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4.00 KB
  • 2021-04-14 发布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 用量角器测量角|冀教版

  • 4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 下载文档
  1. 1、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2. 2、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3. 文档侵权举报QQ:3215808601
课题 用量角器测量角 单元及主题 教学目的 ‎1认识角,会读、写角;认识量角器,会用量角器测量角的度数。‎ ‎2经历从实际物品中找角,认识角、认识量角器和测量角的过程。‎ ‎3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 认识角,会读、写角;认识量角器,会用量角器测量角的度数。‎ 教学难点 用量角器测量角的度数。‎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39页比较大小的两个角复印在一张纸上,每人1份;量角器;三角板。‎ 二次备课 教 学 过 程 一、认识角的表示方法 ‎1. 教师拿出一个三角尺,让学生观察并说一说看到了什么。在学生充分交流三角尺特征的基础上,提出在图中找角的要求。并用课件出示各图。‎ ‎2. 观察课件上的几幅图,找出各图中的角。要给学生充分的观察、交流的时间。教师随学生交流,用课件显示找出的角。‎ ‎ 学生可能回答:‎ ‎ ●抓扇的两个柄可以看作(或组成)一个角。‎ ‎ ●折扇中有两个小竹条也组成一个角。‎ ‎ 第五幅一个人看树的视线可以看作一个角,学生如果说出,教师可参与交流。并用课件演示。‎ ‎ 师:看这幅图,一个小朋友在估计一棵大树有多高,她眼睛的视线也可以看作一个角。‎ ‎3. 提出根据图中找到的角,自己任意画出两个角的要求。学生画完后进行交流,说一说画的哪个角,同学互相评价一下,画的怎么样。‎ ‎4. 教师示范画出两个角,然后介绍角的表示方法和书写符号“∠”和怎样读角。‎ 师:同学们画了许多角,现在看老师画出一个角,同学们给老师出个主意,画哪个图中的角呢?‎ 教师根据多数人的意见画角,边画边说明画角的方法步骤。‎ 师:我们已经画出了角,怎样把这些角表示出来呢?今天我们认识一个符号。‎ 教师板书:∠‎ 生:角的符号折过来的一笔是平的,小于号折过来的一笔是斜的。‎ 强调角的表示方法和书写符号“∠”和怎样读角。‎ 介绍量角器使学生知道:0刻度线、中心点、角的表示符号、1度的角等。‎ 师:量角器上的这些线都是刻度线,中心的点叫中心点,0对着的这条线叫0刻度线。你们看一下,量角器上有几条0刻度线?同桌互相指一指。‎ 学生同桌交流后,请同学在全班指一指。‎ 师:请大家伸出手在桌子上写一个角的符号,注意折过来后要写成平的。‎ ‎5. 让学生在自己画出的角上标出字母或数字,并用符号表示出角。然后交流。‎ 师:表示角的时候,可以请数字和字母来帮忙。如,黑板上的两个角可以记作∠1和∠ABC或∠B(板书),分别读作角1、角ABC或角B(板书)。‎ 师:刚才大家都画了两个角,现在请你在角上写上数字和字母,再把角表示出来。‎ 学生自己做,教师巡视指导。‎ 师:谁把你表示的角给大家看看?‎ 生: 2 ∠2读作角2。‎ 生: B ∠B读作角B。‎ 二、角的大小比较 ‎1. 让学生拿出复印纸上的两个角,读一读,并估计哪个角大。然后提出用自己的方法检验估计结果的要求,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探索比较两个角大小的方法。‎ 学生自主比较,教师巡视、指导。‎ ‎2.交流学生比较的方法。要给学生充分展示不同比较方法的机会。让学生亲身体验比较方法的多样化,看到∠2比∠1大。‎ 学生可能说出不同方法。‎ ‎●把一个角用透明纸描下来……‎ ‎● 用三角板上的角比……‎ ‎● 把画着∠1和∠2的纸剪开,比……‎ ‎●可以用量角器测量每个角的度数,再比较……‎ ‎●用量角器测量的办法,学生说出来,教师给予表扬。学生不知道,教师参与交流,引出下一个环节。‎ 三、认识量角器 ‎1. 教师出示量角器,说明量角器的作用,再让学生观察并说一说量角器上有什么?给学生充分的观察、交流的时间。‎ 学生可能会说:‎ ‎●有许多线,有长的,还有短的。‎ ‎ ●有两圈数或有许多数。‎ ‎ ●有两个0。‎ ‎ ●量角器正中间有一个点。‎ 在学生充分观察、交流的基础上,教师介绍量角器。‎ ‎2. 介绍量角器。在学生充分交流的基础上,教师介绍量角器。使学生知道:0刻度线、中心点、角的表示符号、1度的角等。‎ 师:谁知道这条0刻度线表示什么?‎ 师:量角器上的这些线都是刻度线,中心的点叫中心点,0对着的这条线叫0刻度线。你们看一下,量角器上有几条0刻度线?同桌互相指一指。‎ 学生同桌交流后,请同学在全班指一指。‎ 师:谁知道这条0刻度线表示什么?‎ 生:从这条线开始量角。‎ 生:像直尺上的0一样,表示起点。‎ 师:对,这条0刻度线,就和直尺上的0的作用一样,表示测量角的起点。计量角大小的单位叫度。用这样一个符号表示。‎ 板书:°,并读一读。‎ 师:同学看测量器右边内圈的数,你看到什么?‎ 生:从0开始,然后,10、20、30、40……‎ 师:0对着的线叫0刻度线,10对着的线叫10度角的刻度线,同样的道理,20对着的线叫20度角刻度线……你再认真观察一下量角器的外边,从0到10有多少个小格?‎ 学生数完后回答,也可把量角器放大,师生一起数一数。‎ 师:从0刻度线,到10度角的刻度线中间有10个小格,那么每1个小格对着的角叫做1度角。‎ 教师在量角器指出并板书:1°。‎ 师:在你的量角器找出1°的角,同桌互相指一指。‎ ‎3. 师生讨论量角器外圈的数的作用。在师生交流中,了解外圈数的作用,进一步认识量角器。‎ 师:刚才,大家都发现量角器上有两圈数,我们刚才从右边观察量角器,进一步了解了里边一圈数及刻度线、1度角的知识,现在请同学从量角器左边观察外圈的数,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请同学们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 学生可能说出很多,但不一定确切,教师可与学生对话,完成认识过程。‎ 四、量角 ‎1. 提出量角的问题,教师示范测量∠1,边量边口述测量的方法,注意强调量角时使用的是内圈刻度。‎ 师:我们已经认识了量角器,那么怎样用量角器测量角的大小呢?比如测量∠1的大小,可以这样做:先把量角器放在∠1的上面,角的顶点要与量角器的中心点重合,角的一条边要与量角器的0度刻度线重合,角的另一条边在量角器上所指的度数(外圈从左向右读,内圈从右向左读)就是这个角的度数。现在∠1的另一条边对准了刻度50,就说明了∠1是50°。 ‎ 教师边说边示范。‎ ‎2. 让学生尝试测量∠2。先讨论一下,怎样测量,再实际操作。‎ 师:现在请同学们自己试着测量一下∠2有多少度?先说一说你准备怎样做?‎ 使学生了解要使用外圈刻度,学生测量时,教师注意个别指导。‎ 交流时,注意关注学习稍差的同学。‎ 五、尝试练习 ‎1. 出示试一试的三幅图,让学生自己测量。‎ ‎2. 交流学生测量方法和结果。要给学生充分交流不同测量方法的机会。‎ 六、课堂练习 ‎1. 练一练第1题。学生自主完成后,进行交流。‎ ‎ 2. 练一练第2题。如果测量时有困难,可指导学生先将角的两条边延长后再测量。‎ ‎3. 练一练第3题。让学生先折一折,测量后再交流。注意:学生折的角不同,测量的结果也不一样。‎ 板书 用量角器测量角 ‎ 2 ∠2读作角2。‎ ‎ B ∠B读作角B。‎ ‎ ‎ 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