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99.50 KB
- 2024-04-21 发布
2018-2019学年福建省莆田第一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请将第Ⅰ卷的正确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第Ⅱ卷按要求作答在答题卷上.
考试时间100分钟
第Ⅰ卷 (选择题,共36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在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题--8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要求,第9题--12题有多个选项符合要求,全部选对的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错选的得0分,请把答案涂在答题卡上。)
1.2018年10月福建省第十六届运动会在宁德举行。若在考察下列运动员的比赛成绩时,可视为质点的是
A. 马拉松 B.跳水 C.击剑 D.体操
A
C
D
B
O
A
C
D
B
O
2.如图所示,是一个圆心为O半径为R的中国古代八卦图,中央S部分是两个等半径半圆,练功人(可视为质点)从A点出发以恒定速率v沿相关圆弧A→B→C→O→A→D→C进行,最后到达C点.求在整个过程中,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练功者运动的总路程是2πR
B.练功者的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
C.练功者运动的总位移大小为2R
D.练功者运动的平均速度大小是v
3.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加速度的方向为正方向时,则速度一定增加
B.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快,则加速度就越大
C.物体加速度的方向保持不变,则速度方向也保持不变
D.物体加速度的大小不断变小,则速度大小也不断变小
4.下列关于重力、弹力和摩擦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的重心一定在物体的几何中心上
B.劲度系数越大的弹簧,产生的弹力越大
C.动摩擦因数与滑动摩擦力成正比,与物体之间的压力成反比
D.运动的物体也可以受到静摩擦力
5.如图所示,A、B两均匀直杆上端分别用细线悬挂于天花板上,下端搁在水平地面上,处于静止状态,悬挂A杆的绳倾斜,悬挂B杆的绳恰好竖直,则关于两杆的受力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A.A、B都受三个力作用
B.A、B都受四个力作用
C.A受三个力,B受四个力
D.A受四个力,B受三个力
6.一物块沿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象可知
A.物块做匀速直线运动
B.物块一定沿斜面向上运动
C.物块做匀变速直线运动,且速度不断增大
D.物块做匀变速直线运动,且速度不断减小
7.如图,用两根等长轻绳将木板悬挂在竖直木桩上等高的两点,制成一简易秋千。某次维修时将两轻绳各剪去一小段,但仍保持等长且悬挂点不变。木板静止时,F1表示木板所受合力的大小,F2表示单根轻绳对木板拉力的大小,则维修后
A.F1不变,F2变小 B.F1不变,F2变大
C.F1变大,F2变大 D.F1变小,F2变小
8 .如图所示是一种提升重物的装置,其水平杆一端带有滑轮,另一端嵌入墙中,AOC为提升重物的钢索,已知∠AOB等于30°,重物的重力为G,钢索的重力不计,重物处于静止状态,则钢索对滑轮的作用力大小为
A.G B. C. D.
9.关于合力与分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合力的大小一定大于每一个分力的大小
B.合力的大小至少大于其中一个分力的大小
C.合力的大小可以比两个分力都大,也可以比两个分力都小
D.合力的大小可能与其中的一个分力相等
10.如图所示,是一质点作直线运动的v-t图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整个过程中,CD段和DE段的加速度最大
B.整个过程中,BC段的加速度最大
C.整个过程中,C点所表示的状态离出发点最远
D.BC段所表示的运动通过的路程是34m
11、如图所示,用AO、BO两根细线吊着一个重物P,AO与天花板的夹角θ保持不变,用手拉着BO线由水平逆时针的方向逐渐转向竖直向上的方向,在此过程中, BO和AO中张力的大小变化情况是
A
B
O
θ
P
A、都逐渐变大
B、AO中张力逐渐减小到零
C、BO中张力逐渐变大
D、BO中张力先变小后变大
12、如图所示,物体A、B、C叠放在水平桌面上,水平力F作用于C物体上,使A、B、C以共同速度v向右匀速运动,且三者相对静止,那么关于摩擦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C不受摩擦力作用
B.B不受摩擦力作用
C.A受摩擦力的合力为零
D.以A、B、C为整体,整体受到的摩擦力为零
二、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共22分。把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或按题目要求作答。)
13.(10分)一电火花打点计时器固定在斜面上某处,一小车拖着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从斜面上滑下如图甲所示.
(1) 电火花计时器,它使用________电源(填“直流”或“交流”),工作电压________V.
(2)若工作电源的频率为50赫兹,纸带上打点如图,则打点计时器打A点时小车的速度vA=________m/s,若小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该运动过程的加速度a=________m/s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14.(12分)“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的实验中,选用的螺旋弹簧如图甲所示.
(1)将弹簧的上端O点固定悬吊在铁架台上,旁边置一刻度尺,刻度尺的零刻线跟O点对齐,在弹簧的下端A处做一标记(如固定一个指针).在弹簧下端的挂钩上挂上钩码(每个钩码的质量都是50 g),指针在刻度尺上指示的刻度为x.逐个增加所挂钩码的个数,刻度x随挂钩上的钩码的重量F而变化,几次实验测得相应的F、x各点已描绘在图乙中.由图象得出弹簧的劲度系数kA= N/m.(结果取两位有效数字);此弹簧的弹力大小F弹跟弹簧伸长量Δx的关系是 .
(2)如果将指针固定在A点的下方P处,再作出x随F变化的图象,得出弹簧的劲度系数与kA相比,可能是 ( )
A.大于kA B.等于kA C.小于kA D.无法确定
(3)如果将指针固定在A点的上方Q处,再作出x随F变化的图象,得出弹簧的劲度系数与kA相比,可能是 ( )
A.大于kA B.等于kA C.小于kA D.无法确定
三、本题共4小题,共42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不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5(10分)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国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我国举行了隆重的阅兵仪式,在阅兵式中,某直升飞机在地面上空某高度A位置处于静止状态待命,要求该机10时56分40秒由静止状态沿水平方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AB段加速后,进入BC段的匀速受阅区,11时准时通过C位置,如下图所示,已知xAB=5 km,xBC=10 km.问:
(1)直升飞机在BC段的速度大小是多少?
(2)在AB段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的加速度大小是多少?
16.(10分)甲物体从阳台由静止开始自由下落(不计空气阻力),已知物体在落地前最后2秒内的位移是80m。(g=10m/s2) 求:
(1)甲释放时离地面的高度?
(2)落地前最后1s的平均速度的大小?
A
α
B
C
D
17.(10分)如图所示,放在粗糙水平面上的物块A和悬挂物块B均处于静止状态,绳AC水平,劲度系数为k = 300N/m的轻弹簧中轴线CD与水平方向的夹角α=37°,弹簧伸长量为x=5cm。求:(sin37°=0.6,cos37°=0.8)
(1)物块A受到的摩擦力为多大?
(2)物块B的重力为多大?
18.(12分)拖把是由拖杆和拖把头构成的擦地工具(如图)。设拖把头的质量为m,拖杆质量可以忽略;拖把头与地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常数μ,重力加速度为g,某同学用该拖把在水平地板上拖地时,沿拖杆方向推拖把,拖杆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
(1)若拖把头在地板上匀速移动,求沿拖杆方向推拖把的力的大小。
(2)设能使该拖把在地板上从静止刚好开始运动的水平分量推力与此时地板对拖把的正压力的比值为λ。已知存在一临界角θ0,若θ≤θ0,则不管沿拖杆方向的推力多大,都不可能使拖把从静止开始运动。求这一临界角的正切tanθ0
莆田一中2018-2019学年度上学期第一学段考试试卷参考答案
高一 物理必修1(第一章至第五章)
一、 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A
C
B
D
D
A
B
A
CD
AD
BD
BC
二、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共22分。把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或按题目要求作答。)
13、(1)交流、220V(2),
14.(1)42(±2) F弹=42Δx (2)B (3)A
三、本题共4小题,共42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不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5.(10分)【解析】
设加速的时间为,匀速运动的时间为 则
由题意知:+=200 (2分)
又 (2分)
(2分)
(2分)
解得: (2分)
16.(10分)【解析】
设阳台高度为H,最后2s位移为h,下落到O点用时间是t1,从O点到落地用时为t2,在O点时速度为v,则
(1)由 得 (2分)
又,, (2分)
则 (2分)
(2)最后一秒的平均速度即4.5秒末的瞬时速度
所以: (4分)
17(10分)【解析】
(1)由胡克定律得: FCD= kx FCD=15N (2分)[来源:学科网]
对C点受力平衡有:
FAC= FCDcosα (2分)
f =FAC (1分)
解得:f=12N (1分)
(2)对C点受力平衡有:
GB = FCD·sinα (2分)
解得:GB=9N (2分)
18. (12分)【解析】
(1) 设该同学沿拖杆方向用大小为F的力推拖把。将推拖把的力沿竖直和水平方向分解,按平衡条件有
Fcosθ+mg=N ① (2分)
Fsinθ=f ② (2分)
式中N和f分别为地板对拖把的正压力和摩擦力。按摩擦定律有f=μN ③ (2分)
联立①②③式得 ④ (2分)
(2)若不管沿拖杆方向用多大的力都不能使拖把从静止开始运动,
应有Fsinθ≤λN ⑤
这时①式仍满足。联立①⑤式得 ⑥ (2分)
现考察使上式成立的θ角的取值范围。注意到上式右边总是大于零,且当F无限大时极限为零,有 ⑦ (1分)
使上式成立的θ角满足θ≤θ0,这里θ0是题中所定义的临界角,即当θ≤θ0时,不管沿拖杆方向用多大的力都推不动拖把。临界角的正切为 ⑧ (1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8-2019学年福建省莆田第一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书获奖范文(通讯工程)
- 2020年畜牧工作思路及工作计划
- 2020参加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心得体会研讨发言材料
- 中考化学全程复习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第1课时自然界的水课件 人教版
- 专题55(语言文字应用 修改病句)第05课 模拟考试-2018年高三语文一轮总复习名师伴学
- 《同步课时卷》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17
- 入党积极分子谈话记录小结
- 2020人教版小学数学(1-6年级)下册期末复习冲刺练习卷及答案 技能提升 最后一轮
- 福建省龙岩市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三(上)第一次月考数学试卷(理科)(解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