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9.50 KB
- 2024-04-05 发布
2016—2017学年度高二化学第二次月考试题
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相对原子质量:C12 O16 Zn65 Cu64 Mg24 H1 Ag108 Fe56 S32 Al27
第Ⅰ卷 (选择题 共5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化学平衡主要研究下列哪一类反应的规律( )
A.可逆反应 B.任何反应 C部分反应 D.气体反应
2.下列不属于自发进行的变化是( )
A.红墨水加到清水使整杯水变红 B.冰在室温下融化成水
C.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 D.铁器在潮湿的空气中生锈
3.在密闭容器中于一定条件下进行下列反应:2SO2 + O22SO3当到达平衡时通入18O2,再次平衡时,18O存在于( )
A.SO2 、O2 B.SO2 、SO3 C.SO2 、O2 、SO3 D.O2 、SO3
4.不同情况下测得A(g)+3B(g)2C(g)+2D(g)的反应速率,其中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
A.υ(D)=0.4 mol·L—1·s—1 B.υ(C)=0.5 mol·L—1·s—1
C.υ(B)=0.6 mol·L—1·s—1 D.υ(A)=0.15 mol·L—1·s—1
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条件是加热的反应都是吸热反应
B.化学反应除了生成新的物质外,通常放出大量热
C.物质燃烧一定是放热反应
D.放热的化学反应不需要加热就能发生
6.一定能使反应速率加快的因素是( )
①扩大容器的容积 ②使用催化剂 ③增加反应物的质量 ④升高温度 ⑤缩小容积
A.②③ B.②③④ C.②③④⑤ D.④
7.下列各电离方程式中,书写正确的是( )
A.CH3COOH H++CH3COO- B.KHSO4 K++H++SO
C.Al(OH)3===Al3++3OH- D.NaH2PO4 Na++H2PO
8.下表中物质的分类组合完全正确的是( )
编号
A
B
C
D
强电解质
Ba(OH)2
盐酸
HClO4
BaSO4
弱电解质
HI
CaCO3
HClO
NH3•H2O
非电解质
SO2
NH3
Cl2
乙醇
9. 在一定温度下,A(气)+3B(气)2 C(气)达平衡的标志是( )
A.单位时间内减少x mol A,同时减少3xmolB
B.反应不再进行
C.当n(A)∶n(B)∶n(C)=1∶3∶2时
D.混合体系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
10. 已知反应:①101kPa时,2C(s)+O2(g)==2CO(g); ΔH= -221 kJ/mol
②稀溶液中,H+(aq)+OHˉ(aq)==H2O(l);ΔH=-57.3 kJ/mol
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A.碳的燃烧热大于110.5 kJ/mol
B.①的反应热为221 kJ
C.稀硫酸与稀NaOH溶液反应的中和热为-57.3 kJ/mol
D.稀醋酸与稀NaOH溶液反应生成1 mol水,放出57.3 kJ热量
11. 一定条件下,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反应:
NO(g)+CO(g)1/2N2(g)+CO2(g);ΔH=-373.2 kJ/mol,达到平衡后,为提高该反应速率和NO的转化率,采取的正确措施是( )
A加催化剂同时升高温度 B 加催化剂同时增大压强
C升高温度同时充入N2 D 降低温度同时增大压强
12.若1体积硫酸恰好与10体积pH=11的氢氧化钠溶液完全反应,则二者物质的量浓度之比应为( )
A.10∶1 B.5∶1 C.1∶1 D.1∶10
13.在0.1 mol·L-1 CH3COOH溶液中存在如下电离平衡:
CH3COOHCH3COO-+H+,对于该平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加入水时,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B.加入少量NaOH固体,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C.加入少量0.1 mol·L-1 HCl溶液,溶液中c(H+)减小
D.加入少量CH3COONa固体,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14.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mA(g)+nB(g) pC(g),达到平衡后,保持温度不变,将气体体积缩小到原来的一半,达到新平衡时,C的浓度为原来1.9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m+n > p B.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Ziyuanku.comC. A的转化率降低 D.C的体积分数减小
15.在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反应: M(g) + N(g) R(g)+ 2L,
此反应符合下面图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正反应放热,L是固体或液体
B. 正反应放热,L是气体
C.正反应吸热,L是固体
D. 正反应吸热,L是气体
16. 将纯水加热至较高温度,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水的离子积变大、pH变小、呈酸性 B 水的离了积不变、pH不变、呈中性
C水的离子积变小、pH变大、呈碱性 D水的离子积变大、pH变小、呈中性
17.已知 HClO 的酸性比 H2CO3弱,反应Cl2 + H2O HCl + HClO达到平衡后,要使平衡体系中
HClO的浓度增大,应采取的方法是( )
A.光照 B.加入石灰石 C.加入固体NaOH D.加水
1818. 下列关于盐酸与醋酸两种稀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相同浓度的两溶液中c(H+)相同
B.100mL 0.1mol/L的两溶液能中和等物质的量的氢氧化钠
C.pH=3的两溶液稀释100倍,pH都为5
D.两溶液中分别加入少量对应的钠盐,c(H+)均明显减小
19.在25℃时, 用蒸馏水稀释 1 mol/L的醋酸溶液至0.01 mol/L,随溶液的稀释,下列各项中始
终保持增大趋势的是( )
A. B. C. D.
20.用pH试纸测定 溶 液pH的正确操作是( )
A.将一小块试纸放在表面皿上,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点在试纸上,再与标准比色卡对照
B.将一小块试纸用蒸馏水润湿后放在表面皿上,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点在试纸上,再与标准比
色卡对照
C.将一小块试纸在待测液中蘸一下,取出后放在表面皿上,与标准比色卡对照
D.将一小块试纸先用蒸馏水润湿后,在待测液中蘸一下,取出后与标准比色卡对照
21.室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A.pH=1的溶液中: Na+、Fe3+、NO3﹣、I﹣
B.水电离出的c(H+)= 1×10﹣12mol·L﹣1的溶液中:K+、Al3+、Cl﹣、SO42-
C.c( Al 3+)= 0.1 mol·L﹣1的溶液中:Na+、K+、HCO3﹣、Cl﹣
D.加入KSCN溶液显红色的溶液:K+、NH4+、Cl﹣、NO3﹣
22. 可逆反应N2+3H22NH3的正、逆反应速率可用各反应物或生成物浓度的变化来表示。下列各关系中能说明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A. B.
C. D.
23.已知H—H键键能(断裂时吸收或生成时释放的能量)为436kJ·mol-1,H—N键键能为391kJ·mol-1,根据热化学方程式:N2(g)+3H2(g)===2NH3(g) ΔH=-92.4kJ·mol-1。则N≡N键的键能是( )
A.431kJ·mol-1 B.945.6kJ·mol-1 C.649kJ·mol-1 D.896kJ·mol-1
24.下列溶液一定呈中性的是( )
A.pH=7的溶液 B.c(H+)= 10-6mol/L纯水
C.使石蕊试液呈紫色的溶液 D.酸与碱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正盐的溶液
25.已知在1×105Pa、298K条件下,2mol氢气燃烧生成水蒸气放出484kJ热量,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A.H2O(g)===H2(g)+O2(g) ΔH=+242 kJ·mol-1
B.2H2(g)+O2(g)===2H2O(l) ΔH=-484 kJ·mol-1
C.H2(g)+O2(g)===H2O(g) ΔH=+242 kJ·mol-1
D.2H2(g)+O2(g)===2H2O(g) ΔH=+484 kJ·mol-1
第Ⅱ卷 (非选择题 共40分)
26.(8分)1、已知:HCN(aq)与NaOH(aq)反应的ΔH=-12.1kJ·mol-1;HCl(aq)与NaOH(aq)反应的ΔH=-55.6kJ·mol-1。则HCN在水溶液中电离的ΔH等于 ____(2分)
2、50mL 0.50 mol·L-1盐酸与50mL 0.55 mol·L-1NaOH溶液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可计算中和热。试回答下列问题:
(1)大小烧杯间填满碎纸条的作用是___________(1分)
(2)大烧杯上如不盖硬纸板,求得的中和热数值将______(1分)
(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3)实验中改用60mL0.50mol·L-1盐酸与50mL0.55mol·L-1NaOH溶液进行反应,与上述实验相比,所放出的热量_______(1分)(填“相等”或“不相等”),所求中和热________(1分)(填“相等”或“不相等”),简述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7、(12分)高炉炼铁的基本反应之一是:FeO(s)+CO(g) Fe(s)+CO2(g) ;△H>0。且K(1100℃)=0.263。
(1)此反应的平衡常数的表达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温度升高,平衡常数K的值______,高炉内CO2和CO的体积比值 (填“增大”、“减小”、“不变”)
(2)在1100℃时,测得某高炉中,c(CO2)=0.025mol/L,c(CO)=0.1mol/L。这种情况下,该反应是否处于平衡状态?答:_____(填“是”、“否”)。此时,化学反应速率是υ(正) ___ υ(逆)(填“大于”、“等于”、“小于”)。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8分)一密封体系中发生下列反应:N2 +3H2 2NH3 △H<0,下图是某一时间段中反应速率与反应进程的曲线关系图:回答下列问题:
(1)t1、t3、t4时刻体系中分别是什么条件发生了变化?
t1 t3 t4
(2)下列各时间段时,氨的百分含量最高的是______.
A.t0~t1 B.t2~t3 C.t3~t4 D.t5~t6
29.(8分)1、反应A(g)+B(g)C(g) +D(g)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如图
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该反应是________反应(填“吸热”“放热”)。
(2)当反应达到平衡时,升高温度,A的转化率_____
(填“增大”“减小”“不变”)。原因是______________ __
(3)反应体系中加入催化剂对反应热是否有影响? ___________
30.(共14分)某学生欲用已知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来测定未知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时,选择酚酞作指示剂。请填空。
(1)(每空2分)如下图是常见仪器的部分结构。
①写出仪器名称B C
②使用前需检查是否漏水的仪器有 。
(2)(每空2分)用标准的盐酸滴定待测的NaOH溶液时,左手握酸式滴定管的活塞,右手摇动锥形瓶,眼睛注视________。滴定终点时,锥形瓶中颜色变化为 ,且半分钟内颜色不复原。
(3)(2分)下列操作中可能使所测NaOH溶液的浓度数值偏低的是( )
A.酸式滴定管未用标准盐酸润洗就直接注入标准盐酸
B.滴定前盛放NaOH溶液的锥形瓶用蒸馏水洗净后没有干燥
C.酸式滴定管在滴定前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
D.读取盐酸体积时,开始仰视读数,滴定结束时俯视读数
(4)(2分)若滴定开始和结束时,酸式滴定管中的液面如图所示,所用盐酸溶液的体 积为________mL。
(5)(2分)某学生根据3次实验分别记录有关数据如表:
滴定
次数
待测NaOH溶液的体积/mL
0.100 0 mol/L盐酸的体积/mL
滴定前刻度
滴定后刻度
溶液体积/mL
第一次
25.00
0.00
25.11
25.11
第二次
25.00
0.56
30.56
30.00
第三次
25.00
0.22
25.11
24.89
依据上表数据列式计算该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___________。(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016—2017学年度高二化学第二次月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
2
3
4
5
6
7
8
9
A
C
C
B
C
D
A
D
D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D
B
B
B
A
B
D
B
B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A
A
D
C
B
B
A
二、第Ⅱ卷 (非选择题 共40分)
26.(8分)1、ΔH等于 34.5___(2分)
2、:(1)防止热量散失 ___________(1分)
(2) ____偏小__(1分)
(3) ____不相等___(1分)_____相等___(1分)中和热是稀的强酸和稀的强碱生成1摩尔液态水_放出的热量___________(2分)。
27、(12分)(1)此反应的平衡常数的表达式 _____ CO2和CO的体积比值 __
K的值__增大____, 增大
(2)___否__。υ(正) _大于__ υ(逆)。其原因是:此时c[CO2]/c[CO]<0.263,因温度不变,K值不变。为增大c[CO2]/c[CO]比值,需V正>V逆
28.(8分)(1)t1、t3、t4时刻体系中分别是什么条件发生了变化?
t1 升温 t3 加催化剂 t4减压
(2)下列各时间段时,氨的百分含量最高的是 A______.
A.t0~t1 B.t2~t3 C.t3~t4 D.t5~t6
29.(8分)
(1)____放热____反应
(2)当反应达到平衡时,升高温度,A的转化率___减小__
原因升高温度,平衡向逆方向_移动_____________ __
(3)反应体系中加入催化剂对反应热是否有影响? __无影响_________
30.(共14分)(1)
①写出仪器名称B 容量瓶 C 滴定管
②使用前需检查是否漏水的仪器有 BC 。
(2)(每空2分)__锥形瓶溶液内颜色变化______。 红色变无色 且半分钟内颜色不复原。
(3)(2分)D
(4)(2分)_26.10_______mL。
(5)(2分)_____0.01_ mol/L _____。(保留两位有效数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