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6 MB
  • 2021-04-20 发布

七年级下语文课件《卜算子 咏梅》 (4)_苏教版(2016)

  • 41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 下载文档
  1. 1、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2. 2、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3. 文档侵权举报QQ:3215808601
花 中 四 君 子 : 梅 兰 竹 菊 岁寒三友:松、竹、梅。 毛泽东 走近作者 题目解析 “卜算子”,是词牌名。“咏梅”,是词的 题目。 词前的两句话,是“小序”。小序交代了 写作的缘起,并说明这首词是运用陆游词的原 题了:“反其意”的意思是立意和陆游的原词 不同。 卜 算 子· 咏 梅 风 雨 送 春 归 , 飞 雪 迎 春 到 。 已 是 悬 崖 百 丈 冰 犹 有 花 枝 俏 俏 也 不 争 春 , 只 把 春 来 报 。 待 到 山 花 烂 漫 时 她 在 丛 中 笑 【 毛 泽 东 】 聆听范读,奠定感情基调 卜算子·咏梅 【毛泽东】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 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 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 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 在丛中笑。 犹: 俏: 报: 待: 烂漫: 仍然;还。 俊俏,美丽。 传达。 等。 指百花盛开的样子。 上阕:梅花凌寒开放 下阕:梅之精神品格 品析语言,说说梅花的形象。 提示:从意象、内容、情感、艺术手法 (炼字、修辞……)等方面谈理解。 卜算子·咏梅 【毛泽东】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 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 犹有花枝俏。 俏 迎着风雪 傲然开放 不畏困难 积极乐观 美丽寂寞 孤芳自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 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 在丛中笑。 藐视困难、乐观地笑 功成身退、谦逊地笑 笑 乐观向上 谦逊无私 凌寒开放 傲霜斗雪 梅花的形象 坚强勇敢; 大公无私 默默奉献 谦逊无私 气度非凡 胸怀宽广 自信乐观 梅 花 功成身退 隐逸而笑 报春却不争春 不居功不争宠 高 洁 写作背景——三年自然灾害时期,经济困难 重重,国际形势复杂,反华势力猖獗,内忧 外患,新中国面临严峻考验。 梅花有什么内涵? 凌寒开放 傲霜斗雪 梅之形象内涵 坚强勇敢; 大公无私 默默奉献 谦逊无私 气度非凡 胸怀宽广 自信乐观 梅 花 功成身退 隐逸而笑 报春却不争春 不居功不争宠 以梅自喻,梅花象征顽强勇敢、乐观自信 、 无私奉献的无产阶级革命者。 “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 通过描写梅花不畏严寒、傲雪开放、 报春却不争春的形象,表现了无产阶级 革命者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谦逊无私 的奉献精神以及战胜一切困难的决心信 念。 主题——悟词情 卜算子 咏梅 毛泽东 读陆游咏梅词反其意而用之 风雨送春归 , 飞雪迎春到 。 已是悬崖百丈冰, 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 只把春来报 。 待到山花烂漫时 , 她在丛中笑。 卜算子·咏梅 陆游 驿外断桥边, 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 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 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 只有香如故。 (比较阅读) 同名篇目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卜算子·咏梅 【毛泽东】 【陆 游】 卜算子·咏梅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 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 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 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 她在丛中笑。 驿外断桥边,寂寞 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 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 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 尘,只有香如故。 写作背景——三年自然灾害 时期,国际形势复杂,内忧 外患。新中国面临严峻考验。 写作背景——正值金朝派 兵攻打宋朝的时期,民不 聊生,报国无门。 比较两首词的不同: 卜算子·咏梅 毛泽东 陆 游 时代背景 梅花形象 感情 基调 象征意义 自然灾害时期,国际形 势复杂,内忧外患。 金朝攻打宋朝,民不 聊生,报国无门。 卜算子·咏梅 【毛泽东】 【陆 游】卜算子·咏梅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 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 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 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 在丛中笑。 驿外断桥边,寂寞 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 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 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 尘,只有香如故。 相同点: 1.都写梅花不畏严寒的特点; 2.写梅花不与群芳争春的特点; 3.都写梅花的高洁品格。 4.都以梅花自喻,借物抒怀。 艺术手法 2.运用衬托、象征和借物抒情的表现手法。 毛泽东借歌咏梅花的来抒发自己的坚贞不屈, 表现自己的革命热情。 1.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方法。 陆游借梅花书写心中郁郁不得志而又超然物外 的精神境界。 相 同 点 比较两首词的不同: 卜算子·咏梅 毛泽东 陆 游 时代背景 梅花形象 感情 基调 象征意义 自然灾害时期,国际形 势复杂,内忧外患。 金朝攻打宋朝,民不 聊生,报国无门。 傲雪俊俏、积极乐观 寂寞坚贞、孤芳自赏 乐观向上、充满自 信 低沉孤高、无奈消 极 不幸遭遇、坚贞人 格的写照 无产阶级革命者的化身 课堂小结 毛泽东《卜算子·咏梅》写出了梅花的美丽、 积极、坚贞,不是愁而是笑,不是孤傲而是具有新时 代革命者的操守与傲骨。 毛主席的确以一代大诗人的风范,出手不凡,以 一首咏梅诗力扫过去文人那种哀怨、颓唐、隐逸之气 ,创出一种新的景观与新的气象,令人叹为观止。 课堂巩固 D 1.作者歌颂梅花,为什么要多次提到春天 ?下面分析哪一项不正确( ) A.写春归、春到,交代梅花开放的背景, 暗示政治形式的发展变化。 B.预示春天就要到来,表现出诗人坚定的 信念和乐观豪迈之情。 C.通过春天里烂漫山花衬托梅花不与群芳 争春的崇高品格。 D.以春天为线索展示梅花的俏丽,以梅花 的高洁反衬春天的美好。 课堂巩固 课堂巩固 4.对毛泽东《咏梅》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这首词的小序交代了写作的缘起,并说明了这首词 是运用陆游词的原题而作,“反其意”的意思是立意 和陆游的原词不同。 B.革命的形势虽然有风雨送春归的曲折,但飞雪迎春 到毕竟是主流,它体现了词人对形势发展的预测和对 胜利充满信心。 C.这首词的上片着重写梅花傲然开放的美好身姿,下 片着重写美化的精神品格,由内而外地表现梅花不畏 严寒、品格高洁的动人形象。 D.这首词通过咏梅,表现无产阶级革命者的乐观豪迈 之情。 c 美读两首词或相关片段, 读出不同的理解 小组交流收集到的咏梅词句 或自绘的梅花图,并推荐好 的作品,发送到平板共赏。 拓展延伸 展 示 佳 作 梅 花 欣 赏   品 一 品 遥知不是雪, 为有暗香来。 梅花香自苦寒来   满 城 桃 李 望 东 君 , 破 蜡 红 梅 未 上 春 。   不 受 尘 埃 半 点 侵 , 竹 篱 茅 舍 自 甘 心 。   只有梅花吹不尽,依然新白抱新红。 当年腊月半, 已觉梅花阑。 不信今春晚, 俱来雪里看。 描写梅花的诗句 描写梅花的诗句 结合所学和生活的感受,用优 美的语言表达对梅花独特的情感。 可赞美…… 可感谢…… 可借梅抒情…… 托物言志…… 赏梅颂梅 拓展延伸 教师寄语 人生路上不可能永远是春天, 当我们遇到困难坎坷时,请以梅花 的风骨和精神去击败它。 作 业(三选二) 1. 运用本文的写作手法写一种植物, 托物言志. 2、以小组为单位,将自己搜集的有关梅 花的相关知识制成手抄报, 在班级展示 栏展示。 3.选学有关梅花的诗词,利用喜马拉雅 或荔枝软件制作朗读配乐的录音(必选题) 如《山园小梅》 学习目标: 听诵读,初步理解词的内容,体会词中的感情。 有感情的朗读两首词,熟读成诵。 能够通过学习说出两首词的异同。 听 读 写 说 学习托物言志的方法,写一段描写有关植物特点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