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1.50 KB
  • 2021-02-26 发布

2020年八年级物理全册第五章第三节科学探究:物质的密度(第2课时用天平和量筒测密度)教案

  • 5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 下载文档
  1. 1、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2. 2、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3. 文档侵权举报QQ:3215808601
第2课时 用天平和量筒测密度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认识量筒,会用量筒测液体体积和小块不规则固体的体积.‎ ‎2.进一步熟悉天平的调节和使用,能较熟练地用天平、量筒测算出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探究活动学会测量液体和固体的密度.‎ ‎2.对利用物理公式间接测定物理量这种科学方法有感性的认识.‎ ‎3.通过探究过程的体验,使学生对测量性探究方法,从实验原理、实验器材的选取和使用、实验步骤的设计、数据的采集与处理到得出结果、分析实验误差等有初步认识和感受.‎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实验数据记录、处理的体验,使学生养成实事求是、严谨的科学态度.‎ ‎2.通过探究活动中的交流与合作体验,使学生认识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性,培养主动与他人合作的精神,敢于提出与别人不同的见解,也勇于放弃或修正自己的错误观念.‎ ‎【教学重点】‎ ‎1.学会用天平和量筒测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2.使学生通过实验能对密度的物理意义加深理解.‎ ‎【教学难点】‎ 用量筒测量不规则固体体积的方法.‎ ‎【教具准备】‎ 天平、量筒、盐水、铁块、塑料块、水、烧杯、细线、牙签(或细铁丝、大头针)、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 1课时 ‎【巩固复习】教师引导学生复习上一节内容,并讲解学生所做的课后作业,加强学生对知识的巩固.‎ ‎【新课引入】‎ 5‎ 师 同学们,我们知道物体质量可以用天平测量,那体积如何测量呢?‎ 师 展示长方体的铁块和不规则的塑料块、一些水,启发学生深入思考问题.问:你们是如何鉴别的?‎ 学生:铁块可用刻度尺测量出它的长、宽、高,然后三者相乘即可计算出它的体积.‎ 水的体积可以用有刻度的容器量取,如有刻度的水壶、药瓶量取.‎ 师 学们回答得很好,测量规则固体的体积可以用刻度尺测量,但如果是液体的体积和像这个不规则塑料块的体积又该如何测量呢?这就是今天这次课我们要讨论的内容.‎ ‎【进行新课】‎ 知识点1 用天平和量筒测量物体的密度 师 我们知道天平可以测量质量,又知道量筒可以测量体积,那么测量物体的密度就没问题了,下面我们开始测量盐水的密度.请大家设计实验步骤完成探究实验.‎ 教师要求学生思考实验原理、方法、器材和步骤,并设计记录数据表格.‎ 板书:测量盐水(或未知液体)的密度.‎ ‎(1)实验原理:ρ=m/V;‎ ‎(2)实验器材:天平、量筒、烧杯、盐水;‎ ‎(3)实验方案:‎ 设计方案(一):‎ ‎①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1;‎ ‎②把盐水倒入量筒,测出盐水的体积V;‎ ‎③把量筒中的盐水倒入烧杯,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2.‎ 则盐水密度的表达式ρ=(m2-m1)/V.‎ 设计方案(二):‎ ‎①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1;‎ ‎②把盐水倒入烧杯,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2;‎ ‎③把烧杯中的盐水倒入量筒,测出盐水的体积V.‎ 则盐水密度的表达式ρ=(m2-m1)/V.‎ 设计方案(三):‎ ‎①用天平测出盐水和烧杯的总质量m1;‎ ‎②把盐水倒入量筒,测出盐水的体积V;‎ 5‎ ‎③测出烧杯和剩余盐水的总质量m2.‎ 则盐水密度的表达式ρ=(m1-m2)/V.‎ 教师引导学生就上述方案进行评估.教师参与讨论,适时点评.‎ 学生:方案(一)、(二)中,由于有一部分盐水沾在量筒[方案(二)沾在烧杯]内壁上,这样,尽管我们操作规范、读数准确、计算无误.但测量的盐水的质量偏小,因此,得到的数据还是有误差,导致计算的结果偏小.‎ 方案(三)相比于方案(一)、(二)更合理,因为尽管少量的盐水沾在烧杯内壁上,但不会影响量筒中盐水质量的测量.因此,测量的结果更准确.‎ 师记录数据填入表格中.‎ 例题(2013·邵阳)小虎和同学们在资江河畔考察水污染情况时,捡到一块黑色的小石头.好奇的小虎回到学校后,用天平和量筒对小石头的密度进行了测量.‎ ‎(1)他在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中央刻度线的左侧,如图甲所示.为使横梁水平平衡,他应将平衡螺母向 (选填“左”或“右”)端调.‎ ‎(2)在测量过程中,他先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小石头的质量,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砝码的质量及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然后用量筒测量小石头的体积,如图丙所示,则小石头的体积是 cm3.‎ ‎(3)小石头的密度是 g/cm3.‎ 解析:(1)由图甲知,指针偏向分度盘中央刻度线的左侧,所以右盘偏高,平衡螺母应向右调节;(2)由图丙知,水的体积为20mL,水和石块的体积为40mL,所以石块的体积V=40mL-20mL=20mL=‎20cm3;(3)由图乙知,标尺的分度值为‎0.2g 5‎ ‎,石块的质量为m=‎50g+‎2.2g=‎52.2g,ρ=m/V=‎52.2g/‎20cm3=‎2.61g/cm3.‎ 答案:(1)右;(2)20;(3)2.61.‎ ‎【课堂训练】‎ 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对应课堂作业部分练习.‎ ‎【课堂小结】‎ 大家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共同学习了测量固体物质和液体物质密度的方法,这节课我们就学到这,下一节课我们将深入学习密度知识的应用.谢谢!‎ ‎【课后作业】‎ 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对应课后作业部分练习.‎ ‎1.本节内容属于实验探究,要求学生动手进行实验:用量筒测量液体的体积和固体、液体密度的测量.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探究测量的过程中,进行测量方法的归纳.‎ ‎2.本节内容可以从探究的全过程进行: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分析论证、评估,教师引导学生交流与合作.学生学会自己设计实验,能够互相交流实验方法,并尝试找出产生误差的原因,说出自己实验的优点与不足,总结经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发现学生的创新,及时表扬.‎ 5‎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