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70.00 KB
- 2024-03-30 发布
高二地理试卷
总分值:100分 时间:100分钟
温馨提示:此次考试卷面分为5分
说明:1. 书写整齐无大面积涂改且主观题基本完成的得5分
2. 书写有涂改或主观题未完成的,根据情况扣(1—5) 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太阳能屋顶就是在屋顶安装的黑色“硅板”。风和日丽的白天,屋顶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把富余的电能送入电网。我国有关专家指出:上海没有油田和煤矿,但有两亿平方米的屋顶,不能辜负了屋顶上这片免费的阳光。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 下列自然现象与太阳辐射无关的是( )
A. 水的运动 B. 人类的出现
C. 鄱阳湖的形成 D. 东南季风
2. 上海积极推广“太阳能屋顶计划”是因为( )
A. 上海是我国太阳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
B. 上海人口众多,能源需求量大
C. 太阳能资源清洁、可再生、能量集中
D. 上海经济发达,能源蕴藏量大
北京时间2019年11月3日,我国在太原成功把“高分七号”卫星送入预定轨道。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 “高分七号”的线速度和地球自转的线速度相比( )
A. 较小 B. 较大
C. 相等 D. 不能确定
4. “高分七号”的发射时,地球围绕太阳运动的速度( )
A. 加快速度 B. 减慢速度
C. 先快速后到减速 D. 减速后加速
下列各图中的阴影部分代表黑夜,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5. 图中代表昏线的线段数字是( )
A. ②④⑥ B. ①③⑤
C. ①③④ D. ②⑤⑥
6. 下列两地中地方时都相同的是( )
A. 甲、乙 B. 甲、丙 C. 乙、丁 D. 丙、丁
左图为“2019年5月10日甲、乙、丙、丁四地日出日落时间(北京时间)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7. 四地白昼时间由长短高的排列是( )
A. 乙、丙、甲、丁 B. 甲、丙、乙、丁
C. 丁、乙、丙、甲 D. 甲、乙、丙、丁
8. 今天(考试当天),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最接近右图中的( )
A. a点 B. b点 C. c点 D. d点
杭州(30ºN)某同学对传统的太阳能热水器进行改造(如下图)设计:将太阳能热水器集热板装在一个大玻璃箱里,并将热水器的支架改造成活动形式,正午太阳高度角与集热板和地面的夹角保持互余。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9. 6月22日杭州的正午太阳高度角为( )
A.正午太阳高度角为83°26ˊ B. 正午太阳高度角为60°
C.正午太阳高度角为36°34ˊ D. 正午太阳高度角为90°
10. 一年中,活动支架最长的日期是( )
A. 春分日 B. 夏至日 C. 秋分日 D. 冬至日
读地球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左图)与南京某月连续几天的气温资料(右表)。完成题。
11. 对地面起保温作用的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12. 结合南京某月连续几天的气温资料(表1),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 9日温差小的原因是甲较强,乙较弱
B. 9日温差小的原因是甲较强,丙较弱
C. 12日温差大的原因是乙较强,丁较弱
D. 12日温差大的原因是甲较强,乙较弱
下图为某地区形成的热力环流剖面图,右图显示该地区0米与高空600米的垂直气压差分布状况。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3. 有关该地区气压分布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①地气压高于②地
B. ③地气压低于④地
C. ①地气温高于②地
D. ③地气温低于④地
14. 有关图中地面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甲是草地,乙是湖泊 B. 甲是城市,乙是郊区
C. 甲是湖泊,乙是草地 D. 甲是郊区,乙是城市
下图为某位同学自绘的南半球“三圈环流”模式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5. 图中风带b的盛行风向是( )
A. 东南风 B. 西北风 C. 东北风 D. 西南风
16. 关于上图中三圈环流说法正确的是( )
A.b对地中海地区影响大
B.c风向可能随着气压带的移动而变动
C.Ⅱ地与高纬地区比温度高而受热上升
D.Ⅲ地受冷收缩下沉
17. 图中与热带沙漠气候的成因有关的是( )
A. Ⅱ气压带和a风带 B. Ⅱ气压带和b风带
C. Ⅲ气压带和b风带 D. Ⅲ气压带和c风带
下图中的甲地正在经历一次暴雨天气过程。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8. 图中示意的天气系统与降水区域分别为( )
A. 暖锋、锋前 B. 暖锋、锋后
C冷锋、锋前. D. 冷锋、锋后
19. 下列我国的天气实例是由该天气系统造成的是( )
A. 昆明阴雨连绵 B. 南昌酷暑闷热
C. 春季北方沙尘暴 D. 江南梅雨
秋台风通常是指9月-11月生成的台风。秋台风的数量虽不如夏季台风数量多,但破坏更大。2019年9月16日登陆我国的强台风“山竹”就是典型的秋台风。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20. 下列表示台风“山竹”的天气系统正确的是( )
A. B. C. D.
21. 下列关于秋台风的说法正确的是 ( )
①与夏季台风相比,秋台风更易受副高影响
②与夏季台风相比,秋台风对农业生产的危害性较大
③秋季台风多发季节,我国北方多暴雨天气
④秋季易出现超强台风,是因为低纬度海域水温偏高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下图为某半球锋面气旋系统示意图,等压线。完成下列各题。
22. 甲地未来一段时间的天气状况可能是( )
A. 气压不变 B. 天气转晴 C. 气温升高 D. 风力变大
23.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地受冷气团控制
B.乙地未来可能出现连续性降水
C.乙地受暖空气控制
D.甲乙两地均将出现降温降雨天气
如图,读全球气候的长期演变图,回答下列各题。
24. 在①﹣②阶段( )
A.海平面不断上升 B. 气候由干冷变为暖湿
C. 冰川面积减少 D. 气候由暖湿变为干冷
25. 全球气候变化的基本特点是( )
A. 冷暖、干湿交替出现 B. 全球降水量逐渐增加
C. 气候变化周期长短一致 D. 全球气温逐渐升高
二、综合题(共4小题;共45分+5分卷面)
26. 下图为东半球某日太阳光照图,图中阴影部分为夜半球,斜线为晨昏线一部分。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1分+1分)
(1)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____________ 。(1分)
(2)图中A点地方时是______时,B、C、D三点中和比A地地方时相同的是_________。(4分)
(3)这一天A、B、C、D四点正午太阳高度有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4)这一天D点的夜长是_____________小时。(2分)
(5)此日过后的数日内,悉尼的昼长逐渐变_____________________(长/短)。(2分)
27. 图甲是某城市及郊区近地面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图乙为该城市城区和郊区气流运动简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1分+1分)
(1)判断图中地理现象,分析该现象对城市大气质量的影响。(4分)
(2)说明城市上空多云和多雾原因。(3分)
(3)试分析在城郊之间建设绿地的意义。(4分)
28. 下图为某年4月6日17
时某区域地面天气图,虚线范围内为图示天气系统引发的某种气象灾害实时分布图。此前图示区域大部分地区表土解冻,地表干燥。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12分+1分)
(1)判断图中①②③④四地中气温日较差最小的地方,说明判断依据。(6分)
(2)判断该气象灾害种类,分析其形成的天气条件。(6分)
29. 下图是“两大洲气候区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1分+2分)
(1)判断图中②地的气候类型并分析其成因。(4分)
(2)⑤、⑥两地同属热带雨林气候,但面积大小不同。试从大气环流、地形两方面作简要解释。(7分)
期中考试参考答案
1-5:CBBAA 6-10:BBCAD 11-15:BDADB 16-20:BDDCA 21-25:CDBDA
(12分) (1)(23°26′S,160°E) (2分)
(2)12点 C (4分)
A>B>D>C (2分)
(4)16时 (2分)
(5)短 (2分)
27.(1)城市热岛效应。 有利于城市低空污染空气的扩散,城区和郊区容易产生交叉污染 。(4分)
(2) 空气对流上升运动强烈,凝结核多,水汽容易凝结 。(4分)
(3) 能净化流向市内的空气,改善城市的大气质量。(从调节大气温度、湿度方面回答也可) (4分)
28.(13分)(1)②地;受冷锋天气影响,白天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强,气温低;夜晚大气保温作用强,气温高。(6分)
(2)沙尘暴。天气条件:气温回升导致表土解冻,蒸发加强,地表干燥,沙源丰富;冷锋影响前暖气团干燥,难以形成降水,气旋势力强,气流上升,形成扬沙;偏西风风力强劲,形成大范围沙尘暴。)(7分)
29. (1)地中海气候;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5分)
(2)⑤地常年受东南信风影响;处于大分水岭的迎风坡,平地狭小。⑥地常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处于亚马孙平原,面积广阔。(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