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15.50 KB
  • 2024-04-01 发布

2017-2018学年江西省上饶县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零班)试题 Word版

  • 9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 下载文档
  1. 1、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2. 2、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3. 文档侵权举报QQ:3215808601
考试时间:2018年3月31—‎4月1日 ‎ 上饶县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 生 物 试 卷(零班)‎ 命题人:郭 庆 审题人:郭锐锋 时间:90分钟 总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1.5分,共48分)‎ ‎1.在抗震救灾中,发现有些在废墟下由于肌肉受到挤压导致局部组织坏死但仍保持清醒的幸存者,当移开重物被救出后,却因肌肉大量释放的肌红素、钾等物质迅速进入血液,结果造成人压着没事,救出来后最终因心肾功能衰竭而不幸去世的情况。下列与之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在移开重物前,应先为伤者静脉滴注生理盐水,使血液中的有害物质随尿液排出 B. 有些刚被救的伤者,其内环境稳态已经遭到破坏,影响正常的生命活动 C. 心肾功能衰竭是由于伤者血浆渗透压过低所致 D. 幸存者体内因严重缺水,体内渗透压升高 ‎2.如图是肝细胞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示意图(①处的箭头表示血液流动的方向)。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 ‎ A. 若营养不良,④中组织液增多引起组织水肿 B. 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生活的具体内环境是③④‎ C. 正常情况下①处的CO2浓度低于⑤处 D. 饭后4小时①处的葡萄糖浓度高于⑤处 ‎3.关于人体内环境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 ‎①血浆渗透压与蛋白质含量有关,与无机盐离子含量无关 ‎②人吃酸性食品会导致体内的pH降低 ‎③每个人的体温在一天中是保持不变的 ‎④内环境稳态的维持需要多种器官、系统的协调作用,并且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调节 能力有限 ‎⑤严重腹泻、呕吐,只需要补充足够的水,不用补充Na+‎ A. ①②④⑤ B. ②⑤ C. ①②③④ D. ①②③⑤‎ ‎4.图甲表示突触,图乙表示受到刺激时神经纤维上的电位变化。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 图甲中a处能完成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 B. 图甲中a处释放的递质都能使b处产生如图乙所示的电位变化 C. 若将神经纤维置于低Na+液体环境中,图乙所示膜电位会低于+40mV D. 若神经纤维处于图中②对应状态时,Na+通过主动运输方式进入细胞 ‎5.如下图是人体体温调节的曲线图,请据图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当环境温度为‎25 ℃‎时,单位时间产热量基本不发生变化 B. t1到t2间散热量增加是由人体体温与环境温度的温差加大造成的 C. t2以后,散热量减少,这是体温调节的结果 D. t3以后,产热量小于散热量 ‎6.下图表示一段离体神经纤维,A、B、C分别表示刺激位点,距离AB=BC,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 刺激B点,兴奋沿神经纤维双向传导 B. 若神经纤维膜外K+浓度降低,则静息电位减小 C. 若神经纤维膜外Na+浓度增大,则静息电位不变 D. 同时刺激A点和C点,兴奋传至B点后停止传导 ‎7.下图为人体内体温与水平衡调节的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①当受到寒冷刺激时,a、b、c激素的分泌均会增加 ‎②c激素分泌增多,可促进骨骼肌与内脏代谢活动增强,产热量增加 ‎ ‎③下丘脑是体温调节中枢 ‎ ‎④下丘脑具有渗透压感受器功能,同时能合成、释放e激素 ‎ ‎⑤寒冷刺激使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通过促进甲状腺的活动来调节体温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④⑤ D. ③④⑤‎ ‎8.下图是免疫细胞之间相互作用的部分模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图中有3种细胞能特异性识别病菌 B. 物质Ⅰ和物质Ⅱ都属于免疫活性物质 C. 若同种病菌再次侵入,则细胞D的周期缩短 D. 细胞B和C在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中都发挥作用 ‎9.图甲是一盆栽植物,图乙表示该植物不同器官对生长素浓度的反应,叙述不正确的是 A. 若图甲植物①处的生长素浓度为图乙中的B,则图甲植物②处的生长素浓度大于D B. 将图甲中植物置于右侧光照射下,③侧生长素浓度用图乙中C表示,则④侧生长素 浓度小于C C. 若将图甲中植物向左侧水平放置,则⑤处的生长素浓度大于⑥处,植物的根向地生 长,体现了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 D. 经浓度大于10-6mol.L-1的生长素溶液处理的某植物器官,因受到抑制而不再生长 ‎10.右图表示一个生物群落中甲、乙两个种群的增长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甲、乙两个种群可能为竞争关系,甲的竞争力小于乙 B. t2-t3时间内甲种群出生率下降,死亡率上升,但出生 率仍大于死亡率 C. t1-t2时间内甲、乙种群呈“S”型增长,甲种群从t2开始出现环境阻力 D. t3-t5时间内甲、乙两种群的年龄组成不同 ‎11.下图是描述生命现象的模型(部分),以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若A代表人体下丘脑,a为一次饮入大量水,则b、c可分别代表抗利尿激素和尿量增加 B. 若A代表洋葱表皮,a为一定浓度的蔗糖溶液,则b、c可分别代表液泡体积和吸水能力增大 C. 若A代表棉铃虫种群,a为诱捕雄虫,则b、c可分别代表性别比例失调和种群密度升高 D. 若A代表小鼠机体,a为胸腺发育不良,则b、c可分别代表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能力下降。‎ ‎12.运用标志重捕法调查某种动物的种群密度,不会对调查结果产生影响的是 A. 带标记的个体警惕性提高而不易被再次捕获 B. 初捕和重捕间隔的时间长短 C. 重捕时,捕获的带标记个体受伤死亡 D. 初捕和重捕的范围是否一致 ‎13.对某地两个种群的数量进行了多年的跟踪调査,并研究Nt+1/Nt随时间的变化趋势,结果如右图所示(图中Nt表示第t年的种群数量,Nt+1表示t+1年的种群数量)。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甲种群在0〜t3段的年龄结构为增长型 B. 乙种群在0〜t1段的种群数量呈“J”型増长 C. 乙种群在t2时数量最少 D. 甲种群在t3后数量相对稳定可能是生存条件得到了改善 ‎14.红圆蚧是美国加州南部的一种柑桔害虫,甲小蜂能寄生红圆蚧而抑制其爆发。但在引入乙小蜂的十年后,乙小蜂几乎在整个区域完全取代了甲小蜂。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乙小蜂与甲小蜂是竞争关系 B. 乙小蜂能够摄取红圆蚧的养分以维持生活 C. 乙小蜂可以改变红圆蚧和甲小蜂相互作用的结果 D. 乙小蜂的引入使该群落的丰富度增加 ‎15.下列为减少实验误差而采取的措施,其中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内容 减少实验误差采取的措施 A 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 采集小动物时,诱虫器上安装一个电灯 B 探索2,4-D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 预实验确定浓度范围 C 调查某草地中蒲公英种群密度 随机取样、样方的数量足够多 D 比较有丝分裂细胞周期不同时期的 时间长度 先用低倍镜找到分生区细胞,再换高倍 镜观察 ‎16.下列有关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等距取样法适合调查灌木类行道树上蜘蛛卵的种群密度 B. 小麦田中高矮不一的小麦形成了群落的垂直结构 C. 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不包含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及分解者 D. 组成种群的个体在生活空间上的位置状态或布局属于种群特征 ‎17.群落是一个动态系统,它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下列与群落演替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演替主要有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两种类型 B. 群落的次生演替比初生演替速度快,且起点与初生演替不同 C. 演替是原有物种的恢复 D. 人类活动往往会改变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 ‎18.生物群落甲、乙、丙含有数字1到8的物种,每个物种的密度不同,下表给出了这些物种的密度(数/m2)。请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群落 种1‎ 种2‎ 种3‎ 种4‎ 种5‎ 种6‎ 种7‎ 种8‎ 甲 ‎92‎ ‎4‎ ‎0‎ ‎0‎ ‎1‎ ‎1‎ ‎1‎ ‎1‎ 乙 ‎0‎ ‎25‎ ‎20‎ ‎20‎ ‎20‎ ‎5‎ ‎0‎ ‎0‎ 丙 ‎0‎ ‎65‎ ‎20‎ ‎10‎ ‎3‎ ‎2‎ ‎0‎ ‎0‎ A. 当受到大规模害虫袭击且危害程度逐渐增强时,这些群落中受影响最小的是乙 B. 当受到大规模害虫袭击且危害程度逐渐增强时,这些群落中受影响最大的是甲 C. 在生物群落丙中,各物种之间最可能的关系是共生 D. 在生物群落丙中,各物种之间最可能的关系是捕食 ‎19.十九大再次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为响应这一号召,2017年洞庭湖环境保护行动全面展开全境砍伐欧美黑杨、拆除外湖砂石场、拆除湖洲内的钢制矮围、清退外湖珍珠养殖场、沟渠塘坝清淤增蓄等。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欧美黑杨引进后,洞庭湖区鸟类大量减少,这表明外来物种人侵会降低生物多样性 B. 湖洲钢制矮围严重影响洞庭湖鱼类的正常繁殖,进而影响种群数量增长 C. 沟渠塘坝清淤增蓄、拆除外湖砂石场将有利于提高洞庭湖湿地生态系统的净化功能 D. 长期在洞庭湖进行珍珠养殖会导致水体Na、K等元素含量增多,引起水华现象 ‎20.下列有关生态系统功能及稳定性的描述,正确的是 A. 利用寄生细菌杀死草原兔,可提升能量的利用效率和传递效率 B. 农业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可自我循环,能量需系统外提供 C. 动物尿液中所含能量不属于该动物的同化量 D. 若一个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高,则其营养结构相对较复杂 ‎21.生态系统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它常常趋向于稳态。图甲表示载畜量对草原中生产者的净生产量的影响(净生产量即生产者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总量与自身呼吸消耗量的差值)。图乙表示生殖数量或死亡数量与种群大小的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由图甲可知,D点以后生态系统的稳态受到破坏 B. 由图甲可知,适量的放牧不会破坏草原生态系统的稳态 C. 由图乙可知,F点表示该环境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 D. 由图乙可知,F点时种群的年龄组成为衰退型 ‎22.在一般情况下,关于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主要渠道的正确图解是 ‎23.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云南某地通过新建沼气池和植树造林,构建了新型农业生态系统(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该生态系统中,处于第二营养级的生物有人和家禽、家畜 B. 该生态系统的建立,提高了各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效率 C. 该生态系统中,人的作用非常关键,植物是主要成分 D. 沼气池的建造,提高了该生态系统能量的利用率 ‎24.我国谚语中的“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体现了食物链的原理。若鹰迁入了蝉、螳螂和黄雀所在的树林中,捕食黄雀并栖息于林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鹰的迁入增加了该树林中蝉及其天敌的数量 B. 鹰的迁入增加了该生态系统能量消耗的环节 C. 鹰的迁入改变了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方向 D. 该生态系统中细菌产生的能量可流向生产者 ‎25.下图为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部分示意图,①②③④⑤各代表一定的能量值。下列各项中正确的是 ‎ ‎ ‎ A. 在人工饲养的高密度鱼塘中⑤肯定大于①‎ B. ④中包含了次级消费者粪便中的能量 C. 从能量关系看,②>③+④‎ D. 在食物链中各营养级获得能量的方式及能量的用途完全相同 ‎26.某农场面积约140hm2,农场丰富的植物资源为兔子提供了很好的生存条件,兔子大量繁殖吸引鹰前来捕食。某实验小组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兔子的种群密度,第一次捕获了100只,标记后全部放掉,第二次捕获了280只,发现其中有2只带有标记。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鹰的迁入率增加会影响兔子的种群密度 B. 该农场兔子的种群密度约为100只/hm2‎ C. 兔子种群数量下降说明该农场群落的丰富度下降 D. 植物→兔子→鹰这条食物链中,第三营养级含能量最少 ‎27.如图所示的食物网中,若已知人的体重增加‎1kg,最少消耗水藻 ‎ A. ‎5kg ‎ B. ‎25kg ‎ C. ‎50kg ‎ D. ‎‎100kg ‎28.图为生态系统碳循环示意图,图中A、B、C代表生态系统成分,数字表示生理活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图中生产者、B、C、A构成了两条食物链 B. ①②⑥⑦为CO2形式,③④⑤为有机物形式 C. ③④⑤⑥⑦之和等于生产者同化的碳的总量 D. 经③流向B的碳全部储存于B体内的有机物中 ‎29. 在营养和生存空间等没有限制的理想条件下,某细菌每20 min就分裂繁殖一代。现将该细菌种群(m个个体)接种到培养基上(资源、空间无限),T h后,该种群的个体总数是 A.m·2T B.m·‎220 ‎ C.2· D.m·23T ‎30. 图甲为生态系统碳循环示意图;图乙为某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图丙为λ(λ是当年种群数量与一年前种群数量的比值)随时间变化而变化的曲线;图丁为一植食性昆虫迁入某生态系统后,其种群数量增长速率的变化曲线.请分析判断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图甲中B为分解者,分解动植物遗体释放出来的能量,可供绿色植物同化作用再利用 B.图乙中,次级消费者获得了初级消费者所得到的能量的13.3%‎ C.图丙中种群在c~d年间,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 D.图丁中t1~t2时期与图丙中a~b时期种群都呈衰退型 ‎31. 已知某生态系统内有甲、乙、丙、丁四种生物,其中乙、丙和丁之间的营养级关系是乙→丙→丁,甲和乙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请据图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0~a时间段内,丙和丁的数量变化都增多 B.如果该生态系统内还有硝化细菌等原核生物存在,则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大于 绿色植物固定的太阳能 C.该生态系统至少有4个种群,由这些种群组成了生物群落 D.a~b时间段内,从食物链的角度分析导致甲、乙数量减少的原因可能是丙数量增多 ‎32. 关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凡是细菌、真菌都是分解者 ②凡是自养型生物都是生产者 ③植物都是生产者 ‎④动物都是消费者 ⑤异养型生物都是消费者 ‎ ‎⑥细菌可能是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⑦动物只能是消费者或分解者 ‎ ‎⑧植物只能是生产者或消费者.‎ A.②⑥⑦⑧ B.②③⑥⑧ C.②⑥⑦ D.②⑤‎ 二、非选择题(52分)‎ ‎33.如图所示为人体神经一体液一免疫调节网络的部分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人体的免疫系统在维持机体的稳态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主要功能是____________。‎ ‎(2)器官甲为_____________。下丘脑、器官甲、肾上腺三者之间存在着较为复杂的体液调节关系:其中①②③属于_____________调节,④⑤属于_____________调节。‎ ‎(3)过程⑧产生的细胞因子为免疫活性物质,能与病原体特异性结合,它很可能是由_____细胞产生。‎ ‎(4)外界刺激到神经系统,通过⑨到下丘脑的这一个过程中,下丘脑属于反射弧中____的一部分。‎ ‎(5)研究表明,长时间处于高度紧张工作状态的人,癌症发病率较髙,分析图示可知原因是________。‎ ‎34.如图是某一动物物种迁入一个适宜环境后的增长曲线图,请回答:‎ ‎(1)图中的增长曲线是_______型,表示K值的一点是_____。‎ ‎(2)图中表示种群增长速率最快的点是___________。‎ ‎(3)迁入种群第2年后,增长明显加快的原因主要是_________。‎ ‎(4)第8年后,种群数量趋于稳定,阻碍种群继续增长的因素主要有_______和________。‎ ‎(5)美国白蛾已经悄然潜入北京地区成为一个严重的生物入侵事件。美国白蛾进入北京地区,种群可能呈现“J”型增长,这除了气候适宜,食物和空间充裕等因素以外,主要是因为_________,它的大量爆发使北京地区_________受到威胁。‎ ‎35.某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相关的问题。‎ ‎(1)图中缺少的生态系统的成分有_______ ;调查农田中鼠的种群密度常用_________法。‎ ‎(2)如将蛇的食物比例由青蛙:鼠=1:1调整为1:2,水稻生产量不变,能量传递效率按10%计算,该生态系统能承载蛇的数量是原来的_____________倍。‎ ‎(3)田鼠都是恒温动物,同化的能量中只有3%~5%用于 _____________ ,其余部分在呼吸作用中以热能的形式散失。‎ ‎(4)你认为稻田中_________________(“有”或“没有”)群落的垂直结构,无机环境中的能量主要通过________________(生理过程)进入生物群落。‎ ‎(5)蛇能够依据田鼠留下的气味去猎捕后者,田鼠同样也能够依据蛇的气味或行为躲避猎捕。可见,信息能够 _____________ ,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36.某山谷因泥石流而导致植被毁灭,若干年后在人为干预下,又恢复了盎然生机。假定某种群当年数量是一年前种群数量的λ倍,图甲为λ值随时间的变化曲线。乙图为该系统能量流动示意图,请分析回答:‎ ‎(1)图1中a~d过程中该种群增长率在 段最大。‎ ‎(2)图1中d~e段变化表明该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 能力, e点种群数量比d点 。‎ ‎(3)图2中该生态系统中第二、三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效率是 ‎ 上饶县中学2019届高二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 生 物 试 卷(零班)答案 ‎1.C 2.D 3.D 4.C 5.D 6.B 7.A ‎8.B 9.D 10.C 11.D 12.C 13.B 14.D 15.C ‎16.B 17.C 18.C 19.D 20.D 21.D 22.D ‎23.B 24.B 25.C 26.C 27.B 28.B 29. D 30. C ‎31. C 32. A ‎33.(1)防卫、监控和淸除 ‎(2)垂体 分级 (负)反馈 ‎(3)浆(效应B)‎ ‎(4)效应器 ‎(5)高度紧张状态下,糖皮质激素分泌较多,会抑制免疫系统的正常功能 ‎34.(1)S d (2)b (3)食物充足又无天敌 ‎(4)食物减少 天敌增加 ‎ ‎(5)没有它的天敌 原有物种的生存(生物多样性)‎ ‎35.(1)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分解者 标志重捕法 ‎ ‎(2) 1.375‎ ‎ (3) 自身的生长、发育和繁殖 ‎ ‎(4) 有 光合作用 ‎ ‎(5)调节种间关系 ‎36. (1)bc (2)自我调节 少 (3)11.4%‎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