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6.66 KB
  • 2021-05-06 发布

人美美术三上对印画及说课稿

  • 7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 下载文档
  1. 1、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2. 2、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3. 文档侵权举报QQ:3215808601
‎13、对印版画(教案)‎ 莒南第三小学 王海英 教学目标:‎ ‎ 1、初步了解对印版画的简单印制技巧。‎ ‎2、学习对印版画不同的表现方式。‎ ‎3、激发学生不断追求创新的意识,注意培养学生感受,分析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 认识对印版画是造型表现的一种表达方式、学习简单对印技巧并创造性的表达。‎ 教学难点:‎ 如何巧妙地对印好的画面进行新的创意。‎ 教学材料:‎ 水粉颜料、纸张、调色盘、毛笔 教学过程:‎ 一、图片导入 ‎(课件)出示一副图片,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副图片(有倒影)美吗?图片上的图案同学们都认识吗?‎ 生:睡莲 师:睡莲只有一朵,我们为什么看到的画面上有两朵呢?‎ 生:还有一朵是它的倒影。‎ 师:那如果想把这种效果画出来,该怎么做呢?‎ 生:可以印出来。‎ 师:好,那么现在我们就一起来试一试吧。拿起毛笔,蘸上自己喜欢的颜色,在一张纸上随便画几笔,趁颜色没干的时候,把另一张纸盖上去,然后揭开,看看出现了什么效果?‎ 生:一张画变成了两张画。‎ 师:对,刚才同学们尝试的这种表现方法就叫做对印(板书)也是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第13课——对印版画(板书)。‎ 二、学习新课 ‎1、什么叫版画 说到版画,它的种类很多,比如有木刻版画……,我们要学习的对印版画是其中比较容易掌握的一种。‎ ‎2、师示范 通过刚才的尝试,同学们知道了在一张纸上画几笔颜色,用另一张纸盖上会出现两张相同的图画。‎ ‎①两张纸对印:现在,老师想找一个同学和老师一起来完成一幅作品(实物投影)。首先,用毛笔蘸上颜色,我们可以直接用锡管挤出来的颜色(师画较复杂的)因为颜色比较容易干,所有我们可以画一笔印一下。‎ ‎②一张纸对折,师:老师是用了两张纸对印的方法,有没有同学能想一个和老师不一样的方法来制作对印版画呢?(此处揭示一张纸对折的方法)对,除了可以这样用两张纸对印的方法,我们还可以采用一张纸对折的方法来完成一幅作品。‎ ‎③添画背景:师:好,现在老师的手里有两张一样的图画,谁能想个办法让两张画变的不完全一样呢?(此处生演示)好,经过这名同学的添加,这两幅作品既有相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地方,大同中也有小异,非常 有意思。‎ ‎④生总结:‎ 通过刚才的演示,现在老师想让一名学生来总结一下,老师刚才制作的对印版画分几步?‎ a. 画 b. 印 板书 c. 添 ‎3、欣赏作品 师:好,总结的不错,现在我们一起来看一下,书上的同学们都有哪些有创意的作品。‎ 师:在看这些作品之前,老师有几个问题,同学们看完之后回答。‎ ① 这些作品哪些是两张纸对印,哪些是一张纸对印的方法印制的。‎ ② 画面中哪些是对印上去的,哪些的印后添加的?‎ ‎ 三、学生作业 ‎ 看了这些作品,你是不是也有点手痒了?好,现在同学们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来创作一幅作品,在创作之前,老师有几点建议:‎ ‎ 1、注意保持周围环境卫生,颜色不能乱涂。‎ ‎2、可以采用两张纸对印,也可采用一张纸对折印制。‎ 四、评价 完成的作品贴到黑板上,评价可采用师评、生评、互评的方法,特别有创意的可以用实物投影出来。‎ 五、小结、拓展 今天,我的门一起学习了对印版的制作,在课下,同学们可以把你们的创意,运用到生活当中,比如可以给自己的衣服印上好看的图案等等。‎ ‎13、对印版画(说课稿)‎ 莒南第三小学 王海英 各位领导、老师:‎ ‎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美版小学美术教材第5册13课《对印版画》一课,下面我着重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教学程序三个方面谈谈我对本课的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首先,我根据《美术课程标准》所确立的阶段目标,确定本可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即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与创造愿望。本节课要面对的是小学三年级的学生,这一时期是儿童想象力与创造力非常丰富和活跃的时期,结合小学儿童的学龄特点,本着学生提高对美的感受和艺术创造能力,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 ① 初步了解对印版画的简单印制技巧。‎ ② 学习对印版画不同的表现方式。‎ ‎③激发学生不断追求创新的意识,注意,培养学生感受、分析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 认识对印版画是造型表现的一种表达方式,学习简单的对印技巧并创造性地表达。‎ 教学难点:‎ 如何巧妙地对印好画面进行新的创意。‎ 二、教学方法 在教学中,为了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体现课程设计注重人文关怀,侧重学生的体验过程,针对小学三年级儿童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我遵循“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学思想,通过情境创设,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的意识,通过评价激动,引导学生积极互动,体会创作的快乐,发展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的创造力。‎ 三、教学过程 为了使学生能在视、听、说、做、思等行为环节中经历美术的过程,体验审美的快乐,顺利达成教学目标,我设计的教学流程如下:‎ 首先,导入环节我利用课件出示一幅有倒影的的图片,引起学生兴趣,并提出疑问,如果把这种效果画出来该怎样操作?目的是引起学生兴趣,为了下一步导入出课题做出引导。针对提出的这一问题我让学生进行了一个简单的尝试,那就是在一张纸上随便画几笔,然后把另一张纸盖上去,揭开后变成两幅作品,我在这时点出了课题(对印)接着导入:“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13——对印版画”。‎ 接着,在新授课环节,我先简单的渗透了一些版画种类,让学生有所了解,然后,根据刚才同学们的尝试,我着手示范,在示范的过程中讲解了对印版画的两种技法,两张纸对印和一张纸对折印制,为学生以后的制作中打下基础。通过次法,学生能够更直观的了解对印版画的制作过程,了解颜色的用法,了解纸张的用法等等,完成之后,我又请一名同学上黑板给作品添加了背景,使作品大同中透着小异,接着,根据刚才老师的演示,我要学生总结了一下对印版画的步骤,画 印 添,使学生对整个制作过程加深了了解。对下一步学生作业打下基础。‎ 我示范完后,为了拓展学生的视野,我和学生们一起欣赏了书中的学生作品,目的是为了让学生了解绘画的题材可以多种多样,比如动物、植物、风景等等,并在欣赏的过程中进一步让学生了解对印版画几种基本技法。‎ 在学生作业环节我提出了几条建议,使学生有章可循,接下来的评价环节,我采用了师评价、互评、生评的方法,目的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在评价环节结束后给学生的所学知识作了一个拓展,那就是可以把我们学到的对印版画的知识运用到生活当中去,如可以给自己的衣服印上一个好看的图案等,使学生了解如何把课堂中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 这就是我这一节课的教学设计,不足之处,欢迎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