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5.50 KB
  • 2024-03-29 发布

2017-2018学年四川省双流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解析版

  • 21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 下载文档
  1. 1、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2. 2、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3. 文档侵权举报QQ:3215808601
双流中学2017-2018学年(上)期中考试 高二年级 语文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在答题卡上。‎ 第Ⅰ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是什么把全世界的中华儿女联结在一起?是文化,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我们从出生的那一天起,就受到中华文化的熏陶,并以自己的言论和行为显示着这个文化的特点。‎ 中华文化包含着强烈的人文精神。“人文”这个词语起源很早,《易·贲卦·彖辞》说:“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将人文与天文置于对等的地位,可见对人文的重视程度。概括地说,中国古代的人文精神有两层含义。一是对人的尊崇。《老子》把人和道、天、地并列,称之为四大。《孝经》中认为人在天地所生的万物之中最为尊贵。《左传》里有这样的话:“夫民,神之主也。”《左传》里又有这样的话:“民之所欲,天必从之。”连上天也要顺从人的愿望。中国虽然也有宗教和神学,但中华文化所崇拜的是祖先,注重的是祭祖,或者崇拜那些为民族的生存以及民族文化的发展做出非凡贡献的人。孔子、李冰父子、司马迁等都有祭祀他们的庙宇。所以中华文化是以人为中心的文化,以人为主体的文化,以人伦为核心的文化。人和人的关系,远比人和神的关系重要。人文精神还有一层含义,就是重视人的节操和修养,注重人之所以成为人的那些道德素质,进而追求人格的完美。孔子说:“朝闻道,夕死可矣。”又说“杀身以成仁”。孟子说:“舍生而取义。”在古代,道德和智能完善的人,就是圣贤。例如孔子被称为圣人;他的三千弟子当中有七十二位最好的,被称为贤人。中华文化以人为中心,在众人之中又以圣贤为中心,只要认真修养,“人皆可以为尧舜”。这是中华文化中十分可贵的内容。‎ 中华文化是尚和的文化。“和”的本义是声音相应,也就是声音的和,引申为和谐、和平、和畅、中和、融和、祥和等意义。《中庸》以“致中和”为修养的最高境界。孔子说做人要兼顾文和质两方面的和谐,“文质彬彬”,才称得上君子。“和”是中华文化的精髓之一。中国古代哲学家们讲“天人合一”,包含着人和大自然和谐相处的意思。张载说:“民吾同胞,物吾与也。”人是大自然的一部分,一草一木,一山一水,天上飞的鸟,水里游的鱼,都是人类生存的伙伴。不仅如此,还应当在心灵上和大自然相通,从大自然中体悟人生的真谛,进而达到内心的和谐。“和”的文化精神,渗透到人和人的关系中,便是注重和谐相处,以达到人际关系的平衡。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本身就是多个民族和谐相处的大家庭。但“和”并不是善恶不分,是非莫辨,不是简单的混同。正如孔子所说:“君子和而不同。”在今天这样的时代,竞争要在公平、公正的原则下进行,通过竞争相互促进、共同提高,以达到“和”的境地。‎ 中华文化还有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注重整体思维。《周易·系辞下》提出“三材之道”,视天地人为一整体,认为宇宙中种类事物都存在普遍联系,彼此相互影响。人们应从整体上把握事物的性质、事物之间的关系及其发展规律。中国古代的科学家以相感相通和相生相克的整体思维,考察自然现象的性能及其变化过程,从而在天文学、气象学、医学、化学、地理学、物理学和生物学等领域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中华文化是自强不息而又开放兼容的文化。中华文化之所以经久不衰,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具有自强不息的精神。然而,自强不息并不是自我封闭。中国人常用“海纳百川”来形容一个人的气度胸襟,这四个字也可以用来形容中华文化的品格。中华民族敢于、乐于和善于吸取外来的文化,吸取其中的营养,使它们变成自己文化的一部分。佛学传入中国以后,与中国固有的文化相结合,形成中国特有的禅学,便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唐朝的都城长安是当时最大的国际都会,居住着不少任职于唐朝的外国人、留学生、学问僧、外国的艺术家以及大量外来的商贾,这充分展示了中华文化开 放兼容的特点。‎ 中华文化既有光辉的历史,也有灿烂的未来,我们只要坚持吸取中华文化中的精华,同时吸取世界各民族文化中的优秀成分,不断开拓创新,就必定能使具有悠久历史的中华文化永葆青春。‎ ‎(摘编自袁行霈《中华文化精神》)‎ ‎1. 下列关于“中华文化”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中华文化包含强烈的人文精神,是以人为中心的文化,重视对人的尊崇,重视人的节操和修养,追求人格的完美。。‎ B. 中华文化注重整体思维,视天地人为一体,认为宇宙中各类事物都存在普遍联系,相互影响,要求人们应把握事物的性质、事物之间的关系及其变化发展规律。‎ C.‎ ‎ 中华文化是尚和的文化,“和”是中华文化的精髓之一,但“和”并不是善恶不分,是非莫辩,不是简单的混同,是“君子和而不同”‎ D. 中华文化是开放兼容的文化,唐朝的都城长安就是当时最大的国际都会,人口曾达百万之多,居住着不少任职于唐朝的外国人,许多国家的使臣络绎不绝。‎ ‎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我们从出生的那一天起,就受到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的熏陶,并以自己的言行显示着这个文化的特点。‎ B. 《老子》把人和道、天、地并列,《孝经》认为人在万物中最为尊贵,《左传》有“民之所欲,天必从之”的记载,这些都体现了对人的尊崇。‎ C. 中华民族敢于、乐于和善于吸取外来的佛学文化,吸取其中的营养,并与中国固有的文化相结合,最终形成了自己特有的禅学。‎ D. 人类不能只是大自然的生存伙伴,更重要的是从大自然中体悟人生的真谛,达到内心的和谐,进而在心灵上和大自然相通。‎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自强不息的精神是中华文化经久不衰的不二法门,但自强不息又并不是自我封闭,中国特有的禅学,便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B. 中国古代的科学家之所以在许多领域做出了自己的贡献,与他们以相感相通和相生相克的整体思维来考察自然现象的性能及其变化过程这一特点有关。‎ C. 中华文化崇拜的是祖先或那些为民族的生存及民族文化的发展做出非凡贡献的人,注重的是祭祖,这是与宗教和神学所不同的。‎ D. 要能使具有悠久历史的中华文化永葆青春,一方面要坚持吸取中华文化中的精华,一方面要同时吸取世界各民族文化中的优秀成分,不断开拓创新。‎ ‎【答案】1. B 2. D 3. A ‎【解析】‎ ‎1. 试题分析:原文说“人们应从整体上把握事物的性质、事物之间的关系及其发展规律”,而C项说“要求人们应把握事物的性质、事物之间的关系及其变化发展规律”没有“从整体上”的限制,与原文不符。‎ 点睛:考核概念的题目的命题点注意集中在概念的内涵、外延,注意的错误主要是范围不当、偷换概念、无中生有、强拉因果、曲解文意、答非所问等类型。命题的方式经常是对文中相关概念的要点进行组合,或对文中的句子进行转换,或是改变文中句子之间的关系。此题B项混淆范围。‎ ‎2. 试题分析:原文说“不仅如此,还应当在心灵上和大自然相通,从大自然中体悟人生的真谛,进而达到内心的和谐。” 而D项说“更重要的是从大自然中体悟人生的真谛,达到内心的和谐,进而在心灵上和大自然相通”。这里,“更重要的是”与“不仅如此,还应当”表述不一致;另外,“进而”前后的内容颠倒。‎ ‎3. 试题分析:原文说“中华文化之所以经久不衰,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具有自强不息的精神”,而C项则说:“自强不息的精神是中华文化经久不衰的不二法门”,C项,将原文“一个重要的原因”变成“不二法门”,表述错误。‎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失语的秋天 天才蒙蒙亮,老黄便起身打点行装。透过窗户,依稀可见小村高矮错落的瓦房升起的袅袅的炊烟,疲惫的脸孔不由掠过一缕悲哀,他感受到一阵迷惘、屈辱和压抑……‎ 两个月前,他作为县农业合作银行的信贷员,被抽调来到四英岭下小村蹲点扶贫。他的目光盯住了村后一片弃荒而又不可多得的红碱土地。年初,他看到一本科技杂志刊载红碱土地培植西洋香菇获高产的经验,他也去函联系购买了少许菌种,意想谋求推广。‎ 他不会忘记他发动大伙儿培植西洋香菇的那个夜晚。低矮剥落的村部小屋,人声嚷嚷,挤着村中的父老兄弟姊妹。‎ 村长姓李,睨着眼,干咳两声,说:“老黄是镇上营业所的,从科技兴农着眼,有心让大家脱贫致富,大家欢迎!”小屋里,响起了噼里啪啦的掌声。‎ 他咧口一笑,从一只衣袋里掏出一把菌种,说:“这是西洋香菌种,一月余一个种植周期,希望大家都种上。五元一斤,不过现在不收钱,等秋天收获后再从菇菜款中扣……”‎ ‎“那样金贵的西洋香菇,恐怕我们侍养不活。”有人顾虑说。‎ ‎“种植技术,由我负责,种不活的不收钱。不过有个条件,菇菜收获了,一定卖给我,每公斤十元。”‎ ‎“哟,每公斤十元。”厘里人吵嚷起来。‎ ‎“老黄,真能那样,你算是为大伙儿办了件积德事!”‎ ‎“只怕嘴说不算,等种出菇菜,你不收,一拍屁股走了,怎么办?”‎ 他手一挥,说:“大家不要担心,种了菇菜,我哪有不收之理?告诉大家,菇菜收后还要经过加工、消毒……最后出口外销。为了慎重,我们还是订个合同吧。到时,我还怕你们不卖给我呢!”‎ ‎“不卖给你卖给谁?我们不懂得消毒,如何脱手?’’村长抢过话,笑开了怀,“你放心,有我在,菇菜一定能卖给你,不过履行手续,订下合同也好!”‎ 之后,他从县农业合作银行贷款一万元,亲自跑了一趟省城,买回了八百斤菌种。他跑东家、走西舍、去南院,订合同、核亩数,指导播种、点粪、浇水、遮阳、开光……‎ 月把一过,红碱土地长出了白花花的香菇菜,映照在一张张喜悦的脸上。‎ 收获季节到了,他估算了一下全村的菇菜收成,又跑了趟县农业合作银行,贷款十万元用来收购菇菜。‎ 他刚回小村,就踏进村长的家,说:“村长,你没白忙。你种香菇收成有四百公斤,可赚四千元呀。”‎ 村长却眨了眨眼说:“老黄,把这香菇每公斤十元卖给你,你转卖给别人每公斤多少元?”‎ ‎“村长,不瞒你说,我同别人订了合同,每公斤卖十二元!”‎ ‎“十二元?一公斤赚两元,全村有万余公斤,佧就赚了两万多元,好轻松呀。”村长打着哈哈说。‎ ‎“没有这么多,村长你也知道,我收了香菇,还要同别人联营过滤、消毒,除去贷款本息、过滤成本、货运杂费……能有三两千元就不错了。”‎ ‎“老黄,不是我作难你。我同大伙儿说了,香菇菜,我们自己联系自己卖,卖了后,菌种钱,我们给。待到你蹲点走时,我们再好好聚一餐……”村长盯着他像一个陌路人。‎ ‎“村长你怎能这样?我们订了合同的呀!”‎ ‎“订了合同有屁用,你上告,也没有人理。”‎ 村长嗓门提上来,没有半点商量的余地。‎ 老黄知道拗不过村长,他跑东家,他走西舍,他去南院…“‎ 他没有想到,大伙儿支支吾吾,都是同样的回答。‎ 转眼,香菇菜收获完了,村长派人外出联系,销路一直没有着落。‎ 等到有一天,村长像个泄了气的皮球,找上门来。老黄跑去一看,愣住了:原先白花花的西洋香菇变质、长霉、褪色了,失去了销售的价值,他顿感一阵悲哀。‎ 一万余公斤的西洋香菇报废了,茵种的钱自然也收不上。他赔去了一万元贷款本息不算,没有想到,竞有人怨起他领着大伙蛮干了一番,毫无结果。‎ 昨天,镇政府来人,找他谈话,语重心长地说,农民脱贫致富不能急于求成,更不能蛮干,一下子就想富起来……未了,调整他到别个村庄去。‎ 天渐渐地亮了。他拎起了行李,走出门去。门外,站了一却憨厚朴实的农民,呼地围了上来,嘘寒问暖,他们仿佛欠了什么重债,负疚、惭愧、不安…“‎ 他心头一热,大步流星,离开了小村……‎ ‎4.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恰当的一项是(  )‎ A. 小说采用了倒叙的形式,从蹲点扶贫的老黄离开小村写起,然后讲述了他帮助村民脱贫致富的故事,叙事起伏有波澜。‎ B. 在培植西洋香菇的动员会上,村民们兴致勃勃,但也流露出心中的顾虑和对老黄的不信任,这为后面村民的违约做了铺垫。‎ C. 村民看到白花花的香菇菜时的喜悦,与不愿将之卖给老黄时的冷漠形成反差,突出了村民们的自私冷酷、贪得无厌。‎ D. “失语的秋天”中的“失语”一词,意蕴丰富,既表现了老黄经历风波后的无奈,更表现了村民们事后的负疚和惭愧。‎ ‎5. 请简要梳理小说中“老黄”的心理变化过程。‎ ‎6. “村长”在小说中有哪些主要作用?请简要分析。‎ ‎【答案】4. A 5. ①引进种植西洋香菇,帮助大家脱贫致富时的积极热心;②村民违约后,面对西洋香菇报废,贷款无法收回时的悲哀;③事后被人埋怨,被调整到其他村庄时的迷茫、屈辱和压抑;④离开村庄时,为村民的憨厚朴实而感动。 ‎ ‎6. ①村长是事件的主要参与者,推动了情节的发展。②村长的狭隘、愚昧导致了老黄脱贫致富项目的失败,揭示了小说的主题,引人深思。③村长这一形象,对“老黄”起到了衬托作用,使“老黄”的形象特点更为鲜明。‎ ‎【解析】‎ ‎4. 试题分析:B项,“铺垫”分析错误;C项,“自私冷酷、贪得无厌”,分析不妥当;D项,“更……负疚和惭愧”理解错误。‎ ‎5. 试题分析:分析人物的心理变化首先对文章的情节进行简单的概括,然后从事件中分析人物的心理,注意抓住文中的重点词语。如此题积极热心——悲哀——迷茫、屈辱和压抑——感动。‎ ‎6. 试题分析:从情节的角度分析推动了情节的发展;从主旨的角度分析揭示了小说的主题,引人深思;从对“老黄”起到了衬托作用,使“老黄”的形象特点更为鲜明。‎ 点睛:次要人物形象的作用题目是小说经常考核的题目,首先分析其形象特征,然后分析和主人公的关系,对主人公的命运或性格特征产生什么影响,然后分析对揭示文章的主旨方面产生的作用。此题从情节、主旨和与主要人物的关系的角度分析。‎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文心清如许,译笔生豪情 ‎1912年,朱生豪出生于浙江嘉兴。他幼年失怙,家境中落。然而,他痴迷读书,从无懈怠,从秀州中学到之江大学,教会学校的背景培育了他中英文俱佳的文学功底,诗文清秀,才华颖脱。一代词宗夏承焘先生执教之江大学,对这位学生的才华“一唱三叹”,赞为“不易才”。‎ ‎20世纪30年代,朱生豪大学毕业后来到上海,此时国民党当局在“攘外必先安内”政策下进行文化围剿。他在当时上海的世界书局任职,耳闻目睹令人窒息的文化封锁,思想上愤懑彷徨。书局英文部负责人詹文浒先生了解到朱生豪的中英文功底,向他作出了重要建议——翻译《莎士比亚戏剧全集》。‎ 这个建议让这位温和腼腆、“渊默如处子”的青年文人,胸中翻涌起了豪迈的激情。朱生豪在给妻子的信中说:“某国人说中国是无文化的国家,连老莎的译本都没有。我这两天大起劲……”朱生豪说的“某国”就是当时觊觎中华、到处挑衅的日本。‎ 莎士比亚戏剧大部分为诗体剧。一位学者曾评说:只有诗人方得译出诗人之剧。朱生豪在新旧体中文诗词方面极富才华;他的英文诗歌创作也十分有灵气,具有清新自然的田园牧歌风格。然而,莎剧如按中文诗体来译,难度极大,且在语言文字的使用上受限颇多,最终,朱生豪决定用散文体来翻译莎剧。‎ 尽管如此,朱生豪在处理剧本中的歌词及念白时,仍尽量采取诗体形式,在韵律、节奏和意境的把握上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以图存留莎翁原本的风貌。特别是针对不同的戏剧场景,分别采用了自由体诗或诗经体、骚体、古体诗等中国传统诗歌体裁,最大限度地还原了原文中角色所处的环境与情绪,竭力避免翻译文学中通常会出现的“洋味”和陌生感。‎ 翻译莎剧需要的不仅是激情,也不仅是才华。梁实秋先生译莎剧,最后宣告要与莎士比亚“断绝来往”。虽为危言,并非耸听,梁公花费30余载始得译完莎翁全集。林语堂先生也曾面对翻译莎剧的邀约,但婉拒之,言到老年再作打算。‎ 然而,译莎并非年长者的专利。莎士比亚发表了第一部剧作是在26岁,青年的热血激情只有同为青年的译者才会感受深切。朱生豪翻译莎剧,消耗的是他二十二岁到三十二岁这样充满才情、诗意、热情、血气方刚而义无反顾的精华年龄段!‎ 朱生豪深爱莎剧,在着手翻译之前早已熟读并反复揣摩了原作。在《莎士比亚戏剧全集》的“译者自序”中,他写道:“余笃嗜莎剧,尝首尾研诵全集至十余遍,于原作精神,自觉颇有会心。”在译著进程之中,他更是每每大声反复吟诵,以此定夺文意优美且适合剧院演出的表达方式。‎ 他在1935年23岁之时开始筹备译莎大事,而手头的工具只有旧版《牛津词典》和《英文四部词典》。从1936年开始的九年间,大部分译作陆续完成。由于日军侵华,译莎手稿两次毁于战乱。直至1944年病逝,他坚持重译被毁的部分,并继续握管不辍,一共完成31部半莎剧的翻译工作。‎ 自1954年以来,朱生豪散文体译本在大陆以单行本、戏剧集、校订补译本全集、英汉对照(注释)版等多种方式出版,出版延续时间之长、出版频率之高、印刷数量之大可谓空前,超过任何其他莎剧中译本。‎ 朱译本的社会影响也是最广泛的。人们所津津乐道的莎翁名句,如“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脆弱啊,你的名字就是女人”(《哈姆雷特》)、“慈悲不是出于勉强,它是像甘霖一样从天上降下尘世;它不但给幸福于受施的人,也同样给幸福于施与的人”(《威尼斯商人》)等均出自朱生豪的翻译。‎ ‎(选编自《光明日报》2017年01月16日)‎ 相关链接:‎ 朱生豪翻译语言生动、华丽,初读便有起身想动起来的冲动。诚然,翻译是文字的功夫,更是文字之外的打磨。译文对戏剧舞台的亲和力实在是身体力行得来的,并无半分的臆断想象啊。(戏剧导演陈薪伊语)‎ ‎7.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朱生豪幼年热爱读书,勤奋刻苦,教会学校的背景使他具有深厚的中英文文学功底,这为他翻译莎剧奠定了基础。‎ B. 作者将梁实秋、林语堂翻译莎剧的情形和朱生豪进行比较,意在说明朱生豪翻译成就的伟大是他人难以比拟的。‎ C. 朱生豪对于觊觎中华、到处挑衅的日本,在给妻子的信中以“某国”称之,表现出了强烈的民族自尊心。‎ D. 朱生豪的翻译语言生动、华丽,和舞台契合紧密,人们津津乐道的许多莎翁的名句均出自朱生豪的翻译。‎ ‎8.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 ‎ 国民党当局进行文化围剿,朱生豪苦闷彷徨,为了突破令人窒息的文化封锁,他在同事的建议下,走上了翻译莎剧的道路。‎ B. 朱生豪翻译莎剧采用的是散文体,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翻译的质量,但这只是白璧微瑕,对译作的艺术魅力影响不大。‎ C. 在翻译莎剧时,朱生豪对不同场景采用了自由体诗和诸多中国传统诗歌体裁,既准确再现剧本中的情景,又增强了民族色彩。‎ D. 朱生豪一生一共完成31部半莎剧的翻译工作,无论是译作的水平还是出版的热度、数量都超过了任何其他莎剧的中译本。‎ E. 文章记述了朱生豪翻译莎剧的坎坷历程,介绍了朱生豪在莎剧翻译方面的伟大成就,表达了对他献身文学的敬仰之情。‎ ‎9. 朱生豪在翻译莎剧中,有哪些优秀品质值得我们借鉴?请结合文本具体说明。‎ ‎【答案】7. B 8. CE ‎ ‎9. ①满怀热情翻译莎剧,消耗了全部青春年华。②译作两次毁于战乱,坚持重译,坚定执着。③翻译前反复揣摩,翻译中反复吟诵,精益求精。④在只有两本工具书的条件下,不惧困难,完成译作。‎ ‎【解析】‎ ‎7. 试题分析:“翻译成就的伟大他人难以比拟”,理解错误。‎ ‎8. 试题分析:A项,“令人窒息的文化封锁”只是背景,作为目的,依据不足。C项,“影响了翻译的质量”“白璧微瑕”评价不当。D项,水平超过任何莎剧译本,无依据。‎ ‎9. 试题分析:注意从“满怀热情”“坚定执着”“精益求精”“不惧困难”的角度作答。‎ 点睛:探究的题目一般有两个方向,一是向内挖掘,一是向外延伸,向内挖掘的题目主要是概括传主的某些品质或者分析传主成功的原因,实际原因的主观方面也就是传主的品质。探究传主的品质有时给出品质,让考生在文中找具体的事例,有时需要先概括出品质,然后再结合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还有的是结合文章的标题或具体的语句进行探究,但基本的答题指向是一致的。这样的题目答题时首先概括出传主的品质,然后列举文章中的具体事件说明,不要脱离文本随意作答。向外延伸主要是针对文本提出自己的看法或对自己的启示,答题时首先明确自己的观点,然后结合生活中的事例进行论证,论证要围绕自己的观点进行,做到中心突出、简单明了。提出的观点要和传主的品质相关。此题属于向内挖掘的题目,首先提出观点,然后在文中提取相关的事例进行解说。‎ 二、古代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宇文贵字永贵,其先昌黎大棘人也。贵母初孕贵,梦有老人抱一儿授之曰:“赐尔是子,俾寿且贵。”及生,形类所梦,故以永贵字之。‎ 贵少从师受学,尝辍书叹曰:“男儿当提剑汗马以取公侯,何能如先生为博士也!”正光末,贼兵围夏州,刺史源子雍婴城固守,以贵为统军。前后数十战,军中咸服其勇。后送子雍还,贼兵又处处屯聚,出兵邀击,贵每奋击,辄破之。又从子雍讨葛荣,军败奔邺,为荣所围。贼屡来攻,贵每缒而出战,贼莫敢当其锋。然凶徒实繁,围久不解。贵乃于地道潜出,北见尔朱荣,陈贼兵势,荣深纳之。因从荣擒葛荣于滏口。‎ 大统初,与独孤信入洛阳。东魏颍州刺史贺若统据颍川来降,东魏遣其将尧雄、赵育率众二万攻颍。贵自洛阳率步骑二千救之,军次阳翟。诸将咸以彼众我寡,不可争锋。贵曰:“兵机倚伏,固不可以常理论。尧雄等必以为颍川孤危,势非其敌,又谓吾寡弱独进,若悉力以攻颍,必指掌可破。若颍川一陷吾辈坐此何为进据颍川有城可守雄见吾入城出其不意进则狐疑退则不可然后与诸军尽力击之何往不克愿勿疑也。”遂入颍川。雄等稍前,贵率千人背城为陈,与雄合战,贵马中流矢,乃短兵步斗。士众用命,雄大败轻走,赵育于是降。师还。‎ 魏废帝三年,诏贵代尉迟迥镇蜀。先是蜀人多劫盗,贵乃召任侠杰健者,令其督捕,由是颇息。‎ 武成初,与贺兰祥讨土谷浑。军还,进爵,邑万户。‎ ‎(选自《周书》,有删改)‎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若颍川一陷/吾辈坐此/何为进据颍川/有城可守/雄见吾入城/出其不意/进则狐疑/退则不可/然后与诸军尽力击之/何往不克/‎ B. 若颍川一陷/吾辈坐此何为/进据颍川/有城可守/雄见吾入城/出其不意进/则狐疑退/则不可然/后与诸军尽力击之/何往不克/‎ C. 若颍川一陷/吾辈坐此何为/进据颍川/有城可守/雄见吾入城/出其不意/进则狐疑/退则不可/然后与诸军尽力击之/何往不克/‎ D. 若颍川一陷/吾辈坐此/何为进据颍川/有城可守/雄见吾入城/出其不意进/则狐疑/退则不可/然后与诸军尽力击之/何往不克/‎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宇文贵字永贵”,古人幼时命名,成人取字,这和名有意义上的联系。字是为了便于他人称谓。‎ B. 博士,古为官名,现为学位名称。秦汉时是掌管书籍文典、通晓史事的官职,后成为学术上专通一经或精通一艺、从事教授生徒的官职。‎ C. 魏废帝,谥号。周朝确立谥号制度,对君主和大臣的一生作为给予或褒或贬的评价。秦穆公、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都是谥号。‎ D. “邑万户”指食邑万户。邑万户之人被称“万户侯”,泛指高官贵爵,作为封建社会一个特殊阶层,拥有很高社会地位。‎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宇文贵的出生富有传奇色彩。他的母亲怀孕时曾梦见一位老人抱着一个孩子送给她,并对她说这个孩子能带来长寿和富贵。‎ B. 宇文贵面对危急局势能从容应对。援救颍川时,面对比己方强大的敌人,他力排众议,最终以少胜多,击败强敌。‎ C. 宇文贵有为政之能。益州刺史任上,他曾招募任性尚侠、卓异健壮的勇士负责搜捕劫犯盗贼,使蜀地的治安状况得到好转。‎ D. 宇文贵在小的时候就意欲从戎。他勇谋兼具,一生遇到的大小战事都未曾遭过败绩,并且凭借显赫的战功而封侯晋爵。‎ ‎13.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后送子雍还,贼兵又处处屯聚,出兵邀击,贵每奋击,辄破之。‎ ‎(2)诸将咸以彼众我寡,不可争锋。贵曰:兵机倚伏,固不可以常理论。‎ ‎【答案】10. B 11. C 12. D ‎ ‎13. (1)后来,宇文贵护送源子雍返回,贼军到处聚合,出兵半路阻击,宇文贵每次奋战,总是击败贼军。(2)宇文贵的部将都认为敌众我寡,不可与敌兵争胜。宇文贵说:“兵势变化,本来就不可以按照常理来讨论。‎ ‎【解析】选自《周书》 作者:令狐德棻 朝代:唐 ‎10.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解答此类题,可先根据句意从整体上将能断开的断开,再根据主谓或动宾关系及文言虚词断句。本句断句抓住句中的关键词“吾辈”“进据”“颍州”“进则狐疑”“退则不可”“何往”等。‎ 点睛:对于文言断句类型的题目,不要急于答题,应当先诵读这个篇段,通过诵读,力求对全文的内容有个大体的了解,凭语感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再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处,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找虚词、察对话 、依总分 、据修辞 、对称 ‎ 、反复、辨句式。断句有一个重要的方法,抓虚词看位置:①“夫、惟、盖、凡、窃、请、敬”等发语词和表敬副词,经常放在句首;句首的语气词“其、盖、唯、盍、夫、且夫、若夫”等前面可断句,常用于句首的相对独立的叹词,如嗟夫、嗟乎、呜呼等,前后都可断句;有些常用在句首的关联词,如“苟”“纵”“是故”“于是”“向使”“然而”“无论”“至若”“是以”“继而”“纵使”“然则”等前面大多可以断句;常在句首的时间词,如“顷之”“向之”“未几”“已而”“斯须”“既而”“俄而”等,也可以帮助断句。②“乎、哉、也、矣、欤、焉”等语气词经常放在句尾;句末语气词“也、矣、耶、哉、乎、焉、兮、耳、而已”等后面可断句。③“以、于、为、而、则”等连词经常放在句中。(2)对话、引文标志: 文言文的对话、引文常常用“曰”、“云”为标志,两人对话,一般第一次对话出现人名,以后就用“曰”而省略主语。关于利用虚词断句,这里有一个口诀,或许对同学们断句会有些帮助:“曰”后冒(:),“哉”后叹(!),“夫”“盖”大都在句前。 “于”“而”一般在句中,“矣”“耳”后面画圆圈(。)“耶”“乎”经常表疑问(?),“也”“者”作用要停顿。或句(。)或逗(,)表情形,各人位置要记牢。‎ ‎11.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文学常识的识记能力和筛选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题,可根据平时的积累,将表述错误的选项找出即可。题中B项,表述错误,唐太宗、宋太祖为庙号。‎ ‎12. 试题分析:此题主要考查考生分析和概括文本内容的能力。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带着选项回到原文,从人物、时间、地点、事件的混淆和关键词语的误译等角度进行比较分析,作出判定。题中D项,表述错误,“未曾遭过败绩”错误。跟从源子雍讨伐葛荣时就曾兵败奔逃邺城。‎ 点睛:这道题目是概括归纳文章内容。解答此类题的方法是放回原文,查对正误。特别是在时间、地点、官职,人物的行为、实效方面,应仔细查对原文的词句,全面理解,综合分析,两者间的差别正是把握全文的关键所在。对似是而非处,要有借题解文的意识。比如本题,只要到文中找到原句:然后进行比较选项,即可发现错误。‎ ‎13. 试题分析:此题翻译时需要注意计分点:(1) “屯聚”、“邀截”、“辄”;(2 “争锋”、“固”、“可以”。文言文翻译最主要是抓得分点,考生把两句放到原文中,根据上下文意思,再结合句中得分点来翻译句子。‎ 点睛:本题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 ‎ 文言文阅读翻译四字诀:首览全文,掌握大意。词不离句,句不离词。词句难解,前后联系。跳跃句子,补出本意。人名地名,不必翻译。省略倒装,都有规律。常见虚词,因句而异。实词活用,领会语意。翻译整句,句子流利。对照原文,务求直译。字词句篇,连成一气。翻译完毕,检查仔细。‎ 参考译文:‎ 宇文贵字永贵,他的祖先是昌黎大棘人。他的母亲在刚怀孕时,梦见有一位老人抱着一个孩子送给她,说: “赐给你这个孩子,会使你长寿和富贵。”等到生下来之后.样子和梦中的孩子长得很像,所以就用永贵作他的字。‎ 他小时候跟着老师读书,曾放下书本感叹说:“男儿应当提着宝剑、骑着骏马纵横疆场来博取公侯的封爵,怎么能像先生一样做一个文学博士啊!”魏正光末年,贼军围攻夏州,刺史源子雍据城坚守,命宇文贵为统军。宇文贵前后经历数十次战斗,军中将士都佩服他的勇敢。后来,宇文贵护送源子雍返回,"贼军到处聚合,出兵半路阻击(宇文贵等人),宇文贵每次奋力反击,总是击败贼军。宇文贵后来跟从源子雍讨伐葛荣,兵败逃奔邺城,遭到葛荣包围。贼军多次前来进攻,宇文贵总是用绳子拴着从城墙上下来出战,贼军不敢抵挡他的锋芒。但是贼军实在众多,包围久久不能解除。于是,宇文贵就从地道悄悄出来,北上面见尔朱荣,陈述贼军兵势,尔朱荣采纳他的建议,于是宇文贵跟随尔朱荣在滏口活捉葛荣。‎ 大统初年,他与独孤信进入洛阳。东魏颍州刺史贺若统献出颍川投降,东魏派遣将领尧雄、赵育率领两万士兵来攻打颍川。宇文贵从洛阳率二千人马前去救援,大军驻扎在阳翟。宇文贵的部将都认为敌众我寡,力量悬殊,不可与敌兵争胜。宇文贵说:“兵势变化,本来就不可以按照常理来讨论。尧雄等人必定认为颍川孤立危急,力量不能与他们匹敌,而且认为我们兵少力弱,孤军冒进,如果全力进攻颍川,一定会很容易就能攻破。如果颍川沦陷,我们在这里还能干什么?如果前进据守颍川,有城池可以据守。尧雄见我们入城,出乎他的预料, (那么他们)进攻就会犹豫不决,退兵就会没有可能。然后(我们)与各军全力进击,即可所向披靡。希望各位不要迟疑。”于是便进入颍川。尧雄等人率领军队逐渐向前推进,宇文贵率领上千士兵背靠城池,摆下阵势,与尧雄交战,他的马被流矢射中,便持短兵器步行着与敌人战斗。士兵都非常遵奉命令,尧雄大败,迅疾逃跑,赵育于是投降。军队回师。‎ 魏废帝三年,朝廷下诏命宇文贵代替尉迟镇守蜀地。原先,蜀地劫犯盗贼很多,宇文贵便招募任性尚侠、卓异健壮的勇士,命他们督责搜捕,蜀地因此平静。‎ 武成初年,他与贺兰祥一起进讨吐谷浑。大军返回后,他又被晋封为许国公、食邑万户。‎ ‎(二)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小题。‎ 客中闻雁 黄仲则 山明落日水明沙,寂寞秋成感物华。‎ 独上高楼惨无语,忽闻孤雁竟思家。‎ 和霜欲起千村杵,带月如听绝漠笳。‎ 我亦稻粱愁岁暮,年年星鬓为伊加。‎ ‎14. 下列对诗句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 首联第一句写景,山因落日返照显得明亮,水在沙的映衬下显得明澈,营造了一幅明亮澄丽但又萧瑟凄凉的画面。‎ B. 首联第二句写出作者自身的感受,秋天,城里的自然景物因季节更替渐渐地由生机盎然走向枯萎凋谢,显得空寂寥落。‎ C. 颔联写作者登上高楼,看到自然景物失去生机,内心凄惨,这时偏偏又听见孤独的大雁发出凄凉的叫声,让作者顿起情思。‎ D. 颈联第一句实写眼前之景,紧承颔联的雁鸣叙述,雁鸣声伴随着霜露,千家万户都响起了捣衣声,家家为远方的亲人赶制棉衣。‎ E. 颈联第二句描写大雁在月亮的伴随下发出的凄鸣哀唱,就好像在一望无际渺无人烟的沙漠里传来的悲凉的胡笳声。‎ ‎15. 本诗情感丰富,都表达了哪些思想情感?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答案】14. AD 15. ①悲秋之情:作者看到秋天萧瑟的景象,顿生感慨。②思乡之情,孤独寂寞:漂泊在外,孤身一人。‎ ‎③为生计而愁:岁末为温饱奔波。④感慨年华老去:每年白发增加,越显苍老。‎ ‎【解析】‎ ‎14. 试题分析:该题考查诗句鉴赏能力。属于综合考查,涉及内容的理解,情感的把握,手法的判断等多个层面。解答该种题型时,首先通读全诗,整体理解把握诗中写了什么景、什么人、什么事,抒发了哪些情感,用了哪些手法。然后结合选项涉及的具体诗句逐一进行分析判断。本诗是黄仲则在漂泊途中所写,在他乡听到大雁的叫声,而感叹自己的身世。本题A项,“萧瑟凄凉”不符,D项,“千村杵”是作者想象。故选AD。‎ 点睛:诗歌鉴赏选择题考查范围较广,基本涵盖了诗歌的内容,思想情感,表现手未法等多个方面。做题前,要做到整体理解诗歌内容,写了什么景,叙了什么事。写了什么人,作者要抒发的情感是什么,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最重要的是要结合原诗对每个选项中的词语赏析进行比较判断。比如本题A项,说“首联首联营造了一幅明亮澄丽但又萧瑟凄凉的画面”,是不正确的,首联:山明落日水明沙,寂寞秋城感物华。本诗虽然写于漂泊,写于秋天,开始的景物却是明磊的。只是这明亮马上转为萧瑟的寂寞。D项说“颈联第一句实写眼前之景”,其实颈联中“千村杵”是作者想象。‎ 醉翁的思念之情不准确,而是说醉翁离开滁州,流泉失去知音,只留下自然声响,但此自然声响,朝夕吟咏,似带有怨恨情绪。‎ ‎15. 试题分析:本题题目是“本诗情感丰富,都表达了哪些思想情感?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是考查学生对诗歌情感的鉴赏把握能力。这首诗是黄仲则在漂泊途中所写,在他乡听到大雁的叫声,而感叹自己的身世。诗虽然写于漂泊,写于秋天,开始的景物却是明磊的。只是这明亮马上转为萧瑟的寂寞。山因为落日的映照而明亮,水也因为沙滩的映衬而明亮。秋天的城市萧瑟寂寞,感叹四周的美好景物已经变得苍凉。古人在远游思念家乡的时候,往往会登高望远。而大雁秋天南飞,也往往勾起游子对家乡的思念。独自登上高楼,看不到天边的路,凄然无语。忽然听到一只孤独大雁的叫声,想起远方的家。听到大雁的叫声,知道下霜的季节就要到了,千村万户都响起捣衣声,开始制作冬天的衣服。大雁在秋月下飞鸣而过,听起来就好像大漠胡笳那样悲哀。诗人也和大雁一样,忧愁岁月,为免于饥寒而四处奔波。每年都为此增加星星白发。在结合黄景仁短暂的一生,大都是在贫病愁苦中度过的。他所作诗歌,也大多抒发穷愁不遇、寂寞凄苦的情怀。所以这首诗抒发的情感有:①悲秋之情:作者看到秋天萧瑟的景象,顿生感慨。②思乡之情,孤独寂寞:漂泊在外,孤身一人。③为生计而愁:岁末为温饱奔波。④感慨年华老去:每年白发增加,越显苍老。‎ ‎(三)名篇名句默写 ‎16. 补写下列名句的空缺部分。‎ ‎(1)在《蜀道难》中,通过描写行人的动作和神态来衬托蜀道的高险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杜牧在《阿房宫赋》中“______________”一句,交代了阿房宫的占地面积之广。‎ ‎(3)诗人借远嫁塞外的女子的乡土之思,吐露自己飘零的故园之情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扪参历井仰胁息 (2). 以手扶膺坐长叹。 (3). 覆压三百余里 (4). 画图省识春风面 (5). 环佩空归夜月魂。‎ ‎【解析】试题分析:理解性默写的题目难度比根据上下文默写要难,首先要选准诗句,然后注意不要出现错别字,此题注意提示语中的“行人的动作和神态”“占地面积之广”“‎ 远嫁塞外的女子的乡土之思”,这样就能准确的答出题目,注意“膺”“扪”的写法。‎ 第Ⅱ卷 表达题 三、语言文字运用 ‎17. 下列和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①小王和小李今年考取了不同的大学,他们相约国庆期间一起到北京游玩,10月2日他们终于在北京不期而遇,彼此畅谈各自大学的感受,其乐融融。‎ ‎②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江河日下,为此,众多专家呼吁要全力保护环境资源,造福后代子孙。‎ ‎③纵然生意兴隆而腰缠万贯,倘无任何家国情怀,遇天灾而不知悯恤,闻人祸而不知救助。如铁公鸡一毛不拔,似吝啬鬼细大不捐,实难称之为优秀实业家。‎ ‎④沈从文先生一生笔耕不缀,著作等身,作品充分展现出湘西的民族风情,其文学成就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 ‎⑤2016里约奥运会,中国女排在0:1落后塞尔维亚队的情况下,顶住压力,发扬无所不为、坚毅顽强的女排精神,奋勇拼搏,连扳三局,成功逆转,时隔十一年再次夺得冠军。‎ ‎⑥随着养生理念深入人心,天山之宝冬虫夏草面临着消亡的险境,究其原因,主要是采摘人数不断增多,而保护部门人手不足,因此在执法过程中往往捉襟见肘,效果欠佳。‎ A. ①②④ B. ②③④ C. ②④⑥ D. ②⑤⑥‎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不期而遇:事先没有约定而遇见。指意外碰见,没有指定的时间、地点,让人感觉突如其来。前后矛盾。江河日下:江河的水一天天地向下流。比喻情况一天天地坏下去。细大不捐:小的大的都不抛弃。形容所有东西兼收并蓄。常指收罗的东西多,毫无遗漏。也形容包罗一切,没有选择。不合语境。著作等身:形容著作极多,叠起来能跟作者的身高相等。无所不为:没有不干的事情。指什么坏事都干或干尽了坏事。感情色彩不当。捉襟见肘:形容衣服破烂。比喻生活困难或处境窘迫。‎ ‎18.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 )‎ A. 推行自主招生改革,扩大学校的招生自主权,便于高校根据自己的办法定位、育人要求,选拔适合本校培养目标的学生。‎ B. 日前,上海遂真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正式宣布向浙江大学教育基金会捐赠11亿元人民币,成为国内高校获赠的最大单笔捐款。‎ C. ‎ 雄安新区三县重拳出击,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一批违法企业负责人受到查封整顿、行政拘留、刑事拘留等惩罚。‎ D. 扶贫不是简单的给钱给项目,改良贫困地区的社会文化生态,不仅有助于打破贫困地区代际固化的僵局,更有助于物质脱贫。‎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B项,暗换主语。前句的主语是“上海遂真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后句的主语是“这笔捐款”,应补出。C项,搭配不当,不能说“企业负责人受到查封整顿”。D项,逻辑不当,“不仅……更……”关联的内容应互换。‎ ‎........................‎ ‎19. 下列交际用语最为得体的一项是( )‎ A. 一位同学在讨论会上说:“像孙老师这样快要退休的老师仍在为培养我们而略尽绵薄之力,我们深感荣光。”‎ B. 一位同学在班上的学习方法交流会上说:“我殷切期望方法不当的同学调整心态,改进方法,取得佳绩。”‎ C. 王教授是唐诗研究行家,他对李白诗风的论述非常透彻,真是抛砖引玉,让同学们大开眼界。‎ D. 某经理在部门工作分析会上做报告,最后总结说:这只是我的浅知拙见,如有不当,敬请批评指正。‎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题中,A项“略尽绵薄之力”表示尽力,是谦辞,不可用于评价对方。B项“殷切期望”多用于长辈对晚辈或领导对下属,用于同学之间不合适。C项“莅临”特用于下级对上级的光临,属于客套的书面语,用在此处不合适。‎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20.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总结实践经验以便于传授,是谚语的一个主要性能,①____________。谚语还有一个性能,就是传授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某种认识。这种认识,可以是一种判断,如“众人是圣人”“同行是冤家”;②____________,如“巧言不如直道,能说不如能行”“宁可不人负我,不可我负人”;③____________,如“人中吕布,马中赤兔”“七十二行,种田为王”;有的是嘲讽或揭露,如“财主门前孝子多”“玉皇拜财神,有钱大三级”等等。‎ ‎【答案】 (1). 但并不是它唯一的性能 (2). 也可以是一种比较(选择) (3). 有的是赞扬或歌颂 ‎【解析】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语言运用的综合考核题,首先应浏览语段,把握主要内容,然后要注意上下文的衔接和前后的照应,第一处结合后面“还有一个性能”等可知,是主要性能但不是唯一的性能;第二处和前面“可以是一种判断”句式对应,再结合后面内容可知是选择关系;第三处和后面“有的是嘲讽或揭露”及内容可知,此处可以填入“有的是赞扬或歌颂”。‎ ‎【考点定位】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技巧点拨】本题与排序题有点小小的区别,那就是要用文字将上下文串联起来,故难度要大一些。考生在解答此类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①话题要统一:首尾谈的是同一话题,中间也不应有所偏离,没有岔开或暗换话题之处。②注意照应、过渡:首尾要照应,过渡应有过渡性语句作为桥梁。③顺序要合理:句间的时间顺序、空间顺序或逻辑顺序,在安排上是合理的。逻辑顺序还体现在关联词语的合理使用上。解答这类题目的关键在于,要反复研读横线前后的句子,辨明前后内容之间的关系,借助这种关系以及前后句的内容和形式来确定横线句子的内容和形式。比如本题的第一处结合后面“还有一个性能”等可知,是主要性能但不是唯一的性能;第二处和前面“可以是一种判断”句式对应,再结合后面内容可知是选择关系。‎ ‎21. 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 在重大比赛或考试前去“祈福”,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里约奥运会之前,主教练郎平曾带着女排的姑娘们去普陀山祈福,而在这届奥运会中,中国女排时隔12年再登奥运冠军宝座。可见,“祈福”在某种程度上会增强选手或应试者们必胜的信心,而有了必胜的信心,势必会在赛场或考场上超常发挥,这样做一定实现自身的价值。所以说,只要有好的心态,就必然能获得成功。‎ ‎①有了必胜的信心不一定就能在赛场或考场上超常发挥。‎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在赛场上或考场上超常发挥,不一定就能实现自身的价值。 (2). 有好的心态不一定就能获得成功。‎ ‎【解析】试题分析:注意文中表述绝对的地方“样就一定能实现自身的价值”“只要有好的心态,就必然能获得成功”。‎ 四、写作 ‎22.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有一位牧师奉派到新教区,他发现前任牧师种了数百株郁金香,然而附近学校上演的学童走过花园,见花便摘。‎ 一天早上他站在花园里,有个上演的学童问他:“我可以摘一朵花吗?”牧师问:“你要哪一朵?”那孩子选了开得最美的一朵郁金香。牧师接着说:“这朵花是你的。要是把它留在这里,它过多大会儿也不会谢。现在采摘,只能活数小时。你把它怎么样?”孩子想了一会儿说:“我要把花留在这里,过一会儿再来看它。”‎ 当天下午,有十多个孩子都在这里选择他们的花,每个人都同意把他的花留在园里,免得过早凋谢。那年春天,牧师送出了整个花园的花,但一朵花都没有糟蹋,还结交了大批朋友。‎ 全面理解材料,任选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或含义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明确文体为议论文。不少于800字。‎ ‎【答案】改变给予的方式 若是牧师听任孩子把花摘走会怎样呢?或许,美丽的花园从此会被毁,孩子们可能很久也不能再度拥有美丽的郁金香了。 ‎ 所以,同样是慷慨的给予,但若是给予的方式不同,其结果可能是天壤之别。 ‎ 人的一生,终会遇到许多人需要你的扶持或帮助。例如一个前来要饭的乞丐,你很可能给他几块钱就打发他走了。而乞丐揣着这些钱,顶多只能换来一顿饭,所以我们施与的恩惠只能停留在一顿饭上,对于乞丐自身,我们的恩惠并不能改变什么。但我听说过一位农村妇女,她让前来乞讨的乞丐帮她搬砖,当乞丐搬完砖累得浑身大汗后,她才把钱以工资的形式发给乞丐。然而这笔钱对于乞丐的意义已非同一般。这笔钱是他靠劳动挣取的,是他的血汗钱,在这施舍的过程中,他体会到了人生活应有的尊严及劳动获得收益的无比喜悦,这些已激起了乞丐心灵的巨大波澜。后来那乞丐出人头地了。所以,妇女给予乞丐的不仅是钱,而是做人的尊严。 ‎ 不是任何给予都能给受施予者以拯救的。对于从小就偷窃成癖的孩子,母亲若只是一味地宽容,那这宽容只能把孩子一步步推入深渊。给予需要讲究方式,因为若施予的方式高明,你所施予的将不会是物质那么简单,而是一个机遇,甚至是被施予者的生命转折。 ‎ 曾经有一个富商,他想到他所要帮助的贫困山村视察。在那里,他发现村民们面色青黄,衣衫褴褛,境况可怜,让他深感捐助钱财的必要。但当他发现此村村民用竹子烧火时,他感到十分吃惊。原来此地竹子太多,所以村民们就用它来烧火。商人不禁感叹村民的愚昧:如此好的资源却不懂好好利用,导致如此境地,即使我捐再多的钱又能改变什么!于是他决定不直接捐钱,而是与村民做一笔关于竹子的买卖。后来商人用这些竹子发展了许多产业,并将利润回馈给村民,村民们也终于意识到本村资源的发展潜力,努力搞起了农村经济,于是这个村就慢慢摆脱了贫穷,走上了富裕之路。 ‎ 所以,施予恩惠并非一件简单的事,其中所蕴含的智慧及其所带来影响或许都会比我们所想象的要深远。要知道,充满智慧的给予不是让人拥有一朵被摘下的郁金香,而是让人拥有一个永远生机勃勃的大花园。‎ ‎【解析】试题分析:如本材料的主要对象有三个:牧师、学童、花,其中牧师和学童是议论的主要对象。我们可以分别就牧师的角度和学童的角度深入思考,进行发问,围绕结果挖掘原因。‎ 一、从牧师的角度看 :‎ ‎1 牧师不希望花园里的花都被学童摘走而过早凋谢,那么我们可以发问,牧师为什么不希望花被摘下而过早凋谢呢?原因是他不希望花因个人占有而过早凋谢。‎ 这其实是怎样对待花(美)的问题。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独占与共享、个人利益与团体利益等问题,得出“不要独占,要乐于分享。”“分享让美丽之花更艳丽” “共同享有则人人都有,私自拥有反而一无所有。”等观点。‎ ‎2、牧师不是靠打骂,靠惩罚而制止学童摘花的,而是通过诱导,通过与学童商量使学生主动把花留在花园里的,那么我们可以发问:怎样做到即不引起学童的对立,又达到不让学童摘花的目的呢?或者问,为什么那年春天整个花园的花不但一朵都没有糟蹋,牧师还能结交了大批的朋友呢?‎ 原因是牧师有好的教育方法,牧师能够转变思维方式,不是防和堵,而是导和疏,由此我们可以提炼观点,“教育要讲究方法”,“方法得当往往事半功倍”,“教育者要讲究教育智慧”,“要转变思维方式”“导疏的力量大于硬堵力量”,“改变给予的方式”等 二、从学童的角度,我们可以这样发问:‎ 事实:学童开始是见花就摘,后来说“我要把花留在这里,过一会儿再来看它。”‎ 提问:学童为什么愿意放弃摘花,而答应把花放留在花园里呢?‎ 考点: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 ‎ ‎ ‎

相关文档