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1.00 KB
  • 2021-04-15 发布

无锡新区2014届中考语文二模试题目

  • 7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 下载文档
  1. 1、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2. 2、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3. 文档侵权举报QQ:3215808601
江苏省无锡新区2014届中考语文二模试题 一、积累与运用(15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读音和书写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 ‎ A.面面相觑(qù) 跻(jī)身 B.明眸(móu)善徕 风靡(mí)‎ C.白驹过隙(xì) 元宵(xiāo) D.潜(qián)移默化 瑕(xiá)疵 ‎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昆明火车站暴力恐怖案件发生后,包括四川省人民医院在内的多家医院启动应急预案,为接治伤员做好准备。‎ B. 交易会展览大厅里陈列的一件件色泽莹润、玲珑剔透的玉雕工艺品,受到了各地客商的青睐。‎ C.中国银监会称,随着楼市和股市的持续低迷,投机性房产的风险也与日俱增。‎ D.《舌尖上的中国》以富有草根气息的语调,把中国饮食文化讲述得栩栩如生,这既让国人兴奋不已,也向世界发出了一张“中国名片”。‎ ‎3.对下面文段中加点词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 ‎ ‎ 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触草木,尽死;以啮人,无御之者。然得而腊之以为饵,可以已大风、挛踠、瘘、疠,去死肌,杀三虫。其始,太医以王命聚之,岁赋其二,募有能捕之者,当其租入。永之人争奔走焉。‎ A.腊:干肉,这里作动词 B.已:止,治愈 C.赋:税赋 D.奔走:指忙着做某件事 ‎4.依次填入下列两句中画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语意连贯、音节和谐的一组是(3分)‎ ‎ (1)每逢深秋时节, 松竹山茶,色彩绚丽,美景尽览。‎ ‎ (2)远眺群山环抱, 近看小河流水,茶园葱绿,松竹并茂。‎ ‎ ①置身山顶,俯瞰槐榆丹枫, ②置身山顶俯瞰,槐榆丹枫,‎ ‎ ③白云缭绕,层林叠翠; ④层林叠翠,白云缭绕;‎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5. 从下列资料中解读出苏州园林在布局上的共同特点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 拙政园池水面积占1/3,池广树茂,景色自然,临水布置了形体不一、高低错落的建筑,台馆分峙,回廊起伏,水波倒影,别有情趣。‎ ‎② 网狮园以池水为中心,水面聚而不分,池周亭阁造型秀丽,石板曲桥,低矮贴水,微微拱露。环池一周叠筑黄石假山,高下参差,曲折多变,使池面有水广波延和源头不尽之意。‎ ‎③ 环秀山庄,假山座座,池水湾湾,独出心裁,另辟蹊径,两者配合,佳景层出不穷。望全园,山重水复,峥嵘雄厅;入其境,移步换景,变化万端。 ‎ ‎④ 怡园池水居中,环以假山、花木及建筑。中部水面聚集,东西两端狭长并建曲桥、水门,以示池水回环、涓涓不尽之意。池北假山,全用优美湖石堆叠,山虽不高而有峰峦洞谷,与树木山亭相映。‎ ‎⑤ 沧浪亭园外景色因水而起,园林北面而开,前有一道石桥,一湾池水由西向东,环园南去,清晨夕暮,烟水弥漫,园外之水与园内之山相映成趣,相得益彰,极富山岛水乡诗意。‎ A.大都面积微小,精美雅致,突出江南特点。‎ B.大都依水造景,相映成趣,突出水乡特点。‎ C.大都青山绿水,美丽如画,突出园林特点。‎ D.大都因地制宜,随形布景,突出自然特点。‎ 二、阅读与赏析(49分)‎ ‎(一)(12分)‎ 杨朱见梁王,言治天下如运诸掌然。梁王曰:“先生有一妻一妾不能治,三亩之园不能芸,而言治天下如运诸掌,何也?”杨朱曰:“臣有之。君不见夫羊乎?百羊而群,使五尺童子荷杖而随之,欲东而东,欲西而西;君且使尧牵一羊,舜荷杖而随之,则乱之始也。臣闻之,夫吞舟之鱼不游枝流,鸿鹄高飞不就污池,何则?其志极远也。黄钟大吕,不可从繁奏之舞,何则?其音疏也。将治大者不治细,成大功者不小苛,此之谓也。”‎ ‎6.下列句中的“之”和“则乱之始也”中“之”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 至之市 B.何陋之有 C.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D.怅恨久之 ‎7.下面对文段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梁王因杨朱管不好自己的妻妾和家园,怀疑杨朱管理天下的能力。‎ B.杨朱受到质疑后,非常自信地进行了辩解。‎ C.从杨朱的叙述看,五尺童子和尧舜管理羊群的办法本质上是一样的。‎ D.杨朱所言“将治大者不治细,成大功者不小苛”尽管属于狡辩,但还是有一点道理的。‎ ‎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①言治天下如运诸掌然 ②三亩之园不能芸 ‎③欲东而东 ④鸿鹄高飞不就污池 ‎9.翻译下列句子(4分)‎ ‎(1)而言治天下如运诸掌,何也?(2分)‎ ‎(2)将治大者不治细,成大功者不小苛,此之谓也。(2分)‎ ‎(二)深院(4分)‎ 韩偓 鹅儿唼喋栀黄嘴, 凤子轻盈腻粉腰。‎ 深院下帘人昼寝, 红蔷薇架碧芭蕉。‎ ‎10.阅读上面的一首唐诗,回答问题。‎ ‎(1)说说诗中将“鹅雏”“蛱蝶”写成“鹅儿”“凤子”的妙处。(2分)‎ ‎(2)综观全诗,仔细体会作者流露出了怎样的心绪,并作简要分析。(2分)‎ ‎(三)小心!二维码暗藏“杀机”(5分)‎ ‎①咔嚓一拍,信息自来。一个个小小的黑白方块——二维码,就像一把把钥匙,带我们走进不同的世界。但你有没有想过,手中轻易得来的“钥匙”究竟是“金钥匙”,还是“黑钥匙”?‎ ‎②二维码是在一维条码的基础上扩展出来的,它使用黑白矩形图案表示二进制数据,被设备扫描后,可获取其中所包含的信息。以前常用的一维条码只有宽度记载着数据,而二维条码的长度、宽度均记载着数据。因此,相比前者,二维码的信息容量更大,最多记录1850个大写字母、2710个数字或500多个汉字,是普通条码的几十倍。而且,除文字数字外,它还能存储图片、声音、指纹等信息。也正因如此,二维码才被称为不含电子芯片的廉价存储器。‎ ‎ ③如今我们常见QR条形码(Quick Response,译为“快速反应”‎ ‎)是二维码家族中的一员,可被智能手机扫描,便于用户直接访问某个网站而无需键入网址。这就给黑客和骗子以可乘之机。他们只需付出很少的成本,利用网上随处都能下载到的二维码生成软件,就能印制出大量二维码贴纸,把它们贴在各地的公共广告上,覆盖原本由企业提供的二维码,给人造成误导。而这些假二维码所含的网址,最终将受害者引向恶意网站。由于二维码是由抽象的矩阵图形组成的,人们无法一眼辨认出它的真伪,加之其过于便捷,易使人放松警惕,因此骗子更容易得手。‎ ‎ ④所以,对让我们又爱又恨的二维码,大家还是多留个心眼儿的好。‎ ‎(摘自《青年文摘》有删改)‎ ‎11.第②自然段画线句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12.结合文意,说说二维码暗藏什么“杀机”。(2分)‎ ‎(四)说“话”(4分)‎ ‎①言为心声,文如其人。语言是心灵的一面镜子。说话粗野、冷漠、骄横,会给人留下低级下流、缺乏教养的印象;说话文雅、和气、谦逊,让人看到的是一颗善良、纯正、美好的心。‎ ‎②有一次,列宁在下楼时正碰上一位女公务员端着洗脸水上楼,她看到列宁就往后退让,列宁却十分热情地说:“你手里端着东西,我是空着手,你先上楼吧!”‎ ‎③1955年,毛泽东回韶山时邀请亲友中的老人吃饭,向他们敬酒。老人们说:“主席敬酒,岂敢岂敢!”毛泽东回答说:“敬老尊贤,应当应当!”‎ ‎④有一次,周恩来下了飞机后与机组的同志们一一握手告别。当时机械师邝祖炳正蹲在地上工作,周恩来和其他同志握手以后就站在邝祖炳身后等着,并示意别人不要惊动他。邝祖炳工作结束转过身来,才发现总理站在后面,赶紧说:“对不起,总理,我不知道你在等我。”周恩来笑着亲切地问:“噢,我没有影响你的工作吧?”‎ ‎⑤语言的美,不在于辞藻华丽,也不在于抒情描写,而主要在于适合语言环境。与同志见面时,问声:“你好!”一句亲切的问候,并非是多余的客套,它体现了谦恭和关心人、尊重人的美德。与别人打交道时,常说一声:“请!”也可以表达对别人的尊重。不慎做错了事,先说声:“对不起!”可消除不必要的猜忌,增进同志间的友谊。别人道歉时,说句:“没什么!”表示胸襟开阔,还可以把窘境中的同志解脱。请别人帮助时,说一声:“劳驾。”这不是普通的恭维,而是表达了尊敬别人的意思。同志帮了个忙,说声:“谢谢!”它像一盆炭火,使人感到情感的炽热;它像一条纽带,连接了同志间的友谊。别人致谢时,说声:“别客气!”表现出你助人为乐的精神境界,体现了你诚恳谦虚的美好心灵。同志间分手时,说声:“再见!”这表明交往并没有在分别时结束,友谊在告别声里继续发展。‎ ‎⑥总之,要做到语言美,要在说话时做到“文雅、和气、谦逊”,就要加强思想修养,加强语言锻炼。不从根本上下功夫,往往是学不像样的。‎ ‎13. 第①自然段主要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何作用?(2分)‎ ‎14. 请概括短文所表达的主要观点。(2分)‎ ‎(五)那井,那人(14分)‎ 葛朋利    ‎ ‎①我出生在苏北的一个偏远小村庄,那里地势高,经常缺水。那一年夏天,连仅有的两眼土井也快干枯了。于是打井取水便成了庄子里的头等大事。‎ ‎②在一个月明之夜,庄里的老太爷敲着铜锣,挨家挨户地把每个家庭的每个成员都喊到谷场子上开打井大会。大人们一个个表情严肃,争相表达自己的意见,一直争论不休。无人顾及的孩子们就在大大小小的草垛子里捉迷藏。不知过了多久,也不知捉了多少回迷藏,孩子们都累了,有的坐在地上打盹,有的已经躺在地上睡着了。‎ ‎③‎ 第二天一大早,被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吵醒,打井的仪式已经结束了。地上散落着一大片鞭炮的碎屑,里面还有一些没被人抢拾的小馒头、花生和高粱糖。‎ ‎④井队的八个小伙子已经做足准备了。他们在井址上插起了一根一人多高的铁钎子,上面横着绑着四根木棍,棍子两头各扎了一块红布条。旁边还摆着几根一样粗细的铁杆子,是预备接在铁钎子上的。太阳出来了,井队的号子响起来了,围观的村民也多起来了。队员们猛地抬起铁钎又用尽全力向下砸去。随着队员们身体的一起一伏,铁钎子便一寸一寸的扎入泥土,发出扑哧扑哧的响声。红布条也跟着木棍随风飞舞,像八条燃烧着的火苗,好看而又喜庆。孩子们也围拢过来了,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点评起打井队员来。谁的胳膊最粗?谁的力气最大?谁最威猛?不知在谁的带领下,大家跟着打井队喊起了号子。‎ ‎⑤太阳升到头顶的时候,大人们渐渐散去,到了午饭时间,号子声戛然而止:“不好了,打到砂岩了!”男人八人一组增援井队,女人送饭送水做好后勤,让歇下来的人们随意地“狼吞虎咽”。孩子们给忙碌的大人们送去毛巾、递上茶水。多么紧张而激烈的打井大会战啊!‎ ‎⑥当浑浊的井水从手压井的井口流出的时候,井的边上已挂起了几盏忽明忽暗的马灯。大人和孩子都没有来得及欢呼,似乎也忘了疲惫,一溜烟的功夫全都跑回了家,又一溜烟地全都从家里跑了回来。回来的时候,没有一个空手的,有的人拿着盆,有的人拎着桶,还有的一家老小抬来了大水缸。人们按“先来后到”的顺序排着队,等着接水。那盆里的水,那桶里的水,还有那缸里的水啊,如同琼浆玉液一般在黄橙橙的马灯下闪动着勾人心魄的光。刚接下来的井水是不能喝的,里面充满了泥沙,只有耐心地等到沉淀后才能享用。‎ ‎⑦于是大人们聊起了天,讲起了故事。孩子们也围拢过来伸长了耳朵听。‎ ‎⑧“水能喝了喽!”不知是谁喊了一嗓子。人们像触了电一样,翻身跳起,向自家的盆儿、桶儿、缸儿们奔去。大人们蹲在地上,用水瓢舀着水,大口大口地喝。孩子们索性跪在地上,把嘴伸到水里去喝,不时还发出了咕噜咕噜的声音。那滑稽的姿态把天上仅有的几个星星也羞得躲到云堆里去了。‎ ‎⑨故乡的那口井和那群人啊,像一股股清泉永远滋润着一个游子的心。‎ ‎15.简析第②自然段画线句在文中的作用。(4分)‎ ‎16.请结合语境,品味第④自然段中一连串加点动词的使用效果。(3分)‎ ‎17.第⑥自然段画线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并简要分析它的表达效果。(4分)‎ ‎18.结合全文,请说说作者忘不了“那井,那人”的原因。(3分)‎ ‎(六)(10分)‎ ‎19.根据课文默写。(10分)‎ ‎①不愤不启, 。(《论语》八则)‎ ‎②曲径通幽处,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③ ,志在千里。(曹操《龟虽寿》)‎ ‎④ ,鬓微霜,又何妨!(苏轼《江城子 密州出猎》)‎ ‎⑤不畏浮云遮望眼, 。(王安石《登飞来峰》)‎ ‎⑥无情有恨何人觉?______________。(陆龟蒙《白莲》)‎ ‎⑦______________,相失万重云。(杜甫《孤雁》)‎ ‎⑧何当共剪西窗烛,______________ 。(李商隐《夜雨寄北》)‎ ‎⑨__________________,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 密州出猎》)‎ ‎⑩我寄愁心与明月,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三、表达与交流(66分)‎ ‎(一)(6分)‎ ‎20.观察是生活的必须,思考的前提。生活中你肯定观察到某种现象(或某个事件),并进行了思考。请你选择一个发表看法。(6分)‎ 要求:‎ ‎(1)将某个现象(或某个事件)说清;‎ ‎(2)要有自己明确的观点;‎ ‎(3)要作适当的分析;‎ ‎(3)字数在200-250字之间。‎ ‎(二)作文(60分)‎ ‎2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在我们的心灵深处,总有一个地方,珍藏着我们的秘密,镌刻着我们的足迹,生长着我们的信念,承载着我们的悲欢离合……‎ 请以“我心中的一亩田”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1)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 (2)文章中不得出现校名、人名,如必须出现,一律用“×××”代替;‎ ‎ (3)字数不少于600字。‎ 语文参考答案 ‎12.(2分)骗子能用假二维码覆盖原本由企业提供的二维码,将受害者引向恶意网站。 13.(2分)对比论证法,鲜明深刻地论述了“言为心声,文如其人”的观点。 14.(2分)说话时要做到“文雅、和气、谦逊”,或者要做到语言美,再或者两句都写。15.(4分)既写出了孩子们的无忧无虑,也侧面反映出大人们为打井争论的时间之久和决定之难。 16.(3)生动地写出了队员们操作之熟练,同时也写出了土地之硬,打井之难。 17.(4分)比喻,那充满泥沙的水,在经常缺水的人们眼里,竟成了勾人心魄的琼浆玉液,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人们对水的渴望和得到水后的喜悦之情。 18.(3分)那井,那人,见证了缺水的苦涩,包含着同甘共苦的甜蜜,令作者难以忘怀。 19.(10分)①不悱不发 ②禅房花木深 ③老骥伏枥 ④酒酣胸胆尚开张 ⑤自缘身在最高层 ⑥月晓风清欲堕时 ⑦谁怜一片影 ⑧却话巴山夜雨时 ⑨会挽雕弓如满月 ⑩随风直到夜郎西 ‎ ‎20.现象简洁明白,观点明确,论述清晰,言语通畅,得6分;现象明白,观点明确,有一定论述,言语较通畅,得4分。‎ ‎21.作文(60分)‎ 等次 一类 ‎60-55分 ‎ 二类 ‎ ‎54-48分 三类 ‎47—42分 四类 ‎41—36‎ 五类 ‎36分以下 内容 占50%‎ 主题鲜明 感情真挚 内容新颖 主题明确 感情真实 内容具体 主题基本明确 感情基本真实 内容比较具体 主题不够明确 ‎ 感情不够真实内容空泛 文不对题 表达 占50%‎ 语言流畅 表现力强 语言通顺 条理清楚 偶有语病 语言基奉通顺 条理较清楚 有少量语病 语言不傍通顺 层次不清 语病较多 文理不通 评分注意事项:‎ ‎(1)切入分42分。‎ ‎(2)每少50字扣1分。‎ ‎(3)错别字每两个扣1分,扣满5分为止。重复不累计。‎ ‎(4)偶有语病指有个别句子有语病;有少量语病指有2-3个句子有语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