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6 MB
  • 2021-05-08 发布

三年级下册科学课件-3-2 阳光下物体的影子-教科版(2017)(共14张PPT)

  • 14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 下载文档
  1. 1、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2. 2、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3. 文档侵权举报QQ:3215808601
第 3 单元 太阳、地球和月球 3.2 阳光下物体的影子 科学概念目标 (1)一天中,在太阳光的照射下,物体的影子变化有一定的规律。 (2)日晷是古代测量时间的仪器。 (3)太阳位置的变化会引起物体影子的变化。 科学探究目标 (1)掌握制作简易日晷的方法。 (2)能根据观察记录纸,实事求是地分析一天中影子的变化规律。 科学态度目标 (1)愿意参与小组活动,主动承担小组任务,学会与他人合作。 (2)在实验观察中感受严谨、细致、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3)对科学观察活动保持较高的兴趣,积极投入到长时间的观察记录中。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1)体会古时候人们利用生活中的现象和自然规律,设计计量时间的一起,从而方便生活的过程。 (2)体会技术发展对人类认知自然规律的推进作用。 教学目标 导入新课 猜谜语: 你有我有他也有,黑身黑腿黑黑头, 灯前月下跟你走,就是从来不开口。 我走它也走,我停它也停, 光弱它不在,光强它显形。 导入新课 一天中,影子有什么变化规律? 交流:太阳的影子有哪些特点? 探索:制作简易日晷 步骤: 第一步:在一个平板上,贴上画有同心圆的观察纸,在纸板上标注方向。 第二步:根据太阳照射角度确定方向,把纸板放在平地上。 第三步:在纸板的中心,竖直的立上小短杆。 第四步:每隔一段时间观察和记录一次影子的位置和长短。每次记录时,要标上观察的时间。 第五步:观察记录纸,寻找影子变化的规律。 探索:制作简易日晷 探索:制作简易日晷 ①把指南针放平,让磁针自由转动。 ②磁针静止后,红色一段指向北方,白色一端指向南方。 ③转动指南针,使刻度盘上的南(S)北(N)方向与磁针指的方向一致。这样,刻度盘上的方向就是实际方向了。 纸板上的方向与观察环境的实际方向一定要保持一致,这样才能保证记录的影子是准确的。 探索:制作简易日晷 制作: ①第二步确定方向是准确记录的前提,一定要确保纸板上方向是正确的。 ②由于影子变化较慢,间隔时间可以多样,可以是一节课,也可以是两节课,各小组可以自由选择。间隔越短,影子变化记录得就越精确。 ③明确分工,确定材料员、观察员、记录员等。(建议所有学生都记录观测结果) ④实事求是,如实记录。 交流分享,研讨问题 交流分享:制作过程 观测过程 发现的规律 交流分享,研讨问题 研讨问题:在一天中,阳光下物体的影子变化有什么规律? a.清晨影子在西方,中午影子在北方,下午影子在东方。 b.清晨和傍晚影子最长,正午影子最短。 c.一天中,阳光下物体的影子的方向随着太阳方向的改变而改变,影子的方向总是和太阳的方向相反。 d.影子的长短随着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而变化,太阳位置最高(正午)时,影子最短;太阳位置最低(清晨和傍晚)时,影子最长。 e.清晨到正午,影子由长逐渐变短;正午到傍晚,影子由短逐渐变长。 交流分享,研讨问题 研讨问题:根据影子的变化规律,说说太阳的位置是如何变化的。(影子的变化是由太阳位置的变化引起的,影子变化有规律,那么太阳位置在一天中的变化有什么规律呢?) a.太阳每天东升西落,清晨太阳从东方升起,上午太阳在东南方向,正午太阳在正南方向,下午太阳在西南方向,傍晚太阳从西方落下。 b.太阳在清晨和傍晚位置最低,中午位置最高。 拓展活动 日晷是我国古代的一种计量时间的仪器。对比一下,我们制作的日晷和真正的日晷有哪些相同和不同? 相同点:简易日晷和真正的日晷都是利用太阳的位置来测定时间的。 不同点:我们制作的日晷划分了 12个时区,分别用阿拉伯数字来表示,是平放在地面上进行测量的。真正的日晷分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时辰,每个时辰又分为“时初”和“时正”,这正对应着一天内的24小时;石制的圆盘叫做晷面,安放在石台上,南高北低。 (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对的画“√”,错的画“×”。 ①阳光下上午物体的影子在西北方向。( ) ②简易日晷纸板上的方向与实际方向可以不一致。( ) ③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在不断变化,物体的影子也跟着不断变化。( ) ④日晷是一种观察天象的工具。( ) ⑤正午时分,阳光下的物体没有影子。( ) (2)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①一天上午,小明测得一棵树在阳光下影子的长度是5米,一小时后(正午之前)再去测量树的影子的长度,会发现( )。 A.影子的长度没有变化 B.影子的长度大于5米 C.影子的长度小于5米 ②一天下午,小明测得一棵树在阳光下影子的长度是5米,一小时后再去测量树的影子的长度,会发现( )。 A.影子的长度没有变化 B.影子的长度大于5米 C.影子的长度小于5米 ③同一时刻阳光下两棵树的影子可能是下列现象中的( )。 ④关于阳光下物体影子的长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太阳位置最高时物体的影子最短 B.物体影子的长短与太阳位置的高低没有关系 C.太阳位置最低时物体的影子最长 (3)填空。 ①日晷是我国古代人民用于( )的一种工具。 ②阳光下物体影子的方向总是和太阳的方向( )(填“相同”或“相反”)。 基础达标 综合探究 (1)给制作日晷的步骤排序。 ①在纸板上描绘影子。 ②在同心圆纸板上标注方向。 ③确定方向,在纸板放在平地上,使纸板上的方向与实际方向一致。 ④在纸板的中心竖直地立上小短杆。 正确的步骤是:( )→( )→( )→( )。 (2)下面是小明根据一天中铅笔影子长度数据制作的柱状图,请看图回答后面的问题。       ①观察柱状图,在这段时间内,铅笔影子最长的时间分别大约是( )时和( )时,铅笔影子最短的时间大约是( )时。 ②结合柱状图说一说一天中阳光下物体影子的长短变化规律是怎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