提升·融会贯通]‎ 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经济现象的时空定位 ‎►探究 “重农抑商”政策下的秦汉工商业 史料一 故待农而食之,虞而出之,工而成之,商而通之。此宁有政教发征期会哉?人各任其能,竭其力,以得所欲。故物贱之征贵,贵之征贱,各劝其业,乐其事,若水之趋下,日夜无休时,不召而自来,不求而民出之。 岂非道之所符,而自然之验邪?‎ 汉兴,海内为一,开关梁,弛山泽之禁,是以富商大贾周流天下,交易之物莫不通,得其所欲,而徙豪杰诸侯强族于京师。‎ ‎——[西汉]司马迁《史记》卷一二九《货殖列传》‎ 史料二 方今齐三服官作工各数千人,一岁费数钜万……三工官官费五千万,东西织室亦然。‎ ‎——《汉书·贡禹传》‎ 史料三 商贾大者积贮倍息,小者坐列贩卖,操其奇赢,日游都市,乘上之急,所卖必倍。故其男不耕耘,女不蚕织,衣必文采,食必粱肉,亡农夫之苦,有阡陌之得。因其富厚,交通王侯,力过吏势,以利相倾……‎ 此商人所以兼并农人,农人所以流亡者也。‎ ‎——晁错《论贵粟疏》‎  (1)根据史料一、二、三,概括秦汉手工业、商业发展的特点。‎ ‎(2)综合上述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秦汉统治者大力推行“重农抑商”政策,反而没有抑制住商业发展的主要原因。‎  (1)史料一为历史文献类原始史料。从史料一中农工商的地位和作用角度理解史料的内涵。‎ ‎(2)史料二为历史文献类记载。史料二主要表明汉代官营手工业规模大、从业人员多、耗费大。‎ ‎(3)史料三为古人的专题论著。史料三主要论述了商业和商人的危害,表明作者主张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1)商业有一定的发展,富裕大商人很多,但总体发展水平不高;官营手工业占主导地位;统治者实行“重农抑商”政策;法律上轻视商人。‎ ‎(2)①商业利益比农耕大得多,从事商业的人数众多。②人们社会生活的需要及封建统治者追求享乐奢侈的生活皆离不开工商业。③汉代“开关梁,弛山泽之禁”,促进商业的发展等。‎ ‎ 秦汉时期商业发展的原因 ‎(1)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统一货币、度量衡,修建驰道,有利于商业的发展和国家的统一。‎ ‎(2)汉代“开关梁,弛山泽之禁”,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商业的发展。‎ ‎(3)秦汉时期大一统局面和农业、手工业的发展推动了商业的发展。‎ ‎(4)两汉时期开通了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中外贸易发展起来。‎ 以家国情怀感悟我国古代丝绸生产格局的变化 ‎ 材料 我国是最早发明植桑、养蚕、织丝绸的国家。秦汉时代,黄河中下游地区农村,户户房前屋后种了桑麻,有的富户拥有上千亩的桑麻。那时候,桑麻种植开始向南发展到湖北、湖南和四川,向北发展到今天的内蒙古地区,汉朝的丝织品,以临淄和襄邑(在 今河南)所产最为有名。那里的丝织品,种类多,产量大,有名贵的锦、绢、纱等。……丝织业经过唐末五代及北宋一个长时期的发展,‎ 大大改变了唐中叶以前的面貌。北宋时,丝织业的产地逐渐形成两浙和四川两个中心……整个沿海地带都比较发达。‎ ‎——摘编自《简明宋史》‎ 思考:根据材料,概括说明我国古代丝绸生产格局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 ‎【提示】 (1)变化:唐中叶以前,中国丝绸生产地主要在北方(黄河中下游地区)。唐中叶以后,南方的丝织业生产逐渐赶上并超过北方。北宋时,丝织业的中心已经在两浙和四川。‎ ‎(2)原因:黄河中下游地区人口密度大,过度垦殖;历代王朝多在北方建都,就近砍伐林木,破坏生态;我国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南方自然条件更适宜植桑养蚕。‎ ‎ 丝绸之路的现实意义 ‎(1)丝绸之路在古代是一条横贯亚洲、连接欧亚大陆的著名陆上商贸通道。它是沟通东西方之间经济、文化的重要桥梁,把古代的中华文化、印度文化、波斯文化、阿拉伯文化和古希腊文化、古罗马文化联系起来,对促进东西方之间文明的交流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2)当今世界各国为谋求自身的经济发展,积极参与区域经济和交通合作,因此丝绸之路也被赋予了更加丰富的内涵,成为以现代交通设施与服务为基础的连接太平洋和大西洋的亚欧陆上经济纽带,对促进沿线各国的经贸合作、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具有重要意义。‎ ‎(3)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还有利于拓展中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空间,推动西部各地经济社会发展。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构想,将对未来亚欧大陆政治经济格局产生深远影响,而中国广大中西部地区将成为这条经济合作走廊的战略通道和经济腹地。‎ ‎(4)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有利于西部地区更好地发挥区位、资源优势,统筹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优化配置市场资源,推动经济社会加速发展,力争与全国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并实现我国东西部经济的平衡发展。‎ ‎[跟踪训练·即学即用]‎ ‎1.秦律中对官府铁器的供应和使用有具体规定,如果铁器损失,必须根据情况分别处理。秦律规定对偷盗耕牛的人必须判罪,并规定厩苑所饲养的牛必须达到一定的繁殖率,完不成任务的要接受处罚。这些规定(  )‎ A.反映出秦律的严苛残暴 B.有利于农业的精耕细作 C.推动秦朝冶金业的发展 D.说明铁犁牛耕逐渐普及 B [材料中秦朝对铁器和耕牛的管理有利于铁犁牛耕技术的推广,有利于农业的精耕细作,故选B项;材料没有说明铁器、耕牛管理不当应受何种程度的处罚,故不能反映出秦律的严苛残暴,故A项错误;对耕牛的管理不能推动冶金业的发展,故C项错误;材料不能反映出秦朝时铁犁牛耕逐渐普及,故D项错误。]‎ ‎2.(权威预测)古丝绸之路是历史上中华民族和世界广泛接触和交流的见证。汉武帝时期,“自敦煌西至盐泽(今新疆罗布泊),往往起亭,而轮台、渠犁皆有田卒数百人,置使者校尉领护,以给使外国者”。由此可知(  )‎ A.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 B.西汉政府严格限制出境商旅 C.汉王朝保护丝绸之路的畅通 D.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频繁 C [材料介绍汉武帝设置机构管理丝绸之路,与张骞出使西域无关,故A项错误;西汉政府设置机构,保护出境商旅,故B项错误;汉王朝设置机构,保护丝绸之路的畅通,故C项正确;材料主要反映出汉王朝保护丝绸之路,没有涉及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情况,故D项错误。]‎ ‎3.(2019·新乡二模)汉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由东郭咸阳和孔仅出面,通过大农令奏请政府实行盐铁官营政策。汉武帝派东郭咸阳和孔仅乘车巡行天下,宣布盐铁官营法令,设置盐铁官营机构,在全国范围内推行盐铁官营政策。这一政策的推行表明当时(  )‎ A.经济手段是巩固集权的最主要方式 B.广大民众的经济负担有所减轻 C.中央政府经济攫取能力日益增强 D.地方割据的物质基础已被消除 C [根据材料“汉武帝派东郭咸阳和孔仅乘车巡行天下,宣布盐铁官营法令,设置盐铁官营机构,在全国范围内推行盐铁官营政策”‎ 可以得出中央政府经济攫取能力日益增强,故选C项;材料没有将经济手段和其他手段进行比较,不能说明经济手段是巩固集权的最主要方式,故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民众的经济负担,故排除B项;地方割据的物质基础已被消除的说法过于绝对,故排除D项。]‎ ‎4.西晋末年,北方人民大量南流,东晋建立后,政府设立许多侨州、侨郡、侨县予以安置,他们被称为侨人。侨人的户籍称白籍。东晋咸和年间政府土断人户,即清理侨民户籍,使其同于当地土著居民,成为纳调服役的编户齐民。土断政策(  )‎ A.利于政府增加财政收入和兵源 B.不利于南北人民的融合 C.加剧原住民和侨民之间的矛盾 D.推动经济重心实现南移 A [由材料“政府设立许多侨州、侨郡、侨县予以安置,他们被称为侨人”“清理侨民户籍,使其同于当地土著居民,成为纳调服役的编户齐民”可知取消对侨人的优待,一律在所居郡县编入正式户籍,便利政府的统一管理,这有利于增加政府财政收入和兵源,故A项正确。]‎ ‎2015—2019年全国卷考情统计与分析 考点 卷别 命题角度 秦汉时期的政治 全国卷Ⅰ ‎2017·汉代地方管理;2015·结合时代背景考查汉代外戚干政的原因 全国卷Ⅱ ‎2015·运用史料考查汉代地方吏制的特点 全国卷Ⅲ ‎2016·考查汉承秦制的特点 秦汉时期的经济 全国卷Ⅰ ‎2016·考查汉代田庄生产的特点 全国卷Ⅱ ‎2018·运用史料考查汉代的经济政策 全国卷Ⅲ ‎2017·西汉经济的恢复发展 ‎1.‎ 从考查内容看:政治是考查的重点。政治上主要考查政治现象、政治演变趋势的原因及特点;经济上考查相对较少,主要考查秦汉小农经济的特点。‎ ‎2.从考查题型看:以选择题为主,非选择题考查主要从贯通古今角度考查。‎ ‎3.从命题特点看:主要考查重要历史现象的特点、成因及历史发展趋势的结论性认识。‎ ‎[真题研练·感悟考法]‎ 还原历史情景 教材主干知识常考常新 练点1:汉代经济政策的影响 ‎ (2018·全国卷Ⅱ)西汉文景时期,粮食增产,粮价极低,国家收取的实物田租很少甚至免除,但百姓必须把粮食换成钱币,缴纳较高税额的人头税。富商大贾趁机操纵物价,放高利贷,加剧了土地兼并、农户流亡。这反映出当时(  )‎ A.重农抑商政策未能实行  B.自耕农经济发展受阻 C.粮价低抑制了生产热情 D.富商大贾操纵税收 B [材料反映的主要信息是:西汉时期,百姓要缴纳较高税额的人头税,他们在将粮食换成钱币的过程中遭到商人盘剥,导致其出卖土地而流亡,故选B项。]‎ 练点2:西汉社会经济的发展 ‎ (2017·全国卷Ⅲ)《史记》记载,西汉前期,从事农牧业、采矿业、手工业和商业的人,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智慧而致富,“大者倾郡,中者倾县,下者倾乡里者,不可胜数”。这反映了当时(  )‎ A.义利观发生根本改变 B.朝廷注重提高工商业者地位 C.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D.地方豪强势力控制了郡县 C [从材料中的信息可以看出,西汉前期,从事农牧业、采矿业、手工业和商业的人,凭借其努力和智慧成为郡、县、乡里程度不同的富人,多得不可胜数。这反映了西汉前期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故C项正确。]‎ 练点3:汉代政治制度的继承 ‎ (2016·全国卷Ⅲ)东汉王充在《论衡》中说:“萧何入秦,收拾文书(国家档案文献),汉所以能制九州者,文书之力也。”其意在说明,‎ 西汉成功地实现对全国的统治,是因为汉初(  )‎ A.实行了崇尚儒家的政策 B.继承了秦朝的基本制度 C.未能充分发挥文书功能 D.官吏熟知秦朝典章制度 B [材料中的“文书”泛指古代的国家档案文献,文书传承着历朝的典章制度和政治经验。材料表明,西汉成功地实现对全国的统治是因为重视秦朝的文书,意味着继承了秦朝的基本政治制度,即汉承秦制,故B项符合题意;汉初推行被称为“黄老之学”的道家思想,故排除A项;汉初充分发挥文书功能,以便继承前代的政治制度,故排除C项;材料并没有体现官吏是否熟知秦朝的典章制度,故排除D项。]‎ 练点4:汉代地方吏治的观念 ‎ (2015·全国卷Ⅱ)汉宣帝曾称:“与朕共治天下者,其唯良二千石(郡太守)乎!”后来的帝王反复重申上述观念。这主要体现了(  )‎ A.地方吏治是国家安定的重要因素 B.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之间的矛盾 C.汉代地方行政制度为后代所沿用 D.历代帝王将汉宣帝作为治国榜样 A [地方服从中央,中央对地方进行垂直管理是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重要内容。材料体现了汉宣帝高度重视郡太守的作用,而郡太守是地方的最高行政长官,故A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郡太守在国家治理中的作用,没有提及中央和地方之间的矛盾,故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汉宣帝的观念而非汉代地方行政制度对后世的影响,故排除C项;D项内容在材料中未提及,故排除。]‎ 练点5:汉代外戚干政 ‎ (2015·全国卷Ⅰ)两汉时期,皇帝的舅舅、外祖父按例封侯;若皇帝幼小,执政大臣也主要从他们之中选择。这被当时人视为“安宗庙,重社稷”的“汉家之制”。汉代出现外戚干政的背景是(  )‎ A.皇帝依靠外戚抑制相权 B.“家天下”观念根深蒂固 C.母族亲属关系受到重视 D.刘氏同姓诸侯王势力强大 C [根据材料所说“两汉时期皇帝的舅舅、外祖父按例封侯;若皇帝幼小,‎ 执政大臣也主要从他们之中选择”可知,两汉时期母族亲属(外戚)的地位极高。由于皇帝年幼,很容易被外戚所控制,导致汉代经常出现外戚干政,故选C项。]‎ ‎ ‎ 题号 命题特点 练点1‎ 关注热点 以当今社会存在的粮食低价问题为切入点,折射“三农”问题 练点2‎ 鉴古知今 经济发展的大环境下,社会各阶层通过自己的勤劳和智慧致富 练点3‎ 立意新颖 ‎“汉承秦制,有所损益”所体现的是汉代政治制度的继承与创新 练点4‎ 小切口 一是材料小,仅仅是汉宣帝的一句话;二是设问角度小,直来直去,直奔主题 大视野 体现了“以史为鉴”“学以致用”的历史学科的社会价值 练点5‎ 知识延伸 选取材料创设新情境,考查汉代外戚干政 挖掘历史题源 学科考核目标活学活用 练点6:汉代加强地方管理的举措 ‎ (2017·全国卷Ⅰ)下表为西汉朝廷直接管辖的郡级政区变化表。据此可知(  )‎ 皇帝纪年 公元纪年 郡级政区 汉高帝十二年 前195年 ‎15郡 汉文帝十六年 前164年 ‎24郡 汉景帝中六年 前144年 ‎68郡、国 汉武帝元封五年 前106年 ‎108郡、国 A.诸侯王国与朝廷矛盾渐趋激化 B.中央行政体制进行了调整 C.朝廷解决边患的条件更加成熟 D.王国控制的区域日益扩大 C [从汉高帝十二年到汉武帝元封五年,西汉朝廷直接管辖的郡级政区增多,而且从只有郡到郡、国并行,意味着封国势力被削弱,中央集权得到加强,为解决边患危机创造了条件,故C项正确;西汉朝廷直接管辖的郡级政区逐渐增多,甚至包括了一些封国,说明诸侯王国与朝廷的矛盾得到了有效解决,王国控制的区域日益缩小,A、D两项不符合题意,故排除;材料未体现“中央行政体制”的变化,故排除B项。]‎ 练点7:汉代田庄经济的特色 ‎(2016·全国卷Ⅰ)右图为汉代画像砖中的农事图。此图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 A.个体农户的生产劳作状态 B.精耕细作农业的不断发展 C.土地公有制下的集体劳作 D.大地主田庄上的生产情形 D [图片反映的是集体生产,故排除A项;仅根据题干图片无法说明农业的“不断发展”,故排除B项;汉代,土地私有制成为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基本形态,故排除C项;田庄是汉代地主阶级经营地产的一种生产组织形式,它以大土地所有制为基础,以超经济的人身控制的劳役地租或实物地租为剥削形态,有着严密的生产管理体系,是能够自给自足地进行生产、生活的带有一定政治色彩的经济实体。图片正是这种田庄经济下的集体生产情形的反映,故D项正确。]‎ ‎ ‎ 题号 命题特点 练点6‎ 角度新颖 不是传统的考查西汉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而是考查中央集权加强的影响 呼应热点 从加强中央集权的角度隐性切入,考查汉武帝的大一统,折射出国家的统一 练点7‎ 注重概念 比较小农经济和田庄经济生产方式的差异 体现特征 通过农事图的场景间接考查汉代农业的发展状况 ‎[新题快递·自我评估]‎ ‎1.丞相制度建立后,与春秋战国时代相比,掌握实权的人数减少了,杜绝了春秋战国以来“政出私门”的现象。这表明,丞相制度的建立(  )‎ A.强化了专制主义皇权  B.加剧了与皇权的矛盾 C.有利于国家吏治清明 D.有利于行政效率提升 A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朝建立了丞相制度,丞相由皇帝任免,官职并非世袭也非终身任职,掌握实权的人数减少,国家的权力更加集中,这强化了专制皇权,故A项正确;材料未体现相权与皇权的矛盾,故B项错误;材料未涉及“吏治”的问题,故C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国家权力更加集中,专制皇权加强,D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故排除。]‎ ‎2.汉武帝时,在置十三州部刺史的同时,在郡一级设置督邮,“掌监属县”。当时的督邮“分明善恶于外”,只有清查罪状上报郡守的权力,而无处理权。这一时期的督邮(  )‎ A.和刺史存在上下级关系 B.主要承担基层监察职责 C.利于遏制王国势力膨胀 D.任免权下放到地方政府 B [材料“掌监属县”“清查罪状上报郡守”表明,督邮承担着对郡内所属县级官员进行监察的职能,故B项正确;材料中并未提及督邮与刺史的关系,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遏制王国势力,故C项错误;材料未提及督邮的任免权问题,故D项错误。]‎ ‎3.曹魏时期,曹丕命陈群选拔“德充才盛”“有识鉴”之人担任中正,按照“家世、道德、才能”三条标准,选拔“俊秀之士”,一时间“儒雅并进”。由此可知当时(  )‎ A.选官制度的标准不断变化 B.九品中正制被世家大族操控 C.选官制度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D.九品中正制选拔官员德才并举 D [根据材料“按照‘家世、道德、才能’三条标准,选拔‘俊秀之士’”可知,当时九品中正制选拔官员要求德才并举,故D项正确;材料反映不出九品中正制选官标准的变化,故A项错误;B、C两项在材料中未体现,‎ 均排除。]‎ ‎4.(2019·蚌埠一模)秦统一后,对酿酒业征收重税,导致酒价极高,十倍于成本;《秦律·田律》还规定禁止农民酿酒,沽卖取利。这些举措旨在(  )‎ A.使酿酒业健康稳定的发展 B.杜绝贪腐奢靡之风的兴起 C.稳定市场秩序便利商业活动 D.促进农业发展和增加税收 D [酿酒业的发展与盛行会耗费大量的粮食,限制酿酒业的发展必然有利于促进农业的发展,进而增加整个国家的赋税收入,故选D项;严格限制酿酒业根本无益于该行业的健康发展,故排除A项;严格限制酿酒业并不能杜绝贪腐奢靡之风的兴起,故排除B项;酿酒业亦属于商业的一种,对其重税显然不利于商业活动的健康发展,故排除C项。]‎ ‎5.汉初,听任郡国自由铸币。文帝时“盗铸如云而起”。公元前113年,汉武帝下令禁止郡国铸钱,把全国各地私铸的钱币运到京师销毁。汉武帝的举措意在(  )‎ A.强化中央对全国经济的控制 B.打击猖獗的私铸钱币者 C.推动盐铁官营政策平稳实施 D.消除诸侯国割据的基础 A [根据材料“汉武帝下令禁止郡国铸钱,把全国各地私铸的钱币运到京师销毁”可知,这是把地方的铸币权收归中央,从而强化了中央对全国经济的控制,故选A项;打击猖獗的私铸钱币者是汉武帝实施的措施而非措施的目的,故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经济政策是货币官铸,与盐铁官营政策实施无关,故排除C项;诸侯国割据的基础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汉武帝的举措是为了削弱而非消除诸侯国割据的基础,故排除D项。]‎ ‎6.《耕田歌》曰:“深耕穊(稠密)种,立苗欲疏。非其种者,鉏(锄)而去之。”这是西汉初城阳王刘章借农谚歌为名所作的一首隐喻诗,暗申诛除诸吕之意。这从侧面可以反映出(  )‎ A.统治者体恤民情的思想 B.地方诸侯势力的极度膨胀 C.政治斗争对经济的破坏 D.精耕细作生产技术的成形 D [材料反映的是农夫如何耕种,和统治者与百姓的关系无关,故A项错误;诸吕即太后吕雉为首的吕氏集团,是中央权势派,故B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刘章希望诛除诸吕,体现不出政治斗争对经济的破坏,故C项错误;《耕田歌》讲述了深耕、苗的疏密、除去杂种等,反映了当时的精耕细作技术,故D项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