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34 MB
  • 2021-04-16 发布

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课题1燃烧和灭火作业课件 人教版

  • 20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 下载文档
  1. 1、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2. 2、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3. 文档侵权举报QQ:3215808601
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 课题1 燃烧和灭火  知识点 ❶ :燃烧的条件 1 .燃烧是指 ___________ 与 __________ 发生的一种 _________ 、 _________ 的剧烈的 __________ 反应。 2 .燃烧的条件:需要同时满足① ___________ ;②与 _____________( 或空气 ) 接触;③达到燃烧所需的 ____________( 也叫着火点 ) 。 可燃物 氧气 发光 发热 氧化 可燃物 氧气 最低温度 3 .孔明灯燃气的火焰温度可达 300 ℃ ,但纸质灯罩却没被点燃的原因是 ( ) A .纸张不是可燃物,不能燃烧 B .空气不充足,纸张不会燃烧 C .风将热量吹散使灯罩处温度低于纸的着火点 D .风将热量吹散后灯罩的着火点降低了 C 4 . ( 德州中考 ) 根据如图所示的实验现象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①② 对比说明物质燃烧需要与空气接触 B .①中使温度达到白磷着火点是利用了铜的导热性 C .烧杯中的热水只起提高温度的作用 D .①③对比说明红磷着火点高于白磷 C 知识点 ❷ :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5 .灭火的原理: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清除可燃物 ( 或使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 )__ 隔绝氧气 ( 或空气 ) 使温度降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 6 .常见灭火器 (1) 干粉灭火器,除可用来扑灭一般失火外,还可用来扑灭 ___________ 等燃烧引起的失火; (2) 二氧化碳灭火器,可用来扑灭 _________ 、 __________ 、贵重设备、精密仪器等物的失火; (3)___________ 灭火器,可用来扑灭非水溶性可燃性液体,如 _________ 、 ___________ 等,以及固体材料,如 _________ 、 _______ 等引起的失火。 油、气 图书 档案 水基型 汽油 柴油 木材 棉布 7 . ( 成都中考 ) 下列熄灭蜡烛的方法,其对应原理错误的是 ( ) A .扇灭 —— 隔绝氧气 B .剪掉灯芯 —— 隔离可燃物 C .湿抹布盖灭 —— 隔绝氧气 D .水浇灭 —— 降低温度至着火点以下 8 . ( 南京中考 ) 下列有关灭火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隔绝氧气能达到灭火的目的 B .清除可燃物能达到灭火的目的 C .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能达到灭火的目的 D .图书失火可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 A C 知识点 ❸ :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9 .可燃物在 __________ 的空间内 ________ 地燃烧,就会在短时间内 ________ 大量的热,使气体的体积 _____________ 而引起爆炸。 10 . ( 株洲中考 ) 下列与燃烧和爆炸有关的图标中不正确的是 ( ) 有限 急剧 聚积 迅速膨胀 C 11 . ( 巴中中考 ) 关于燃烧认识错误的是 ( ) A .燃烧不一定需要氧气 B .用水灭火的原理是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C .燃着的酒精灯不慎碰倒,立即用湿抹布盖灭 D .煤燃烧是化学能转化成热能和光能 B 12 . ( 重庆中考 ) 打火机的使用过程为按下开关释放液态丁烷,电火花引燃丁烷气体。松开开关停止释放丁烷,火焰熄灭。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松开开关时,丁烷分子停止运动 B .按下开关时,丁烷分子的质量变大 C .火焰熄灭是因为气态丁烷变成了液态丁烷 D .电火花引燃丁烷时,温度达到了丁烷的着火点 D 13 . ( 湘潭中考 ) 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 A .扑灭森林火灾时,砍伐出隔离带 B .发生一氧化碳中毒,立即转移到通风处 C .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 D .实验桌上酒精着火,迅速用水冲灭 D 14 . ( 淮安中考 ) 下列有关燃烧与灭火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可燃物与氧气接触就可以发生燃烧 B .将木柴紧密堆积有利于其完全燃烧 C .炒菜时油锅着火后应立即用水浇灭 D .图书档案着火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 D 15 . ( 贵港中考改编 ) 从安全的角度考虑,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 ) A .进入加油站,禁止使用手机 B .冬天在室内关紧门窗烧木炭取暖 C .高层楼房着火乘电梯逃生 D .电器起火立即用水扑灭 A 16 . ( 安徽中考 ) 某同学用一系列实验探究物质的燃烧,得到下列结论,其中不正确的是 ( ) A .镁条在氧气和二氧化碳中均能燃烧,说明二氧化碳分子中有氧气 B .玻璃棒不能燃烧而火柴棒可以燃烧,说明燃烧与物质本身性质有关 C .蜡烛在氧气中比在空气中燃烧更旺,说明燃烧与氧气的浓度有关 D .燃烧是一种化学反应,需考虑两方面因素:反应物 ( 内因 ) 和反应条件 ( 外因 ) A 17 .请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 图①和②两种灭火方式的原理分别是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图③是往燃烧的油锅里加水,结果不但没有熄灭锅里的火,还造成图④的后果,其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使燃烧更猛烈。正确熄灭油锅里火焰的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阻断 ) 隔离可燃物 使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 水的密度比油大下沉 暴沸,油滴飞溅出来 在空气中剧烈燃烧 盖上锅盖 ( 或加大量青菜 )__ 18 .小刚和小强用图甲和图乙所示实验来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经查阅资料得知:白磷着火点为 40 ℃ ,红磷着火点为 240 ℃ ,它们在空气中燃烧都生成有毒的白烟 —— 五氧化二磷,五氧化二磷易溶于水。 (1) 小刚用图甲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观察到的现象是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小强用图乙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得到以下实验事实:①不通空气时,冷水中白磷不燃烧;②通空气时,冷水中白磷不燃烧;③不通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④通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燃烧。该实验中,能证明可燃物通常需要接触空气才能燃烧的实验事实是 ( 填序号,下同 ) _________ ;能证明可燃物必须达到一定温度 ( 着火点 ) 才能燃烧的实验事实是 _______ ; 铜片上的白磷燃烧产生白烟,铜片上的红磷和水下白磷不燃烧 ③④ ②④ (3) “ 化学实验的绿色化 ” 要求实验室的 “ 三废 ” 排放降低到最低程度并能得到妥善处理。图甲与图乙所示实验相比,图 ____( 填 “ 甲 ” 或 “ 乙 ” ) 更能体现化学实验的绿色化追求。 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