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73.00 KB
  • 2021-04-27 发布

2018届一轮复习苏教版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学案

  • 9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 下载文档
  1. 1、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2. 2、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3. 文档侵权举报QQ:3215808601
‎1.原子结构与周期表的关系 ‎(1)完成下列表格 周期 能层数 每周期第一种元素 每周期最后一种元素 原子序数 基态原子的简化电子排布式 原子序数 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 二 ‎2‎ ‎3‎ He]2s1‎ ‎10‎ ‎1s22s22p6‎ 三 ‎3‎ ‎11‎ Ne]3s1‎ ‎18‎ ‎1s22s22p63s23p6‎ 四 ‎4‎ ‎19‎ Ar]4s1‎ ‎36‎ ‎1s22s22p63s23p63d10‎ ‎4s24p6‎ 五 ‎5‎ ‎37‎ Kr]5s1‎ ‎54‎ ‎1s22s22p63s23p63d104s24p6‎ ‎4d105s25p6‎ 六 ‎6‎ ‎55‎ Xe]6s1‎ ‎86‎ ‎1s22s22p63s23p63d104s24p6‎ ‎4d104f145s25p65d106s26p6‎ ‎(2)每族元素的价电子排布特点 ‎①主族 主族 ⅠA ⅡA ⅢA ⅣA 排布特点 ns1‎ ns2‎ ns2np1‎ ns2np2‎ 主族 ⅤA ⅥA ⅦA 排布特点 ns2np3‎ ns2np4‎ ns2np5‎ ‎②0族:He:1s2;其他ns2np6。‎ ‎③过渡元素(副族和第Ⅷ族,Pd除外):(n-1)d1~10ns1~2。‎ ‎(3)元素周期表的分区 ‎①根据核外电子排布 a.分区 b.各区元素化学性质及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特点 分区 元素分布 外围电子排布 元素性质特点 s区 ⅠA、ⅡA族 ns1~2‎ 除氢外都是活泼金属元素;通常是最外层电子参与反应 p区 ⅢA族~ⅦA族、0族 ns2np1~6‎ 通常是最外层电子参与反应 d区 ⅢB族~ⅦB族、Ⅷ族(除镧系、锕系外)‎ ‎(n-1)d1~9ns1~2‎ d轨道可以不同程度地参与化学键的形成 ds区 ⅠB族、ⅡB族 ‎(n-1)d10ns1~2‎ 金属元素 f区 镧系、锕系 ‎(n-2)f0~14(n-1)d0~2ns2‎ 镧系元素化学性质相近,锕系元素化学性质相近 ‎②根据元素金属性与非金属性可将元素周期表分为金属元素区和非金属元素区(如下图),处于金属与非金属交界线(又称梯形线)附近的非金属元素具有一定的金属性,又称为半金属或准金属,但不能叫两性非金属。‎ 注意:“外围电子排布”即“价电子层”,对于主族元素,价电子层就是最外电子层,而对于过渡元素原子不仅仅是最外电子层,如Fe的价电子层排布为3d64s2。‎ ‎2.对角线规则 在元素周期表中,某些主族元素与右下方的主族元素的有些性质是相似的,如。‎ ‎3.元素周期律 ‎(1)原子半径 ‎①影响因素 ‎②变化规律 元素周期表中的同周期主族元素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大。‎ ‎(2)电离能 ‎①第一电离能:气态电中性基态原子失去一个电子转化为气态基态正离子所需要的最低能量,符号:I1,单位:kJ·mo1-1。‎ ‎②规律 a.同周期:第一种元素的第一电离能最小,最后一种元素的第一电离能最大,总体呈现从左至右逐渐增大的变化趋势。‎ b.同族元素:从上至下第一电离能逐渐减小。‎ c.同种原子:逐级电离能越来越大(即I1③>②>① B.原子半径:④>③>②>①‎ C.电负性:④>③>②>① D.最高正化合价:④>③=②>①‎ ‎【答案】A ‎3.在通常条件下,下列各组物质的性质排列正确的是 ( )‎ A.Na、Mg、Al的第一电离能逐渐增大 B.热稳定性:HF>H2O>NH3 ‎ C.S2﹣、Cl﹣、K+的半径逐渐增大 D.O、F、Ne的电负性逐渐增大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A.Mg的最外层为3s电子全满,稳定结构,难以失去电子,第一电离能最大,铝其次,Na的最小,A错误;B.非金属性越强,氢化物越稳定,则热稳定性:HF>H2O>NH3,B正确;C.由于S2-、Cl-、K+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且原子序数越小,半径越大,C错误;D.O、F位于同一周期,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元素的电负性依次增大,Ne为稀有气体元素,电负性小于F,D错误;答案选B。‎ ‎4.下列有关电负性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主族元素的电负性越大,元素原子的第一电离能一定越大 B.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电负性从左到右越来越小 C.金属元素的电负性一定小于非金属元素的电负性 D.在形成化合物时,电负性越小的元素越容易显正价 ‎【答案】D ‎5.已知A、B、C、D、E五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A原子所处的周期数、族序数都与其原子序数相等;B原子核外电子有6种不同的运动状态,s轨道电子数是p轨道电子数的两倍;D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3倍;E的+1价阳离子的核外有3层电子且各层均处于全满状态.‎ ‎(1)E元素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 .‎ ‎(2)B、C、D三种元素的第一电离能由小到大的顺序为 (填元素符号);‎ ‎(3)B2A4是石油炼制的重要产物之一.B2A4分子中B原子轨道的杂化类型为 ;B2A4分子的空间构型是 ;1molB2A4分子中含σ键数目为 .‎ ‎【答案】(1)1s22s22p63s23p63d104s1; (2)C<O<N; (3)sp2;平面构型;5mol ‎【解析】A、B、C、D、E五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原子所处的周期数、族序数都与其原子序数相等,则A为H元素;B原子核外电子有6种不同的运动状态,s 轨道电子数是p轨道电子数的两倍,则B原子核外有6个电子,则B为碳元素;D原子L层上有2对成对电子,则D原子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4,所以D为氧元素;C的原子序数介于碳、氧元素之间,则C为氮元素;E+原子核外有3层电子且各层均处于全满状态,则E原子核外电子数为2+8+18+1=29,则E为Cu元素。‎ ‎(1)E为Cu元素,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104s1,故答案为:1s22s22p63s23p63d104s1;‎ ‎(2)同周期,随原子序数增大元素第一电离能呈增大趋势,但氮元素2p能级为半满稳定状态,能量较低,失去第一个电子需要的能量较多,其第一电离能高于同周期相邻元素,故C、N、O三种元素的第一电离能数值由小到大的顺序为C<O<N,故答案为:C<O<N;‎ ‎(3)C2H4分子中C原子有3个σ键,无孤电子对,轨道的杂化类型为sp2杂化,为平面构型;1个C2H4分子中含有5个σ键,1个1个π键,lmolC2H4分子中σ键5mol,故答案为:sp2;平面构型;5m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