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4.27 KB
  • 2021-04-14 发布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测试题及答案(部编版)

  • 11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 下载文档
  1. 1、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2. 2、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3. 文档侵权举报QQ:3215808601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测试题及答案(部编版)‎ ‎(时间:40分钟  满分: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图表是19世纪中后期至20世纪初列强实力对比变化表,这些变化最终导致了 ( A )‎ 项目 英 德 法 美 ‎1870—1913年工业增长速度(%)‎ ‎1.3‎ ‎4.6‎ ‎1.9‎ ‎8.1‎ ‎1913年工业产量在世界的排名 ‎3‎ ‎2‎ ‎4‎ ‎1‎ ‎1913年殖民地面积在世界的排名 ‎1‎ ‎4‎ ‎2‎ ‎5‎ A.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B.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 C.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 D.德国分裂为“东德”“西德”‎ ‎2.“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场没有胜利的战争”,其依据是 ( C )‎ A.世界各国均被卷入战争 B.交战双方未能决出胜负 C.交战双方均遭受重大损失 D.最终战胜国未能获取利益 ‎3.“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马克思主义诞生后,无产阶级“改变世界”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社会主义由理想转变为现实。最早实现这一“转变”的是 ( C )‎ A.辛亥革命 B.二月革命 ‎ C.十月革命 D.五四运动 ‎4.右图是一幅苏联海报:列宁身旁左右农民和工人举着“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旗帜。在他背后是一轮初升的太阳。海报的主题可能是 ( A )‎ A.苏维埃政权巩固 B.工业化的迅速发展 C.农业集体化完成 D.五年计划开始实施 ‎5.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不久,一位法国统帅针对某事曾预言:“这不是和平,这是二十年的休战。”他针对的是( C )‎ A.三国同盟 B.十月革命 ‎ C.《凡尔赛条约》 D.《开罗宣言》‎ ‎6.毛泽东在《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中提到:“1922年美国……会议签订了一个公约,又使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材料中的“会议”是指 ( A )‎ A.华盛顿会议 B.巴黎和会 ‎ C.雅尔塔会议 D.开罗会议 ‎7.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召开了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在这两个会议的基础上,国际秩序得以重建,这一秩序通常被称为 ( D )‎ A. 凡尔赛体系 B.华盛顿体系 ‎ C.两极格局 D.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8.苏联(俄)一位领导人说:“我们在这方面犯了很多错误,走得太远了;我们在商业国有化和工业国有化方面,在禁止地方流转方面走得太远了。这是不是一种错误呢?当然是一种错误。”基于此,苏联(俄)实行 ( B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 C.苏联模式 D.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 ‎9.右下图表是苏联“一五”计划、“二五”计划时期工农业产值增长情况简表。它主要反映了苏联 ( D )‎ A.商品经济繁荣 B.工农业协调发展 ‎ C.国际地位提高 D.工业化成就突出        ‎ 时期 重工业 轻工业 农业 ‎“一五”计划时期 ‎143%‎ ‎90%‎ 负增长 ‎“二五”计划时期 ‎139%‎ ‎100%‎ ‎54%‎ ‎10.右下图为苏联工业总产值占国民经济总产值的比重变化示意图,此示意图说明苏联 ‎( B )‎ A.实行新经济政策 B.实现了工业化 C.完成农业集体化 D.发展模式僵化 ‎11.前苏联国歌《牢不可破的联盟》中唱道:“伟大俄罗斯,永久缔联盟;独立共和国,自由结合成。各民族意志,建立的苏联……伟大的列宁,指明了前程。斯大林教导,要忠于人民,并激励我们,去建立功勋。”我们从歌词中不能得到的信息是 ( A )‎ A.苏联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 B.各族人民自愿加入苏维埃共和国联盟 C.列宁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成就显著 ‎ D.斯大林模式促成经济建设的辉煌成就 ‎12.甘地出生于英国殖民桎梏下的印度,成长在一个信奉仁爱、不杀生、素食、苦行的印度教家庭,主张用自我牺牲去感化敌人,用自己的爱去召唤敌人心中的爱,战胜暴力。为此领导了( B )‎ A. 印度民族大起义 B.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C.华夫脱运动 D.纳米比亚独立运动 二、判断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2分,共6分。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下列有关史实或史论是否正确。正确的写“T”,错误的写“F”。)‎ ‎13.(2分)“大多数德国人相信,战争在圣诞节前就会结束。但由于机枪、毒气、坦克在战争中相继应用,因此战争远没有人们预计的那样顺利。至年底,德国在东西两线都陷入焦灼对峙的状态。”材料描写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战。 ( T )‎ ‎14.(2分)1922年,苏维埃俄国各族人民成立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 ( T ) ‎ ‎15.(2分)“他反对任何形式的暴力,他的身体虽然是柔弱的,但他的学说和精神感召力却比100艘英国军舰更有力量。”材料中的“他”应当是指列宁。 ( F )‎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A C C A C A D B D B A B T T F 三、综合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16题4分,第17题6分,第18题10分,共20分)‎ ‎16.(4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13—1925年俄国[苏俄(联)]粮食产量变化表 项目     年份 ‎1913年 ‎1921年 ‎1923年 ‎1925年 粮食产量(亿普特)‎ ‎39.79‎ ‎22.13‎ ‎34.55‎ ‎44.24‎ ‎——摘自《历史——经济成长历程》‎ ‎(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1913—1921年苏俄粮食产量变化的原因。(2分)‎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三年国内战争的影响;(1分)‎ 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分)‎ ‎(2)概括1921—1925年俄国(苏俄)粮食产量的变化趋势。(1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一变化趋势的主要原因。(1分)‎ 逐步增加(上升)。(1分)实行新经济政策。(1分)‎ ‎17.(6分)20世纪初期,人类社会在战争与和平问题上做出的选择,发人深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德、美、法实力比较表 项目         国家 英国 德国 美国 法国 ‎1913年工业产量所占位次 ‎3‎ ‎2‎ ‎1‎ ‎4‎ ‎1913年殖民地面积所占位次 ‎1‎ ‎4‎ ‎5‎ ‎2‎ ‎——人教社《高级中学〈世界近现代史〉上册(必修)教学参考书》‎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表格中英、德、美、法四国实力对比的反差说明了什么问题?(1分)这种变化带来的后果是什么?(1分)‎ 说明的问题: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1分)导致的后果: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要求重新瓜分殖民地,逐渐形成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两大对立的军事集团;为争夺世界霸权,两大军事集团疯狂扩军备战,最终导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任写一点,1分)‎ 材料二 在1919年的头六个月里,巴黎成了世界的首都,世界的头等大事便是巴黎和会,世界上最具权势的人则成了和平缔造者。和平缔造者们日复一日地会面,提案,辩论,争吵,然后再重复这个过程;他们达成交易,拟定条约;他们创立新的国家与新的机构。‎ ‎1919年和平缔造者们对待欧洲以外世界的草率方式,所挑起的怨恨大火,改变了20世纪的命运。‎ ‎——据加拿大历史学家玛格丽特·麦克米伦《缔造和平》‎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时“世界上最具权势的人”是谁?(1分)他们在巴黎六个月里“缔造和平”取得了怎样的成果?(1分)‎ ‎“世界上最具权势的人”是指: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胜国代表(答出英、法、美三国首脑亦可得1分)。‎ ‎“缔造和平”的成果:签订了对德和约(即《凡尔赛条约》)以及一系列针对战败国的和约,构成了凡尔赛体系;通过了《国际联盟盟约》。(1分,任答一点即可)‎ ‎(3)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巴黎和会取得的“和平成果”的看法。(2分)‎ 凡尔赛体系暂时调整了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矛盾,维持了短暂的和平;《凡尔赛条约》是一个赤裸裸地奴役掠夺战败国家的条约,也是宰割和牺牲弱小民族利益的条约;凡尔赛体系则是几个帝国主义战胜国进行分赃、勾结和暂时妥协的结果;它没有消除帝国主义各国之间的矛盾,反而因分赃不均开始了新的争夺,为新的战争的爆发埋下了祸根。(任答两点,即可得2分)‎ ‎18.(10分)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第一场世界规模的战争,影响深远,引发人们对战争的深刻反思。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战后国际机构】‎ 材料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和战争的长期化,使饱受战乱之苦的各国人民强烈反对帝国主义战争,渴望和平。几乎所有政治家都认为……有必要防止如此巨大的灾难再度发生,于是建立具有政治约束力的国际常设机构的想法应运而生。‎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建立了什么“国际常设机构”?(1分)建立这一“国际常设机构”的目的是什么?(1分)‎ 国际联盟。(1分)维护世界和平,防止新的世界大战爆发。(1分)‎ ‎【战后革命运动】‎ 材料二 这场革命的爆发是二月革命后一系列事件发展的必然结果,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为了本阶级的利益继续进行帝国主义战争……人们相信布尔什维克,认为只有推翻无能的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工农自己的政权,国家才能有出路。‎ ‎——摘编自齐世荣、廖学盛《20世纪的历史巨变》‎ ‎(2)材料二中的“这场革命”指的是哪次革命?(1分)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引发这场革命的原因。(1分)‎ 十月革命。(1分)‎ 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继续进行世界大战,引起人民不满。(1分)‎ ‎【战后世界秩序】‎ 材料三 一战后,苏俄自动退出了争霸的行列;德国和奥匈帝国战败,已没有资格参加角逐;所剩下的就是美、英、法、意、日五个主要战胜国。它们之间的经济、军事实力又相差甚远,这就要按战后的实力对比重新划分势力范围,建立战后世界新秩序。‎ ‎——徐天新、许平、王红生主编《世界通史·现代卷》‎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回答,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建立了什么世界新秩序?(1分)导致这一新秩序形成的根本原因是什么?(1分)‎ 新秩序:凡尔赛—华盛顿体系。(1分)‎ 根本原因:帝国主义国家势力发展不平衡。(1分)‎ ‎【感悟战争影响】‎ ‎(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指出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人类社会产生了哪些影响?(4分)‎ 第一次世界大战大大削弱了欧洲的力量,从根本上动摇了欧洲的优势地位。这场战争还削弱了帝国主义的殖民力量,进一步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觉醒。引发了人们对如何避免战争和维护世界和平的思考。(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得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