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6.50 KB
  • 2021-04-14 发布

2019-2020学年天津市静海区四校联考高二11月份历史试题 word版

  • 10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 下载文档
  1. 1、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2. 2、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3. 文档侵权举报QQ:3215808601
静海区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四校联考试卷 ‎ 高二 历史 试卷 ‎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第1页至第3页,第Ⅱ卷第4页至第6页。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第Ⅰ卷 一、单项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共50分,其中每题的四个选项中,有1个正确答案)‎ ‎1、在人性问题上,孟子主张“人性本善”、荀子主张“人性本恶”,二者主张共同点是( )‎ A.实行仁政来恢复和扩充人的善性 B.运用礼法惩戒人性之恶 C.主张通过教化引导人们向善 D.主张提高道德的自律性 ‎ ‎2、《诗》《书》等原是孔子编订的私学教材,至汉代,位列官方史书《汉书》的《艺文志》第一大部类“六艺略”。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诸子“百家争鸣”B .始皇帝焚书坑儒C .汉武帝独尊儒术D .司马迁撰《史记》‎ ‎3、王夫之在明亡以后一直以明朝遗民自居,坚决不与清朝合作。清朝末年的革命者将王夫之视为反清排满的象征而大加宣传。与此同时,清政府也将王夫之视为“忠君守礼”的典型,下诏予以追褒,并从祀文庙,加以供奉。这表明了( )‎ A. 传统思想的根深蒂固 B. 历史评价受现实政治的影响 C. 历史人物具有多面性 D. 历史评价无法做到公正客观 ‎4、五四时期的思想家把李贽当作反孔的先驱。冯元仲称赞他“手辟洪蒙破混茫,浪翻古今是非场。通身是胆通身识,死后名多道益彰”。以下观点哪一项最有可能是他的主张:( )‎ A.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B. 虽孔夫子亦庸众人类也 C. 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 D. 饿死事小,失节事大 ‎5、有人说:“近代西方什么都禁,就是不禁人的本能。古代中国什么都不禁,惟独禁人的本能。”其中“不禁人的本能”与“禁人的本能”分别指的是(  )‎ A. 启蒙思想;民贵君轻 B. 因信称义;天人感应 C. 人文主义;存天理,灭人欲 D. 信仰得救;致良知 ‎6、美国学者约翰·梅里曼认为,古罗马诗人维吉尔长篇史诗《埃涅阿斯纪》的主人公埃涅阿斯是罗马公民理想人格的典范,意大利人文主义者对此进行神学解读,他们将埃涅阿斯的旅程诠释成基督徒的灵魂之旅。由此可见,人文主义者(   )‎ A .推崇罗马神权统治B .利用宗教表达诉求C .否定天主教会教义D .主张灵魂自我救赎 ‎7、文艺复兴时期,很多画家以希腊神话中的情节为素材进行创作。在描绘天神宙斯用一阵“黄金雨”吸引人们时,意大利威尼斯画派的代表人物提香直接用从天而降的一枚枚金币来表现。提香的这一表现方式( )‎ A. 带有画家生活环境的烙印 B. 突出了文艺复兴的精神实质 C. 附和了教会宣扬的道德观 D. 体现了神韵写意的绘画风格 ‎8、马丁·路德提出:“基督徒具有‘精神的属性’,在精神方面,他们是自由的,只服从于上帝……基督徒还具有‘肉体的属性’,在物质方面,应当服从世俗权威,可以当兵,可以嫁娶,可以过任何世俗生活。”其主要目的是(  )‎ A.主张因信称义    B.否定教皇权威    C.反对禁欲主义   D.强调王权至上 ‎9、启蒙运动之前,西欧知识分子以欧洲生活方式为标准来评判美洲印第安人,认为他们处于野蛮落后的状态。而在法国启蒙运动中,不少启蒙思想家则称赞印第安人自然纯朴,视其为“高贵的蒙昧人”。启蒙思想家此举意在(  )‎ A.批评西欧对美洲的殖民侵略       B.宣扬自由平等的理念 C.肯定印第安人的生活方式        D.批判传统认识的狭隘 ‎10、有学者指出:“如果说文艺复兴为人本主义者们‘清理了场地’”,那么启蒙运动则是‘大兴土木’”。这里的“大兴土木”是指(  )‎ A.主张简化教规教仪 B.强调知识与道德 C.肯定人的价值与尊严 D.构建“理性王国”‎ ‎11、某中学生参加电视节目的知识竞赛,有一道关于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题,他很难确定其中表述正确的选项,向你电话求助。你应该帮他选择( )‎ A. “蔡侯纸”是中国古代最早的纸 B. 火药在唐代开始应用于军事 C. “司南”最早出现于春秋时期 D. 活字印刷书籍的出现始于元朝 ‎12、《齐民要术》中“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情返道,劳而无获”所反映的农学思想是( )‎ A. 因时因地制宜 B. 多种经营 ‎ C. 人定胜天、天遂人愿 D. 重农抑商 ‎13、‎ 在西方,火药、指南针和印刷术对于推翻封建统治、开拓世界市场、推动科技革命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它们在明清时期的中国却未能推进社会变革。其重要原因之一在于当时的中国( )‎ A. 经济停带倒退 B. 受到西方殖民者的侵扰 C. 固守农耕自然经济生产方式 D. 国家分裂、国力衰弱 ‎14、古代中国文学主流表达形式经历了赋一诗一词一曲一小说的变化过程。变化反映了( )‎ ‎①专制皇权的不断加强 ②通俗文学的蓬勃发展 ③科举考试内容的变化 ④城市经济的繁荣 A. ①②③④ B. ①③ C. ②④ D. ②③④‎ ‎15、汉字有“三美”:音美以感耳,形美以感目,意美以感心。2015年是羊年,从汉字“羊”的五种书体的演变过程中,可以看出汉字( )‎ ‎①演变的总趋势是由繁到简 ②由象形文字逐渐符号化,成为表音文字 ‎③书法与汉字相伴而生 ④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①④‎ ‎16、英费尔德在《物理学的进化》中说:“伽利略的发现以及他所应用的科学的推理方法是人类思想史上最伟大的成就之一,而且标志着物理学的真正开端。”主要说明了伽利略(  )‎ A. 引发了近代自然科学的革命 B. 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学说 C. 继承和发展了哥白尼的思想 D. 开创了从实验中认识自然的方法 ‎17、‎1919年5月29日,英国皇家学会科考队在几内亚湾普林西比岛拍摄的日蚀照片和随后的计算证实了如下观点:引力是因质量的存在而引起的时空连续场的弯曲。本次科考活动支持了(  )‎ A .经典力学B .相对论C .进化论D .量子论 ‎18、由于达尔文提供了丰富而恰当的进化的证据,加上他对于进化的解释,使绝大多数的生物学家都很快便相信了进化的发生是客观的事实。达尔文关于“进化的解释”是( )‎ A. “自然选择” B. “物种同源”‎ C. “上帝创人” D. “用进废退”‎ ‎19、梁启超在《变法通议》中指出“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这表明中国“向西方学习”进入了哪个阶段?( )‎ A. 物质技术 B. 政治制度 C. 思想文化 D. 实业教育 ‎20、‎ 著名的史学家戴逸根据戊戌变法的历史影响指出:“人们久处在封建闭塞的发霉气氛中,忽然从那里吹过来一股新鲜的气息,麻木不仁的头脑开始清醒过来了,僵硬的四肢逐渐动弹起来了。”这里强调了戊戌变法的意义是(  )‎ A.挽救民族危亡 B.实现富国强兵 ‎ C.引领思想启蒙 D.建立民主政治 ‎21、近代化在思想上的表现是思想文化的大众化和科学化。新文化运动是资产阶级民主、科学观念与中国封建思想──儒家思想之间的一场严峻的斗争。这场斗争反映了( )‎ A. 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B. 中西文化观念的激烈碰撞 C. “尊孔复古”逆流泛滥 D.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 ‎22、从“中体西用”到“托古改制”,从“三民生义”到“民主科学”,造成近代西学地位不断提高、中学地位逐渐下降的原因主要是( )‎ A. 近代知识分子的思想渐趋激进 B. 西学涌入致中西文化碰撞交融 C. 近代中国政局变化和社会转型 D. 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 ‎23、有人认为辛亥革命的“民族”色彩也很突出,但是那主要是“驱逐鞑虏”、“排满兴汉”的民族性,与后来“中华民族反对帝国主义”的民族主义,不是一回事。其依据是( )‎ A. “排满兴汉”体现了大汉族主义思想 B. 没有无产阶级领导 C. 在革命中曾经寻求西方国家的支持 D. 没有明确提出反帝主张 ‎24、某大会宣言提出:“民族主义,一为中国民族自求解放;二为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民权主义指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凡真正反对帝国主义之个人及团体,均得享有一切自由及权利……”在该理论的指导下(  )‎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 B.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 C.国共合作有了政治基础 D.国民革命取得了胜利 ‎25、史学家陈旭麓认为:“一百数十年来,中华民族的第一次反思是在鸦片战争后,渐知诸事不如人,只有学习西方;第二次反思开始于 ‘五四’前后的新文化运动,何以学了西方仍然失败。”下列属于“第二次反思”结果的是(  )‎ A.联俄联共 B.中体西用 C.变法维新 D.革命图存 第Ⅱ卷 第Ⅱ卷 二、综合题(共2题,共50分)‎ ‎26、.阅读下列材料:(16分)‎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中国)四大发明的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对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造纸术和印刷术,替宗教改革开了先路,并使推广民众教育成为可能。火药的发明,消除了封建制度,创立了民主制度。指南针的发明导致发现美洲,因而使全世界,而不再是欧洲成为历史的舞台。‎ ‎——卡特《中国印刷术的发明和它的西传》‎ 马克思曾说:“蒸汽大王在前一个世纪中翻转了整个世界,现在它的统治已经到末日,另外一种更加无比的革命力量――电力的火花将取而代之”。 ――威廉·李卜克内西《忆马克思》‎ 材料二:公元1600年以来世界主要科学成果统计表。‎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四大发明在欧洲向近代社会转变过程中的影响。(8分)‎ ‎(2)依据材料二回答科技成果从发明到运用有什么特点?(2分)这些成果的广泛应用对人类社会发展分别产生了什么作用?(6分)‎ ‎27、阅读下列材料:‎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1分)‎ 材料一 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欲制外夷者,必先悉夷情始;欲悉夷情者,必先立译馆,翻夷书始……夷之长技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练兵之法。 ——《海国图志》‎ 材料二 观大地诸国,皆以变法而强,守旧而亡……能变则全,不变则亡,全变则强,小变仍亡……如今日中国不变法,则必亡是矣。‎ 材料三 “故我已嘱咐国民党进行民族革命运动之工作,中国可免帝国主义加诸中国的半殖民地状况之羁缚。为达到此项目的起见,我已命国民党长此继续与你们提携。” ‎ ‎ ——孙中山1925年3月 ‎ 材料四 ‎ 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陈独秀《罪案之答辩书》 ‎ 材料五 我们的社会运动,一方面固然要研究实际的问题,一方面也要宣传理想的主义。……不论高揭什么主义,只要你肯竭力向实际运动的方面努力去作,都是对的,都是有效果的。……必须有一个根本解决,才有把一个一个的具体问题都解决了的希望。 ‎ ‎ ——李大钊《再论问题与主义》‎ ‎(1)材料一中的作者是谁?他提出了什么思想?(2分)‎ ‎(2)材料二应是哪一派别提出的?主要代表人物有哪些?他们的政治实践在社会上所起的主要作用是什么?(4分)‎ ‎(3)材料三中为了这场“民族革命”,孙中山先生晚年在思想、政治和方针政策上有何重大发展?促成孙中山这些重大发展的原因是什么?(5分)‎ ‎(4)材料三中提到的“两位先生”指的是什么?(2分)材料四宣扬的是什么?起到了什么作用?(4分)‎ ‎(5)通过上述材料,归纳中国近代前期思想领域发展变化的主要趋势。(4分)‎ ‎2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3分) ‎ 材料一 战国时期,孟子发展了孔子“仁”的思想,进一步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荀子也主张统治者施政用“仁义”和“王道”,以德服人,并提出“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的论断。‎ ‎——摘编自《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历史必修③》 ‎ 材料二 特发明孔子为改制教主,六经皆孔子所作,俾国人知教主,共尊信之。皇上乙夜览观,知大圣之改制,审通变之宜民,所以训谕国人,尊崇教主,必在是矣。 ——康有为《请尊孔圣为国教立教部教会以孔子纪年而废淫祀折》(1898年6月)‎ 材料三 孔教和共和乃绝对两不相容之物,存其一必废其一,此义愚屡言之。张(勋)、康(有为)亦知之,故其提倡孔教必掊(注:pǒu抨击)共和,亦犹愚之信仰共和必排孔教。 ——陈独秀《复辟与尊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孟子和荀子的主要思想。(2分)‎ ‎(2)材料二中康有为对待传统儒学的态度是什么?(1分)并指出其持此种态度的原因。(2分)‎ ‎(3)据材料三,指出陈独秀对传统儒学的态度。(2分)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这一态度在当时的进步作用。(6分)‎ ‎2019高二第二次四校联考历史试卷答案 一、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C C B B C B A B B D B A C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C B D B A B C B C D C A 二、非选择题 ‎26. (16分)‎ ‎(1)影响:①造纸术和印刷术的传入欧洲,促进了欧洲文化的发展,推动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促进了思想解放社会进步;‎ ‎②火药传入欧洲,推动了欧洲火药武器的发展,使封建骑士阶层日益衰落(或为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条件);‎ ‎③指南针的使用,促进了远洋航行,迎来了地理大发现的时代;‎ ‎④促进欧洲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型。(8分)‎ ‎(2)特点:科学成果从发明到应用的时间越来越快(或科学成果从发明到转化为生产力的时间越来越快)。(2分)‎ 作用:①蒸汽机的广泛使用,改变了人们生活和工作环境,人类进入到“蒸汽时代”;‎ ‎②电和电器的广泛使用,使人类进入到“电气时代”;‎ ‎③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成熟与广泛使用,使人类进入到“信息时代”。(6分)‎ ‎27. (21分)‎ ‎(1) 魏源。 “师夷长技以制夷”。 (2分)‎ ‎(2)资产阶级维新派。(1分)康有为、梁启超、严复等。(1分)思想启蒙。(2分)‎ ‎(3) 重大发展:新三民主义;联俄联共、扶助农工。(2分)‎ 原因:孙中山维护民主共和斗争的屡次失败;中共和共产国际的帮助;孙中山的爱国主义精神(3分)‎ ‎(4) 民主与科学。(2分)‎ 宣扬马克思主义。(2分)‎ 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2分)‎ ‎(5)从学习西方技术、政治制度到思想文化,从向西方学习到宣传马克思主义。(4分)‎ ‎28. (13分)‎ ‎ (1)主要思想:孟子:仁政;民贵君轻。‎ 荀子:用“仁义”和“王道”治国;君舟民水。(2分)‎ ‎(2)态度:利用。(1分)‎ 原因:①传统儒家思想仍占统治地位、影响深刻,利用它为了减少阻力。‎ ‎②资本主义经济不充分,资产阶级力量弱小,具有软弱保守性。‎ ‎③与康有为个人经历和文化素养有关。 (任写2点得2分)‎ ‎(3)态度:反对(否定、排斥、批判)。(2分)‎ 作用:①猛烈冲击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②知识分子受到了民主与科学的洗礼;‎ ‎③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④为五四运动的爆发奠定了思想基础;‎ ‎⑤促进近代社会生活和习俗的变迁。(任写3点得6分,其他言之有理也可)‎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