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80.00 KB
  • 2021-04-14 发布

地理文卷·2019届山西省太原五中高二10月月考(2017

  • 8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 下载文档
  1. 1、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2. 2、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3. 文档侵权举报QQ:3215808601
太原五中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阶段性检测 ‎ 高 二 地 理 (文) ‎ 出题人、校对人:郭勇 贾亮 时间:2017.10‎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有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多选、错选、漏选该小题均不得分。请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写在后面答卷纸上。)‎ 读下图,完成1~2题。‎ ‎1、图示反映出区域的主要特征 A.区域内部的相似性和连续性 B.具有一定的优势特色和功能 C.区域之间的相互联系 D.区域具有明显的界线 ‎2、图中关于甲、乙的空间结构和产业结构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A.甲区域城市空间结构比乙区域城市复杂 B.甲区域城市呈岛状 C.甲区域第一产业发展水平大于乙区域 D.乙区域第三产业比重大于甲区域 下图为我国某省区三大产业产值比重与城市人口比重的变化图,其中①代表第二产业产值比重的变化,②代表城市人口比重的变化,③代表第三产业产值比重的变化,④代表第一产业产值比重的变化,读图完成3~5题。‎ ‎3.下列省区中,与图示省区最相符的是 A.江苏 B.河南 C.山西 D.新疆 ‎4.图中曲线变化反映出该省区的城市化发展特点是 A.与我国其他省区相比,城市化水平较低 B.城市化与工业化发展同步 C.城市人口增长与第二产业发展同步 D.20世纪90年代后期城市化速度最快 ‎5.该省区的第一产业比重逐步下降,其主要的原因是 A.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使耕地大大减少 B.农业生产水平落后,产出少 C.农民的文化素质较低,农业经济不发达 D.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日渐恶化 下图表示我国东部、中部和西部三个地带GDP(亿元)的增长,据此完成6~8题。‎ ‎6.能分别正确反映东、中、西部三个地带GDP增长的折线依次是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7.关于三个地带发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来看,东部最发达,中部其次,西部较落后 B.三个地带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有所缩小 C.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三个经济地带的经济差距仍将继续拉大 D.三个地带经济发展速度:①>②>③‎ ‎8.有关①经济地带的叙述,错误的是 A.交通便利 B.经济国际化程度较高 C.能源、原材料丰富 D.环境问题严重 近年来,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工业生产面临“用工荒”局面。读下图,根据相关知识,完成9~10题。‎ ‎9.右图是4种工业的生产成本构成图,最有可能面临“用工荒”的是 A.① B. ② C.③ D.④‎ ‎10.“用工荒”对沿海地区经济可能产生的影响是  ‎ A.劳动力回流第一产业,第一产业比重提高 B.刺激科技创新,促进工业结构优化升级 C.劳动力数量减少,平均工资下降 D.资金投入减少,生产总值下降 读我国正在实施的资源跨区域调配示意图,完成11~12题。‎ ‎11.箭头①和③的运输方式中具有共性的是 A.管道运输 B.高压输电 C.水陆联运 D.利用地势的自然落差自行输送 ‎12.②③工程对于我国能源开发与利用的共同意义是 A.缓解我国由于能源消费以石油为主所带来的环境压力 B.改变我国的能源结构,以气代煤 C.为提高我国能源供应安全性发挥重要作用 D.从根本上解决沿线地区及长江三角洲能源供应紧张问题 下图是我国某地区的生产模式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13~14题。‎ ‎13.影响图中不同生产模式分区的主导因素为 ‎ A.地形 B.土壤 ‎ C.水源 D.热量 ‎14.过渡带最不适合进行的农业生产方式是 ‎ A.小麦农场 B.畜牧业 ‎ C.灌草种植 D.野生动物繁育基地 红碱淖位于陕西省神木县西北,是全国最大的沙漠淡水湖,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遗鸥繁殖与栖息地和陕北最重要的产鱼基地。近年来,红碱淖的水位以每年20~30厘米的速度下降,湖水pH值由7.4上升到9.6,远远超出了鱼类生存的极限。完成15~16题。‎ ‎15.红碱淖水位下降的人为原因有 A.气候干旱,降水少,蒸发旺盛 ‎ B.上游建拦水坝,使入湖径流量增大 C.过度开采地下水,使地下水位下降 ‎ D.湖区生态环境恶化,使湖水pH值上升 ‎16.关于保护红碱淖的生态意义的叙述,正确的有 A.利于调节气候、保护生物多样性 B.利于涵养水源 C.利于净化水质 D.利于吸烟滞尘、净化空气,提高空气质量 白洋淀(淀为浅湖)位于华北平原,淀区地势自西向东倾斜,自然坡度为1:7000.上游支流多发源于太行山脉。水质较好。上个世纪在白洋淀上游的9条河流上建起了百余座水库。读白洋淀水系分布图(局部),完成17~19题。‎ ‎17. 上游河流修建众多水库,其原因是 A. 河流流量大 B. 水位季节变化大 C. 河流落差大 D. 容易发生凌汛 ‎18.今年4月初,上游两大型水库开闸同时向白洋淀放水,计划为期两个月。目的是 A. 减轻上游水库的压力 B. 水库冲淤排沙 ‎ C. 改善白洋淀的水质 D. 提高白洋淀的通航能力 ‎19. 要在雄县、安新县、容城县重新规划一个国际领先标准的低碳的、绿色的新城,则白洋淀及其附近地区适宜保留和发展 A. 传统工业 B. 水稻种植业 C. 房地产业 D. 旅游业 读右图,回答20~22题。‎ ‎20.丙区域农作物播种时间大约在 A.3、4月 B.7、8月 C.12、1月 D.9、10月 ‎21.乙地区种植的农作物主要是 A.小麦 B.水稻 C.棉花 D.玉米 ‎22.丁地农业带发展的有利条件是 ‎①气候冷湿,有利于多汁牧草生长 ②靠近美国东北部工业区,市场广阔 ‎ ‎③交通便利  ④该地气候暖湿、土壤肥沃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读下列两个区域略图,回答23~25题。‎ ‎23.两区域共同的特征有 ‎①煤炭资源丰富 ②水土流失严重 ③水资源丰富 ④重化工业为主要工业部门 A.①② B.①④C.③④ D.②③‎ ‎24.为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两区域采取的共同措施有 ‎①植树造林、保持水土  ②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新兴工业 ‎ ‎③完善交通、工厂外迁  ④消除污染,美化环境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25.近年来,左图区域煤炭输出比重降低而电力输出比重提升,其带来的积极影响有 A.发展新兴产业,优化产业结构 B.降低运输成本,缓解交通压力 C.降低大气污染,改善生态环境 D.实现产业升级,减轻用工数量 二、综合题(50分)‎ ‎26.根据下列材料,完成下面问题。(12分)‎ 材料一 早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新疆就开始建设引额济乌调水工程,该调水工程线路以明渠为主。‎ 材料二 新疆老风口地区气候干旱,植被稀少。冬季多发暴风雪,对当地造成极大影响。左上为当地人采取的生态治理工程示意图。实际结果表明,此方法比简单的营造防护林更有效地促进了树木生长。‎ ‎(1)与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相比,指出引额济乌工程调水存在的问题。(3分) ‎ ‎(2)说出导致老风口冬季暴风雪的主要风向;说明当地生态治理工程有利于树木生长的原因。(5分)‎ ‎(3)归纳乌鲁木齐地区绿洲分布的形态特征并说明其自然原因。(4分)‎ ‎27.读东北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16分)‎ ‎(1)(4分)根据农业生产条件的差异,分析适宜在甲、乙两地发展的农业部门:甲 ,乙 。(2分)‎ ‎(2)简述黑龙江省发展粮食种植业的优势自然地理区位条件。(4分)‎ ‎(3)近年来政府禁止开发丁地(湿地),试列举该湿地破坏后产生的不利影响。(6分)‎ ‎(4)东北大米因优质而广受市场欢迎,从气候角度分析原因。(4分)‎ ‎28.读黄土高原上韭园沟小流域治理纵剖面图,回答下列问题。(14分)‎ ‎(1)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的主要危害表现在哪些方面?(6分)‎ ‎(2)从水土流失治理的三大类措施来看,图示治理措施有哪些类型?(2分)‎ ‎(3)下图为“小流域综合治理开发模式图”,将各字母代表的相关内容 填写在下方对应的数字空格处。(6分)‎ A.修基本农田 B.贮水拦沙 C.改善生产条件   ‎ D.平整土地 E.蓄水保土 F.发展多种经营 ‎ ‎2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8分)‎ 材料一 大同市某地自然景观图。‎ 材料二 作为典型的矿业城市,大同经济发展面临诸多挑战。表现为:①经济发展对煤炭行业的依赖性强,但优质煤炭资源仅够开采15~20年,其他品质的煤也只够开采100年;②第二产业独大,且重工业比重大于轻工业;③产品结构中初级产品比重大,精深加工产品比重小。下图为“矿业城市生命周期示意图”。‎ ‎(1)该地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什么?结合材料分析该生态环境问题形成的原因。(4分)‎ ‎(2)从矿业经济的发展过程看,大同目前处于哪个时期?为避免城市经济陷于衰退,你认为应采取哪些措施。(4分)‎ 答案 一 、单项选择题 ( 本题有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C D A D A A B C D B B C C A C 题号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A B C D A D A B B B ‎26.(12分)‎ ‎(1)问题:水分易蒸发丧失;易受风沙掩埋;冬季易结冰,输水能力差;不利于全流域综合开发。(任选三点,得3分)‎ ‎ (2)风向:东风。(1分) (注:东南、东北、偏东风都给对)原因:降低风速有利于树木生长,减少对土壤的侵蚀;拦截的积雪融化,改善土壤水分条件;草的生长有利于改善土壤肥力;调节当地气候,增加降水量。(4分)‎ ‎(3)绿洲沿天山北麓(或准噶尔盆地南缘)呈带状分布。原因:天山山脉的冰川积雪融水和山地降水较丰富,是绿洲地区的主要水源。(4分)‎ ‎27.(16分)‎ ‎(1)畜牧业 林业(2分)‎ ‎(2)夏季高温多雨,光照、降水较为充足;平原面积大,地势平坦,黑土肥沃。(4分)‎ ‎(3)调节气候能力下降;涵养水源,调蓄洪水能力下降;生物多样性锐减,生态环境恶化(6分)‎ ‎ (4)冬季寒冷而漫长,害虫(虫卵)不易越冬;夏季气温日较差大, 光照充足。(4分)‎ ‎28. (14分)‎ ‎(1)‎ ‎29.(8分)‎ ‎(3)水土流失 (1分)位于黄土高原,地势起伏大,黄土土质疏松;夏季降水集中且强度大;煤炭资源开采,破坏地表环境。(3分)‎ ‎(4)衰退(1分) 加大科技投入.提高资源的利用率;调整产业结构,适当提高轻工业和新兴产业的比重;延长产业链,发展煤炭深加工。(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