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45.93 KB
  • 2021-04-25 发布

2020-2021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练习:机械运动(含解析新人教版)

  • 19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 下载文档
  1. 1、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2. 2、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3. 文档侵权举报QQ:3215808601
2020-2021 学年人教版初二物理上册知识点练习:机械运动 知识点一:运动与静止 1.小明坐在正在行驶的公共汽车上,他认为自己是静止的,所选取的参照物是 A. 小明旁边的座位 B. 路旁的树木 C. 沿途的路灯 D. 迎面驶来的公共汽车 2.《刻舟求剑》寓言故事中,刻舟人认为剑相对舟是静止的,他选取的参照物是 A.舟 B.岸边 C.岸边的树 D.剑 3.“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诗句中描述“轻舟”在运动,所选择的参照物是( ) A. 轻舟 B. 万重山 C. 坐在轻舟上的人 D. 以上说法都不对 4.如图是穿行在餐厅的机器人端着托盘送餐的情景。若认为托盘是静止的,则所选择的参照物是( ) A.地面 B.机器人 C.餐桌 D.墙壁 5.在新型飞机研制中,将飞机放在风洞中固定不动,让模拟气流迎面吹来,可以模拟空中的飞行情况.此 时,机舱里的飞行员感觉飞机在飞行,则他所选的参照物是 A. 飞机 B. 模拟气流 C. 地面 D. 他本人 6.明代曾经有一位诗人写下这样一首诗:“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人在桥上走,桥流水不流”,其中“桥 流水不流”之句应理解成其选择的参照物是 A. 人 B. 桥 C. 水 D. 地面 7.如图所示的现象中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A. 一江春水向东流 B. 星光闪闪 C. 海水奔腾 D. 春水拂面 8.平直公路上并排停放着两辆汽车,一段时间后,坐在甲车上的小明感觉乙车向北运动,关于两辆汽车的 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以乙车为参照物,甲车一定向南运动 B. 以甲车为参照物,地面一定是静止的 C. 以地面为参照物,甲车一定是向南运动 D. 以地面为参照物,乙车一定向北运动 9.周末,小明乘坐“今世缘”号有轨电车去周恩来纪念馆参观,在有轨电车行驶过程中,小明觉得自己是 静止的,他选取的参照物是 ( ) A. 轨道旁的行道树 B. 沿途的路灯杆 C. 有轨电车的车厢 D. 迎面来的轿车 知识点二:速度及其应用 1.用图象可以表示物体的运动规律,在图中用来表示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A. B. C. D. 2.对一辆在平直公路上做直线运动的小车进行观测研究.他们记录了小车在这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与所用 的时间,并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了路程与时间的关系图像,如图所示.根据图像可以判断( ) A. 0~7 s 内,小车的平均速度是 1.5 m/s B. 0~5 s 内,小车的平均速度是 0.4 m/s C. 5 s~7 s 内,小车的平均速度是 1 m/s D. 2 s~5 s 内,小车运动了 2 米 3.一个做直线运动的物体,如果它在每 1min 内通过的路程相等,那么这个物体所做的运动( ) A. 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 B. 一定是变速直线运动 C. 可能是匀速直线运动,可能是变速直线运动 D. 既不 是 匀速直线运动,也不是变速直线运动 4.甲、乙两位同学进行百米赛跑,假如把他们的运动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处理,他们同时从起跑线起跑, 经过一段时间后他们的位置如图所示,在图中分别作出在这段时间内两人运动路程 s 、速度 v 与时间 t 的关 系图象,正确的是 A. B. C. D. 5. 下列物体运动速度最大 的 是 ( ) A. 百米世界纪录是 9.84s B. 手扶拖拉机每分钟行驶 300m C. 某学生骑车速度 20km/h D. 城区汽车 10min 行驶 6km 知识点三:测量与误差 6. 在学校“运用物理技术破案”趣味游戏活动中,小明根据“通常情况下,人站立时身高大约是脚长的 7 倍”这一常识,可知留下图中脚印的“犯罪嫌疑人”的身高约为 A. 1.65m B. 1.75m C. 1.85m D. 1.95m 7.关于某中学生的估测,下列数据合理的是 A. 身高约为 160dm B. 100m 短跑成绩约为 6s C. 步行速度约为 1m/s D. 脉搏正常跳动 60 次所用时间约为 1s 8.如图所示,用甲刻度尺测物体 的 长度是________cm,用乙刻度尺测物体的长度是________cm. 9.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方法测量正方体木板的边长.他在测量中的错误有: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知识点四:速度的测量 1.如图所示是测量小车运动平均速度的实验装置示意图,让小车从静止开始沿斜面向下运动,关于小车通 过前半段路程 s1、后半段路程 s2 和全程 s 的平均速度的判断,正确的是( ) A. 小车通过 s1 的平均速度最大 B. 小车通过 s2 的平均速度最大 C. 小车通过 s1 的平均速度大于通过 s 的平均速度 D. 小车通过 s2 的平均速度小于通过 s 的平均速度 2.如图所示,在“研究充水玻璃管中气泡的运动规律”实验中, (1)气泡上升过程中,若以气泡为参照物,玻璃口的塞子是________(选填“运动”或“静止”)的; (2)若测得气泡从管子的底端运动到顶端的路程为 56 cm,所用的时间为 7 s 则在这个过程中气泡的平均速 度为____________ (3)为了判断气泡是否做匀速直线运动,需要测量气泡运动的路程和时间,为便于测量,应使气泡在管内运 动得较__________(选填”快”或“慢”). 3.实验题:某课外小组的同学为了研究蜗牛的运动情况,将蜗牛放在刻度尺上让其沿着刻度尺爬行,并每 隔 10s 拍摄记录蜗牛的位置,拼成如图所示的图片. 同学们依据此图片的情景,列表如下. (1)请你根据图中的情景,把表格中的内容补充完整:______________ (2)根据上表的数据,你可得出蜗牛是做__________运动,(填“匀速”或“变速”)蜗牛在前 30s 内的平 均速度是________cm/s,整个 50s 内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cm/s. 知识点五:速度的计算 1.作为连接重庆两江新区和西部新城的重要跨江通道,双碑嘉陵江大桥已经合拢通车,大桥由东引桥、主 桥和西桥组成,全长 1 927.5 m.小佳同学和爸爸开车通过大桥时发现桥上的斜拉索向后退,小佳是以 ________为参照物;若汽车以 15 m/s 的速度匀速行驶,则通过整个大桥需要时间________s. 2.我国自主研制生产的首架大飞机 C919 在跑道上滑行大约 3 km 后起飞升空,用时约 50 s,则飞机在滑行 过程中的平均速度约为________m/s.起飞后,以地面为参照物,飞机是________(选填“静止”或“运动”) 的. 3.教室的长度约为 10m,开班会时坐在后排的小刚以正常速度走到讲台上去做演讲,他走到讲台大约需要 s. 4.甲、乙两物体都做直线运动,通过的路程之比是 3∶1,所用的时间之比是 2∶3,则甲、乙两物体运动的 平均速度之比是_____. 5.钢球沿 20m 长的斜面滚下后,又在水平地面上滚动 25m 距离才停止.钢球在斜面和地面上滚动时间分别 是 5s 和 10s,则钢球在斜面上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m/s,在水平地面上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m/s,在整个 路程上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m/s. 6.小聪一家去北京旅游,在北京市郊公路的十字路口,他看到图所示的交通标志牌,标志牌上的数字“40” 表示的意思是_____,汽车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从此标志牌处匀速到达北京,最快需要_____h. 7. 蜻蜓点水是指雌蜻蜓将卵直接产入水中.如图所示,是小华观察到的蜻蜓贴着水面沿直线飞行,连续 3 次“点水”后水面振动的波纹图片(每次点水形成一个波纹,时间忽略不计),三个波纹刚好内切于坐标原 点 O.由图片可知: (1)蜻蜓的飞行方向是沿 y 轴 其平均速度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水波的传 播速度. (2)小华测得蜻蜓由第一次点水到第二次点水历时 2S,则蜻蜓飞行的速度为 m/s. 8.小明家离学校 2km,他以 5km/h 的速度步行上学,出发 5 分钟后小明父亲发现小明的教科书忘记带上, 立即以 10km/h 的速度沿小明上学的方向骑车去追小明;求: (1)小明父亲经多少分钟能追上小明? (2)如果小明父亲发现小明忘记带教科书的同时,小明也发现自己的教科书忘记带上并立即掉头返回,问 小明与父亲在途中相遇时离学校多少千米(小数点后保留 2 位有效数字)? 2020 八年级物理知识点专项练习——专题一:机械运动参考答案 知识点一:运动与静止 1.小明坐在正在行驶的公共汽车上,他认为自己是静止的,所选取的参照物是 A. 小明旁边的座位 B. 路旁的树木 C. 沿途的路灯 D. 迎面驶来的公共汽车 【答案】A 2.《刻舟求剑》寓言故事中,刻舟人认为剑相对舟是静止的,他选取的参照物是 A.舟 B.岸边 C.岸边的树 D.剑 【答案】A 3.“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诗句中描述“轻舟”在运动,所选择的参照物是( ) A. 轻舟 B. 万重山 C. 坐在轻舟上的人 D. 以上说法都不对 【答案】B 4.如图是穿行在餐厅的机器人端着托盘送餐的情景。若认为托盘是静止的,则所选择的参照物是( ) A.地面 B.机器人 C.餐桌 D.墙壁 【答案】B 5.在新型飞机研制中,将飞机放在风洞中固定不动,让模拟气流迎面吹来,可以模拟空中的飞行情况.此 时,机舱里的飞行员感觉飞机在飞行,则他所选的参照物是 A. 飞机 B. 模拟气流 C. 地面 D. 他本人 【答案】B 【解析】 A、被研究的物体是飞机,飞机以本身为参照物在任何时候都不会有位置的改变,是没有意义的.不符合题 意. B、被研究的物体是飞机,飞机和模拟气流之间发生了位置的改变,以模拟气流为参照物,飞机是运动的.符 合题意. C、将飞机放在风洞中固定不动,飞机和地面之间没有发生位置的改变,以地面为参照物,飞机是静止的.不 符合题意. D、飞行员坐在飞机上,飞机和飞行员之间没有发生位置的改变,以飞行员为参照物,飞机是静止的.不符 合题意. 故选 B. 6.明代曾经有一位诗人写下这样一首诗:“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人在桥上走,桥流水不流”,其中“桥 流水不流”之句应理解成其选择的参照物是 A. 人 B. 桥 C. 水 D. 地面 【答案】C 【解析】 “桥流水不流”可以理解为“桥动水不动”,意思就是说桥在运动,研究对象应该是桥; A、以人为参照物,因为人在桥上走,人与桥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桥是运动的,而水与人的位置也发生了变 化,所以水也是运动的,与题意不符,故 A 错误; B、以桥为参照物,则桥是静止的,而水与桥的位置发生了变化,则水是运动的,与题意不符,故 B 错误; C、以水的参照物,桥的位置发生了变化,则桥是运动的,与题意相符,故 C 正确; D、以地面为参照物,地面与桥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桥是静止的,水与地面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所以水也 是运动的,故 D 错误. 故选 C. 7.如图所示的现象中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A. 一江春水向东流 B. 星光闪闪 C. 海水奔腾 D. 春水拂面 【答案】B 【解析】 A.一江春水向东流,水相对于河的位置不断发生变化,属于机械运动; B.星光闪烁是由于大气层对光线发生了折射形成的,不属于机械运动; C.海水奔腾,海水的位置发生了变化,属于机械运动; D.春风拂面,是空气的运动,属于机械运动.故选 B. 8.平直公路上并排停放着两辆汽车,一段时间后,坐在甲车上的小明感觉乙车向北运动,关于两辆汽车的 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以乙车为参照物,甲车一定向南运动 B. 以甲车为参照物,地面一定是静止的 C. 以地面为参照物,甲车一定是向南运动 D. 以地面为参照物,乙车一定向北运动 【答案】A 【解析】 坐在甲车上的小明感觉乙车向北运动,甲车的运动有 5 种情况:①甲车不动,乙车向北运动;②乙车不动, 甲车向南运动;③甲车向南运动,乙车向北运动;④甲车向北运动,乙车也向北运动,但甲车比乙车慢; ⑤甲车向南运动,乙车也向南运动,但甲车比乙车快; 坐在甲车上的小明感觉乙车向北运动,以乙车为参照物,甲车一定向南运动,故 A 正确; 坐在甲车上的小明感觉乙车向北运动,甲车可能静止,也可能运动,故以甲车为参照物,地面不一定是静 止的,故 B 错误; 坐在甲车上的小明感觉乙车向北运动,以地面为参照物,甲车可能静止也可能先北运动,也可能向南运动, 故 C 错误; 以地面为参照物,乙车可能静止也可能先北运动,也可能向南运动,故 D 错误; 故应选 A. 9.周末,小明乘坐“今世缘”号有轨电车去周恩来纪念馆参观,在有轨电车行驶过程中,小明觉得自己是 静止的,他选取的参照物是 ( ) A. 轨道旁的行道树 B. 沿途的路灯杆 C. 有轨电车的车厢 D. 迎面来的轿车 【答案】C 【解析】 A.小明相对于轨道旁的行道树,位置发生变化,是运动的.故 A 不符合题意; B.小明小明相对于沿途的路灯杆,位置不断变化,是运动的.故 B 不符合题意; C.小明相对于有轨电车的车厢,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是静止的.故 C 符合题意; D.小明相对于迎面来的轿车,位置不断变化,是运动的.故 D 不符合题意.故选 C. 知识点二:速度及其应用 1.用图象可以表示物体的运动规律,在图中用来表示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A. B. C. D. 【答案】B 【解析】 图 A 随着时间的增加速度越来越小,最后停下来了,所以 A 不能表示匀速直线运动; 图 B 随着时间的增加行驶的速度不变,所以 B 可以表示匀速直线运动,符合题意; 图 CD 随着时间的增加,速度一直变大,表示的是加速运动,所以 CD 不能表示匀速直线运动, 故选 B. 2.对一辆在平直公路上做直线运动的小车进行观测研究.他们记录了小车在这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与所用 的时间,并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了路程与时间的关系图像,如图所示.根据图像可以判断( ) A. 0~7 s 内,小车的平均速度是 1.5 m/s B. 0~5 s 内,小车的平均速度是 0.4 m/s C. 5 s~7 s 内,小车的平均速度是 1 m/s D. 2 s~5 s 内,小车运动了 2 米 【答案】B 【解析】 A. 由图象可知,在 0− 7s 的时间内小车运动的路程为 6m,小车的平均速度 v= 6 7 sm ts = ≈0.86m/s,故 A 错 误;B. 由图象可知,在 0− 5s 的时间内小车运动的路程为 2m,小车的平均速度 v= 2 5 sm ts = =0.4m/s,故 B 正确;C. 由图象可知,在 5s− 7s 的时间内小车运动的路程为 4m,小车的平均速度 v= 4 2 sm ts = =2m/s,故 C 错误;D. 2s∼ 5s 内小车是静止的,故 D 错误; 故选 B. 3.一个做直线运动的物体,如果它在每 1min 内通过的路程相等,那么这个物体所做的运动( ) A. 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 B. 一定是变速直线运动 C. 可能是匀速直线运动,可能是变速直线运动 D. 既不 是 匀速直线运动,也不是变速直线运动 【答案】C 【解析】 题目中给出物体每 1min 内通过的路程是相等的,我们可以看出相等的时间内路程相等,很多同学直接通过 速度的计算公式 v= s t 认为速度也是相等的;这种判断方法是不对的,计算出的速度是 1min 内的平均速度, 可以先快后慢、先慢后快等很多种情况;因此 1min 内通过相等的路程,可以是匀速的,也可以是变速的; 故选 C. 4.甲、乙两位同学进行百米赛跑,假如把他们的运动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处理,他们同时从起跑线起跑, 经过一段时间后他们的位置如图所示,在图中分别作出在这段时间内两人运动路程 s 、速度 v 与时间 t 的关 系图象,正确的是 A. B. C. D. 【答案】B 【解析】 AB.由题意知甲乙两人都做匀速直线运动,甲与乙的速度保持不变,在相等时间内,s 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