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3.00 KB
  • 2023-04-09 发布

2018-2019学年山西省祁县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模拟二考试政治试题 Word版

  • 11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 下载文档
祁县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年级期末考试模拟题(二)‎ 政治试题 出题人:苗永珍 时间:90分钟 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 第I卷 选择题 选择题(本大题共3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18年12月13日,是我国第5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某校开展了以“纪念与未来”为主题的读书活动。开展这项活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增强其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有利于引导学生把握人生道理,实践人生追求。这是因为:‎ ‎①优秀文化能够塑造人生        ②有文化修养才会有崇高的道德 ‎③文化对人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④文化能促进社会的全面发展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2.漫画《手机信访》体现的文化生活道理是 ‎①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产品 ‎②手机信访为公民行使监督权提供了有力保障 ‎③在时代发展进程中文化与政治不可再分 ‎④随着民主政治的发展,文化与政治日益交融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知识不只可以改变个人命运,更可以推进民族复兴进程:国产大飞机飞天、国产航母下水、天舟翱翔太空、量子通信惊艳全球……正是知识的价值,照亮了我国的发展前景。材料表明 ‎①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②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的重要源泉 ‎③文化日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 ‎④文化是民族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4.近期,一档别具匠心的电视节目《信中国》在央视热播。节目中,一位位“信使”展读革命先辈尘封已久的书信,仿佛把人们带回到战火纷飞的岁月。书信中袒露的一颗颗忠心赤胆让人震撼,一段段感人故事令观众动容,激发起人们对革命先辈的无限敬仰之情。由此可见:‎ A.优秀文化可以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B.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决定 C.大众传媒是红色基因代代相传的主要途径 D.书信承载的历史就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发展史 ‎5.“蚁族闹蜗居,神马架浮云”,从虚拟世界到现实生活,网络热词成为一种醒目的文化存在,真实地折射出当今时代的某些社会诉求,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甚至改变了人们的思维和表达方式。这表明:‎ A.文化影响人们的认识和实践活动 B.大众传媒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C.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 D.文化的发展为社会发展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 ‎6.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蕴含了中国传统文化“以和为贵”“有容乃大”“和而不同”的大智慧大格局,体现了“天下为公”“万邦和谐”“万国咸宁”的中国政治理念。今天,“以和为贵”等传统思想对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仍有重要影响。说明:‎ ‎①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②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 ‎③文化对人具有深远持久的影响 ④人们在实践中创造并享受文化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7.上合组织青岛峰会2018年7月10日在青岛举行,会议期间国家主席习近平与与会的各国领导人一起观看了在青岛奥帆中心举行的文艺演出《有朋自远方来》。整场演出呈现出中国气派,展现了山东风格,彰显了青岛特色,受到了与会来宾的一致好评。这:‎ ‎①提升了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②体现了文化反作用于社会实践 ‎③极大促进了人的发展和社会进步 ④说明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8‎ ‎.习近平主席在中国一一阿拉伯国家合作论坛第六届部长级会议开幕式上说:人类文明没有高低优劣之分,因为平等交流变得丰富多彩,正所谓“五色交辉”相得益彰,“八音合奏”终和且平。这说明 ‎①求同难以存异,消除分歧才能合作共赢 ‎②文化包容性能使文化和睦相处交流共生 ‎③繁荣世界文化要求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 ‎④不同意识形态相融合才能促进文化繁荣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9.2018年平昌冬奥会闭幕式“北京8分钟”表演惊艳亮相。既有中国结、龙、凤凰、长城等充满中国元素的图案,还有国家大剧院、“天眼”望远镜等体现当代中国建筑和发展成就的造型。既有传统的味,又有现代特色。表演充满科技元素,堪称一场视听盛宴。这表明:‎ ‎①文化创新源于人们对传统文化的继承 ‎②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 ‎③实现文化创新需要与时代精神相结合 ‎ ‎④与现代科技融合是优秀传统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A.②③  B.①④ C.②④ D.①③‎ ‎10.2018年10月8日,侯云德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他从古方“玉屏风散”得到启示,运用生物工程技术,通过大量试验表明,黄芪对副流感病毒感染有明显的防治作用。十年间,他在基因工程疫苗、基因工程药物等5大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就,我国生物技术研发机构数量增长十多倍,18种基因工程药物上市。侯云德的成功 说明:‎ ‎①现代科技已经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②运用现代科技手段研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掘其当代价值 ‎③科技增强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④立足于实践,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1.近年来,“微电影”依托网络等新兴媒体,凭借其短小精悍的故事情节,清新朴实的演绎风格,深受广大观众的喜爱。这说明:‎ ‎①网络媒体和网络文化的出现决定了文化的发展方向 ‎②网络科技的进步是推动文化发展和繁荣的重要因素 ‎③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才能作出正确的文化选择 ‎④大众传媒具有强大的文化传递、沟通、共享功能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12.2018年11月7日,第五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在乌镇拉开帷幕。大型多媒体交响乐《良渚》在本届大会上进行首演,通过艺术与科技、世界与民族的完美融合,为嘉宾们呈现了5000年良渚文明的源远流长。另外,乌镇还设置十余个5G基站,嘉宾可以通过5G网络+8K高画质的视频来观看相关节目。材料体现了:‎ ‎①文化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和凝聚力的保证  ‎ ‎②信息技术推动文化生产和消费方式的变革 ‎③以优秀传统文化为根基,服务于人民群众  ‎ ‎④文化创新要立足于不同文化的交流借鉴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3.岳麓书院是我国古代四大书院之一,历史著名的高等学府及学术文化中心,创立于北宋开宝九年(976年),历时千年,弦歌不绝,故世称“千年学府”。岳麓书院的学术与教育,对湖湘文化传统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岳麓书院的影响说明 ‎①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在人类文化的传承中将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 ‎②传统文化对社会的发展和我们的生活产生持久的影响 ‎③科技的进步,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也推动了文化的发展 ‎④思想运动催生着社会变革,也促进了文化的发展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14.习近平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指出,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的人民。这是我们的骄傲。习近平点赞这四种“伟大精神”是基于:‎ ‎①优秀文化决定社会发展水平 ②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要求   ‎ ‎③它们是中华民族综合素质的集中表现 ④文化是对经济、政治的反映 A.②③   B.①②  C.③④     D.①④‎ ‎15.舞台剧《汉字时间》把汉字的故事和其蕴藏的智慧搬上舞台,再现了上古“仓颉造字”,通过“人言”为“信”、“止戈”为“武”,诠释了中华民族对和平与信义的人文追求,映射着中国人的生活图景和价值观。《汉字时间》可以使观众感受到:‎ ‎①汉字使人类文明得以传承   ②汉字智慧决定着中国人的追求 ‎③中华汉字具有厚重的文化底蕴   ④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6.2018年3月5日,是毛泽东同志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55周年纪念日”和“中国青年志愿者服务日”。为大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某单位开展学雷锋青年志愿者服务活动。这一活动的开展:‎ ‎①是加强道德建设的体现     ②是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内在要求 ‎③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弘扬 ④是进行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7.北京的“四合院”、上海的“石库门”、广东的“围村”、陕西的“窑洞”、福建的“土楼”等民居建筑都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息息相关,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是中华民族共有的文化财富。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 ‎①长期相互借鉴而日趋同一 ②蕴涵着中华文化的共性 ‎③深受地理环境的影响和制约 ④决定于各地千差万别的自然条件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8.党的十九大闭幕后,习近平总书记就带领新一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到中共一大旧址重温誓词,在南湖红船旁沉思历史,重申中国革命精神之源“红船精神”,强调要结合时代特点大力弘扬“红船精神”,让“红船精神”永放光芒。大力弘扬“红船精神”的意义在于:‎ ‎①不断激发中华儿女的信仰伟力 ②创新了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 ‎③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方向指导 ‎ ‎④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坚强精神支撑 ‎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9.“以身许国,何事不敢为。”黄大年把自己变成“科研疯子”,只愿“中国由大国变成强国”;李保国把自己变成农民,只想果农早日脱贫致富;南仁东仰望星空,脚踏实地,20年做一件事,只为打造世界最大单口径巨型射电望远镜;钟扬一生追寻高原种子,只求守护祖国植物基因宝库。从材料可以看出:‎ ‎①中华民族精神具有博大精深的特质          ‎ ‎②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团结精神的人民 ‎③爱国主义贯穿中华民族精神的各个方面 ‎④爱国主义鞭策着中华儿女自强不息、奋斗不止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20.2018年9月3日,人民网发表题为《73年前的今天,我们胜利了》的文章。文中有这样一段话:“‎ 一个不屈的民族,在那样一个饱经风霜的年代,以血肉筑起钢铁长城;一个伟大的国家,在那样一个风雨飘摇的时代,仍凝聚着人民对胜利的执着与信念”。缅怀先烈,勿忘历史,振兴中华,吾辈自强,这一不能忘却的纪念:‎ ‎①有利于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②使人铭记历史,传承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③有利于爱国主义由抽象转为具体 ‎④有助于凝魂聚气,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1.“不断开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 马克思主义新境界!”2018年5月4日,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发出时代强音,为改革发展的理论指导定调。习近平指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仍然要学习马克思,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确保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巨轮始终沿着正确航向破浪前行。“不断开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新境界!”我们青年一代就要:‎ ‎①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②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上有作为、有成效 ‎③用经典涵养正气、指导实践,提升文化自信 ‎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A.①③    B.①②   C.②④   D.③④‎ ‎22.2018年,我国将实施“舆论引导能力提升工程”和“节目质量提升计划”,引导各广播电视机构用节目内涵和品质取胜,而不是靠炒作和拼明星来提高知名度。国家重视对文艺节目制作的管理和引导是基于:‎ ‎①健康向上的文化环境能使观众在不知不觉中变得高尚起来 ‎②加强文化建设必须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机统一起来 ‎③发展先进文化是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 ‎④奏响主旋律要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导向和示范作用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23.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为此,我们应该:‎ ‎①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②大力发展先进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 ‎③坚持主流意识的多元化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④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力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4.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党之所以重视教育工作,是基于教育:‎ ‎①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 ‎②作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有创造文化的功能 ‎③是第一生产力,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④在对人的教化与培育上始终扮演着重要角色 A. ‎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第II卷 非选择题 ‎2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36分)‎ 英雄烈士的事迹和精神,是中华民族共同的历史记忆和宝贵的精神财富。近年来一些人肆意亵渎英雄烈士,宣传美化侵略战争,损害国家尊严,伤害民族感情,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依法保护英雄烈士的呼声不断高涨。‎ ‎  2017年全国两会上有251人次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和一些群众来信,提出建议,通过立法加强对英雄烈士的保护,2017年12月底,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了《英雄烈士保护法》草案,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2018年4月,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英雄烈士保护法》,全面加强对英雄烈士的保护,该法自2018年5月1日起实行。‎ 某文艺工作者指出,没有英雄的民族是悲哀的,有了英雄不去弘扬是愚蠢的,若再去诋毁和亵渎则是低劣的。涉及英烈的影视剧作,要具有深厚的历史知识,怀有敬畏之心,饱含对英烈的缅怀之情,述写民族英烈的精神和气节,不容调侃和戏说。他呼吁文艺工作者要承担起时代使命,用多样化的艺术形式,让英烈活在银幕上、文字间,使其激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更强大精神力量。‎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为什么要弘扬英烈精神。(14分)‎ ‎(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如何弘扬英烈精神。(16分)‎ ‎(3)请就如何弘扬和学习英烈精神提出两条建议。(6分)‎ ‎ ‎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材料:习近平总书记在“宣传阐释中国特色”时谈到四个“讲清楚”:一是要讲清楚每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基本国情不同,其发展道路必然有着自己的特色;二是讲清楚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三是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四是讲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有着深厚历史渊源和广泛现实基础。总之,四个“讲清楚”是对中华文化的发展规律和文化发展的责任的深刻认识,是对中华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 从文化生活角度,回答四个“讲清楚”对我国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有哪些启示。(16分)‎ ‎ ‎ ‎   ‎ 祁县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年级期末考试模拟题(二)政治答案 一、选择题 ‎1-5CBAAA 6-10BCCAC 11-15BCAAD ‎ ‎16-20BCBCC 21-24ACBC 二、主观题 ‎25.(1)英烈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具体体现。中国人民在长期奋斗中培育、继承、发展起来的英烈精神,为中国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是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是中华民族之魂;(4分)发扬英烈精神,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2分)是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2分)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2分)是面对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的需要。也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道德建设的必然要求。(4分)‎ ‎(2)①坚决抵制诋毁和亵渎英烈的行径,强化全社会的法制意识,营造弘扬英烈精神的社会氛围。(4分)②文艺工作者要立足社会实践,深入挖掘英烈事迹及其崇高精神中所蕴含的革命文化,用多样化的艺术形式,让英烈活在银幕上、文字间。(4分)③将弘扬英烈精神与弘扬民族精神相结合,发扬优良革命传统,铸造中华民族精神支柱。(4分)④弘扬主旋律,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4分)‎ ‎(3)①利用网络等大众传媒传播英烈事迹,抵制和批驳肆意抹黑英烈的言行。②加大宣传力度,运用广播电影、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做好英烈保护宣传。③继承英烈遗志,弘扬民族精神,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 ‎26.答案:①每个国家发展道路不同,我国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伟大旗帜。(2分)‎ ‎②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丰厚滋养,要立足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发挥人民群众文化创造的主动性、积极性。(3分)‎ ‎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要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4分)‎ ‎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反映人民意愿,适应时代发展进步要求,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3分)‎ ‎⑤四个“讲清楚”充分肯定中华文化价值和文化发展的责任,要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主动担当文化发展的历史责任。(4分)‎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