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8 MB
  • 2021-04-28 发布

八年级上数学课件- 13-3-1 等腰三角形 课件(共23张PPT)_人教新课标

  • 23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 下载文档
  1. 1、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2. 2、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3. 文档侵权举报QQ:3215808601
等腰三角形 等腰三角形 一.基本概念 1.定义: 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腰三角形. 如图AB=AC, 就是等腰三角形 ABC 2.等腰三角形的基本要素: 相等的两边叫做腰 另一边叫做 底边 两腰的夹角叫做顶角 腰和底边的夹角叫做底角 A B C 腰腰 底边 顶角 底角 底角 C A B AC=BC B C A AB=CB 腰: 底边: 顶角: 底角: 腰: 底边: 顶角: 底角: AC,BC AB A, B AB,CB AC B A, C C 做一做1: (3)把等腰三角形对折,让两腰AB,AC重叠在 一起,折痕为AD。 观察后你发现了什么现象? 二.等腰三角形性质的探索 B A CD A B CD 1、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 2、∠ B =∠ C 3、BD = CD ,AD 为底边上的中线 ∠ADB = ∠ADC = 90°,AD为底边上的高 ∠BAD = ∠CAD ,AD为顶角平分线 C A B D 做一做2:画出手中等腰三角形的某一底 角平分线、对边(腰)上的中线和高,看 是否重合? 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 和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简称“三线合一” 判断正误 等腰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和高互相重合。 G E CB A F 如图:BF为AC边上的高,BE为 ABC的平分线, BG为AC边上的中线 C A B D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1、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 (简称“等边对等角”) 2、等腰三角形的 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高和底边上的中线 互相重合(简称“三线合一”) 一般的三角 形有这种性 质吗? 要注意是指顶角 的平分线、底边 上的高、底边上 的中线这三线重 合。 CDB A ①在ΔABC中,∵AB=AC, ∴ ∠B=∠C( )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等边对等角 (1)∵AD⊥BC, ∴∠____ = ∠____,___= ___ (2)∵AD是中线, ∴___⊥___ ,∠____ =∠____ (3)∵AD是角平分线, ∴___ ⊥___ ,___ =___ BAD CAD BD CD AD BC AD BC BAD CAD BD CD ②在△ABC中, AB=AC时, 等腰三角形底边上 的中线和高线、顶 角的平分线互相重 合。 例1、如图,在△ABC中,AB = AC,D是BC边上的中点, ∠B = 30°,求 ∠1 和 ∠ADC的度数。 A B C 1 2 D 解: 因为AD是底边上的中线 根据等腰三角形的“三线合一” 所以AD是△ABC的顶角平分线、 底边上的高,即 ∠1 = ∠ 2 ∠ADC = 90° 因为 ∠ BAC =180° - 30°-30° = 120° 所以 060 2 1    BAC 1.等腰三角形一个角为70°,它的另外两个角为 ___________________ 2.等腰三角形一个角为110°,它的另外两个角为 ________ 70°,40°或55°,55° 35°,35° 巩固练习: 3等腰三角形有两边长为6和8,则该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 4.等腰三角形有两边长为4和8,则该等腰三角形的 周长为 20或22 20 2、如图,在△ABC中,已知 AB = AC ,AD为∠BAC 的平分线,且∠2=25°,求∠ADB和∠B的度数。 D 1 2 A B C 1、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等边对等角 2、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 和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三线合一) 3、“三线合一”性质在实际应用中,只要推出 其中一个 结论成立,其它两个结论一下成立, 所以关键是寻找其中一个结论成立的条件。 1、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16,其中一条边的长是6, 求另两边的长。 2、等腰三角形的底角比顶角大15 °,求各内角的 度数. 4、等腰三角形的底角可以是直角或钝角吗?为什么? 补充例题: 的度数;时,求)当( 边上的高。是 ,中,如图,在 BCDA ABCD ACABABC   401 D A B C 的度数;时,求)当( BCDA  1402 的度数;时,求)当( BCDA  3 达标练习二(A 水平) 一、填空题: 1、等腰三角形若两边长为3和7,则其周长为________。 2、如果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底角为50°,那么其余两个角为______和 ______。 3、如果等腰三角形的顶角为80°,那么它的一个底角为________。 二、判断题: 1、等腰三角形的底角都是锐角( ) 2、钝角三角形不可能是等腰三角形( ) √ × 17   50° 80° 50° 达标练习二(B水平) 1、若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内角为 40°,则它的另外两 个内角为__________________ 2、 若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内角为120°,则它的另外两 个内角为______ 70°,70°或40°,100 ° 30°,30° ① 顶角+2×底角=180° ② 顶角=180°-2×底角 ③ 底角=(180°-顶角)÷2 结论:在等腰三角形中,已知一个角,就可以求出另外两个角。 ④当已知任意一个内角时,则要分情况讨论 3、如图,在Rt△ABC中,∠ACB=900, ∠CAB 的平分线AD交BC于D,AB边上的高线CE交AB于 E,交AD于F,求证:CD=CF B AC ED 1 2 3 F 分析: CD=CF ∠1=∠2 ∠1=∠B+∠BAD ∠2=∠3+∠DAC ∠3=∠B ∠ACB =90°,CE是AC边上高 挑战:已知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中线将三角形周长分 成2:1两部分,已知三角形底边长为5,求腰长? 解:如图,令CD=x,则AD=x,AB=2x ∵底边BC=5 ∴BC+CD=5+x AB+AD=3x ∴(5+x):3x=2:1  或3x:(5+x)=2:1 A B C D x x 2x 5 例4.如图,已知△ABC中,AB=AC,BD=BC,AD=DE=EB,求 ∠A的度数. 解:设∠A=x ,∠EBD=y,∠C=z ∵AB=AC ∴∠ABC=∠C=z ∵BD=BC ∴∠C=∠BDC=z ∵BE=DE ∴∠EBD=∠EDB=90° ∵AD=DE ∴∠A=∠AED=x 又∵∠BDC=∠A+∠ABD, ∠AED=∠EBD+∠EDB (三角形的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A+∠ABC+∠ACB=180°(三角形内角和为 180°) ∴解得x=45° 即:∠A=45°         180 2 zzx yxz yx A B C D E x y zx y z 挑战5:如图,已知CE、CF分别平分 ∠ACB和它的外角,EF∥BC,EF交AC 于D,你能说明DE=DF的理由吗? FDE A B C G 再 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