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5.00 KB
  • 2021-04-17 发布

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第4部分作文训练5议论文的选例和用例艺术

  • 8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 下载文档
  1. 1、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2. 2、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3. 文档侵权举报QQ:3215808601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1 训练五 议论文的选例和用例艺术 [备考导语] 例证是议论文中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论证方法之一。例证就是事实论证, 就是摆出事实,对事实加以分析、推理、归纳,通过分析、推理、归纳,从正面或者反面来 证明自己论点的正确。事实胜于雄辩,摆出有力的事实自然可以有力地支撑自己的论点,或 者有力地批驳别人的观点,使文章具有很强的说服力。所以,例证在议论文写作中非常重要。 然而,在考场作文中,考生不会用例的现象很普遍,本训练试图给你提供选例和用例的艺术。 [真题回放] (2016·上海卷)(真题见训练二“真题回放”)。(70 分) [品读佳作] 人间到处有花香 上海一考生 如果将那些不停更新生活动态的朋友圈改称为“起居注”,是否更生动些? 人与所有的群居动物一样,天生有着对被关注的渴望。在互联网时代之前,这种渴望常 囿于外界因素而不得大展拳脚。文人诉诸笔端,传于当时后世,可称得上是吸引别人关注的 最有效途径了。 如今则不然,网络的普及、社交软件的发展使分享自己的生活成为轻而易举之事。《惶 然录》中写道:“各种生活,有各自特别的品质和愉悦。”在这个晒生活蔚然成风的时代, 人们不再是一座孤岛。网络像那六百多年前横跨大西洋的船队,联系起天涯海角。 各种各样的奇闻逸事和品质丰富了人们的感受,斑斓了人们的生活色彩。打开背包客的 日志,足不出户便能阅尽穹顶之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再回想曾显赫一时的隋炀帝,为 一睹扬州春光,却不得不耗时费力掘了两千公里的运河。科技的便捷给了人们更多美的选择。 于是,柴米油盐酱醋茶不再是生活的全部,更有“诗与远方的田野”在高地等待。我们 惊叹于世界的无限可能,也愈加觉着自身的渺小。佛语所言“大千世界”从未如此真切地出 现在人们触手可及的地方。 生命是一桩太好的东西,好到你无论选择什么方式度过都像是一种浪费。在光怪陆离的 生活中,迷茫蔓延开来,曾经属于哲人的困惑渐渐成了每个人心头的未解之谜。在万花筒般 多彩的生活选择面前,人们尝试去思考,用理性的思维来审视自己感知到的事物。笛卡尔说 “我思故我在”,因为唯有思考,方有是非判断。有了自己的价值标准,我们才能更从容而 心甘情愿地去坚持自己的选择。 评价别人的生活不只是为引起对方的思考,更能够在不自觉之中潜移默化地改变我们。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2 毕竟,变化是我们这个社会中唯一可以确定的东西。 老舍在《小病》中写道:“生活是种律动,须有光有影,有左有右,有晴有雨。”当我们 的生活与他人的生活相互影响、交融时,其中的滋味便格外纷繁而韵味悠长了。“人间到处 有花香”说的便是这个道理。 在别人的生活里,我们的评价或许只是一剂调味料,但更为重要的是其中折射出的我们 对于生活的态度与热情。 这是一篇阅卷专家组评定的标杆范文,文章之所以被定为标杆范文,由以下几点 特色决定: 1.语言有文采。考生的语言基本功较好,文章语言具体可感、鲜明生动,且富有哲理、 满含情韵。考生多处引用、化用材料,丰富了文章内容。标题“人间到处有花香”运用比喻 的修辞手法,也透露出考生对文题的深刻理解:各种生活丰富了人们的世界,给世界带来美 好。 2.立意有高度。考生有较强的辩证思维,评价别人的生活不仅能引起对方的思考,而 且还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自己。在评价别人生活的同时,更折射了我们自身的生活态度。 3.素材有个性。考生阅读广泛,素材积累丰富,素材的运用有个性。如《惶然录》中 的名言,王安石《游褒禅山记》中的名句,以及笛卡尔、老舍作品中的话语,这些素材都不 落俗套,与文章中心吻合。 例证法是写作议论文最常用的论证方法,运用这种论证方法,关键是要掌握用例艺术, 把握选例、引例、叙例、议例四个环节。 一、选例:要选得“对” 1.充分——论据要能证明论点 论据是论证论点的根据,是为论点服务的,因此它必须与论点保持一致,这就是通常所 说的“观点与材料的统一”,这是议论文最基本的要求。这就对论据提出了最起码的要求: 无论是事实论据,还是道理论据,必须与论点有本质的必然联系,必须切实有效地支撑论点, 能够充分证明论点。 例 从下列四则材料中选出适合论点“通向理想的道路是充满艰辛的”的论据。 A.钱学森为航天事业,奉献终生。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3 B.彭老总冒着危险,为民请命。 C.司马迁忍受宫刑,艰苦创作。 D.曹雪芹家道衰落,举家食粥,坚持写作《红楼梦》。 注意:上述四则材料蕴涵的主旨是有较大差别的。“艰辛”即“艰苦”之意,A 项,钱 学森的事例主旨侧重于“奉献”,虽然在一生的奉献中免不了“艰辛”,但这不是材料的主 旨所在,与论点只是藕断丝连的关系。B 项,彭老总“冒着危险”,并不等同于“艰辛”, 与论点基本没有联系。司马迁、曹雪芹的遭遇与经历才真正体现了他们为实现理想所遭受的 “艰苦”。C、D 两项材料与论点高度统一。 2.可靠——论据要真实 如果所选论据不真实,不但不能使论点得到证明,反而会动摇论点。一般说来,道听途 说的没有充分调查的事例、主观臆造的“想当然”的事例、由不合理推测得来的事例,都不 能用作事实的论据。特别是涉及人名、国籍、年代、出处等等,都要力求准确,不能有硬伤。 例 高考失误文《与你为邻》: 然而项羽,也是一代骄子,却落个悲惨的下场,不就是因为他不听项梁(注:应为范增) 的劝告吗? 点评:这种常识性的失误,会极大地损害议论文论证的严谨性与观点的说服力。 3.典型——论据要典型 典型性即具有代表性和普遍意义。论据典型,能收到以少胜多的效果。论据不典型,就 不能说明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就没有说服力。在我们的身边,有许许多多的典型材料可以作 为论据,从古到今,由中而外,从名人到普通人,由名言而俗语,皆可作为有力的论据,使 文章丰满起来。如能多角度、多方面、多层次地选择论据,避熟就生,避旧就新,典型性和 信息量就会增加,就有利于阐述道理,会令人耳目一新。常用的选例角度有不同领域(政治、 经济、军事、思想、文化等),不同性质(正面、反面),不同国别(中国、外国),不同时间(古 代、近代、现当代)等等。 例 作文《想起了关羽》中的例证部分: 其实,古往今来,骄者必败的例子是不胜枚举的。吴王夫差骄傲轻敌,使越王勾践得以 东山再起;楚霸王目中无人,使天下得而复失;明末起义军攻入北京后,由于不少人居功自 傲,贪图安逸,使八旗军得以闯入中原。这桩桩事实,件件教训,我们都要引以为戒。 点评:由古到今,选取事例。有个例,有普遍事例,角度多变,很好地证明了文章的观 点。 4.新颖——论据要新颖 新颖的论据往往能吸引人。论据的新包含了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所引用的材料是新的, 有时代特色,有新鲜感。二是旧材料的新作法。力求用旧材料写出新意,让人感到不同凡响。 例 《管华异趣》中有个故事,说有个人叫管宁,见地上有片金,仍“挥锄与瓦石不异”;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4 见“有乘轩冕过门者”,仍“读如故”。而他的朋友华歆则不同,见了金子要捡起来瞧瞧, 见了热闹要走出去看看。因此管宁便不得不“割席分坐”,并曰:“子非吾友也。” 点评:对于这个故事一般的解读是赞扬管宁志节高尚,不与无德之人(华歆)为伍。 但是我们换个角度想想,管宁处理问题的方式大概是不妥的,如果当初管宁能够批评帮 助华歆,做一个诤友,而不是简单的绝交,华歆也可能成为一个比较高尚的人,而不致堕落 为权势者的鹰犬。角度一变,同一事物就会得出新见解来。 二、用例:要用得“好” 1.精练——叙例要精练 论据运用不在多,而在于精,在于能说明问题。写议论文占用材料要多多益善,而选用 材料要沙里淘金,精益求精。 例 一同学写作《付出就有收获》作文中有这样的叙例片段: 我国著名的生物学家童第周是一个懂得付出的人。他刚开始的时候成绩不是很好,有一 次老师找他谈话后他就开始变得勤奋起来。每天早上很早就起床,借着马路上微弱的灯光把 老师当天要讲的内容自己提前预习。到了晚上他是最后一个睡觉的同学,点着蜡烛不管天气 多么炎热或寒冷,他总是坚持不懈地复习老师所讲的知识。没过多久,他就从班上倒数第几 名变成了班上第一名,最后还出国留学。这难道不是“欲取之,必予之”最有力的事实论据 吗? 点评:选用论据的目的在于证明论点。本段选例典型,但叙例太详细具体,不够精练概 括,不符合议论文文体特点和叙例要求。拟改为: 没有人是不付出劳动就获取成功的。多年前一个又一个夜晚,那个叫童第周的少年在厕 所的灯光下读书。别人都进入了梦乡,他却读得那么认真,那么投入。他从前的物理成绩一 塌糊涂,可他却证明了只要付出努力就可以成功。 2.得当——叙例有详略 议论文重在议论分析,论据是为议论分析提供依据的,一篇以例证法为主的议论文,一 般要用到三至五则事例作论据,所以,在选用事例时,事例的叙述不能喧宾夺主。凡是众所 周知的普遍事例,必须进行概括性的三言两语式的叙述,讲究简明精要;凡叙述典型、新鲜 事例可作适当删减,重要之处可作较详细的介绍,以突出证明与论点的关系。 例 在以“位置”为话题的作文中,一同学以“如梅在雪”为题写了下面的文段: 曾在报上读到一个颇有文采的女性,拥有一份稳定的工作和一个看上去颇为幸福的家 庭。然而日子久了,曾写出畅销小说和散文的笔在空虚循环的日子里滞涩,她惊恐地发现丰 满的精神家园正走向荒芜。于是国企的工作不要了,与她相敬如宾、时间耗尽了激情的丈夫 也离开了她,她义无反顾地走了,寻找新的位置,一心要激活生命里潜在的价值。客居异乡 的日子是凄苦的,在我怅然地放下报纸的时候也许她依然在漂泊不定。也许她原来的位置正 躲在暗处笑她。而我,纵然没有她决然相弃的勇气,也要为她做出的选择击节赞赏。只有在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5 恰当的位置,人生的价值才能得到最大的发挥。找寻适合自己的位置,就像于茫茫人海中寻 觅知音,纵然路途险远,脚步也不该有半点迟疑。 在“感动中国”颁奖晚会上,我们看到徐本禹泪流满面,看到袁隆平永远质朴的气质, 不禁想,他们究竟什么地方打动了我们?保送研究生徐本禹埋头在乡村小学,或许有人疑惑 他的价值是否真的符合其位,他用全国人民对农村教育的空前关注做出回答。杂交水稻之父 袁隆平登上世界农业科技之巅,依旧躬耕陇野的身影给我们的启示何止万千。 选择属于你的位置,在快乐中实现自己的价值,如梅在雪,归我所属,乐我生命。 点评:素材的筛选详略得当,说到颇有文采的女性时极尽详写之能事,点到徐本禹、袁 隆平时则一笔带过。最后点题,简洁而用语精美:“如梅在雪,归我所属,乐我生命。” 3.变通——多角度叙例 对同一论据要从不同角度审视,依据论点选论据,自圆其说即可。 对于同一角度的多个例子,我们可以用“且不说……,也不说……,就说……”的格式 来进行排列,以避免给人以堆砌事例、以例代证的印象。 在论述时,如果很多事例都在一个平面、一个角度上,难以全面阐述中心论点。这时, 要注意事例的多层次性、多角度性选用和分析。 例 论述“珍惜时间,才能有所作为”的中心论点时,可以这样论述: 我们且不说挤时间于马上、枕上、厕上写文章而成为文学大家的欧阳修,也不说怀揣面 包而半夜起床雕刻的米开朗基罗,就说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挤出来写稿而成为文学家的鲁 迅…… 点评:这属于同一角度的多个例子,我们可以用“且不说……,也不说……,就说……” 的格式来进行排列,这样既丰富了文章的内容,又不会给人堆砌事例之感。 4.分析——会分析事例 分析是联系论点和论据的桥梁,是丰富文章内容、开掘议论文深度的关键。只有通过理 性的分析,明确揭示出事例与论点之间的关系,才能使文章产生令人信服的逻辑力量。 例 有学生在写作《莫让感情蒙蔽了眼睛》一文时,这样写道: “千载谁堪伯仲间”的诸葛亮英明一世,却在街亭这一关键战役中重用本无真才实学的 马谡,致使其六出祁山而寸功未建,成为千百年来任人唯亲者之鉴。 一代明君唐明皇即位之初,礼贤下士,励精图治,才有了开元盛世。后来却为了“一骑 红尘妃子笑”,不惜大兴土木,劳民伤财,荒废朝政,结果落得个“马嵬坡前草青青”的凄 惨结局。 北宋神宗原本竭力支持当朝宰相王安石的变法之举,却经不住其祖母光献太皇太后的眼 泪软化,终于动摇了,灰心了,放弃了。一部利于国利于民的《青苗法》被付之一炬,十一 世纪最杰出的政治家的社会理想化为泡影。 历史以残酷的事实一次一次地告诫我们:人情的亲疏远近足以令人麻痹,令人迷惘,甚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6 至令人昏聩。然而,是不是我们每个人都要对人类的情感置之不理,做一个冷血动物呢?那 也不必,鲁迅先生说过“无情未必真豪杰”,只是我们在认识事物时要分而析之,辨而认之。 点评:例段的前部分,列举三例事实;后部分,是对所摆事实的共性特征和思想内涵加 以归纳概括,用以证明观点(中心论点)。并引用鲁迅名言,从理论上进一步加以论证。 例证段写得很有水平,值得一读和借鉴。 ►温馨提示 举例六忌 一忌知识错误。指举例时在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籍贯等细节方面的错误。此类错 误一旦出现,必然使人对论据的真实度产生怀疑,从而必然影响对作文分数的评判。 二忌陈旧僵化。“陈旧”指事例本身。“僵化”指运用事例的角度。在材料的运用上我 们要力求避熟避俗,或者把一个既熟又俗的例子挖掘出新鲜的意味来,也可使材料“脱胎换 骨”。 三忌烦琐冗长。事例的安排应是关键例子详写,其他例子可用排比方式罗列。这样既能 显示论据的充分,又能使议论文字的比例增加,有利于深入分析,突出文章主旨。 四忌不够典型。观点要立住脚,如果没有典型事例作支柱很难使人信服。 五忌时空倒置。议论文在材料运用上,要考虑材料的时间和空间因素,恰当地排列材料。 一般是“由古到今”或“由中到外”,同一时代的事例按事情发生的先后排列。 六忌逆情悖理。有些论据不符合国情或民族习惯,易与读者产生心灵上的抵触。这种论 据的运用往往有负面影响,其错误导向还会造成读者的思想混乱。 一、针对训练 1.请以“奖掖后来者,争当新时代的伯乐”为论点,合理叙述下面的一则事例。 著名画家傅抱石先生,原来家里很穷,年过三十还在一个小学里替别人代课。他很热爱 画画,由于生活所迫,他常常拿着自己的作品到街上去卖。有一次,一个偶然的机会,他的 画被著名的国画大师徐悲鸿发现了,徐悲鸿高度地评价了傅抱石的绘画技巧。后来,徐悲鸿 冒雨拜访了他,并且为他申请了留学经费,送他去日本留学深造,他终于成为享誉中外的画 家。 如果没有徐悲鸿这个伯乐,傅抱石这匹千里马哪会驰骋于中国当代画坛? 【答案】 (示例)著名的国画大师徐悲鸿就是一个慧眼识英才的伯乐。一次,他偶然发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7 现了正迫于生计当街卖画的傅抱石,认为他绘画技巧高超,遂认定这是一匹“千里马”,不 但冒雨拜访还帮助傅抱石到日本深造,使傅抱石成为享誉中外的画家。如果没有徐悲鸿这个 伯乐,傅抱石这匹千里马哪会驰骋于中国当代画坛? [傅抱石的生活状况——删减概括(与“伯乐”无关),徐悲鸿发现并帮助的过程——概 括强化(不但……还)] 二、整篇训练 2.(2017·苏州模拟)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 人世纷繁复杂,当你以“信”的态度面对时,它就简单;当你以“思”的态度面对时, 它就丰富……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角度自选;③题目自拟;④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写作提示】 这是一道具有思辨性的材料作文题,考生可抓住材料中的两个最重要的 关键词“信”“思”来分析立意。 根据材料语境,“信”可理解为信仰、信任、相信、持守信念等。以“信”的态度面对, 纷繁的社会、复杂的人世可以变得简单而纯净。在这个浮躁的时代,我们依然需要“信”。 “信”是对人类社会变得更好的信心,世界因此而变得单纯美好;当然,“信”也可能会使 人的认识停留于事物表层,从而做出简单判断。 “思”可以理解为思考、思量、思辨、思虑、审思等,是一种理性的思维状态。“思”, 可以对事物进行深入的思索,可以与生活保持审思的距离,可以与过往产生思念的空间…… 世界因人的心理活动和精神生活而变得丰富多彩。 “信”与“思”的关系复杂多样:可以并列共存,既“信”且“思”;可以相互转化, 从“信”到“思”或从“思”到“信”;也可关涉两方而重点围绕一方进行立意和构思…… 材料中还有另外两个重要的词语:“简单”“丰富”。这两个词语对“信”和“思”的内 涵起一定的限制和暗示作用,是“信”和“思”的结果呈现。“信”“思”“简单”“丰富”, 这四个词语可以联系起来进行理解:“信”则简,“思”则丰。 【佳作展台】 由“信”而“简”真人生 一只虾,似是随意勾勒、笔画简单、线条直接,仿佛孩子的涂鸦,然而那画上,竟似真 切地跑出一只活生生的虾。触须微颤,好似在风的吹拂下,隐有动意。下一秒那纸上定该爬 出一只虾。 齐白石晚年之作,如此简单,如此不易。 笔画是易摹的,那风骨劲道却怎么也仿不出。透过那薄纸,我看到的是他阅尽沧桑后对 这世界拥有的一份信任,由此而崇尚简单的真人生、真性情。 佛家云:“人生有三重境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 是山,看水还是水。”一切的一切,归根结底,只因有一颗对世界信任而拥有的简单的心。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8 我想到了儿童,那一群天真烂漫涉世未深的孩子。他们对世界充满了信任,因而有令人 羡慕的直白与简单,他们眼里的世界是由彩虹和糖果构成的天堂,他们没有深沉的城府,没 有曲折的心思,没有繁杂的顾虑,随心所至,随性而为。有一颗赤子之心,便意味着跳出成 人复杂的世界,以最简单的心态看待世界。也许,正因为信任,正因为简单,才有了他们眼 中绚丽多姿的世界。 写童话的人是幸福的,他们有儿童的视角与心理。那一本享誉世界的《小王子》,那一 遍遍被温柔讲述的《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跨越了国界与语言,在每一个人心底最纯净 的角落轻声诉说。它们的作者凭着对世界的信任和对儿童世界的熟悉而完成了这世界的无数 启蒙。 人生又何尝不是如此?最上层的境界,绝不是无知的浅薄,它应是阅尽红尘历尽沧桑之 后重归淳朴的自然本真,是于尘世间走过一遭后心灵的洞开明朗,是充满信任后的简单,思 考后的丰富。 罗曼·罗兰曾说:“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那就是认清了生活的本质后依然热爱生活。” 像孩子那样,热爱这个世界,信任这个世界,拥有简单的人生;思考这个世界,拥有丰富的 内心。 想到了弘一法师,出家之前的春风得意、悲欢离合与出家以后的孤独冷清所形成的巨大 反差,使得他对于人生有着比一般人更为深刻透彻的感悟。他“信”过,他“思”过,所以 他丰富;他丰富过,但最终却走向了简单,并成就了他辉煌的人生。 【名师点评】 本文从齐白石画虾引入论题,入题别具一格却又令人深思。然后横向展 开,从佛家的名言到儿童因对世界的信任而产生的简单,由简单而观察到绚丽多姿的世界, 让人对“信”与“简单”的关系有了更深一层的了解。最后以弘一法师的人生为例,点出主 旨。作者对名人名言、典型事例信手拈来,语言充满思辨色彩,分析入情入理。总之,这是 一篇优秀的考场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